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融資、銀行關聯與企業風險的實證探究(論文)9500字】_第1頁
【債務融資、銀行關聯與企業風險的實證探究(論文)9500字】_第2頁
【債務融資、銀行關聯與企業風險的實證探究(論文)9500字】_第3頁
【債務融資、銀行關聯與企業風險的實證探究(論文)9500字】_第4頁
【債務融資、銀行關聯與企業風險的實證探究(論文)9500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債務融資、銀行關聯與企業風險的實證研究目錄TOC\o"1-2"\h\z\u1.引言 12.文獻綜述 12.1.國外文獻 22.2.國內文獻 22.3.文獻評價 33.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54.研究設計 64.1.樣本與數據來源 64.2.模型設定與變量定義 75.實證分析 75.1描述性統計 75.2.相關性分析 85.3.多元回歸分析 96.結論 10參考文獻 12摘要:本文以我國2015-2019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企業為樣本,對債務融資、銀行關聯和企業風險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并且探討了銀行關聯對債務融資與企業風險的調節作用。研究結果表明: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債務融資與企業風險呈正相關關系,銀行關聯與企業風險呈正相關關系??梢园l現債務融資、銀行關聯會加大企業風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銀行關聯可以調節債務融資與企業風險之間的關系,而且是正向調節關系??梢园l現銀行關聯企業的債務融資會加大企業風險。本文的研究豐富了企業風險領域和銀行關聯的經濟后果,同時對債務融資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關鍵詞:債務融資;銀行關聯;企業風險;1引言鑒于企業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為穩定社會、刺激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立下的赫赫功績,企業的發展狀況從某種意義上講已成為經濟發展運行的指向標、晴雨表,然而企業的發展是需要資金來支持的,所以作為企業融資方式中的債務融資就顯的重要起來,債務融資所產生的風險也被許多學者重視起來。為了穩定經濟發展和保證充分就業,因此促進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了加強企業融資,緩解融資困境,銀行關聯作為一個重要的社會關系,不可能被完全摒棄,但是過分發展關聯性社會關系容易損害社會公平。為了保護市場的基本秩序,企業應當合理建立銀行關聯,加強自身治理。隨著全國經濟的進步與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銀行貸款作為他們的主要資金來源,雖然銀行能夠幫助企業獲得更多貸款,但這會導致企業濫用這些資金,加劇企業的風險。具有銀行關聯關系的企業在獲得更多銀行貸款后,如果能夠高效率地使用這些資金,無疑會在增加企業價值的同時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這無疑是有利于企業的發展的;反之,如果企業對這些資金未加以合理利用,例如過度投資,則不僅會降低企業價值,也會增加企業的風險,甚至可能直接導致企業經營失敗。因此,研究如何有效降低企業風險,一直是我們研究領域的重點。這對豐富現有的理論,幫助企業降低風險和推動企業更好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投資和經營過程中,風險承擔是企業必須面對并且需要作出的一個重要選擇。債務融資會給企業帶來可利用的資金資源,增進企業的風險承擔能力;其次,債務融資會產生債務代理問題,從而改變管理者的風險偏好,導致企業風險承擔水平發生改變;再次,債務融資具有治理作用,有助于約束管理層和大股東的行為,從而有可能抑制企業的風險承擔水平。因此,研究分析債務融資的不同來源如何影響企業風險承擔水平,進而從企業外部融資的角度來解釋企業風險的影響因素。因此,本文以2015年-2019年3504家A股上市公司的相關數據作為樣本,研究并探討債務融資、銀行關聯對企業風險的影響和作用機制,并從銀行關聯的角度出發,通過實證研究驗證銀行關聯對債務融資的影響,為上市公司降低企業風險提供參考和借鑒。2文獻綜述2.1國外文獻(1)銀行關聯對債務融資的影響企業建立銀行關聯對債務融資產生影響,如BoothandDeli(1999)以1990年標準普爾500指數中的407家企業為研究樣本發現,擁有商業銀行背景的外部董事能夠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1]。Ciamarra(2012)得出了更為豐富的研究結論,研究發現,如果企業的董事有銀行工作背景,企業能夠獲得更多銀行貸款,債務融資與有形資產之間的敏感性較低,融資成本也較低[2]。ByrdandMizruchi(2005)則指出,對于處于財務困境的企業而言,來自非借款銀行的銀行關聯董事發揮專家咨詢職能,能夠幫助企業獲得銀行貸款[3]。(2)銀行關聯對企業風險的影響銀行關聯會導致企業的過度投資,從而提高企業的風險。Stulz(1990)研究發現,企業管理者可以控制的資源越豐富,越容易出現過度投資行為,銀行關聯企業的貸款可獲得性提高了企業的可自由支配現金流,從而導致企業的過度投資行為,增加企業風險[4]。KrosznerandStrahan,(2001)認為銀行和企業的效用函數不同,銀行關聯董事可能會從銀行的利益出發,阻止企業投資高風險投資項目[5]。Khurana(2006)發現收入越高的項目投資成本和風險越高。高風險的項目融資比較困難,但擁有銀行關聯的企業更加容易獲得貸款,它們在獲得高收益的同時也面臨高風險[6]。(3)債務融資對企業風險的影響正如Faccio(2016)研究所指出的那樣,資金持有或融資約束會影響企業決策者對待風險的態度,對于資金來源有限的企業而言,企業的決策者面臨更多的約束,相對而言更可能去選擇低風險的投資項目[7]。Burak(2008)認為企業承擔風險意味著將企業的資源投入到具有回報不確定性的項目中去,因而風險承擔行為也必然是以下部分資源消耗性活動,具有很強的依賴性[8]。Jensen(2009)研究發現,債權人保護的提高及債務契約的增強的確會抑制企業的風險承擔水平,債務融資帶來的還本付息壓力、潛在的破產和接管風險以及債務契約的約束作用很可能使得股東(管理者)的風險態度變得更加謹慎,風險行為選擇空間更加受限,進而降低企業風險承擔水平[9]。2.2國內文獻銀行關聯對債務融資的影響國內關于銀行關聯與企業債務融資的關系多為實證研究,劉星(2015)研究發現,隨著我國銀行逐漸推進股份制改革,建立銀行股權關系的企業數量增加,希望以參股銀行的方式使公司付出較低的成本,取得所需的貸款資源[10]。陳仕華和馬超(2013)通過對上市公司的銀行關聯研究發現,建立銀行關聯的企業更容易獲得貸款融資,并且融資成本也明顯較低[11]。然而,也有學者得出不同的結論,鄧可斌(2017)發現銀行關聯與企業債務融資正相關的前提是企業建立了政治關聯,當具有政治關聯時,銀行關聯才能顯著提高企業的債務融資能力[12]。周雪峰和左靜靜(2019)認為企業創新面臨最大的問題在于融資約束問題,而建立金融關聯后,增強融資能力,提高企業開展創新投資的資本[13]。孫莉儒(2019)認為企業形成金融關聯的動機是追逐短期利益,而非從企業戰略出發,則建立銀行關聯的成本費用可能導致債務融資成本的增加[14]。(2)銀行關聯對企業風險的影響從國內研究來看,也有學者從企業風險視角進行了進一步研究,翟勝寶(2014)認為銀行關聯企業的風險顯著高于非銀行關聯企業,并且對于不同性質和規模的企業,風險也是不同的,研究發現非國有企業和小規模企業的風險更大[15]。劉素榮、韓瑩(2019)認為具有金融職業背景的高管擁有更多的風險管理意識和經驗,可以幫助企業制定更先進合理的投資計劃[16]。姜付秀(2009)因為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比大企業受到更多融資約束,而銀行關聯使小企業更加容易獲得銀行貸款,弱化了對小規模企業的融資約束,過度投資的可能性更大,從而增加了企業風險[17]。(3)債務融資對企業風險的影響童盼和陸正飛(2005)認為債務本身具有按期還本還息的壓力,這種壓力可以降低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降低企業可以動用的資源和承擔風險的能力,從而使企業投資和風險承擔受到限制[18]。馮萍(2006)進一步介紹了債務融資的正負面效用,認為企業的投資行為、利率匯率的變動、資產的流動性以及企業自身的經營風險等外因均會對債務融資的風險造成影響,合理科學化的債務融資規模與結構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藥[19]。2.3文獻評價綜上所述,國內外許多學者對債務融資、銀行關聯與企業風險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踐探索,由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開始進行了研究,因此所得到的結論也會各不相同。以我國的上市企業作為研究對象,發現建立銀行關聯有助于企業降低企業取得銀行貸款的難度且相對于政治關聯對貸款的作用更為直接。與國外相比,國內關于銀行關聯與企業債務融資的關系多為實證研究,且研究成果集中建立銀行關聯與融資規模、融資成本和企業風險的關系。由于我國資本市場成長時間稍短,對債務融資所產生的企業風險研究很難跟上外國學者的腳步,不免留有一定的瑕疵,有待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1)國內外研究者在關于企業風險因素這一方面比較少,關于債務融資和銀行關聯的研究中,研究者們得出的結論各不相同,因此怎樣最有利于降低企業風險,將會是今后研究者們進行深入研究的重點。(2)相比較于國外的研究,國內關注債務融資對企業風險的影響比較晚,因此在銀行關聯的作用下,大多學者只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比較少學者同時將三者歸入統一的研究。因此,應該結合目前我國國內對債務融資、銀行關聯和企業風險的研究并不完善的現狀,同時借鑒國外的一些學者的一些研究經驗。得出更多關于三者之間的聯系的專業結論,并提出更好的建議,減少企業風險以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3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3.1銀行關聯對企業風險研究假設目前我國市場繁榮,企業的投資機會很多,但往往投資機會是稍縱即逝的,企業為了抓住投資機會,會進行銀行貸款。銀行貸款是我國企業進行投資的重要資金來源,隨著企業獲得銀行貸款能力的提高,它們的投資能力也隨之提高,加之企業普遍具有過度投資傾向,銀行關聯給企業經營帶來風險。另一方面,企業為獲取高回報傾向于選擇高投入、高風險的項目。高風險的項目融資比較困難,但擁有銀行關聯的企業更加容易獲得貸款,它們在獲得高收益的同時也面臨高風險。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H1: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銀行關聯與企業風險呈正相關關系。3.2債務融資對企業風險的研究假設債務融資加大企業風險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解釋:一方面從財務效應的較低來看,債務融資最直接的影響是會增大企業負債率,這將增大企業到期償付利息所帶來的流動性風險,增大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的可能性。事實上,我國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而忽略債務融資的作用,績效好的公司更愿意選擇融資成本更低的股權融資,避免加大財務杠桿,而績效差的公司只能依賴債務融資,導致財務杠桿不斷增大;另一方面從治理效應的角度來看,大量文獻研究表明我國負債治理效應實際是負效應,債務融資不僅不能改善公司治理,反倒可能為管理者的機會主義和腐敗提供支持,管理者的管理不善和過度投資無疑會增大企業風險。基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債務融資會加大企業風險,因此,提出以下假設:H2: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債務融資與企業風險呈正相關關系。3.3銀行關聯對債務融資與企業風險關系的假設銀行關聯對債務融資與企業風險關系的影響我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理解:一方面銀行關聯增大了“信貸軟約束”的可能性,在制度約束下,銀行關聯作為一項非正式替代制度,有助于企業獲得更多債務融資,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企業經營的改善,企業獲得銀行貸款后雖能改善資金需求,但是也會增加企業未來償付利息導致現金流不足的風險。有學者研究表明,我國銀行不良貸款率居高不下,企業過度負債、財務狀況惡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對銀行和企業干預所產生的“預算軟約束”?,F實中往往出現約束軟化的現象,即企業獲得貸款后并未執行合約,甚至可能陷入財務困境,導致不能償還銀行貸款。銀行權衡繼續貸款的邊際收益大于放棄繼續貸款不能收回現有借款的邊際成本,便會繼續主動向企業貸款。由于銀行關聯企業與銀行有長期緊密聯系,“信貸軟約束”更可能存在具有銀行關聯的企業中;另一方面企業與銀行建立關系后,銀行會弱化對企業經營和投資的監督,負債不能起到加強公司治理的作用,反倒可能惡化公司治理,增強債務對企業風險的正向作用?;谝陨戏治?,我們由此提出以下假設:H3: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銀行關聯企業的債務融資會加大企業風險4研究設計4.1樣本與數據來源本文統計我國上市公司2015-2019年數據,選擇滬深A股做為研究樣本。以債務融資、銀行關聯與企業風險之間的關系為研究內容。在選取樣本時,剔除異常樣本以保證數據的有效性,并進行如下的數據處理:第一,剔除ST及PT股,因為極端值會對數據統計結果產生不利影響。第二,剔除金融類上市公司,因為金融類上市公司不同于一般企業的薪酬考核和業績評價,與其他類公司財務狀況相比,此類上市公司有很大不同,具有特殊性。第三,剔除樣本期內數據缺失的樣本。最后經過處理,最終獲得3504個上市公司,共14770個有效樣本。本文數據主要來自于國泰安數據庫(CSMAR),對于數據無法提取的部分,則通過手工搜集整合。4.2模型設定與變量定義(1)實證模型本文采用多元回歸分析的方法對債務融資、銀行關聯與企業風險的關系進行研究。本文采用的多元回歸模型基本形式如下:模型(1):模型(2):模型(3):(2)研究變量的定義被解釋變量:現有研究普遍采用以會計數據為基礎的收益波動性、風險預警Z指數以及以市場數據為基礎的股票回報率波動性、貝塔系數對企業風險水平進行衡量。會計數據在較為發達的西方國家使用較多,由于我國資本市場尚不成熟,具有較強投機因素,這類數據會有很大噪音。公司股票收益的波動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投資者對企業發展的預期,但不能有效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因此我們參考于富生(2005)的做法,采用會計收益波動性作為被解釋變量。本文用過去5年總資產收益率的標準差來度量公司風險[17]。解釋變量:根據陸正飛等(2008)、孫錚等(2005)等的系列研究,我們引入了債務融資率作為解釋變量,總債務融資包括上市公司向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信貸、發行企業融資債券、開具商業票據等籌集的資金數額??倐鶆杖谫Y的當期規模主要反映在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的負債項目中,主要包括應付短期債券、短期借款、應付債券、應付票據、向中央銀行借款、長期借款這幾個會計科目,這些科目的總計金額近乎度量了上市公司當期的債務融資數額。然后用總債務融資數額除以總資產得到了總債務融資率[18]。解釋變量:與鄧建平(2011)的研究類似,銀行關聯,本文用高管是否在銀行類機構任職定義銀行關聯變量。若高管曾任或現任職于銀行,則relation取1,否則取0[20]??刂谱兞浚簽榱烁玫胤从硞鶆杖谫Y、銀行關聯與企業風險三者變量的關系,參考相關國內外研究引入五個控制變量:資產負債率(Lev)、公司成長性(Gro)、公司規模(Size)、高管薪酬(Com)、股權集中度(Top1)和獨立董事比例(Dld)。表STYLEREF1\s4.1研究變量的定義變量類型變量名稱變量定義被解釋變量企業風險(Risk)連續5年ROA的標準差解釋變量債務融資率(loan)債務融資額/總資產銀行關聯(Rel)若高管曾任或現任職于銀行,則relation取1,否則取0控制變量公司規模(Size)總資產的自然對數資產負債率(Lev)負債總額/資產總額企業成長性(Gro)(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高管薪酬(Com)企業前三名高管薪酬總額的自然對數股權集中度(Top1)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獨立董事比例(Dld)獨立董事人數/董事會總人數5實證分析5.1描述性統計本文對于2015-2019年我國3504家上市企業進行描述性統計,結果見表5.1。表STYLEREF1\s5.1描述性統計結果NMINMAXP25P50P75MEANSDRisk147700.01150.24640.00990.01850.03550.03110.0390loan147700.00000.60830.06440.17760.29970.19530.1510Rel1477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15000.3550Size1477017.641328.636421.394222.145423.027422.30201.3233Lev147700.06240.91220.26460.41530.57400.42580.2030Gro14770-0.59683.1944-0.02200.10380.27090.18710.4760Com147700.000018.049014.040714.445214.871314.47860.7383Top1147700.00280.89990.22140.31340.43030.33550.1459Dld147700.00000.80000.33330.36360.42860.37770.0566本文對所選主要變量進行描述性統計,描述性統計如表5.1所示。上市公司企業風險(Risk)的最大值為0.2464,最小值為0.0115,均值為0.0311,標準差為0.0390,從均值的角度來看,我國企業總體風險水平并不高,從最大值和最小值角度來看,企業風險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銀行關聯(Rel)的均值為0.1500,標準差為0.3550,表明大多數企業與銀行建立關系。債務融資均值為0.1953,標準差為0.1510,說明我國上市公司債務融資占資產的比例為19.53%.企業規模均值為22.3020,資產負債率均值為0.4258,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均值為0.1871,從這3個控制變量可以看出樣本公司負債水平較低,償債能力比較好,公司發展能力良好。薪酬最小值為0,最大值為18.0490,說明各個公司之間薪酬還是有一定差異的。股權集中度均值為0.3355,表明我國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較高,獨立董事比例的均值為0.3777,標準差僅為0.0566,說明樣本企業獨董人數設置相差不大。5.2相關性分析為驗證上文中所提出的假設,本文首先進行了相關分析,來逐一衡量各變量之間的相關性以及統計學意義,分析結果如表5.2所示。表STYLEREF1\s5.2相關性分析RiskloanRelSizeLevGroComTop1DldRisk1loan0.016**1Rel0.019**0.038***1Size-0.160***0.394***0.062***1Lev0.043***0.747***0.034***0.497***1Gro-0.038***-0.0090.015*0.045***0.020**1Com0.034***0.039***0.081***0.396***0.113***0.020**1Top1-0.119***0.013-0.025***0.206***0.055***-0.0120.014*1Dld0.040***-0.0050.002-0.0110.002-0.003-0.016*0.037***1注:***、**、*分別表示1%、5%、10%的顯著性水平。表5.2給出了各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分析,由上表我們可以初步得到,銀行關聯(Rel)與企業風險(Risk)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019,在5%的水平下顯著正相關,表明銀行關聯企業的企業風險較高,假設H1得到驗證。債務融資(loan)和與企業風險(Risk)有效性之間的相關系數值為0.016,且在5%的顯著水平下呈正相關關系,這表明了債務融資越多,企業風險越大。假設H2得到驗證。債務融資(loan)與銀行關聯(Relation)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038,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正相關,說明銀行關聯有助于企業獲得更多資金,從而加大企業風險。假設H3得到驗證。企業規模(Size)與企業風險(Risk)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16,并且在1%的顯著水平上呈顯著負相關關系。資產負債率(Lev)與企業風險(Risk)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043,在1%的顯著水平上呈正相關關系。營業收入增長率(Gro)與企業風險(Risk)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038,在1%的顯著水平上呈負相關關系。高管薪酬(Com)與企業風險(Risk)的相關系數為0.034,在1%的顯著水平上呈正相關關系。企業股權集中度(Top1)與企業風險(Risk)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119,在1%的顯著水平上呈負相關關系。獨立董事比例(Dld)與企業風險(Risk)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04,在1%的顯著水平上呈正相關關系。此外,各控制變量之間相關系數不大,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這些控制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5.3多元回歸分析為了進一步驗證前文所提出的假設,本文運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債務融資、銀行關聯與企業風險的關系進行多元回歸檢驗,多元回歸分析結果見表5.3。表STYLEREF1\s5.3檢驗結果(1)(2)(3)loan0.035***0.032***(8.580)(7.763)loan×Rel0.016***(2.629)Rel0.002**0.006***(2.255)(3.445)Size-0.007***-0.007***-0.007***(-18.659)(-18.410)(-18.399)Lev0.038***0.058***0.057***(13.777)(14.391)(14.395)Gro-0.002**-0.002**-0.002**(-2.178)(-2.335)(-2.357)Com0.002***0.001***0.001***(3.691)(2.985)(2.934)Top1-0.020***-0.022***-0.022***(-9.337)(-10.059)(-10.002)Dld0.024***0.024***0.024***(3.976)(4.037)(4.019)R20.0970.1040.105adj_R20.0960.1020.103F33.3833.6831.76N147701477014770注:(1)***、**、*分別表示1%、5%、10%的顯著性水平;(2)樣本總數為14770;(3)括號內為t值。根據上表5.3多元回歸結果我們可以得知,模型1中反應整體回歸效果的調整后R方為0.096,說明該模型的估計結果整體上顯著,模型擬合度較好。F值為33.38并且在1%的顯著水平上顯著,本文假設的H1得到驗證。即企業建立良好的銀行關聯關系,可以促進企業投資,從而加大企業風險。模型2中反應整體回歸效果的調整后R方為0.102,說明該模型的估計結果整體上顯著,模型擬合度較好。F值為33.68,并且在1%的顯著水平上顯著,本文假設的H2得到驗證。債務融資意味著企業將會獲得更多的資金,進行高風險高回報投資,從而加大企業風險承擔能力。說明企業債務融資率提高會加大企業風險,與李念(2014)、周李(2011)研究結論一致。模型3是探索銀行關聯在債務融資與企業風險的調節作用,加入銀行關聯與債務融資率的交叉項,首先看模型3中反應整體回歸效果的調整后R方為0.103,說明該模型的估計結果整體上顯著,模型擬合度較好。F值為31.76,說明此模型的結果是可以接受的,將銀行關聯、債務融資率以及銀行關聯和債務融資率的交叉項(Relation×Loan)同時代入回歸模型,反映了銀行關聯對債務融資與企業風險關系的影響?;貧w結果為,銀行關聯、債務融資率與企業風險之間的相關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關系,說明銀行關聯可以調節債務債務融資與企業風險之間的關系,而且是正向調節銀行關聯與企業風險的關系,假設H3有效。結合模型1的回歸結果可以得出結論:債務融資是銀行關聯影響企業風險的途徑之一。在控制變量中資產負債率、高管薪酬、獨立董事比例與企業風險顯著正相關,資產負債率越高、高管薪酬和獨立董事比例越高,企業所面臨的風險越大。企業規模、營業收入增長率、企業股權集中度與企業風險呈負相關關系,企業規模越大、營業收入增長率增加、企業股權集中,企業風險越小。大股東會加強對管理者的監督,降低風險。6結論本文選擇我國2015-2019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作為樣本觀察對象,以探討銀行關聯、債務融資與企業風險之間的關系,研究結論如下:(1)建立銀行關聯基本上會加大企業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銀行會減少對銀行關聯企業的監督力度;再者,銀行關聯企業的董事以及管理層在經營中表現的過于自信,他們對將來獲取更多的債務融資有較好的預測;其次,企業建立銀行關聯促使債務融資的增加,管理層擁有更多資金使用權,便于管理層利用職務之便隨意消費,促使代理成本上升;最后,銀行關聯企業可能因為負債過多,企業風險劇增。(2)建立銀行關聯企業的企業風險較高。主要源于銀行關聯增大了“信貸軟約束”的可能性,而且與銀行建立關系后,銀行會弱化對企業經營管理的監管,負債不能起到加強公司治理的作用,反倒可能惡化公司治理,增強債務融資對企業風險的正向作用;(3)債務融資水平增加會加大企業風險。這可能會因為債務融資的增加,促使企業償債能力變弱,在面對市場競爭的大環境下,抵抗風險能力變差,企業風險水平增加。(4)銀行關聯企業便于企業債務融資的同時會加大企業風險,說明債務融資是銀行關聯影響企業風險的重要途徑。近年來,企業聘請具有銀行任職背景的人士擔任高管以建立銀行關聯已成普遍趨勢,企業試圖通過銀行關聯緩解制度約束所帶來的外源融資不足,基于文獻及本文研究得知,由于我國政府對銀行和企業的干預,債務治理效應不理想,銀行關聯為企業帶來更多貸款的同時也增大了企業的風險,為此,本文得出以下幾點建議:企業應該利用銀行關聯去發展自己的企業,推進銀行關聯關系的建立,并且加強企業風險的控制,企業的發展并不是獨立的,而是在建立銀行關聯的同時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運用企業現有的資源去壯大自己的實力。企業應該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應該合理負債以降低企業風險。完善的內部管理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通過適當的薪酬和股權激勵管理者,避免管理者圖個人私利。其次,企業應該適當負債,不應過度。雖然銀行關聯有利于我們更容易獲得債務融資,但是如果不合理利用資金甚至過度負債,會加大企業風險。參考文獻Booth,JanmeR.,andDanielN.Deli.1999.“OnExecutivesofFinancialInstitutionsasOutsideDirectors”,JournalofCorporateFinance,5:227~250Ciamarra,E.S.,2012,“MonitoringbyAffiliatedBankersonBoardofDirectors:EvidencefromCorporateFinancingOutcomes”,FinancialMan-agement,Vol.41,pp.665~702.Byrd,Daniel.T.andMark.S.Mizruchi.2005.“BankersontheBoardandtheDebtRatioofFirms”.JournalofCorporateFinance,11:129~173Stulz,R.ManagerialDiscretionandOptimalFinancingPolicies[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90,26(1):3-27Kroszner,RandallS.,andPhilipE.Strahan,2001,“BankersonBoards:Monitoring,ConflictsOwnershipandControlwhenFirmsDe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