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一輪專題:化學反應的方向、限度與速率_第1頁
高考化學一輪專題:化學反應的方向、限度與速率_第2頁
高考化學一輪專題:化學反應的方向、限度與速率_第3頁
高考化學一輪專題:化學反應的方向、限度與速率_第4頁
高考化學一輪專題:化學反應的方向、限度與速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化學一輪專題:化學反應的方向、限度與速率

學校:姓名:班級:考號:

一、單選題

1.(?鄭州?高三課時練習)如圖所示,隔板I固定不動,活塞II可自由移動,M、N兩個容器中均發生反

應:A(g)+3B(g)2C(g)AH--192kJ-mol-10向M、N中,分別通入xmolA和ymolB的混合氣體,初

始M、N容積相同,保持溫度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MN口

In

A.若平衡時A氣體在兩容器中的體積分數相等,則x一定等于y

B.若x:y=l:2,則平衡時M中的轉化率:A>B

C.若x:y=l:3,當M中放出熱量172.8kJ時,A的轉化率為90%

D.若x=1.4,y=l,N中達到平衡時容積為2L,C為0.4mol,則反應起始時N的容積為2.6L

2.(?鄭州?高三課時練習)用CO合成甲醇(CH30H)的化學方程式為CO(g)+2H2(g)=CH3OH(g)AH<0,

按照相同的物質的量投料,測得CO在不同溫度下的平衡轉化率與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

A.溫度:

B.正反應速率:v(a)>v(c)、v(b)>v(d)

C.平衡常數:K(a)>K(c)、K(b)=K(d)

D.平均摩爾質量:M(a)<M(c),M(b)>M(d)

3.(?鄭州?高三課時練習)在一定條件下,取一定量的A和B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aA(g)+6B(s)

0MM(g)+“N(g)AH=QkJ.moL,達到平衡時,M的濃度與溫度和容器容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

判斷一定正確的是

c(M)/(mol-L-1)

B.達到平衡后,增大B的量將會提高A的轉化率

C.E點的平衡常數小于F點的平衡常數

D.e<o

4.(?湖南?高三開學考試)一定溫度下,在三個容積均為1.0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僅發生反應:

CH30H(g)+CO(g)UCH3coOH(g)△,<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物質的起始濃度/moll」物質的平衡濃度/molLi

容器編號溫度/K

C(CH3OH)c(CO)C(CH3COOH)C(CH3COOH)

I5300.500.5000.40

II5300.200.200.40

III510000.50

A.容器I中反應達到平衡所需時間比容器III中的長

B.達到平衡時,容器I中的CH30H體積分數比容器n中的小

C.達平衡時,容器I中CH30H轉化率與容器III中CH3coOH轉化率之和小于1

D.若起始時向容器I中充入2.0molCH30H(g)、0.10molCO(g)和8.0molCH3COOH(g),則反應將向逆反

應方向進行

5.(?內蒙古包頭?高三開學考試)年全球首套千噸級二氧化碳加氫制汽油裝置在中國山東開車成功,生

產出符合國VI標準的清潔汽油產品,對助力實現“碳中和”及緩解石油短缺具有重大意義。其合成過程如

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試卷第2頁,共16頁

'一8?——異芳構香化啰意

夕CO?aCOCOf烯:IS烯燃-----?C5-Cn

^?b^/^oAIHZSM-5I

CO2+H2Na-Fe.QJHZSMJ?78%汽油(選擇性)

A.CO轉變成烯睡反應只有碳氫鍵的形成

B.催化劑HZMS-5可以提高汽油中芳香煌的平衡產率

C.由圖可知合成過程中co?轉化為汽油的轉化率為78%

D.若生成C5及以上的烷妙和水,則起始時CO?和生的物質的量之比不低于5:16

1

6.(?浙江?高三開學考試)已知: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向3個恒容密

閉容器中分別投入物質的量比為3:4的CO2和Hz,比的物質的量濃度(moll」)隨時間(min)變化如表(T表

示溫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丙

體積L244

溫度

KTiT2T3

起始n(H2)/mol8.08.020.0

4

A.甲容器在。?8min內CO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O.nSmol-L-'-min,且放出49kJ熱量

B.甲容器第lOmin后,保持恒溫,再充入lmolCO2(g)和3molH2O(g),則vMv逆

C.根據上述圖表信息,可以推出T?T2

D.對比甲組和丙組,在。?4min內,能說明H?的平均反應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7.(?廣東深圳?一模)工業上制備硝酸過程中涉及反應:

1

2NO(g)+O2(g)^i2NO2(g)AH=-57kJ-moro某實驗小組測得不同條件下反應平衡時NO?的體積

分數變化如下圖(圖中X、Y分別代表溫度或壓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NO:的體積分數/%

0~

A.圖中X表示溫度,Y表示壓強

B.Xj>X2>X3

C.對應條件下的平衡常數:a>b>c

D.X3、X條件下,e點對應狀態時v(逆)>v(正)

8.(■廣東深圳?一模)化學與科技、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使用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有利于減少白色污染

B.采用風能、太陽能等潔凈能源發電,有利于實現碳中和

C.研究合適的催化劑可減少汽車尾氣中有害氣體的排放

D.將廢舊重金屬鹽的廢液深度掩埋會減少環境污染

9.(■江蘇鎮江?高三開學考試)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強下,將按一定比例混合的CO?和H?通過裝有催化劑

的反應器可得到甲烷。已知:

-1

CO2(g)+4H2(g)=CH4(g)+2H2O(g)AH=-165kJ-mol

1

CO2(g)+H2(g)=CO(g)+H2O(g)AH=-MlkJ-mor

催化劑的選擇是CO?甲烷化技術的核心。在兩種不同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相同時間,測得溫度對CO?轉化率

和生成CH4選擇性的影響如圖所示。

:<

20

?

%、

試卷第4頁,共16頁

用于生成CH的CO2物質的量

CH4選擇性=4xlOO%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在260℃?320℃間,以CeO?為催化劑,升高溫度CH4的產率增大

B.延長W點的反應時間,一定能提高CO2的轉化率

C.選擇合適的催化劑,有利于提高CO2的平衡轉化率

D.高于320℃后,以Ni為催化劑,隨溫度的升高CO2轉化率上升的原因是平衡正向移動

10.(?遼寧?遼河油田第二高級中學高三開學考試)在一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Hz和1molL,壓強為p(Pa),

并在一定溫度下使其發生反應H2(g)+I2(g)^2HI(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保持容器容積不變,向其中加入ImolHz,化學反應速率不變

B.保持容器容積不變,向其中加入ImolAr,化學反應速率增大

C.保持容器內氣體壓強不變,向其中加入1molAr,化學反應速率不變

D.保持容器內氣體壓強不變,向其中加入lmolH2(g)和lmoll2(g),化學反應速率不變

11.(?江蘇?鹽城市田家炳中學高三期中)水一碳催化制氫的反應為:C+H2O、7M?尸H2+CO可應用于

汽車尾氣的凈化,下列關于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增大水蒸氣的濃度能減慢化學反應速率

B.增大壓強能減慢化學反應速率

C.合適的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

D.合適的催化劑,能將H2OIOO%轉化為H2

12.(?山東省青島第十九中學高三期中)向饗型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

SO2(g)+NO2(g)^SO3(g)+NO(g),正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由圖得出結論正確的是

A.反應在c點達到平衡狀態

B.反應物濃度:a點小于b點

C.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D.△ti=At2時,a?b段平均正反應速率小于b?c段

13.(?山東濰坊?高三期末)在恒容密閉容器中按物質的量之比1:2充入CO和H2,發生反應:

CO(g)+2H2(g)BCH30H(g),測得平衡混合物中CH30H的體積分數在不同壓強下隨溫度的變化情況如

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應的AH<0

B.壓強:Pi>P2>P3

C.A、B、D三點的平衡常數關系為:KA>KB=9

D.壓強為玲、溫度為300℃的條件下,C點v正>也

14.(?山東濰坊?高三期末)反應507+31=250:-+5的反應機理為:①S2Oj+:^=S2O8產②……③

"+「=1式快反應),改變反應物濃度時,反應的瞬時速率如表所示:

vy^mol-U1-min-1)

0.0380.0601.4x10-5

0.0760.0602.8xW5

0.0760.0301.4x10-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速率方程為v=h(S2c>;一)。3(「)

試卷第6頁,共16頁

B.該反應的速率常數k的值為6.14x107

C.第②步的反應方程式為sq』-+k=2SOj+3F

D.3步反應中反應③的活化能最大

二、填空題

15.(?江蘇?南京市第五高級中學高三期末)年6月5日10時44分,搭栽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

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成功將飛船運送到預定軌道。胱(N2H。是一種良好的

火箭推進劑,其與適當的氧化劑(如過氧化氫、氧氣等)配合,可組成比沖最高的可貯存液體推進劑。

(1)液態月井和液態過氧化氫混合反應時,即產生大量氮氣和水蒸氣,并放出大量熱。若每生成lmolN2,放

出642kJ的熱量,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消耗16g液態脫放出的熱量為o

(2)已知:N2H4(g)+O2(g)=N2(g)+2H2(D(g)AH=-544kJ/mol,用如下圖示表示該反應時:

N2H4(g)+O2(g)表示圖中(填"I”或"II")處物質,(b-a)kJ/mol表示該反應的。使用合適的催化

劑,(填“能”或"不能”)改變該反應的焰變。

1

(3)已知:N2(g)+2O2(g)=2NO2(g)AH=+68kJ-mol,則肝(g)和二氧化氮(g)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蒸氣的熱

化學方程式為o

(4)火箭如果用壓縮NO?作氧化劑,發射時尾部有大量的紅棕色氣體產生,此顏色比壓縮NO2顏色更深,

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16.(?江蘇?高三期末)六氨合鉆{化學式:[CO(NH3)6]CU}溶液可用于脫除煙氣中的NO,用活性炭作催

化劑、水作還原劑可實現[CO(NH3)6『的再生,維持溶液脫除NO的能力,可能機理如圖-1所示。

已知:活性炭表面既有大量的酸性基團,又有大量的堿性基團。溶液的pH對活性炭表面所帶電荷有影響。

pH>6.5時帶負電荷,pH越高,表面所帶負電荷越多;pH<3.5時帶正電荷,pH越低,表面所帶正電荷

越多。

(1)由步驟(ii)可知活性炭表面有大量的(填“酸性”或“堿性”)基團0

(2)寫出步驟(iii)的離子反應方程式:o

(3)一定溫度下,pH對再生反應的影響如圖2所示。

①當pH<3.5時,[CO(NH3)6「的轉化率隨pH的減小而降低的原因是。

②當pH>6.5時,[Co(NH3)6]"的轉化率隨pH的增大而降低的原因是。

(4)一定pH下,反應相同時間,[CO(NH3)6「的轉化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17.(?河南安陽?高三階段練習)氮的氧化物會對空氣造成污染。

(1)NOZ會造成光化學煙霧,一般利用堿液吸收NO2防止污染環境,N0?發生歧化反應,氧化產物與還原

試卷第8頁,共16頁

產物的物質的量比為1:1,則用NaOH溶液吸收NO2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⑵在NO?氣體中存在22(紅棕色)UN204(無色)的關系。一定溫度下,體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

N02(g)和N2o4(g)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①曲線X表示(填化學式)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

②第Imin時v(Y)0.2molmin-或'無法確定")。

③反應達到平衡時,NO2的轉化率為.

④假設上述反應的正反應速率為匕、逆反應速率為打,當溫度升高時,匕和V?的變化情況為

⑤下列敘述能表示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填字母)。

a.容器中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

b.容器中NO2、N2O4氣體的物質的量相等

c.容器中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d.相同時間內,反應消耗2molNO2的同時消耗ImolN/Zt

18.(?鄭州?高三課時練習)I.實驗室利用下列方案探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請回答相關問題:

H2c2O4溶液酸性KMnO,溶液

編號溫度/℃

濃度/(mol/L)體積/mL濃度/(mol/L)體積/mL

①250.102.00.0104.0

②250.202.00.0104.0

③500.202.00.0104.0

(1)實驗時,分別量取H2c04溶液和酸性KMnO,溶液,迅速混合并開始計時,通過測定來判斷反

應的快慢。

(2)實驗①、②、③所加H2C2O4溶液均要過量,理由是。

(3)實驗①和實驗②是探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②和③是探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

響。

(4)實驗①和②起初反應均很慢,過了一會兒速率突然增大,可能原因是。

n.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用H2還原SO2,生成s的反應分兩步完成(如圖I所示),該過程中相關物質的物質

的量濃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2所示,請分析并回答如下問題:

(5)分析可知X為.(填化學式)。

(6)0~4時間段的溫度為

(7)0~%時間段用SO2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

三、實驗題

19.(?河南?信陽高中高三期末)亞硫酰氯(SOCb)又名氯化亞颯,是一種無色或淡黃色發煙液體,有強烈

刺激性氣味,其熔點-105℃,沸點79℃,140℃以上時易分解。遇水劇烈反應生成SCh和HC1兩種氣體,

常用作脫水劑,主要用于制造酰基氯化物,還用于醫藥、農藥、染料等的生產。

活性炭

⑴實驗室合成SOC12的原理之一為SO2+C1+SC1^=2SOCb,部分裝置(夾持、加熱裝置略去)如圖所示。

22A

試卷第10頁,共16頁

①實驗室用亞硫酸鈉固體與70%硫酸制備SO2,不用稀硫酸的原因為

②裝置A、C除干燥氣體外,另一作用是一。

③寫出裝置E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④實驗室常用過量NaOH溶液吸收SOCH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工業上制得氯化亞颯的反應如下:

1

i.SO3(g)+SCl2(g)^=iSOCl2(g)+SO2(g)AH;=+302kJ-mol

1

ii.SO2(g)+PCl5(g)SOC12(g)+POCl3(g)△H2=-268kJmol

向IL容積恒定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0molPC15(g)、1.0molSO3(g)和1.0molSC12(g),進行上述兩個反應,其他

條件不變時,體系內SO2的平衡體積分數與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

刀℃時,測得平衡體系中SO3的物質的量為0.2mol。則該溫度下,PCL的平衡轉化率為一,反應I的平

衡常數的值為一。

20.(?江蘇蘇州?高三期中)某學習小組研究溶液中Fe2+的穩定性,進行如下實驗,并記錄下結果。

[實驗I]

2滴0.01mol/L

廠KSCN溶液二

2mL0.8mol/L2mL0.8mol/L

FeSCU溶液(pH=4.5)(NH^FelSOG溶液(pH=4.0)

OminIminlh5h

FeSCU溶液淡黃色橘紅色紅色深紅色

(NH4)2Fe(SO4)2溶液幾乎無色淡黃色黃色橘紅色

⑴溶液的穩定性:FeSO4(NH4)2Fe(SO4)2(填或“="或琴”)

[實驗H]

⑵甲同學提出實驗I中兩溶液的穩定性差異可能是(NH4)2Fe(SC)4)2溶液中的NH;保護了Fe2+,因為NH:具

有還原性。進行實驗II,否定了該觀點,請補全該實驗。

操作現象

取_______,滴加_______,觀察與實驗I中(NH4)2Fe(SO4)2溶液現象相同

(3)乙同學提出實驗I中兩溶液的穩定性差異是溶液酸性不同所致,進行實驗III:分別配制0.8moVLpH為1、

2、3、4的FeSC)4溶液,觀察,發現pH=l的FeSCU溶液長時間無明顯變化,pH越大,FeSCU溶液變黃的

時間越短。

2++

資料顯示:亞鐵鹽溶液中存在反應:4Fe+O2+10H2O4Fe(OH)3+8H0

由實驗III,乙同學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原因是

(4)進一步研究在水溶液中Fe2+的氧化機理。測定同濃度FeSCU溶液在不同pH條件下,Fe?+的氧化速率與

時間的關系如圖(實驗過程中溶液溫度幾乎無變化)。反應初期,氧化速率都逐漸增大的原因可能是.

試卷第12頁,共16頁

(5)綜合以上實驗分析,增強Fe2+穩定性的措施有

四、原理綜合題

21.(?重慶?高三期末)合成氨是人類科學技術發展史上的一項重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地球上因

糧食不足而導致的饑餓問題。某同學模擬合成氨,在一定溫度下,向5L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N?、H?、NN,

各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曲線如圖所示。

(1)反應開始至2min時,N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⑵在不改變外界條件的情況下,5min時NH3的生成速率與6min時NH的生成速率相比較,前者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者。

(3)該反應在三種不同情況下的反應速率如下:

*1*5-11-111

(1)v(N,)=3mol-U-min(2))=6mol-U-min(3)v(NH3)=4.5mol-U-min

其中表示該反應的反應速率最快的是(填標號)

(4)環境污染是中國第一大環境問題之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可能造成酸雨

B.為了避免白色污染,廢舊塑料不能亂丟亂放,應深挖填埋

C.含氮、磷元素的大量污水排放入河流,會出現水華、赤潮等污染問題

D.綠色化學的核心思想是工業生產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要先處理,后排放

(5)NH3和可以形成堿性燃料電池,結構如圖所示。

①電極A是(填“正極”或“負極”),其電極反應式為0

②若反應生成28gN2,則該燃料電池理論上消耗的O2的體積(在標準狀況下)為L。

22.(?福建省福州外國語學校高三階段練習)我國科研人員成功研制出一條從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途徑,

其中第一步為CC)2(g)+3H2(g)UCH30H0+凡。。,為推進“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實現的技術路線提

供了一種新思路。

(1)計算機模擬該反應的反應歷程如下圖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劑上面的物質用“*”標注,“TS”表示過渡狀

態。

7TQ5

Oo.(0,0)TSITS3TS4廠

E

;廠、」TS6TS7

?\r.TS2\

P

)I

濱,一(-49,0)

(HHHHHHHHO@

&099S寸EgZ+ZQ反應歷程

)目+

++.++++HHH

S.O....O+

+gOHaHHK+

06OOHOO+O)G

。OO++H

『HH

0JOOOK

HHH。O

。KG

。H

。O

1

①CC)2(g)+3H2(g)CH3OH(g)+H2O(g)AH=kJ-mol0

②該反應歷程中反應速率最快步驟的化學方程式為o

(2)實驗研究表明,其他條件相同時,使用分子篩(分子篩能選擇性分離出水蒸氣)能有效提高甲醇的平衡產

率,其原因是o

(3)540K下,分別按初始投料比n(CO2):n(H2)=3:l,n(CO2):n(H2)=l:l,n(C5):11(珥)=1:3進行該反應,得

到不同壓強下H2的平衡轉化率關系如圖:

試卷第14頁,共16頁

<

S

I

①投料比n(CC>2):n(H2)=3:l的曲線為(填“a"、"b”或"c”),說明理由

②該反應壓強平衡常數的表達式Kp=0(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

③已知540K下該反應Kp=0.5(MPa)”,某時刻測得某容器內p(CO2)=0.7MPa,p(H2)=0.1MPa,

p(CH3OH)=p(H2O)=0.3MPa,此時v(正)v(逆)(填或

(4)目前,科研人員在研究光電催化CO2還原為甲醇的領域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其原理如圖所示,則生成

五、工業流程題

23.(?福建省福州外國語學校高三階段練習)鈦(22口)及其合金大量用于航空工業,被譽為“空間金屬”。

一種由鈣鈦礦(主要成分為CaTiO?)制備金屬鈦的流程如下:

硫酸

鈣鈦礦

過濾0

⑴寫出由鈣鈦礦制備硫酸氧鈦(TiOSO,)的化學方程式:

⑵已知AG=AH-TAS,AG的值只決定于反應體系的始態和終態,忽略AH、AS隨溫度的變化。若&3<0,

則該反應可以自發進行。根據下圖判斷:600℃時,下列反應不能自發進行的是。

300-

JTiO2(s)42Cl2(g>T4Cl4(g>Wg^

200-_-i----------------------------------------???

,

O100--

U

I

.匕,r

P/

I

6

V-300-

q(s)+O2(g)=CO2(g)

-400-------T--------I----------I---

2。(如石而近強廠

-500--

50060070080090010001100

溫度FC

A.C(s)+O2(g)=CO2(g)

B.2C(s)+O2(g)=2CO(g)

C.TiO2(s)+2Cl2(g)=TiCl4(g)+O2(g)

D.TiO2(s)+C(s)+2Cl2(g)=TiCl4(g)+CO2(g)

(3)書寫基態Ti原子的價電子軌道表示式:

(4)納米TiO2可作為以下反應的催化劑:

oNH2

CH3_O_CH2_C_CH3(化合物甲)嚏酊,>CH3_O_CH2_C一CH3(化合物乙)

H

化合物乙中雜化類型為sp3的原子有一(填元素符號,下同),其中第一電離能最大的是

(5)鈣鈦礦晶體的立方晶胞結構如下圖所示。

①如果以Ca原子為頂點重新切割晶胞,則O原子在晶胞中位置為(填“面心、棱心、體心”等)。

②若A的分數坐標為(0Q0),則B的分數坐標為o

③鈣鈦礦晶體的密度為pg-cm。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NA,則鈣鈦礦晶胞的邊長為—cm。

試卷第16頁,共16頁

參考答案:

1.A

【詳解】A.設平衡時M中消耗了amolA,N中消耗了bmolA,有:------=7---------父,

(x+y-2a)(x+y-2b)

0<a<x,0<b<x,無論a、b取彳可值止匕式均成立,則%=丁,A正確;

B.設平衡時M中消耗了amolA,則A的轉化率為gxlOO%,B的轉化率為細xlOO%,轉

x2x

化率A<B,B錯誤;

C.設M中放熱172.8kJ時消耗A的物質的量為cmol,則有察=f,解得c=0.9,但x

1921

的值不確定,故不能計算A的轉化率,C錯誤;

D.由“三段式”法可得:

A(g)+3B(g)U2C(g)

起始(mol)1.410

轉化(mol)0.20.60.4

平衡jmol)

1.20.40.4

14+1

所以反應起始時N的容積為——-----------x2L=2.4L,D錯誤;

1.2+0.4+0.4

答案選A。

2.C

【分析】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放熱反應,壓強相同時溫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動,

CO的平衡轉化率增大;溫度相同時壓強增大,平衡正向移動,CO的平衡轉化率增大;化

學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溫度相同,平衡常數相同,據此分析解答。

【詳解】A.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壓強相同時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CO的平

衡轉化率增大,則工<5<看,A錯誤;

B.根據A項分析,a點溫度比c點低,兩點壓強相同,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大,故v(a)<v(c);

b、d兩點溫度相同,壓強越大,反應速率越大,b點壓強大于d點壓強,則v(b)>v(d),B

錯誤;

C.a點溫度比c點低,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常數減小,則K(a)>K(c),

b、d兩點溫度相同,平衡常數相同,則K(b)=K(d),C正確;

D.按照相同的物質的量投料,CO的平衡轉化率越大,氣體的總物質的量越小,而氣體的

總質量不變,由祈=絲總可知,而越大,則祈(a)>而(c),M(b)>M(d),D錯誤;

%

答案選C。

3.C

【詳解】A.由圖像可知,E點對應溫度下,2L容器中M的濃度約為0.7mol-U,6L容器

答案第17頁,共14頁

中M的濃度約為0.37moll-,將容器的容積由6L壓縮至2L,M的濃度并沒有增大3倍,

因此平衡逆向移動,所以"A錯誤;

B.達到平衡后,增大B的量,B為固體,對A的轉化率無影響,B錯誤;

C.由圖像可知,恒容時隨溫度升高,M的濃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動,F點所處溫度高于E

點,所以E點的平衡常數小于F點的平衡常數,C正確;

D.由圖像可知,恒容時隨溫度升高,M的濃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動,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2>0,D錯誤;

答案選C。

4.C

【詳解】A.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化學反應速率加快,達到平衡所需時間縮短。

容器I中的溫度比容器III的溫度高,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達到平衡所需時間越短,A錯

誤;

B.認為0.40mol/LCH3coOH(g)是CH30H(g)與CO(g)反應生成的,則開始時c(CH3OH)=

c(CO)=0.60mol/L在恒容條件下,容器H相當于在容器I的基礎上加壓,由于該反應的正反

應是氣體分子數減小的反應,因此加壓平衡正向移動,所以容器I中的CH30H體積分數比

容器H中的大,B錯誤;

C.容器III中將CH3coOH轉化為反應物,則容器I和容器III中反應物的起始濃度相同,若

容器I和容器III中溫度相同,達平衡時CH30H轉化率與CH3coOH轉化率之和等于1,但

容器I中溫度高,且正反應方向是放熱的,導致容器I中CH30H轉化率降低,所以容器I

中CH30H轉化率與容器III中CH3co0H轉化率之和小于1,C正確;

c(CH,COOH)0.4

D.溫度為530K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若開始時

C(CH3OH)C(CO)O.lxO.l

向容器I中加入2.0molCH30H(g)、0.10molCO(g)和8.0molCH3coOH(g),由于容器的容

積是IL,則濃度嫡QC=£E=40=K,反應恰好處于平衡狀態,此時反應既不向正反應方

向移動,也不向逆反應方向移動,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C。

5.D

【詳解】A.碳原子之間存在碳碳雙鍵的煌為烯妙,即烯姓中除了C-H鍵、碳碳單鍵外,還

有碳碳雙鍵,故CO轉變成烯燃反應不止有碳氫鍵的形成,還有碳碳單鍵、碳碳雙鍵的形成,

故A錯誤;

B.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不能使平衡移動,催化劑HZMS-5不可以提高汽油中芳香燒

的平衡產率,故B錯誤;

C.由圖可知合成過程中C02除了轉化為汽油外,還有其他的產物生成,其中生成汽油的選

答案第18頁,共14頁

擇性是78%,故C錯誤;

D.生成的烷姓分子中C原子數越少,耗氫量越低,當生成C5的烷燒和水時,起始時CO2

和H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16,故當生成C5及以上的烷燒和水,則起始時CO2和H2的物

質的量之比不低于5:16,故D正確;

故選:D。

6.B

【詳解】A.由圖中數據可知,甲在0~8分鐘內氫氣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為3moi/L,則二氧

化碳物質的量濃度變化為lmol/L,則二氧化碳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lrnol/L+8rnin=0.125mol.LT.rnin-i,但在反應過程中消耗的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為2mol,反應

所放出的熱量應為98kJ,A錯誤;

B.甲容器中第10分鐘后恒溫,再充入lmolCO2(g)和3molH2O(g),因為生成物H2(Xg)的濃

度增大的多余反應物CO2(g)的濃度增大,反應逆向進行,則則v正<v逆,B正確;

C.由圖可知,起始時乙容器中氫氣的濃度更小,但乙容器達到平衡所花的時間更短,說明

乙容器中溫度應高于甲容器中,所以T2>T1,C錯誤;

D.甲和丙組的溫度和物質量濃度均不相同,不能說明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增

大,D錯誤;

故選B。

7.A

【詳解】A.該反應中溫度越高NO2的平衡體積分數越低,壓強越大NO2的平衡體積分數越

大,由圖可知Y表示溫度,X表示壓強,A項錯誤;

B.壓強越大NO2的平衡體積分數越大,所以及>X2>X3,B項正確;

C.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越高平衡常數越小,所以a>b>c,C項正確;

D.X?、Yi條件下,e點狀態NO?體積分數較高,反應逆向進行,止匕時v(逆)>v(正),D項

正確。

故選A?

8.D

【詳解】A.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在自然環境中快速降解成無害物質,使用這種塑料既滿

足了人類對材料的需要,同時也有利于減少白色污染,A正確;

B.風能、太陽能等潔凈能源發電,有利于實現碳中和,B正確;

C.合適的催化劑可將汽車尾氣中的NO和CO快速轉化為無毒氣體N,和CO2,減少有害氣

體的排放,及空氣中有害氣體的含量,C正確;

D.將含有廢舊重金屬鹽的廢液深度掩埋會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因此對環境會造成破壞

作用,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D。

答案第19頁,共14頁

9.C

【詳解】A.在260℃~320℃間,以CeOz為催化劑,升高溫度C%的選擇性基本不變,但

CO2的轉化率在上升,所以CE的產率上升,選項A錯誤;

B.W點可能是平衡點,延長時間不一定能提高C02的轉化率,選項B錯誤;

C.由圖可知,使用不同的催化劑,C02的轉化率不同,選項C正確;

D.圖示對應的時間內以Ni為催化劑,明顯低于相同溫度下Ni-CeCh為催化劑的轉化率,

一定未達平衡,高于320℃后,隨溫度的升高C02轉化率上升的原因是催化劑活性增大,反

應速率加快,選項D錯誤。

答案選C。

10.D

【分析】在恒定溫度下,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取決于濃度和壓強,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大,

如通入惰性氣體,參加反應的物質的濃度不變,則反應速率不變;如壓強不變,通入惰性氣

體,但體積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減小,則反應速率減小,據此分析解答。

【詳解】A.保持容器容積不變,向其中加入ImolH?,反應物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增大,

A錯誤;

B.保持容器容積不變,向其中加入ImolAr,參加反應的物質的濃度不變,則反應速率不

變,B錯誤;

C.保持容器內氣體壓強不變,向其中加入ImolAr,體積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減小,則反

應速率減小,C錯誤;

D.保持容器內氣體壓強不變,向其中加入lmolH2(g)和ImolL(g),因體積增大為2倍,物

質的量增大為2倍,則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D正確;

故答案選D。

【點睛】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側重于影響因素的考查,注意把握影響因素,注意惰性氣

體的特點。

11.C

【詳解】A.增大水蒸氣的濃度,即增大反應物的濃度,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A錯誤;

B.增大壓強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B錯誤;

C.加入合適的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加快反應速率,C正確;

D.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反應物的轉化率小于100%,即達到化學平衡時,HzO不能全部轉

化為H,D錯誤;

答案選C。

12.D

【詳解】A.當正反應速率不變時,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由圖可知,c點正反應速率開始減

少,所以c點不是平衡點,A錯誤;

答案第20頁,共14頁

B.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濃度逐漸降低,所以反應物濃度a點

大于b點,B錯誤;

C.根據題干在絕熱恒容的容器中可以反應,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則反應物總能量

大于生成物總能量,c錯誤;

D.△h=△t2時,vAt=Ac,根據圖象可知,ab段反應物濃度變化△c小于be段,則ab段

參加反應的物質的量小于be段,由于反應初始物質的量相等,所以平均正反應速率:a~b

段小于b~c段,D正確;

故選D。

13.D

【詳解】A.圖1可知升高溫度,甲醇的體積分數減小,說明正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AH<0,

故A正確;

B.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甲醇的體積分數增大,平衡正向移動,相同溫度下,pi對應

的甲醇的體積分數大于P2對應的甲醇的體積分數,所以壓強:Pt>P2>P3,故B正確;

C.平衡常數是溫度的函數,升高溫度平衡逆向進行,平衡常數減小,B、D兩點溫度相同,

A點溫度最低,所以A、B、D三點的平衡常數關系為:KA>KB=KD,故C正確;

D.壓強為P2、溫度為300℃的條件下,C點在p2曲線上方,反應逆向進行,則逆,故

D錯誤;

故選D。

14.B

【詳解】A.由1、2兩組數據,c(S2O『)/(mol-P)增大1倍,速率增大1倍,由2、3兩

組數據,增大1倍,速率增大1倍,該反應的速率方程為v=機區0j)《1-),

故A錯誤;

B.將1組的數據代入v=h,1.4x10-5=笈x0.038x0.060,;6.14x10-3,該反應

的速率常數k的值為6.14x107,故B正確;

c.用總反應-①-③,得:第②步的反應方程式為+r=2so:+i2,故c錯誤;

D.3步反應中反應③為快反應,活化能最小,故D錯誤;

故選B。

15.(1)N2H4⑴+2H2CHD=N2(g)+4H2O(g)AH=-642kJ/mol321kJ

⑵I逆反應的焰變不能

(3)2N2H4(g)+2NO2(g)=3N2(g)+4H2O(g)AH=-1020kJ/mol

(4)2NO2^N2O4

答案第21頁,共14頁

【解析】(1)

液態股和液態過氧化氫混合反應時,即產生大量氮氣和水蒸氣,并放出大量熱。若每生成

lmolN2,放出642kJ的熱量,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N2H4(l)+2H2O2(l)=N2(g)+4H2O(g)AH=-642kJ/mol;消耗16g液態期(0.5mol)放出的熱量

為0.5molx642kJ/mol=321kJo

(2)

反應放熱反應,反應物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則N2H4(g)+O2(g)表示圖中I處物質,根

據圖像可知(b-a)kJ/mol表示該反應的逆反應的焰變。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可以改變活化能,

不能改變該反應的婚變。

(3)

已知:①N2H4(g)+C)2(g)=N2(g)+2H2O(g)AH=-544kJ/mol

②N2(g)+2O2(g)=2NC)2(g)AH=+68kJmol1

則依據蓋斯定律可知①x2—②即得到期(g)和二氧化氮(g)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蒸氣的熱化學方

程式為2N2H4(g)+2NO2(g)=3N2(g)+4H2O(g)AH=-1020kJ/mol;

(4)

由于二氧化氮體系中存在平衡關系2NO2UN2O4,正反應體積減小,增大壓強平衡正向進

行,二氧化氮濃度減小,顏色變淺。

16.⑴酸性

2++

⑵4cc?++2H2O=2CO+4H+O2T

(3)pH越低,活性炭表面所帶正電荷越多,與[CO(NH3)6「靜電斥力增加,不利于

[CO(NH3)6「的催化還原pH增加,[CO(NH3)6『的解離受至U抑制,不利于

[CO(NH3)6「的催化還原

(4)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有利于反應的轉化率;提高溫度有利于[CO(NH3)6『的解離,

從而有利于[CO(NHJ6「的還原;溫度升高,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有利于反應產物

氧氣的脫除,而氧氣在活性炭表面的大量吸附不利于[CO(NHJ6]“的還原(溫度升高有利于

溶質在微孔的擴散等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⑴

由步驟(ii)可知有C03+產生,所以活性炭表面有大量的酸性基團。

(2)

+

步驟(出)中Ct?+被還原為C02+,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4co3++2凡。=2C02++4H+O2to

答案第22頁,共14頁

(3)

①由于pH越低,活性炭表面所帶正電荷越多,與[CO(NH3)6]"靜電斥力增加,不利于

[CO(NH3)6『的催化還原,因此當pH<3.5時,[CO(NH3)6『的轉化率隨pH的減小而降

低。

②由于pH增加,[CO(NH3)6「的解離受到抑制,不利于[CO(NH3)6『的催化還原,所以

當pH>6.5時,仁。3旦)6『的轉化率隨pH的增大而降低。

(4)

由于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因此有利于反應的轉化率;提高溫度有利于[CO(NH3)6『的

解離,從而也有利于[Co(NH3)6廠的還原;溫度升高,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下降,有利于

反應產物氧氣的脫除,而氧氣在活性炭表面的大量吸附不利于[CO(NH3)6「的還原,因此

3+

[CO(NH3)6]的轉化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17.(1)2NO2+2NaOH=NaNO2+NaNO3+H2O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