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4單元 單元總結與提升_第1頁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4單元 單元總結與提升_第2頁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4單元 單元總結與提升_第3頁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4單元 單元總結與提升_第4頁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4單元 單元總結與提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總結與提升

一、單元基礎知識梳理

第四單元

1?易錯字音

即物起興(xing)譬(pi)喻氣氨(f?n)

龍吟鳳吵(hui)nffi(kan)英(xidn)菜

瞧(yan)蛋車劇(yin)凰(you)于

隔呦(h?)商購(fdn)秫秸(shii)

臉頰(jid)家酹(p@i)塔(lido)

W(chu)錢(bo)

2.易錯字形

>>淳竹箍桶門楣籍貫招穌過瘴闊綽將面林

3.多音字

(pa。(大炮)..,、田的、門歷。(嚼碎)

Itiao(倜整)

炮《pdo(炮制)調《嚼<jido(倒嚼)

Ibao(炮羊肉)Ijue(咀嚼)

mai(埋沒)[mo(模范)flao(蓮花落子)

埋<模<落<

[man(埋怨)[mu(模樣)[luo(落葉)

4.形近字

[蹲崩(ju)[橫(nud)米[城隍(huang)廟

|前便(ju)后恭1相潰(nl)以沫{展(huang)恐

〔依據(ju)[僧(ni)家〔彷隼(huang)

管弦(xidn)樂[精(jie)稈[供(chuo)穿

炫(xuan)耀|

?靖(ji6)據5殺戮(lu)

〔詰(jie)責〔荒謬(miu)

眩(xuan)暈

引經據典肅然起敬囊螢映雪莫名其妙

隨機應變油嘴滑舌顧名思義一馬當先

逢場作戲八面玲瓏看風使舵左右逢源

孤陋寡聞

1.擬人:馬上一面欣賞土坎邊的粉藍色報春花,在輕和微風里不住點頭,總疑心

那個藍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2.比喻:尤其是家家戶戶輪流地邀喝春酒,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

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還捧一大包回家。

3.引用:但是“腌蛋”這一條我看后……腌蛋以高郵為佳,顏色紅而油多,高文

端公最喜食之。席間,先夾取以敬客。放盤中,總宜切開帶殼,黃白兼用;不可存黃

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4.夸張: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

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

1.襯托:如《春酒》第3段中寫小花貓舔酒,側面襯托出八寶酒的好喝,富有情

趣。

2.對比:如《好嘴楊巴》第3段中通過一般人做茶湯的方法與楊七做茶湯的方法

的對比,突出楊七獨特的手藝、技巧。

1.對汪曾祺的評價

(1)賈平凹:汪是一文狐,修煉成老精。

(2)沈從文:人太老實了,曾在北京市文聯主席老舍先生手下工作數年,長處從未

被大師發現過。事實上文字準確有深度,比一些打哈哈的人物強得多。有思想也有文

才!最可愛還是態度,“寵辱不驚”!

2.馮驥才寫的19個俗世奇人

(1)刷子李⑵背頭楊⑶泥人張⑷絕盜⑸小楊月樓義結李金鰲(6)認牙⑺死鳥

(8)蔡二少爺⑼大回(10)好嘴楊巴(H)酒婆(12)小達子(13)藍眼(14)青云樓主(15)劉

道元活出殯(16)馮五爺(17)張大力(18)蘇七塊(19)快手劉

3.端午節各地不同的風俗

(河北省)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咸于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

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于脖子上,

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并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

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

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陜西省)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

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

4.節日中的詩詞

關于春節的詩: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1.《云南的歌會》選自《沈從文散文選》,作者沈從文,湖南鳳凰人,現代作家、

歷史文物研究家。其作品的創作風格趨向浪漫,由于創作風格的獨特,在中國文壇上

被譽為“鄉土文學之父”。在散文、小說創作和古代服飾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績,

代表作有中篇小說《邊城》、散文集《湘行散記》、論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

2.汪曾祺,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文學史上著名的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

代表人物。著有短篇小說《受戒》《大淖紀事》,散文集《蒲橋集》等,大部分作品收

錄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

國最后一個士大夫“o

3.蕭乾,原名蕭炳乾,北京人,著名作家、記者、翻譯家。曾任《大公報》編輯、

記者,倫敦大學講師,《大公報》駐英特派員。蕭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西歐戰場

上的唯一的中國戰地記者。

4.琦君,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臺灣女作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說集及

兒童文學作品30余種,包括《煙愁》《紅紗燈》《桂花雨》《細雨燈花落》等。被譽為

“臺灣文壇上閃亮的恒星”。

5.馮驥才,當代作家、藝術家、民間藝術工作者。1942年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慈

溪。著有長篇小說《義和拳》(與李定興合寫)《神燈前傳》,中篇小說《鋪花的歧路》

《神鞭》,短篇小說集《雕花煙斗》等。馮驥才以寫知識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史故事見

二、單元檢測卷

第四單元達標檢測卷

(100分,90分鐘)

題號,一,二三,總分

得分,一、基礎積累與運用(23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對的一項是()(2分)

A.隔閡(hdi)門楣(m@i)

忌諱(hui)龍吟鳳啰(hui)

B.招彳本(ldi)平巍(chdn)

小鎮(b6)即物起興(ji)

C.蓿稈(ji6)凰于(y6u)

門檻(kan)如法炮制(pdo)

D.氣氨(f?n)蹲哪(jfi)

英菜(xidn)見風使期(dub)

2.下列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2分)

A.逢場作戲囊螢映雪左右逢源

B.大名鼎鼎八面玲瓏悠然自在

C.顧名思議走投無路隨機應變

D.孤陋寡聞引經據典合轍押韻

3.依次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是()(2分)

(1)歷經五年的搶救保護和修復建設,無錫蕩口古鎮終于以優美的自然風光、

的水鄉風情躍然于世。

(2)假期參觀青羊宮,很多中國人都不認識神像、法器等,我不禁感慨,我們跟自

己的傳統文化之間的太深了。

(3)揚州作為旅游城市,以其的人文景觀和絢麗的自然風光吸引著國內外

游客。

A.淳樸隔閡豐富B.純樸隔閡豐厚

C.純樸隔離豐厚D.淳樸隔離豐富

4.用成語替換句中畫線的部分。(3分)

(1)我在蘇南、浙江,每逢有人問起我的籍貫,回答之后,對方就會產生恭敬和欽

佩():“哦!你們那里出咸鴨蛋!”

(2)英國詩人奧斯伯特?斯提維爾寫過一篇《北京的聲與色》,把當時在大街小巷

奔走()的小販用以招徒顧客而做出的種種音響形容成街頭管弦樂隊……

(3)今年,我也照著現成的方法做(),泡了八寶酒,用以供祖后,倒一

杯給兒子,告訴他是“分歲酒”,喝下去又長大一歲了。

5.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2分)

A.《云南的歌會》出自現代作家沈從文之手,中篇小說《邊城》標志著他小說創

作的成熟。

B.《端午的鴨蛋》文筆自然生動,語言平實。作者善于從小場景、小敘事中寫出

人生的滋味。

C.生活中處處都是美,魯迅從街頭巷尾的商販的吆喝中聽出了生活情趣,寫下了

《吆喝》一文。

D.當代作家馮驥才在《俗世奇人》中塑造了有獨特技藝、獨特性格的民間高人的

形象。他的小說《神鞭》榮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6.名著閱讀。(4分)

而當像我和歌德這樣兩個人在一起時,這般君侯貴胄應當感到我們的偉大。昨天,

我們在歸路上遇見全體的皇族。……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鈕子,背著手,往

最密的人叢中撞去。

這段文字出自羅曼?羅蘭的《名人傳》,選文中的“我”指的是,除了這

位名人外,《名人傳》還介紹了和的一生,著重記述了他們在

一和社會交往方面所遭受到的不幸與排斥。由此可見,所謂“偉人”均是在

經歷了超越常人的磨難后才練就的。

7.綜合性學習。(8分)

某班開展“走近剪紙”的語文實踐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

(1)【剪紙知識】

根據下面的材料,從三個方面概括中國剪紙的特點。(3分)

早在漢代,隨著造紙術的發明,剪紙就出現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鳥獸,

故事傳說都是剪紙的素材。剪紙剪法上有陽剪,即留下勾畫形象的線條;陰剪,即剪

去線條留下平面;有二者結合的陰陽剪、折疊紙而剪的對稱剪、陰影剪、圖案剪等。

(2)【剪紙欣賞】

請你仔細觀察右面這幅剪紙作品,描繪畫面內容,并揭示其寓意。(3分)

(3)【我看剪紙】

班里有些同學認為剪紙藝術已經落伍了,沒必要發揚光大。請用簡明的語言闡述

你的觀點。(2分)

二、閱讀(37分)

(一)閱讀《云南的歌會》選段,回答問題。(12分)

在昆明鄉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聽到各種美妙有情的歌聲。由呈貢趕火車進

城,向例得騎一匹老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時趕車不及,還得原路退回。這條路

得通過些果樹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幾個大半年開滿雜花的小山坡。馬上一面欣賞土

坎邊的粉藍色報春花,在輕和微風里不住點頭,總疑心那個藍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

而成的;一面就聽各種山鳥呼朋喚侶,和身邊前后三三五五趕馬女孩子唱著各種本地

悅耳好聽的山歌。有時面前三五步路旁邊,忽然出現個花茸茸的戴勝鳥,矗起頭頂花

冠,瞪著個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對于唱歌也發生了興趣,經趕馬女孩子一喝,才撲著

翅膀掠地飛去。這種鳥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卻歡喜坐在人家

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復叫個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時常從面前不遠草叢中起飛,

一面扶搖盤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藍天空中鉆去,仿佛要一直鉆透藍空。伏在

草叢中的云雀群,卻帶點鼓勵的意思相互應和。直到窮目力看不見后,忽然又像個小

流星一樣,用極快速度下墜到草叢中,和其他同伴會合,于是另外幾只云雀又接著起

飛。趕馬女孩子年紀多不過十四五歲,嗓子通常并沒經過訓練,有的還發啞帶沙,可

是在這種環境氣氛里,出口自然,不論唱什么,都充滿一種淳樸本色美。

8.選文中“各種美妙有情的歌聲”具體指什么?(2分)

9.依照示例,概括選文表現的不同的“美”。(4分)

一一(示例)女孩子歌聲的淳樸本色美。

10.試舉一例說明作者表現自然景物的“美”所運用的手法及其表達效果。(3分)

11.有人認為,選文描寫自然景物與主旨無關,你的看法及理由是什么?(3分)

(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3分)

過年的斷想

梁曉聲

①由于家里窮,我小時候頂不愿過年過節。因為年節一定要過,總得有過年過節

的一份兒錢。不管多少,不比平時的月份多點兒錢,那年那節可怎么個過法呢?

②但遠在萬里之外的四川工作的父親,每個月寄回家里的錢,僅夠維持最貧寒的

生活。我從很小的時候就懂得體恤父親。他是一名建筑工人。他這位父親活得太累太

累,一個人掙錢,要養活包括他自己在內一大家子7口人。他何嘗不愿每年都讓我們

——他的子女,過年過節時都穿上新衣裳,吃上年節的飯菜呢?我們的身體年年長,

他的工資卻并不年年漲。他總不能將自己的肉割下來,血灌起來,逢年過節寄回家啊。

如果他是可以那樣的,我想他一定會那樣。而實際上,我們也等于是靠他的血汗哺養

著。

③窮孩子們的母親,逢年過節時是尤其令人憐憫的。這時候,人與鳥獸相比,便

顯出了人的無奈。鳥獸的生活是無年節之分的,故它們的母親也就無須在某些日子將

來臨時,惶惶不安地日夜想著自己格外應盡什么義務似的。

④我討厭過年過節完全是因為看不得母親不得不向鄰居借錢時必須鼓起勇氣又實

在鼓不起多大勇氣的樣子。那時母親的樣子最使我心里暗暗難過。我們的鄰居也都是

些窮人家。窮人家向窮人家借錢,尤其逢年過節,大概是最不情愿的事之一。但年節

客觀地橫在日子里,不借錢則打發不過去。當然,不將年節當成年節,也是可以的。

但那樣一來,母親又會覺得太對不起她的兒女們。借錢之前也是愁,借錢之后仍是愁。

借了總得還的。總不能等我們都長大了,都掙錢了再還。母親不敢多借,即或是過春

節,也只借20元。有時鄰居們會善良地問夠不夠,母親總說:“夠!夠……”許多年

的春節,我們家都是靠母親借的20元過的。20元過春節,在今天看來仿佛是不可思議

的事。當年也真難為了母親。

⑤記得有一年過春節,大約是我14歲那一年,我堅決地對母親說:“媽,今年春

節,您不要再向鄰居們借錢了!”母親嘆口氣:“不借可怎么過呢?"我說:“像平常

日子一樣過唄!”母親說:“那怎么行?你想得開,還有你弟弟妹妹們呢!”

⑥我將家中環視一遍,又說:“那就把咱家這對破箱子賣了吧!"那是母親和父

親結婚時買的一對箱子。見母親猶豫,我又補充了一句:“等我長大了,能掙錢了,

買更新的,更好的!”母親同意了。

⑦第二天,母親幫我將那一對破箱子捆在一只小爬犁上,拉到街市去賣。從下午

等到天黑,沒人買。我渾身凍透了,雙腳凍僵了。后來終于凍哭了,哭著喊:“誰買

這一對兒箱子啊……”我將兩只沒人買的破箱子又拖回了家。一進家門,我撲入母親

懷中,失聲大哭。母親也落淚了。母親安慰我:“沒人買更好,媽還舍不得賣呢……”

⑧母親告訴我,她估計我賣不掉,已借了10元錢。不過不是向同院的鄰居借的,

而是從城市這一端走到那一端,向我出生以前的一家老鄰居借的。

⑨如今,我真想哪一年的春節,和父母弟弟妹妹聚在一起,過一次春節。而父親

已經去世了;母親牙全掉光了,什么好吃的東西也嚼不動了,只有看著的份兒。弟弟

妹妹們已都成家了,做了父母了,往往針對我的想法說:“哥你又何必分什么年節呢,

你什么時候高興團聚,什么時候便當是咱們的年節唄!”

⑩是啊,畢竟,生活好了,年節的意義對大人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所以,我現在

也就不太把年當年,把節當節了。便是有所準備地過年過節,多半也是為了兒女高

興...

(有改動)

12.閱讀①?⑧段,把下面內容補充完整。(2分)

(1)父親一人掙錢養家無法像樣過年;

(2);

(3)“我”去賣父母結婚的箱子換錢過年;

(4)。

13.請談談你對第③段中畫線句的理解。(4分)

14.從第⑥段的畫線句中,可以看出“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3分)

15.第⑦段畫線句中加點詞語蘊含著母親的復雜心理。請你結合文章內容揣測并

分析。(4分)

(三)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2分)

一碗入夢

林清玄

①妻子從網上買了一箱大閘蟹,送到家里,每一只都是活蹦亂跳的。從陽澄湖到

臺北,路遠時長,竟能保持螃蟹的生命,在幾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②吃大閘蟹時,兒子忽然發問:“老師說,以前臺灣人不吃大閘蟹,這幾年開放才

開始吃,是真的嗎?”“如果說是陽澄湖或太湖的大閘蟹,以前是吃不到,如果是吃毛

蟹,爸爸從小就是吃毛蟹的,大閘蟹就是毛蟹的一種啊。"我說。

③我的童年時代,爸爸在六龜新威租了一塊林地,搭了一間病房,在森林里開山。

我們常陪爸爸到山上住,有時住上整個夏天。山上食物欠缺,為了補充營養,我們什

么都吃:天上飛的鳥雀、蝗蟲、螞蚱;地上能跑的竹雞、錦蛇、兔子;河里游的小蝦、

小魚、毛蟹、河蚌...

④天空和陸地上的不容易捕捉,河溪里的容易捉到,我們做一些簡單的陷阱,竹

子上綁著小蟲,插在田邊、河邊,第二天就可以摟。捉毛蟹則是最有趣的,從下游往

上游溯溪,沿路扳開石頭,縫隙里就躲著毛蟹,運氣好的時候,扳開一塊石頭,就能

捉到五六只。毛蟹盛產之時,個頭肥大,我們七八個兄弟忙一個下午,就可以捉到整

桶的毛蟹,隔兩天再去,又是一桶,幾乎捕之不絕。

⑤晚上,爸爸把我們捕來的毛蟹、小魚、小蝦清洗過后,燒一鼎豬油,全都丟下

去油炸,炸到酥脆,蘸一點胡椒和鹽,一道大菜就這樣完成了。當時山上還沒有電燈,

就著昏黃跳動的油燈,那一大碗的河鮮跳動著顏色的美,金黃的小魚、淡紅的小蝦、

深紅的毛蟹,挑逗著我們的味蕾。

⑥“開動!”爸爸一下指令,我們就大吃起來,咔咔嚓嚓,整只整只地吃進肚子

里,不知道為什么,我們吃螃蟹和吃魚蝦一樣,都是不吐骨頭的,不!是不吐殼的。

⑦那是令人吮指回味的終極美味,我離開山林之后,就沒有再吃過了。就好像爸

爸親手采的草耳(雷公菜)、雞肉絲菇,還有他親手用西瓜做的涼菜,都再也吃不到了。

⑧“這就是我們以前吃毛蟹的方式,和吃大閘蟹是很不同的。”我對孩子說。

⑨孩子睡了,我坐在書房,仔細地懷想父親在開山時的樣子,想到我十四歲就離

開家鄉。當時忙于追尋,很少思念父母。過了六十,時不時就會想起爸爸、媽媽,爸

媽常入我夢來。

⑩想起那一大碗毛蟹,如真似夢,依稀在眼前,那美麗的顏色,一層一層暈染了

我的少年時光,在貧窮里也有華麗的光。

(選自《意林?原創版》2016年第6期,略有改動)

16.請用簡潔的語言歸納本文中心。(3分)

17.本文以“一碗入夢”為題有哪些作用?(3分)

18.請賞析第⑤段畫線句中“挑逗”一詞的表達效果。(2分)

19.請概述本文行文思路,并簡析其效果。(4分)

三、寫作(40分)

20.家鄉,一個令人感到親切的字眼。家鄉的山山水水,家鄉的一草一木,家鄉

的風土人情,家鄉的今昔變化,都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請以“家鄉”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字數不限。

答案:

第四單元達標檢測卷

一、LB點撥:A項“閡”應讀h6;C項“秸”應讀ji?;D項“氛”應讀f?n。

2.C點撥:C項中“顧名思議”應為“顧名思義”。

3.A點撥:本題運用【辨析近義詞“四看”法】。“純樸”指單純樸實;“淳樸”指誠

實樸素,可修飾民風。“隔閡”指彼此情意溝通的障礙,思想上的距離;“隔離”指不

讓聚在一起,使斷絕往來。“豐富”指(物質財富、學識經驗等)種類多或數量大;“豐

厚”的意思:①多而厚實。②豐富;數量多,價值高。根據各句語境,應選A項。

4.(1)肅然起敬(2)走街串巷(3)如法炮制

5.C點撥:C項中的“魯迅”應改為“蕭乾”。

6.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列夫?托爾斯泰家庭生活(或婚姻愛情)

7.(1)歷史悠久取材廣泛剪法多樣

⑵示例:畫面內容:一個胖小孩懷抱一條肥大的魚,小孩身后兩側是荷葉荷花。

寓意:連年有魚(年年有魚或喜慶有魚,“余”字亦可)。

⑶示例一:我認為這種說法不可取。剪紙是民族藝術,是中華瑰寶。它經歷漫長的

歲月發展到今天就說明了這一點。示例二:我認為這種說法可取。剪紙太古老了,

已經跟不上當代社會的發展,也很難融入新時代審美的因素,沒必要發揚光大。

二、(一)8.各種鳥叫聲和趕馬女孩子悅耳的歌聲。(2分)

9.報春花的色彩美(2分)云雀飛翔的情態美(或動作美)(2分)

10.示例一:如“馬上一面欣賞……模仿天空而成的”,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1分)

表現報春花的生動可愛和醉人的色彩。(2分)

示例二:如“最有意思的是云雀……又接著起飛”,運用動作描寫,(1分)表現出鳥

兒飛翔的輕盈姿態和自由自在。(2分)

11.示例:我不同意這種觀點。(1分)①寫自然景物,既

是對“山路漫歌”情景的實寫,又為“漫歌”創設情境,也是一種映襯,以優美環境

映襯優美的歌聲。(1分)②寫景同樣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贊美。(1分)

點撥:解答本題要先做出判斷,然后再回答具體原因。

(二)12.(2)母親需鼓起勇氣向鄰居借錢過年(1分)

⑷母親走到城市的另一端借錢過年(1分)

點撥:本題運用【“定向一分析一歸納”法工結合第④段第一句和第⑧段內容簡要概

括。

13.鳥獸的生活無年節之分,它們的父母無須惶惶不安地盡什么義務;(2分)而窮孩

子的父母則為了讓孩子過個像樣的年節而愁苦為難。(2分)

點撥:從第③段畫線句的后一句中分析提煉,組織答案。

14.“我”是一個懂事,能理解母親心思,(1分)有責任感,(1分)對未來充滿信心的

孩子。(1分)

點撥:從“見母親猶豫”可看出“我”已經能讀懂母親的心;從“等我長大了,能掙

錢了”可看出“我”小小年紀已經有了生活的責任感;從''買更新的,更好的”,可

看出“我”對未來充滿希望。

15.“舍不得賣”是違心話,母親深知這箱子對別人沒什么用,預感兒子賣不出去,

這樣說是為了安慰“我”,怕“我”因沒能賣掉箱子而傷心,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體

貼。(2分)“舍不得賣”也是真心話,因為箱子雖破舊,卻是父母結婚時買的,對母

親而言意義重大,沒賣掉讓母親有失而復得的慶幸,表現出母親對她與父親之間情感

的珍視。(2分)

點撥:“舍不得賣”是違心的,是站在兒子的角度上說的,“舍不得賣”也是真心的,

是站在母親的角度上考慮的,因箱子對母親而言有意義。

(三)16.本文通過敘寫童年時在山里捉毛蟹、吃毛蟹的往事,(1分)抒發了“我”對

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父母深深的思念之情。(2分)

17.以“一碗入夢”為題,想象奇特,能引起讀者的興趣;(1分)標題即是文章內容

的總括;(1分)是文章敘事抒情的線索。(1分)

點撥:本題運用【標題作用分析法工本文標題的作用在內容上主要扣住“體現主要

內容”作答,結構上主要扣住“行文線索和引起讀者的興趣”作答。

18.用擬人的修辭手法,(1分)生動傳神地寫出了昏黃油燈下的那一大碗色美、味更

美的河鮮對孩子們的誘惑。(1分)

19.行文思路:①妻子買蟹,兒子問蟹;②童年捉蟹,共

享毛蟹;③思念爸媽,回味毛蟹。(3分)效果:先引入,再插敘,后抒情,使文章脈

絡分明,思路清晰,首尾呼應。(1分)

三、20.思路點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每個人對自己的家鄉都充滿了深厚的感

情。寫這篇文章,我們可以描繪家鄉的自然風光,可以介紹家鄉的風土人情,今昔變

化,可以抒發離家之愁,思鄉之情……可以根據內容,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最好

能寫得詩意、抒情一些。

例文:家鄉屋頂的月光點評:

鄉村夏夜,是一首悠長柔和的詩。忙碌

了一天的人們,終于可以放慢腳步,靜山開篇談鄉村夏夜、夜風,運用比喻,

靜地享受夜晚的安寧了。夜風仿佛是一語言優美、清新、生動、形象。

塊涼爽的輕紗,滑過肌膚,分外舒適,

白天的燥熱也被一吹而散。F1

月亮升起來了,我和姐姐央求爸爸媽媽

帶我們去屋頂。夏夜,一家人在屋頂睡

覺是常有的事。在屋頂睡覺,特別涼爽,

比悶在屋子里睡舒服多了。母親收拾著國語言流暢,讀起來有種詩歌的韻味。

枕頭、床單,我們姐妹則順著梯子早早

地爬上了屋頂。a“披”“枕”,動詞的運用很有表現

仰面躺在屋頂上,夜空深邃,月光如水,力,使讀者也感受到月亮離“我們”很

星輝點點,人仿佛進入了一個童話世界。近。

海一樣的夜空是人想象力的源頭,而屋

頂上的月光,讓人乘著想象的翅膀飛了

起來。我覺得直一己仿佛變成了二顆星一

鑲嵌在夜空史2…與皓月毗鄰:與群星為

伴。F2

夜空的月亮,從一彎新月,到一輪滿月,⑷環境描寫,描寫了月光照射下的美麗

我看著它圓缺盈虧。不變的,是月亮的的鄉村。

光芒,瑩白,安詳,靜靜的,柔柔的,回“輕輕”“蓋”為細節描寫,刻畫出

自高遠的夜空傾瀉下來。天上的月亮一,…一個疼愛孩子的母親形象。

似乎離我們近了很多一,…近得我們亙以披同“融化在月光中,融化在媽媽深深的

二身月光入眠一或者枕二彎新月入夢.愛里”,“月光”和“母愛”相融合,

F3屋頂的月光,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流淌即“家鄉”和“親人”相融合。

著。在柔和的月光下,媽媽給我們講故團引用席慕蓉《鄉愁》中的詩句,點明

事。她講嫦娥的故事,我似乎看到了月了文章主旨,總結全文。

亮上的桂花樹,聞到了隨著月光飄來的

桂花香;她講牛郎織女的故事,我仿佛

看到淺淺的銀河微波涌動,聽到院子里

葡萄架下的竊竊私語……媽媽的故事真

多啊!

月亮最圓的時候,屋頂亮堂堂的。我們

姐妹總是特別興奮,大聲喊著隔壁的紅

艷,因為他們一家也在屋頂上。笑語聲

在高高的屋頂上傳遞著,分外熱鬧。這

是鄉村夏夜特有的景觀,別有韻致。

夜色漸濃,一層淡淡的霧氣圍攏過來,

裊裊如煙。院子里有一棵高過屋頂的大

槐樹,婆娑的樹影落到屋頂上,月光也

從葉子中間落下來。不遠處,蛙還在叫,

田野里的草香彌散過來,夜風徐徐。鄉

村的燈火,一盞一盞熄了,只有月亮還

亮著。F4

月色朦朧,在媽媽的故事中,我們姐妹

不知不覺地睡著了。半夜覺得涼了一,…忽

然醒來一看到媽媽正輕輕地為我們蓋上

一薄被£_F5

月光下,年輕的媽媽真的好美啊,她柔

和的臉上帶著笑容,眼睛特別亮。她的

動作很輕,仿佛怕驚擾了我們的好夢。

我覺得一自己快要融化在月光生.,…融化在

媽媽深深的愛里了,F6

多年以后,我離開故鄉,讀到席慕蓉的

《鄉愁》:,故鄉的歌是二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二:二:二F7我的

眼前,是屋頂的月光,亮堂堂的。月光

下的母親,依然年輕。

總評:本文語言優美,細膩的描寫

使讀者感受到濃濃的思鄉之情。文中采

用比喻等修辭,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月色

之美、鄉村之美、媽媽之美,結尾引用

席慕蓉的詩句,點明主旨,字里行間滲

透了濃濃的鄉情。

三、單元考點方法專項練

第四單元記敘文專項

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

一、考點解說

環境,是人物活動的天地,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社會根源。環境描寫是記敘文的一

個重要內容,環境類型有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之分。社會環境指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

等,它影響著或直接決定著人物的思想情感。自然環境指人物活動的地點、氣候、時

間、場景等。中考中常見的提問方式有:1.文中某處畫線句環境描寫有何作用?請簡

要回答。2.文中畫線句子是什么描寫?有何作用?

二、解題方法

此題型運用環境描寫作用分析“四步”法。

第一步,分析環境本身的特點:交代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揭示作品的時代背景

或者渲染某種氣氛。

第二步,分析環境描寫與人物的關系:①交代人物的身份;②烘托人物的思想感

情;③表現人物的性格;④暗示人物的命運。

第三步,分析環境描寫對情節的作用:①為下文情節埋下伏筆(作鋪墊);②推動

故事情節的發展。

第四步,分析環境描寫與中心的關系:①突出中心;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答題模式為:

具體描寫了XXX景色(或社會背景),渲染了XXX的氣氛,烘托了人物XXX

的思想感情,推動了XXX情節的發展,突出了小說XXX的主題。

三、考點訓練

(2016?蘭州)【導學號:41392040]

守橋

葛俊康

①學校坐落在山腳下的大壩上,從學校大門出來走百多米就有一條小河,小河上

的一座石橋年久失修,局部已經開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橋上走走,看看,修

一修,補一補。老葛以前是學校的老師,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橋的旁邊。

②由于前幾天連續的暴雨,山洪暴發,河水開始猛漲。這天早晨,天剛亮,老葛

一來到橋頭就被驚呆了。只見那洶涌的洪水,怒吼著從山上沖下來,挾帶著大量的泥

沙、石塊、樹枝,咆哮如雷地奔騰著,沖到橋洞口,順著橋洞,吼一聲,沖出去,往

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橋頭,感到石橋仿佛在顫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緊跟著抖動

了一下。這時,一棵大桃樹,如一只下山的猛虎,從上游沖了下來。沖到橋洞口,橫

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轟轟隆隆地響著。大樹攔在那里,不一會兒上面就掛滿了各種

漂浮物。老葛看著大樹,心里轟的一聲大響,大叫一聲:“壞了。”說完,就往石橋下

沖。妻子聽到喊聲,也從屋里沖了出來。

③老葛沖到橋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著大桃樹。大桃樹卡在那里,死死地,動都

不動。洪水咆哮著,不停地狂涌著往橋上撲。妻子忙上前幫著老葛。兩人拉扯了一會

兒,大桃樹還是死死地卡著。樹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④老葛站在橋上,望著橋上洶涌而來的洪水,和驚馬般橫沖直撞的樹枝、竹木、

亂草,雙腿開始顫抖了,一種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覺瞬間就貫遍了全身。老葛跺

了幾下腳,看了一眼妻子,說:“還站著干啥?快回家去拿鋸子。”

⑥妻子拿來鋸子、繩子。老葛把繩子一頭拴在身上,另一頭緊緊地拴在了橋頭的

一棵大樹上。老葛拿著鋸子,毫不猶豫地跳到河里。妻子用手拉著繩子。老葛一手拿

鋸子,一手抓住大樹,往樹上爬。爬上大樹,老葛抹了一把臉上的泥水,橫坐在上面,

開始鋸樹。妻子站在橋上,雙手緊緊地抓住繩子,滿臉的擔心,說:“慢點,慢點,不

要慌!千萬不要讓洪水把你沖下去了。”老葛沒回答,坐在樹上,雙腿死死地夾住樹干,

用力地鋸著那根最長的最粗的樹枝。

⑩修橋的時候,學校的校長和村主任都來到了現場。村主任問老葛還有啥要求,

差錢啥的村里可以幫著解決。老葛朝他們看了看,笑了笑,說:“我還真有個要求,

不知你們答不答應?”村主任說:“答應答應,肯定答應,您說就是。”老葛轉頭看

了看不遠處的學校,說:“我想給孩子們再上堂課。”校長一聽,愣了一下,走上前,

緊緊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話都沒說,眼里慢慢地就開始濕潤了。

第②段畫線句描寫洪水來時的情景有什么作用?(4分)

分析記敘的順序及其作用)

一、考點解說

記敘順序是中考記敘文閱讀中常見的一個考查點,記敘順序通常有三種,即順序、

倒敘、插敘。順敘,指記敘時按照事情發生、發展和結局的時間順序來寫;倒敘,指

根據文章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主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面;

插敘,指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或刻畫人物,插入一段與主要

情節相關的回憶或故事。在中考中常見的提問方式有:1.本文(本段)運用了哪種記敘

順序?2.插入某段內容有什么作用?

二、解題方法

此題型運用記敘順序及其作用分析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