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T141-2020 西北地區綠色食品日光溫室茄子生產操作規程_第1頁
LBT141-2020 西北地區綠色食品日光溫室茄子生產操作規程_第2頁
LBT141-2020 西北地區綠色食品日光溫室茄子生產操作規程_第3頁
LBT141-2020 西北地區綠色食品日光溫室茄子生產操作規程_第4頁
LBT141-2020 西北地區綠色食品日光溫室茄子生產操作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LB/T141-2020西北地區綠色食品日光溫室茄子生產操作規程2020-08-20發布2020-11-01實施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發布前言本規程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提出并歸口。本規程起草單位:陜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陵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心、青海省綠色食品辦公室、寧夏回族自治區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本規程主要起草人:王轉麗、林靜雅、鄒志榮、楊振超、王玨、程曉東、王璋、孫永、張海峰、史炳玲、常躍智。西北地區綠色食品日光溫室茄子生產操作規程1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西北地區綠色食品日光溫室茄子生產的產地環境、品種選擇、種子處理、整地與定值、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廢棄物處理和生產檔案管理等內容。 本規程適用于內蒙古中西部、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的綠色食品日光溫室茄子的生產。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6715.3瓜菜作物種子茄果類NY/T39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NY/T39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394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NY/T655綠色食品茄果類蔬菜NY/T658綠色食品包裝通用準則NY/T1056綠色食品貯藏運輸準則3產地環境 產地環境條件應符合NY/T391的規定,基地選在遠離城市、工礦區及主要交通干線,避開工業和城市污染源的影響,土壤條件要求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理化性狀良好,結構適宜。4主要茬口與品種選擇4.1主要茬口日光溫室茄子主要分秋冬茬、越冬茬、冬春茬3個茬口,根據各地的環境條件、日光溫室的設施狀況以及市場情況的不同安排好適宜的茬口。4.2品種選用 選用抗病、耐寒、耐弱光、品質好、產量高的適合市場需求品種,目前較好的品種主要有茄冠、風眼、濟雜長茄1號、郭莊長茄、青選長茄、布利塔等。4.3種子處理4.3.1種子質量種子質量應符合GB16715.3中一級良種以上的標準。4.3.2曬種 播種前15d,曬種1d~2d,剔除碎粒、秕粒、雜質等。4.3.3浸種藥劑浸種用0.1億cfu/g多粘類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浸種30min,晾干后播種,然后將藥液潑澆于苗床上。 溫湯浸種把種子放入55℃溫水中燙種15min,并不斷攪動,水溫降至30℃后停止攪拌。繼續浸種8h~10h,撈出洗凈。4.3.4催芽將浸泡好的種子,撈出控干水分,用干凈紗布包好。接穗種子置于28℃~30℃的條件下催芽,砧木種子采取30℃、8h和20℃、16h,反復進行變溫處理,同時每天用清水沖洗1次。50%以上的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5育苗5.1育苗床建造與選擇 苗床應選在距定植地較近、地勢稍高、排灌方便的中拱棚內或臨時搭建拱棚,做成1m~1.2m寬的小高畦。也可直接采用營養缽育苗,營養缽直徑10cm~12cm。也可以工廠化育苗,用72孔穴盤營養基質育苗,營養基質中所含藥物成分應符合NY/T393的規定。5.2營養土配制 腐熟農家肥和大田熟土按1:2比例混合過篩,每立方米床土中加磷酸二銨1kg,硫酸鉀0.5kg。5.3播種 一般8月上旬、中旬播種。采用嫁接栽培時,育苗時間比普通栽培提前6d~8d。每定植一畝茄子一般需要種子60g。采用嫁接栽培時,需用砧木種子10g。播種時用筷子頭在營養塊中部扎1cm深的孔,每孔播發芽種子1粒,覆土1.0cm~1.5cm厚。如在播種過程中使用藥劑殺菌,應符合NY/T393標準要求。5.4嫁接方法 采用劈接或斜切接法進行嫁接。選用托魯巴姆、赤茄作砧木,當苗長至5~6片真葉、莖粗0.5厘米時為嫁接適宜時期。5.5苗床管理5.5.1溫度管理 出苗前棚內溫度保持在白天氣溫25~30℃,夜間20~25℃,80%左右的相對濕度,5d~7d后,大部分幼苗即可出土,通過逐步放風、覆蓋遮陽網等措施進行降溫,使白天氣溫在25~28℃,夜間18~20℃,相對濕度掌握在65%左右,每隔10d~15d,噴灑一次500倍的磷酸二氫鉀葉面肥,定植前7d~10d,溫度控制在白天20℃,夜間10℃左右,不澆水。采用嫁接育苗時,在嫁接后的前3天苗床密閉,使苗床內的空氣濕度達到飽和狀態,嫁接后第4天逐漸降低濕度,可在清晨和傍晚濕度高時通風排濕,并逐漸增加通風時間和通風量,嫁接9d~10d后按一般苗床的管理方法進行管理。5.5.2光照管理 幼苗出土后,光照太強時,可用遮陽網適當遮蔭。采用嫁接育苗時,在嫁接后的前3d,苗床應進行遮光,第4d在清晨和傍晚除去覆蓋物接受散射光各30min,以后逐漸增加光照時間,7d后只在中午前后遮光,10d~12d后按一般苗床的管理方法進行管理。5.5.3分苗 采用育苗床育苗時,3片真葉分苗。可將幼苗分入營養缽中,營養缽直徑10cm~12cm,每缽1苗。分苗后緩苗期間,午間適當遮蔭。5.5.4其他管理 采用苗床育苗時,幼苗出土后應及時間苗,剔除帶帽出土苗、畸形苗和過于擁擠處的弱小苗。嫁接育苗應及時摘除砧木上萌發的不定芽。嫁接苗成活后,應及時去掉嫁接夾或其他捆綁物。6整地與定植6.1整地 定植前15d~20d整地,結合整地,每畝施優質有機肥4000kg~5000kg,過磷酸鈣100kg,氮磷鉀復合肥(15-15-15)40kg~50kg。有機肥一半撒施,一半溝施,化肥全部溝施,肥料深翻入土,并與土壤混勻。肥料施用應符合NY/T394的要求。6.2定植6.2.1定植時間 日光溫室秋冬茄子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越冬茄子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定植;冬春茬茄子一般在2月上旬至2月下旬定植。6.2.2定植密度 采用平畦定植,之后培土成壟。畦寬70cm~80cm,畦間距70cm~80cm,株距40cm~45cm。每畝定植2000~2200株。6.2.3定植方法 在定植畦內按株距挖穴,放苗坨,封穴后澆水。7田間管理7.1溫濕度管理 定植后緩苗期間,白天室溫25~35℃,夜間18~23℃,地溫不低于25℃;緩苗后適當降低室溫,白天25~30℃,夜間20℃左右;整個越冬期間,注意保持較高的室溫,白天25~30℃的室溫保持5h以上:若午間室溫達到32℃,可進行放風,下午室溫降至25℃時,及時關閉放風口。夜間加強保溫,嚴寒天氣,適當增加覆蓋物,夜溫保持15~20℃,最低夜溫不低于12℃;越冬后,通過放風口的打開和關閉,控制好室內溫度,白天22~32℃,夜間15~22℃,陰雨天適當降低溫度,白天室溫22~27℃,夜間13~17℃。茄子生長期間,空氣相對濕度以70%~80%為宜。7.2灌溉與追肥 定植時澆足底水,緩苗期一般不再澆水。緩苗水若澆的不足,室溫又較高時,可澆水,但要跟上放風和中耕,防止植株生長過旺;“門茄”核桃大小時,中耕后,每畝施磷酸二銨20kg~30kg。并培土成壟。將壟面整平后,蓋好地膜,于溝內澆透水。越冬期間,植株表現缺水時,選晴天于膜下灌水,每畝隨水沖施尿素10kg~15kg;2月中旬~3月中旬,每12d~15d澆水一次,每次澆水配合沖施腐熟的有機肥,如豆餅水(非轉基因)每畝用量80kg~100kg,間隔沖施速效氮肥一次,每次每畝用尿素10kg。3月中旬以后,每7d~8d澆一次水,隔一水每畝施氮磷鉀復合肥(15-15-15)10kg~15kg。7.3不透明覆蓋物的管理 冬季上午揭不透明覆蓋物的適宜時間,以揭開后室內氣溫無明顯下降為準。晴天時,陽光照到采光屋面時及時揭開。及時清潔薄膜,保持較高的透光率。下午室溫降至20℃左右時覆蓋。深冬季節,可適當晚揭早蓋。一般陰雨天,室內氣溫只要不下降,就應揭開草苫。大雪天,可在雪停清掃積雪后于中午短時揭開或隨揭隨蓋。連續陰天時,可于午前揭開不透明覆蓋物,午后早蓋。久陰乍晴時,要陸續間隔揭開不透明覆蓋物,不宜猛然全部揭開,以免葉面灼傷。揭開后若植株葉片發生萎蔫,應再覆蓋,待植株恢復正常,再間隔揭開。7.4植株調整 “門茄”開花后,下部的側芽及時抹去。采用單干、雙干或三干整枝,多余側枝及時抹去。日光溫室栽培植株易倒伏,應及時吊秧。生長中后期,及時摘除植株基部老葉、黃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7.5保花保果為防止落花落果和產生畸形果,在開花前后1d~2d,可使用2,4-D稀釋液,用毛筆蘸藥液涂花、涂花柄或將花蕾直接在稀釋液中沾2~3秒。或者采用熊蜂授粉,1箱/畝。8病蟲害防治8.1防治原則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嚴格控制化學農藥的使用。8.2主要病蟲害茄子的病害有黃萎病、青枯病、灰霉病、綿疫病等;蟲害有白粉虱、蚜蟲、紅蜘蛛、薊馬、甜菜夜蛾等。8.3農業防治 針對當地主要病蟲控制對象及地片連茬種植情況,有針對性地選用高抗多抗品種。創造適宜的生育環境:采取嫁接育苗,培育適齡壯苗,提高抗逆性;通過放風、增強覆蓋、輔助加溫等措施,控制各生育期溫濕度,避免生理性病害發生;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減少化肥用量;清潔棚室,降低病蟲基數;及時摘除病葉、病果,集中銷毀。8.4物理防治 運用黃板誘殺蚜蟲。田間懸掛黃色粘蟲板或黃色板條,其上涂一層機油,30~40塊/畝。可用銀灰色地膜覆蓋趨避蚜蟲。8.5生物防治 積極保護利用天敵,防治病蟲害,如用瓢蟲防治蚜蟲,用麗蚜小蜂防治白粉虱等。使用植物源農藥、農用抗生素、生物農藥等防治病蟲,防治方法參見附錄A。8.6化學防治 農藥使用應符合NY/T393的規定。具體病蟲害化學用藥情況參照附錄A。9采收與貯藏根據市場需求和茄子商品成熟度分批采收,采收過程應清潔、衛生、無污染。產品應符合NY/T655的規定。包裝應符合NY/T658的規定。貯藏應符合NY/T1056的規定。臨時貯藏應在陰涼、通風、清潔、衛生的條件下,防日曬、雨淋、凍害及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染。堆碼整齊,防止擠壓等損傷。運輸期間不允許使用化學藥品保鮮。貯藏場所和運輸工具要清潔衛生、無異味,禁止與有毒、有異味的物品混放混運。應有專用區域貯藏并有明顯標識。10生產廢棄物的處理生產過程中,農藥、投入品等包裝袋應無害化處理,綠色食品生產中建議使用可降解地膜或無紡布地膜,減少對環境的危害。11生產檔案管理建立并保存相關記錄,為生產活動可溯源提供有效的證據。記錄主要包括以病蟲草害防治、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等為主的生產記錄,包裝、銷售記錄,以及產品銷售后的申、投訴記錄等。記錄至少保存3年。附錄A(資料性附錄)西北地區綠色食品日光溫室茄子生產主要病蟲害化學防治方案防治對象防治時期農藥名稱使用量使用方法安全間隔期(天)黃萎病移栽定植時、發病初期時10億芽孢/g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灌根:300~400倍液;藥土法:2~3g/株灌根或藥土法/青枯病發生期20億孢子/g蠟質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100~300倍液灌根/播種、假植、移栽定植和初發病時0.1億cfu/g多粘類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1)300倍液2)0.3g/平方米3)1050~1400g/畝1)浸種2)苗床潑澆3)灌根/灰霉病發病初期硫磺·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硫磺20%多菌靈30%)135~166g/畝噴霧3白粉虱苗期(定植前3d~5d)25%噻蟲嗪水分散顆粒劑噴霧:7g~15g/畝;灌根:0.12~0.2g/株2000~4000倍液噴霧灌根噴霧:3灌根:7害蟲幼(若)蟲始盛期200g/L吡蟲啉15mL~30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