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代替DL/T1476—2015電力安全工器具預防性試驗規程2023-10-11發布2024-04-11實施國家能源局發布DL/T1476—2023前言 Ⅱ引言 IV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總體要求 25試驗要求 36試驗報告和合格證 23附錄A(規范性)海拔校正 24附錄B(規范性)安全帽試驗要求 25附錄C(資料性)機械試驗示意圖 27附錄D(資料性)電氣試驗接線圖 參考文獻 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本文件代替DL/T1476—2015《電力安全工器具預防性試驗規程》,與DL/T1476—2015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增加了基本絕緣安全工器具、帶電作業絕緣安全工器具、輔助絕緣安全工器具的定義(見第3章);——增加了列表“電力安全工器具預防性試驗對象及試驗項目”(見4.6);——增加了安全帶預防性試驗的方法(見5.1.2.2和5.1.2.3.2);——增加了連接器、梯凳的預防性試驗(見5.1.3和5.4.4);——增加了個人保安線工頻耐壓試驗要求(見5.1.9);——增加了絕緣桿、攜帶型短路接地線、電容型驗電器0.4kV、±1100kV電壓等級的試驗要求(見表11、表12、表17、表18和表19);——增加了絕緣桿分段試驗方法(見5.2.1.3);——增加了絕緣繩靜負荷試驗要求(見5.2.2);——增加了核相器、絕緣夾鉗20kV電壓等級的試驗要求(見表21、表22、表23和表26);——增加了硬梯預防性試驗的方法(見5.4.3.2和5.4.3.3);——增加了試驗報告和合格證的要求(見第6章);——增加了海拔校正的方法(見附錄A);——修改了文件的適用范圍(見第1章,2015年版的第1章);——修改了安全帽的試驗要求(見5.1.1,2015年版的6.1.1),增加了安全帽預防性試驗的抽樣比例(見附錄B);——修改了絕緣桿、攜帶型短路接地線、電容型驗電器20kV電壓等級的試驗要求(見表11、表17和表19,2015年版的表7、表8和表9);——修改了絕緣罩、絕緣隔板的試驗要求(見表24和表25,2015年版的表11和表12);——刪除了絕緣桿、攜帶型短路接地線±400kV電壓等級的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見2015年版的表7和表8)。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提出。本文件由全國高壓電氣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26)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蘇州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方電網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廣州市恒力檢測股份有限公司、圣耀(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朗固實業有限公司、武漢瑞九電力科技有限公司、保定市匯邦電氣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帥偉、李洪斌、陳剛、劉寶升、顧燕蘇、吳俊杰、萬保權、陳江波、劉庭、鄧威、何妍、鄭秋瑋、邱進、張雄、黃博、班國邦、何成彬、陳劍峰、王春勝、黃春花、寧麗梅、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Ⅱ——2015年首次發布為DL/T1476—2015;——本次為第一次修訂。本文件在執行過程中的意見或建議反饋至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廣路二條一號,100761)。DL/T1476—2015作為電力安全工器具預防性試驗重要的參考文件,對電力安全工器具預防性試驗的開展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在文件的實施過程中,電力安全工器具的預防性試驗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相關的研究不斷深入。隨著新標準、新技術、新產品的不斷出現,新的需求與建議不斷產生。本文件從預防性試驗的實際出發,結合已有的研究和應用,參考新頒布的電力安全工器具相關標準,對DL/T1476—2015進行修訂完善,增加了預防性試驗的產品種類,擴展了試驗的電壓等級,改進了試驗方法和技術要求,進一步提高了文件的科學性和適用性。IV電力安全工器具預防性試驗規程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電力安全工器具預防性試驗的總體要求、試驗要求、試驗報告和合格證等。本文件適用于海拔1000m及以下地區電力安全工器具預防性試驗,海拔1000m以上地區相關參數應按附錄A進行海拔校正。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6927.1高電壓試驗技術第1部分:一般定義及試驗要求GB21148足部防護安全鞋GB26861電力安全工作規程高壓試驗室部分DL/T740電容型驗電器DL/T976帶電作業工具、裝置和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DL/T1209.2變電站登高作業及防護器材技術要求第2部分:拆卸型檢修平臺DL/T1209.4變電站登高作業及防護器材技術要求第4部分:復合材料快裝腳手架DL/T1659電力作業用軟梯技術要求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電力安全工器具electricsafetytoolsanddevices防止電力作業人員發生觸電、機械傷害、高處墜落等傷害及職業危害的工具、器械或裝置。注1:電力安全工器具可分為個體防護裝備、絕緣安全工器具、登高工器具、安全圍欄(網)和標識牌等四注3:安全圍欄(網)包括安全圍欄、安全圍網和紅布幔;標識牌包括各種安全標示牌、錐形交通標、警示為了發現電力安全工器具的隱患和缺陷,預防發生人身事故而進行的檢查、試驗或檢測。基本絕緣安全工器具basicinsulationsafetytoolsanddevices可能或短時接觸帶電體的電力安全工器具。在帶電裝置上進行作業或接近帶電部分進行作業所使用的電力安全工器具。絕緣強度不能承受設備或線路的工作電壓,僅用于加強基本絕緣安全工器具的保安作用,防止接觸電壓、跨步電壓、泄漏電流及電弧對作業人員造成傷害的電力安全工器具。4總體要求4.1按規定周期或新購置投入使用前、檢修或關鍵零部件更換后、使用過程中對性能有疑問或發現缺陷、出現質量問題同批次的電力安全工器具應進行預防性試驗。4.2進行預防性試驗時,一般應先進行外觀檢查,必要時對試品進行清潔、干燥處理。外觀檢查合格后,再進行機械試驗,最后進行電氣試驗。電氣試驗按GB/T16927.1的要求進行。4.3試驗場所的設施應使試驗正確實施并能將不相容活動的相鄰區域有效隔離。機械試驗應配備防止飛物的防護裝置,承力支架應能承受試驗最大應力(或力矩)的1.1倍;電氣試驗應符合GB26861規定的試驗場所設施的相關要求。4.4試驗場所的環境條件應檢測、控制和記錄,確保其不會導致試驗結果無效或對所要求的測試質量產生不良影響。電氣試驗應符合GB26861規定的環境條件的相關要求。4.5檢測、測量設備應符合預防性試驗的要求。測量設備包括對試驗結果的準確性或有效性有顯著影響的環境測量設備,在檢定或校準周期內應由有資質的機構進行檢定或校準。4.6電力安全工器具預防性試驗對象及試驗項目如表1所示。對于該表所列對象之外的電力安全工器具,經本單位總工程師或分管領導審查批準后認為應進行預防性試驗的,可參照執行。帶電作業絕緣安全工器具的預防性試驗按DL/T976執行。表1電力安全工器具預防性試驗對象及試驗項目分類試驗對象試驗項目個體防護裝備安全帽沖擊吸收性能試驗耐穿刺性能試驗安全帶靜負荷試驗或整體靜負荷試驗連接器靜負荷試驗安全繩靜負荷試驗緩沖器靜負荷試驗速差自控器空載動作試驗自鎖器靜負荷試驗導電鞋直流電阻試驗個人保安線成組直流電阻試驗工頻耐壓試驗絕緣安全工器具基本絕緣安全工器具絕緣桿工頻耐壓試驗直流耐壓試驗絕緣繩靜負荷試驗工頻耐壓試驗攜帶型短路接地線線纜成組直流電阻試驗接地操作桿工頻耐壓試驗2分類試驗對象試驗項目絕緣安全工器具基本絕緣安全工器具攜帶型短路接地線接地操作桿直流耐壓試驗絕緣繩靜負荷試驗絕緣繩工頻耐壓試驗電容型驗電器啟動電壓試驗工頻耐壓試驗核相器動作電壓試驗操作桿工頻耐壓試驗連接導線絕緣強度試驗電阻管泄漏電流試驗絕緣罩工頻耐壓試驗絕緣隔板表面工頻耐壓試驗工頻耐壓試驗絕緣夾鉗工頻耐壓試驗輔助絕緣安全工器具輔助型絕緣手套工頻耐壓及泄漏電流試驗輔助型絕緣靴工頻耐壓及泄漏電流試驗輔助型絕緣膠墊工頻耐壓試驗登高工器具登桿腳扣靜負荷試驗扣帶強力武驗登高板靜負荷試驗硬梯(含鋁合金梯、竹梯、木梯、復合材料梯)靜負荷試驗或踏檔強度、水平強度試驗人字梯限張裝置強度試驗梯凳靜負荷試驗軟梯邊繩靜負荷試驗踏檔靜負荷試驗軟體頭踏檔靜負荷試驗快裝腳手架平臺強度試驗踏檔強度試驗檢修平臺(含高空組合平臺)平臺/懸掛裝置強度試驗踏檔強度試驗新購置投入使用前、使用過程中對性能有疑問或發現缺陷、出現質量問題同批次的安全帽,在強3制報廢期限內應按附錄B進行試驗。永久標識應清晰完整。各部件應完整無缺失,無尖角或鋒利邊緣,與身體接觸的一面應光滑平整,不應有突出物??棊獰o灼傷、撕裂、霉變、縫線開裂、切口、磨損、嚴重變形及損傷。連接器表面應光滑平整,無裂紋、尖角或鋒利邊緣?;铋T應有保險功能,在兩個明確動作下才能打開,且開閉靈活、無卡澀,當處于閉合狀態時,應閉合緊密。金屬環類零件表面應光潔,無裂紋、嚴重銹蝕、明顯變形及損傷。塑料件應無缺失或傷殘破損。墜落指示裝置(如有)應未動作。安全帶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2的規定,試驗后應無撕裂、開線或破斷。表2安全帶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試驗靜負荷N持續時間min方法一靜負荷試驗區域限制安全帶1年5圍桿作業安全帶整帶圍桿帶護腰帶墜落懸掛安全帶整帶圍桿帶護腰帶方法二整體靜負荷試驗區域限制安全帶1年5圍桿作業安全帶墜落懸掛安全帶可選擇方法一或方法二進行試驗。b牛皮帶的試驗周期為半年。按表2的規定對不同種類的安全帶施加對應的靜負荷,加載速度不應大于100mm/min,試驗布置見附錄C圖C.1。安全帶整體靜負荷試驗方法如下:4a)區域限制安全帶整體靜負荷試驗。將安全帶穿戴在模擬人身上,固定在測試臺架上,將加載點調整到安全繩與系帶連接點的正上方,按表2的規定對安全帶施加整體靜負荷,加載速度不應大于100mm/min,試驗布置見附錄C圖C.2。b)圍桿作業安全帶整體靜負荷試驗。將安全帶穿戴在模擬人身上,固定在測試臺架上,將加載點調整到圍桿繩(帶)與系帶連接點的正上方,按表2的規定對安全帶施加整體靜負荷,加載速度不應大于100mm/min,試驗布置見附錄C圖C.3。連接器與加載裝置,按表2的規定對安全帶施加整體靜負荷,加載速度不應大于100mm/min,試驗布置見附錄C圖C.4。表面應光滑平整,無裂紋、尖角或鋒利邊緣?;铋T應有保險功能,在兩個明確動作下才能打開,且開閉靈活、無卡澀,當處于閉合狀態時,應連接器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3的規定,試驗后活門應保持閉合,開閉靈活,無變形、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試驗靜負荷N持續時間min靜負荷試驗區域限制連接器1年5圍桿作業連接器墜落懸掛連接器按表3的規定對不同種類的連接器施加對應的靜負荷,加載速度為20mm/min~50mm/min,試驗布置見附錄C圖C.5。繩體應光滑、干燥,無霉變、斷股、散股、打結、灼傷、破損等缺陷。各部件應順滑,無尖角或鋒利邊緣。護套(如有)應完整、無破損。安全繩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4的規定,試驗后應無撕裂、開線或破斷,5表4安全繩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試驗靜負荷N持續時間min靜負荷試驗區域限制安全繩1年5圍桿作業安全繩墜落懸掛安全繩按表4的規定對不同種類的安全繩施加對應的靜負荷,試驗方法按5.1.2.3.1進行,試驗布置見附錄C圖C.6。各部件應平滑平整,無尖角或鋒利邊緣。保護套應完整,無破損、開裂等現象。緩沖器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5的規定,試驗后緩沖包、配套安全繩應無撕裂、開線、崩裂展開或破斷,配套連接器活門應保持閉合,開閉靈活,無變形或破斷。表5緩沖器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試驗靜負荷N持續時間min靜負荷試驗緩沖包1年5連接器安全繩不帶安全繩的緩沖器僅開展緩沖包和連接器的靜負荷試驗。按表5的規定對緩沖包、連接器及安全繩分別施加靜負荷,緩沖包和安全繩的靜負荷試驗方法按5.1.2.3.1進行,連接器的靜負荷試驗外觀應平滑,無毛刺或鋒利邊緣;各部件應完整無缺失,無傷殘破損。內置鋼絲繩各股應絞合緊密,無疊痕、突起、彎折、壓傷、錯亂交叉、灼傷及斷股等缺陷。內置合成纖維帶表面、邊緣、軟環處應無擦破、割斷、灼燒、縫線開裂等損傷。6墜落指示器(如有)應未動作。速差自控器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6的規定,試驗中鋼絲繩或合成纖維帶應能快速拉出、制動并鎖止,并在卸載后全部自動回收,無卡繩或卡帶現象。表6速差自控器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空載動作試驗1年全行程中任選5處將速差自控器一端國定進行拉出、制動及回收試驗。各部件應完整無缺失;本體及配件應無目測可見的凹凸痕跡;本體為金屬材料時,無裂紋、變形及銹蝕等缺陷;所有御接面應平整、無毛刺,金屬表面鍍層應均勻、光亮,不應有起皮、變色等缺陷;本體為工程塑種時,表面應無氣泡、開裂等缺陷。導向輪應轉機靈活,無卡阻、破損等缺陷。自鎖器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7的規定,試驗后應無撕裂、開線、變形或破斷,能正常鎖止和解鎖,并能順暢滑動。表7自鎖器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試驗靜負荷N持續時間min靜負荷試驗1年5將自鎖器安裝在配套的導軌上,按表7的規定施加靜負荷,加載速度不應大于150mm/min。柔性導軌自鎖器靜負荷試驗布置見附錄C圖C.7,剛性導軌自鎖器靜負荷試驗布置見附錄C圖C.8。鞋體內外表面應無破損、開線、脫膠等損傷,不應粘有影響導電性能的絕緣性雜質。導電鞋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8的規定,直流電阻應小于規定值。7表8導電鞋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試驗電壓V持續時間min直流電阻kΩ直流電阻試驗累計穿用200h1向鞋內倒入直徑為4mm的不銹鋼珠,并鋪滿底面。在鋼珠中放入一塊直徑大于5mm的銅片,將裝有鋼珠的導電鞋放在銅板上,在銅片和銅板之間施加直流電壓,并計算直流電阻值,試驗接線見附錄D圖D.1。如果因功率限制采用降低試驗電壓的方法,則應記錄實際電壓值。線夾應完整、無損壞,線夾與電力設備及接地體的接觸面應光滑、無毛刺。導線無裸露部分,導線外覆透明護層應均勻、無龜裂。個人保安線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9和表10的規定,成組直流電阻應小于規定值,工頻耐壓試驗應無擊穿、閃絡及明顯發熱現象。表9個人保安線成組直流電阻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導線截面積mm2試驗電流A直流電阻m2/m成組直流電阻試驗5年表10個人保安線工頻耐壓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工頻耐壓持續時間min工頻耐壓試驗5年1采用電流—電壓表法的直流電壓降法進行測量。試驗應在環境溫度為5℃~35℃、較為不通風的條件下進行,且電纜應在試驗環境中放置足夠長的時間,使之達到溫度平衡。測量應包含所有的接線鼻,每次取兩個接線鼻,拉直后測量其間電纜的長度和直流電阻值,并計算每8米電阻值,依次進行,直至完成對所有接線鼻之間電纜的測量。組合式測量接線示意圖見附錄D圖D.2。對于絕緣夾鉗,高壓電極與端部金屬線夾相連,接地電極與握手相連;對于低壓接地桿,試驗電壓加在端部金屬線夾與握手護環之間。接地電極宜采用50mm寬的金屬箔、裸銅線或其他導電材料進行包繞。5.2基本絕緣安全工器具桿接頭連接應緊密牢固,無松動、銹蝕和斷裂等現象。桿體應光滑,絕緣部分應無氣泡、皺紋、裂紋、絕緣層脫落、嚴重的機械或電灼傷痕,玻璃纖維布與樹脂間黏接應完好,不應開膠。握手手持部分護套與絕緣桿連接應緊密,無破損,不產生滑動或轉動。絕緣桿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11和表12的規定,試驗應無擊穿、閃絡及明顯發熱現象。表11絕緣桿工頻耐壓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額定電壓試驗長度m工頻耐壓持續時間min工頻耐壓試驗1年13注:表中數據為海拔1000m及以下的試驗長度和電壓。表12絕緣桿直流耐壓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額定電壓試驗長度m直流耐壓持續時間min直流耐壓試驗1年39表12(續)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額定電壓試驗長度m直流耐壓持續時間min直流耐壓試驗1年3a)高壓試驗電極置于絕緣桿工作部分。b)試驗長度為高壓試驗電極與接地電極間的距離(不含絕緣操作桿間金屬連接頭元件的長度),并按表11和表12確定。c)電極宜用50mm左右寬的金屬箔或其他合適方法包繞;多桿并聯試驗時,相鄰絕緣桿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d)220kV以上電壓等級的絕緣桿應采用整段試驗的方式;220kV及以下電壓等級一般采用整段試驗的方式,當試驗條件不滿足要求時,可采用分段試驗的方式。分段試驗電壓為整段試驗電壓除以分段段數,再乘以分段系數。分段段數和分段系數應符合表13的規定。表13分段段數和分段系數分段段數23分段系數繩體應光滑、干燥,無霉變、斷股、散股、打結、磨損、灼傷、缺口等缺陷。絕緣繩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14和表15的規定,靜負荷試驗應無撕裂、開線及破斷現象,工頻耐壓試驗應無擊穿、閃絡及明顯發熱現象。表14絕緣繩靜負荷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繩徑mm試驗靜負荷N持續時間min靜負荷試驗天然纖維絕緣繩1年4568表14(續)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繩徑mm試驗靜負荷N持續時間min靜負荷試驗天然纖維絕緣繩年540504860成纖維絕緣繩4465602464800高機械強度絕緣繩68450060009600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工頻耐壓試驗長度m持續時間min工頻耐壓試驗1年1試驗電極置于絕緣繩的工作部分,電極宜采用50mm寬的金屬箔、裸銅線或其他導電材料進行包繞,高壓試驗電極與接地電極之間的距離即為試驗長度。在兩電極之間施加試驗電壓,逐漸升高至表15的規定值。當一次試驗不能包含整根絕緣繩時,應分區段進行,每兩次試驗的邊緣應重合。線夾及導線外觀檢查按5.1.9.1進行。當絕緣安裝工具為接地操作桿時,外觀檢查按5.2.1.1進行;當絕緣安裝工具為絕緣繩時,外觀檢攜帶型短路接地線線纜成組直流電阻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16的規定。當絕緣安裝工具為接地操作桿時,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17和表18的規定,試驗應無擊穿、閃絡及明顯發熱現象;當絕緣安裝工具為絕緣繩時,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5.2.2.2的規定。表16攜帶型短路接地線線纜成組直流電阻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導線截面積mm2試驗電流A直流電阻m2/m線纜成組直流電阻試驗5年表17攜帶型短路接地線接地操作桿工頻耐壓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額定電壓工頻耐壓持續時間min接地操作桿工頻耐壓試驗5年1表17(續)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額定電壓工頻耐壓持續時間min接地操作桿工頻耐壓試驗5年14403注:表中數據為海拔1000m及以下的電壓。表18攜帶型短路接地線接地操作桿直流耐壓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額定電壓直流耐壓持續時間min接地操作桿直流耐壓試驗5年3注:表中數據為海拔1000m及以下的電壓。當絕緣安裝工具為接地操作桿時,試驗電壓加在操作桿護環與線路端線夾之間,試驗方法按驗電器操作桿應無氣泡、皺紋、裂紋、劃痕、硬傷、絕緣層脫落、嚴重的機械或電灼傷痕;伸縮型操作桿各節配合應合理,拉伸后不應自動回縮。指示器應密封完好,表面應光滑、平整。手柄與操作桿、操作桿與指示器的連接應緊密牢固。自檢三次,指示器均應有連續不間斷的視覺和聽覺信號出現。電容型驗電器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19的規定,啟動電壓應符合規定值,工頻耐壓試驗應無擊穿、閃絡及明顯發熱現象。表19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啟動電壓試驗1年啟動電壓值應不低于額定電壓的10%,不高于額定電壓的45%工頻耐壓試驗同表11高壓電極由金屬球體構成,接地電極由金屬環構成,按DL/T740的規定進行試驗布置和接線。將驗電器的接觸電極與高壓電極相接觸,逐漸升高試驗電壓,當指示器發出連續不間斷的“有電壓”信各部件應無明顯損傷,連接可靠。指示器表面應光滑、平整,密封完好。操作桿內外表面應清潔、光滑,無劃痕及硬傷。連接線絕緣層應無破損、老化現象,導線無扭結現象。核相器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20~表23的規定,動作電壓、電阻管泄漏電流應符合規定值,操作桿工頻耐壓試驗、連接導線絕緣強度試驗應無擊穿、閃絡及明顯發熱現象。表20核相器動作電壓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動作電壓試驗1年注:Un為額定電壓。表21核相器操作桿工頻耐壓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額定電壓試驗長度m工頻耐壓持續時間min操作桿工頻耐壓試驗1表22核相器連接導線絕緣強度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額定電壓工頻耐壓持續時間min連接導線絕緣強度試驗1年85注:無線式核相器不開展此項試驗表23、核相器電阻管泄漏電流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額定電壓工頻耐壓持續時間min泄漏電流mA電阻管泄漏電統驗1年1注:無線式核相器不開展此項試驗。5.2.5.3試驗方法將核相器兩個接融電極分別連接到試驗電源的高壓電極與接地電極上,逐漸升高試驗電壓,測量核相器的動作電壓。試驗電壓加在操作桿的有效絕緣部分,試驗方法按5.2.1.3進行。導線應平直,浸放在電阻率不大子1002·m的水中,兩端應有350mm±5mm露出水面,在金屬器皿與連接導線之間施加試驗電壓,逐漸升高至表22的規定值,試驗接線見附錄D圖D.3。將電阻管的接觸電極連接到試驗電源的高壓電極上,電阻管末端宜用50mm左右寬的金屬箔或其他合適方法包繞,并與試驗電源的接地電極相連接,逐漸升壓至表23的規定值,測量泄漏電流值。內外表面不應存在破壞均勻性、損壞表面光滑輪廓的小孔、裂縫、局部隆起、切口、夾雜導電異物、折縫、空隙及凹凸波紋等缺陷。提環、孔眼、掛鉤等安裝配件應無破損,閉鎖部件應開閉靈活,閉鎖可靠。絕緣罩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24的規定,試驗應無擊穿、閃絡及明顯發熱現象。表24絕緣罩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額定電壓工頻耐壓持續時間min工頻耐壓試驗1年1內部電極為一根金屬芯棒,置于絕緣罩內中心處,作為高壓電極。外部電極由金屬箔、導電纖維或其他導電材料制成,作為接地電極。在內外電極之間施加試驗電壓,逐漸升高至表24的規定值,試驗布置見附錄D圖D.4。表面應均勻完整,無小孔、裂縫、局部隆起、切口、異物、折縫、空隙等缺陷。絕緣隔板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25的規定,試驗應無擊穿、閃絡及明顯發熱現象。表25絕緣隔板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額定電壓工頻耐壓持續時間min表面工頻耐壓試驗1年1工頻耐壓試驗在絕緣隔板的表面放置長70mm、寬30mm的金屬極板作為試驗電極,兩電極之間相距300mm±5mm,逐漸升壓至表25的規定值。試驗電極由兩個金屬圓柱組成,圓柱邊緣的曲率半徑為3mm,其中一個電極的高度為25mm,直徑為25mm;另一個電極的高度為15mm,直徑為75mm。將絕緣隔板放置在試驗電極之間,兩個電極同軸布置。在兩電極之間施加試驗電壓,逐漸升高至表25的規定值,試驗接線見附錄D圖D.5。絕緣部分應無氣泡、皺紋、裂紋、絕緣層脫落、嚴重的機械或電灼傷痕,玻璃纖維布與樹脂間應黏接完好,不應開膠。握手部分護套與絕緣部分應連接緊密、無破損,不產生滑動或轉動。鉗口動作應靈活,無卡阻現象。絕緣夾鉗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26的規定,試驗應無擊穿、閃絡及明顯發熱現象。表26絕緣夾鉗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額定電壓試驗長度m工頻耐壓持續時間min工頻耐壓試驗1年1試驗電極置于絕緣夾鉗的工作部分,試驗方法按5.2.1.3進行。質地應柔軟良好,內外表面均應平滑、完好無損,無劃痕、裂縫、折縫、孔洞等缺陷。輔助型絕緣手套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27的規定,試驗應無擊穿、閃絡現象,且泄漏電表27輔助型絕緣手套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電壓等級工頻耐壓持續時間min泄漏電流mA工頻耐壓及泄漏電流試驗半年低壓1高壓8將輔助型絕緣手套浸入盛有自來水的金屬器皿中,保持手套內外水平面高度相同,套口邊緣露出水面90mm±13mm并擦干。逐漸升壓至表27的規定值,保持規定的時間,并測量泄漏電流,試驗接線見附錄D圖D.6。外觀應完好無損,鞋幫不應出現開膠,鞋底不應出現防滑齒磨平、外底磨透露出絕緣層等現象。輔助型絕緣靴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28的規定,試驗應無擊穿、閃絡現象,且泄漏電流表28輔助型絕緣靴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電壓等級工頻耐壓持續時間min泄漏電流mA工頻耐壓及泄漏電流試驗半年高壓1按GB21148的規定進行,試驗接線見附錄D圖D.7。上下表面不應存在破壞均勻性、損壞表面光滑輪廓的小孔、裂縫、局部隆起、切口、夾雜導電異物、折縫、空隙、凹凸波紋及鑄造標志等缺陷。輔助型絕緣膠墊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29的規定,試驗應無擊穿、閃絡及明顯發熱現象。表29輔助型絕緣膠墊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電壓等級工頻耐壓持續時間min工頻耐壓試驗1年低壓1高壓a)上下鋪設較被測絕緣膠墊四周小200mm的濕布、金屬箔或其他材料,試驗接線見附錄D圖D.8;b)在上下極板之間施加試驗電壓,逐漸升高至表29規定的電壓值;c)試樣分區段試驗時兩次試驗的邊緣應重合。金屬件及所有焊接部位應平整、光潔,無裂紋、氣孔、夾渣和傷痕?;顒鱼^在扣體內應滑動靈活、可靠、無卡阻現象;保險裝置應能可靠防止圍桿鉤在扣體內脫落。小爪應連接牢固,活動靈活。橡膠防滑塊與小爪鋼板圍桿鉤連接應牢固,覆蓋完整,無破損,腳帶必須是一整根,《應縫接,無撕裂、開線、霉變、嚴重磨損或變形,扣合應良好,無明顯松脫現象。5.4.1.2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登桿腳扣試驗項、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30的規定,靜負荷試驗扣體應無明顯變形,活動鉤滑動靈活,無卡阻現象○扣帶強力試驗應無織帶撕裂、金屬件明顯變形、扣合處明顯松脫現象。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試驗靜負N荷持續時間min靜負荷試1年5扣帶強力試驗將登桿腳扣安放在模擬的等徑桿上,對踏盤施加靜負荷,加載速度為100mm/min±5mm/min,受力寬度為100mm±2mm,試驗布置見附錄C圖C.9。將扣帶按正常使用方式扣合,對扣帶施加靜負荷,加載速度為100mm/min±5mm/min,試驗布置見附錄C圖C.10。金屬鉤不應有裂紋、變形和嚴重銹蝕,心形環應完整,下部有插花,繩索無灼傷、斷股、散股、霉變或嚴重磨損。繩扣接頭每繩股連續插花不應少于4道,繩扣與踏板間應套接緊密。踏板應有防滑花紋,且無嚴重磨損。登高板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31的規定,試驗后圍桿繩應無破斷、撕裂,鉤子應無變表31登高板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試驗靜負荷N持續時間min靜負荷試驗半年5受力寬度為100mm±2mm,試驗布置見附錄C圖C.11。5.4.3硬梯(含竹梯、木梯、鋁合金梯、復合材料梯)踏檔與梯梁連接應牢固,整梯無松散,各部件應無變形,梯腳防滑良好;硬梯豎立后應平穩,無升降梯應升降靈活,鎖位準確可靠;折梯、人字梯的鉸鏈和限制開度裝置應完整牢固、開閉靈活,無松動、脫落現象。竹、木梯表面應無蟲蛀、腐蝕、過度熏烤等現象,無連續貫穿節疤的裂紋,木梯淺表裂紋長度應小于100mm。硬梯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32的規定,試驗后應無明顯損傷和永久變形。表32硬梯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試驗靜負荷N持續時間min方法一靜負荷試驗竹梯、木梯:半年其他梯:1年5方法二踏檔強度試驗水平強度試驗人字梯限張裝置強度試驗1年a可選擇方法一或方法二進行試驗。將硬梯置于工作狀態,與地面的夾角為65°±5°,對硬梯的經常站立部位施加靜負荷,負荷應加在踏檔的中心位置,受力寬度為100mm±2mm,加載速度為100mm/min±5mm/min。將硬梯水平或垂直放置,對距梯頂1m以下的每一節踏檔施加靜負荷,負荷應加在踏檔的中心位置,受力寬度為100mm±2mm,加載速度為100mm/min±5mm/min,試驗布置見附錄C圖C.12。將硬梯水平放置在支架上,支點距離硬梯端部應為20mm,對硬梯施加靜負荷,負荷應加在中心位置,受力寬度為100mm±2mm,加載速度為100mm/min±5mm/min,試驗布置見附錄C圖C.13。將人字梯完全展開,對限張裝置施加靜負荷,試驗布置見附錄C圖C.14。踏檔應平穩牢固,無松散變形,無目測可見的側向傾斜;防滑花紋和防滑橡膠應完好,無缺失、梯凳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33的規定,試驗后應無明顯損傷和永久變形。表33梯凳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試驗靜負荷N持續時間min靜負荷試驗1年5將梯凳按工作狀態平穩擺放,對每一節踏檔施加靜負荷,負荷應加在踏檔中心直徑300mm±環形繩與邊繩的連接應牢固,每股繩索及每股線均應緊密絞合,無灼傷、斷股、散股、霉變或嚴踏檔應固定牢固,無滑移現象,無開裂、老化、嚴重變形或電氣及機械損傷。軟梯頭輪組應轉動靈活,無卡阻現象,保險裝置應牢固可靠、功能完好,金屬件無裂紋、變形或軟梯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34的規定,邊繩靜負荷試驗應無撕裂、開線及破斷現象,踏檔靜負荷試驗、軟梯頭踏檔靜負荷試驗應無明顯損傷和永久變形。表34軟梯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試驗靜負荷N持續時間min邊繩靜負荷試驗1年49005踏檔靜負荷試驗軟梯頭踏檔靜負荷試驗按DL/T1659的規定進行。復合材料構件表面應光滑,絕緣部分應無氣泡、皺紋、裂紋、絕緣層脫落、明顯的機械或電灼傷痕,纖維布、氈、絲與樹脂間黏接應完好,不應開膠??煅b腳手架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35的規定,試驗后應無明顯損傷和永久變形。表35快裝腳手架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試驗靜負荷N持續時間min平臺強度試驗1年5踏檔強度試驗按DL/T1209.4的規定進行。5.4.7檢修平臺(含高空組合平臺)復合材料構件表面應光滑,絕緣部分應無氣泡、皺紋、裂紋、絕緣層脫落、明顯的機械或電灼傷痕,玻璃纖維布、氈、絲與樹脂間黏接應完好,不應開膠。金屬材料零部件表面應光滑、平整,棱邊應倒圓弧,不應有尖銳棱角,應采用防腐處理(鋁合金宜采用表面陽極氧化處理;黑色金屬宜采用鍍鋅處理;可旋轉部位的材料宜采用不銹鋼)。升降型檢修平臺起升降作用的牽引繩索宜采用非導電材料,且應無灼傷、脆裂、斷股、霉變和扭結。檢修平臺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應符合表36的規定,試驗后應無明顯損傷和永久變形。表36檢修平臺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試驗項目試驗周期試驗要求試驗靜負荷N持續時間min平臺/懸掛裝置強度試驗5踏檔強度試驗按DL/T1209.2的規定進行6試驗報告和合格證b)試驗標準外觀檢查、試驗項目和結果結論;a)產品名稱型號規格和編號;b)試驗日期和十次試驗日期;d)試驗單位名稱(規范性)h(m)圖A.1海拔校正因數因數k可用公式(A.1)計算:(規范性)永久標識應清晰完整。帽殼、帽襯(帽箍、吸汗帶、緩沖墊及襯帶)、帽箍扣、下頦帶等組件應完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