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3同盟國集團的瓦解一、選擇題1.高二歷史課上,關于美國參與協約國作戰的探討非常激烈。下列四位同學說法最準確的是()A.甲:美國參戰的主要緣由是德國的“無限制的潛艇戰”損害了美國的利益B.乙:美國參戰時協約國集團在一戰中還處于被動局面C.丙:美國參戰是為了奪取德國原在山東的勢力范圍和太平洋上的島嶼D.丁:美國參戰是為了撈取戰利品,達到戰后稱霸世界的目的解析:美國在1917年加入協約國集團對德宣戰,根本目的是達到限制歐洲、稱霸世界的企圖,故D項符合題意。A項是美國參戰的借口,B項不符合史實,C項是日本參戰的目的。答案:D2.1917年,中國北洋政府對德宣戰,并派出大批勞工到歐洲戰場服役。80多年后,時任法國總統的希拉克曾這樣評價說:“任何人都不會遺忘這些遠道而來的、在一場殘酷的斗爭中與法國共命運的勇士,他們以自己的靈魂和肉體捍衛了法國的領土、理念和自由。”結合上述材料,對中國參戰的諸多評價中,你最贊成的是()A.對德宣戰導致不少中國勞工喪生B.對德宣戰是段祺瑞政府的錯誤決策C.對德宣戰客觀上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D.對德宣戰不利于一戰的盡快結束解析:“對德宣戰導致不少中國勞工喪生”并不是材料中主要評價的信息,故A項錯誤;中國參與一戰是形勢的須要,并不是政府的錯誤決策,故B項錯誤;材料中“他們以自己的靈魂和肉體捍衛了法國的領土、理念和自由”的信息說明對中國參戰賜予了高度評價,明顯是提高了中國當時的國際地位,故C項正確;材料中沒有說明中國參戰對一戰進程的影響,故D項錯誤。答案:C3.依據《布列斯特和約》,蘇俄割讓上百萬平方千米領土,賠款60億馬克……被占據區煤炭開采量占全國的90%,鐵礦石開采量占全國的73%,工業占全國的54%……對此材料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該和約是蘇俄同協約國簽訂的不同等條約B.該和約使俄國成功退出帝國主義大戰C.該和約的簽訂為蘇俄贏得了鞏固政權的時間D.從和約內容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性質的斗爭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布列斯特和約》的了解和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性質的把握。1918年3月,蘇俄與同盟國集團簽訂了《布列斯特和約》,對蘇俄而言,這是一個不同等的屈辱和約。但是該和約的簽訂為蘇俄贏得了喘息之機,為政權的鞏固贏得了時間。從和約內容可以看出帝國主義斗爭瓜分和掠奪的目的。A中“協約國”應為同盟國。 答案:A4.杰弗里·帕克《劍橋斗爭史》記載:“1916年末……德國試圖火速提高軍事生產的努力最終卻毀滅了它的經濟,導致了1918年德國的崩潰。”這里作者認為德國在一戰中失敗的緣由是()A.軍事戰略上的失誤B.國內沖突的激化C.工業實力難以支撐其長期斗爭D.軍事實力不如協約國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閱讀材料獲得有效信息的實力。依據題干“德國試圖火速提高軍事生產的努力最終卻毀滅了它的經濟”一句分析,說明德國的軍事工業拖垮了它的經濟發展。故C項符合題意。答案:C5.“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彈噓噓,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呆在這里……”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期英軍中流行的這首歌在探討下列哪一問題時最有價值()A.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期的反戰心情B.新式武器的廣泛運用C.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各國傷亡狀況D.英國的民族主義心情解析:“我要回家!……我不想再呆在這里”說明士兵們已經厭倦了斗爭,B、C、D與材料無關!答案:A6.德國在戰前制訂“施里芬安排”,準備速戰速決,但過低估計了對手的實力,最終失敗。下列哪些因素是德國沒有估計到的()①比利時軍隊和法軍的堅韌反抗②俄軍短時間內投入戰斗③英軍很快參戰④日本參戰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實力。為了避開兩線作戰,德國企圖速戰速決拿下西線,但它過高估計了自己,過低估計了對手,因此①②③是沒考慮到的,日本遠離歐洲戰場,“施里芬安排”并不涉及日本,可解除④,正確答案為B項。答案:B二、非選擇題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美國船只被擊沉,美國公民葬身海底,消息傳來令人震驚。但其他中立或友好國家的船只和人員在海上遭到相同的厄運,沒有什么差別。這是對整個人類的挑戰。每個國家必需獨自確定它應如何應付這一挑戰。我們必需適應我國的特點和宗旨審時度勢,謹慎考慮,以作出我們自己的確定。我們肯定不應感情用事。我們的動機既非為報仇也不是為了耀武揚威,而僅僅是為維護權利,維護人權,在這場斗爭中我們國家僅僅是一名斗士……——《(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關于宣戰在國會的演講》(1917年4月2日)材料二俄國作戰不力,傷亡慘重,引起國內廣泛不滿,導致俄帝國于1917年初垮臺以及同年11月間布爾什維克革命獲得成功。在列寧的吩咐下,俄國于11月26日單方面停戰。幾個月后同德國簽訂正式和約,退出斗爭。德軍從東線撤往西線,企圖打破僵局,但因美軍抵達法國,將其力氣抵銷。——《一戰紀念日》(1)依據材料一,分析美國參與一戰的理由是什么。美國參戰對一戰的進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依據材料二,分析俄國為什么退出一戰。俄國退出一戰對斗爭進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解析:(1)第一小問美國認為,美國及其他中立國船只在海上受到攻擊,“這是對整個人類的挑戰”,“為維護權利,維護人權”,確定參戰;其次小問美國參戰,推動更多國家參戰,斗爭向著有利于協約國方向發展。(2)第一小問俄國退出一戰,即是因為“俄國作戰不力,傷亡慘重,引起國內廣泛不滿”,也是蘇俄政府鞏固政權的須要;其次小問德國得以結束東線戰事,全力投入到西線。答案:(1)理由:維護世界和平和各國的利益;解放世界各民族。影響:①協約國軍事實力大增,戰局快速向有利于協約國一方發展;②影響了更多中立國家,使其紛紛參戰,加速了一戰的結束。(2)緣由:①俄國傷亡慘重,引起國內廣泛不滿,社會沖突激化。②十月革命的成功使舊政權垮臺,代表人民利益的革命政權建立;③鞏固十月革命成果和新政權的須要。影響:增加了德軍在西線的實力。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分為兩個階段:1914—1917年為歐洲階段,1917—1918年為全球階段。——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著《全球通史》材料二用亞洲人的觀點來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歐洲國際社會內的一場內戰。——K.M.潘尼卡(印度外交官、歷史學家)(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作者將1917年視為一戰從歐洲階段轉入全球階段的主要依據。(2)結合時代背景,評析材料二中作者的觀點。解析:(1)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沖突激化的產物,1917年美日對德宣戰將斗爭范圍擴大到全球,不同地區的國家相繼卷入空前慘烈的一戰。(2)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列強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列強力氣對比出現顯著的新改變,歐洲列強之間為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的沖突日益尖銳,列強之間沖突日益不行調和,形成兩大尖銳對立的政治軍事同盟,最終導致一戰的爆發,因此,作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安慶市大觀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25公司項目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綜合題
- 2024-2025新員工入職前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新)
- 2025廠里廠里安全培訓考試試題考點精練
- 2025在線教育平臺勞動合同模板
- 2025食品銷售合同范本
- 2025授權協議國際期貨授權協議合同
- 2025中文合作合同范本
- 2025保險公司車輛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家庭裝修設計合同范本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四月調研考試(二模)數學試題 含解析
- 廣東省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模擬測試(英語試題及答案)(廣東二模)
- 高二下學期《家校攜手凝共識齊心協力創輝煌》家長會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英語全冊教學設計
- 2024年大模型+RAG最佳實踐報告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期中檢測卷(含答案)
- T∕CACM 1064-2018 針刀醫學臨床 通用要求
- 招聘求職簡歷制作表格模板可編輯下載 精品簡歷模板 標準表格單頁02
- 湊十法加法豎式運算(可打印)
- 建筑垃圾處理廠可行性研究報告
- 日標JIS法蘭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