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電力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智慧火電廠綜合安防解決方案智慧火電廠綜合安防解決方案第PAGEviii頁目錄TOC\o"2-3"\h\z\t"標題1,1"第一章背景與需求 101.1行業背景 101.2現狀分析 101.3需求分析 11第二章設計思路 132.1指導思想 132.2設計原則 132.3設計標準 142.4設計目標 15第三章總體設計 183.1技術路線 183.2系統架構 193.3系統功能 203.3.1基礎功能 203.3.2擴展功能 223.4系統優勢 233.4.1優異的系統架構 233.4.2海量的接入能力 243.4.3先進的智能視頻分析技術 253.4.4清晰的圖像質量 263.4.5專業的CVR存儲 273.4.6領先的物聯網技術 283.4.7前沿的3G/4G應用技術 283.4.8可靠的系統設計 29第四章前端系統概述 304.1前端系統概述 304.2視頻監控系統 304.2.1常規視頻監控 304.2.2智能視頻監控 314.2.3特殊區域視頻監控 364.3環境監測與智能控制系統 424.3.1動環監控報警主機 424.3.2環境監測子系統 434.3.3火災報警子系統 454.3.4智能控制系統 464.4智能一卡通系統 504.4.1門禁管理系統 504.4.2梯控管理系統 584.4.3考勤管理系統 614.4.4在線巡查系統 634.4.5消費管理系統 654.4.6人員通道系統 694.4.7訪客管理系統 704.4.8原有門禁系統接入 744.5入侵報警系統 744.5.1系統架構 744.5.2設備類型 754.5.3設備部署 774.5.4系統功能 774.5.5原有入侵報警設備接入 774.6出入口管理系統 794.6.1車輛入出場流程 794.6.2系統功能 814.6.3主要設備介紹 864.7作業全過程管控系統(規劃中) 884.7.1系統組成 884.7.2前端系統 884.7.3網絡傳輸系統 924.8應急指揮系統 934.8.1系統架構 934.8.2系統組成 954.8.3系統功能 964.8.4系統特點 984.9地磅系統(擴展功能) 984.9.1系統作業流程 994.9.2系統組成 1014.9.3平臺軟件(需集成第三方廠商) 1024.10公共廣播系統 1034.10.1技術介紹 1034.10.2需求分析 1044.10.3系統組成 1054.10.4主要功能 844.10.5配置原則 85第五章承載網絡設計 875.1傳輸網絡總體設計 875.1.1設計思路 875.1.2設計要求 875.2網絡詳細設計 895.2.1網絡結構設計 895.2.2VLAN規劃 905.2.3無線網絡設計 915.2.4網絡IP地址規劃 915.2.5路由總體規劃 925.2.6網絡傳輸帶寬要求 925.2.7網絡可靠性設計 935.2.8網絡安全性設計 945.2.9網絡管理規劃 95第六章中心系統設計 966.1中心系統組成 966.2服務器管理系統 976.2.1服務器 976.2.2工作站 986.6保障與應急指揮系統 1266.6.1視頻質量診斷系統(擴展功能) 1266.6.2應急指揮系統平臺功能(擴展功能) 129第七章平臺軟件設計 1377.1平臺技術架構 1377.2平臺服務設計 1387.2.1業務應用類 1387.2.2人機界面類 1427.2.3接口協議類 1427.3平臺應用功能 1437.3.1平臺基礎功能 1437.3.2平臺特色功能 1447.3.3高級應用 1447.4平臺特點總結 1457.4.1基于SOA的開放架構 1457.4.2先進的資源模型擴展框架 1457.4.3強大的兼容性 1467.4.4電信級穩定性 1467.4.5卓越的可擴展性 1467.4.6便于部署及維護 1477.4.7良好的用戶操作體驗 1477.5產品性能 148第八章方案特色 1508.1與生產系統的聯動(需調研后評估、定制實現) 1508.1.1與煤炭噴淋系統聯動 1508.1.2對犁煤器生產操作進行復核 1508.1.3生產系統數據(電表、閥門等)與視頻疊加 1518.2有效的周界安防 1518.2.1夜間監控效果提升 1518.2.2視頻監控與報警聯動 1528.3集控室高科技安保 1528.3.1集控室人臉識別系統 1528.3.2集控室指靜脈門禁 1558.4人員資產定位系統(需導入第三方系統) 1568.4.1技術路線 1578.4.2系統特點 1578.4.3系統功能 1588.5門禁與兩票系統結合(需調研后評估、定制實現) 159第242頁背景與需求行業背景伴隨著發電技術進步和信息技術發展的支撐,電廠管理正在由數字化控制與信息化管理向更高性能的自動、可靠、智能、高效的方向邁進。隨著國家兩化深度融合方針的貫徹和中國制造2025規劃戰略部署,在節能、降耗、減排政策的要求和發電集團集約化、高效管理的需求驅動下,發電企業對新型數字化電廠、智慧電廠的建設已經逐步成為發展的趨勢。同時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云計算、三維可視化等信息新技術高速發展,這些信息新技術的發展也為智慧電廠的建設提供了支撐;智慧電廠綜合安防系統的建設作為智慧電廠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極大的提高系統整體的可視化能力、協同能力和決策支持能力。安全值班人員、廠領導可以隨時對全廠重點部位進行監控和監視,以便能夠實時、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各部門的情況,并及時對發生的情況作出反應,系統可以與電廠自動化管理系統互聯互通,完成信息交互,增強系統間的協同和聯動能力。通過綜合安防系統的實施可以提高全廠的安全生產管理,從而可為推動發電企業的管理更高性能的自動、可靠、智能、高效方向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現狀分析智慧電廠綜合安防系統涵蓋的子系統眾多,組成系統包括視頻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門禁系統、入侵報警系統、環境監測系統等。根據我司對部分火電廠的調研以及和設計院的交流,發現大多數火電廠部署有視頻監控系統、入侵報警系統、門禁系統,但現有系統也沒有有效應用起來,在系統功能、資源共享、業務整合上存在諸如以下各個亟待改善的方面:現有視頻監控系統利用率低,智能化程度不高,且部分重點區域仍存在監控盲區;各系統在功能實現上各自分工,一般情況下均需要安裝配置軟件及操作軟件,造成機房軟硬件的冗余;電廠沒有統一運維平臺,無法實現設備的統一監測,增加了系統運維成本及安全隱患;沒有統一的數據庫,無法在內部實現信息共享,以及系統數據的統一管理與維護;系統聯動多數局限于硬件聯動,增加實施與維護的復雜度;與電廠自動化系統無融合,生產動作、報警等信息無法通過視頻進行復核;系統管理員需熟悉多種不同風格、不同控制邏輯的管理客戶端,容易造成業務不精或工作疏漏;無法實現遠程查看整個系統的運行數據,大部分系統信息不離管理機房,不利于上層管理。鑒于以上分析,現行智慧電廠綜合安防系統迫切需要一套統一的管理平臺,對各系統資源進行整合,同時融合生產業務,優化電廠管理,降低投資成本及運維成本。需求分析結合項目實際需求及系統現狀分析,智慧電廠綜合安防系統的需求主要分子系統及一體化管理平臺兩方面。子系統的部署及管理需求:廠區內重要區域應無監控盲點、監控點能夠正常輸出視頻信號,確保監控中心對全廠區的全面監視、監管;廠區內重要區域監控點能夠支持高清監控,看清進入區域人員的臉部,并支持智能分析,在布防情況下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如非法闖入、徘徊、聚集),能夠及時報警;為了便于管理,廠區采用智能一卡通系統,對不同人員(員工、承包商、訪客)進行授權,集出入口管理、門禁管理、電梯層控等功能于一體,生產區與辦公區需明顯隔離;需要便捷的作業全過程管控系統,可通過前端攝像機和巡檢人員攜帶的移動單兵設備并且與RFID電子標簽相結合,可對工作人員作業全過程進行管控。出入口管理系統主要部署在進廠大門及生產區大門,除了通過車牌識別進行身份認證,還需結合一卡通系統,只有車輛和人員都確定無誤,才能開啟車輛道閘;入侵報警系統需要通過動環報警主機可以對各個防區進行分別管理,同時可以實現與視頻監控、燈光等實現系統報警聯動;應急指揮系統作為反恐應急和事故管理的重要技術保障,發生事故時,需要現場人員第一時間發回事故現場情況,并及時、準確、全面的將現場情況反饋到調度中心。環境監測系統需要整合環境量數據,并和系統中的攝像機、聲光報警設備等做聯動動作;地磅系統可結合攝像機、紅外探測器,采取防作弊措施以確保稱重數據的準確性并規范過磅過程一體化管理平臺的需求:智慧電廠綜合安防平臺需全面集成廠區內的主流系統,實現了視頻監控系統、環境監測與智能控制、門禁管理、出入口管理、入侵報警、應急指揮、地磅系統、作業全過程管控系統、公共廣播系統的完全接入;智慧電廠綜合安防平臺需建立一套高集成、高智能化的管理機制,滿足統一的配置管理、數據共享、功能聯動和業務優化等系統需求;智慧電廠綜合安防平臺需依托視頻監控系統,實現與其他系統的聯動,從而對系統的報警處理、日常運行管理、突發事件處置等各種業務進行統一的控制與管理;電力設施的安全防范應堅持技防、物防、人防相結合的原則,智慧電廠綜合安防平臺需支持不同預案的配置。設計思路指導思想伴隨著發電技術進步和信息技術發展的支撐,正在由數字化控制與信息化管理向更高性能的自動、可靠、智能、高效的方向邁進。為了深入貫徹國家兩化深度融合方針,積極實現中國制造2025規劃戰略部署,智慧火電廠綜合安防系統將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充分借鑒“工業4.0”和“工業互聯網”等先進理念和管理手段,以輔助系統建設現狀為基礎,以實現輔助系統的標準化、一體化和智能化特征為目標,以先進適用技術為支撐,以滿足智慧電廠管理需求為目的,助力發電廠達成節能、降耗、減排的政策要求,實現發電集團集約化、高效化的管理需求,逐步完成新型數字化電廠、智慧電廠的轉型建設。設計原則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各種新技術不斷涌現,智慧火電廠綜合安防系統是集成了網絡通信技術、安防技術、軟件工程技術于一體的綜合監控管理系統,系統的建設將遵循技術先進、功能齊全、性能穩定、節約成本的原則,力圖使該系統成為智慧火電廠實際應用的綜合監控管理平臺,并綜合考慮維護及操作因素,并將為今后的發展、擴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擴充的余地。系統設計時追求“五個統一”,努力尋找統一的最佳結合點和切入點:1) 實用性與經濟性的統一堅持實用性第一的原則。系統應能最大限度地滿足火電廠系統各項監控業務要求、滿足系統管理人員和使用人員的業務需求,能適應新技術的發展,同時還應努力降低建設費用,選擇技術成熟和性能穩定、性價比高的產品。2) 合理性與先進性的統一系統方案的設計嚴格遵循系統工程的設計準則,在系統的合理性與技術的先進性之間取得均衡。應努力追求整個系統功能的科學合理性,防止片面追求某一局部的高指標與先進性。在保證整個系統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采用成熟、可繼承、具備廣闊發展前景的先進技術。3) 標準化與開放性的統一系統設計盡量采用標準化、模塊化設計并嚴格遵守相關技術的國際、國內和行業標準,以確保系統之間的開放透明性和系統之間的互連互通。考慮到整個系統是分期建設的,系統設計時,對有擴展要求的子系統,在設計和選用設備時,應在對未來業務的增長和擴容進行科學預測基礎上進行余量設計,預留擴容和發展的空間。4) 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統一整個系統采用具有高可靠性的總體設計,選用的設備自身應具有較高的安全可靠性,關鍵設備或關鍵部件應采取備份冗余設計,采用成熟技術,使方案具備較高可靠性、較強容錯能力、良好恢復能力和防雷抗強電干擾能力,同時本方案的設計使用不會影響電場內被監控電器的正常運行。5) 易管理性和易維護性的統一系統應易于管理和維護,計算機網絡等信息基礎設施的設計應采用簡潔易用的體系結構,以降低系統運行維護費用。為確保產品的售后服務,應選用技術成熟的國內品牌產品。設計標準系統規劃設計必須按照國際、國家和行業的有關標準和規范進行。本設計將依據和參照以下的設計規范和要求進行,但不僅僅限于以下所列范圍。電力安全防范設計方面:《電力設施治安風險等級和安全防范要求》(GA1089-2013)《電力行業反恐怖防范標準(試行)(火電/風電部分)》(2011)安防視頻監控系統設計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行業標準》(GA70-94)《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技術要求》(GA/T367-2001)《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198-94)《工業電視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J115-87)《入侵報警子系統通用圖形符號》(GA/T75-2000)《建筑及建筑群綜合布線工程設計規范》(GB/T50311-2000)《電線電纜識別標志方法》(GB/T6995)《全介質自承式光纜》(YD/T980-1998)《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入侵探測器通用技術條件》(GB10408.1-89)《防盜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GB12663-90)《報警圖像信號有線傳輸裝置》(GB/T16677-1996)視頻監控圖像質量方面:《電視視頻通道測試方法》(GB3659-83)《彩色電視圖像質量主觀評價方法》(GB7401-1987)視頻系統網絡設計方面:《信息技術開放系統互連網絡層安全協議》(GB/T17963)《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GA216.1-1999)《計算機軟件開發規范》(GB8566-88)視頻系統工程建設方面:《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0)《入侵報警工程程序與要求》(GA/T75-94)《入侵報警子系統驗收規則》(GA308-2001)《入侵報警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2004)《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GB50174-93)《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2004)《入侵報警子系統雷電浪涌防護技術要求》(GA/T670-2006)《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T16-92)設計目標智慧火電廠綜合安防系統作為智慧火電廠建設的重要環節,整體系統需滿足智能、高效、安全、便捷的要求。為滿足智慧電廠對綜合安防系統的建設需求,應當建立一套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充分借鑒“工業4.0”和“工業互聯網”等先進理念和技術手段的智慧系統。系統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網絡互聯互通、信息資源共享、應用功能完備,主要實現以下目標:子系統的統一集成對各子系統進行統一的監測、控制和管理,可以兼容視頻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入侵報警系統、應急指揮系統等多個安防業務應用子系統。各子系統按照統一標準接口通過中心平臺進行信息交換和控制信令交換。將分散的、相互獨立的子系統用相同的環境、相同的軟件界面進行集中管理,并可以監控各子系統的運行狀況。數字化與智能化利用高效的數據傳輸技術,在已有的各類數字傳輸網絡上以非常低的帶寬占用實現遠距離數據傳輸,可通過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實現靈活、豐富、廣泛的多媒體應用,可以利用計算機、監視器、遠程客戶端、手機等各種手段實現對系統的實時監管。統一的管理平臺平臺同時提供各類編解碼設備管理、存儲管理、網絡管理、報警管理等基礎設備管控功能。通過優化系統架構,提高系統的整體效能,使平臺對視頻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入侵報警系統、巡更系統的管理更靈活、更人性化,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開放的體系架構平臺設計方便與第三方業務系統相互集成,提供多種接入方式,方便對原有安防系統的利舊,也有利于對接第三方廠商的設備。支持高清智能監控全方位支持高清圖像的前端采集、編碼傳輸、錄像存儲、解碼回放,支持前后端智能應用,在各個環節都體現高清處理,智能分析,實現真正的高清智能監控。提供統計信息通過現有信息資源,輸出關鍵信息,形成各類統計報表,供領導統籌決策;強化運維管理采用高科技手段,第一時間掌握設備不在線、工作異常等故障信息,及時排除故障,提高運維效率,減少運維成本。總體設計技術路線智慧電廠綜合安防系統建設將集硬件、軟件、網絡于一體形成大型聯網監控系統,以iVMS-8800平臺軟件為核心,實現所有區域的集中管理,在調控中心即可對前端系統集中監控、統一管理,為智能電廠保駕護航。在系統設計過程中,除了符合相關國家、行業標準,還將應當技術創新。智慧電廠綜合安防系統建設將按照以下技術路線:高清視頻監控:全面接入720P及以上高清攝像機,提升視頻質量和安防水平,滿足細節監控(設備狀態、儀表讀數、臉部特征)需求,支持高清錄像存儲;環境監控:特殊場景溫濕度監測、水浸監測、凝冰監測;智能分析識別:10項行為偵測、3項異常偵測、2項特征識別、1項統計分析;智能一卡通:門禁管理、消費管理、在線巡更;入侵報警:紅外對射、電子圍欄等;出入口控制:出入人員管控、出入車輛管控;作業全過程管控:通過前端攝像機和巡檢人員攜帶的移動單兵設備,可對工作人員作業全過程進行管控。輔助系統融合:實現視頻監控、環境監測、入侵報警、消防報警、門禁、智能控制、應急指揮等子系統的集成,各子系統根據預案進行聯動;可視運行管理:可按需配置本地視頻巡視預案,同時可與SIS系統通信,當有相關生產或報警信息需要視頻復核時,可以關聯相應的攝像機預置位;立體監管模式:實現前端、電廠、集團公司三級垂直監管,固定網絡采用C/S、B/S方式進行訪問,移動網絡通過手持終端(手機、平板等)進行監管;系統運維管理:IT基礎設施管理、視頻質量診斷、帶寬優化及控制、資產管理、日志管理。系統架構智慧電廠綜合安防系統主要由前端系統、網絡傳輸系統和監控中心三個部分組成。前端系統前端系統主要包括:視頻監控系統、環境監測與智能控制、門禁管理、出入口管理、入侵報警、應急指揮、地磅系統、作業全過程管控系、公共廣播系統。前端系統對發電廠內原有安防系統及工業電視系統利舊使用,并整合上述子系統,可對電廠內的音視頻、報警、環境量等數據及時存儲上傳,并且通過監控中心規則設置,各系統之間進行智能聯動。網絡傳輸系統智慧電廠綜合安防系統承載于火電廠原有內部網絡,用于前端與監控中心之間的通信。前端系統的視音頻、環境量、報警等實時信息可上傳至監控中心,分別供管理人員調用查看。監控中心監控中心可管理電廠內部的所有綜合監控系統設備,接收由各區域上報的信息,滿足中心系統用戶視頻、環境報警信息查看的需求。系統拓撲圖系統功能基礎功能實時監控采用海康威視的高品質攝像機,具有防塵、防水等功能特性。實時獲得監控區域內清晰的監控圖像,各種型號系統的攝像機可以滿足不同區域監控點的監控需求,實現24小時不間斷監控。同時可以對帶云臺設備進行云臺操作,對視角、方位、焦距的調整,實現全方位、多視角、無盲區、全天候式監控。智能分析通過SMART攝像機,對于重要區域采用智能分析技術,通過行為分析和智能跟蹤的方式,實現安全防范監控;本系統中主要對穿越警戒面、區域入侵、進入區域、離開區域等多種行為進行識別和觸發報警,同時出口攝像機具有車牌抓拍識別功能。錄像存儲本系統支持前端分布存儲和中心集中存儲兩種模式,前端的視音頻信號接入視頻處理單元存儲數據,達到前端分布存儲的需要,以供事后調查取證;也可部署網絡存儲設備,適合大容量多通道并發的中心集中存儲需求。在本方案中采用采用中心集中存儲的形式部署。智能檢索通過支持SMART功能的NVR,支持基于智能偵測事件的快速檢索;支持基于區域入侵、越界偵測的錄像后檢索,可在回放中自定義智能規則快速檢索,錄像搜索隨心所欲。環境監測與智能控制可實現對溫濕度傳感器、風速傳感器、水浸傳感器等環境監測設備數據的采集、上傳、分析,并實現對UPS、空調等設備的智能控制。語音功能通過語音對講,區域監控中心客戶端能夠和電廠監控中心客戶端進行溝通,電廠監控中心客戶端能夠和部署音頻裝置的前端設備進行溝通。處置預案通過視頻監控系統和其他輔助系統的關聯,能夠提供豐富的視頻預案:客戶端聯動、電視墻聯動、報警錄像等。有助于相關部門第一時間發現事故點,迅速做出反應,把事故損失控制到最小范圍。巡檢預案系統支持可視化巡檢預案,按人工巡檢的路線,把沿途多個監控點的多個預置位添加進預案,一旦發現問題可截圖并標注問題,及時通知相關部門。相較于人工巡檢、手工紙質記錄的傳統巡檢方式,該預案可大大提高巡檢質量及到位率。遠程維護通過平臺軟件能夠對前端設備進行校時、重新啟動、修改參數、軟件升級、遠程維護等功能。設備提供遠程訪問功能,運維人員不必到達設備現場,就可修改設備的各項參數,提高的設備維護效率。系統管理通過平臺軟件能夠進行全方位管理,提供中心管理、Web服務、認證授權、日志管理、資產管理、地圖管理、流媒體服務、云臺代理、存儲管理、文件備份、設備代理、移動服務、報警管理、電視墻代理、網管服務等系統服務,提高整套系統的工作效率。擴展功能作業全過程管控通過前端攝像機和巡檢人員攜帶的移動單兵設備,可對工作人員作業全過程進行管控。通過單兵設備可提供無紙化巡檢操作記錄;通過用前對攝像機SMART功能與RFID結合,可以對巡檢人員的行為進行觸發記錄,比如進入離開區域來統計工作時間,還能對工器具亂放行為進行記錄。運行狀態監控平臺通過視頻網管模塊對受控資源運行情況進行監控。可提供對視頻專網中的視頻攝像機、平臺服務器、編解碼器(DVR、NVR)、視頻綜合矩陣等視頻系統相關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自動巡檢及管理功能。視頻質量診斷采用輪巡方式檢測設備工作異常,如清晰度異常(圖像模糊)、亮度異常(過亮、過暗)、偏色、噪聲干擾(雪花、條狀、滾屏)、畫面凍結、信號丟失、云臺失控等,及時系統的故障并報警通知,提高視頻監控系統有效性。應急指揮系統將現場指揮與視頻采集設備高度整合,實現移動設備實時監控的功能,從而構建一整套事發后的應急報警系統、現場督查取證系統以及完善嚴謹的指揮調度系統,滿足無線督查現場的需求,實現視頻監控與業務處理相融合的新型業務系統。紅外熱成像功能熱成像攝像機具有熱點檢測功能,當其監控的場景內出現火點時,熱成像攝像機能夠及時捕獲到該火點,并主動發出報警信息,達到提前火災報警防范的效果,可對煤堆等場景進行監測。系統優勢優異的系統架構基于“高內聚、松耦合”設計原則和頂層模塊化設計的思想,系統采用了SOA架構,平臺提供統一的服務管理,各個應用或子系統,以及功能模塊的服務端皆以獨立服務方式提供并注冊到平臺,具備良好伸縮性和業務擴展能力,以確保系統符合信息技術發展的趨勢并適應未來應用動態升級的需要。海康威視系統架構設計時解決了四個方面的問題:服務化和子系統化包含接入服務、處理服務、視頻應用、行業業務全部服務化。如圖STYLEREF1\s三.SEQ圖__\*ARABIC\s11平臺總體架構圖所示,海康威視iVMS-8800平臺包含視頻管理子系統、地理信息子系統、視頻網管子系統、物聯可視化子系統四個業務資系統。其中,視頻管理子系統提供常用視頻應用功能,地理信息子系統、視頻網管子系統、物聯可視化子系統是基于基礎視頻應用功能開發的更豐富更全面的業務延伸應用。通過ByteRivers集成平臺以子系統的方式集成實現統一用戶管理、資源數據共享、服務接口交互,各子系統間依賴ByteRivers集成平臺的公共服務和系統集成中間件形成了高內聚松耦合的生態關系。完整的視頻業務服務接口,便于視頻應用靈活調整及特色應用自行開發定制。接入ByteRivers集成平臺簡化業務的集成整合問題視頻管理子系統獨立構建,原生接入ByteRivers,解決了公共服務和平臺集成功能,依托集成平臺可快速實現更多更廣的業務子系統和原生子系統的集成整合,可高效擴展行業業務。解決視頻應用典型業務的提供問題服務層面提供了相關視頻設備(如編碼設備、解碼設備、存儲設備)接入和傳輸服務、存儲服務等一些視頻應用相關的處理服務。應用上提供了視頻基礎應用、智能應用、視頻網管應用、視頻級聯應用等功能,同時支持地理信息子系統、物聯可視化子系統和移動端的視頻基礎應用。解決動環應用典型業務的提供問題通過擴展資源服務動態定義安防外圍設備的數據結構,支持很強的自定義性擴展。通過外設接入網關與動環接入網關以插件形式與各類安防外圍設備進行協議對接。以組態形式呈現溫濕度應用、門禁應用、UPS應用,通過地圖、視頻、列表、圖表多種形式的強交互方式達到全面感知的用戶體驗。同時提供應用及視圖的配置化擴展接口,可方便、快速的實現新的動環應用內容。海量的接入能力管理能力:單個平臺支持注冊管理10萬臺各類型設備資源通過平臺聯網的方式,支持注冊管理100萬臺各類型設備資源支持注冊管理2萬個用戶支持5000個用戶同時在線訪問支持100個用戶同時并發登錄操作支持250臺服務器的部署規模應用性能:事件收發,單個:1000條/秒,集群:3000條/秒視頻傳輸服務10GNIC:最高可達4.5Gbps/節點的視頻轉發能力1000MNIC*2:最高可達1Gbps/節點的視頻轉發能力1000MNIC*3:最高可達1.5Gbps/節點的視頻轉發能力PCNVR1000MNIC*2:最高可達800Mbps/節點的媒體存儲能力交互操作響應<3秒系統處理響應時間<100毫秒控制信令響應延時:局域網內<500毫秒視頻傳輸延時:局域網內<2秒視頻解碼延時<500毫秒設備接入網關支持1000臺/節點的接入管理,集群模式支持10萬臺接入。先進的智能視頻分析技術高清化、智能化是視頻監控發展的必然趨勢,智能視頻分析技術的出現正是這一趨勢的直接體現。海康威視立于用戶角度思考,基于Smart“微智能,大智慧”理念,推出業界首款SmartIPC,體現出專業、智能、高效、便捷、開放的監控水平。在此之后海康威視推出從單一的SmartIPC產品橫向擴充了Smart球機以及與SmartIPC/球機配套的SmartNVR、Smart平臺軟件等產品線,縱向豐富了每條產品線的產品系列以及產品功能,推出業界首個Smart2.0“智系統”,為用戶提供一站式Smart智慧監控解決方案。清晰的圖像質量采用最新的專業圖像技術,可提供FULLD1、720P、1080P高清晰圖像分辨率,支持MPEG4、H.264等編碼格式,其中H.264支持其最高的HighProfile標準。部分攝像機采用國際領先的H.265算法,有效增強圖像質量,提高壓縮效率,降低網絡傳輸、存儲成本。通過下圖可以看到CIF、D1、720P、1080P的分辨率比較,可以清楚看到高清攝像機(720P、1080P)的分辨率遠大于標清攝像機(D1),分辨率的不同帶來了清晰度的差異。所有前端適用在高動態圖像監控場合,可以為用戶提供廣播級的高清圖像質量,為用戶提供良好的視覺體驗。專業的CVR存儲海康威視結合在安防行業領先的技術優勢和存儲方面的專業研究,基于通用的存儲產品和技術的基礎上推出了更貼近安防應用的基于流媒體傳輸協議的存儲技術和產品。流數據管理結構視頻流直寫存儲采用流數據結構進行底層數據管理,實現基于裸空間的預分配策略,規避文件系統損壞引起的文件不可讀或丟失的問題,同時避免因文件碎片累積造成的覆蓋寫入性能衰減,保證性能穩定。“合流“技術:無論多少個視頻流進入存儲后結合海康SmartSequenceinCache技術完全匯聚成一個寫入磁盤的順序數據流,實現并發隨機轉化為順序錄像,優化錄像性能。為了實現合流技術,CVR內部維護了一個全局虛擬化的映射表完成隨機到順序的數據映射。“流存”技術:裸空間直接存儲視頻流,循環寫入時視頻流不斷從頭到尾覆蓋整個存儲空間,消除文件系統損壞問題帶來的隱患,同時完全消除循環覆蓋帶來的文件碎片問題,徹底解決因文件碎片導致的寫入性能下降問題。混合流直存支持視頻流、圖片流、智能數據流混合直存,無需服務器參與,進一步簡化系統架構。領先的物聯網技術物聯網已成為全球許多國家的發展戰略,通用的物聯網定義為: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GPS)、激光掃描器、環境傳感器、圖像感知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隨著國家加大對物聯網的投入,目前物聯網在各行業都具有良好的應用,使電網與用戶實現服務互動。面向供電營業廳應用的物聯網主要應用為通過傳感器、射頻識別等技術手段實現對相關信息的采集;利用物聯網技術在供電營業廳部署傳感監測點,了解營業廳的現場環境情況,包括供電營業廳現場溫度、濕度、營業人員的定位等,能夠進一步提高供電營業廳的感知能力。除了常規有線傳感器外,大量無線傳感器也可以應用到供電營業廳內。前沿的3G/4G應用技術經過近幾年的推廣,3G/4G應用已非常普及,各大運營商的3G/4G網絡也已基本完成覆蓋。相較于2G網絡,3G/4G網絡在傳輸帶寬有了明顯提升,為各類3G/4G應用提供了技術保障。同時隨著智能手持終端(手機、平板)的普及,也為各類3G/4G應用提供了載體。現階段各大視頻監控廠家紛紛推出移動監控模式,通過手持終端進行遠程視頻監控已成為了主流,領導、專家可以隨時隨地掌握現場狀況,為日常管理、應急指揮帶來了便利。可靠的系統設計系統穩定性、可靠性經過大量理論依據、專家咨詢和數據測試,最終采用最合理的硬件、系統和平臺配置。整個系統從網絡到應用系統再到平臺模塊都考慮到了數據冗余。最大性的避免了由某一處故障導致的系統癱瘓。前端系統概述前端系統概述前端系統主要包括:視頻監控系統、環境監測與智能控制、智能一卡通、出入口管理、入侵報警、應急指揮、地磅系統、作業全過程管控系統、公共廣播系統。前端系統對發電廠內原有安防系統及工業電視系統利舊使用,并整合上述子系統,可對電廠內的音視頻、報警、環境量等數據及時存儲上傳,并且通過監控中心規則設置,各系統之間進行智能聯動。視頻監控系統視頻監控系統主要負責對火電廠重要區域進行全天候的常規視頻監控,同時能與其它子系統進行報警聯動,滿足對安全管理的要求。除了常規視頻監控外,本方案還采用智能視頻監控,以此提高系統的實用價值。常規視頻監控攝像機選型前端攝像機的監控范圍大小、視頻采集質量將影響整個視頻監控系統的質量,系統設計時應根據現場監控需求,選擇合適的產品,保障視頻監控的效果。選型原則我們選擇攝像機時可參考以下原則:大門監控可采用網絡高清攝像機,防止云臺轉動導致錯失目標;圍墻監控可采用網絡高清攝像機,便于看清可疑目標;室外全景監控(主控樓頂)可采用網絡高清球機,實現大范圍監控的需要;小范圍的室內監控可采用網絡高清攝像機;大范圍的室內監控可采用網絡高清球機,根據客戶需求也可選用網絡高清全景攝像機,實現大范圍監控的需要;網絡高清圖像分辨率達720p以上;室外槍機需配置IP66等級室外護罩,室外球需達到IP66防護等級;部分距離較遠(超過100米)、周圍高壓設備干擾較大的網絡監控點,建議采用光纖網絡攝像機或通過網絡光端機實現光電轉換。監控點配套支架安裝火電廠攝像機應根據所需監控的范圍、角度、場景以及現場條件來選擇安裝方法。出于安全因素及施工條件考慮,以支架安裝為主。支架安裝應按以下原則:火電廠內運行有電氣設備,安裝時首先應考慮與高壓設備的安全距離;攝像機支架的選擇必須滿足荷重要求,同時具備防銹防腐功能。安裝應牢固,不得歪斜,制作要美觀;不具備條件可利用原有水泥桿配套U型抱箍安裝攝像機。補光燈對于采光條件比較差的場所,以及夜晚低照度環境下的監控需要,為了保障監控質量,需要在監控點配置補光燈,在監控現場環境及設備時開啟周圍的燈光。燈光部署應按以下原則:現場燈光設備采用集中供電,各燈光設備獨立電源;根據現場需求配備相應功率的燈光設備;采用節能環保LED燈;室外燈光設備符合IPX6防水標準;燈光設備合理選擇安裝位置,以防光源影響攝像機圖像。智能視頻監控傳統視頻監控的主要作用是事后調查回放,往往都是事故發生后,才去查閱相應的視頻,僅僅作為案件的回顧,而無法防患于未然。智能化是視頻監控發展的必然趨勢,智能視頻分析技術的出現正是這一趨勢的直接體現。如果把攝像機看作人的眼睛,而智能視頻系統則可以看作人的大腦。智能視頻監控系統能夠識別不同的物體,發現監控畫面中的異常情況,并能夠以最快和最佳的方式發出警報和提供有用信息,提高報警處理的及時性,從而能夠更加有效的協助工作人員預先發現危機,并最大限度的降低誤報和漏報現象。早期的視頻移動探測技術(VMD)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僅僅具備移動探測功能,在目標跟蹤、分類、識別等方面功能較弱,還會產生大量誤報。由于VMD技術的缺陷,就產生了基于背景建模和目標追蹤技術的智能視頻分析(IVS)技術,這里的IVS技術是個泛指以示與VMD技術的區別。與傳統的監控系統相比,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具有更優的有效性和持久性。傳統視頻監控的“被動監控”模式只適用于事后追溯,智能分析技術的應用,變“被動”為“主動”,可以對事件做到“早發現、早預防”。以火電廠為例,由于火電廠監控點位多、視頻信息量大、無效視頻信息多,通過智能視頻分析過濾功能可減少無用視頻信息,將大量無用信息過濾在前端,制定分析策略后將有價值的視頻信息提取并存放到上級平臺,能夠有效降低工作人員的監控壓力。通過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可以主動發現火電廠內的異常情況(比如非法闖入、設備運行異常),在事件發生時就及時發現并進行控制,從而減少設備突發事故、預防人身傷亡事故。行為分析火電廠內存在大量重要區域且監控需求不同,而海康威視的智能分析設備也支持多種部署模式,可以滿足多種需求。智能跟蹤球在球機中直接集成智能分析與跟蹤功能,當球機鏡頭固定時,可做區域入侵檢測,對報警目標可實現放大跟蹤。當場景中出現多個目標時,可以對多個目標輪巡跟蹤。在火電廠周界防范區域,智能跟蹤球能夠得到很好的應用。例如火電廠的圍墻范圍廣,如果是不具備跟蹤功能的普通球機,當非法闖入者越過圍墻后,還需控制球機尋找。通過智能分析,劃定圍墻為警戒面,布防情況下當有可疑份子穿越警戒面后,即可產生報警信號并進行跟蹤,幫助運行人員及時定位非法闖入者。智能網絡攝像機隨著智能視頻分析技術的發展,海康威視針根據客戶需求推出了各類智能產品,支持多種模式的場景分析,主要功能如下表所示:智能分析功能穿越警戒面檢測功能描述:自動檢測運動目標穿越警戒面的行為,適合于周界防范的應用。功能特點:警戒面、布防時間由用戶自由設定。支持單向或雙向跨越警戒面檢測。可檢測預設尺寸范圍的目標。區域入侵檢測功能描述:當有目標進入警戒區域時立即報警,適合于周界防范的應用。功能特點:警戒區域、布防時間可由用戶自由設定。支持檢測多目標進入區域。可檢測預設尺寸范圍的目標。進入區域檢測功能描述:檢測在警戒區域內是否有目標入侵,適合于周界防范的應用。功能特點:警戒區域、布防時間、入侵持續時間可由用戶自由設定。支持檢測多目標入侵檢測。可檢測預設尺寸范圍的目標。離開區域檢測功能描述:當有目標離開警戒區域時立即報警,適合于周界防范的應用。功能特點:警戒區域、布防時間可由用戶自由設定。支持檢測多目標離開區域。可檢測預設尺寸范圍的目標。徘徊檢測功能描述:檢測是否有目標在警戒區域內滯留超過設定時間。功能特點:警戒區域、布防時間、徘徊持續時間可由用戶自由設定。支持檢測多目標徘徊檢測。可檢測預設尺寸范圍的目標。物品遺留檢測功能描述:檢測警戒區域是否出現遺留物體。功能特點:警戒區域、布防時間、遺留時間可由用戶自由設定支持檢測多目標遺留檢測。可檢測預設尺寸范圍的物品。物品拿取檢測功能描述:檢測警戒區域是否有物品被拿取或被搬移。功能特點:警戒區域、布防時間、保全時間可由用戶自由設定支持檢測多目標徘徊檢測。可檢測預設尺寸范圍的物品。停車檢測功能描述:對監控防區內停泊的車輛進行自動檢測。功能特點:警戒區域、布防時間、停車時間可由用戶自由設定。支持檢測多目標徘徊檢測。可檢測預設尺寸范圍的目標。人員聚集檢測功能描述:檢測在警戒區域內的人員密度是否大于閾值。功能特點:警戒區域、布防時間、聚集時間、人員聚集密度可由用戶自由設定。可檢測預設尺寸范圍的目標。快速移動檢測功能描述:檢測是否有目標在警戒區域內的行動速度大于閾值。功能特點:警戒區域、布防時間、快速移動速度、可由用戶自由設定。可檢測預設尺寸范圍的目標。特殊區域視頻監控儲料區大多數火電站主要以煤作為原料,故監控重點在于1、煤炭堆置區域的視頻監控;2、輸送帶區域的傳輸帶作業情況,輸送帶區域則側重輸送帶作業狀態、輸送帶上煤炭的大小尺寸是否正常、有無斷料情況;3、儲料區重點部位進行監視,包括防范人員入侵盜竊煤炭燃料,破壞設備等煤炭堆置區域及輸煤皮帶監控煤炭堆置區域易發生自燃現象,一旦發生火災會造成造成生命、財產的嚴重損失,故推薦采用熱成像攝像機進行監控,便于火情的及時發現和有效控制,同時為事后火災的處理提供直接的錄像資料。另外儲煤場里的存煤經過長時間存放,極易發生“悶燒”潛伏,然而,當它被輸入露天煤場中間的輸煤皮帶上,極易發生著火自然現象,致使膠帶、煤斗等設備發生燒損事故。可采用熱成像攝像機對其進行監控熱成像網絡云臺攝像機熱成像攝像機被動式采集物體的紅外輻射成像,具有熱點檢測功能,當其監控的場景內出現火點時,熱成像攝像機能夠及時捕獲到該火點,并主動發出報警信息,達到提前火災報警防范的效果。熱成像攝像機能夠檢測到的最小火點需要在圖像上占用至少3個以上像素點。需要根據監控場景的范圍選擇不同焦距的熱成像鏡頭及產品。輸送帶區域的傳輸帶作業情況輸送帶區域可采用高清網絡攝像機,且與SCADA系統進行聯動,當輸送帶作業狀態異常或出現斷料等情況時,SCADA系統發出報警信號,可以通過與電廠內視頻監控系統聯動,通過視頻窗格的彈出,完成視頻復核工作。重點區域(禁區)等區域防范工作可通過上文智能視頻監控中介紹的SmartIPC完成對重點區域的監控防范工作。如區域入侵檢測、人員徘徊檢測等功能應用。區域入侵檢測人員徘徊檢測冷卻水處理區冷卻水處理區為高溫多濕的特殊環境,重點除對人員及作業安全監控外,還必須對冷卻鍋爐的河水或海水狀態及進出口的水量進行影像與數據監控。可采用防腐蝕攝像機對區域進行監控防腐蝕攝像機材質:不銹鋼(316L),滿足WF2、NEMA4X和C5-M防腐蝕標準,有效避免酸性、中性鹽霧腐蝕。工作溫度和濕度:-40℃-70℃,濕度小于90%防護等級:球機:IP68,TVS6000V防雷、防浪涌、防突波,符合GB/T17626.5四級標準。半球和槍機:高于IP66的防護等級,在所有零件接觸間隙都加密封圈。飛灰脫硫處理區飛灰脫硫處理區是燃煤火力發電廠內一個具危險性的特殊環境。燃煤火力發電燃燒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如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及飛灰等一些帶有害物質的灰渣,無防護處理時會對工作人員產生危害。所以此處除了必要的物質及氣體偵測外,脫硫及脫硝作業及飛灰的傾倒、堆積及固化處理的過程都必須做到影像的完全監控,以免有作業安全問題發生時卻無人發現,同時在集塵等作業上更要注意灰塵濃度及作業區溫度的監控。監視系統用于對鍋爐、機械、機電和輔助車間等生產環境,以及重要設備相對集中的區域進行監視。通過顯示器和大屏等,使電廠監控室操作人員能監視本區域內的所有圖像。在此區域可采用防爆攝像機對區域進行監測防爆球機防爆標志:ExdⅡCT6/DIPA21TA,T6防護等級:IP68雙層不銹鋼材質設計,防爆球機散熱采用索尼高性能傳感器,圖像清晰200萬像素逐行掃描1/3"CMOS20倍光學變倍最大分辨率可達1920×1080最低照度:彩色0.02lux@F1.6支持ICR紅外濾片式自動切換支持數字寬動態、3D降噪支持標準的API開發接口,支持海康SDK、Onvif、CGI和PSIA協議接入支持三維智能定位功能,配合DVR/客戶端軟件/IE可實現點擊跟蹤和放大支持斷電狀態記憶功能,上電后自動回到斷電前的云臺和鏡頭狀態支持NAS存儲錄像,錄像可斷網續傳,最高可支持8個NAS盤支持全景狀態下的自動跟蹤功能可選智能分析功能電廠油庫區、制氫站火電廠油庫區屬于爆炸和火災威脅性設施,一般電廠油庫區設施包含:油泵房、防火堤、圍墻、道路等。在火電廠油庫區監控設備的安裝必須做到安全可靠,需考慮到防爆要求,因此推薦部署防爆攝像機。一般火電廠大型發電機多采用氫氣冷卻的方式,使用氫氣對發電機轉子進行冷卻,若用氫量較大,則會電廠會自建制氫站,利用電解水制氫。因為氫氣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因此推薦部署防爆攝像機。防爆球機防爆標志:ExdⅡCT6/DIPA21TA,T6防護等級:IP68雙層不銹鋼材質設計,防爆球機散熱采用索尼高性能傳感器,圖像清晰200萬像素逐行掃描1/3"CMOS20倍光學變倍最大分辨率可達1920×1080最低照度:彩色0.02lux@F1.6支持ICR紅外濾片式自動切換支持數字寬動態、3D降噪支持標準的API開發接口,支持海康SDK、Onvif、CGI和PSIA協議接入支持三維智能定位功能,配合DVR/客戶端軟件/IE可實現點擊跟蹤和放大支持斷電狀態記憶功能,上電后自動回到斷電前的云臺和鏡頭狀態支持NAS存儲錄像,錄像可斷網續傳,最高可支持8個NAS盤支持全景狀態下的自動跟蹤功能可選智能分析功能防爆攝像儀防爆標志:ExdⅡCT6/DIPA20TA,T6防護等級:IP68不銹鋼材質構造,適合各種復雜環境使用200萬像素逐行掃描1/2.8"CMOS20倍光學變倍,焦距為4.3-86mm最大分辨率可達1920×1080最低照度:彩色0.05lux@F1.6支持ICR紅外濾片式自動切換支持數字寬動態、3D降噪主廠房區域監控主廠房區域一般有發電機組、鍋爐燃燒系統、主變壓器、廠變壓器、配電間、機組直流室、UPS室、蓄電池室、空調機房等區域。對于發電機組、鍋爐燃燒系統等大范圍區域的監控推薦采用球機進行監控。對于主變壓器、廠變壓器、配電間、機組直流室、UPS室、蓄電池室、空調機房等小范圍區域監控可采用筒機或半球進行監控。環境監測與智能控制系統本部分主要環境監測、智能控制、火災報警三個系統組成,主要監測火電廠內的運行環境并通過控制相關設備來保障環境,并統一接入動力環境報警主機,所以這里統稱為環境監控與智能控制系統。動環監控報警主機環境監測、火災報警、智能控制等子系統部署在火電廠內,但各系統獨立運行,無法發揮系統功能,同時也給維護和管理帶來了不便。為了實現多系統的綜合監控、集中管理,急需對各子系統進行集成。技術介紹動環監控報警主機是環境監控與智能控制系統的核心設備,實現環境信息、報警信息實時處理、傳輸、存儲等功能。它的出現解決了前端多系統集成的問題,它可以通過4-20mA模擬量接口、開關量接口、RS-485串口與各子系統連接,對各種數據進行匯集,處理成數字信號,并可以提供向上的接口供平臺訪問、管理。海康威視多功能動環監控報警主機,可采集模擬量信號、串口信號、開關量信號,是針對火電廠特點量身設計的監控報警主機。動環監控報警主機一體化的設計,兼容多種規格的接口,可以保護現有投資,避免重復建設,今后可以增加主機數量以支持更多的子系統接入。主要功能采集火電廠內的環境量信息,經通信控制器的協議轉換后上傳中心。采集火電廠內的開關量報警信號,可實現本設備的開關量聯動輸出。采集火電廠內的串口數據,通過通信控制器的預案實現系統聯動配置原則根據火電廠現場動環監測設備的接口數量進行配置,對于RS-485設備,支持總線方式。環境監測子系統根據火電廠的實際需求,配置溫濕度傳感器、水浸探頭等環境監測設備,這些環境信息通過動環監控報警主機實現數據集中上傳。溫濕度傳感器一般情況下電氣設備對環境的溫濕度都有相應的要求,特別對于一些昂貴精密的設備更是如此。電力行業中由于溫度過高過低引起的元器件失效或環境濕度過高引起的漏電事故時有發生,所以需對溫濕度進行實時采集和控制。技術介紹溫濕度傳感器,采用傳感、變送一體化設計,采集溫濕度數據,進行數據校正轉換,轉換成4-20mA電流環信號上傳,并能在現場LCD上顯示。主要功能火電廠內的溫濕度傳感器通過4-20mA接口連接至動環監控報警主機,溫濕度模擬量能實時上傳平臺,前端及控制中心能隨時查閱設備運行場地的環境溫濕度,并做出相應的處理(遠程遙控空調)。配置原則在主控室、繼保室、通信室、蓄電池等室內需配備溫濕度傳感器。如果被測的房間太大,就應放置多個溫濕度傳感器。可通過LCD顯示現場溫濕度。水浸探頭當連續降雨或排水不暢時,電纜溝內會產生積水,當積水淹沒溝內電纜時會造成安全隱患,電纜長期浸泡在水中時,如果沒有很好的防水結構,電纜很容易產生絕緣的水樹枝老化,從而造成絕緣的破壞,將會大大縮短電纜的壽命,嚴重的還會造成短路跳閘。所以我們需實時了解電纜溝的積水情況,以便及時使用抽水泵排水。所謂“水樹枝”,指塑料電纜絕緣在電場和水的作用下,由雜質、氣泡及隆凸不平處引發其內部絕緣材料降解而產生樹枝狀放電通道。水樹枝會隨著時間的發展繼續生長,最終導致絕緣擊穿,成為電纜早期損壞的重要原因。技術介紹水浸探頭根據探測電極浸水后阻抗發生變化,通過專用集成芯片對水浸輸入信號進行信號放大、整形、比較,將電極電導的變化轉換成標準電壓信號,推動繼電器輸出開關量信號,指示探頭所在位置是否有水。在沒有水浸入時,電極之間的電導為零,當有水接觸電極時,電導變大。火電廠內需對電纜溝內的水位進行實時檢測,當水位超過警戒線時,能夠通過開關量向綜合監控系統報警。主要功能電纜溝內的水浸探頭通過開關量輸出報警信號給動環監控報警主機,動環監控報警主機根據預置規則啟動抽水泵排水,同時把現場積水情況及時上傳平臺,使前端及控制中心知情。配置原則傳感器應安裝在感應點上方較高位置,以確保其不被水淹沒,安裝時先安裝底座。如果用戶要多點檢測,一組導線上可帶4~5個探頭,也可以接多組分導線,每組導線帶1個探頭或多個探頭。火災報警子系統由于主控室、保護室等都是重要電氣設備,一旦失火,會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嚴重的還會引起設備的誤動作,危及該地區電網的穩定運行,所以防火是必不可少的防范措施。技術介紹火電廠都有獨立的火災報警系統,根據火電廠現場情況可劃分為不同的防區,每個防區內配置有不同數量的煙感等火災探測器,來監測煙霧報警情況。動環監控報警主機可通過開關量報警電纜與火災報警主機,進行實時通訊,能夠及時響應火災報警主機發出的報警信息。報警系統接入圖主要功能火災報警系統具有不同的防區,當檢測到火災時,報警主機輸出相應防區的報警信息到動環監控報警主機。動環監控報警主機可根據預置規則聯動相應功能:報警信息上傳中心,保安人員可以迅速來到事發地點;聯動相應的燈光照明,調用預置位,以便前端及監控中心能及時了解現場火勢。火災報警系統的開關量能實現各種聯動:開啟門禁,使火災區域的人員能夠逃生;實現與電源控制開關的聯動,自動切斷重要設備的電源。配置原則報警主機應具備開關量報警節點,用于輸出報警及聯動。報警主機需安裝在主控室或保安室。報警主機可與消防119聯網,提高系統的消防安全等級。智能控制系統火電廠內的相關輔助控制設備較多,許多設備都只能在前端進行控制,實現無人值守后,需要在某些情況下實現遠程的控制功能,如遠程打開現場燈光、風機、水泵、門禁、空調等,通過遠程控制系統將火電廠輔助控制設備集中、整合,能夠遠程手動、聯動控制。現場的控制設備分為2大類:智能設備、開關設備。火電廠內的燈光和空調需要通過協議控制,因此屬于智能設備;其它如抽水泵屬于開關控制。智能燈光控制器技術介紹智能燈光控制器內置大電流繼電器,實現遠程燈光開關。燈光控制系統接入圖主要功能智能燈光控制器通過RS-485接口連接至動環監控報警主機,平臺通過動環監控報警主機發送控制命令給智能燈光控制器通,實現燈光開關。部署原則視接入燈光路數而定;燈光控制器單路繼電器額定功率需滿足輸出功率。智能空調控制器技術介紹RS-485智能空調控制器,能讓用戶不必再往返于各個空調之間;空調智能控制系統能學習并存儲空調遙控器發出的紅外碼,兼容各種空調機型,多種自動控制方式適應不同場所需求,使普通空調輕松實現自動化。智能空調控制器一般由控制模塊、紅外發射線、電流檢測模塊組成。空調控制系統接入圖控制模塊通過RS-485口接受管理平臺的空調控制命令,再通過紅外發射線控制空調。紅外發射線紅外發射線裸線端接入控制器,將紅外發射二極管一端固定在空調紅外接收窗口附近。電流檢測模塊將電流檢測模塊裸線端接入動環監控報警主機的信號檢測接口,將電流檢測模塊套入空調供電線路的零線或火線(建議零線)。主要功能智能空調控制器通過RS-485接口連接至動環監控報警主機,平臺通過動環監控報警主機發送控制命令給智能空調控制器通,實現空調開關機、溫度調節。部署原則空調控制器可在空調室內機旁就近安裝;一臺空調配套一個智能空調控制器,多臺空調控制器通過RS-485總線方式連接。智能開關量控制對于開關設備,只需控制設備的啟、停,如抽水泵等,可以直接接入動環監控報警主機的開關量輸出接口。平臺可通過網絡發送開關控制命令,控制設備的啟、停;也可以設置相應的聯動規則,比如通過水浸報警聯動水泵啟動排水等。采用綜合輔助系統控制開關量存在的最大問題是要解決遠程控制與本地控制之間的關系,需要改造站內的控制回路,改造后平臺可以遠程開啟,本地可以關閉,反之本地開啟,遠程也可以關閉。智能開關量控制示意圖如下:智能開關量控制示意圖智能一卡通系統門禁管理系統門禁管理系統是針對各區域重要辦公場所、主要物資倉庫、發電機層、調度室、通信機房等重要部位的通行門以及主要的通道口進行出入監視和控制。門禁管理系統采用TCP/IP網絡化門禁系統,提高門禁系統信號的傳輸速度和傳輸質量,為門禁的安全管理提供安全性和穩定性保障。設計思路系統主要由前端設備、傳輸網絡與監控中心設備組成。前端設備由門禁讀卡器、電控鎖、開門按鈕及門禁控制主機等組成。主要負責采集與判斷人員身份信息與通道進出權限,結合電鎖控制對授權人員放行。傳輸網絡主要負責數據傳輸,包括門邊設備與門禁控制主機之間,以及控制器與監控中心之間的數據通訊。監控中心負責系統配置與信息管理,實時顯示系統狀態等,主要由管理服務器與管理平臺組成。拓撲結構門禁管理系統拓撲結構圖如下:門禁管理系統拓撲結構圖前端設計電廠門禁點設計主要考慮受控區域的進出權限控制,結合電廠的環境特點與實際應用需求,通過對進出通道設置門禁設備,限定不同人員的出入權限,并對人員進出信息進行記錄查詢等。在針對不同受控區域進行門禁點配置時,應遵循以下原則:按需確定受控區域門禁點設計應首先確定受控區域與控制需求,例如樓內區域往往需要限制外來人員的進入,需要在主要出入口設置門禁點;重要通道和艙室只能有相關工作人員進出,需要在重要通道設置門禁點;管理機房一般只允許機房工作人員進出,需要在機房門設置門禁點等;全面的點位設置對于需要進行通行權限控制的區域,應全面考慮該區域的進出通道,對所有可能進入該受控區域的出入口設置門禁點。配合門禁控制邏輯門禁點配置需要與系統控制邏輯相對應,如單向控制只需在進門或出門處設置門禁點,雙向門禁控制則需要在進出兩邊均設置門禁點。電廠常見的門禁控制以單向控制居多。在門禁點設計的過程中,應同時考慮門禁與其它系統的聯動,確定各門禁點的聯動屬性。便攜的識別方式門禁點通過門禁讀卡器或生物識別儀對進出人員的身份進行識別,門禁點設置時應根據區域特點與受控區域的安全級別,同時考慮便攜性需求,選擇不同的識別方式,如單純的刷卡認證、密碼認證、指紋認證、指靜脈認證或多種認證方式相結合等。合理經濟的門禁點匯聚方式門禁點需要與監控中心進行數據通訊,因此各門禁點與監控中心之間需要建設通訊線路。基于節省線材與施工的考慮,門禁點較多的情況下需要將多個點位進行匯聚。在門禁點位設計過程中,應考慮門禁控制主機的上下行通訊方式以及單臺控制器接入門禁點數量等,選擇較為合理、經濟的匯聚方式。傳輸設計門禁管理系統的網絡傳輸設計為:門禁控制主機下行RS485總線或weigand通訊方式,接入門禁讀卡器或生物識別儀;通過多芯信號線接入門狀態信息、開門按鈕信號、報警輸入信號等;通過多芯信號線輸出門鎖開關控制信號與報警聯動信號等;通過RS485方式將多個控制主機相連,至監控中心通過通過TCP/IP通訊轉換器接入監控中心以太網;管理客戶端通過標準網絡線接入機房以太網;管理客戶端通過USB線接入發卡器。監控中心設計監控中心主要由PC機、發卡器和中心管理平臺組成,負責系統配置、信息管理、實時顯示系統狀態、卡片管理等。門禁系統監管參數設置:可設置監控范圍(區域、設備類型、具體設備等)、應用類型、報警方式(MAIL、短信等)等。設備監控:監控指定范圍或者全部設備的當前運行狀態、用卡流水情況、設備參數情況、名單版本和時鐘情況等。應用監控:可監控黑卡交易、流水采集情況、卡庫平衡狀況、流水異常情況等,并可從應用準確定位到應用發生的終端位置等。報警處理:根據設置的報警參數、問題嚴重程度、問題的責任人等屬性,發送報警信息給有關人員。故障定位:可監控并定位故障發生的準確位置、故障類型、建議的處理方法等。統計分析:可對故障類型、發生次數、發生區域或設備等多角度進行統計分析等。系統密鑰管理,密鑰生成、密鑰發行、密鑰更新。各級部門的管理與維護。員工類型、補助類型管理與維護。交易科目類型管理與維護。日志管理。電子地圖管理為使監控人員能夠對門禁當前開關門的狀態進行具體的監視工作,門禁管理平臺提供了電子地圖監視程序,它是一套直觀的監視功能。由于工程調試人員已經將電子地圖的電子圖檔編制完成,監控人員只需簡單的界面操作工作即可實現管理。電子地圖監視程序主要的功能就是以圖形的形式顯示門禁的狀態,例如當前門是開門還是關門狀態,或者是門長時間打開而產生的報警狀態。此時的安保人員可以透過這種直觀的圖示來監視當前各門的狀態,或者對長時間沒有關閉而產生的報警門進行現場察看。人員管理實現人員信息的添加、刪除、修改、導入、同步等。信息更新維護和刪除。信息統計查詢。卡片管理卡片管理包括制卡、發行、換卡、掛失、解掛、卡回收、刪除等操作,管理過程須受“卡片管理權限”審核。支持不同類型人員的批量發卡與個別發卡,發卡中心可以完成對人員照片信息的統一采集、存儲、IC卡制作一系列工作。實現統一的IC卡日常維護管理。負責日常對卡的維護,如卡的掛失、解掛、補卡、換卡、卡信息修正、修改密碼、單個注銷和成批注銷、帳戶凍結/解凍、查詢、身份參數維護等等工作,并生成相應的報表和流水記錄,如卡片處理日報、月報、期報、年報等,流水記錄如掛失記錄、解掛記錄、制作記錄等。數據備份管理為保證系統的長期、穩定運行,必須要有可靠的數據備份機制。通過正確設計,可以從多種故障中恢復,包括:媒體故障、誤操作、服務器硬件故障等。數據備份:涵蓋數據庫、各種業務數據、安全日志等各種數據的完整和差異化自動備份機制,可支持靈活的備份管理工具。數據還原:可提供統一的各種備份數據還原工具。系統功能設置門禁系統的主要目的是要為對人員通行權限的管制,通過讀卡器或生物識別儀辯識,只有經過授權的人才能進入受控的區域門組,讀卡器能讀出卡上的數據或生物識別儀讀取信息并傳送到門禁控制主機,如果允許出入,門禁控制主機中的繼電器將操作電子鎖開門。門禁管理系統可以采用多種門禁方式(單向門禁、雙向門禁、刷卡+門鎖雙重、生物識別+門鎖雙重)。對使用者進行多級控制,并具有聯網實時監控功能。本系統的實施將有效保障電廠內的人、財、物的安全以及內部工作人員免受不必要的打擾,為電廠工作人員建立一個安全、高效、舒適、方便的環境。發卡授權管理系統采用集中統一發卡、分散授權模式。由發卡中心統一制發個人門禁卡和管理卡,再由門禁系統獨立授予門禁卡在本系統的權限。系統可對每張卡片進行分級別、分區域、分時段管理持卡人可進出授權的活動區域。設備管理該子系統能實時監控門禁系統各級設備的通信狀態、運行狀態及故障情況,當設備發生狀態變化時自動接受、保存狀態數據;開啟多個監視界面對不同設備進行分類監管;實現各類設備的數據下載、信息存儲查詢及設備升級等操作。實時監控系統監控人員可以通過客戶端實時查看每個門人員的進出情況(客戶端可以顯出當前開啟的門號、通過人員的卡號及姓名、讀卡和通行是否成功等信息)、每個門區的狀態(包括門的開關,各種非正常狀態報警等);也可以在緊急狀態遠程打開或關閉所有的門區。權限管理系統可針對不同的受控人員,設置不同的區域活動權限,將人員的活動范圍限制在與權限相對應的區域內;對人員出入情況進行實時記錄管理。實現對指定區域分級、分時段的通行權限管理,限制外來人員隨意進入受控區域,并根據管理人員的職位或工作性質確定其通行級別和允許通行的時段,有效防止內盜外盜。系統充分考慮安全性,可設置一定數量的操作員并設置不同的密碼,根據各受控區域的不同分配操作員的權限。動態電子地圖門禁子系統以圖形的形式顯示門禁的狀態,比如當前門是開門還是關門狀態,或者是門長時間打開而產生的報警狀態。此時管理人員可以透過這種直觀的圖示來監視當前各門的狀態,或者對長時間沒有關閉而產生的報警門進行現場察看。同時擁有權限的管理人員,在電子地圖上可對各門點進行直接地開/閉控制。出入記錄查詢系統可實時顯示、記錄所有事件數據;讀卡器讀卡數據實時傳送給管理平臺,可在監控中心客戶端立即顯示持卡人(姓名、照片等)、事件時間、門點地址、事件類型(進門刷卡記錄、出門刷卡記錄、按鈕開門、無效卡讀卡、開門超時、強行開門)等如實記錄且記錄不可更改。報警事件發生時,計算機屏幕上會彈出醒目的報警提示框。系統可儲存所有的進出記錄、狀態記錄,可按不同的查詢條件查詢,并生成相應的報表。刷卡加密碼開門在重要房間的讀卡器(需采用帶鍵盤的讀卡器)可設置為刷卡加密碼方式,確保內部安全,禁止無關人員隨意出入,以提高整個受控區域的安全及管理級別。邏輯開門(雙重卡)某些重要管理通道需同一個門二人同時刷卡才能打開電控門鎖。例如金庫等,只有兩人同時讀卡才能開門。脅迫碼防脅迫密碼輸入功能(需采用帶鍵盤式讀卡器)。當管理人員被劫持入門時,可讀卡后輸入約定脅迫碼進門,在入侵者不知情的情況下,中心將能及時接收此脅迫信息并啟動應急處理機制,確實保障該人員及受控區域的安全。防尾隨持卡人必須關上剛進入的門才能打開下一個門。本功能是防止持卡人尾隨別人進入。在某些特定場合,持卡者從某個門刷卡進來就必須從另一個門刷卡出去,刷卡記錄必須一進一出嚴格對應。該功能可為落實具體某人何時處于某個區域提供有效證據,同時有效地防止尾隨。反潛回持卡人必須依照預先設定好的路線進出,否則下一通道刷卡無效。本功能與防尾隨實現的功能類似,只是方式不同。配合雙向讀卡門點設計,系統可將某些門禁點設置為反潛回,限定能在該區域進、出的人員必須按照“進門→出門→進門→出門”的循環方式進出,否則該持卡人會被鎖定在該區域以內或以外。雙門互鎖許多重要區域,通行需經過兩道門,要求兩道門予以互鎖,以方便有效地控制尾隨或者秩序進入。可以有效地控制入侵的難度和速度,為保安人員處理突發事件贏得時間。互鎖的雙門可實現相互制約,提高系統安全性。當第一道門以合法方式被打開后,若此門沒關上,則第二道門不會被打開;只有當第一道門關閉之后,第二道門才能夠被打開。同理,如果第二道門沒有關好前,第一道也不予以刷卡打開。強制關門如管理員發現某個入侵者在某個區域活動,管理員可以通過軟件,強行關閉該區域的所有門,使得入侵者無法通過偷來的卡刷卡或者按開門按鈕來逃離該區域,通知保安人員趕到該區域予以攔截。異常報警該系統具有圖形化電子地圖,可實時反應門的開關狀態。在異常情況下可以實現系統報警或報警器報警,如非法侵入、超時未關等。圖像比對系統可以在刷卡時自動彈出持卡人的照片信息,供監控人員進行比對。系統聯動消防報警聯動門禁系統與消防系統聯動,協同運作,當緊急情況發生時,消防通道的門能自動打開。海康門禁系統可以提供軟件或硬件兩種消防聯動模式。軟聯動模式當發生火災時,由消防控制主機給出指令,通過海康威視iVMS-8800綜合監管平臺軟件內部聯動的方式控制相關區域門禁開啟。如有火災報警事件,則自動捕捉各種火災事件,以亮顯、聲效等展現火災的動態效果,將信息窗放在首要位置以提供報警詳情。管理員可直接在互動的界面上點擊圖標獲取不同區域的詳細信息,以及根據預先軟件編程自動向系統中的多種設備發送聯動指令,如根據報警的區域按照預設的疏散線路打開或關閉相關的通道門。硬聯動模式根據消防要求,門禁系統的消防聯動多采用硬件聯動模式。門禁系統有硬件的輸入聯動模塊,提供硬件的實時消防聯動。硬件聯動的信號通過輸入板輸入,結合系統結構的設計,或者系統聯動模塊的設定,完成消防聯動的要求;也可以提供同一時間全部聯動的功能。硬件聯動實施方案如下:通過調整和合理安排電源的布線方式,結合接入樓層弱電井的消防信號,直接通過電源的切換,當緊急狀態發生時,系統能夠滿足斷電開門的功能。門禁消防聯動以樓層為分區;要求消防干觸點信號接入相應區域的弱電間,以便門禁系統接受并強切相關區域的受控門;接收消防信號后,響應區域的門被強制打開并同時向消防系統提供消防的反饋信號,以便消防系統確認;消防鄰層強切或者全樓斷電等消防控制,由消防系統統一控制完成。結合消防的實際需求,消防規范N±1可以由消防系統N±1控制器實現,門禁系統接受消防系統N±1控制器的輸出信號即可。至于聯動邏輯,即“在一層以下的消防聯動次序是否為地下的所有層”等邏輯的設計和實現,均按照消防規范及消防系統要求而定。與視頻監控聯動門禁系統中最大的安全隱患是非法人員盜用合法卡作案。為了防止有人盜用他人合法卡作案,保證刷卡記錄的真實性,系統要求每次刷卡都能聯動視頻抓拍下刷卡人照片或保存下刷卡時的錄像資料。集成功能系統具有開放型結構,便于擴展和聯網。門禁系統可提供OPC、ODBC等接口,以實現與其他系統的集成。梯控管理系統梯控管理系統用于實現電梯樓層權限控制,保證電梯使用安全。主要包括:特定樓層訪問權限控制、樓層常開時段設定、公共樓層設定、假日配置、報警上傳與展示、刷卡記錄查詢等。系統可避免外來人員隨意通過電梯進入各區域,給各場所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保護這些區域的人員及財產安全,通過減少誤操作和空轉,有效減少損耗,減輕電梯維修負擔,節省維修費用,在實現節能的同時延長電梯的使用壽命。設計思路電梯樓層控制器主要用于樓層控制,對授予樓層權限的人方可使用該樓層的電梯按鍵并只到達被授權層。通過RS-485總線方式與電梯樓層控制器通訊,最多可對64層進行控制。拓撲結構梯控管理系統拓撲結構如下圖所示:梯控管理系統拓撲結構圖管理流程根據電廠大樓中使用電梯的人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具體如下:內部工作人員通過已授權的門禁卡使用電梯,到達經授權之樓層。工作人員有單層權限及多層權限之分。管理及保安人員通過已授權的門禁卡使用電梯,到達經授權之樓層。超級管理員可對管理人員、保安及內部工作人員進行卡片授權等管理。臨時訪客,先與被訪者建立聯系,經被訪者確認后,由訪客服務前臺為其發放經授權的臨時訪客卡門禁,供來訪者使用。內部工作人員卡模式內部工作人員通過已授權的門禁卡使用電梯,到達經授權之樓層。所有工作人員均需持卡使用電梯。卡片發行、授權等由安保中心統一管理。乘梯流程說明如下:進入:工作人員進入電梯后,可通過已授權的門禁卡,在電梯內的層控讀卡器處刷卡,控制器判斷卡片是否合法,如判斷為合法卡,則電梯的層控鍵盤方可啟動,并且只有經過授權的樓層鍵可供持卡人使用(未經授權的鍵則按鍵無效),持卡人按鍵選擇將到往樓層即可。如無卡或卡片為非法卡,則電梯的層控鍵盤不可啟用,即無法使用電梯。離開:工作人員進入電梯后自行選擇公共樓層(1層或地下層)按鈕啟動電梯下樓。或刷門禁卡開放已授權的樓層按鈕。管理及保安人員卡模式上行:管理及保安人員進入電梯后,通過在梯控讀卡器上刷門禁卡開放授權層的按鈕權限,按任意一層按鈕即可乘梯到達目的樓層。超級管理員可根據需要為管理人員設置二層或多層的選擇權限。離開:管理人員進入電梯后自行選擇公共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中學小學家長會 25
- 基礎護膚課件
- 醫院總務科科長述職報告
- 鐵路安全教育
- 2025安全網絡教育
- 通信行業競崗
- 大班安全事故警示教育
- 語文統編版2024版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第1課aoe教案01
- 青協網宣部述職報告
- 院感標準預防原則
- 2024年中考物理作圖題專練:杠桿作圖 強化訓練題(含解析)
- 2024年全國英語競賽《B類英語專業》初賽試題真題及答案
- 二年級體育下冊 小足球:腳內側傳球教學實錄
- 2025年安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單招職業適應性考試題庫有答案
- 穴位埋線治療
- 2025年中考英語閱讀訓練:熱點-電影《哪吒》(含答案)
- 課件:DeepSeek爆火現象中的思政課知識及考點分析
- 2025年中考英語時文閱讀 6篇有關電影哪吒2和 DeepSeek的英語閱讀(含答案)
- 客戶溝通技巧與客戶投訴處理培訓課件
- 老年口腔衰弱評估和干預的研究進展
- 【課件】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填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