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九年級物理上冊 專題02 內能與熱機【考點清單】_第1頁
滬科版九年級物理上冊 專題02 內能與熱機【考點清單】_第2頁
滬科版九年級物理上冊 專題02 內能與熱機【考點清單】_第3頁
滬科版九年級物理上冊 專題02 內能與熱機【考點清單】_第4頁
滬科版九年級物理上冊 專題02 內能與熱機【考點清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2內能與熱機清單01物體的內能一、物體的內能1.組成物質的分子在運動,每個分子都具有。2.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和,并且有,因此,物質的分子還具有。3.概念:物體內所有分子的動能和的總和叫物體的內能。4.如果體積變化不大,同一物體的溫度越高,其內能越,溫度越低,其內能越。二、改變內能的兩種途徑1.熱傳遞(1)概念:內能從一個物體(或物體的一部分)到另一物體(或物體的另一部分)的過程,叫熱傳遞;(2)條件:存在;(3)實質:同種形式能的;2.做功(1)實質:不同形式能的;(2)對物體做功,內能;物體對外做功,內能。3.做功和熱傳遞在改變內能上是。三、熱量1.概念: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的多少叫熱量,用字母表示;2.單位:。3.實驗表明,1kg水溫度升高1℃,需吸收kg的熱量。4.在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熱量,溫度,內能;低溫物體熱量,溫度,內能。清單02科學探究:物質的比熱容一、探究物質吸熱或放熱規律1.結論: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時不同;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時也不同。這表明不同種類的物質吸熱情況(相同/不同)。2.實驗方法:、、。二、物質的比熱容:1.物質的比熱容(1)概念: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降低)時吸收(放出)的熱量與它的質量和升高(降低)的溫度的乘積之比,叫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用c表示。(2)定義式:(3)單位:(4)決定因素:、(5)說明: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2.水的比熱容(1)大小:(2)在常見物質中,水的比熱容最大,可以用作、、等。3.熱量的計算(1)吸熱公式:(2)放熱公式:注:公式中:Q——吸收(放出)熱量的多少,單位焦耳(J);c——比熱容,單位焦每千克攝氏度[J/(kg·℃)];m——質量,單位千克(kg);t0——初溫,單位攝氏度(℃);t——末溫,單位攝氏度(℃);△t——溫度的變化,單位攝氏度(℃)。清單03內燃機一、熱機1.熱機:利用做功的機器,工作過程中,把能轉化為能。2.基本原理:燃料的能通過轉化為能,又通過做功把能轉化為能。3.分類:常見熱機有蒸汽機、、汽輪機、等。4.內燃機(1)定義:燃料直接在發動機內燃燒產生動力的熱機。(2)分類:常見的有和。二、汽油機1.定義:燃料為的內燃機。2.工作原理:汽油機一個工作循環由四個沖程組成:沖程、沖程、沖程、沖程。三、柴油機:1.定義:燃料為的內燃機。2.汽油機和柴油機對比(1)構造:汽油機頂部有;柴油機頂部有。(2)吸氣沖程:汽油機吸入;柴油機吸入。(3)壓縮沖程:柴油機的壓縮程度比汽油機(高/低)。(4)做功沖程:汽油機;柴油機,都是將燃料燃燒產生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5)點火方式:汽油機為;柴油機為。(6)做功功率:汽油機較;柴油機較(均選填高/低)。3.內燃機每完成一個工作循環,活塞往復次,飛輪轉動周,對外做功次,只有沖程和沖程有能量轉化,沖程實現內能向機械能的轉化,其它三個沖程依靠的慣性完成。4.內燃機的特點:、、等。清單04熱機效率與環境保護一、燃料的熱值1.定義:。2.單位:或。3.特性:熱值只與燃料的有關,與燃料的質量、是否無關。4.計算公式:(1)固體、液體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2)氣體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二、熱機效率1.概念:用來的那部分能量與燃料放出的熱能量之比。2.公式:①熱機;②鍋爐。3.提高熱機效率的途徑:(1)提高燃料的;(2)減少燃料的各種能量損失。三、環境保護1.熱機對環境的污染類型:、、。2.環境保護的主要措施:、、。實驗探究物質吸熱或放熱規律【實驗目的】通過實驗探究認識不同物質的吸熱情況。【實驗方案】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情況,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案1.使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吸熱能力強。2.將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加熱相同的時間,比較。吸熱能力強。【實驗器材及裝置】相同規格的電加熱器2個、相同規格的燒杯2個、相同規格的溫度計2個、天平、停表、水和食用油。常考實驗裝置 【實驗需測量的物理量】水和食用油的,水和食用油的初溫t0和末溫t,水和食用油的。【實驗步驟】1.稱裝:用天平分別稱取100g的水和食用油,并把它們裝入兩個規格相同的燒杯中;2.測:用溫度計分別測出水和食用油的初溫;3.加熱:用兩個相同規格的電加熱器分別給水和食用油加熱;4.比較:方案一,對水和食用油加熱相同的時間,觀察并記錄溫度計的示數;方案二,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溫度,觀察并記錄加熱所用的時間。【實驗數據及分析】方案物質質量/g初溫/℃末溫/℃溫度變化/℃加熱時間/min方案一水1001545308食用油1001575608方案二水1001545308食用油1001545305方案一:對質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熱,使它們吸收的熱量相同(加熱時間相同)食用油升高的溫度比水升高的溫度大,這表明相同質量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熱量時升高的溫度不同。方案二:對質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熱,使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加熱時間較長)比食用油吸收的熱量(加熱時間較短)多,這表明相同質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的溫度相同時吸收的熱量不同。【實驗結論】1.相同質量的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________.2.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________.【交流討論】1.該實驗采用________法,控制不變的量為:________和__________;2.轉換法:用加熱時間來反映液體__________;3.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________,說明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不同,物理學中引入________這一物理量來表示物質的這種特性.【練習1】(24-25九年級上·北京西城·開學考試)關于溫度、內能、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溫度為0℃的物體沒有內能B.高溫物體一定比低溫物體內能大C.物體溫度升高,所含有的熱量可能增多D.同一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練習2】(24-25九年級上·福建莆田·階段練習)如圖所示的實例中,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與其它三項不同的是(

)A.給水加熱 B.壓縮空氣C.搓手取暖 D.鉆木取火【練習3】(2024·云南曲靖·模擬預測)如圖甲所示是小東探究“不同物質吸熱規律”的實驗裝置。(1)該實驗是通過來反映燒杯中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的。該實驗采用的實驗方法是(填一種即可)。(2)實驗中選用相同的加熱裝置分別給初溫相同且(選填“質量”或“體積”)相同的水、煤油兩種液體進行加熱,并記錄實驗數據。(3)根據實驗數據,小東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由圖乙可知,煤油的比熱容(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比熱容。(4)加熱過程中,可以通過觀察水中氣泡的變化來確定水是否沸騰,水沸騰前水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5)為了進一步探究,給一定質量的冰加熱,利用實驗數據繪出冰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所示。分析圖象可知,冰屬于(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加熱到3min時冰處于狀態,物質吸收熱量的能力還與該物質的有關。【練習4】如圖所示,下列工具工作過程中使用熱機的是()A.共享單車 B.戰斗機C.風車 D.皮劃艇【練習5】(23-24九年級下·福建泉州·自主招生)某單缸四沖程汽油機的汽缸活塞面積為30cm2,一個沖程活塞在汽缸中移動的距離是50mm,滿負荷工作時做功沖程燃氣的平均壓強為9.0×105Pa,飛輪1min轉動1800周,當汽油機滿負荷工作時(不計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汽油機每秒內完成30個沖程B.汽油機的功率為2025WC.做功沖程中燃氣對活塞的平均壓力為3600ND.一個做功沖程中燃氣對活塞做的功為1.35×105J【練習6】(23-24九年級下·江西宜春·階段練習)周末在家吃完晚飯后,小欣想用燃氣熱水器(天然氣完全燃燒)燒水幫媽媽洗碗。已知自來水的溫度為5℃,該燃氣熱水器每秒能放出100mL未溫為50℃的熱水,放水10s即可滿足洗碗的用水,放水前天然氣表的示數是213.075m3,放水后變為213.08m3。[q天然氣=4.2×107J/m3,q干木柴=1.2×107J/kg,C水=4.2×103J/(kg?℃)]求:(1)洗碗用水吸收的熱量;(2)天然氣放出的熱量;(3)熱水器加熱水的效率;(4)若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全部由干木柴來提供,需要完全燃燒干木柴的質量。1.(2024·廣西·中考真題)冬天,人們常用熱水袋取暖。水能長時間供暖,主要原因是水的()A.密度大 B.密度小 C.比熱容大 D.比熱容小2.(2024·北京·中考真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鐵塊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只存在斥力B.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越多,其熱值越大C.汽油機的做功沖程主要是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D.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3.(2024·江蘇南通·中考真題)《天工開物》記載了古人炒蒸油料的場景,如圖,下列過程與物理知識對應不正確的是()A.加熱——木炭燃燒時熱值不變 B.蒸煮——油料含有的熱量增加C.翻炒——目的使油料受熱均勻 D.飄香——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4.(2024·青海·中考真題)我們常吃的月餅是在烤箱里“烤”的,但根據南宋《武林舊事》記載,最早的月餅出自籠屜,青海就保留著用蒸籠“蒸”月餅的傳統習俗。下列情境中,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與“蒸”“烤”相同的是()A.彎折鐵絲 B.鉆木取火C.壓縮空氣 D.酒精燈加熱5.(2024·江蘇揚州·中考真題)家用燃油汽車的發動機主要是汽油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汽油機的效率能達到100% B.汽油機燃燒汽油會造成環境污染C.汽油機的一個工作循環中,對外做功4次 D.汽油機在吸氣沖程中只吸入汽油6.(2024·四川廣安·中考真題)內燃機的發明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應用技術領域的一項重大成就。如圖所示為單缸四沖程汽油機的一個沖程示意圖,若該汽油機的效率為30%,飛輪每分鐘轉動1800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所示沖程是做功沖程B.若該汽油機完全燃燒5kg汽油,則汽油機做的有用功為C.該汽油機在1s內做功30次D.汽油機消耗的燃料越少,效率一定越高7.(2024·山東聊城·中考真題)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內放一小團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壓下去,棉花燃燒起來,說明通過的方式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這一過程與汽油機的沖程具有相同的能量轉化。8.(2024·黑龍江哈爾濱·中考真題)完全燃燒0.1m3的天然氣放出的熱量是J;若這些熱量的20%被4kg的液體吸收,使其溫度升高50℃,則該液體的比熱容是J/(kg·℃)(q天然氣=3.0×107J/m3)9.(2024·廣東廣州·中考真題)如圖是燃氣灶燒水的情境和該燃氣灶灶頭的示意圖。(1)天然氣本身無色無味,為了安全和警示,通常會向天然氣中加入臭味劑。擰動點火裝置,若燃氣未點燃,會聞到臭味,表明(選填“分子間有引力”“分子間有斥力”或“分子做無規則運動”);(2)擰動點火裝置,天然氣和空氣在進口處混合流向燃燒頭被點燃,天然氣不會從進口處外泄,原因是:天然氣的噴入導致進口處的天然氣流速(選填“大”“小”),壓強(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氣壓強;(3)壺中裝有密度為1.0×103kg/m3、質量為2kg的水,則壺中水的體積為m3。根據Q=qV,若天然氣的熱值q=4.2×107J/m3,完全燃燒V=1.0×10-2m3的天然氣放出熱量為J,其中1.68×105J的熱量被水吸收,已知水未沸騰,比熱容為4.2×103J/(kg·℃),則水的溫度升高了℃。10.(2024·山東濟寧·中考真題)小明在“探究水的奧秘”主題學習活動中,組裝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1)三個實驗都選用酒精燈作熱源,通過的方式改變燒杯內液體的內能;(2)將裝冰的試管置于水中加熱(如圖甲所示),而不用酒精燈直接加熱,這樣做的好處是;(寫出一條即可)(3)利用裝置乙進行實驗探究,通過觀察比較,發現:水沸騰時,自杯底產生的氣泡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大,至水面處破裂。破裂前,氣泡內是;(4)利用裝置丙探究物質吸熱性質時,調整兩只酒精燈的燈芯,使其火焰相同(相同熱源),目的是用表示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11.(2024·天津·中考真題)使用廚房中的電熱水器將質量為5kg的水從20℃加熱到50℃,該熱水器消耗了的電能。已知,求:(1)水吸收的熱量;(2)該熱水器的熱效率。12.(2024·江蘇常州·中考真題)中國工程師利用焦爐氣中的氫氣與工業尾氣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液態燃料,作為第19屆亞洲運動會主火炬的燃料.工程師在科普館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為同學們演示模擬實驗,測量該燃料的熱值.①在空酒精燈內加入適量該液態燃料,得到“燃料燈”;②在空燒杯內加入1kg水,測得水的初溫為31℃,點燃“燃料燈”開始加熱;③當水恰好沸騰時,立即熄滅“燃料燈”,測得“燃料燈”消耗燃料30g。已知實驗時氣壓為1標準大氣壓,,用該裝置加熱水的效率為42%.求:(1)此過程中,燒杯內水吸收的熱量;(2)該液態燃料的熱值。

專題02內能與熱機清單01物體的內能一、物體的內能1.組成物質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運動,每個分子都具有(動能)。2.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并且有(間隙),因此,物質的分子還具有(勢能)。3.概念:物體內所有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物體的內能。4.如果體積變化不大,同一物體的溫度越高,其內能越(高),溫度越低,其內能越(低)。二、改變內能的兩種途徑1.熱傳遞(1)概念:內能從一個物體(或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物體(或物體的另一部分)的過程,叫熱傳遞;(2)條件:存在(溫度差);(3)實質:同種形式能的(轉移);2.做功(1)實質:不同形式能的(轉化);(2)對物體做功,內能(增加);物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少)。3.做功和熱傳遞在改變內能上是(等效的)。三、熱量1.概念: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內能)的多少叫熱量,用字母(Q)表示;2.單位:(焦耳)。3.實驗表明,1kg水溫度升高1℃,需吸收(4.2×103)kg的熱量。4.在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放出)熱量,溫度(降低),內能(減少);低溫物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內能(增加)。清單02科學探究:物質的比熱容一、探究物質吸熱或放熱規律1.結論: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時(升高的溫度)不同;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吸收的熱量)也不同。這表明不同種類的物質吸熱情況(不同)(相同/不同)。2.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歸納法)。二、物質的比熱容:1.物質的比熱容(1)概念: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降低)時吸收(放出)的熱量與它的質量和升高(降低)的溫度的乘積之比,叫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用c表示。(2)定義式:()(3)單位:(J/(kg?℃))(4)決定因素:、(物質的種類、狀態)(5)說明: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2.水的比熱容(1)大小:(4.2×103J/(kg?℃))(2)在常見物質中,水的比熱容最大,可以用作、、(散熱劑、冷卻劑、調節氣溫)等。3.熱量的計算(1)吸熱公式:()(2)放熱公式:()注:公式中:Q——吸收(放出)熱量的多少,單位焦耳(J);c——比熱容,單位焦每千克攝氏度[J/(kg·℃)];m——質量,單位千克(kg);t0——初溫,單位攝氏度(℃);t——末溫,單位攝氏度(℃);△t——溫度的變化,單位攝氏度(℃)。清單03內燃機一、熱機1.熱機:利用(內能)做功的機器,工作過程中,把(內能)能轉化為(機械)能。2.基本原理:燃料的(化學)能通過(燃燒)轉化為(內)能,又通過做功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3.分類:常見熱機有蒸汽機、(內燃機)、汽輪機、(噴氣發動機)等。4.內燃機(1)定義:燃料直接在發動機(氣缸)內燃燒產生動力的熱機。(2)分類:常見的有(汽油機)和(柴油機)。二、汽油機1.定義:燃料為(汽油)的內燃機。2.工作原理:汽油機一個工作循環由四個沖程組成:(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三、柴油機:1.定義:燃料為(柴油)的內燃機。2.汽油機和柴油機對比(1)構造:汽油機頂部有(火花塞);柴油機頂部有(噴油嘴)。(2)吸氣沖程:汽油機吸入(汽油和空氣的混合氣體);柴油機吸入(空氣)。(3)壓縮沖程:柴油機的壓縮程度比汽油機(高)(高/低)。(4)做功沖程:汽油機(火花塞噴火);柴油機(噴油嘴噴油),都是將燃料燃燒產生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5)點火方式:汽油機為(點火式);柴油機為(壓燃式)。(6)做功功率:汽油機較(低);柴油機較(高)(均選填高/低)。3.內燃機每完成一個工作循環,活塞往復(兩)次,飛輪轉動(兩)周,對外做功(一)次,只有(做功)沖程和(壓縮)沖程有能量轉化,(做功)沖程實現內能向機械能的轉化,其它三個沖程依靠(飛輪)的慣性完成。4.內燃機的特點:、、(運轉速度快、質量輕、功率大)等。清單04熱機效率與環境保護一、燃料的熱值1.定義:(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與燃料的質量(體積)的比值)。2.單位:(J/kg)或(J/m3)。3.特性:熱值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與燃料的質量、是否(完全燃燒)無關。4.計算公式:(1)固體、液體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2)氣體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二、熱機效率1.概念: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能量之比。2.公式:①熱機();②鍋爐()。3.提高熱機效率的途徑:(1)提高燃料的(利用率);(2)減少燃料的各種能量損失。三、環境保護1.熱機對環境的污染類型:、、。(大氣污染、噪聲污染、熱污染)2.環境保護的主要措施:、、。(改進燃燒設備、提高燃料的綜合利用、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安裝污染處理裝置)實驗探究物質吸熱或放熱規律【實驗目的】通過實驗探究認識不同物質的吸熱情況。【實驗方案】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情況,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案1.使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加熱時間的長短)。(加熱時間長的)吸熱能力強。2.將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加熱相同的時間,比較(升高溫度的多少)。(升高溫度小的)吸熱能力強。【實驗器材及裝置】相同規格的電加熱器2個、相同規格的燒杯2個、相同規格的溫度計2個、天平、停表、水和食用油。常考實驗裝置 【實驗需測量的物理量】水和食用油的(質量m),水和食用油的初溫t0和末溫t,水和食用油的(加熱時間)。【實驗步驟】1.稱裝:用天平分別稱取100g的水和食用油,并把它們裝入兩個規格相同的燒杯中;2.測:用溫度計分別測出水和食用油的初溫;3.加熱:用兩個相同規格的電加熱器分別給水和食用油加熱;4.比較:方案一,對水和食用油加熱相同的時間,觀察并記錄溫度計的示數;方案二,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溫度,觀察并記錄加熱所用的時間。【實驗數據及分析】方案物質質量/g初溫/℃末溫/℃溫度變化/℃加熱時間/min方案一水1001545308食用油1001575608方案二水1001545308食用油1001545305方案一:對質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熱,使它們吸收的熱量相同(加熱時間相同)食用油升高的溫度比水升高的溫度大,這表明相同質量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熱量時升高的溫度不同。方案二:對質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熱,使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加熱時間較長)比食用油吸收的熱量(加熱時間較短)多,這表明相同質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的溫度相同時吸收的熱量不同。【實驗結論】1.相同質量的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________(相同).2.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________(不同).【交流討論】1.該實驗采用________(控制變量)法,控制不變的量為:________(質量)和__________(升高的溫度或加熱相同的時間);2.轉換法:用加熱時間來反映液體__________(吸收的熱量);3.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________(不同),說明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不同,物理學中引入________(比熱容)這一物理量來表示物質的這種特性.【練習1】(24-25九年級上·北京西城·開學考試)關于溫度、內能、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溫度為0℃的物體沒有內能B.高溫物體一定比低溫物體內能大C.物體溫度升高,所含有的熱量可能增多D.同一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答案】D【解析】A.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溫度為0℃的物體也具有內能,故A錯誤;B.內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溫度有關,高溫物體不一定比低溫物體內能高,故B錯誤;C.物體溫度越高,內能越多,物體溫度越低,內能越少,不能說含有的熱量多少,故C錯誤;D.內能的影響因素有質量、溫度等,對于同一物體溫度升高,那么他的內能一定增加,故D正確。故選D。【練習2】(24-25九年級上·福建莆田·階段練習)如圖所示的實例中,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與其它三項不同的是(

)A.給水加熱 B.壓縮空氣C.搓手取暖 D.鉆木取火【答案】A【解析】給水加熱,水吸收熱量,是熱傳遞改變內能;壓縮空氣的過程中,克服空氣阻力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做功改變內能;搓手取暖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做功改變內能;鉆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做功改變內能;綜上所述,A與BCD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不同,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練習3】(2024·云南曲靖·模擬預測)如圖甲所示是小東探究“不同物質吸熱規律”的實驗裝置。(1)該實驗是通過來反映燒杯中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的。該實驗采用的實驗方法是(填一種即可)。(2)實驗中選用相同的加熱裝置分別給初溫相同且(選填“質量”或“體積”)相同的水、煤油兩種液體進行加熱,并記錄實驗數據。(3)根據實驗數據,小東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由圖乙可知,煤油的比熱容(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比熱容。(4)加熱過程中,可以通過觀察水中氣泡的變化來確定水是否沸騰,水沸騰前水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5)為了進一步探究,給一定質量的冰加熱,利用實驗數據繪出冰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所示。分析圖象可知,冰屬于(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加熱到3min時冰處于狀態,物質吸收熱量的能力還與該物質的有關。【答案】(1)加熱時間轉換法 (2)質量 (3)小于 (4)變小 (5)晶體固液共存狀態【解析】(1)[1][2]實驗中運用轉換法,使用相同的加熱器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來比較吸熱多少。(2)根據比較物質的吸熱能力的兩種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質的質量相同。(3)由圖乙知,升高相同的溫度,水用的時間大于煤油用的時間,即水吸收的熱量大于煤油吸收的熱量,由比較吸熱能力的方法知煤油的比熱容小于水的比熱容。(4)水沸騰前,燒杯底部形成的氣泡是水蒸氣,底部水的溫度高,上方水的溫度低,上升過程中遇到上方的溫度低的水會液化成小水滴,所以氣泡體積變小。(5)[1]由圖像可知,冰的熔點是0℃,有固定的熔點,則冰是晶體。[2]冰3min時處于熔化過程,故處于固液共存態。[3]1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是0℃,由圖像知道,0~2min是冰,2~5min是熔化過程,第5min以后是水;由圖像知道,水和冰吸收相同的熱量,升高的溫度不同,故物質吸熱能力還與物質的狀態有關。【練習4】如圖所示,下列工具工作過程中使用熱機的是()A.共享單車 B.戰斗機C.風車 D.皮劃艇【答案】B【解析】熱機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ACD.自行車是消耗人體的化學能轉化為自行車的機械能,風車是將風能(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皮劃艇消耗的人的化學能,故ACD不符合題意;B.戰斗機的發動機是熱機的一種,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B符合題意。故選B。【練習5】(23-24九年級下·福建泉州·自主招生)某單缸四沖程汽油機的汽缸活塞面積為30cm2,一個沖程活塞在汽缸中移動的距離是50mm,滿負荷工作時做功沖程燃氣的平均壓強為9.0×105Pa,飛輪1min轉動1800周,當汽油機滿負荷工作時(不計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汽油機每秒內完成30個沖程B.汽油機的功率為2025WC.做功沖程中燃氣對活塞的平均壓力為3600ND.一個做功沖程中燃氣對活塞做的功為1.35×105J【答案】B【解析】A.由汽油機工作時,完成一個工作循環,飛輪轉動2周,完成4個沖程,對外做功1次,可知當飛輪轉動1800周,即每秒鐘轉動30周,完成60個沖程,故A錯誤;BCD.由題可知,汽油機的汽缸活塞面積為燃氣對活塞的平均壓力為一個沖程活塞在汽缸中移動的距離為一個做功沖程中燃氣對活塞做的功飛輪每轉兩圈對外做功一次,所以飛輪轉動1800周,要對外做功900次,燃氣對活塞做的總功為汽油機的功率為故B正確,CD錯誤。故選B。【練習6】(23-24九年級下·江西宜春·階段練習)周末在家吃完晚飯后,小欣想用燃氣熱水器(天然氣完全燃燒)燒水幫媽媽洗碗。已知自來水的溫度為5℃,該燃氣熱水器每秒能放出100mL未溫為50℃的熱水,放水10s即可滿足洗碗的用水,放水前天然氣表的示數是213.075m3,放水后變為213.08m3。[q天然氣=4.2×107J/m3,q干木柴=1.2×107J/kg,C水=4.2×103J/(kg?℃)]求:(1)洗碗用水吸收的熱量;(2)天然氣放出的熱量;(3)熱水器加熱水的效率;(4)若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全部由干木柴來提供,需要完全燃燒干木柴的質量。【答案】(1)1.89×105J (2)2.1×105J (3)90% (4)0.0175kg【解析】(1)洗碗用水的體積由可知,水的質量水吸收的熱量(2)消耗天然氣的體積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3)熱水器加熱水的效率(4)由題意可知,干木柴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由得,需要干木柴的質量1.(2024·廣西·中考真題)冬天,人們常用熱水袋取暖。水能長時間供暖,主要原因是水的()A.密度大 B.密度小 C.比熱容大 D.比熱容小【答案】C【解析】由于水的比熱容較大,即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降低相同的溫度,水放出的熱量多,所以用熱水袋取暖。故選C。2.(2024·北京·中考真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鐵塊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只存在斥力B.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越多,其熱值越大C.汽油機的做功沖程主要是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D.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答案】C【解析】A.鐵塊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存在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的,故A錯誤;B.熱值是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與質量之比,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質量未知,無法比較熱值的大小,故B錯誤;C.汽油機的做功沖程主要是高溫高壓燃氣推動活塞做功,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C正確;D.晶體熔化時,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故D錯誤。故選C。3.(2024·江蘇南通·中考真題)《天工開物》記載了古人炒蒸油料的場景,如圖,下列過程與物理知識對應不正確的是()A.加熱——木炭燃燒時熱值不變 B.蒸煮——油料含有的熱量增加C.翻炒——目的使油料受熱均勻 D.飄香——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答案】B【解析】A.熱值只與物質種類有關,與燃料是否完全燃燒、質量、放出的熱量無關,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蒸煮時,油料溫度升高,內能增加,熱量為過程量,不能說含有熱量,故B錯誤,符合題意;C.翻炒時能使油料均勻受熱,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飄香是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4.(2024·青海·中考真題)我們常吃的月餅是在烤箱里“烤”的,但根據南宋《武林舊事》記載,最早的月餅出自籠屜,青海就保留著用蒸籠“蒸”月餅的傳統習俗。下列情境中,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與“蒸”“烤”相同的是()A.彎折鐵絲 B.鉆木取火C.壓縮空氣 D.酒精燈加熱【答案】D【解析】“蒸”“烤”是通過熱傳遞改變內能;A.彎折鐵絲時對鐵絲做功,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內能,故A不符合題意;B.鉆木取火時克服摩擦做功,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內能,故B不符合題意;C.壓縮空氣時活塞對空氣做功,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內能,故C不符合題意;D.酒精燈加熱時,燒杯中的液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是通過熱傳遞改變內能,故D符合題意。故選D。5.(2024·江蘇揚州·中考真題)家用燃油汽車的發動機主要是汽油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汽油機的效率能達到100% B.汽油機燃燒汽油會造成環境污染C.汽油機的一個工作循環中,對外做功4次 D.汽油機在吸氣沖程中只吸入汽油【答案】B【解析】A.由于摩擦等因素的存在,汽油機的效率不可能達到100%,故A錯誤;B.汽油機燃燒汽油時排放的尾氣含有有害氣體,會造成環境污染,故B正確;C.汽油機的一個工作循環中包含四個沖程,只有做功沖程對外做功1次,故C錯誤;D.油機在吸氣沖程中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故D錯誤。故選B。6.(2024·四川廣安·中考真題)內燃機的發明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應用技術領域的一項重大成就。如圖所示為單缸四沖程汽油機的一個沖程示意圖,若該汽油機的效率為30%,飛輪每分鐘轉動1800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所示沖程是做功沖程B.若該汽油機完全燃燒5kg汽油,則汽油機做的有用功為C.該汽油機在1s內做功30次D.汽油機消耗的燃料越少,效率一定越高【答案】B【解析】A.圖中所示沖程兩氣閥關閉,活塞向上運動,是壓縮沖程,故A錯誤;B.若該汽油機完全燃燒5kg汽油,則汽油機做的有用功為故B正確;C.飛輪每分鐘轉動1800圈,則每秒轉動30圈,該汽油機飛輪轉動2圈對外做功一次,則在1s內做功15次,故C錯誤;D.由得,汽油機消耗的燃料越少,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越少,做的有用功不知,無法比較效率高低,故D錯誤。故選B。7.(2024·山東聊城·中考真題)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內放一小團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壓下去,棉花燃燒起來,說明通過的方式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這一過程與汽油機的沖程具有相同的能量轉化。【答案】做功壓縮【解析】[1]當迅速壓下活塞時,可看見筒內硝化棉燃燒起來,這是通過壓縮空氣做功的方式使玻璃筒內的空氣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達到硝化棉的燃點,使硝化棉燃燒,這個過程中,機械能轉化為內能。[2]內燃機的壓縮沖程中,活塞壓縮汽缸內氣體做功,使氣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所以二者的能量轉化形式相同。8.(2024·黑龍江哈爾濱·中考真題)完全燃燒0.1m3的天然氣放出的熱量是J;若這些熱量的20%被4kg的液體吸收,使其溫度升高50℃,則該液體的比熱容是J/(kg·℃)(q天然氣=3.0×107J/m3)【答案】3.0×1063×103【解析】[1]完全燃燒0.1m3的天然氣放出的熱量Q放=Vq天然氣=0.1m3×3.0×107J/m3=3.0×106J[2]液體吸收的熱量Q吸=Q放η=3.0×106J×20%=6×105J該液體的比熱容9.(2024·廣東廣州·中考真題)如圖是燃氣灶燒水的情境和該燃氣灶灶頭的示意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