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8講人民解放戰爭【課標要求】通過了解全面內戰的爆發及人民解放戰爭的進程,分析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滅亡的原因,探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和意義。主題一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和全面內戰的爆發【理清·知識結構】一、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重慶談判背景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以和平、民主、團結為號召,主張成立聯合政府,力爭建成一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國民黨打著“①”的旗號,堅持獨裁和內戰的方針
談判1945年8月—10月結果國共雙方代表簽署“②”
政協會議召開1946年1月10日結果通過了和平建國綱領案等五項協議,但最終被國民黨否決二、全面內戰的爆發內戰爆發1946年6月,國民黨以圍攻③為起點,向解放區展開大規模的進攻
粉碎全面進攻方針自力更生、以自衛戰爭粉碎國民黨軍隊進攻時間④年7月至10月
結果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隊約30萬人,后又經過4個月作戰,進一步挫敗國民黨的全面進攻粉碎重點進攻背景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發動對⑤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結果⑥率領的西北野戰軍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戰役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北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指揮下在山東⑦消滅國民黨王牌主力整編第七十四師,打退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答案①和平建國②雙十協定③中原解放區④1946⑤陜北⑥彭德懷⑦孟良崮(摘編自教材第156頁<最新版教材第150頁>導言)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政府派遣大批軍政人員前往原日本占領區,接收了日本侵占的大量物資、金銀等。國民黨接收大員們貪婪地掠奪財物,接收變成“劫收”。下圖為抗戰勝利后,上海錢莊銀號被接收的情景。【思考】這說明了什么問題?【提示】在一片抗戰勝利聲中,國民黨官僚貪污腐敗、大發國難財,埋下了日后政權覆亡的種子。【突破·重點難點】(2021·廣東,9)對于毛澤東的重慶之行,民主人士柳亞子賦詩稱頌為“彌天大勇”。重慶《大公報》發表社評說:“毛先生能夠惠然肯來,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這反映了當時()。A.國共力量對比出現逆轉B.民主黨派認同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C.國家重建成為國人共識D.民族矛盾的上升推動國共走向和談解題秘籍試題主旨重慶談判材料分析據材料“民主人士柳亞子賦詩稱頌為‘彌天大勇’。重慶《大公報》發表社評說:‘……是一件大喜事。’”可知,毛澤東的重慶之行得到了民主人士和《大公報》社評的贊賞明確答案材料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抗戰勝利后國人向往和平,渴望重建家園的強烈愿望,故選C項失分點評史實不符國共力量對比出現逆轉是在戰略決戰之時,毛澤東的重慶之行發生于1945年,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民主黨派認同的是毛澤東的重慶之行,而不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并且材料沒有體現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排除B項時空觀念缺乏材料提及的是1945年的重慶談判,當時國內主要矛盾由民族矛盾轉變為階級矛盾,排除D項材料政治協商會議的參加者,盡管并非民主選舉產生,但也得到所有代表中國政治舞臺上主要政治團體人士的承認。參加者包括38位代表:國民黨8人,中共7人,其他黨派團體14人,無黨派代表9人。國共之間所有突出的政治與軍事問題實際上都達成了協議。議案涉及如下內容:國民政府的重新改組,新政府委員一半由國民黨黨外人士充任;通過憲法草案,立法院由選民直選,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立法院對行政院不信任時,行政院或辭職或請總統解散立法院;中央同地方分權,省為地方自治的最高單位,省長民選,省可以制定省憲;成立軍事三人小組商定中共軍隊的整編(國、共和美國代表各一人),實行軍黨分立原則。——根據《和平建國綱領》等整理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政協協議內容的特點。第一步:審設問,定答題指向題干分解思維定向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結合型概括政協協議內容的特點特點、特征類第二步:套模板,針對作答(本設問為特點、特征類題目,套用特點、特征類答題模板)材料分層材料信息所學知識概括特點(特征)第一層“政治協商會議的參加者,盡管并非民主選舉產生,但也得到所有代表中國政治舞臺上主要政治團體人士的承認”“國民黨8人,中共7人,其他黨派團體14人,無黨派代表9人”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兼顧各方利益,給國共之外其他代表更多名額第二層“立法院由選民直選,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立法院對行政院不信任時,行政院或辭職或請總統解散立法院;中央同地方分權,省為地方自治的最高單位”參照歐美民主的分權制衡機制第三層“國共之間所有突出的政治與軍事問題實際上都達成了協議”“成立軍事三人小組商定中共軍隊的整編(國、共和美國代表各一人),實行軍黨分立原則”重視協調國共兩黨在政權和軍隊上的分歧作答:特點:兼顧各方利益,給國共之外其他代表更多名額;參照歐美民主的分權制衡機制;重視協調國共兩黨在政權和軍隊上的分歧。主題二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危機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理清·知識結構】一、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危機經濟危機濫發紙幣導致惡性通貨膨脹,物價飛漲信任危機反動政策和①的巧取豪奪
國民黨在人民中的信譽一落千丈政治危機國民黨包辦的“國民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進一步暴露了國民黨當局堅持獨裁和內戰的真面目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經濟與軍事經濟土地改革內容1947年夏,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制定了《②》
目的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剝削制度影響掀起土地改革群眾運動,使億萬農民在政治上、經濟上獲得了解放軍事戰略進攻概況1947年6月,③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戰略進攻的序幕
戰略決戰遼沈戰役東北全境解放,人民解放軍從此在數量上取得對國民黨軍隊的優勢淮海戰役長江中下游以北廣大地區獲得解放,南線國民黨軍隊的精銳主力被消滅平津戰役華北全境基本解放渡江戰役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的反動統治覆滅,中華民國時期結束2.政治與思想政治北平和談1949年4月,國共兩黨代表在北平談判。國民黨最終拒絕在雙方代表達成的《國內和平協定》上簽字,談判破裂思想七屆二中全會召開④年春,河北平山西柏坡
內容毛澤東在會上提出了促進革命取得全國勝利的基本方針;指出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鄉村轉移到⑤,提出了革命勝利后黨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提出了“兩個務必”
意義為中國革命勝利和建設指明了方向3.原因與意義原因國民黨不能解決中國社會的根本矛盾,不能應對中國社會的發展要求,不能代表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從而失去了民眾的支持,喪失了統治權中國共產黨始終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意義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勝利,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上最具影響的偉大事件之一答案①官僚資本②中國土地法大綱③劉鄧大軍④1949⑤城市(摘編自教材第159頁<最新版教材第153頁>“史料閱讀”)1947年9月6日《中央關于徹底平分土地問題給中央工委的復示》中說:“土地會議應該采取徹底平分土地的方針……不但土地、山林、水利平均分配,而且要將地主富農兩階級多余的糧食、耕牛、農具、房屋及其他財富拿出來,適當地分配給農民中缺乏這些東西的人們,地主富農所得的土地財產不超過也不低于農民所得。”【思考】據此可知,與抗戰時期的土地政策相比,此時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發生了什么重大變化?有何重要意義?【提示】變化:這表明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發生重大轉變,標志著黨在農村的土地政策從減租減息、有償轉移過渡到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新時期。意義:徹底廢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平分土地運動全面展開,使解放區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情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對推動解放戰爭的勝利和新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南京國民政府的“訓政”與“憲政”(最新版選擇性必修1第3課P15—16)二、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的制度探索(最新版選擇性必修1第3課P17)【突破·重點難點】(2022·廣東,9)1946年6月,中共中央致電各軍區負責人說:“觀察近日形勢,蔣介石準備大打,恐難挽回。我軍必須戰勝蔣軍進攻,爭取和平前途。”因此中共中央向解放區軍民發出的號召是()。A.“武裝自衛”B.“向敵后發展”C.“救亡圖存” D.“解放全中國”解題秘籍試題主旨解放戰爭的進程材料分析根據材料“1946年6月”并結合所學可知,1946年6月,國民黨蔣介石集團悍然向解放區發動大規模進攻,挑起全面內戰明確答案此時,國民黨在軍隊數量、軍事裝備、后備資源及外來援助等方面都明顯地超過中國共產黨。因此,面對蔣介石挑起的內戰,中共發出“武裝自衛”的號召,A項正確失分點評基礎不牢“向敵后發展”是1938年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向新四軍的致電號召,排除B項主旨不符“救亡圖存”是近代中國人民面對帝國主義的壓迫和本國封建勢力壓迫而提出的口號,排除C項史實不符“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是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向全國頒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中提出的一個著名口號,排除D項材料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對解放區大舉進攻,國內形勢急劇變化,中共中央迅速確立新的工作方向:“具體條件變了,戰爭打到頭上來了,參軍參戰這時應比群眾運動還緊急還重要,應成為中心工作。”中共中央發出“后方比著搞生產”的號召,帶領各界群眾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生產運動,各軍區也組織了不同規模的生產支援活動。解放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借助各種媒介,廣泛發動宣傳攻勢,連續報道“蔣介石出賣民族利益、破壞和平、發動內戰、堅持實行法西斯獨裁的罪行”。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解放戰爭開始后中國共產黨為取得勝利采取的主要措施。第一步:審設問,定答題指向題干分解思維定向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結合型概括解放戰爭開始后中國共產黨為取得勝利采取的主要措施概括說明類內容、措施型第二步:套模板,針對作答(本設問為概括說明類題目,套用概括說明類答題模板)材料分層材料信息所學知識概括措施第一層參軍參戰這時應比群眾運動還緊急還重要,應成為中心工作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參軍參戰,軍事動員第二層帶領各界群眾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生產運動開展生產運動;土地改革第三層借助各種媒介,廣泛發動宣傳攻勢發動宣傳攻勢,占據輿論陣地;正確的戰略戰術作答:主要措施:參軍參戰,軍事動員;開展生產運動;土地改革;發動宣傳攻勢,占據輿論陣地;正確的戰略戰術。【演練·創新試題】命題角度一:中共對民族工商業的政策1.(2022·湖南,9)1949年3月,北京市委書記彭真在全市職工積極分子大會上強調,“私營工廠的工人又是主人,又不是主人,從國家方面講他們是主人,在工廠又要受資本家指揮,這又不是主人”。這表明北京市()。A.對民族資本家妥協退讓B.貫徹新民主主義政策C.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D.已準備接管私營企業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顯示,彭真對當時私營工廠的工人作了辯證分析,從不同角度對私營工商業作出了認定,這說明當時北京市在貫徹新民主主義政策,故B項正確;對私營工廠的相關認定是為了調動工人和各工廠資本家的生產積極性,不屬于妥協退讓,排除A項;中國沒有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排除C項;彭真講話的主旨不是準備接管私營企業,而是保護民族工商業,排除D項。命題角度二:經濟變革對社會生活的影響2.(2021·全國乙卷,30)土改后,太行山區某農民要買一頭驢,談好價錢后,他表示要回家和妻子商量,理由是“我們村上好多人家都立下了新規矩,男的開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意,女人開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這件事可以反映出,當時解放區()。A.男尊女卑觀念消亡B.家庭成員經濟地位發生變化C.按勞分配得到實施D.傳統的社會倫理秩序被顛覆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土地改革后,太行山區農民買東西尊重女性意見,結合所學可知,土地改革,女性分配到了土地,有了與男子地位趨向平等的物質基礎,故選B項;“消亡”過于絕對,且由“女人開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可看出,男性仍占主導,排除A項;按勞分配是在新中國成立后才實現的,而“解放區”是解放戰爭時期的說法,排除C項;傳統社會倫理秩序在當今社會仍存在,沒有被顛覆,排除D項。命題角度三:解放戰爭后期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3.(2020·全國文綜Ⅰ,30)1949年5月,中共中央發出指示:“只強調和資本家斗爭,而不強調聯合愿意和我們合作的資本家……這是一種實際上立即消滅資產階級的傾向”“和黨的方針政策是在根本上相違反的”。這一指示有利于當時()。A.在經濟領域實行公私合營B.接管城市后生產的恢復發展C.確立國營經濟的主導地位D.對新民主主義政策進行調整答案B解析1949年5月中共的工作重心逐漸向城市轉移,材料中中共中央的指示強調“聯合愿意和我們合作的資本家”,目的是接管城市后利用資本家恢復發展生產,故選B項;1953—1956年三大改造時期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采取公私合營的政策,排除A項;材料強調國營經濟與資本主義工商業合作,并非確立國營經濟的主導地位,排除C項;利用私人資本主義恢復發展生產,屬于新民主主義的政策,并沒有進行調整,排除D項。命題角度四:解放戰爭時期國統區民族工業發展的狀況4.(2020·全國文綜Ⅲ,30)1940年代中后期,中國許多工礦企業盡管賬面上獲得利潤,但難以維持再生產,故“很多工廠把囤積原料作為主業,反以生產作為副業”。這說明,當時()。A.商業的繁榮帶動了工業生產B.抗日戰爭的勝利推動生產恢復C.國統區的經濟秩序遭到破壞D.國民黨軍閥混戰擾亂經濟發展答案C解析材料“盡管賬面上獲得利潤,但難以維持再生產”“把囤積原料作為主業,反以生產作為副業”表明經濟出現不正常現象,結合所學可知,1940年代中后期正值抗戰勝利后,當時官僚資本主義膨脹,外國資本主義入侵,加上國民政府發動內戰,大肆征斂,濫發紙幣,國統區的經濟秩序遭到破壞,故選C項;材料“把囤積原料作為主業,反以生產作為副業”說明商業并不繁榮,排除A項;材料“難以維持再生產”說明生產減緩而不是恢復,排除B項;材料主要提及1940年代中后期,不是國民黨軍閥混戰時期,排除D項。視角出新一: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對美政策5.(原創題·情境創新+視角創新)1946年6月22日,毛澤東發表聲明,堅決反對美國政府軍事援蔣法案,堅決反對美國派軍事顧問團來華,堅決要求美國立即停止對華的所謂軍事援助,立即撤回在華的美國軍隊。該聲明()。A.揭露了戰后美國企圖吞并中國的圖謀B.反對美國遏制中國,削弱中國國際地位C.表明了中國已被美國的經濟軍事控制D.抨擊美國扶蔣反共干涉中國內政企圖答案D解析材料中毛澤東反對美國政府軍事援助國民政府進行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即反對美國對中國內政的直接干涉,故選D項;材料反映的是美國實行扶蔣反共政策,企圖扶植代理人維護在華利益,并不能說明美國吞并中國的企圖,排除A項;美國支持蔣介石政府進行內戰,是干涉中國內政,不是遏制中國,削弱中國國際地位,排除B項;材料不能說明中國已被美國經濟和軍事控制,排除C項。視角出新二:鐵路交通由破壞到保護的原因6.(2023·江蘇南通二模)1946年4月16日,中共中央指示東北局,現尚在手中但不久即將退出的鐵路,均望發令各地進行大規模的徹底破壞。1947年6月4日,中共中央發出停止破路指示。我軍所到之處,對于鐵路員工及鐵路設備一律加以保護,并勸告人民一律保護。這一變化()。A.意在打破國民政府的經濟封鎖B.適應了解放戰爭戰略態勢轉換C.表明中共意識到決戰時機成熟D.說明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城市答案B解析據材料“1946年4月16日”是國民黨發動內戰之前,結合所學可知,1946年3月,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否決了和平建國綱領,內戰一觸即發,中共破壞“現尚在手中但不久即將退出的鐵路”是為了防備國民黨的軍事進攻,“1947年6月4日”中共中央指示停止破路,“對于鐵路員工及鐵路設備一律加以保護”,這是因為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進攻,解放戰爭進入反攻階段,保留這些設施及人員對解放戰爭的進行及以后的建設有利,所以,這一變化適應了解放戰爭戰略態勢轉換,故選B項,排除A項;1948年秋,決戰時機成熟,解放戰爭進入決戰階段,排除C項;1949年3月,七屆二中全會提出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城市,排除D項。視角出新三:民主革命時期黨的建設7.(2023·廣東潮州二模)1945年7月,黃炎培先生向毛澤東詢問如何才能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以及“人亡政息”的周期律。毛澤東回答說:“我們已經找到新路……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這表明中國共產黨()。A.團結全國人民取得抗戰勝利B.倡導建立國統區的第二條戰線C.自我革命和從嚴治黨的決心D.善于學習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答案C解析據材料“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可知,毛澤東認為只有通過讓人民監督黨和政府,才能跳出“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歷史周期規律,這說明中國共產黨通過人民來加強黨的建設,體現了自我革命和從嚴治黨的決心,故選C項。視角出新四:解放戰爭時期黨的財政金融政策調整的原因8.(2023·重慶二模康德卷)1948年4月,華北各解放區金融貿易會議在石家莊召開。會議制定了統一的財政金融政策,強調華北各解放區除部分仍在進行戰爭的地區,一般應以發展生產為一切工作的中心。同年5月,黨中央決定取消華北財政經濟辦事處,成立中央財政經濟部。這些舉措是基于()。A.革命形勢的發展需要 B.為戰略反攻準備條件C.華北地區已經基本解放 D.落實七屆二中全會精神答案A解析據材料“同年5月,黨中央決定取消華北財政經濟辦事處,成立中央財政經濟部”可知,1948年5月解放戰爭進入奪取全國勝利的決定性階段,全國即將統一,成立中央財政經濟部為指導三大戰役的勝利提供了強有力的財力支持,為新中國的財經工作積累了經驗,因此這些舉措適應了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故選A項;1947年夏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1949年1月平津戰役后基本解放了華北全境,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1949年春七屆二中全會召開,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訓練·逐點排查】1.(2023·湖北咸寧統考期末)詩歌能夠反映特定的時代背景,“有田有地吾為主,無法無天是為民。重慶有官皆墨吏,延安無土不黃金。炸橋挖路為團結,奪地爭城是斗爭。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毛主席創作這首政論詩時()。A.抗日戰爭戰況激烈 B.國共進行和平談判C.土地改革卓有成效 D.北平談判無疾而終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關鍵詞“重慶”“延安”“奪地爭城”“一念救蒼生”體現了抗戰結束后,國共雙方奪地爭城,進行重慶談判,爭取和平建國,B項正確;根據材料信息可知,此時抗戰已經勝利,排除A項;1947年夏天,中共中央在解放區開展土地改革,與材料中描述的時間不符,排除C項;北平談判無疾而終是在1949年4月,而材料描述的是重慶談判,排除D項。2.(2023·河北模擬預測)1945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延安棗園召開會議,對和平談判期間各條戰線的工作進行安排,確定了“蔣反我亦反,蔣停我亦停”,以斗爭達團結,有理有利有節的短期工作方針。這說明,中國共產黨()。A.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B.反對內戰,堅持和平建國C.爭取政治談判有利地位 D.貫徹“工農武裝割據”路線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確定了‘蔣反我亦反,蔣停我亦停’,以斗爭達團結,有理有利有節的短期工作方針”并結合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共產黨以和平、民主、團結為號召,主張成立聯合政府可知,中國共產黨主張堅決回應國民政府的挑釁,以斗爭手段迫使國民黨接受人民要求,實現團結,說明中國共產黨反對內戰,堅持和平建國,B項正確;由“1945年8月23日”可知,此時是抗日戰爭勝利后,重慶談判前夕,“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反對內戰,堅持和平建國,材料不能說明中國共產黨召開延安棗園會議是為了爭取政治談判的有利地位,排除C項;材料與“工農武裝割據”無關,排除D項。3.(2023·河南信陽統考二模)1946年年初,中國民主促進會發表對于時局的宣言:“20世紀的政治真理,只有自由自主的人民,才能創造自由自主的國家;只有人民有力量,國家才有力量。……非先實行民主,則無從實現統一。”這表明當時民主黨派()。A.宣傳西方民主思想B.堅持走第三條道路C.反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D.反對國民黨獨裁內戰的方針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題干信息可知,抗戰勝利后,文化教育界進步知識分子馬敘倫等人成立中國民主促進會,積極投入反對內戰、爭取和平、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愛國民主運動。1946年年初,中國民主促進會發表對于時局的宣言,提出了結束國民黨一黨專制、保障人民民主自由權利等主張,這表明當時民主黨派反對國民黨獨裁內戰的方針,D項正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國民主促進會主張結束國民黨一黨專制,保障自由民主權利,未提及宣傳西方民主思想,排除A項;材料中中國民主促進會只是呼吁實現民主自由,未具體說明民主的實現方式,不能得知民主黨派反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也不能得知民主黨派堅持走“第三條道路”,排除B、C兩項。4.(2023·江西景德鎮統考一模)1945年5月5日至21日國民黨六大在重慶召開,蔣介石在開幕式中說:“本黨尊奉總理遺志……為國民盡忠,為國家負責,原所以防止野心家假借民族名義……陷國事于紊亂無主的狀態。”又說:“在實施憲政后,本黨的責任不但不因之減輕,而無寧更為加重。”這表明國民黨()。A.準備還政于民實行民主政治B.準備聯合中共實現和平建國C.無意放棄對國家政權的壟斷D.著手布置內戰解決中共問題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原所以防止野心家假借民族名義……陷國事于紊亂無主的狀態”“本黨的責任不但不因之減輕,而無寧更為加重”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國民黨六大強調國民黨的當務之急在于團結本黨,建立反共體系,為發動反共內戰制造輿論,進而強化其對國家政權的壟斷,C項正確,排除D項;實行民主政治、和平建國與國民黨獨裁的本質不符,排除A、B兩項。5.(2023·江蘇南通統考三模)194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發出指示,告誡各根據地“為了戰勝國民黨的進攻,而要加緊減租和生產”,務使整個解放區在冬春兩季發起一次大的減租運動,強調“目前我黨方針,仍然是減租而不是沒收土地”。這一指示意在()。A.粉碎國民黨全面進攻 B.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C.發動群眾保衛解放區 D.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任務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1945年11月7日”“為了戰勝國民黨的進攻,而要加緊減租和生產”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抗日戰爭已經結束,但國民政府對解放區虎視眈眈,為了保衛解放區,中共中央決定繼續進行減租和生產運動,C項正確;國民黨的全面進攻是在1946年,排除A項;此時抗日戰爭已經結束,排除B項;完成民主革命的遺留任務是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排除D項。6.(2023·江西吉安·統考一模)毛澤東在為中共中央起草的一份黨內指示中指出:“我軍執行外線作戰,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的方針……需要在多次往返機動的作戰中大量殲滅敵人、發動群眾、分配土地、建立政權、建立人民武裝之后,方能創立鞏固的根據地。”這一指示發布于()。A.國民革命時期 B.土地革命時期C.全國抗戰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中的信息“外線作戰”“分配土地”“建立政權”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時中國共產黨面臨的任務是進行全國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在外線大量殲敵,這一指示為1947年毛澤東對實施戰略進攻所作的具體指導,D項正確。7.(2023·廣東聯考模擬)下表所示為晉冀魯豫解放區下轄的河北武安縣(今武安市)五個村的土地變動情況。表中數據反映出()。40戶地主667戶貧農面積比重面積比重1946年5月4日前4874畝20%3222畝6.1%1946年5月4日后1508畝6.1%7174畝29%A.統一戰線范圍擴大 B.生產關系發生變化C.黨的工作重心轉移 D.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答案B解析從材料信息看,河北武安縣(今武安市)從1946年5月4日起,地主和農民土地所有情況發生變化,這與此時中共中央發出的“五四指示”,將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土地所有制在發生變化有關,反映的是生產關系的變化,B項正確;材料并未反映統一戰線擴大的問題,排除A項;黨的工作重心從農村轉移到城市是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后,排除C項;此時的土地改革在解放區進行,并未在全國實施,排除D項。8.(2023·江蘇一模)1948年1月7日,毛澤東同志為中共中央起草《關于建立報告制度》的黨內指示,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書記負責,每兩個月就轄區各項活動的動態,活動中發生的問題和傾向,對于這些問題和傾向的解決方法,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綜合報告。此舉旨在()。A.加強中央領導,適應革命形勢發展B.調動一切力量鞏固革命統一戰線C.著力粉碎國民黨對邊區的全面進攻D.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書記負責,每兩個月就轄區各項活動的動態,活動中發生的問題和傾向,對于這些問題和傾向的解決方法,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綜合報告”可得出,這一做法加強了中央對各分局及地方的了解與管理,便于統一集中領導,以適應革命的發展形勢,A項正確;革命統一戰線與國民革命有關,國民革命在1927年就已經失敗,排除B項;1947年3月,國民黨全面進攻被粉碎,排除C項;毛澤東作該指示的目的不是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排除D項。9.(2023·遼寧模擬預測)1947年2月,周恩來為中共中央起草了《關于在蔣管區的工作方針和斗爭策略》的指示,指出國民黨統治區的黨組織應擴大宣傳,避免硬碰,爭取中間分子,利用合法形式,力求從為生存而斗爭的基礎上,建立反賣國、反內戰、反獨裁與反特務恐怖的廣大陣線。該指示()。A.利于推動國統區人民民主運動B.成為人民解放戰爭取勝的指導思想C.使國民黨完全陷入孤立的困境D.表明中國革命的任務發生根本改變答案A解析根據該指示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組織領導和影響下,以學生為先鋒和以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為核心的愛國民主運動在國統區迅速興起,逐步發展成為配合人民解放軍作戰的第二條戰線,A項正確;人民解放戰爭取勝的指導思想是毛澤東思想,排除B項;國統區人民民主運動的發展以及國民黨的獨裁統治和倒行逆施,使國民黨完全陷入孤立的困境,排除C項;此時中國革命的任務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依然是反帝反封建,排除D項。10.(2023·河北統考模擬預測)1947年,毛澤東指出:我兩路南出后……(敵)為要抽出幾十個旅守備長江、漢水、平漢各地,不但有大減隴海線及其以北各地守備兵力之可能,且有將機動兵力一部改為守備兵力之可能。如此,則全局可能起變化。在此,毛澤東()。A.指出了孟良崮戰役的影響B.闡明了戰略進攻的意義C.積極籌劃構建第二條戰線D.意在加快推進淮海戰役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1947年,毛澤東指出人民解放軍南下后,國民黨軍隊的部署將會變動,從而使得戰爭全局發生變化。結合所學可知,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拉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人民解放軍三路大軍南下,將戰略進攻的主要方向指向既是國民黨軍的要害又是其薄弱環節的中原地區,到1947年年底,戰爭已經主要不是在解放區內進行,而是在國民黨統治區內進行。因此,材料反映了毛澤東闡明了戰略進攻的意義,B項正確;孟良崮戰役發生在戰略防御階段,與材料中的戰略進攻階段不符,排除A項;第二條戰線是解放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在國統區組建的統一戰線,與解放軍南下無關,排除C項;淮海戰役是人民解放軍在戰略決戰階段的戰役,排除D項。11.(2023·山東日照統考一模)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軍舉行北平和平解放入城儀式。毛澤東指示:解放軍入城的路線必須經過東交民巷,不僅要走出氣勢,還要走出軍威。此舉意在彰顯()。A.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已經實現B.徹底消滅國內外反動勢力的堅強決心C.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堅定意志D.“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的外交政策答案C解析據材料“解放軍入城的路線必須經過東交民巷,不僅要走出氣勢,還要走出軍威”并結合所學可知,1901年《辛丑條約》把東交民巷劃為使館區,東交民巷由此成為近代中國歷史上列強侵華的大本營所在地;毛澤東指示,解放軍入城的路線必須經過東交民巷,不僅要走出氣勢,還要走出軍威,體現了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堅定意志,C項正確;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完成,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北平和平解放及解放軍入城儀式的意義,而B項夸大了其作用,排除;“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是新中國成立后的外交方針,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12.(2023·北京二模)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以“不當李自成”為主題,在黨內立了六條規矩:不做壽,不送禮,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這六條規矩()。A.展現了中國命運的光明前景B.彰顯了黨內團結的重要意義C.體現了革命勝利前夕的警醒D.確立了獨立自主的施政方針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不做壽,不送禮,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國同志與馬恩列斯平列”及所學可知,1949年3月,中國共產黨在西柏坡召開了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總結了李自成農民起義的歷史教訓,定下了六條規定,旨在保持共產黨員的純潔性,防范個人崇拜在黨內出現,繼續保持優良作風以促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這六條規矩對干部起到了警醒作用,C項正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展現了中國命運的光明前景,排除A項;材料并未涉及黨內團結的內容,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獨立自主的施政方針,排除D項。13.(原創題·情境創新+視角創新)1946年7月,遼吉省委在洮南召開縣委書記會議。會上,省委書記陶鑄強調:解決土地問題是一切工作的基本環節。各級黨委必須以最大決心,堅決支持廣大農民群眾直接從地主手中獲得土地的正當要求,并且把它作為進一步建設和鞏固根據地、支援解放戰爭的重要歷史任務來抓。這一指示()。A.反映了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B.表明了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款智能家居買賣合同模板
- 跨部門合作的溝通策略計劃
- 班級知識傳承活動的實施計劃
- 提高前臺文員協調安排能力的工作計劃
- 美術教學中的品德教育滲透計劃
- 2025電子設備試用買賣合同書參考模板
- 開展員工士氣提升活動計劃
- 運動健身行業保安工作計劃
- 2025年貸款協議使用的借款合同范本
- 農業綜合開發土地租賃合同
- 國際壓力性損傷-潰瘍預防和治療臨床指南(2025年版)解讀課件
- 英語-北京市朝陽區2025年高三年級第二學期質量檢測一(朝陽一模)試題和答案
- 抖音運營考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單招職業適應性考試題庫含答案
- 公司安全事故隱患內部舉報、報告獎勵制度
- 奎因企業文化因導向診斷模型詳解
- 北京市森林火警、火情、火災信息報告管理規定
- 淺談巖溶隧道設計、施工與管理
- 學校中層干部民主測評表(一)
- 焊接質量計劃書
- 中建股份《項目管理手冊》印刷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