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江西省南昌市民德學校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6分)1.(2分)夜晚,我們用望遠鏡觀測天空時能看到許多沒有見過的美麗天體。第一位把望遠鏡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測量中常用的“光年”是的單位。2.(2分)2022年央視元宵晚會上,航天員王亞平在空間站用古箏彈奏了一曲《茉莉花》,向全國人民送上來自太空的祝福。王亞平彈古箏時,古箏發出的聲音不同;能準確區別古箏與其他樂器的聲音,這是通過判斷的。(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3.(2分)唐代的孔穎達《禮記?月令》一書中寫道:“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則虹生”,這里“虹”的產生是光的現象,科學家首先研究了這一現象。4.(2分)如圖,一束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分界面上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入射角i=。;折射角r=。(填角的大小)5.(2分)如圖所示,利用自制照相機模型時鏡頭離景物的距離至少要,才能在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照近處的物體時,拉長兩筒間的間距(選填“變大”或“變小”)。6.(2分)學校組織“安全教育活動”。消防干警給同學們介紹干粉滅火器的使用,當按下閥門,滅火器則噴出干冰(固態,氧化碳),它是利用干冰的(填物態變化名稱)吸熱來易燃物溫度的(選填“升高”或“降低”)。7.(2分)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從月球取了1731g的月壤。月壤從月球帶回地球(選填“會”或“不會”)改變,理由是物質的質量與位置。8.(2分)如圖為無線骨傳導耳機,可以使聲波不經過人的外耳道而通過顱骨進行傳播,人們既能聽音樂,也可以隨時使用海綿耳塞來減弱外界的噪聲。骨傳導耳機是通過(填“固體”或“氣體”)傳聲;目前網絡上出現了不少假冒的骨傳導耳機,鑒別的方法很簡單:戴上耳機聽音樂,如果聽到的聲音響度(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說明該耳機是骨傳導耳機。二、選擇題(9-12為單選題,每題2分:13-14為不定項選擇題,每題3分,漏選得1分,錯選、多選得0分,滿分14分)9.(2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并統一全國標準的度量衡,其中“度、量、衡”分別表示的是()A.溫度、質量、時間 B.體積、質量、長度 C.長度、體積、質量 D.長度、質量、體積10.(2分)以下說法最接近實際的是()A.一支新粉筆的長度是1.0cm B.普通課桌的高度約是800mm C.中學生百米賽跑的成績約是8s D.播放一首國歌的時間是46min11.(2分)如圖,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某新型戰斗機上的光電搜索跟蹤系統。該系統功能與人眼相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系統的光學元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B.該系統在光電傳感器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C.周圍景物通過該系統成像時,景物到鏡頭的距離大于鏡頭的2倍焦距 D.該系統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12.(2分)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圖甲中撥動直尺產生聲音說明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B.圖乙中吹笛子時,按住不同氣孔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 C.圖丙中揚聲器發聲,燭焰“跳舞”是利用聲波傳遞信息 D.圖丁中航母艦載機引導員戴上耳罩,是為了防止噪聲進入耳朵(多選)13.(3分)6月21日,我國多地觀測到日環食的天文奇觀。以下現象與日環食的“光學”成因不同的是()A.水中的倒影 B.樹蔭下的光斑 C.雨后的彩虹 D.海市蜃樓的奇景(多選)14.(3分)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地球上的水循環,如圖所示,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海水吸熱,蒸發變成水蒸氣上升到空中 B.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云中的小水滴 C.云中的小水滴遇冷,凝華形成冰雹 D.云中的小冰晶吸熱,升華形成雨三、計算題(15題6分,17題8分,18題8分,共22分)15.(6分)凸透鏡成像時的物距u、像距v和焦距f之間的滿足:(1)當一個物體距離凸透鏡u1=15cm時,另一側距離凸透鏡v1=30cm的光屏上正好得到清晰的像,則此凸透鏡的焦距是多少?(2)小李用另一塊凸透鏡做實驗,當一個物體距離凸透鏡u2=30cm時,另一側距離凸透鏡v2=60cm的光屏上正好得到清晰的像,則將物體移至距離凸透鏡u3=38cm時,光屏上所成的清晰的像的性質是什么?16.(8分)用聲速知識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小可同學郊游時,遇到大雷陣雨,他注意到:打雷和閃電是同時發生的(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1)若他看到某次閃電時立即計時,經5s后聽到雷聲,則他距閃電處約多遠;(忽略光傳播的時間)(2)聲速與介質、溫度有關。為了開辟海洋新航道,探測船裝上回聲探測儀器,可探測水下有無暗礁,超聲波在海水中傳播的速度為1500m/s,聲吶發射超聲波,暗礁離船底的距離為多少m;(3)請舉出超聲波在實際生活中的兩個應用的實例。17.(8分)如圖所示,細心的小亮觀察到有一種溫度計上標有“℃”“℉”,查閱資料了解到:“℉”表示華氏度,以其發明者德國人華倫海特命名的。與攝氏溫度的規定不同,華氏溫度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標準環境下純水沸騰時的溫度為212°,中間有180等分,記作“1℉”。(1)攝氏溫度的每1℃等于多少華氏度?(2)合肥市某天氣溫約15℃,等于多少華氏度?四、實驗題(每題7分,共28分)18.(7分)淵明班同學學了物理之后用各種測量工具進行了下得測量:(1)如圖a所示,是小明測量時的情景,秒表顯示的示數為s。(2)數值測量是很多實驗中的一項基本操作,如圖b所示,小華為了讓讀數更精確(選填“A”或“B”),其測量值為。(3)小紅用一只甩過的體溫計(水銀柱已降至35℃刻度線以下)測量某位同學的體溫,測量的結果如圖c所示是℃,由此可判斷這位同學(填“發燒”或“不發燒”)。(4)如圖d所示,小剛用自家家里的案秤,其中槽碼相當于天平的;測量物體的質量時,發現所用的一個槽碼粘了一小塊泥,則測量的結果比真實值(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19.(7分)小明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了以下實驗。(1)如圖甲,他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的目的是;(2)如圖丙所示,接著將點燃的蠟燭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觀察到兩個像(較亮的像/較暗的像),然后將蠟燭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與觀察到的像重合,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主要是(物距/像距)測量不正確;根據上面數據推算玻璃板的厚度為mm;若在圖丙中的兩個像之間放置一塊不透明薄擋板,則在A這一側透過玻璃板能看到(只有A'/只有A''/A'和A'');實驗序號1234物距u/cm4.25.06.810.0像距v/cm3.74.56.39.5(3)為了解決玻璃板成兩個像的問題,小穎同學用兩塊平面鏡制成如圖丁的實驗裝置(兩平面鏡之間是空的),來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平面鏡一般為后鍍膜①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再在白紙上放置該裝置,并在白紙上記錄鏡面的(前表面/后表面)位置;②取兩支完全相同的鉛筆A、B,將A鉛筆置于平面鏡前某一點上,并做上記號;③再將B鉛筆豎立著在平面鏡后面移動,直至看上去與A的像為止,并做上記號;④改變A鉛筆的位置,重復第2、3兩步;⑤連接對應的物點和像點,測出物距和像距,得出結論。請將步驟①③補充完整。20.(7分)(1)在研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中,小渝和小北都用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進行實驗,他們分別每隔1min測量一次溫度,如圖乙所示。①由圖像可知:水的沸點為℃,水溫達到沸點繼續加熱時,水的溫度將。②兩位同學的圖像存在差異,請你嘗試闡述造成差異的可能原因:。(2)如圖丙所示,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置于光具座的C點處,蠟燭、光屏分別置于光具座上透鏡兩側,目的是。將蠟燭置于B點,應在間移動光屏找像(選填“CD”“DE”或“EF”),直至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將蠟燭移至A點,移動光屏找清晰的像(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21.(7分)小亮在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實驗中:(1)將托盤天平放在臺面上,將游碼移至零刻線處,發現指針位置如圖乙所示(左/右)旋動平衡螺母,直到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2)在測量物體質量時,應將物體放在(左/右)盤,用鑷子往另一個盤增減砝碼;(3)多次增減砝碼,當加入5g的砝碼后,指針靜止時,此時應移動使橫梁恢復平衡;(4)實驗后,小亮對天平的使用進行了進一步探究;①他發現所用托盤天平配套的砝碼盒中有5g、10g、50g、100g的砝碼各一個以及20g的砝碼兩個,于是小亮用它測量為178g的物體質量。測量時,下列四種加減砝碼的順序中(“+”表示向右盤中加入砝碼,“﹣”表示取出砝碼);A.+100g+50g+20g+5g+游碼B.+100g+20g+20g+10g+游碼C.+100g+50g+20g+游碼D.+100g+50g+20g+20g﹣20g+10g﹣10g+5g+游碼②小亮又想:一枚回形針很小,如何知道一枚回形針的質量有多大呢?于是他想了個好辦法,用托盤天平進行了測量;A.把一枚回形針放在天平托盤中仔細認真地測量B.把一枚回形針放在天平托盤中反復多次測量,再求平均值C.先測出100枚回形針的質量,再除以100求得D.先測出一枚回形針和一塊鐵塊的總質量,再減去鐵塊的質量(5)小明在整理實驗器材時發現天平右盤有一個缺口,因此會導致測量質量時結果(選填“偏大”、“偏小”或“仍然準確”)。2024-2025學年江西省南昌市民德學校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6分)1.(2分)夜晚,我們用望遠鏡觀測天空時能看到許多沒有見過的美麗天體。第一位把望遠鏡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天文測量中常用的“光年”是長度的單位。【答案】伽利略;長度。【解答】解:伽利略是近代物理實驗的先驅者,改進了望遠鏡用于觀察天體的運行規律,人類在探索宇宙或天文測量中。故答案為:伽利略;長度。2.(2分)2022年央視元宵晚會上,航天員王亞平在空間站用古箏彈奏了一曲《茉莉花》,向全國人民送上來自太空的祝福。王亞平彈古箏時,古箏發出的聲音音調不同;能準確區別古箏與其他樂器的聲音,這是通過音色判斷的。(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答案】音調;音色。【解答】解:用相同的力撥動不同的琴弦,琴弦的長短不同,發聲的振動頻率不同;古箏與其他樂器的材料,所以它們發出的音色也不同。故答案為:音調;音色。3.(2分)唐代的孔穎達《禮記?月令》一書中寫道:“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則虹生”,這里“虹”的產生是光的色散現象,科學家牛頓首先研究了這一現象。【答案】色散;牛頓。【解答】解:虹是由于陽光穿過雨滴時發生了折射、反射和再次折射的光學現象,它首先折射然后在水滴內部反射。由于不同顏色的光在介質中的折射率不同,形成彩虹的色帶。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在17世紀進行了著名的光的色散實驗。他讓一束太陽光通過三棱鏡、橙、黃、綠、藍、靛、紫。這證明了白光實際上是由多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牛頓是首先研究了光的色散現象的科學家。故答案為:色散;牛頓。4.(2分)如圖,一束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分界面上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入射角i=60。;折射角r=30。(填角的大小)【答案】60;30。【解答】解:由圖并結合光的反射和折射規律可知∠MOB=∠MOC=60°;所以MN是法線,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也位于法線兩側;又因為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位于法線兩側、OB是反射光線,則入射角∠i=90°﹣30°=60°。故答案為:60;30。5.(2分)如圖所示,利用自制照相機模型時鏡頭離景物的距離至少要大于凸透鏡的二倍焦距,才能在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照近處的物體時,拉長兩筒間的間距變大(選填“變大”或“變小”)。【答案】大于凸透鏡的二倍焦距;變大【解答】解:照相機使用的凸透鏡,物體到鏡頭的距離應大于凸透鏡的二倍焦距。用照相機照近處的物體時,物距變小,像距也變大。故答案為:大于凸透鏡的二倍焦距;變大。6.(2分)學校組織“安全教育活動”。消防干警給同學們介紹干粉滅火器的使用,當按下閥門,滅火器則噴出干冰(固態,氧化碳),它是利用干冰的升華(填物態變化名稱)吸熱來降低易燃物溫度的(選填“升高”或“降低”)。【答案】升華;降低。【解答】解:根據物質物態變化特點可知,干粉滅火器噴出的是固態的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在常溫下會迅速地升華變成氣態,因此降低易燃物溫度。故答案為:升華;降低。7.(2分)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從月球取了1731g的月壤。月壤從月球帶回地球不會(選填“會”或“不會”)改變,理由是物質的質量與位置無關。【答案】不會;無關。【解答】解: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決定于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狀態;“月壤”從月球帶回地球,位置發生變化,所以其質量不變。故答案為:不會;無關。8.(2分)如圖為無線骨傳導耳機,可以使聲波不經過人的外耳道而通過顱骨進行傳播,人們既能聽音樂,也可以隨時使用海綿耳塞來減弱外界的噪聲。骨傳導耳機是通過固體(填“固體”或“氣體”)傳聲;目前網絡上出現了不少假冒的骨傳導耳機,鑒別的方法很簡單:戴上耳機聽音樂,如果聽到的聲音響度不變(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說明該耳機是骨傳導耳機。【答案】固體;不變。【解答】解:骨傳導耳機是通過固體傳聲;目前網絡上出現了不少假冒的骨傳導耳機,然后塞上耳塞堵住耳孔,說明該耳機是骨傳導耳機。故答案為:固體;不變。二、選擇題(9-12為單選題,每題2分:13-14為不定項選擇題,每題3分,漏選得1分,錯選、多選得0分,滿分14分)9.(2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并統一全國標準的度量衡,其中“度、量、衡”分別表示的是()A.溫度、質量、時間 B.體積、質量、長度 C.長度、體積、質量 D.長度、質量、體積【答案】C【解答】解:度——計量長短用的器具稱為度,“度”是長度單位的名稱;衡——測量物體輕重的工具稱為衡,C正確。故選:C。10.(2分)以下說法最接近實際的是()A.一支新粉筆的長度是1.0cm B.普通課桌的高度約是800mm C.中學生百米賽跑的成績約是8s D.播放一首國歌的時間是46min【答案】B【解答】解:A.一支新粉筆的長度約8cm;B.普通課桌的高度約80cm=800mm;C.百米賽跑世界紀錄接近10s,故C不符合實際;D.播放一首國歌的時間約46s。故選:B。11.(2分)如圖,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某新型戰斗機上的光電搜索跟蹤系統。該系統功能與人眼相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系統的光學元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B.該系統在光電傳感器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C.周圍景物通過該系統成像時,景物到鏡頭的距離大于鏡頭的2倍焦距 D.該系統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答案】B【解答】解:A、該系統的光學元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B、系統功能與人眼相似、縮小的實像;C、當u>2f時、縮小的實像,景物到鏡頭的距離大于鏡頭的2倍焦距;D、該系統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相同。故選:B。12.(2分)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圖甲中撥動直尺產生聲音說明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B.圖乙中吹笛子時,按住不同氣孔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 C.圖丙中揚聲器發聲,燭焰“跳舞”是利用聲波傳遞信息 D.圖丁中航母艦載機引導員戴上耳罩,是為了防止噪聲進入耳朵【答案】C【解答】解:A.直尺振動產生聲音,故A正確;B.吹笛子時,從而改變空氣柱振動的頻率,故B正確;C.揚聲器發聲,故C錯誤;D.航母上的艦載機起飛引導員配戴有耳罩的頭盔,故D正確。故選:C。(多選)13.(3分)6月21日,我國多地觀測到日環食的天文奇觀。以下現象與日環食的“光學”成因不同的是()A.水中的倒影 B.樹蔭下的光斑 C.雨后的彩虹 D.海市蜃樓的奇景【答案】ACD【解答】解:日環食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A、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現象;B、樹蔭下的光斑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C、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D、海市蜃樓的奇景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選:ACD。(多選)14.(3分)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地球上的水循環,如圖所示,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海水吸熱,蒸發變成水蒸氣上升到空中 B.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云中的小水滴 C.云中的小水滴遇冷,凝華形成冰雹 D.云中的小冰晶吸熱,升華形成雨【答案】CD【解答】解:A、海水吸熱,即海水吸熱,故A正確;B、水蒸氣與冷空氣接觸,是液化現象,故B正確;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氣流,是凝固現象,故C錯誤;D、小冰晶是固態,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是熔化,故D錯誤。故選:CD。三、計算題(15題6分,17題8分,18題8分,共22分)15.(6分)凸透鏡成像時的物距u、像距v和焦距f之間的滿足:(1)當一個物體距離凸透鏡u1=15cm時,另一側距離凸透鏡v1=30cm的光屏上正好得到清晰的像,則此凸透鏡的焦距是多少?(2)小李用另一塊凸透鏡做實驗,當一個物體距離凸透鏡u2=30cm時,另一側距離凸透鏡v2=60cm的光屏上正好得到清晰的像,則將物體移至距離凸透鏡u3=38cm時,光屏上所成的清晰的像的性質是什么?【答案】(1)此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2)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解答】解:(1)當一個物體距離凸透鏡u1=15cm時,另一側距離凸透鏡v1=30cm的光屏上正好得到清晰的像,則:=+=+=,解得:f2=10cm;(2)當一個物體距離凸透鏡u2=30cm時,另一側距離凸透鏡v2=60cm的光屏上正好得到清晰的像,則:=+=+=,解得:f5=20cm;將物體移至距離凸透鏡u3=38cm時,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放大的實像。答:(1)此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2)成倒立。16.(8分)用聲速知識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小可同學郊游時,遇到大雷陣雨,他注意到:打雷和閃電是同時發生的(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1)若他看到某次閃電時立即計時,經5s后聽到雷聲,則他距閃電處約多遠;(忽略光傳播的時間)(2)聲速與介質、溫度有關。為了開辟海洋新航道,探測船裝上回聲探測儀器,可探測水下有無暗礁,超聲波在海水中傳播的速度為1500m/s,聲吶發射超聲波,暗礁離船底的距離為多少m;(3)請舉出超聲波在實際生活中的兩個應用的實例。【答案】(1)他距閃電處約的距離為1700m;(2)暗礁離船底的距離為150m;(3)超聲波在實際生活中的兩個應用的實例有聲吶,超聲波回聲定位。【解答】解:(1)他距閃電處約的距離為s=v聲t=340m/s×5s=1700m;(2)暗礁離船底的距離為;(3)超聲波在實際生活中的兩個應用的實例有聲吶,利用聲波獲得魚群的位置。答:(1)他距閃電處約的距離為1700m;(2)暗礁離船底的距離為150m;(3)超聲波在實際生活中的兩個應用的實例有聲吶,超聲波回聲定位。17.(8分)如圖所示,細心的小亮觀察到有一種溫度計上標有“℃”“℉”,查閱資料了解到:“℉”表示華氏度,以其發明者德國人華倫海特命名的。與攝氏溫度的規定不同,華氏溫度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標準環境下純水沸騰時的溫度為212°,中間有180等分,記作“1℉”。(1)攝氏溫度的每1℃等于多少華氏度?(2)合肥市某天氣溫約15℃,等于多少華氏度?【答案】(1)攝氏溫度的每1℃等于1.8華氏度;(2)15℃等于59華氏度。【解答】解:(1)華氏溫度規定: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212℉,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32℉,每一等分代表1℉=6.8℉;(2)已知華氏溫度起點為32℉等于攝氏溫度的0℃,所以,華氏溫度與攝氏溫度之間的關系為:F=(2.8t+32)℉,合肥市某天氣溫約15℃,對應的華氏溫度:F=(1.8×15+32)℉=59℉。答:(1)攝氏溫度的每1℃等于1.2華氏度;(2)15℃等于59華氏度。四、實驗題(每題7分,共28分)18.(7分)淵明班同學學了物理之后用各種測量工具進行了以下得測量:(1)如圖a所示,是小明測量時的情景,秒表顯示的示數為445s。(2)數值測量是很多實驗中的一項基本操作,如圖b所示,小華為了讓讀數更精確A(選填“A”或“B”),其測量值為2.40cm。(3)小紅用一只甩過的體溫計(水銀柱已降至35℃刻度線以下)測量某位同學的體溫,測量的結果如圖c所示是36.4℃,由此可判斷這位同學不發燒(填“發燒”或“不發燒”)。(4)如圖d所示,小剛用自家家里的案秤,其中槽碼相當于天平的砝碼;測量物體的質量時,發現所用的一個槽碼粘了一小塊泥,則測量的結果比真實值偏小(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答案】(1)445;(2)A;2.40cm;(3)36.4;不發燒;(4)砝碼;偏小。【解答】解:(1)中間小圓盤上,每個小格是0.5min,每個小格是5.1s。(2)刻度尺A的分度值小,測量精確高,讀取數據時要對分度值下一位四舍五入;(3)此時的溫度計的測量結果為36.4℃,正常人的體溫在37℃;(4)槽碼相當于天平的砝碼,當槽碼上粘了一小塊泥,測量的物體實際質量變大,故測量值比實際值偏小。故答案為:(1)445;(2)A;(3)36.4;(4)砝碼。19.(7分)小明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了以下實驗。(1)如圖甲,他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的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如圖丙所示,接著將點燃的蠟燭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觀察到兩個像較亮的像(較亮的像/較暗的像),然后將蠟燭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與觀察到的像重合,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主要是像距(物距/像距)測量不正確;根據上面數據推算玻璃板的厚度為5mm;若在圖丙中的兩個像之間放置一塊不透明薄擋板,則在A這一側透過玻璃板能看到A'和A''(只有A'/只有A''/A'和A'');實驗序號1234物距u/cm4.25.06.810.0像距v/cm3.74.56.39.5(3)為了解決玻璃板成兩個像的問題,小穎同學用兩塊平面鏡制成如圖丁的實驗裝置(兩平面鏡之間是空的),來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平面鏡一般為后鍍膜①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再在白紙上放置該裝置,并在白紙上記錄鏡面的后表面(前表面/后表面)位置;②取兩支完全相同的鉛筆A、B,將A鉛筆置于平面鏡前某一點上,并做上記號;③再將B鉛筆豎立著在平面鏡后面移動,直至看上去與A的像完全重合為止,并做上記號;④改變A鉛筆的位置,重復第2、3兩步;⑤連接對應的物點和像點,測出物距和像距,得出結論。請將步驟①③補充完整。【答案】(1)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較亮的像;像距;5;A'和A'';(3)后表面;完全重合。【解答】解:(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同時觀察到蠟燭A的像和玻璃板后面的蠟燭B,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2)將點燃的蠟燭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觀察到兩個像;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像距小于物距,主要是選擇了蠟燭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離(像距)不正確;在圖乙中的兩個像之間放置一塊不透明薄擋板,由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在A這一側透過玻璃板能看到A'和A″;(3)①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再在白紙上放置該裝置,因為后表面所成的像較清晰;③再將B鉛筆豎立著在平面鏡后面移動,直至看上去與A的像完全重合為止。故答案為:(1)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較亮的像;5;A'和A'';完全重合。20.(7分)(1)在研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中,小渝和小北都用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進行實驗,他們分別每隔1min測量一次溫度,如圖乙所示。①由圖像可知:水的沸點為99℃,水溫達到沸點繼續加熱時,水的溫度將不變。②兩位同學的圖像存在差異,請你嘗試闡述造成差異的可能原因:液體質量不同、酒精燈火力大小不同、沒有用外焰加熱等。(2)如圖丙所示,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置于光具座的C點處,蠟燭、光屏分別置于光具座上透鏡兩側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將蠟燭置于B點,應在EF間移動光屏找像(選填“CD”“DE”或“EF”),直至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將蠟燭移至A點,移動光屏找清晰的像變小(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答案】(1)①99;不變;②液體質量不同、酒精燈火力大小不同、沒有用外焰加熱等;(2)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央;EF;變小。【解答】解:(1)①沸騰前液體的溫度逐漸上升,沸騰后,液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華北理工大學冀唐學院《科研論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高級微生物》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春東方職業學院《商務英語視聽說IV》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節奏與打擊樂基礎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運城市運康中學2025年初三預測密卷(新課標II卷)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醫學寄生蟲學檢驗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內江市2025年五下數學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答案
- 天津市七校靜海一中楊村中學2025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摸底考試語文試題理試卷含解析
- 山西省大學附屬中學2025屆高三全真模擬生物試題含解析
- 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市級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摸底聯考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倉庫發貨清單
- 法理學-(第五版)完整版ppt全套教學教程課件(最新)
- GB∕T 34876-2017 真空技術 真空計 與標準真空計直接比較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
- GB∕T 31568-2015 熱噴涂熱障ZrO2涂層晶粒尺寸的測定 謝樂公式法
- 陜西省黃河流域(陜西段)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編制說明
- 2022年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職業適應性測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全院CRRT護理技能培訓理論考核試題及答案
- 后勤不“后”與“時”俱進——信息技術促幼兒園保育員專業化發展的研究
- 清潔工具使用及動作規范
- VTE防治基礎知識
- 公共廁所除臭工程設計方案和對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