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統編版高中語文選修下冊下第四單元《自然選擇的證明》課型新授課課時4課時教材分析《自然選擇的證明》是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教材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本單元學習自然科學論著,與選擇性必修中冊的社會科學經典理論著作研習,共同構成“科學與文化論著研習”任務群的學習內容。本文節選自自然科學的經典論著,鮮明地表現了這類著作的基本特點,可以作為本單元重點研習的文本。達爾文進化論的提出,源于他跟隨“貝格爾號”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的科學考察。達爾文運用科學的方法對獲得的大量事實進行歸類、分析,大膽運用科學的想象力構建出“自然選擇”等一系列科學概念,從而提出“生物變異一自然選擇一物種演變”的假說;而后,他又在多年的研究中不斷以新的事實材料對假說進行驗證,既使自己的理論不斷獲得更翔實充分的證據,也讓自己的理論越來越具體,越來越晰,最終形成完整的科學體系。總體上看,達爾文使用的是基于事實觀察的歸納推理,這也是科學探索中最經常使用的推理方式。歸納推理是一種或然性推理,條件并不必然推出結論。但科學離不開歸納推理,指望歸納給我們十足的確定性,就相當于讓歸納不告訴我們任何未來的新東西。有不少學者認為達爾文使用的是歸納推理的“改良版”——最佳說明推理。科學家從可獲得的證據中推斷出假說,如果一種假說能最有效地解釋了事實和證據,那這種假說就是對這些事實和證據的最佳說明。最佳說明推理的核心思想是,說明優先于推理。根據這種模型,觀察支持了假說,恰好是因為假說說明了觀察。達爾文的推理即是如此。自然選擇的假說能夠解釋關于生物世界非常廣泛的事實,并不只是物種之間解剖學上的相似性,這些事實中的每一個都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得到解釋,包括特創論。但是進化論能一攬子解釋所有的事實,這種解釋相比較其他解釋最簡單、最有效、最一致,因此是最佳說明推理?!蹲匀贿x擇的證明》作為全書的綜述和結論節選,除了第1、2段是由“人工選擇”“類比推理”“自然選擇”,對疑難進行回應外,接下來的所有段落,都是“談談支持這一學說的各種具體事實和論點”,基本上就是運用的最佳說明推理。教學中可引導學生理清各種事實,抓住“自然選擇”“變種”“變異”等概念的鏈條,梳理出達爾文的最佳說明推理過程。文本中“這是特創論根本無法解釋的”一類的句子反復多次出現,就是從不同角度駁斤特創論,反過來體現了自然選擇學說的“最佳”,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列表比較分析。教學目標1.通過抓取核心概念“自然選擇”以及與之相關的重要概念疏通段意。2.通過功能詞、功能句劃分文章層次,理清思路。3.通過畫概念圖,分析文章基本觀點和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把握文本內部邏輯。4.在文章中找到支持基本觀點的現象與事實,明確事實、規律與結論之間的關系,了解科學研究的基本工作。5.把握文章的推理方式,即基于事實的歸納推理、類比推理、演繹推理,體會嚴密的論證邏輯。6.運用把握句子基本成分或結構層次的方法,讀懂長句。7.比較分析限制性詞語、動詞和關聯詞的表達效果,體會自然科學論著嚴密準確的語言特點。教學重點梳理重要概念,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本內部邏輯和推理方式,體會自然科學論著嚴密準確的語言特點教學難點歸納推理、類比推理、演繹推理。運用把握句子基本成分或結構層次的方法,讀懂長句【情境導入】觀看進化論的相關視頻【課前預習】1.標注概念術語初讀文章時,邊讀邊畫出文章的術語和概念,通讀文章后,看看哪些概念理解了,哪些概念沒有理解;哪些概念出現的頻率比較高,是關鍵概念,哪些概念出現的頻率比較低,是次要概念。就一些重要、難懂的概念如何去把握和理解,填寫“課前預習任務單”,以書面呈現的方式提交小組交流。2.查閱相關背景資料,結合生物學科知識,了解達爾文進化論相關知識。3.查閱資料,聯系現實,思考本文入選部編版教材的原因是什么。活動一抓重要概念,曉段落大意【篩選并整合科普文信息的步驟】(1)從文中的重要名詞概念出發,提取由名詞概念生發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關鍵語句。(2)抓住文中的重要知識概念或重要語句,提取對其闡釋的信息,提取的信息包括體現概念和語句內容的若干要點。(3)從文章主旨、作者的寫作意圖出發,尋找有關的詞語或句子。(4)抓住在結構層次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通過尋找重要概念所在的句段,概括段意,并完成下面的表格。明確:《自然選擇的證明》一文從不同的角度、用大量的事實觀點,證明生物自然選擇的法則是正確的,特創論是錯誤的,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活動二分層合并,理清思路請同學閱讀文章,運用功能詞、功能句劃分文章層次。方法1:功能詞、功能句(總起、總結、過渡;轉折、因果等)第二段過渡句:我已經盡可能忠實地將反對這一學說的種種疑難問題和意見加以概要地綜述,現在我將轉而談談支持這一學說的各種具體事實和論點。明確:文章結構為總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第二部分:第3-14自然段。方法2:綜述和結論(課文注解①節選自《物種起源·綜述和結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舒德干譯。略有改動。題目是編者加的。)明確:小結:整體思路提出自然選擇理論→列舉大量事實和自然現象,用自然選擇理論進行解釋,論證物種形成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適應體現自然選擇的作用→針對自然選擇學說面臨的難題進行解釋,證明自然選擇學說的科學性→用自然選擇理論解釋生物在地理分布上的各種現象,總結生物同源、遷移與變異的觀點?;顒尤L制概念圖,把握內部邏輯1.找概念、明觀點。跳讀全文,通過重要概念所在位置找出與重要概念相關的觀點,完善下面的表格。明確:2.閱讀文章3-4自然段,繪制達爾文論證自然選擇科學性的概念圖。制作概念圖的一般步驟:第一步,列出概念或關鍵詞。第二步,確定關鍵概念和概念等級。第三步,用線條把最頂端的概念與和它有聯系的概念連接起來,在連接線上寫上合適的連接詞。第四步,繼續尋找概念圖不同部分概念之間交叉連線的聯結,并標明連接線,同時可根據自己對該部分概念的理增加新的概念。明確:小結:1.抓取重要概念疏通段意。2.運用功能詞、功能句劃分文章層次。3.畫概念圖,理清文本內部邏輯?;顒尤硎聦?,走近科學探索(一)以第三自然段為例,總結找出現象與事實的方法。(第三段)物種只是特征顯著而穩定的變種,而且每一物種開始時都只是變種。根據這種見解,我們就很難在通常認為是由特殊創造行為而產生的物種與由次級法則所產生的變種間劃出一條明確的界限來。而.且.我們還可以了解為什么在某一地區內已經產生了歸入同一屬內的許多物種,并且這些物種現在仍很繁盛,仍會有那么多的變種存在。因為,在物種形成很活躍的地方,按照一般的規律,可以確信這種作用仍在繼續。當變種是初期物種時,其情形確是如此。另外,大屬內的物種,為了在某種程度上保留變種的性狀,就需要產生大量的變種或初期物種,因為它們之間的相互差別要比小屬內的物種小。大屬內親緣關系密切的物種顯然在分布上有明顯的限制,它們按親緣關系圍繞著其他物種聚集成許多小的群體,這兩點都與變種的特征相似。假如承認每一物種都是獨立創造出來的,上述關系就顯得頗為奇怪而無法理解了。但若認為它們起先是以變種形式存在的話,上述關系就頗易理解了?!久鞔_】第四句句首的“因為……”和第五句句首的“另外……”表明后文都是對上文的分析,所以事實可能是第二句和第三句。又由第三句開頭的“而且”可知這兩句是遞進關系,再聯系基本觀點,我們可以找到支持該基本觀點的有兩個現象或事實:其一是物種與由次級法則所產生的變種間很難劃出一條明確的界限;其二是在某一地區內已經產生了歸入同一屬內的許多物種,并且這些物種現在仍很繁盛,仍會有那么多的變種存在。要在文本中找到現象與事實可以先理清文本的邏輯關系,特別要關注其中的功能詞。遵循“例——規”的學習規律,小組運用得出的方法交流并完善答案,準確找出文中支持各個基本觀點的全部現象與事實。明確:1.中心觀點(結論):最適者生存,擇優棄劣。基本觀點:(第4段)自然選擇傾向于保存物種中那些最為歧異的后代?,F象與事實(第4段):(1)每一綱中較大種群中的優勢物種……性狀分異也就更大。優勢類型在競爭中……導致大量物種的絕滅。2.中心觀點(結論):最適者生存,擇優棄劣?;居^點:(第5段)自然選擇只能按照短小而緩慢的步驟進行?,F象與事實(第6段):(1)一種像啄木鳥形態的鳥……昆蟲。(2)高地上的鵝……蹼狀腳。(3)一種像鶇的鳥……水生昆蟲。(4)一種海燕……習性和構造。3.中心觀點(結論):最適者生存,擇優棄劣。基本觀點:(第7段)自然界處處充滿著美,這很大一部分應歸功于自然選擇?,F象與事實(第7段):(1)性選擇給了雄性……裝飾。性選擇使雄鳥……取悅了雌鳥?;ê凸麑崱⒉奸_去。4.中心觀點(結論):最適者生存,擇優棄劣?;居^點:(第8段)在自然選擇中各生物通過競爭得到適應與改良,但這種適應與改良,并不是絕對和完美的,而是有一定條件與局限的?,F象與事實(第8段):(1)某一地區的物種……所打敗和排擠掉。(2)我們的眼睛……完美無缺的。(3)為了……蜜蜂舍身刺敵。(4)大量雄蜂……殺死。(5)樅樹花粉……浪費。(6)蜂后……仇視。(7)姬蜂……求食。5.中心觀點(結論):最適者生存,擇優棄劣?;居^點:(第9段)自然在賦予同一綱中不同動物的許多本能時是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的。現象與事實(第9段):(1)蜜蜂那……級進原理來解釋。(2)邊緣物種……相同的本能。例如:為什么南美洲熱帶和溫帶的鶇類……泥土?(3)某些動物的本能……受害。6.中心觀點(結論):最適者生存,擇優棄劣?;居^點:(第11段)現生類型的組織結構要較古代類型更為高級。現象與事實(第11段):(1)在生存競爭中,新的改良類型……不同的功能。(2)大量生物……改造少的構造。(3)某些類型……退化。(4)同一大陸上的近緣類型……共存在一起。7.中心觀點(結論):最適者生存,擇優棄劣?;居^點:(第12段)生物在整個地質地理、時空分布上呈現著明顯的平行現象。現象與事實(第12,13段):(1)生物都是……其變異的方式也相同。(2)在同一塊大陸上……每一大綱中的大多數生物是有明顯聯系的。(3)在最遙遠的山區,在南北溫帶中會有少數植物……很相似的。(4)有整個……南北溫帶海洋生物中……相似。(5)如果兩個地區……它們之間的生物……差異。(6)海島上僅有極少量的物種……地方性類型。(7)不能橫渡廣闊大洋的動物類群……居住。(8)能夠飛越海洋的動物……被發現8.中心觀點(結論):最適者生存,擇優棄劣。基本觀點:(第14段)各個地區的生物,必然與其最鄰近的遷徙源區的生物有關?,F象與事實(第14段):(1)在加拉帕戈斯群島、胡安·斐爾南德斯群島以及其他美洲島嶼上的動植物……聯系。佛得角群島及其他非洲島嶼上的生物……聯系。(三)學生討論:事實和現象有什么區別?事實多是個例,是較為具體的情況?,F象由多個個例構成,是一種較為普遍的情況。(四)師生共同總結:科學研究的基本工作就是梳理事實,從中發現基本規律,作出結論。達爾文整理了大量且多樣的事實,運用自然選擇學說,揭示其中的規律,進而提出結論,這正是符合科學研究的基本工作流程的,體現了達爾文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活動四回顧舊知,走近推理形式學生借助教材選擇性必修上冊第四單元的邏輯知識及其他邏輯學相關資料,回顧主要的推理形式的概念和推理過程,并呈現推理結構圖。1.歸納推理(1)概念:歸納推理是根據一類事物中若干對象具有某種屬性推出該類事物的所有對象都具有該屬性的推理,即從多個具體的現象中總結出一般的規律,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推理。(2)推理過程及結構圖:S1是PS2是P……Sn是P所有S是P(3)示例:大概是物以希為貴罷。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福建野生著的蘆薈,一到北京就請進溫室,且美其名曰“龍舌蘭”。(魯迅《藤野先生》)2.類比推理(1)概念:類比推理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有部分屬性相同或相似,從而推出它們的其他屬性也相同的推理。它是從特殊到特殊的過程。(2)推理過程及結構圖:(3)示例: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鄒忌諷齊王納諫》)3.演繹推理(1)概念:演繹推理的基本原理是:從一個我們知道為真的命題,也就是大前提開始,經過抽絲剝繭的分析得出原始命題后隱含的是什么。它是由普遍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結論的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過程。(2)推理過程及結構圖:演繹推理的推理形式有很多種,最為常見的是三段論,推理過程可以概括為:大前提,即一般性原理,小前提,也就是個例符合大前提的某一屬性,得出結論。具體來說就是所有M是P,這是大前提,所有S都是M,這是小前提,進而得出結論:所有S都是P。所有M是P(大前提)所有S都是M(小前提)所有S都是P(結論)(3)示例:所有的虛詞都是詞所有的介詞都是虛詞所有的介詞都是詞活動五學以致用,走進文本邏輯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分析文中作者都采用了什么推理方法,得出自己的科學觀點的?繪制推理結構圖。【預設答案】(一)歸納推理:例如第6段,先提出假設或看法:“許多其他的事實,據我看也可用這一理論予以解釋”,其中“這一理論”指的是第5段“自然選擇僅通過對微小、連續且有益變異的逐步積累而產生作用,因而它不會導致巨大的突變,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緩慢的步驟進行”。然后列舉事實,“像啄木鳥形態的鳥”、“高地上的鵝”、“像鶇的鳥”、“海燕”,還有不勝枚舉的其他例子,用這許多例子來說明本段開頭提及的觀點。接下來重復理論觀點:“每一個物種總是力求擴大其個體數目,而且自然選擇總是要求緩慢變異的后代去努力適應那些自然界中未被占據或尚未占盡的地盤”。最后一句是結論,印證了開頭的假設或看法。從假設到證明到結論,邏輯嚴謹,屬于歸納推理。推理結構圖(二)類比推理:第1、2自然段中,將人工馴養和自然選擇進行類比,通過說明二者都具有相同的四種屬性,進而說明自然選擇是極為可信的。推理結構圖:(三)演繹推理:第14段,運用演繹推理,從遺傳變異學說的一般性原理進行邏輯推理,提出生物地理分布上的一些推論:“在任何兩個地區若存在著親緣關系很近的、有代表性的物種的話,就暗示著相同的祖先類型曾經居住在這兩個地區”。再以此推論作為一般性原理,運用演繹推理得出:“無論在什么地方,若有親緣關系密切的物種棲息在兩個地區,我們必然還會在那里發現這兩個地區所共有的物種;無論在什么地方,若有許多親緣關系密切的特征性物種出現的話,那么屬于同一類群的一些可疑類型和變種也同樣會在那里出現。各個地區的生物,必然與其最鄰近的遷徙源區的生物有關,這是一個極為一般性的法則”。推理結構圖:總結富于實證的精神:梳理事實,從中發現基本規律,作出結論。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歸納推理、類比推理、演繹推理。活動六掌握方法,讀懂長句學生利用提供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支架,運用解析長句的方法分析以下句子,并將其改成易于理解的句子。完成后,可在文中再找兩個難以理解的句子進行解析。1.根據同屬內的所有物種都是從一個共同祖先而來,并且繼承了很多共同的性狀這一觀點,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么邊緣物種雖處于極不相同的生活條件下,但仍具有幾乎相同的本能。2.由于每個物種都有按照幾何級數過度繁殖的趨向,而且各個物種中變異了的后代,可以通過其習性及構造的多樣化去占據自然條件下多種多樣的生活場所,以滿足數量不斷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選擇的結果就更傾向于保存物種中那些最為歧異的后代。學習資源解析長句的基本方法,就是把握句子基本成分或結構層次,有兩種途徑:對于句讀有明顯區分的句子,依據標點切分句子層次;而對句讀無明顯區分的句子,用圖示法標注,概括法提要。學習支架(一)依據標點切分句子層次例1:新的改良變種必將替代舊的、少有改良的變種,并使其絕滅;這樣,物種在很大程度上就成為確定的、界限分明的自然群體了。這個長句的分號將句子內容一分為二,各自陳述,也就是句子的第一層級,分號前的“新的改良變種必將替代舊的、少有改良的變種,并使其絕滅”和分號后的“物種在很大程度上就成為確定的、界限分明的自然群體”之間是第一層的因果關系?!靶碌母牧甲兎N必將替代舊的、少有改良的變種”和“使其絕滅”之間是句子的第二層;而頓號則是為了區別分開列舉的事物,被頓號分隔的事物依舊是一個整體。“舊的”“少有改良的”都是修飾“變種”,“確定的”“界限分明的”都是修飾“自然群體”,因此,這是句子中的第三個層級。我們依據標點的停頓來朗讀長句,能更好地熟悉句意,理解句子的內在邏輯。反之,理解了句子的內在邏輯,也能更好地讀準和鑒賞長句。(二)圖示法標注,概括法提要1.長單句:標注句子成分,概括法提要例2:[這樣]我們[就可以]解釋為什么自然在賦予同一綱中不同動物的許多本能時是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的。原句“這樣我們就可以解釋”,可概括為“我們解釋”;解釋的對象,即是結構復雜的賓語“為什么自然在賦予同一綱中不同動物的許多本能時是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的”。我們再抓取這句話的主要成分進行概括,就是“自然賦予動物本能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盀槭裁础北砻鬟@個部分是解釋原因的,通過句式改寫,就成為“自然賦予動物本能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的原因”。然后,我們把全句連綴起來理解,就是“我們可以解釋自然賦予動物本能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的原因”。經過這樣的“概括法”提要,長句的語意就明確了。2.長復句:劃分結構層次,概括法提要例3:①如果物種只是特征明顯而穩定的變種,/②我們馬上就會發現其雜交的后代,在某些性質和程度上,如在連續雜交之后,彼此可以融合等方面,酷似其父母,//③并且都如公認的變種的雜交后代一樣,遵循著同樣復雜的法則。厘清從大到小的層次:第一層①和②③是假設關系,①是假設的條件,物種是特征明顯而穩定的變種;②③是推出的結果,具有兩個共同點:一是酷似父母,二是遵循同樣的法則。兩個共同點又是以②和③的遞進來闡述的。實際上,②和③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結果,整個句子是從結果反推前邊的條件成立,也就是說物種只是特征明顯而穩定的變種這個判斷是正確的。再用“概括法”提要語意,辨析長句的語意重點:雜交的后代,在彼此融合方面,不僅酷似父母,而且都遵循著同樣的法則,所以物種只是特征明顯而穩定的變種。活動七比較分析,體會語言特點(一)下面文句或文段分別是文章原文及其對應的修改文句、文段,學生找出它們在修改前及修改后的不同,品味科學論著的語言特點,并從文章中再找出一個具有同類語言特點的其他句子。原文句1:地質學清楚地揭示,各個大陸過去都曾經歷過巨大的環境條件變遷,所以我們可望在自然條件下看到生物的變異,如同它們在馴養情況下所發生的那樣。修改文句1:地質學清楚地揭示,各個大陸過去都曾經歷過巨大的環境條件變遷,所以我們可以在自然條件下看到生物的變異,如同它們在馴養情況下所發生的那樣。原文句2: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理解為什么自然界處處充滿著美,這很大一部分應歸功于自然選擇。修改文句2:我們可以理解為什么自然界處處充滿著美,這很大一部分應歸功于自然選擇。原文段3:由于每個物種都有按照幾何級數過度繁殖的趨向,而且各個物種中變異了的后代,可以通過其習性及構造的多樣化去占據自然條件下多種多樣的生活場所,以滿足數量不斷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選擇的結果就更傾向于保存物種中那些最為歧異的后代。這樣,在長期連續的變異過程中,同一物種的不同變種間細微的特征差異趨于增大,并成為同一屬內不同物種間較大的特征差異。新的改良變種必將替代舊的、少有改良的中間變種,并使其絕滅;這樣,物種在很大程度上就成為確定的、界限分明的自然群體了。修改文段3:每個物種都有過度繁殖的趨向,各個物種后代通過其習性及構造的多樣化去占據自然條件下多種多樣的生活場所,以滿足數量不斷增加的需要,自然選擇的結果就變成了保存物種后代。這樣,在變異過程中,同一物種的不同變種間細微的特征差異趨于增大,并成為同一屬內不同物種間較大的特征差異。新的改良變種必將替代舊的、少有改良的中間變種,并使其絕滅;這樣,物種就成為確定的、界限分明的自然群體了。
討論后明確:《自然選擇的證明》作為科學論著,語言特點是嚴密準確,而這種嚴密準確的語言特點是通過恰當使用限制性詞語即定語或狀語等修飾語、精準使用動詞、恰當使用關聯詞語三個途徑來實現的。學生在文中找出其他體現嚴密準確的語言特點的詞語,并分類概括??偨Y:1.自然科學論著的語言特點:嚴密準確。2.閱讀長句子,要把握句子的基本成分或結構層次。3.長句之美體現在:(1)信息更加豐富復雜,更加周到全面。(2)使用合適的限制性詞語和準確的動詞,更符合實際情況。(3)使用關聯詞語,顯示出邏輯嚴密的推論。作業任選一題完成1.生物學上認為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相信你能舉出許多適應的現象與事實。請你利用這些現象與事實,運用今日所學的推理方法和相關知識,寫一則論述文段證明生物具有適應性特征,300字左右。2.選擇你了解的一種科學理論或一項科技產品,寫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蘇州吳中學區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周末練習3生物試題含解析
-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德國精神與文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宿州學院《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無錫市第一女子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合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地方教學名師課堂》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數學方法論與解題研究》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莆田學院《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外國語大學《病理形態學診斷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鄒平市一中學2025屆高三4月月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公司股權轉讓居間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私人放貸合同模板
- DB41T2689-2024水利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編制規范
- 礦采量子技術突破
- 手術室靜脈輸液課件
- 2024年國家低壓電工證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Se7en《七宗罪(1995)》完整中英文對照劇本
-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教學質量檢測數學試題(解析版)
- 單位委托員工辦理水表業務委托書
- HG20202-2014 脫脂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 公司收款委托書模板
- 宏觀經濟學全套課件(完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