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心理健康教育_第1頁
11心理健康教育_第2頁
11心理健康教育_第3頁
11心理健康教育_第4頁
11心理健康教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節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的含義(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就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二)心理健康的標準:1、對現實的有效知覺;2、自知自尊與自我接納;3、自我調控能力;4、與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5、人格結構的穩定與協調;6、生活熱情與工作高效率。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標準時的注意點:1、兼顧個體內部協調和對外良好適應2、心理健康的相對性——灰色人區理論3、是一種狀態,也是一種過程4、是一個社會評價問題二、學生易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兒童多動癥學習困難綜合征兒童過度焦慮反應兒童厭學癥兒童強迫行為。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注意:此內容可以出簡答題(一)預防精神疾病,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二)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展的需要;(三)對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配合與補充。第二節心理評估一、什么是心理評估:——指依據用心理學方法和技術搜集得來的資料,對學生的心理特征與行為表現進行評鑒,以確定其性質和水平并進行分類診斷的過程。

二、心理評估的兩種參考架構:1、健康模式:了解在健康狀態下的心智能力及自我實現的傾向。2、疾病模式:對當事人有無心理疾病以及心理疾病的類別的診斷。三、心理評估的手段(1)標準化的方法:如:心理測驗。(2)非標準化的方法,如:評估性會談、觀察法、自述法。

第三節心理輔導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課程。(2)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3)開設心理輔導活動。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小組輔導。

一、心理輔導:含義目標二、心理輔導的原則

(一)全員參與,全方位考慮,面向全體學生原則(二)矯治、預防與發展相結合原則(三)尊重與理解學生原則(四)學生主體性原則(五)個別化對待原則(六)整體性發展原則三、影響學生行為改變的方法:

(一)行為改變的基本方法1、強化法2、代幣獎勵法3、行為塑造法4、示范法5、處罰法6、暫時隔離法7、自我控制法。(二)行為演練的基本方法1、全身松弛訓練2、系統脫敏法3、肯定性訓練(又稱:自信訓練、果敢訓練)——目的是促進個人在人際關系中公開表達自己真實情感和觀點,維護自己權益也尊重別人權益,發展人的自我肯定行為。(三)改變學生認知的方法:——艾里斯的“理性情緒ABC法”艾里斯(Ellis)于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解釋人行為的A-B-C理論。情緒治療的ABCDE步驟。A(activatingevent):個體遇到的主要事實、行為等誘發事件。B(belief):個體在遇到A后產生的信念,即對誘發事件的評價和解釋。C(consequence):事件造成的情緒反應,反應可能適當,也可能不適當D(disputing)指的是用合理的信念駁斥和對抗不合理信念的過程,借以改變原有信念。E(effect)治療效果,使來訪者在認知情緒和行為上均有所改善。

16歲的男孩,個子矮小,身體瘦弱。——這是A“男孩子應該強壯高大,否則任何女孩子都不會喜歡。”——這是B。否定自己、自卑、郁郁寡歡、退出正常社交。——這是C。A:事件:“考不好,受父母訓斥。”B:觀念:“同學會取笑我,真丟面子。”C:情緒;難過,沮喪。D:駁斥:這不是事實,只是我的主觀想法,怎么知道同學會取笑?即使有人取笑,難道我就真地無法忍受?E:新觀念;可能無人取笑我,被取笑只是一時的。只要用功,成績可以改善;何況我還有其他長處。B(belief):個體在遇到A后產生的信念,即對誘發事件的評價和解釋。——非理性的信念過分概括化:“我考試失敗了,我是個沒用的人。”“他昨天罵了我,他是個大壞蛋。”絕對化的要求:“我對他那么好,他一定要對我好。”“我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糟糕至極:“我是天下最倒霉的人。”“我竟然失敗了,太可怕了。”理性—情緒療法的應用1、教導ABC觀念:不同的人對同樣的事會有不同的感覺。2、駁斥:先找出非理性想法再加以駁斥。可詢問當事人下列問題,協助他們學習如何駁斥自己的非理性想法:我的想法是來自事實還是假設?有什么證據證明我的想法是真實的呢?那一件事情真的那么可怕嗎?我真的不能忍受嗎?為什么那件事情必須是如此呢?我一定要得到我想要的嗎?3、實證上的分析:在實際生活中找出證據,加以分析,以駁斥非理性想法。4、理性的自我陳述:輔導者可以先示范,再讓當事人復讀或默念一遍。例如:“雖然我不喜歡……,但是我仍然……”“雖然到目前為止……但是我仍然……”“即使我碰到很多困難……但還不至于……”5、家庭作業:將學得的理性陳述用于日常生活。偷竊行為的合理情緒療法

1、找出非理性想法:我不能得到我想要的,我是個失敗者,偷東西能讓我覺得好些。這世界不公平,為什么他們都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而我得不到?反正你們不關心我,我就壞給你們看,這樣你們就會知道,還有我的存在。只要我有錢,我就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別人也就會重視我。2、進行駁斥有什么證據證明你是一個失敗者?為什么學業不好,就表示自己一無是處?世界是絕對公平的嗎?別人都比你公平嗎?你怎么知道?有錢別人就會重視你嗎?沒有人重視你你就活不下去嗎?3、實證上的分析可利用團體輔導證明當事人仍有許多值得自信的地方。如“優點轟炸”匯集一些幼年生活窮苦但成年后事業有成的例子。閱讀偉人傳記,共同討論書中人物所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并試著分析他們的想法。共同討論同學中那些未受重視卻又活得很自在的同學。4、理性的自我陳述不能得到別人的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