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長發育生長發育的概念一、生長:指生物體在體積、面積、重量、數量等方面不可逆的增加。是生物體量變的過程。蠶的生長是內部各系統、器官、組織生長的綜合表現。而各器官、組織的生長,又是細胞生長的體現,其生長方式有以下三種:(一)細胞的分裂增殖:(細胞數目的增加)這種生長方式主要是依靠細胞的分裂增殖,以增加同類細胞的數量來進行生長,而細胞的大小則基本一致。例如:血球細胞,精細胞。(二)細胞體積的增大:
其特點是:細胞只在胚胎發育時期分裂增殖,而在整個幼蟲期,不再增加細胞數目,只通過增大細胞體積來實現整個器官、組織的生長。如:絲腺、涎腺、蛻皮腺、馬氏管等。(三)細胞分裂增殖和體積增大并行:該類器官的細胞既進行分裂增殖,又進行體積增大,二者同時并進,從而是器官組織生長。絕大部分器官組織屬這一類:脂肪體、體壁真皮、多數器官組織的上皮細胞等。生物體內細胞的分裂增殖大都有一定的時期,桑蠶一般在眠中進行細胞的分裂增殖,而在食桑進行細胞的體積增大。由于這一規律的存在,使蠶的生長出現了一定的節奏性。即在食桑中體積、面積、重量等增加十分明顯。而在眠中則看不出增加,而到另一令的食桑中又增加明顯。二、發育發育不是體積和重量的增加,而是生物體內部細胞一系列特性的變化和性器官形成的過程,是質變過程。或者說發育是生物體細胞內部的轉變和新器官組織形成的過程。例:幼蟲→蛾其重量依次變小,其變化不體現在量變上,而是質變上。此過程中:1.翅、復眼、生殖器官、性器官等新器官形成。許多器官細胞的特性發生了變化。2.某些器官組織的特性發生了變化。如CA成蟲。CA在幼蟲期的分泌物具有保持幼蟲形態、阻止化蛹的作用,而蛹后期作用為促進卵巢發育、維持睪丸機能三、生長和發育的關系生長和發育在概念上看是兩種不同的生理現象,但又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關系。二者的關系可歸納為一句話:“生長是發育的基礎,發育又是生長的前提,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沒有生長,就不可能有發育,反之,如果沒有發育,也不可能有生長。”例如:蠶兒孵化后,不斷食下食物,攝取營養進行生長,但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就要經過一次眠,進行蛻皮才能繼續生長,如果不就眠、蛻皮,就不能生長,從而形成了發育的階段性。每一次眠都表現為部分的質變,只有經過若干次部分質變,才能引起化蛹、化蛾的質變,而完成整個發育過程。生長和發育在不同時期是有主次的,幼蟲期以生長為主,蛹、蛾、卵期主要是發育過程。在整個幼蟲期,總的是屬于生長階段,是一個量變的過程。一切事物都存在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量變過程中也包含著部分質變(如就眠蛻皮),只是這些部分的質變只是在某一階段中,往往不象生長那樣立即被覺察出來,只有經過一定的量變后,質變才能明顯地表現出來。(化蛹、化蛾)§14~1蠶的生長現象蠶的生長現象是蠶體內各種生理作用的綜合表現,主要表現為體重、體積、體表積、體平方積等方面的生長,其生長速度快的驚人。一、蠶體的生長(一)蠶體細胞數目的增加:家蠶的一生從受精卵開始,在胚胎發育時期共分裂18次。至孵化時,細胞數達262144,至幼蟲結束時,蠶體細胞數目可達2×109,比蟻蠶增加7629倍。(二)蠶體重的增加體重是表示生長程度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故生產和科研上,常以體重表示蠶兒的生長情況。蠶兒的體重一般用“克”表示,但要注意調查時期。在科研中,一般調查剛孵化的蟻蠶、起蠶、眠蠶、熟蠶、全繭量的重量比較準確。據調查,剛孵化的蟻蠶其體重為0.41~0.45g,到5令盛食期可達5~6g,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里,體重增加了10000多倍,這在動物世界里是較罕見的。蠶兒體重的生長情況,請看課本P197,表14-2。從表中可以看出,各令體重的生長倍數是不同的,1令12.34倍,2令6.33倍,3令5.65倍,4令4.84倍,5令4.58倍。由此可以看出,小蠶期的體重生長特別快,故需的水分、養分也多,而小蠶期的食下量卻較小,故應特別注意葉質并做到充分飽食。在一個令期中,也存在不等速生長,即令初生長較慢,隨食桑而加快,令末再度放慢速度。(三)體平面積的增長:體平面積=體長×體幅1.那么,體長、體幅如何測量呢?測量方法:蠶靜止時,從頭部先端至尾部末端的長度為體長,腹部第3腹節的寬度為體幅。測量用具:游標卡尺。蠶體幅、體長、體平面積的生長情況見表14-3。由表中可以看出:①從蟻蠶到5令生長極度時,體長增加27.8倍,體幅增加17.7倍,體平面積增加近500倍。②從對前令體平積的生長倍數看:1令5.36倍,最快。2令4.42倍次之。以后各令依次減小。由此可以看出:小蠶期體平面積的增長非常迅速,特別是1令,故生產中在小蠶期,特別是1令期要求“勤擴座、勻座、分匾”,以及先擴、后長等等,這還與小蠶的活動能力弱,食桑緩慢等有關。(四)體積、體表面積的增長1.體積的測量方法:(1)排水法:①將一定頭數的蠶放在量筒內,加水至100毫升(不能有氣泡),然后把蠶拿出來,讀出所剩水量,減少的體積即為蠶體積。②
也可在量管內放入一定量的水,再將一定頭數的蠶放入,所增加的體積即為蠶的體積。(2)用公式計算:V=兀r2h通過排水法測出:從蟻蠶到5令生長極度時,體積增加6000倍左右。2.體表面積:公式S=兀r(h+r)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請根據表5~30中的數據計算出體表面積,并與體平面積比較,可見,體表面積的增長速度與體平面積差不多,從蟻蠶到5令生長極度增加500倍左右。如果我們把體表面積的生長和體積的生長速度比較一下,就可發現,蠶的體表面積的生長和體積生長存在不相適應的矛盾。(因體積增長6000倍左右,而體表面積僅增加500倍左右,體積的增長速度遠遠快于體表面積的生長。)這一矛盾隨生長而加劇,當體表面積限制了體積、體重生長時,體細胞的生長受到抑制,此時就引起蠶兒就眠蛻皮。小結到此為止,蠶體部的生長已講完,大家考慮一下,蠶的生長具有哪些規律?1.蠶兒一般在眠中進行細胞的分裂增殖,而在食桑中進行體積的增大。2.在一個令期中,一般地:①生長速度令初較小,隨食桑迅速加快,至盛食期最快,令末變慢,眠中停止。②令初一般表現為長度生長,中后期進行體幅生長。3.在一晝夜中,1令明顯地表現出白天生長強的傾向,2~3令晝夜相等。4~5令則與1令相反。4.不同品種,其生長量也不相同。生長倍數:歐﹥中﹥日﹥多化。二、絲腺的生長絲腺是蠶體內生長最快,生長倍數最大的器官組織。其生長特點可歸納如下:1.絲腺生長不是細胞數目的增加,而是細胞體積的增大和絲物質增多的結果。2.絲腺細胞在食桑中、眠中、上蔟初期、乃至饑餓前期都生長增大,而不同于體細胞。(體細胞只在食桑中進行體積生長,而在眠中分裂增殖。)3.從生長速度方面,又有以下三個特點:(1)從重量的生長倍數來看,絲腺是蠶體內生長倍數最大的器官,為160000倍,其中1令20倍,2令6倍,3令5倍,4令6.7倍,5令40倍。由此可以看出,絲腺在5令期生長最快,不同于其它器官組織。(2)從絲腺的生長時期來看,5令3天之前,絲腺重約為熟蠶的20%,也就是說80%左右的絲物質是在5令3天后合成的。(3)從絲腺占蠶體重的百分率來看,1~4令都不到5%,而在5令熟蠶時,絲腺已成為蠶體內最大的器官,占體重的40~50%。三、卵巢的生長卵巢是雌蠶的內部生殖器官,是產卵的場所,它的發育好壞,直接關系到種繭生產上的蠶種產量和質量,故我們有必要研究其生長發育規律。卵巢的生長獨具特色,其特點是在整個幼蟲期生長極度緩慢,它的急劇生長和發育主要在蛹期,故種繭育上應重視種繭的保護。卵巢的生長可分為三個階段:1.前期:化蛹后1~5天,生長量較小,大約增加6.8倍。2.中期:化蛹6~10天,生長較快,增長8.6倍。3.后期:化蛹11天以后,生長又變慢,僅增1.2倍左右。由此可見,卵巢的生長主要在蛹中期,故種繭盡量避開此期運輸、冷藏等,以防影響卵巢發育。四、頭部及氣門的生長(一)頭部生長:頭部生長緩慢,故每令起蠶頭部較大,而將眠時卻較小。(二)氣門生長:蟻蠶時1、8、9對氣門較大,其它略小。以后,尤其是大蠶期,3~8對氣門生長略快,這可能與絲腺生長和絲物質合成有關。總之,氣門生長相對較小,故大蠶水分散失困難,呼吸困難,應加強通風、換氣。五、生長量的調節原則:在不影響蠶體正常生理機能的前提下,利用桑葉的質和量以及溫、濕度條件來控制。
若蠶體過于肥胖,則:
1.給予含水較少的適熟偏老葉。
2.減少給桑量。
3.給予高溫干燥的氣象環境。若蠶體過于瘦小,則:
1.用含水高的適熟偏嫩葉。
2.增加給桑次數及量。
3.降低溫度,增加濕度。六、小蠶發生的原因及防止小蠶是指群體中少數體軀特別瘦小、發育特別緩慢的個體。分為以下兩類:生理性小蠶:指由于蠶品種、技術處理不當等非病理性原因引起的小蠶。病理性小蠶:由于病原菌感染或有害物質毒害所引起的小蠶。(一)病理性原因:1、由于病原感染,并在體內大量繁殖,從而奪取蠶體營養釋出毒素,或破壞蠶體組織,從而妨礙了正常生理機能使蠶發育不良形成小蠶。措施:略。2、由于廢氣中毒或微量藥物中毒,導致小蠶發生。(二)技術處理不當1.卵產下至孵化過程中,某一環節或幾個環節處理不當導致卵質虛弱,致使孵化不齊和小蠶發生。2.收蟻處理不當,導致小蠶發生。
(1)蟻體受傷。
(2)未使蟻蠶同時吃到桑葉。
(3)散卵收蟻時,未及時將沒孵化的卵除去。3.給桑不合理,造成部分蠶兒營養不良、形成小蠶。
(1)葉質老嫩差異太大。
(2)給桑不勻,或蠶頭過密或給桑太多。
(3)1令給桑太多,出現優桑夷蠶。4.餉食處理不當,出現小蠶。
(1)餉食太早(2)太晚(3)葉過老(三)品種關系:§14~2眠及幼蟲蛻皮一、蠶兒的幾個發育階段(復習性質)蠶兒在一個令期中,大致可以分為起蠶(蟻蠶),少食期、中食期、盛食期、將眠期(催青期),眠期六個階段。該部分內容在前面已經學過,故采用提問、復習的形式。(蠶各發育階段的特征及識別要點)。然后讓同學們考慮兩個問題:1.怎樣區分眠蠶和將眠蠶?(生產上)2.生產上把“處在眠期的蠶稱為眠蠶,處在將眠期的蠶稱為將眠蠶”這句話對不對。二、蠶兒就眠蛻皮的條件、原因及過程(一)蠶兒就眠蛻皮的條件:蠶兒就眠蛻皮是桑蠶的生理特征之一,但是,蠶兒必須從外界攝取足夠的營養才能具有就眠蛻皮的能力。即蠶兒必須吃一段時間的桑葉才能就眠。據調查:一令經過食桑時間的64.9%;二令經過食桑時間的57.7%;三令經過食桑時間的59.4%;四令經過食桑時間的58.3%如果此時停止食桑,蠶兒也能就眠,但屬于餓眠,需要在此之后再吃12~24小時桑葉,才能飽食就眠。對于5令蠶來說,不再就眠蛻皮,而是吐絲結繭。據調查:在正常情況下,春蠶5令期吃3天桑葉后如果停止食桑,蠶兒到第8天左右也能結繭、化蛹,但繭子極小且輕。5令3天后嚴重缺葉時怎么辦?
1.繼續采取缺葉時的一些技術處理措施。2.另一方面,應添食MH,不要盲目倒蠶,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二)蠶兒就眠蛻皮的原因前面已經講過,表皮層是真皮層向外分泌形成的產物,為非細胞結構,故表皮不能生長,只能在一定范圍內伸展,即將原有皺褶舒展的結果,當不再更新體壁,蠶兒就不能繼續生長時,蠶兒大腦先端的細胞群便感知這一刺激信號,并把刺激傳給同側的中央群與另一側的側群分泌PTTH,從而抑制了CA分泌JH的機能,促進了PG分泌MH的機能,改變了血液中的激素平衡關系,使MH占了優勢,MH又進一步刺激蛻皮腺分泌蛻皮液輸送到新舊表皮之間,溶解舊表皮,形成新表皮,最后引起幼蟲蛻皮。三、生長蛻皮(一)何為生長蛻皮?在幼蟲生長過程中出現的就眠蛻皮,其形態沒有顯著變化,這種生長期間周期性的蛻皮,稱生長蛻皮。(二)新皮形成的過程請同學們回顧一下體壁的構造。從內到外依次為:底膜、真皮細胞層、表皮層。表皮層:內表皮(被溶解)、外表皮、上表皮(脂素層,蠟層,護蠟層)。1.(脂腈層)內表皮的形成:(1)在蠶兒停止食桑前約12~20學時,真皮細胞就開始活動了,表現為細胞體積增大,數目增多,染色質也逐漸向細胞質內擴散,高爾基體也顯著發達起來(真皮層增厚)。(2)蠶兒停止食桑前后,逐漸在真皮細胞的上面分泌形成一層薄膜狀的新表皮。新表皮形成后,逐漸分化成兩層,即上表皮的脂腈層與內表皮。(3)上表皮的脂腈層形成之后,蛻皮腺分泌的蛻皮液便由導管進入新舊表皮之間,溶解舊內表皮,但并不損害新上表皮的脂腈層與舊外表皮和上表皮。被溶解的舊內表皮,通過孔道被真皮細胞吸收,并轉化成新表皮的一部分。請同學們回去自己復習兩個問題:a.孔道b.新脂腈層、舊外表皮、上表皮為什么不被溶解?(4)新的內表皮在新上表皮的保護下,迅速加厚,以至完成。2.外表皮的形成外表皮是由內表皮轉化而來的,故其化學成分相似。蛻皮結束之后,由真皮細胞分泌產生的酚酶,通過孔道運送到上表皮下,把內表皮中的酪AA氧化成鄰醌,鄰醌又和內表皮中可溶性的節肢蛋白聯結加固,并失水硬化,從而使可溶性的節肢蛋白鞣化為不溶性的骨蛋白。故外表皮在蛻皮時不被溶解。外表皮在鞣化過程中也伴隨著黑化著色,這是因為:
(1)一部分蛋白質中含有色素。
(2)酪AA被酚酶氧化生成鄰醌后,有一部分形成了色素。3.上表皮蠟層、護蠟層的形成上表皮的蠟層、護蠟層也是蛻皮以后才逐漸形成的。蛻皮前數小時,蠟質就開始通過孔道分泌出來,但要到蛻皮以后才逐漸完成,之后再進一步形成護蠟層。幼蟲剛蛻皮時,體壁特別柔軟,染色也較淺,就是因為外表皮、蠟層、護蠟層是在蛻皮后才逐漸形成的緣故。在養蠶生產中,我們應根據這一特性,注意起蠶保護,防止起蠶受機械損傷以及由于空氣干燥而失水過度,并應加強消毒防病工作。如蠶體、蠶座消毒等。(三)蛻皮過程1.蛻皮過程中馬氏管的排泄活動:在蛻皮過程中,馬氏管的排泄物貯存在膀胱內。在眠起蛻皮時,由于后腸及膀胱內膜脫離,使馬氏管內的排泄物從膀胱新舊內膜之間排到后腸新舊內膜之間,再經肛門排入到新舊表皮之間,最后隨體壁舊皮及其它來源于外胚層器官的舊內膜一同脫去。為什么出現上述現象呢?因為體壁表皮與后腸內膜相連,后腸內膜又與膀胱內膜相連,這才使膀胱內馬氏管內的排泄物能夠排入到新舊表皮之間。馬氏管排泄物具有潤滑作用,使舊表皮容易剝離下來。群眾說的“起蠶黃粉多,蠶好養”的道理,就在于馬氏管的排泄活動旺盛,體質強健,排泄物也就多。來源于外胚層的除神經系統之外所有組織器官的內膜在每次蛻皮時都要蛻去。如:前后部消化管,前部絲腺,涎腺氣管及一部分馬氏管的內膜等。2.蛻皮過程蛻皮時,蠶的前半身降下,全身起波浪狀運動,經1~2小時后,在頭胸交界處舊皮的背面出現“T”形裂口,新頭很快從裂口脫出,5~6分鐘后,全身脫離舊皮。蛻皮后的起蠶,舉起前半身,靜止一段時間后,頭胸左右搖擺,產生食欲,繼續食桑。但此時口器尚未完全骨質化,圍食膜也尚未完全形成,故不能餉食。大家考慮一下,為什么舊表皮一般都從背中線的頭胸交界處裂開?這是因為此處缺少外表皮,只有上表皮和內表皮,而內表皮又被溶解,就只剩下了上表皮,故這一部分極薄,容易裂開。蠶兒蛻皮錄像四、不蛻皮蠶發生的原因及其防止不蛻皮蠶:不能蛻去舊皮的眠蠶,稱不蛻皮蠶。半蛻皮蠶:仍有一部分未能脫出的蠶,稱半蛻皮蠶。封口蠶:未能完全蛻去舊頭殼的蠶。(一)主要是蠶體形成新皮時,新皮容易破裂所致1.新皮破裂后,血液流入新舊表皮之間,血球(顆粒細胞的愈傷作用)和脂肪體堵塞裂口,形成瘡疤,把新舊皮聯接在一起,使蛻皮困難。2.血量減少。3.由于新皮破裂出血,使舊皮濕潤,增加其堅韌性,導致舊皮不能裂開。(二)由于環境過于干燥使蛻皮困難1、由于環境過于干燥,使蠶體水分散失,血液量減少,致使蠶體在作波浪狀運動時,不能給前部足夠的壓力,從而不能使舊表皮裂口或不能全部脫下。2、干燥的環境使蛻皮液及馬氏管排泄物迅速干燥,削弱了潤滑作用,也易產生不蛻皮蠶。(三)由于蠅蛆之害蠅蛆卵孵化后鉆入蠶體內造成蠶體受傷結疤或由于大量消耗蠶體營養,使蠶無力蛻皮。(四)
由于蠶病營養不良,有害物質毒害,或由于眠中溫度太高等因素,造成體質虛弱,無力蛻皮。(五)病蠶死于眠中我們既然已經知道了發生不蛻皮蠶的原因,就應該針對性地采取措施。
1.眠中避免強烈震動
2.在眠后期進行補濕(盛起扣濕匾,可防蠶亂爬及干燥)3.加強防蠅措施,嚴防蛆害。
4.飽食就眠,防止蠶病。關于封口蠶發生的原因,自學。五、眠性變化現象眠性:指在正常條件下,桑蠶幼蟲期間就眠蛻皮的次數,它是由遺傳性決定的。桑蠶在幼蟲期間的蛻皮次數有3、4、5次之分,也有只蛻皮2次皮就能化蛹。用人工方法也可誘導六眠蠶發生。在幼蟲期間蛻3次皮的稱三眠蠶。在幼蟲期間蛻4次皮的稱四眠蠶。在幼蟲期間蛻5次皮的成五眠蠶。眠性雖然是由遺傳性決定的,但也有些品種的遺傳性不穩定,能因外界條件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就稱眠性變化。也就是說,眠性因外界條件的變化的現象,稱眠性變化。如:四眠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為三眠蠶,也可變為五眠蠶。三眠蠶品種的催青期和1、2齡期長,但3齡以后的經過短五眠蠶品種與此相反;四眠蠶品種界于三眠蠶和五眠蠶之間。全繭量、繭層量等一般隨著眠數的增加而增加,但食桑量也相應增多。(一)四眠蠶變為三眠蠶的條件1.催青全期或后期低溫(20℃),黑暗、干燥易產生三眠蠶。2.冷藏蟻蠶的時間越長,三眠蠶越多。(冷藏蟻蠶可作為催青的繼續)3.小蠶期高溫多濕,容易誘發三眠蠶。
(1)28℃以下,一般不會發生眠性變化。
(2)28.9℃以上時,三眠增多。
(3)30℃以上時,顯著增多。4.小蠶期每天光照12小時者,三眠蠶發生率最高,照明15小時以上者,不出現三眠蠶。5.小蠶期多為嫩葉或營養價值高的桑葉,易使眠數減少。總之,無論在胚子發育階段或幼蟲階段,凡事能使幼蟲發育加快的條件,都能促進眠數減少。如四眠→三眠。故:在葉質優良的春蠶期,出現少數三眠蠶是豐收的征兆。除上述飼育環境條件影響眠性外,還有一些化學物質也能影響眠性變化。如:目前用抗保幼激素處理四眠蠶,可以誘導100%的三眠蠶發生。(二)四眠蠶變為五眠蠶的條件五眠蠶在生產上發生較少,發生條件與三眠蠶相反。
1.高溫、多濕、催青。
2.低溫、干燥飼養小蠶。
3.小蠶期營養不良。四、環境影響四眠性變化的機制從現象來看,眠性的增減決定于幼蟲期的相對發育速度,凡使小蠶期生長發育速度加快(經過縮短、體重加重)的條件,眠數即趨向減少。反之,使眠數增多。引起眠數減少的條件,促進PTTH的分泌,MH增加,JH減少,幼蟲發育經過縮短,CA的分泌機能提前衰退,而變為三眠蠶,稱為隱性三眠蠶。不能遺傳。在相反的環境條件下,發生相反的變化機制,趨向于5眠性。§14~3變態一、變態現象變態:桑蠶由幼蟲通過蛹期變為成蟲的形態變化稱為變態。變態蛻皮:在變態過程中,要經過化蛹、化蛾兩次蛻皮,因每次蛻皮在形態上都有顯著變化,故把化蛹蛻皮、化蛾蛻皮,稱變態蛻皮。(一)化蛹:1.預蛹期:熟蠶上蔟后,一般經2~3晝夜吐絲終了。熟蠶吐絲完畢后,初期靜止不動,隨后體軀縮短,前端四個環節和后端3個環節明顯縮短變小,第5~9環節膨大,蠶體呈紡棰形。幼蟲的腹足和尾足萎縮消失,體色變為乳白色,此時,表皮和真皮分離,并分泌形成蛹表皮,這一階段稱“預蛹期”。預蛹在經2~3天待蛹皮形成就可進行化蛹蛻皮。2.化蛹蛻皮:化蛹時,蠶體先由尾部作波浪運動,舊皮從頭胸交界處及1~2胸節的背中線處裂開,出現一條“T”形裂縫,先露出蛹的胸部,然后靠腹部的伸縮和尾部蠕動,逐漸向后脫出,經10~20分鐘,蛹體完全從舊皮中脫出。剛剛脫出的蛹,體壁柔軟易破,呈乳白色,隨著蛹體的發育,逐漸由乳白色依次變為淡黃色、淡褐色、最后變成濃褐色,復眼和觸角也隨著蛹體發育逐漸由乳白色變為濃色。總之,蛹體顏色及復眼觸角的顏色是隨著蛹體發育程度的加深而加深的。故生產上常常根據蛹體、復眼、觸角的顏色來判斷蛹的發育程度,以確定采繭時期,以及進行對交批的發蛾調節,但應當注意中系較日系淺。蛹的外表皮、蠟層、護蠟層和幼蟲一樣,也是在蛻皮后才逐漸形成的,但是,蛹外表皮的著色程度和硬化程度,以及蠟層、護蠟層的厚度都比幼蟲期高,這主要是因為蛹體血液運輸到真皮細胞的酪AA較多之故。另外:制種生產中早采繭的問題作兩點說明:
(1)何為早采繭?(能減少縮尾蛹的發生)
(2)若蠶體已開始化蛹,就應采用“適期采繭”,否則,將會發生大量不化蛹、半化蛹以及敗血蛹,因剛化蛹時蛹皮很嫩,極易破裂。(二)化蛾:在正常條件下,蛹一般經10~14天就化蛾,但蛹期經過因品種而異。1.化蛾前1~2天,蛹體軟化,蛹皮產生皺褶,而失去光澤,這說明蛾的新皮已開始和蛹舊皮分離了,也就是說,蛾的體壁在羽化前1~2天就形成了。蛾表皮的形成:化蛹3日后,在真皮細胞上端出現細小顆粒狀物質,至第5天形成的上表皮,此后逐漸完備、分化、至化蛾前1~2天形成。2.化蛾前約半小時,由翅以至腹部各環節依次變為乳白色,這時,可以看到蛾體在蛹皮內作伸屈運動。3.化蛾時,蛹皮先從胸部背中線處裂開,接著,裂線沿翅的位置擴大到胸部兩側,形成“I”形裂縫,蛾的頭部和胸足迅速從裂口脫出,數分鐘后,全部脫離蛹皮。剛羽化的蛾全身濕潤,翅柔軟而卷曲著,隨蛾體干燥蛾翅逐漸展開。那么,蛾子是怎樣從繭殼中鉆出來的呢?蛾體脫離蛹皮后,繼續向前爬行,當蛾的頭部觸及繭層時,便產生一個條件反射,使貯存在嗉囊中的堿性胃液吐出,當到達下腭時,便溶解白色粉末狀的下腭分泌物,然后一起吐到繭層上,將繭層濕潤。下腭分泌物中含有溶繭酶,從而使繭層松懈,蛾子再用頭頂腳扒,鉆出繭外。這個過程稱羽化。二、變態中的組織解離與器官發生蠶兒化蛹后,表面上蛹體變化不大,而內部卻進行著激烈的組織解離和組織發生。前一過程破壞幼蟲的組織器官,后一過程形成幼蟲的組織器官,二者是有條不紊的進行的。(一)組織解離:化蛹后,由于咽側體機能暫時消失,蛹體內缺乏JH,使幼蟲組織內的某些酶,特別是一些蛋白酶活化,從而引起組織溶解破壞,失去生理機能,我們把這一過程,稱組織解離或組織溶解。組織溶解的過程最初開始于細胞質的變化,繼而細胞膜消失,最后導致細胞核破壞。這些失去了生理機能的細胞和組織碎片,被血液中的顆粒細胞吞噬消化。其組成成分作為形成成蟲器官的原料被重新利用。(二)組織發生:存在于幼蟲體內的一些特殊細胞群,在缺乏JH,而有大量MH存在的蛹期,迅速發育,分化形成成蟲的組織器官,我們把這一過程稱組織發生。存在于幼蟲體內的這些特殊細胞群,稱成蟲器官芽。成蟲器官芽在胚胎發育時就分化形成,在幼蟲期由于JH的存在而不能發育,只有在化蛹后蛹體內缺乏JH,并在大量MH存在時才能被活化,利用組織內貯存的營養和組織解離的產物,迅速增殖生長,分化成成蟲的器官組織。(三)變態過程中,內部器官組織的變化程度:(不詳講,請同學們自己看書。P166,167表34)另外,各器官組織的變態過程,也請同學們自己看書。三、環境條件對變態的影響蛹在變態過程中,外表雖然變化不大,但其體內部進行著激烈的變化,故環境條件對蛹體內的生理活動將有很大影響。(一)溫度:蛹期以23~25℃保護最好。1.溫度對雄蛹的影響:高溫對雄蛹影響較大,主要造成雄性不育,而雄蛹對低溫不敏感。關于高溫導致雄性不育的原因,以后在生殖生理部分再介紹。2.溫度對雌蛾的影響:
(1)高溫保護雌蛾是產生不產卵蛾、少產卵蛾以及產卵數少的主要原因。另外,高溫保護雌蛾還會導致雌蛾產疊卵、產不越年卵多。
(2)雌蛹對低溫最敏感。低溫能降低產出卵率、受精卵率、產卵數、發蛾率等。因卵的發育主要在蛹期,低溫能直接影響卵巢及卵的發育,故一般不要冷藏雌蛹,若非冷藏不行,也只能在化蛾前短期冷藏。(二)濕度:蛹期以75~85%最好。蛹體不能從外界攝取水分,只能靠代謝水維持水分平衡,而蛹翅遮著的部分約占表皮的20%,這部分無外表皮,內表皮也較其它部分薄,水分易從此處散失,故蛹期應注意補濕工作。(蛹表皮的層次構造)1.干燥環境對蛹體的影響:如果蛹體過于干燥,蛹體水分過度散失,會使蛹體發生旋轉,不僅消耗體力,而且容易使蛹體受傷,水分散失更甚,以致產生敗血蛹、套節蛹,有的甚至套節致死,直接影響發蛾率。2.多濕對蛹體的影響:環境多濕,病原物容易繁殖,僵蛹、僵蛾、敗血蛹、顯著增多。(三)光線:1.光線越強,蛹體越不安靜,故蠶蛹保護應以偏暗為宜。2.光周期:16小時明,8小時暗。§14~4滯育和化性一、滯育和化性的概念(一)滯育:滯育是由遺傳性決定的一種生理現象,是指昆蟲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的某一特定發育時期,由于內在原因,出現生長發育暫時停止的現象。滯育是昆蟲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為適應劇烈的季節變化而逐漸形成的一種生理現象,從而使自身能安全地度過嚴冬、酷暑,以保存自己不被大自然淘汰。昆蟲種類不同,發生滯育的時期和原因也各有不同滯育時期昆蟲種類滯育原因卵桑蠶野蠶等由SG分泌物的DH引起幼蟲尺蠖、毛蟲暫時缺乏JHMH
蛹柞蠶、豆蟲暫時缺乏MH
成蟲蚊子、蒼蠅等暫時缺乏BH在自然界中,有許多動物無論在那一個時期(發育階段),只要缺乏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環境條件,生長發育就會暫時停止,這種現象,稱休眠或蟄伏。它們在環境條件好轉時,可立即解除這種蟄伏狀態,繼續向前發育。
那么,請大家對照一下,休眠和滯育有何區別?昆蟲的滯育是在具備一切生活所必需條件下,在昆蟲某一特定發育階段發生的,是由昆蟲的內在因素決定的,在滯育過程中,即使給予良好的環境條件也不能解除。而休眠則不然,環境條件適宜可解除。(二)化性化性是指昆蟲在自然條件下,一年中所發生的世代數(1)在一年中只發生一代就產下滯育卵者,稱一化。(2)在一年中發生二代,第一代產不越年卵,第二代產滯育卵,稱二化。(3)在一年中發生三代或三代以上,僅在最后一代產下滯育卵,稱有滯育多化。(4)在一年中發生四代以上,最后一代也不產滯育卵者,稱無滯育多化。不同化性的蠶品種,在發育經過、體質、產量等方面,表現了不同的特性。從體質方面看,化性次數越多,體質越強。從經濟方面來看,化性次數越多,越差。
那么,生產上喜歡什么樣的蠶品種呢?群眾希望所養的蠶品種既體質強健、好養,又能獲得高的產量。即希望所養的品種既具備多化性品種體質強健的優點,而又具備一化性種經濟性狀優良的優點。那么,我們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一方面,應該充分發揮我們的主觀能動性,培育出這樣的品種,另一方面,也可利用二化性品種遺傳性不穩定這一特點,我們采取一些措施,使二化性轉化成一化性,使之既具備一化性的優良經濟性狀,且保持體質強健之優點。二、化性變化一化和多化的遺傳較穩定,一般不會因環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而二化性的遺傳性不穩定,能因外界條件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這種現象,稱化性變化現象。外界條件對化性影響最有效的時期是胚胎發育后期,即戊3~己4胚子。(一)二化性品種不管其它條件在其它時期怎樣影響,只要采用25℃以上溫度催青,就可以全部產越年卵,如果采用15℃以下溫度催青,則全部產不越年卵。(二)二化性品種在20℃中間溫度下催青,則產混合卵。越年卵的多少則取決于其它時期各條件的影響情況。
1.溫度:
(1)飼育中,小蠶期高溫,大蠶期低溫,大部產越年卵。反之,產不越年卵。
(2)蛹期高溫保護,產越年卵較少。反之,蛹期低溫保護,產越年卵多。
(3)卵產下4~5天內,如果溫度偏高,易轉化成不越年卵或再出卵。反之,越年卵多。2.光線
(1)催青后期,每天感光18小時以上,可多產越年卵。反之,每天感光低于18小時,則感光時間越短,產越年卵越少。另外,據研究,在可見光范圍內,波長越短,產滯育卵越多。
(2)小蠶期光照,大蠶期黑暗,也能增加越年卵率比率。3.溫度:作用僅次于光線。催青后期和小蠶期多濕,大蠶期干燥,利于產越年卵。反之,易產不越年卵。4.營養:一般說來,葉質充實,含碳水化合物多,易產越年卵。反之,葉質偏嫩,不充實,則多產不越年卵。綜上所述:在影響化性變化的各因素中,溫度是最主要的。其它各因素對化性的影響只是在溫度發生作用的基礎上作以補充。各因素對于化性影響最有效的時期是胚胎發育后期(戊3~己4),各因素在其它時期對化性的影響,只是在胚胎發育時期發生作用的基礎上,作補充而已。請同學們回去考慮一個問題:
為什么在胚胎發育后期最容易受環境影響而發生化性變化呢?三、滯育激素的作用機理前已講過:SG的分泌細胞在5令期就開始分泌DH,但要到化蛹后3天左右才開始釋放到血液中,進一步進入卵巢內。進入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項目管理績效提升的新維度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專家認證考試重要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福建事業單位考試全局復習策略與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資格考試知識推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會計政策分析試題及答案
- 精準備戰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武威電梯裝修施工方案
- 項目管理資格復習關鍵點試題及答案
- 信豐避雷塔安裝施工方案
- 耐高壓潔凈管道施工方案
- 校舍抗震安全鑒定服務投標方案
- 2023年河南測繪職業學院單招考試職業適應性測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Python自然語言處理-課件-第05章-詞向量與關鍵詞提取
- 五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設計-有趣的拉線偶人 全國通用
- 醫療廢物管理PPT演示課件
- 海康監控陣列不可用數據不保留處理
- 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
- 卒中管理及中心建設
-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公開招聘村(居)社區工作者模擬備考預測(共1000題含答案解析)綜合試卷
- 外派勞務人員基本情況表(勞工表)
- 部編版 八年級下冊語文 第五單元復習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