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防治法律法規有獎知識競賽試題_第1頁
傳染病防治法律法規有獎知識競賽試題_第2頁
傳染病防治法律法規有獎知識競賽試題_第3頁
傳染病防治法律法規有獎知識競賽試題_第4頁
傳染病防治法律法規有獎知識競賽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6傳染病防治法律法規有獎知識競賽試題一、選擇題(將正確答案在答題卡上涂黑)

1.《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是()年頒布實施的。

A.1989B.1965C.1992

2.國家對傳染病實行()為主的方針。

A.治療B.控制C.預防

3.目前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管理的法定傳染病有()種。

A.24B.36C.35

4.《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領導傳染病防治工作,制定傳染病防治規劃,并組織實施。

A.各級各類衛生防疫機構

B.各級zhengfu

C.各級各類醫療保健機構

5.()必須接受醫療保健機構、衛生防疫機構有關傳染病的查詢、檢驗、調查取證以及預防、控制措施,并有權檢舉、控告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行為。

A.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B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居住人員

C.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

6.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傳染病嫌疑前,不得從事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禁止從事的()。

A.任何工作B.任何與人接觸的工作C.易使該病傳染擴散的工作

7.被甲類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污水、污物、糞便,有關單位和個人必須()。

A.進行嚴密消毒后處理B.按照衛生防疫機構提出的衛生要求進行處理

C.在衛生防疫機構的指導監督下進行嚴密消毒后處理

8.()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都應當及時向附近的醫療保健機構或衛生防疫機構報告。

A.任何人B.醫生C.防疫人員

9.預防和治療傳染病的藥品、生物制品和器械應當有適量的()。

A.生產B.銷售C.儲備

10.標志著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機制進一步完善的是()的頒布實施。

A.《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B.《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C.《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

11.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是()。

A.食物中毒B.突發公共衛生事件C.傳染病事件

1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應遵循()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

A.救治B.診斷C.預防

1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國務院設立全國應急處理指揮部,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有關部門組成。

A.法院B.各級zhengfuC.軍隊

14.縣級以上地方人民zhengfu應當建立和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

A.預防系統B.預警系統C.監測與預警系統

15.有關部門、醫療衛生機構應對傳染病做到(),切斷傳播途徑,防止擴散。

A.早發現、早治療B.早隔離、早報告

C.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16.縣級以上地方人民zhengfu及其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未依照條例規定履行報告職責,對突發事件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的,對zhengfu主要領導人及其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依法給予()。

A.開除的行政處分B.追究刑事責任C.降級或撤職的行政處分

17.發生或發現不明原因群體性疾病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和有關單位應當在發現后()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zhengfu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A.2B.3C.4

18.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向社會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這種制度是()。

A.信息發布制度B.舉報制度C.應急報告制度

19.列車、船舶、航空器和其他車輛(以下簡稱交通工具)出入檢疫傳染病疫區和在非檢疫傳染病疫區的交通工具上發現檢疫傳染病疫情時,依照()條例對交通工具及其乘運的人員、物資實施交通衛生檢疫。

A.《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B.《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C.《國內交通衛生檢疫條例》

20.國務院要求有關部門進一步規范和完善疫情統計報告制度,下列哪種情形不在嚴肅追究責任之列()。

A.緩報、瞞報B.漏報C.及時報告

21.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對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致病的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對就診病人()接診治療,并書寫詳細、完整的病例記錄。

A.必須B.可以C.區別對待

22.對傳染病人污染的場所應()。

A.不消毒B.簡單消毒C.實施必要的衛生處理

23.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當地政府應當立即組織力量進行防治,()。

A.將病人從流行地區轉移到未出現疫情地區

B.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C.把易感人群轉移

24.醫療機構收治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應當依法報告所在地的()。

A.政府B.衛生部門C.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25.按照分類管理原則,對甲類傳染病應實行()。

A.強制管理B.嚴格管理C.監督管理

26.國家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發布制度。信息發布應當()。

A.及時、準確B.全面C.A和B

27.下列哪項不是傳染病爆發、流行時zhengfu應當采取的緊急措施?()

A.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會、影劇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動

B.繼續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C.封閉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公共飲用水水源

28.接到疫情報告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對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員進行調查,根據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A.立即B.盡快C.五日內

29.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部門協助治療單位采取()。

A.處罰措施B.強制措施C.行政拘留

30.流動人員中的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的傳染病報告、處理由()負責。

A.出發地B.診治地C.戶口所在地

31.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簡稱“非典”)是由()的變異引起的。

A.流感病毒B.冠狀病毒C.乙型腦炎病毒

32.“非典”是以()傳播為主的傳染病。

A.消化道B.呼吸道C.皮膚接觸

33.“非典”病人的潛伏期約為()。

A.3-5天B.4-10天C.2-14天

34.衛生部下發的“非典”診療方案中規定,對其密切接觸者要進行醫學觀察,醫學觀察期為()天。

A.14天B.7天C.21天

35.對“非典”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一般采取哪種方式?()

A.家庭醫學觀察B.集中醫學觀察或住院醫學觀察C.A和B

36.配備高效微粒過濾裝置的民用航空器內“非典”密切接觸者的判定標準是()。

A.“非典”病人或疑似病人座位的同排和前后各三排座位的全部旅客以及在上述區域內提供客艙服務的乘務員

B.“非典”病人或疑似病人座位的同排和前后各六排座位的全部旅客以及在上述區域內提供客艙服務的乘務員

C.飛機上所有的旅客及乘務員

37.“非典”病人或疑似病人所居住過的房屋應怎樣進行空氣終末消毒()。

A.用含氯消毒劑進行噴灑

B.每立方米用15%過氧乙酸溶液7毫升,使用過氧乙酸熏蒸器進行熏蒸消毒2小時

C.用環氧乙烷氣體進行消毒

38.在飛機、火車等交通工具行進過程中發現“非典”疑似病人時應迅速采取的相對隔離措施是()。

A.將病人轉移到機艙或車廂內循環風的下風口處

B.其他乘客應距其3排座椅的距離,所有人應立即戴上口罩;

C.A和B

39.經營者采購消毒產品時,應當索取下列有效證件()。

A.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復印件

B.產品備案憑證或者衛生許可批件復印件C.A和B

40.過氧乙酸在無人的環境中可用于空氣消毒。使用方法為每立方米用15%的過氧乙酸溶液7毫升(1g/M3),放置瓷式玻璃器皿中加熱蒸發,()。

A.熏蒸1小時,后通風B.熏蒸2小時,通風后方可入內

C.熏蒸時間越長越好

41.餐具的消毒首選()。

A.洗滌靈B.“84”消毒液浸泡C.煮沸消毒15-30分鐘

42.目前,我國7周歲及以下兒童應按程序接種的計劃免疫范圍內的疫苗有()。

A.卡介苗、脊髓灰質炎三價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劑、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

B.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水痘C.風疹、腮腺炎、麻疹

43.傳染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可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其危害性影響到()。

A.家庭B.同事

C.除個人外,常常涉及到家庭和社會

44.我國zhengfu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傳染病防治已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以下哪組疾病得到基本控制,病例數大量減少()。

A.白喉、脊髓灰質炎、麻疹等

B.細菌性痢疾、瘧疾、結核病等

C.血吸蟲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

45.傳染病減少并不等于消滅,隨時可再增多起來,以下哪種病在全世界近幾年的發病率又在上升()。

A.流行性感冒B.結核病C.病毒性肝炎

46.以下哪組疾病是近數十年來新發現的傳染病()。

A.軍團病、阿米巴痢疾、霍亂、艾滋病等

B.軍團病、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熱、萊姆病等

C.猩紅熱、病毒性肝炎、埃博拉出血熱、傷寒等

47.傳染病在人群中發生、發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須具備的條件()。

A.傳染源B.傳染源、傳染途徑和易感人群

C.動物宿主和易感兒童

48.作為傳染病的傳染源主要有()。

A.病人、隱性感染者、病原攜帶者和受感染的動物

B.病人和隱性感染者C.病人和病原攜帶者

49.保護傳染病的易感人群,提高非特異性免疫力主要是指()。

A.保證一定的營養,改善生活環境

B.開展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C.以上都可增強機體的抗感染能力

50.接種疫苗后機體產生的免疫力是屬于()。

A.特異性免疫力B.非特異性免疫力

C.被動免疫

51.乙型肝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有()。

A.經血傳播、圍產期母嬰傳播

B.性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C.A和B

52.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為()。

A.性接觸傳播,經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

B.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傳播C.共同進餐和接吻傳播

53.艾滋病的傳染源是()。

A.蚊子B.病人和無癥狀的病毒攜帶者C.老鼠

54.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后一般多長時間發病()。

A.2-4周B.2-3月C.2-10年55.流行性出血熱的主要傳染源是()。

A.老鼠B.蚊子C.病人

56.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哪一種病原體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A.漢坦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乙型腦炎病毒

57.登革熱最關鍵的預防措施是()。

A.接種疫苗B.消滅伊蚊C.通風換氣

58.被狗等動物咬傷后應()。

A.立即到醫療機構處理傷口B.到當地預防接種門診接種狂犬疫苗C.A和B

59.霍亂的傳染源是()。

A.病人B.動物C.病人及帶菌者

60.霍亂的潛伏期是()天。

A.1-5天B.5-8天C.10-15天

61.()人群容易感染霍亂。

A.兒童B.老年人C.所有人群

62.細菌性痢疾的傳播途徑是()。

A.血液傳播B.糞-口傳播C.蚊子叮咬

63.結核病是由哪種途徑傳播的?()

A.消化道傳播B.呼吸道傳播C.蟲媒傳播

64.愛特福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有效氯B.過氧乙酸C.二氧化氯

65.使用愛特福84消毒液應注意()。

A.勿用40度以上熱水稀釋原液

B.勿內服,原液勿接觸帶色衣物

C.A和B

二、判斷題(A正確,B錯誤)

1.對疑似甲類傳染病病人,在明確診斷前,應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

2.經省、自治區、直轄市zhengfu決定,可以對甲類傳染病疫區實施封鎖。()

3.對甲類傳染病人和病原攜帶者,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部門協助治療單位采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4.zhengfu有關主管人員玩忽職守,造成傳染病傳播或者流行的,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可追究其刑事責任。()

5.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當地zhengfu可臨時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6.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時,地方各級zhengfu有權在本行政區內,調集各級各類醫療保健人員、衛生防疫人員參加疫情控制工作。()

7.患甲類傳染病死亡的,死者的尸體可直接交予其親屬開追悼會。()

8.全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由國務院主管領導人擔任總指揮,負責對全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

9.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的;發生或可能發生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zhengfu應當在接到報告1小時內,向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10.傳染病防治工作,要圍繞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三個環節。()

11.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同志向社會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是執行信息發布制度。()

12.甲類傳染病的宣布由全國人大決定。()

13.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根據情況,增加或者減少甲類傳染病病種。()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對所有乙類、丙類傳染病病人,應根據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的措施。()

15.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

16.在我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醫療保健機構、衛生防疫機構有關傳染病的查詢、檢查、調查取證以及預防、控制措施。()

17.傳染病病人及其家屬和有關單位以及居民或者村民組織應當對醫療保健機構、衛生防疫機構依法實施的控制措施予以配合。()

18.淋病、梅毒病人應當在醫療保健機構、衛生防疫機構接受治療。尚未治愈前,不得進入公共浴池、游泳池。()

19.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攔依法執行處理疫情任務的車輛和人員。()

20.醫療保健機構必須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防止醫院內感染和醫源性感染。()

21.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zhengfu及有關部門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隱患,舉報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規定履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職責的情況。()

22.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需要接受隔離治療、醫學觀察措施的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應當配合衛生部門或者有關機構采取的醫學措施。()

23.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爆發、流行時,接到報告的縣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2小時內向本級人民zhengfu報告,并同時向上級人民zhengfu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24.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期間,散布謠言、哄抬物價、欺騙消費者,擾亂社會秩序、市場秩序的,由公安機關或者工商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5.消毒產品的生產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范、標準和規定,對生產的消毒產品應當進行檢驗,不合格者不得出廠。()

26.消毒液的濃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27.大多數消毒藥品均有腐蝕性和刺激性,消毒次數過多、消毒液濃度過大,會對人體和環境造成損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