第2,3章 統計調查與整 理課件_第1頁
第2,3章 統計調查與整 理課件_第2頁
第2,3章 統計調查與整 理課件_第3頁
第2,3章 統計調查與整 理課件_第4頁
第2,3章 統計調查與整 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統計調查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一、統計調查的意義第一節統計調查的內容與方法統計調查就是按照統計任務的要求,運用科學的調查方法,有組織地向社會實際搜集資料的過程。應當正確理解社會調查在人們認識中的地位;應當正確理解統計調查在統計工作中的地位;應當正確理解統計調查理論和方法在統計學原理中的地位。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例:企業生存取決于市場。對企業來說,生產什么?售價多少?何地銷售?如何推廣?產品市場份額多大?產品發展潛力多深?競爭對手會有什么應對策略?等等,一系列問題均要通過市場調查。請看目前:各國企業和研究機構全年投資于每個消費者的平均調查費單位:美元英國22.9美國16.5日本8中國0.1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發達國家的調查公司,比如標準普爾公司和蓋洛普公司,他們提供的數據,向來是世界500強制定發展戰略的重要依據。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二統計調查的基本要求準確性要求和及時性要求是相互結合相互依存的,及時性在準確性要求的前提下才有意義,而準確性也不能損害及時性的要求。準確性及時性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三統計調查的設計(即統計調查方案)調查對象就是我們需要進行研究的總體范圍,即調查總體。它是由性質相同的許多調查單位所組成的。作為調查單位乃是進行登記的標志表現的直接承擔者。例:人口普查的調查單位是每一個人1.確定調查的目的

——即為什么調查2.確定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

——即向誰做調查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3.擬訂調查提綱和制定調查表

——即用什么方法調查擬訂調查項目時要注意幾個原則:-調查項目要少而精;

-調查項目含義要明確;-盡可能做到各個調查項目之間有一定的聯系。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調查表分為:一覽表把許多調查單位和相應的項目按次序登記在一張表格里。這便于匯總,但缺點是分不開,故調查深度不夠;單一表將一個調查單位的項目登記在一份表或一種卡片上。這便于容納較多的項目,且便于整理、分類,缺點是繁瑣。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4.確定調查時間

——

即在什么時間調查要區別調查時間和調查期限的不同:-調查時間是指調查資料所屬的時間(時點或時期);-調查期限是指調查工作的起訖時間。5.制定調查的組織實施計劃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四統計調查的方法直接觀察法報告法采訪法網上調查法另外,還有電話調查、座談會、個別深度訪談等方法。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第二節統計調查的組織(即調查的種類)按調查的范圍分,統計調查可以分為: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按登記事物的連續性分,統計調查可以分為:經常調查和一時調查;按組織形式分,統計調查可以分為:統計報表和專門調查。

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1.統計報表統計報表分為:按報送周期長短不同統計報表分為: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分為普查、重點調查、抽樣調查、典型調查。

普查為全面調查,后三者為非全面調查。

2.專門調查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普查:為專門組織的一次性調查,用來調查屬于一定時點的社會現象的總量。例:每5年進行一次的經濟普查,包括工業普查、三產普查、基本單位普查、建筑業普查。這種普查制度在周期安排上和國家編制五年計劃相銜接。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重點調查:對重點單位進行調查。重點單位指的是這些單位數占總體的很少部分,而研究的標志總量占絕大部分(或絕大比重)。例:某地區為了掌握該地區水泥生產的質量情況,擬對占該地區水泥總產量80%的五個大型水泥廠的生產情況進行調查,屬于重點調查。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抽樣調查:按隨機原則從總體中抽取一部分單位進行調查。

例,對一批燈泡的合格率進行調查,應該采用抽樣調查方式。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典型調查:先對總體進行分析,然后選擇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調查。

例,選取部分企業進行調查,以了解企業股份制改革后的成果及問題。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統計分組1.概念把同質總體中的具有不同特點的

單位分開,從而正確地認識事物

的本質及其規律性。一統計分組的概念和作用2.作用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三章統計整理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揭露社會經濟現象的類型,反映各類型的特點。⑴類型分組類型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農業13873.614462.814931.514870.1林業936.5938.81033.51239.9牧業7393.17963.18454.69538.8漁業2712.62815.02971.13137.6合計24915.826179.627390.829691.8例單位:億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

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說明社會經濟現象的內部結構。⑵結構分組年份2003200420052006第一產業12.813.412.511.7第二產業46.046.247.548.9第三產業41.240.440.039.4合計100.0100.0100.0100.0例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構成(%)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研究經濟現象之間的依存關系。⑶分析分組耕作深度分組(cm)地塊數平均收獲率(斤/畝)10-12740012-141046014-161654016-1818-20125620680例某鄉某種農作物的耕作深度與收獲率的關系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二選擇分組標志的原則根據研究問題的目的來選擇要選擇最能反映被研究現象本質特征的標志要結合現象所處的具體歷史條件或經濟條件來選擇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品質標志分組——

反映事物屬性差異三分組標志的種類1.按分組標志的特征不同分為:-簡單分組。如人口按性別分組。-復雜分組,亦稱分類。如人口按職業分組。-單項式數量分組——

運用于變量變動幅度

小、項目少的分組。-組距式分組——

運用于變量變動幅度大、項目多的分組。數量標志分組——

反映事物數量差異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三分組標志的種類2.按總體所選擇標志的個數分:

對社會經濟現象需要從各方面進行觀察和分析研究,需要采用一系列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的標志對現象進行多種分組,這些分組結合起來構成一個體系,叫做分組體系。簡單分組——

按一個標志對總體進行分組復合分組——

按兩個或兩個以上標志對同

一總體進行分組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第三節分配數列一分配數列的概念和種類統計總體按照某一標志分組以后,用以反映總體各單位分配情況的統計數列,稱分配數列,又可稱次數分配,或次數分布。1.概念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例月工資分組(元)工人數(人)占總數比重(%)2000以下21039.62000-250018735.32500以上13325.1合計530100.0

組別(變量)

次數(頻數)頻率(比率)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2.種類一分配數列的概念和種類以分組標志特征不同分為:品質數列變量數列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例

某班學生的性別構成情況

按性別分組絕對數人數比重(%)男3075女1025合計40100

組別次數頻率⑴品質數列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⑵變量數列單項變量數列(單項數列)——

按每

個變量值分別列組編制數列,適用于

不連續變量或變量能以整數表示,其

變動范圍不大時。組距變量數列(組距數列)——

按組

距分組編制數列。適用于連續變量或

變量可用小數表示,其變動范圍較大

時。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單項數列見例如下:

某廠第二季度工人平均日產量

工人平均日產量(件)工人人數(人)210315430540620合計115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從另一角度看,變量數列分為:連續變量數列

——

可有小數,采取組距式。非連續變量數列

——

整數,采取單項式或組距式(例:一個地區的

企業按職工人數分組)。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二組距數列的編制組限組距兩端的數值。分為上限和下限。組距某一組的上限和下限的距離,分等距和異距。全距分組數列中最大值的上限與最小值的下限之差。組中值組的上限和下限的中間值。因數列兩端組限形式不同分:開口式組距:最低組與最高組不封口。例:成績60分以下,90分以上。閉口式組距:例40-60分,90-100分。組距=上限-下限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1.確定組距和組數考試成績(分)人數(人)56-60260-10038合計40例若將考試成績僅分為不及格與及格兩組,則可編成如下組距數列:

某班學生統計學考試成績表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若把上表改變為如下統計表,則基本上能準確反映總體的分布特征。某班學生統計學考試成績表考試成績(分)人數(人)比重(%)50-6025.060-70717.570-801127.580-901230.090-100820.0合計40100.0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2.確定組限和組中值⑴關于組限問題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例已知組距為5,組數為7,最大值39,最小值5,怎樣分組?按分法(?)較合適(a)(b)(c)1-53-84-95-108-139-1410-1513-1814-1915-2018-2319-2420-2523-2824-2925-3028-3329-3430-3533-3834-39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上限不在內對連續變量,組數也要連續。在登記次數時,習慣上遵守:對不連續變量,組與組間是間斷的。例如:上述“統計學成績表”中60分應歸為哪組?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⑵關于組中值問題閉口式分組的組中值求法:

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⑵關于組中值問題開口式分組的組中值求法: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三次數分布的特征1.次數分布的表示方法

⑴表示法——即用統計表來表示次數分布。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例考分次數向上累計次數

(上限)向下累計次數

(下限)人數(人)比率(%)人數(人)比率(%)人數(人)比率(%)50-6025.025.040100.060-70717.5922.53895.070-801127.52050.03177.580-901230.03280.02050.090-100820.040100.0820.0合計40100.0----某班統計學考試成績次數分配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向上累計次數(上限)——即較小制累計。每一組的累計次數表示小于該組上限(變量)值的次數共有多少。向下累計次數(下限)——即較大制累計。每一組的累計次數表示大于該組下限(變量)值的次數共有多少。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⑵圖示法即用統計圖來表示次數分布直方圖折線圖曲線圖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直方圖(或次數分配曲線圖)仍以上例考試成績數據,畫成如下直方圖:405060708090100110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若組距不等的話,用標準組距人數,然后據此畫直方圖:按工人年齡分組(歲)組距人數(人)標準組距人數(人)頻數密度=頻數/組距15-20517173.420-25528285.625-30540408.030-35570701456.545-50510102.0合計-230--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直方圖例10152025303540455055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折線圖在直方圖的基礎上連接各條形頂邊的中點成折線圖。如下圖紅筆圍成的,即為次數分配曲線圖:405060708090100110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折線圖還可用來表示累計次數分布(仍以上例數據):曲線圖是組數趨向于無限多時折線圖的極限描繪,是一種理論曲線。向下累計向上累計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2.次數分布的主要類型一般次數分布呈正態分布曲線,或稱正態曲線對稱型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YY

右偏型(上偏型)

左偏型(下偏型)

XX很多是偏態分布曲線,或稱偏態曲線

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還有其他形態J型分配曲線U型分配曲線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雙峰曲線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第五節統計表一統計表的結構和內容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例分組總產值(萬元)職工人數(人)勞動生產率(元/人)P123大型中型小型合計

2008年某月某公司各企業勞動生產率統計表單位____橫行標題

主詞賓詞總標題縱欄標題數據資料(指標數值)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從形式上看:統計表由總標題、橫行標題、縱欄標題、指標數值構成。從內容上看:統計表由主詞和賓詞兩部分構成。主詞說明總體或總體的分組。賓詞用哪些指標數值來說明總體或總體的分組。第2,3章統計調查與整理二統計表的特點開口式上下有基線編號:主詞一般按A、B、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