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旅游景區突發事件調查預案TOC\o"1-2"\h\u26387第一章突發事件調查預案概述 487621.1預案目的 4144341.2預案適用范圍 4286111.3預案制定原則 510754第二章突發事件分類與等級 5123722.1突發事件分類 5152602.1.1按性質分類 5181072.1.2按影響范圍分類 5182852.2突發事件等級劃分 693052.2.1等級劃分原則 6248322.2.2等級劃分標準 680542.3突發事件等級判定 6314232.3.1判定依據 623232.3.2判定流程 643482.3.3動態調整 626177第三章預案組織架構 6200703.1指揮機構 744283.1.1旅游景區突發事件調查預案指揮機構負責領導、協調和監督景區突發事件的調查處理工作。 7320073.1.2指揮機構由以下成員組成: 7269473.1.3指揮機構的主要職責: 7287253.2工作部門 7109073.2.1旅游景區突發事件調查預案工作部門負責具體實施調查處理工作。 7141193.2.2工作部門主要包括以下部門: 786983.2.3各工作部門的主要職責: 794793.3工作小組 7129253.3.1旅游景區突發事件調查預案工作小組負責具體執行調查處理任務。 8252713.3.2工作小組主要包括以下小組: 8130333.3.3各工作小組的主要職責: 88102第四章預案響應流程 84234.1突發事件信息報告 8251914.1.1旅游景區突發事件發生后,現場負責人應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機制,進行初步評估,并在5分鐘內向上級應急管理部門報告。 8280424.1.2報告內容應包括:事件發生時間、地點、涉及人員、傷亡情況、事件性質、可能造成的后果、已采取的救援措施等。 8161074.1.3上級應急管理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立即進行信息核實,并根據事件嚴重程度,向上級領導報告。 8167954.2預案啟動 8101164.2.1根據突發事件嚴重程度,上級應急管理部門應在接到報告后15分鐘內啟動應急預案。 8298344.2.2啟動預案后,應急管理部門應立即成立現場指揮部,明確指揮長和副指揮長,負責組織、協調、指揮應急救援工作。 8305024.2.3現場指揮部應設立救援協調、信息收集、物資保障、醫療救護等小組,明確各小組職責和任務。 8165064.3預案實施 816584.3.1救援協調小組負責組織各方力量進行現場救援,保證救援工作有序進行。 8200214.3.2信息收集小組負責收集、整理、上報事件相關信息,為指揮決策提供依據。 9273274.3.3物資保障小組負責調配、運輸、分發救援物資,保證救援現場物資充足。 9141054.3.4醫療救護小組負責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救治,及時轉運重傷人員至醫療機構。 9134634.3.5現場指揮部應定期召開會議,分析事件進展,調整救援方案,保證救援工作高效進行。 9315364.4預案終止 9302384.4.1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傷亡人員得到妥善安置,景區恢復正常秩序后,現場指揮部應向上級應急管理部門報告預案終止。 9136544.4.2上級應急管理部門應在接到報告后15分鐘內,對預案終止進行審批。 9212654.4.3審批通過后,現場指揮部應組織各小組進行總結,整理救援經驗,為今后類似事件提供借鑒。同時對救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提高應急預案的實戰能力。 925958第五章應急資源與保障 9130015.1應急資源準備 9104135.2應急資源調度 9110835.3應急資源保障 1015172第六章突發事件調查與處理 10137726.1突發事件調查 10125506.1.1調查目的 10846.1.2調查原則 1028576.1.3調查內容 1034226.1.4調查程序 11142896.2突發事件處理 1165766.2.1處理原則 11130806.2.2處理措施 11168336.3調查報告撰寫 11320856.3.1報告結構 11274846.3.2報告撰寫要求 1230897第七章信息發布與輿論引導 12239147.1信息發布原則 1241657.1.1及時性原則 12325247.1.2準確性原則 12239037.1.3客觀性原則 12164827.1.4安全性原則 12254937.2信息發布流程 126957.2.1信息收集 127227.2.2信息審核 13171327.2.3信息發布 13303477.2.4信息更新 1382777.3輿論引導策略 13132327.3.1確定輿論引導目標 13274967.3.2制定輿論引導方案 13171777.3.3加強與媒體合作 137447.3.4引導網絡輿論 13257357.3.5強化輿論監督 1315223第八章應急演練與培訓 13262188.1應急演練組織 13114498.1.1演練目的 13166478.1.2演練組織架構 14226248.1.3演練內容 14142678.1.4演練頻次 147408.2應急演練實施 1465108.2.1演練前期準備 1447878.2.2演練實施 14167488.2.3演練評估 14128228.3應急培訓與宣傳 14174758.3.1培訓對象 1443968.3.2培訓內容 15205678.3.3培訓形式 15206308.3.4培訓效果評估 1518503第九章預案修訂與更新 1589219.1預案修訂原則 1534249.1.1實事求是原則 15249629.1.2科學合理原則 15252579.1.3動態調整原則 15318719.1.4系統性原則 15218379.2預案修訂流程 1675169.2.1組織評估 16157379.2.2收集意見 16259159.2.3擬訂修訂方案 16171139.2.4審核批準 1691579.2.5修訂實施 16272319.2.6宣貫培訓 1657339.3預案更新周期 1679399.3.1至少每年進行一次全面評估和修訂,以保證預案的時效性和適應性。 16313679.3.2在發生重大旅游景區突發事件后,應及時對預案進行評估和修訂,以吸取經驗教訓,提高預案的應對能力。 16300939.3.3根據國家法律法規、政策文件、行業標準等的變化,及時對預案進行更新,保證預案的合法性。 16211779.3.4根據旅游景區的實際情況,如設施設備更新、人員變動等因素,適時對預案進行修訂。 1611180第十章責任與監督 163221710.1預案實施責任 16945810.1.1旅游景區突發事件調查預案的實施責任主體為旅游景區管理機構。該機構應負責預案的制定、修訂、發布、培訓、演練及實施等工作。 163090510.1.2旅游景區管理機構應明確各部門、各崗位的職責和任務,保證預案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夠迅速、有序地啟動和執行。 173184110.1.3旅游景區管理機構的法定代表人為預案實施的第一責任人,對預案的實施負總責。各部門、各崗位的負責人為預案實施的直接責任人,對所負責范圍內的預案實施負直接責任。 17969510.1.4旅游景區管理機構應建立健全預案實施的責任追究制度,對預案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失誤、懈怠等行為進行嚴肅處理。 171425610.2預案監督機制 17519710.2.1旅游景區管理機構應建立健全預案監督機制,對預案的制定、修訂、發布、培訓、演練及實施等環節進行全程監督。 172085410.2.2旅游景區管理機構應設立專門的預案監督部門或指定專人負責預案監督工作,保證預案的有效性和實施效果。 171777710.2.3預案監督部門應定期對預案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并跟蹤整改落實情況。 171480110.2.4旅游景區管理機構應邀請外部專家對預案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以客觀、公正地評價預案的實施效果。 171322910.3預案考核評價 171058010.3.1旅游景區管理機構應建立健全預案考核評價制度,對預案的實施效果進行定期評價。 17975710.3.2預案考核評價應包括預案的制定、修訂、發布、培訓、演練及實施等環節的全面評估。 171643710.3.3旅游景區管理機構應制定具體的考核評價標準,明確考核評價的方法和程序。 1789610.3.4預案考核評價結果應作為旅游景區管理機構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對考核不合格的部門或個人進行嚴肅處理。 173176310.3.5旅游景區管理機構應根據預案考核評價結果,及時調整和完善預案內容,保證預案的持續有效性和適應性。 17第一章突發事件調查預案概述1.1預案目的本預案旨在明確旅游景區在發生突發事件時的調查流程、責任分工和應對措施,保證在突發事件發生后能夠迅速、高效、有序地開展調查工作,降低事件對旅游景區及游客的影響,保障游客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旅游景區的正常運營秩序。1.2預案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我國旅游景區范圍內發生的以下突發事件:(1)自然災害類:地震、洪水、山體滑坡、泥石流等;(2)災難類:火災、交通、建筑物倒塌等;(3)公共衛生類:傳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4)社會安全類:恐怖襲擊、暴力事件等;(5)其他對旅游景區造成重大影響的突發事件。1.3預案制定原則本預案的制定遵循以下原則:(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強化預防意識,采取有效措施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同時制定針對性的應急措施,降低事件影響。(2)快速響應,高效處置:在突發事件發生后,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有效措施,保證事件得到及時、高效的處置。(3)以人為本,保障安全:在應對突發事件過程中,始終將游客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保障游客的生命財產安全。(4)科學決策,合理調配:根據突發事件的性質、特點和影響,科學決策,合理調配資源,保證應對措施的實施。(5)協同作戰,資源共享: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實現資源共享,形成合力,共同應對突發事件。(6)持續改進,不斷完善:在預案實施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及時調整和完善預案內容。第二章突發事件分類與等級2.1突發事件分類2.1.1按性質分類旅游景區突發事件按性質可分為以下幾類:(1)自然災害類:包括地震、洪水、臺風、泥石流等自然災害。(2)災難類:包括火災、交通、建筑安全、游客意外傷害等。(3)公共衛生事件類:包括疫情、食物中毒、傳染病等。(4)社會安全事件類:包括恐怖襲擊、群體性事件、搶劫、盜竊等。2.1.2按影響范圍分類旅游景區突發事件按影響范圍可分為以下幾類:(1)局部性事件:影響范圍較小,僅限于某一景區或局部地區。(2)區域性事件:影響范圍較廣,涉及多個景區或相鄰地區。(3)全局性事件:影響范圍廣泛,涉及整個旅游景區行業或全國范圍。2.2突發事件等級劃分2.2.1等級劃分原則根據突發事件的影響范圍、危害程度、緊急程度等因素,將旅游景區突發事件分為四個等級: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2.2.2等級劃分標準(1)特別重大(Ⅰ級):影響范圍廣泛,危害程度嚴重,需緊急采取應急措施,涉及多個景區或全國范圍。(2)重大(Ⅱ級):影響范圍較大,危害程度較重,需采取應急措施,涉及多個景區或相鄰地區。(3)較大(Ⅲ級):影響范圍一般,危害程度適中,需采取一定的應急措施,涉及某一景區或局部地區。(4)一般(Ⅳ級):影響范圍較小,危害程度較輕,可通過常規手段處理,涉及單個景區或局部地區。2.3突發事件等級判定2.3.1判定依據旅游景區突發事件等級判定依據主要包括:事件性質、影響范圍、危害程度、緊急程度等。2.3.2判定流程(1)收集信息:對突發事件進行初步了解,收集相關資料。(2)分析評估:根據收集的信息,分析事件性質、影響范圍、危害程度等因素。(3)等級判定:根據分析評估結果,按照等級劃分標準,確定事件等級。(4)報告上級:將判定結果報告上級部門,以便采取相應應急措施。2.3.3動態調整在突發事件應對過程中,根據事件發展態勢和救援效果,可對事件等級進行動態調整,保證應急措施的適時調整和有效實施。第三章預案組織架構3.1指揮機構3.1.1旅游景區突發事件調查預案指揮機構負責領導、協調和監督景區突發事件的調查處理工作。3.1.2指揮機構由以下成員組成:(1)景區主要負責人擔任指揮長,負責指揮全局工作。(2)景區分管安全、運營、保衛等工作的負責人擔任副指揮長,協助指揮長開展工作。(3)景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專業人員擔任成員,負責具體事務的執行與協調。3.1.3指揮機構的主要職責:(1)制定景區突發事件調查預案,明確調查處理流程、方法和要求。(2)組織、指揮景區突發事件的調查處理工作,保證各項工作有序進行。(3)向上級和相關部門報告事件調查進展和結果。(4)對景區突發事件調查處理工作進行總結,提出改進措施。3.2工作部門3.2.1旅游景區突發事件調查預案工作部門負責具體實施調查處理工作。3.2.2工作部門主要包括以下部門:(1)安全保衛部門:負責現場秩序維護、人員疏散、現場保護等工作。(2)運營管理部門:負責協調景區運營工作,保證調查處理工作順利進行。(3)醫療救護部門:負責現場傷員救治和緊急醫療救援。(4)技術支持部門:提供技術支持和現場調查所需的設備、工具等。(5)信息宣傳部門:負責事件信息的收集、整理、發布和對外宣傳。3.2.3各工作部門的主要職責:(1)安全保衛部門:保證現場秩序穩定,及時處理突發事件。(2)運營管理部門:協調景區運營資源,為調查處理工作提供支持。(3)醫療救護部門:及時救治傷員,保障人員生命安全。(4)技術支持部門:提供技術保障,保證調查處理的順利進行。(5)信息宣傳部門:準確、及時地發布事件信息,對外宣傳景區形象。3.3工作小組3.3.1旅游景區突發事件調查預案工作小組負責具體執行調查處理任務。3.3.2工作小組主要包括以下小組:(1)現場調查組:負責現場勘查、收集證據、了解事件經過等。(2)應急處理組:負責現場救援、人員疏散、物資調配等。(3)善后處理組:負責處理事件善后事宜,包括賠償、慰問等。(4)專家咨詢組:提供專業意見和建議,協助調查處理工作。3.3.3各工作小組的主要職責:(1)現場調查組:詳細記錄現場情況,為調查處理提供依據。(2)應急處理組:迅速處置突發事件,保證景區安全。(3)善后處理組:妥善處理事件善后事宜,維護景區形象。(4)專家咨詢組:為調查處理工作提供專業支持,保證調查結果的準確性。第四章預案響應流程4.1突發事件信息報告4.1.1旅游景區突發事件發生后,現場負責人應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機制,進行初步評估,并在5分鐘內向上級應急管理部門報告。4.1.2報告內容應包括:事件發生時間、地點、涉及人員、傷亡情況、事件性質、可能造成的后果、已采取的救援措施等。4.1.3上級應急管理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立即進行信息核實,并根據事件嚴重程度,向上級領導報告。4.2預案啟動4.2.1根據突發事件嚴重程度,上級應急管理部門應在接到報告后15分鐘內啟動應急預案。4.2.2啟動預案后,應急管理部門應立即成立現場指揮部,明確指揮長和副指揮長,負責組織、協調、指揮應急救援工作。4.2.3現場指揮部應設立救援協調、信息收集、物資保障、醫療救護等小組,明確各小組職責和任務。4.3預案實施4.3.1救援協調小組負責組織各方力量進行現場救援,保證救援工作有序進行。4.3.2信息收集小組負責收集、整理、上報事件相關信息,為指揮決策提供依據。4.3.3物資保障小組負責調配、運輸、分發救援物資,保證救援現場物資充足。4.3.4醫療救護小組負責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救治,及時轉運重傷人員至醫療機構。4.3.5現場指揮部應定期召開會議,分析事件進展,調整救援方案,保證救援工作高效進行。4.4預案終止4.4.1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傷亡人員得到妥善安置,景區恢復正常秩序后,現場指揮部應向上級應急管理部門報告預案終止。4.4.2上級應急管理部門應在接到報告后15分鐘內,對預案終止進行審批。4.4.3審批通過后,現場指揮部應組織各小組進行總結,整理救援經驗,為今后類似事件提供借鑒。同時對救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提高應急預案的實戰能力。第五章應急資源與保障5.1應急資源準備為保證旅游景區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夠迅速、有效地進行應急處理,應做好以下應急資源準備工作:(1)人力資源:建立完善的應急隊伍,包括救援隊伍、醫療隊伍、安保隊伍等。對應急隊伍進行定期培訓,提高其應急處理能力。(2)物資資源: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如救援器材、醫療設備、防護用品等。同時建立應急物資清單,明確各類物資的數量、存放位置及使用方法。(3)信息資源:建立旅游景區應急信息管理系統,實時收集、整理、分析各類應急信息,為應急決策提供數據支持。(4)技術資源: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如無人機、衛星遙感、大數據分析等,為應急處理提供技術支持。5.2應急資源調度在突發事件發生時,應急資源調度應遵循以下原則:(1)統一指揮:成立應急指揮部,統一領導、指揮應急資源調度工作。(2)分級負責:各級應急管理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應急資源調度。(3)快速響應:接到應急資源調度指令后,各級應急管理部門應迅速行動,保證應急資源及時到達現場。(4)合理分配:根據突發事件性質、規模及影響范圍,合理分配應急資源,保證重點區域、關鍵環節得到充分保障。5.3應急資源保障為保證應急資源在突發事件中的有效保障,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應急資源保障制度,明確應急資源保障的責任、任務和要求。(2)加強應急資源儲備,提高應急資源儲備能力,保證應急資源在關鍵時刻能夠滿足需求。(3)完善應急資源調度體系,提高應急資源調度效率,縮短應急資源到達現場的時間。(4)加強應急資源監管,保證應急資源的安全、合規使用。(5)建立應急資源保障協調機制,加強與各級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的溝通協作,共同應對突發事件。(6)開展應急資源保障演練,提高應急資源保障的實際操作能力。第六章突發事件調查與處理6.1突發事件調查6.1.1調查目的為保證旅游景區突發事件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調查突發事件原因、過程及后果,為后續預防和管理提供依據,特開展突發事件調查。6.1.2調查原則(1)客觀、公正、真實、全面;(2)迅速、高效、有序;(3)保守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4)尊重當事人權益。6.1.3調查內容(1)突發事件的基本情況,包括時間、地點、涉及人員、事件性質等;(2)突發事件發生的原因和過程;(3)突發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及環境影響;(4)突發事件應急響應和處置情況;(5)相關責任人和單位的履職情況。6.1.4調查程序(1)啟動調查:接到突發事件報告后,立即啟動調查程序;(2)成立調查組:根據突發事件性質,成立相應級別的調查組;(3)現場調查:調查組赴現場,收集相關證據,詢問當事人和目擊者;(4)資料收集:收集與突發事件有關的文件、資料、記錄等;(5)分析原因:分析突發事件原因,提出防范措施;(6)提交調查報告:調查組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調查,并向有關部門提交調查報告。6.2突發事件處理6.2.1處理原則(1)以人為本,保證人員安全;(2)迅速、果斷、有序;(3)科學、合理、有效;(4)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和協作。6.2.2處理措施(1)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救援力量;(2)及時向上級報告,請求支援;(3)對涉及人員進行救治和安撫;(4)加強現場秩序維護,保證游客安全;(5)采取必要措施,減少突發事件對旅游景區的影響;(6)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6.3調查報告撰寫6.3.1報告結構調查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1)封面:標題、報告類別、報告日期等;(2)摘要:簡要概述調查情況、原因分析、處理措施等;(3)詳細描述突發事件的基本情況、調查過程、原因分析、處理措施、防范措施等;(4)附件:相關證據、資料、圖表等;(5)簽名:調查組成員簽名。6.3.2報告撰寫要求(1)文字表述要清晰、簡潔、嚴謹;(2)數據準確,圖表規范;(3)客觀、公正地反映調查結果;(4)提出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和建議。第七章信息發布與輿論引導7.1信息發布原則7.1.1及時性原則在旅游景區發生突發事件時,信息發布應當遵循及時性原則,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向公眾和相關部門傳遞準確信息,避免因信息滯后導致的不必要恐慌和誤解。7.1.2準確性原則信息發布應保證準確性,對事件進行客觀、全面的描述,避免發布虛假、誤導性信息,保證公眾能夠正確理解和應對突發事件。7.1.3客觀性原則在發布信息時,要客觀公正地反映事件情況,避免偏頗和情緒化,保證公眾對事件的認知不受主觀因素的影響。7.1.4安全性原則在信息發布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公眾利益,避免泄露國家機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7.2信息發布流程7.2.1信息收集在突發事件發生后,迅速啟動信息收集機制,通過現場調查、相關部門匯報、網絡輿情監測等渠道,全面了解事件情況。7.2.2信息審核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嚴格審核,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客觀性和安全性,對涉及敏感問題的信息要進行風險評估。7.2.3信息發布根據審核后的信息,通過新聞發布會、官方網站、社交媒體等多種渠道,及時向公眾和相關部門發布信息。7.2.4信息更新在事件處理過程中,根據最新進展及時更新信息,保持信息的連續性和動態性。7.3輿論引導策略7.3.1確定輿論引導目標明確輿論引導的目標,包括穩定社會秩序、維護景區形象、引導公眾正確應對事件等。7.3.2制定輿論引導方案根據事件特點和輿論現狀,制定具體的輿論引導方案,包括輿論引導方向、重點宣傳內容、宣傳渠道和手段等。7.3.3加強與媒體合作與各類媒體保持良好溝通,充分利用媒體資源,發布權威信息,引導輿論走向。7.3.4引導網絡輿論針對網絡輿論特點,通過發布權威信息、回應熱點問題、引導網絡評論等方式,積極引導網絡輿論。7.3.5強化輿論監督對涉及事件的輿論進行實時監測,對惡意傳播虛假信息、散布恐慌情緒的行為進行及時處理,保證輿論環境的健康發展。第八章應急演練與培訓8.1應急演練組織8.1.1演練目的為保證旅游景區突發事件應對能力的提升,通過組織應急演練,檢驗預案的實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各參演單位的協同作戰能力,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與應急處理能力。8.1.2演練組織架構(1)成立應急演練領導小組,負責演練的總體策劃、組織協調和監督指導;(2)設立演練指揮部,負責現場指揮、協調和調度;(3)設立演練實施組、保障組、評估組等,分別負責演練的具體實施、后勤保障和效果評估。8.1.3演練內容根據旅游景區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制定相應的演練場景,包括自然災害、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8.1.4演練頻次根據旅游景區的實際情況,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全面的應急演練。8.2應急演練實施8.2.1演練前期準備(1)制定詳細的演練方案,明確演練目標、內容、流程、時間、地點等;(2)組織參演人員培訓,保證參演人員熟悉演練內容、職責和操作流程;(3)檢查演練所需的設備、設施和物資,保證其正常使用;(4)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保證演練順利進行。8.2.2演練實施(1)啟動演練,按照演練方案進行;(2)參演人員嚴格按照職責和操作流程進行演練;(3)記錄演練過程,對演練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整;(4)演練結束后,組織參演人員進行總結和反思。8.2.3演練評估(1)評估演練效果,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2)對演練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完善應急預案;(3)總結演練經驗,為今后的應急演練提供參考。8.3應急培訓與宣傳8.3.1培訓對象旅游景區全體員工、管理人員以及與景區有業務往來的相關單位人員。8.3.2培訓內容(1)突發事件應對知識;(2)應急預案的制定與實施;(3)應急設備、設施的使用和維護;(4)自救互救技能;(5)應急法律法規及政策。8.3.3培訓形式(1)定期組織集中培訓;(2)開展線上培訓;(3)利用景區內部宣傳欄、會議等形式進行宣傳。8.3.4培訓效果評估(1)定期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2)根據評估結果,調整培訓內容和形式;(3)保證培訓效果,提高旅游景區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第九章預案修訂與更新9.1預案修訂原則9.1.1實事求是原則預案修訂應基于實際情況,全面、準確地反映旅游景區突發事件的特點和需求,保證修訂內容的真實性和有效性。9.1.2科學合理原則預案修訂應遵循科學性、合理性的原則,充分考慮旅游景區的地理環境、設施狀況、人員配備等因素,保證預案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9.1.3動態調整原則預案修訂應注重動態調整,根據旅游景區突發事件的發展變化,及時調整預案內容,保證預案的時效性。9.1.4系統性原則預案修訂應遵循系統性原則,將預案作為一個整體進行修訂,保證各部分內容相互銜接、協調一致。9.2預案修訂流程9.2.1組織評估組織專業團隊對預案進行評估,分析預案的適用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等方面,為修訂提供依據。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2025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經典試題含解析
- 湛江市大成中學高一上學期物理期中測試題
- 2025簡易場地租賃合同范本
- 食管癌的護理
- 內科護理學課件
- 2025建筑外墻施工合同范本
- 2025某地產開發項目施工合同
- 2025年蘆灣村原下沖海堤開東部灣中部地塊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幼兒園教師聘用合同模板
- 2025年廣東省職工勞動合同書模板
- 精細化工產品公司企業經營戰略方案
- 缺血缺氧性腦病詳解課件
- 自動打鈴控制器plc課程設計
- 最新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課件來源于司法部司法鑒定局
- 北師大版一年級英語下冊期中測試卷
- 冠狀動脈CT解剖詳解
- 檔案學概論重點知識梳理
- 地下連續墻鋼筋籠起重吊裝專項施工方案
- 單值和移動極差X-MR控制圖
- 進口產品委托代理合同協議書范本
- 變壓器容量與母排選型配合表81035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