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八單元20世紀下半葉世界的新變化第19課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課后提能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八單元20世紀下半葉世界的新變化第19課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課后提能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八單元20世紀下半葉世界的新變化第19課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課后提能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八單元20世紀下半葉世界的新變化第19課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課后提能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八單元20世紀下半葉世界的新變化第19課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課后提能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單元第19課【學考過關練】一、選擇題1.下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中,最具有劃時代意義,并得到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的技術是()A.核反應堆 B.電子計算機C.航天技術 D.生物工程【答案】B【解析】“最具有劃時代意義,并得到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的技術行業,應當是其他技術行業發展的基礎,即應當是電子計算機的獨創和運用,故選B項。2.其次次世界大戰后,隨著《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署,1948—1966年世界貿易增長了6.6%。由此可見,關貿總協定()A.加速了區域經濟集團化 B.消退了經濟危機的根源C.建立起了新的政治格局 D.推動了戰后經濟的發展【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可知,關貿總協定促進了世界貿易的增長,推動了戰后經濟的發展,故D項正確。3.20世紀五六十年頭,法國聞名經濟學家馬塞提出,國家對經濟調整的最好方式就是安排化,所謂“法國式安排化”就是尋求一條中間道路,把人對自由的追求、個人創建性的發揮與發展經濟的共同方向統一起來。馬塞的“法國式安排化”事實上是()A.社會主義安排經濟 B.自由主義市場經濟C.新自由主義的反思 D.凱恩斯主義的再現【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的“國家對經濟調整的最好方式就是安排化”“把人對自由的追求、個人創建性的發揮與發展經濟的共同方向統一起來”等信息可知,法國實行的是安排指導性經濟模式,其指導思想是凱恩斯主義,故D項正確。4.20世紀上半期,有科學家認為:假如宇宙中全部的物質都消逝了,時間和空間會與物質一同消逝。支撐其觀點的科學理論是()A.自由落體定律 B.進化論C.相對論 D.加速度定律【答案】C【解析】據所學學問可知,愛因斯坦認為,時間和空間都是物質存在的形式,隨著物質運動速度改變而改變,故C項符合題意。5.二戰后,西歐很多國家普遍流行這樣一種信念:不能以市場機制進行重建,只能通過安排,實行社會主義經濟措施——安排經濟和工業國有化。由此,西歐國家還創建了從搖籃到墳墓的一攬子社會保障體系。據此可知,這一信念()A.助推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運用B.照搬了蘇聯的安排經濟C.避開了經濟危機對社會產生影響D.否定了市場經濟的作用【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二戰后西歐國家紛紛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這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運用,故A項正確;西歐國家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并非照搬蘇聯的安排經濟,故B項錯誤;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不能避開經濟危機,也沒有否定市場經濟的作用,故C、D兩項錯誤。6.其次次世界大戰后,通過20世紀上半期的震蕩,人們起先相識到維護世界政治經濟秩序穩定的重要性,由此誕生了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等一系列國際組織,整體世界走向制度化。下列有利于維護世界金融秩序穩定的國際性組織是()A.聯合國 B.關稅與貿易總協定C.歐洲聯盟 D.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二戰后建立的維護世界金融秩序穩定的國際性組織,故D項符合題意;聯合國是一個世界性、綜合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解除A項;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是有關關稅和貿易規則的多邊國際協定,解除B項;歐盟是一個區域性合作組織,不符合題意,解除C項。7.(2024·山西長治高三月考)1965年,法國女裝業的褲裝產量第一次超過了裙子。英國年輕的上流男女,紛紛遮掩起原本一開口就可以精確無誤地顯示自己身份的腔調,改用一種接近倫敦工人階級的腔調。這反映出()A.歐洲一體化進程加快 B.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C.女權主義的蓬勃興起 D.勞動者社會影響力增加【答案】D【解析】材料中“褲裝”“改用一種接近倫敦工人階級的腔調”等內容反映出勞動者社會影響力增加,故D項正確。8.二戰后,令英國人驕傲的“從搖籃到墳墓都可得到愛護”的制度是()A.安排經濟 B.市場經濟C.殖民主義 D.福利國家【答案】D【解析】據所學學問可知,二戰后,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縮小貧富差距,削減因貧困引發的社會問題,進行了政策的調整,使福利國家制度發展起來,故D項正確。二、非選擇題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愛因斯坦與牛頓的對話(虛擬):愛因斯坦:你真宏大,你建立了牛頓力學體系,相對論中存在的問題都被你指了出來。牛頓:你比我更宏大,相對論在很多學科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它和量子力學一起,已成為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相對論包涵了我的三條運動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你我的理論都有瑕疵。牛頓:哪有十全十美的理論,大家不用我們的理論,他們沒有別的理論可用,圣人、神仙也要犯錯誤,你我都是凡人,你我的身軀已經融入了自然界,但是,你我的靈魂還留在人間。(1)牛頓的宏大發覺是什么?牛頓的“眾多發覺”在人類文明史上產生了什么巨大的歷史作用?(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牛頓力學體系與愛因斯坦相對論的關系。他們留給人類的“靈魂”是什么?【答案】(1)發覺:萬有引力定律。作用:構成了近代力學體系,促進了近代物理學領域的進一步發展;促進工業革命的開展與啟蒙運動的興起。(2)關系:牛頓力學反映宏觀物體低速運動的客觀規律,相對論反映物體高速運動的客觀規律;相對論是對牛頓力學的繼承與發展。靈魂:科學探究精神。【選考過關練】一、選擇題1.威廉·貝弗里奇在《自由社會中的充分就業》中明確提出:“愛護國民免于大規模的失業……這必需確定無疑地是國家的職能,就像國家現在愛護國民免于來自國外的威逼和來自內部的強盜及暴力的威逼一樣。材料中的國家職能是()A.愛護國民就業 B.供應人身平安C.實行福利制度 D.保障經濟平安【答案】D【解析】材料“愛護國民免于大規模的失業”說明國家必需擔當起避開國民失業以保障其國家經濟平安的職能,故D項符合題意;A項是材料的表面信息,故解除;材料無法體現B、C兩項,故解除。2.1980年以來,有學者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部分成員深受經濟危機打擊時才伸手救濟是一種亡羊補牢的做法。但也有調查顯示,超過60%的亞洲人和70%的非洲人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他們社會的經濟平衡發展有著正面的影響。這說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A.打破了成員之間的貿易關稅壁壘B.防止了世界經濟危機的爆發C.致力于緩解成員的國際收支平衡D.延緩了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答案】C【解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宗旨是促進成員的國際收支平衡,材料“超過60%的亞洲人和70%的非洲人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他們社會的經濟平穩發展有著正面的影響”說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緩解成員的國際收支平衡,促進了成員的經濟平穩發展,故C項正確。3.1979年,撒切爾夫人上臺后,將英國電信公司這類國有企業通過發行公眾股票的形式而加以私有化。這表明英國()A.削減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B.民主政治出現了倒退局面C.國有企業改革以失敗告終 D.執政黨更替影響經濟發展【答案】A【解析】從材料信息將國有企業“私有化”可知,撒切爾夫人上臺后,英國削減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故A項符合題意。4.(2024·湖南長郡中學月考)17世紀,伽利略對地面上物體的運動進行了探討,牛頓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經典力學體系。1905年,愛因斯坦在分析當時有關光速測量方面出現的種種沖突的基礎上,創立了狹義相對論,把物理學擴展到高速運動領域,建立了新的時空觀。這表明()A.物理學為工業革命奠定理論基礎B.物理學的發展具有繼承性C.思想解放推動了物理學的進步D.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牛頓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經典力學體系”“愛因斯坦在分析當時有關光速測量方面出現的種種沖突的基礎上,創立了狹義相對論”可知,近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具有繼承性,故B項正確。5.20世紀70年頭末,美國出現了從事自動化管理工作的“灰領”工人和從事電腦程序編程等腦力勞動的“白領”工人。這兩種工人出現的主要緣由是()A.現代科技的發展 B.勞動者素養提高C.社會階層的分化 D.學問經濟的出現【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在二戰后起先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經濟產業結構發生了改變,出現了從事自動化管理工作的“灰領”工人和從事電腦程序編程等腦力勞動的“白領”工人,故A項正確;據所學學問可知,這兩種工人出現的主要緣由不是勞動者素養提高,也不是社會階層的分化,而是現代科技的發展,故解除B、C兩項;據所學學問可知,學問經濟出現于20世紀90年頭,與材料時間不符,故解除D項。6.1965—1991年,法國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從39%提高到68%,實現了經濟重心從第一產業向其次產業轉移,又從其次產業向第三產業的轉移。促使法國產業結構發生如此改變的主要緣由是()A.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 B.國際分工格局的影響C.科學技術進步的推動 D.國家經濟政策的指導【答案】C【解析】法國第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從39%提高到68%,其根本緣由在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展,新的科學技術進步推動經濟重心向第三產業的轉移,故C項正確;消費水平的提高,可以刺激生產,但不屬于主要緣由,故A項錯誤;國際分工格局雖然有利于西方發達國家,但這屬于外因,不屬于主要緣由,故B項錯誤;國家經濟政策也推動了產業結構改變,但與科技生產力相比,仍舊不屬于主要緣由,故D項錯誤。7.(2024·江蘇鹽城期中調研)某班同學圍繞“當代資本主義新改變”綻開探討性學習,設計了如下示意圖。據此推斷他們探討的主題是()A.市場體制 B.安排機制C.產業結構 D.經濟模式【答案】B【解析】據所學學問可知,到20世紀80年頭縮小規模的是福利制度,福利制度屬于安排機制,故選B項。8.1945年,參與美蘇英三國首腦會議的保守黨領袖丘吉爾為了進行國內競選而中途回國,等大選結束三國會議復會時,回到會議桌旁的卻是工黨新首相。究其緣由主要是工黨向英國人民承諾在戰后建設“福利社會”而贏得大選。關于英國“福利社會”理解正確的是()A.體現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B.可以避開經濟危機發生C.保守黨反對建立福利社會 D.能夠殲滅社會貧富差距【答案】A【解析】“福利社會”是政府干預與市場相結合,國有制與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經濟”下,實現充分就業、收入均等、社會福利、社會保障這些政策目標的總和,故A項符合題意;資本主義社會固有沖突始終存在,不行能避開經濟危機的發生,故解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保守黨反對建立福利社會,故解除C項;福利社會并不能殲滅社會貧富差距,故解除D項。二、非選擇題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戰后,杜魯門政府提出了“公允施政”的綱領,期間最重要的一項立法是1946年通過的“就業法”。這項法令責令聯邦政府負責維持“最大限度的就業、生產和購買力”,以避開再次出現20世紀30年頭曾經出現過的那種大規模的失業。由于杜魯門政府的種種措施,經過兩年時間,美國實現了由戰時經濟向和平常期的調整而沒有出現動亂的局面。1946年5月,戴高樂臨時政府正式頒布大規模實行國有化的法令。煤炭、運輸、電力、保險公司,包括法蘭西銀行在內都實行了國有化……除了國有化之外,法國依據廣泛的社會保險立法,使半數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某些保障,此項費用共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6%。這些法令和措施對于防止最壞形式的貧困和社會動亂起到了肯定的作用。——摘編自王斯德、錢洪《世界當代史:1945—2000》(1)依據材料,概括指出二戰后初期美國與法國在經濟政策上的不同之處,取得了什么共同效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