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再塑生命的人》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1頁
第11課《再塑生命的人》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2頁
第11課《再塑生命的人》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3頁
第11課《再塑生命的人》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4頁
第11課《再塑生命的人》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再塑生命的人》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教學設想《再塑生命的人》節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曾經說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長久凝視我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因為安妮·莎莉文不僅開啟了海倫·凱勒的智慧,也陪伴她走過了生命的大半旅程。節選部分講述了安妮·莎莉文剛走進海倫·凱勒生活的故事,內容包括兩人初次相見的情景、初次上課的情景、莎莉文老師引導“我”區分“杯”與“水”的過程等。文章一遍敘述莎莉文教“我”的過程,一邊穿插著“我”的心路歷程,雖無一句直接贊美的話,但字里行間卻滿滿都是對莎莉文老師的敬愛和感激之情。本課位于第三單元的第三課,是一篇自讀課文,通過對前兩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往事依依》)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學會了默讀的方法,了解了魯迅和于漪是怎樣在老師的指導下一步步開辟世界的過程,通過學習本課,一方面可以繼續培養學生的默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感受海倫·凱勒成長的不易和莎莉文老師的付出,學習其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培養對老師的感恩之情。基于此,本課時擬以“追逐光,成為光”為主題展開教學,通過默讀課文,聚焦莎莉文老師再塑“我”生命的過程,感悟莎莉文這一人物形象,感受海倫對老師的深情,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學習基礎,本節課預設三個環節——“尋找光,再現過程”“追隨光,感受師愛”“成為光,抒發真情”,由事件而情感,引導學生一步步走進文本深處。教學目標1.繼續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提高默讀速度,培養學生主動圈點勾畫的習慣。2.學會抓住標題、開頭、結尾和關鍵語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3.通過具體的語言、神態、動作的分析,了解莎莉文老師的形象,體會她強烈的愛心和高超的教育藝術,感受海倫對老師的深情。教學重點1.繼續學習默讀,逐步提高閱讀速度。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悟莎莉文老師這一形象,理解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的敬愛和感激的情意。教學難點感悟莎莉文老師這一形象,理解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的敬愛和感激的情意。教學流程一、導入海倫凱勒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長久地凝視我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安妮莎莉文開啟了海倫凱勒的智慧,也陪伴她走過了生命的大半旅程。今天,就讓我們走入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的選文《再塑生命的人》,走進讓作者生命發生轉折的這一束光!二、尋找光,再現過程1.根據題目,你能提出哪些問題?預設:①為什么生命要“再塑”?②誰來“再塑”生命?③如何“再塑”生命?……2.默讀課文,通過抓住標題、開頭、結尾和關鍵語句,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相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重申默讀要求,指出默讀過程中,需要抓住標題、開頭、結尾和關鍵語句,并告知學生怎樣的語句是關鍵語句。)預設:(1)為什么生命要“再塑”?(提示:關注安妮·莎莉文出現之前的“我”的心理狀態。)因為安妮·莎莉文來臨之前,“我”的內心世界絕望、憤怒、苦惱、迷惘、恐慌、黑暗、沒有愛……(2)誰來“再塑”生命?安妮·莎莉文。(3)如何“再塑”生命?(提示:關注安妮·莎莉文教導“我”的過程中,她所做的事情和“我”的心理狀態,可引導學生列表分析。)得知安妮·莎莉要來的消息,“我”緊張興奮;當安妮·莎莉文握住“我”的手,“我”感受到了關愛;安妮·莎莉文教“我”學會了“doll”這個詞,我自豪萬分;安妮·莎莉文引導“我”區分開了“杯”和“水”,我不僅學會了很多詞語,更認識到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名字,一個充滿了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的世界已經開始在“我”的心里萌芽,“我”開始渴望新的一天的到來,渴望去認識更大的世界。三、追隨光,感受師愛1.作為學生,你喜歡安妮·莎莉文這個老師嗎?為什么?默讀第

6-8

自然段,用“我喜歡(不喜歡)莎莉文老師,因為她

,文中這樣寫道

”的句式回答問題。預設:(1)富有愛心,善于抓住教育時機。初次見面,她就通過擁抱表達了對海倫·凱勒的關愛。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師給了我一個布娃娃,使海倫·凱勒對老師產生了親切感。(2)富有慧心,教育藝術高超。莎莉文老師的教育是從游戲入手的。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寫'doll'這個詞,這個舉動讓我對手指游戲產生了興趣,并且模仿著在她手上畫。"這樣的方式使海倫·凱勒對拼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3)擁有耐心,善于創造良好的教育契機。面對大發脾氣、摔碎娃娃的我,莎莉文老師極富耐心,把洋娃娃碎片掃了之后便領著我到外面暖和的陽光里了。讓

“我”從剛才的壞心情中解脫出來,從而贏得輕松愉快的學習心境。然后莎莉文老師把“我”帶到了井房,創造了良好的教育契機。……(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莎莉文做每一件事的心理活動,深入認識莎莉文老師的形象。)2.補充資料,全面認識莎莉文老師。安妮·莎莉文的父母是從20多年一直五谷不收的故鄉愛爾蘭逃荒到美洲的,僅靠父親打短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安妮2歲多的時候,患了很嚴重的沙眼,貧窮耽誤了治療,安妮的視力惡化。八歲那年,母親因肺結核去世,酗酒的父親狠心拋棄了她和弟弟妹妹,在父親家族其他成員的“臨時收養”及“張羅策劃”下,妹妹被姑媽收養,安妮和弟弟則被送進了離家千里的德士堡貧民救濟院。十歲那年,弟弟因臀部結核瘤病在救濟院離開人世,安妮成了徹底的孤兒。幸好,她遇到了巴巴拉神父,神父好心帶她去看眼疾。11歲那年,安妮離開了救濟院,住院治療眼疾。但不幸的是,手術很失敗,安妮的視力甚至比術前更糟糕:僅剩下光感,近似于失明。就在安妮徹底絕望的時候,十四歲那年,幸運之神再次眷顧了她,經過她的主動爭取,她進入了伯金斯盲人學校的校園。十六歲的時候,學校幫安妮在波士頓南邊找到一份整理、清掃旅店的工作,在整理房間時,她認識了一位房客,房客給她推薦了布來福醫生,兩次手術后,安妮的視力恢復了!盡管視力所及,依然模糊,屬“半盲”狀態,但安妮已經很知足了!20歲那年,安妮盲校畢業,在義母霍布金太太家收到了柏金斯盲校校長的來信,應征去做了海倫·凱勒的家庭教師,一做就是一輩子。海倫是莎莉文的第一個學生,也是唯一的一個學生。3.你覺得莎莉文是一個怎樣的老師?預設:莎莉文老師熱愛海倫,對海倫的教育講究方法藝術,做到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時機,開啟海倫的思維、智慧和情感,善良和藹充滿智慧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師。可以說,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藝術家。四、成為光,抒發真情在莎莉文老師的教導下,海倫·凱勒成為了美國作家、演講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17歲,海倫·凱勒考進了美國第一流的高等學府——哈佛大學,并以優異的成績從大學畢業,還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臘五種文字。她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響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因為莎莉文老師,海倫·凱勒也成了像莎莉文一樣的光,請為安妮·莎莉文老師寫一句贊美的話(根據學情確定,如學情基礎較好,可引導學生寫頒獎詞)。五、小結一個擁抱,是五十年的師徒情緣;一次書寫,是兩代人的光芒萬丈。很多時候,我們都在追逐光,但在追光的旅途中,我們也將成為光,去照亮更多的地方。六、布置作業1.課后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2.小練筆:我的老師(通過具體的語言、神態、動作來表現人物性格,寫一個片段即可。)板書設計《再塑生命的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朗讀、品味、揣摩描寫作者心路歷程的語句,體會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學習心理描寫的方法技巧。2.拓展海倫·凱勒的人生經歷,增強學生對海倫·凱勒堅韌不拔精神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3.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鼓勵他們運用所學詞匯和句式,分享自己對海倫·凱勒成長故事的感悟。教學重點朗讀、品味、揣摩描寫作者心路歷程的語句,體會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學習心理描寫的方法技巧。教學難點分享自己對海倫·凱勒成長故事的感悟。教學流程一、導入安妮·莎莉文是如何再塑“我”的生命的?二、析心路,見海倫1.從標題來看,本文主要描寫的對象應該是莎莉文老師。但文章實際上既寫老師,也寫自己,而且寫自己的篇幅比寫老師的還多。你認為作者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預設:作者用大量的筆墨寫自己對生活的態度,寫自己的種種感受,寫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變化等等,都是為了從側面寫莎莉文老師對自己的巨大影響,寫莎莉文老師的愛心、耐心。2.默讀課文,圈畫出“我”的心路歷程,說說“我”有著怎樣的心情變化(嘗試畫出海倫·凱勒的情感變化圖。)。預設:從最初的絕望到后來的希望,再到最終的堅韌不拔。3.細膩的心理描寫是本文的一大特色。選擇你印象最深的一處心理描寫,想一想作者是如何通過心理描寫來表現“我”這個人物的以及這些心理表現的深層次原因。先獨立思考批注,再在全班交流。(如學生無法共情海倫·凱勒的感受,可以嘗試讓學生閉上眼睛,捂上耳朵,通過“模擬”的方式來再現海倫·凱勒的日常生活狀況,體會她的困境和感受,體會“我”在莎莉文老師教學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和莎莉文老師的耐心、細致、溫情。)預設:(1)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霧中航行過,在霧中神情緊張地駕駛著一條大船,小心翼翼地緩慢地向對岸駛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發生。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霧中的航船,既沒有指南針也沒有探測儀,無從知道海港已經臨近。我心里無聲地呼喊著:“光明!光明!快給我光明!”運用比喻修辭,通過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十分形象地表現了“我”當時充滿迷茫,心理十分脆弱的心靈歷程。(2)我實在有些不耐煩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覺得特別痛快。發這種脾氣,我既不慚愧,也不悔恨,我對布娃娃并沒有愛。在我的那個寂靜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會有溫柔和同情。對于摔布娃娃這件事,“我”“覺得特別痛快”,“既不慚愧,也不悔恨”,表現了“我”急于想走出黑暗、沉寂世界的焦躁不安的心理反應。(3)記得那個美好的夜晚,我獨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滿了喜悅,企盼著新的一天快些來到。啊!世界上還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嗎?直抒胸臆,寫出了“我”內心濃烈的幸福感,說明莎莉文老師為“我”開啟了知識的大門,使“我”感到無比快樂和幸福,感受到了生活的意義、世界的美好。……(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進行朗讀訓練。)三、探緣由,見成長1.補充介紹海倫·凱勒。1882年2月,因突發的疾病猩紅熱喪失了視覺和聽覺。1887年3月3日,開始學習美式手語。1888年5月,受到格羅弗·克利夫蘭總統的接見。1894年10月,開始就讀于賴特—赫馬森聾人學校。1896年10月,被劍橋女子學校錄取,為就讀哈佛大學女子學院做準備。1903年至1929年,創作自傳《我的一生》《我的信仰》《中流》《海倫·凱勒日記》作品。1908年至1918年,出版文集《我感知的神奇世界》《走出黑暗》等。1932年12月,入選美國盲人基金會理事會。1933年,發表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1955年12月,出版傳記《我的老師》。1964年9月,獲得總統自由勛章。2.海倫·凱勒的一生,是與命運抗爭的一生,也是傳奇的一生,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海倫·凱勒為什么能夠戰勝自我取得成功。預設: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了解兒童心理,講究教育方式,教學循序漸進,充滿愛心,耐心。海倫父母的不斷支持:關愛,鼓勵,幫助……海倫自身的不斷努力:求知欲強、善思好學、不屈不撓、極高的悟性以及豐富的情感。(學生回答后,可追問學生,在這三種力量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種。)四、聯生活,見自我1.思考:海倫·凱勒的人生經歷帶給了你怎樣的啟示?2.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像作者這樣憑借堅強意志與命運進行抗爭的杰出人士,你還知道哪些?試列舉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艱辛努力而成功的殘疾人的事跡。預設:奧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但他以驚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在病榻上完成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鼓舞了幾代熱血青年;雙耳失聰的音樂巨人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