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775-2010 透水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_第1頁
DB11T 775-2010 透水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_第2頁
DB11T 775-2010 透水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_第3頁
DB11T 775-2010 透水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_第4頁
DB11T 775-2010 透水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市地方標準透水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2010-12-28發布2011-04-01實施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聯合發在透水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e實施日期:2011年04月01日京建發[2011]17號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京質監標發[2009]76號)的要求,準為北京市地方標準,編號為DB11/T775-2010,自2011年4月1日起實施。建標標備[2011]25號你委《關于北京市工程建設標準<新建物業項目交接查驗標準>申請備案的函》(京建科標備便[2011]02號)、《關于北京市工程建設標準<透水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申請備案的函》(京建科標備便[2011]03號)收悉。經研究,同意該兩項標準作為《透水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1本規程的主要內容有:1總則;2術語;3設計;4施工準備;5混凝土原材料要求和配合比設計;6基層施工;7模板的參編單位: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華成謀張燕剛主要審查人:丁威朋改非丁建平王建明謝產庭徐世法楊永起1 2術語 2 3 33.2路面構造 33.3透水面層 4 5 5 7 85.1原材料要求 85.2配合比設計 9 6.1一般規定 6.2施工 7模板的支設 7.1一般規定 7.2模板材料的要求 7.3模板的支設與檢驗方法 8透水結構層的施工 9.1一般規定 9.2混凝土制備的技術要求 9.3施工工藝與方法 2 12.1一般規定 12.3混凝土制備、運輸與澆筑 12.4養護 13.1主控項目 13.2一般項目 附錄B透水混凝土路面透水性試驗方法 附錄C透水混凝土孔隙率試驗方法 本標準用詞說明 3 1 2 3 3 3 4 5 5 7 8 85.2Mixproportionsdesign 9 7.2Requirementsofformmaterials 9.2Technicalrequirementsforconcretepreparation 4 perviousconcrete coefficientofperviousconcretepavement 32Bibliographyofnormat 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22.0.2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exposedaggregateperviouscon-2.0.3透水面層surfacelayerofpervious33.1.5透水混凝土路面應比季節性地下水位至少高出900mm,422透水面層透水、耐磨、裝飾、承受荷載,抵抗環境劣化作用透水結構層基層承受荷載、透水、滯水3.3.1面層透水混凝土孔隙率應≥10%,透水系數應≥1mm/s。3.3.2面層透水混凝土強度等級應滿足設計要求,且不低于3.3.4透水面層厚度應不小于30mm,可參照表3.3.4設計。5小區車行道停車場人行路透水面層厚度透水結構層厚度3.4.3結構層厚度可參照表3.3.4所列范圍通過荷載應力和溫3.5.1透水混凝土路面基層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壓實度3.5.2土基滲透性較好時,可采用自然下滲透水混凝土路面,厚度應滿足本規程第3.1.2條規定的滯水要求,且不應低于h?v?+h?v?+h?v?≥(i-3600q)t/60(式3.5.3)6DB11/T775-20107DB11/T775-20104.0.1施工前,應進行圖紙會審,結合施工現場條件,制定施4.0.2進場前應確認現場水電供應、交通等施工條件,現場攪4.0.3施工區域內的各類管線、綠化設施等應在施工前完成,4.0.6使用商品混凝土時,應提前向混凝土供應方提出要求,8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低溫天氣施工可采用早強型粗骨料含泥量應小于0.5%,泥塊含量應小于0.5%,針片狀顆粒含量應小于10%。碎石壓碎指標應小于15%,卵石應小于14%。法標準》的規定,宜選擇級配良好的中砂,含泥量應不大于1.5%,泥塊含量應不大于1%。5.1.4粉煤灰應符合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郀t礦渣粉》的規定,且摻量不超過40%。5.1.5透水混凝土選用的外加劑應符合GB8076《混凝土外9DB11/T775-20坍落度(mm)初凝時間(min)允許范圍5.2.3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的膠結材用量宜符合表5.2.3的混凝土強度等級膠結材用量(kg/m3)4555.2.5砂率不宜超過10%。過37.5mm。6.2.2在土基上恢復中線,直線段每15~20m設一樁,平曲線段每10~15m設一樁,在路兩側邊緣處設指示樁,并標示出基數取1.40~1.50,采用平地機攤鋪時取1.25~1.35。用平地機7.2.3鋼模板宜采用槽鋼,采用木模板時,板厚不宜低序號允許偏差范圍點數中線偏位2用經緯儀、鋼尺量2寬度1用鋼尺量(續)序號允許偏差范圍點數31用水準儀測量4相鄰模板高度差每個接點1用塞尺測量5模板接縫寬度1用鋼尺量6側面垂直度1用水平尺、卡尺量7頂面平整度每兩縫間1用直尺、塞尺量8縱向順直度1用20m小線、混凝土制備混凝土制備進入面層施工混凝土運輸振動壓實±3%,水為±2%,外加劑為±1%。拌合物的攪拌時間不少施工氣溫t(℃)到鋪筑完畢允許最長時間(min)DB11/T775-20定,宜控制在1.05~1.15之間。對邊角缺料部位應及時補料,為±1%,粗、細骨料為±2%,水、外加劑為±1%。9.3.2透水混凝土運輸過程中應覆蓋,防止混凝土水分蒸發,9.3.5透水面層的振動整平遍數以3次為宜,振動整平時要勻9.3.6混凝土整平后,對表面缺料、麻面較多的部位和路面邊9.3.7對于露骨料透水混凝土面層,在表面修整后應立即在混凝土表面上均勻噴刷沖洗劑,噴刷厚度以1~2mm為宜,噴刷后9.3.8對于露骨料透水混凝土面層,根據現場的氣溫和濕度情度。用2MPa~4MPa的高壓水對表面進行沖洗,露骨料面層顆粒9.3.9混凝土應及時覆蓋養護,養護方法和齡期按本規程第109.3.10鋸縫填縫按本規程第11章的規定執行。10.0.2模板拆除應以同條件試塊控制,在混凝土達到10MPa11.1.3應使用能適應混凝土面層膨脹和收縮的、彈性復原率11.2.1在鄰近其它固定構造物或與其它道路相交處應設置施工時宜為24~36m,冬期施工時宜為15~18m。11.2.3脹縫縫隙寬度宜為20~25mm,脹縫應貫通透水面層和透水結構層,填縫膠厚度約為30~40mm,其構造如圖11.2.3所11.3.1縮縫宜等距布置,最大間距不宜超過6m,最小間距不少超過透水面層厚度20mm,其構造如圖11.3.2所示。11.4.2設在縮縫處的施工縫,采用平縫形式,構造如圖DB11/T775-201012.1.1工程所處區域連續5日平均氣溫低于5℃時,透水混凝工規程》,并結合透水路面的工程特點來制定可行的冬期施工12.1.2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表面沖洗時,應采取有效的排水應在15℃~25℃。12.3.4如遇澆筑前連續3日平均溫度低于0℃,應事先用草簾度不小于3MPa,低于-15℃不低于-30℃(為-30℃~-15℃)12.4.2自然氣溫不低于-8℃時,混凝土養護宜選用蓄熱法或綜合蓄熱法養護;自然氣溫低于-8℃時,宜采用暖棚或表面覆準的規定,并具備產品合格證、技術性能檢測報告和材料復檢13.1.3透水混凝土路面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以1000m2為一13.1.5路面透水性應符合設計要求,可參照本規程附錄B方13.1.6透水混凝土路面結構允許偏差及檢查方法如表13.1.6允許偏差(mm)范圍點數寬度01用鋼尺量厚度每塊板2用鋼尺量表面平整度1用3m直尺和塞尺連續量兩尺,取較大值縱縫直順度1用20m線和鋼尺量橫縫直順度1用20m線和鋼尺量插搗棒與坍落度實驗所使用的相同,長度為600mm,直徑平板振動器為單機附著式混凝土振動器,使用電壓220V,1)混凝土拌合物分兩層裝入模內,第一層的厚度約為試模高度的2/3,第二層高出試模20mm。2)成型時,試件每層插搗次數分布如表A.0.3所示,在側3)在插搗第一層混凝土時,搗棒應達到試模底部;插搗第二層時,搗棒應貫穿第二層后插入下層20mm~30mm;插搗時試件尺寸四角(次)側面(次)平面內部(次)各1各392將做好的試件按“品”字形放于水平地面上,把面板壓3啟動平板振動器振動30s。然后用抹刀將試件表面抹平。A.0.4養護成型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蓋試件表面,24h后編號,拆模,A.0.5強度試驗與評定DB11/T7751路面透水儀結構如圖4密封材料:用水和面制圖B.0.2透水儀結構圖3-頂板;4-球閥;5-支桿;6-配重塊;7-底座;至0刻度位置,總量為1200mL。下降至100mL時,立即開動秒表,如圖B.0.3所示,至水面下降至1100mL時為止,記錄測試時間t。測試過程中,如水從底開始,測試得1min的透水量即可停止。若試驗時下降至一定程6按以上步驟在每個測區選擇6個測點測定透水系數,取透水路面的透水系數按公式B.0.4計算,計算時以水面從DB11/T775-2010式中:P—路面透水系數(mm/s),(精確至0.1mm/s;)V?—第一次讀數時的水量(mL),通常為100mL;V?—第二次讀數時的水量(mL),通常為1100mL;t—水面從刻度100mL下降至1100mL的時間間隔(s)。B.0.5評定方法取6個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區的透水系數。6個測定值中如有1個測點不透水,則取其余5個值的平均值作為測區的透水系數;如有2個測點不透水,則應再取兩點進行測定,如仍有1個測點不透水,則該測區路面透水性不合格;如有3個測點不透水,則該測區路面透水性不合格。C.0.2儀器設備2制備尺寸為150mm×150mm×150mm的試件3塊,在標養室內養護7天。C.0.4試驗步驟燥器里冷卻至室溫,用直尺量出試件的尺寸,并計算出其體中的重量m?。4按下式計算試件的孔隙率v(精確到0.1%)m?—試件在水中的重量(g);m?—試件在烘箱中烘24小時后的重量(g);C.0.5結果評定方法為:按附錄C測試每組試件孔隙率,取平均值作為測試結果,測試結果精確到0.1%。三個測定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個與中間值之差超過中間值的5%,則取的5%,則該組測試結果無效。4.條文中指定應按其他有關標準、規范執行時,寫法為北京市地方標準條文說明 2術語 42 3.2路面構造 423.3透水面層 3.5透水混凝土路面基層 4施工準備 6基層施工 476.1一般規定 6.2施工 7模板的支設 7.1一般規定 9透水面層的施工 9.3施工工藝與方法 56 5812.4養護 59北京是我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地區之一,只有全國人資源占有量的1/8,世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1/30,由于城市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對水的需求早已超過了供給能力,供水需求矛盾不斷加劇,多年來一直以超采地下水和犧牲水環境為代原地面沉降呈快速增加趨勢。到目前為止,在東郊八里莊一大郊亭、東北郊來廣營、昌平沙河一八仙莊、大興榆垡一禮賢、順義平各莊等地已經形成了五個較大的沉降區,沉降中心累計最嚴重的地方,地表還在以每年20~30mm的速度下沉。據北京市“十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及城市總體規劃預測,2010年平均缺水16.15億m3,如遇枯水年份可供水資源要求外,還要有外觀效果的要求,因此分為面層和結構層來界3.1.2透水路面的最低設計標準為:2年一遇1小時暴雨不產透水路面圖1相鄰不同路面設置隔離層的位置3.3.4工程實踐證明,面層厚度在不低于30mm的情況下才能和透水基層都具有滯水功能,滯水總量為這三部分孔隙的總和??椩O計方、勘測方向施工方移交現場控制樁、水準點,且形成技術要求并進行試拌,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和硬化后的強5混凝土原材料要求和配合比設計5.1原材料要求5.1.2為了保證足夠的孔隙和粘結強度,透水混凝土采用的粗骨料與普通混凝土相比,要求更為嚴格,主要控制級配、含泥量、針片狀顆粒含量。面層宜選擇粒徑均勻,最大公稱粒徑不超過16mm的單粒級粗骨料。5.1.5外加劑應與水泥品種相適應,并且在混凝土硬化后表面不會出現析霜現象。5.2配合比設計配合比設計采用體積法,通過目標孔隙率的選擇,確定各組分的用量。根據粗骨料的空隙率、水膠比、砂率以及混凝土的目標孔隙率計算出各材料的用量。mg、m、m、m、m,、m?!謩e為單位體積混凝土中粗骨Pg、Pc、Pf、Pm、P?、pa—分別為粗集料、水泥、礦物摻合料、水、細骨料、外加劑的表觀密度,kg/m3;v—目標孔隙率,%。6.1.2用于基層的碎石、礫石級配符合表1中的規定。篩孔尺寸(mm)碎石通過質量百分率(%)礫石通過質量百分率(%)6.2.5透水基層應保證有一定的孔隙率,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3第一段攤鋪后,留5m~8m不碾壓,第二段施工時,前7.2.1本條強調模板高度應與透水混凝土設計厚度一致,否則7.2.3槽鋼具有剛度大、不易變形、周轉率高等特點,其性能7.3.1鋼筋支護間距和嵌入基層深度根據基層種類和施工機械面,鋼筋分布采用等距分布,如圖2所示。距不宜超過400mm,如圖3所示。6所示。8.0.3當采用自卸貨車運輸混凝土拌合物時,確認車內清潔,采用苫布覆蓋保溫。氣溫高于35℃時,不宜進行透水混凝土松鋪高度系數人工攤鋪結構層面層機械攤鋪結構層面層DB11/T775-20109透水面層的施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