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物態變化單元測試(能力提升)一、單選題1.下圖所示的溫度計,關于它的說法正確的是()A.該溫度計是根據固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該溫度計測量人體溫度時,可以離開被測物體讀數C.該溫度計的量程是D.使用該溫度計前要用力向下甩【答案】C【解析】A.該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故A錯誤B.該溫度計的玻璃管和玻璃泡之間沒有細縮口,在使用該溫度計測量人體溫度時,不可以離開被測物體讀數,故B錯誤;C.該溫度計的量程是,故C正確;D.該溫度計的玻璃管和玻璃泡之間沒有細縮口,使用該溫度計前不用向下甩,故D錯誤。故選C。2.如圖所示的實驗,在甲、乙兩個杯子中分別裝入等質量的酒精和水,放置在相同的環境中一段時間后,甲杯中的酒精消失了,乙杯中的水減少了許多。該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A.酒精和水都會蒸發B.液體的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C.在相同條件下,酒精蒸發比水快D.以上結論都能得出【答案】A【解析】A.實驗中,杯子中的酒精和水都變少了,由液態變為了氣態,散發到了空氣中,說明酒精和水都會蒸發,故A符合題意;B.實驗中,酒精的表面積較大,蒸發也較快,但是酒精和水不是同種液體,無法比較,不能得出液體的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的結論,故B不符合題意;C.實驗中,酒精的表面積比水大,不是相同條件,所以不能得出在相同條件下,酒精蒸發比水快的結論,故C不符合題意;D.由以上分析可知,D不符合題意。故選A。3.讀“水循環示意圖”,關于圖中水循環各環節的說法,正確的是A.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是對③的影響 B.人工增雨會改變④的時空分布C.圖中①所表示的水循環環節是降水 D.植樹造林種草會造成⑥的減少【答案】B【解析】A.南水北調工程影響的水循環環節是⑤地表徑流,故錯誤;B.人工增雨會改變④降水的時空分布,故正確;C.圖中④所表示的水循環環節是降水,故錯誤;D.植樹造林種草會造成⑥的增加,結合題意,故錯誤.4.下面是與熱現象有關的四幅圖形,其中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中寒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氣凝華而成B.圖乙中昆蟲和植物上的露珠是水蒸氣汽化而成C.圖丙是某次溫度計讀數的示意圖,這樣讀數會使測量結果偏大D.圖丁是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變化曲線,其中晶體在段不吸收熱量【答案】A【解析】A.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故A正確;B.昆蟲和植物上的露珠是水蒸氣液化而成,故B錯誤;C.如圖所示使仰視,仰視讀數偏小,故C錯誤;D.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故D錯誤。故選A。5.在炎熱夏季無風的環境中,剝出冰棒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圍會冒“白氣”。小明和小強分別畫出甲、乙兩幅圖來反映冰棒周圍“白氣”的情形。則下列有關物態變化過程和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符合實際,“白氣”屬于液化現象B.圖乙符合實際,“白氣”屬于汽化現象C.吃冰棒解熱是熔化過程,吸熱D.冰棒從冰箱拿出后包裝袋上出現的“白霜”屬于凝固現象【答案】C【解析】AB.冰棒周圍會冒“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冰棒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由于小水珠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故“白氣”應向下運動,故AB錯誤;C.吃冰棒解熱是因為冰棒熔化需要吸收熱量,達到降溫的效果,故C正確;D.冰棒從冰箱拿出后包裝袋上出現的“白霜”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低溫的冰棒直接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D錯誤。故選C。6.某同學做完“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后,根據記錄作出水的沸騰圖象,下列對圖象的分析正確的是()A.實驗加熱3min后停止了加熱B.沸騰溫度不足100℃可能是供熱不足C.OB段表示沸騰過程,且溫度先上升后不變D.AB段雖然溫度不變但也在不斷吸熱【答案】D【解析】A.從A點開始,水處于沸騰狀態,所以溫度保持不變,并沒有停止加熱,故A錯誤;B.沸騰溫度不足100℃,是因為氣壓低于一標準大氣壓,并不是供熱不足,故B錯誤;C.從圖中可以看出,OA段溫度不斷上升,是加熱升溫過程,AB段溫度保持99℃不變,所以AB段是沸騰過程,故C錯誤;D.水在沸騰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變,故D正確。故選D。7.下表是小陽在實驗室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時記錄的實驗數據,關于該實驗及表中數據的分析不正確的是()時間/min0124568910溫度/°C909294989999999999A.該實驗中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反映水吸收熱量的多少B.如果水面上方的大氣壓減小,水的沸點將會降低C.小陽測得水的沸點是99CD.水沸騰后,繼續加熱,水的溫度升高【答案】D【解析】A.利用轉換法,水吸收熱量多少可以通過加熱時間長度反映,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水的沸點與大氣壓有關,氣壓減小,沸點降低,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由表中數據可知,水的沸點是99C,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水沸騰后,繼續加熱,溫度不變,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8.如圖將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大約半分鐘,用溫度計測量罐中冰與鹽水混合物的溫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這時觀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會發現白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霜是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B.水蒸氣形成白霜時吸收了熱量C.冰中加鹽提高了冰的熔點D.如果不加鹽,則罐底出現小水珠而不是白霜【答案】D【解析】將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鹽會讓冰的熔點降低,所以會有大量的冰融化成水,冰融化成水是一個吸熱反應,因此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溫度也會變低,會讓空氣中的水蒸氣由氣態直接凝華成為固態的霜,同時放出熱量;如果不加鹽,則罐底附近的空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9.缺水地區的冬季,當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來獲得生活用水。如圖是將一定質量的冰雪,從20℃加熱到沸騰過程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不考慮水中有雜質產生的影響),下列對圖像分析正確的是()A.冰的熔點是0℃,水的沸點是100℃B.當地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C.冰熔化和水沸騰過程中都吸熱且溫度升高D.圖像中的BC段,物質只是以固液共存態方式存在【答案】B【解析】A.由圖象知,冰由20加熱到0℃,在BC段溫度保持不變,即處于熔化過程,那么其熔點為0℃;在C點,冰完全熔化,繼續加熱,DE段,溫度又保持不變,即D點水開始沸騰,此時溫度為98℃,即水的沸點為98℃,故A錯誤;B.由圖象知,水的沸點低于100℃,所以當地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故B正確;C.冰熔化和水沸騰過程中都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故C錯誤;D.圖像中的BC段,熔化過程中,物質以固液共存方式存在,但剛開始熔化時,只有固態冰,完全熔化時,只有液態的水,故D錯誤。故選B。1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幾種物質的沸點:如圖,乙容器內盛有水,甲容器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種液體.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對甲容器的底部持續加熱,最終發現乙容器內的水沸騰了.則甲容器內盛的液體是A.液態氨 B.酒精 C.水 D.煤油【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液體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并且要繼續吸熱;水沸騰規律: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解:由題知,乙容器中裝的是水,在一標準大氣壓下其沸點是100℃,而水沸騰的條件是達到沸點、繼續吸熱.液態氨和酒精的沸點低于100℃,不能使水的溫度達到100℃,所以甲容器內的液體不能是液態氨和酒精;在一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若甲容器內的液體是水,只能使乙容器的水達到沸點,不能使之沸騰;故不能是水;煤油的沸點150℃,高于水的沸點,當甲容器內的液體是煤油時,水能達到沸點,還能繼續吸熱,能沸騰,故甲容器內裝的液體是煤油.故選D.【點評】利用好液體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繼續吸熱)、熱傳遞的條件(有溫度差)是本題的關鍵.11.在保溫桶內有一個放在冰塊M上的鋁鍋,鍋內全部是水。把兩支質量可靠的溫度計a、b插入水中,其中溫度計a的玻璃泡與鍋底接觸,如圖所示。則()
A.如果a、b的讀數相等,那么它們的度數可能是4℃B.如果a、b的讀數相等,那么它們的度數可能是0℃C.a、b的讀數不可能相等,且a的度數較小D.因a接觸鍋底,所以無法讀取【答案】B【分析】熔化與熔化吸熱特點【解析】保溫桶內有一個放在冰塊M上的鋁鍋,鍋內全部是水,冰和水通過鋁鍋緊密接觸,溫度計a與冰的溫度相同,有可能是0℃,也有可能低于0℃;溫度計b位于水的稍高位置處,水是熱的不良導體,水的上部分比水的底部溫度有可能高,最低是與水的底部溫度相同,所以溫度計a、b的讀數有可能相等,若相等,那么它們的度數可能是0℃;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12.對甲、乙兩種物質同時持續加熱,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80℃一定是甲物質的沸點B.60℃一定是乙物質的熔點C.0~6min內,甲物質不可能發生物態變化D.6~10min內,乙物質一定是固液共存態【答案】C【解析】AB、甲乙兩種物質不能確定其本身的狀態,不知道是晶體的熔化還是液體的沸騰,故不能確定是熔點還是沸點,故AB錯誤;C.
不論是晶體的熔化圖象還是液體沸騰圖象,0~6min內,甲物質都不發生物態變化,故C正確;D.
若圖象為沸騰圖象,6~10min內,乙物質不是固液共存態,故D錯誤.二、填空題13.如圖所示觀察、對比伽利略空氣溫度計(①)與自制溫度計(②),回答:兩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①______;②______;當溫度計內液面上升時,兩溫度計的示數變化:①______;②______(選填“變大”,“變小”)。【答案】空氣的熱脹冷縮液體的熱脹冷縮變小變大【解析】[1]伽利略溫度計是氣體溫度計,是根據空氣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工作的。[2]自制溫度計是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工作的。[3]玻璃瓶內密封著一定質量的空氣,因此它是利用空氣的熱脹冷縮制成的,當溫度計內液面上升時,說明玻璃球內氣體體積縮小,則外界溫度變小,即溫度計的示數變小。[4]當自制溫度計內液面上升時,說明外界溫度升高,即溫度計的示數變大。14.(1)夏天,從冰箱中取出飲料瓶,可觀察到瓶子表面有許多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這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___;南極地區年平均氣溫是﹣25℃,降水量很小,但這里的空氣卻很濕潤,這是由于冰發生了___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現象,在這個過程中,冰需要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2)用蒸籠蒸饅頭,是上層還是下層蒸格中的饅頭先熟呢?小明仔細觀察后發現:高溫的水蒸氣經過多層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籠蓋時,大量水蒸氣發生_____現象,_____很多熱量,使_____層蒸格中的饅頭先熟。有經驗的師傅拿剛出籠的饅頭前,先將手沾點水,這樣做主要是利用_____,使手不會被燙傷。【答案】液化升華吸熱液化放出上汽化吸熱【解析】(1)[1]夏天,從冰箱中取出飲料瓶,可觀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小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這個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液化。[2][3]南極地區年平均氣溫是﹣25℃,降水量很小,但這里的空氣卻很濕潤,這是由于冰直接變成水蒸氣,發生了升華現象,升華過程需要吸熱。(2)[4][5][6][7]高溫的水蒸氣遇到冷的蒸籠蓋,會變成水滴,由氣態變成液態,是液化現象。氣體液化時,要放熱,從而造成上面的饅頭先熟;手沾水后,在遇到高溫的饅頭時,手上的水要汽化,水汽化時要吸熱,這樣可以避免手的燙傷。15.同學們同時在實驗室分別利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套實驗裝置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組裝實驗器材時,他們應根據______來確定鐵圈的高度,水沸騰后,用甲、乙兩套裝置測出的水沸騰時的溫度并不相同,你認為此時水的沸點應該更接近______°C。停止加熱后,甲圖燒杯和乙圖燒瓶內的水并不會立即停止沸騰,原因是______。【答案】外焰高度98鐵圈溫度高于水【解析】(1)酒精燈需用外焰加熱,因為外焰溫度高,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燈,根據外焰高度來確定鐵圈的高度。
[2]由圖知,甲圖水的沸點為98°C;乙圖水的沸點接近100°C,是由于乙圖加蓋引起的,所以此時水的沸點應該更接近98°C。
[3]實驗結束后,撤去酒精燈后,由于鐵圈溫度高于水,水能從鐵圈(燒杯)上繼續吸熱,所以燒杯里的水并沒有立即停止沸騰。16.水是人類生存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水的三態變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的循環;陽光曬暖了海洋,海水吸熱_______成為水蒸氣上升到空中;當水蒸氣上升到高空以后,與冷空氣接觸,水蒸氣便會_______成為小水滴,大量的小水滴懸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小水滴相互聚集,就會凝結成大水滴下降成為雨;如果在高空中遇到更加寒冷的氣流,小水滴就會_______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到地面;冬天,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直接_______成微小的冰晶,這些冰晶聚集起來,就變成雪花飄落大地,一部分直接________成為水蒸汽,另一部分______水,變為小溪或滲入地下,涌出地表變成股股清泉,許多小溪匯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以上各空均選填物態變化名稱)。【答案】汽化液化凝固凝華升華熔化【解析】[1]海水成為水蒸氣,是液態變為氣態,叫做汽化。[2]水蒸氣成為小水滴,是氣態變為液態,叫做液化。[3]小水滴成為小冰珠,是液態變為固態,叫做凝固。[4]水蒸氣變為小冰晶,是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做凝華。[5]雪花變為水蒸氣,是固態變為氣態,叫做升華。[6]雪花變為水,是固態變為液態,叫做熔化。17.針對運動損傷的疼痛常用“冷療法”治療,其原理是對準損傷處噴射液態態氯乙烷,使受傷部位的溫度降低,血管收縮以防止淤血,神經傳導速度變慢以減緩痛感。氯乙烷主要被采用______的方法液化后儲存在罐中,噴出后迅速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同時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熱。【答案】壓縮體積汽化吸收【解析】[1]氣態的氯乙烷是采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之液化后儲存在罐中的。[2][3]當噴出的液態氯乙烷遇到溫度較高的皮膚時,會迅速汽化為氣體,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量使受傷部位的溫度降低,血管收縮以防止淤血,神經傳導速度變慢以減緩痛感。18.如圖所示,是錫的熔化和凝固的圖象,根據圖象回答:(1)錫的熔點是______,凝固點是______。(2)在BC段,錫處于______態;在DE段,錫處于______態。(3)錫的熔化用了______min,它熔化過程中要______熱,但溫度______;錫在第11min時處于______態。【答案】230℃230℃固液共存液4吸不變固液共存【分析】掌握晶體的熔化和凝固過程的特點: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凝固過程中放熱,溫度保持不變;根據圖象中溫度的變化趨勢判斷熔化過程還是凝固過程;AD段,溫度上升趨勢,為熔化圖象;DG段溫度下降趨勢為凝固圖象;根據熔化前、熔化時、熔化后、凝固前、凝固時、凝固后來分析圖象,判斷所處的狀態。【解析】(1)[1][2]由圖可知錫在230℃時開始熔化,且溫度保持不變,所以熔點為:230℃,同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等,即凝固點也是230℃。(2)[3][4]在BC段,錫處于熔點溫度下,所以處于固液共存狀態;在DE段,錫處于降溫過程中,所以處于液態。(3)[5][6][7][8]由圖可知錫從3分鐘開始熔化,到7分鐘熔化完成,所以錫的熔化用了4min,錫在熔化過程中要吸熱,但溫度不變;錫在第11min時是凝固過程,處于固液共存態。19.實驗小組的同學們在加熱條件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對甲、乙、丙、丁四個試管中的物質的熔化過程進行研究,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在同一坐標紙上畫出四種物質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情況如下圖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試管_______中的物質是非晶體;試管___和___中的物質可能是同一種物質(均選填“甲”“乙”“丙”或“丁”)。【答案】甲乙丙【解析】[1]晶體熔化時,溫度不變,非晶體熔化時,溫度是變化的,觀察圖中圖線,可知甲試管物質的溫度在不斷變化,可知甲中的物質是非晶體。[2][3]晶體有固定的熔點,同種晶體,熔點不變,即熔化時溫度是相同的,觀察圖中,可知乙和丙試管中物質熔化時,溫度是相同的,那么乙和丙中的物質可能是同一種物質。三、作圖題20.如圖所示,用穩定的加熱器燒水,探究一定量水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現用更多的水重復該實驗(其他條件不變)。請在圖中畫出第二次實驗中水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大致圖像。【答案】【解析】圖中是一定質量的水沸騰時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象,現用更多的水重復該實驗(其他條件不變),加熱到沸騰需要更長的時間,圖線為圖中的虛線部分,如圖所示:21.如圖所示,請你把溫度計畫在適當的位置,用于正確測量燒杯中水的溫度.(______)【答案】【解析】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水充分接觸,但不能接觸容器底和容器壁.如圖所示:四、實驗題22.小明探究水沸騰的實驗:(1)他的操作如圖1所示,其中錯誤之處是______。(2)糾正錯誤后,水沸騰時溫度計示數如圖2所示,為______℃,在圖3中圖______是水在沸騰時的情況。(3)分析圖4所示圖像,分析小明和小華的實驗圖像為何不同______?(4)撤掉酒精燈后發現水還能繼續沸騰一小段時間,這是為什么______?【答案】溫度計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底98a水的質量或多少不同石棉網的溫度高于水的沸點,水還能繼續吸熱【解析】(1)[1]細心看圖可以知道,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到了燒杯的底部,這是不允許的,故其中錯誤之處是溫度計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底。(2)[2]水沸騰時溫度計示數如圖2所示,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所以溫度計的示數為98℃。[3]a中的氣泡在上升的過程中逐漸變大,是沸騰時的現象,b中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小,是沸騰前的現象,故在圖3中圖a是水在沸騰時的情況。(3)[4]水的質量過多、水的初溫過低、未加蓋、酒精的火焰過小,都會造成加熱時間過長。從圖中看,無蓋,所以可能是水的質量過多,或酒精燈火焰小或水的初溫過低等。(4)[5]撤掉酒精燈后,石棉網上有余熱,水仍能從石棉網上吸熱,故發現水還能繼續沸騰一小段時間的原因是石棉網的溫度高于水的沸點,水還能繼續吸熱。23.某小組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1)圖(a)中甲、乙、丙三種讀溫度計示數的方式正確的是___________;(2)圖(b)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___________(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3)從實驗數據可以看出,水的沸點是___________℃,由此可以判斷此時大氣壓___________(選填“小于”或“大于”)一個標準大氣壓,為說明水沸騰過程中是否需要吸熱,應___________,觀察水是否繼續沸騰;時間/min…012345678溫度/℃…919395979999999999(4)小明和小紅分別利用質量相等的水按圖(b)裝置同時進行實驗,正確操作,卻得出了如圖(c)所示的兩個不同的圖線,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答案】乙自下而上99小于撤去酒精燈酒精燈火焰大小不同【解析】(1)[1]溫度計讀數時,溫度的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的液柱的液面相平,故乙讀數正確。(2)[2]安裝鐵架臺時需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安裝,先按酒精燈放好鐵圈、然后是石棉網,在燒杯中倒入水后,將燒杯放在石棉網上,然后蓋上紙板,再安裝溫度計。(3)[3]當水沸騰時溫度不變,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到4分鐘之后水的溫度一直沒有變化,故可以判斷水的沸點為99℃。[4]水的沸點與大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氣壓越低沸點越低,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此時水的沸點為99℃,故可以判斷此時大氣壓小于一個標準大氣壓。[5]判斷水沸騰過程中是否需要吸熱,可以在水沸騰時撤去酒精燈,停止給水加熱,觀察水是否可以繼續沸騰。(4)[6]小明和小紅分別利用質量相等的水進行實驗,水的初溫也相同,然而加熱至沸騰的時間并不相同,水的質量和初溫都相等,加熱裝置也相同,那么原因可能是酒精燈火焰大小不同從而導致加熱時間不同。24.以下是我們前不久做的兩個實驗:A.如圖甲對碘錘緩慢加熱,會看到碘錘內充滿__________,停止加熱,會看到錘內壁和頂部出現__________。依據_____________現象,判斷這種物態變化是固態和氣態之間的直接變化。停止加熱,溫度降低,碘蒸氣才能凝華,說明凝華__________熱。B.利用如圖乙所示裝置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實驗。(1)采用這種“水浴法”加熱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2)應選用顆粒_________(選填“較大”或“較小”)的冰塊做實驗.(3)圖丙是某同學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的“溫度一時間”圖像.由圖像可知:冰屬于___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這樣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4)該物質的熔點是_______℃;該物質在10分鐘時處于____________態.;該物質從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續的時間是_________min.(5)分析丙圖可知,該物質固態比液態時升溫_________。(選填“快”或“慢”)【答案】紫色碘蒸氣固態碘整個過程沒有出現液態碘放受熱均勻較小晶體熔化時溫度不變0固液共存10快【解析】A.如圖甲對碘錘緩慢加熱,會看到碘錘內充滿紫色碘蒸氣,停止加熱,會看到錘內壁和頂部出現固態碘。依據整個過程沒有出現液態碘現象,判斷這種物態變化是固態和氣態之間的直接變化。停止加熱,溫度降低,碘蒸氣才能凝華,說明凝華放熱。B.(1)采用這種“水浴法”加熱的優點是受熱均勻,并且溫度變化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2)應選用顆粒較小的冰塊做實驗,較小的冰塊受熱均勻。(3)根據“溫度時間”圖象,冰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具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有熔點,所以冰屬于晶體。(4)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0℃不變,所以冰的熔點是0℃;冰從第5min開始熔化至第15min熔化結束,熔化過程持續的時間是15min5min=10min。在第10min時,冰在熔化過程中,因此處于固液共存狀態。(5)由圖丙可以看出,物質在固態時加熱5min溫度升高10℃,該物質在液態時5min升高了5℃,所以該物質固態比液態時升溫快。25.如圖是小紅做“觀察碘升華”的實驗裝置。她的操作是:在燒杯中放少量的碘,燒杯口放一只裝有冷水的燒瓶,用酒精燈給燒杯加熱。標準大氣壓下部分物質的熔點(凝固點)、沸點(℃)物質
水
酒精
煤油
碘
銅
鐵
金
熔點(凝固點)
0
﹣117
﹣30
113.6
1083
1535
1064
沸點
100
78.5
150
184.25
2360
2750
2500
(1)結合你的探究經歷,描述小紅觀察到的實驗現象。(2)交流評估時,小明查閱了部分物質的熔點、沸點(見表),他發現碘的熔點是113.6℃,碘的沸點是184.25℃,酒精燈的火焰溫度約400℃,他認為小紅所做的實驗中,碘可能經歷了由固態到液態再到氣態的變化過程,小紅的實驗并不能得出碘升華的結論,請你針對小明的質疑,選用上述器材或補充必要的輔助器材設計一個實驗,證明碘直接從固態變為氣態,寫出實驗方案并扼要說明。【答案】(1)見解析;(2)見解析【解析】(1)用酒精燈對燒杯直接加熱過程中,在燒杯中會看到紫紅色的碘蒸氣;(2)采用的方法是將碘顆粒放在燒瓶中,將燒瓶浸沒在正在加熱的熱水中觀察碘狀態的變化;燒杯中水的溫度最高為100℃,碘達不到熔點,不會發生熔化現象,碘一直處于固態,出現的碘蒸氣只能是固態直接變成的,能更好地說明碘的升華。26.在學習熔化時,聰明的小明想到冬天道路維護人員經常在冰雪覆蓋的道路上灑鹽除冰。據此,他覺得冰中含鹽可能會影響冰的熔化,為了搞清這一問題,他進行了如下探究:(1)分別用同樣多純水和鹽水制得純冰和含鹽的冰;(2)用純冰重復上述實驗過程,記錄的數據如下表;時間/min012345678910溫度/(℃)6420000234(3)將含鹽冰放入如圖所示三種裝置中的某一試管,在冰中插入溫度計,記下此時溫度計的示數。若要使實驗時效果更好些,應選用______(大冰塊/碎冰塊),儀器安裝應該______(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且最好不用選用______(甲/乙/丙)裝置來進行實驗,原因是______。(4)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并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的含鹽冰“溫度—時間”圖像,如圖。由此可知:利用鹽水制成的冰______(選填“是”或“不是”)晶體,判斷的依據是______。②綜合分析可知:冰中混雜鹽后,其熔化時的溫度將______(選填“提高”、“不變”或“降低”)。③請根據上述探究過程中的現象,提出一個較有價值且可探究的問題______。【答案】碎冰塊自下而上丙酒精燈直接加熱試管,冰塊熔化太快,不便觀察和記錄是有固定的熔點降低鹽水的凝固點和含鹽量有什么關系?【解析】(3)[1]為了是冰塊受熱均勻,冰塊較易熔化,應選擇碎冰塊來實驗。[2]實驗裝置應該符合簡便操作的原理,采用自下而上的組裝方式,組裝更簡單、方便。[3][4]甲圖中將試管放入空氣中,用室溫來加熱,會使冰塊有較長的熔化過程,便于記錄實驗數據,可以采用;乙圖中采用水浴加熱的方式,使冰塊不斷吸熱熔化,能及時觀察冰塊的熔化過程并記錄數據,可以采用;丙圖中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由于火焰溫度較高,會使冰塊熔化過程加快,來不及觀察和記錄,故不能采用。(4)[5][6]如圖所示,鹽水制成的冰有固定的熔點,是晶體。②[7]從利用鹽水制成的冰塊的熔化圖像可知,冰中混雜鹽后,其熔化時的溫度將降低。③[8]通過上述實驗過程我們可以探究鹽水的凝固點和含鹽量有什么關系?27.實驗探究(1)下表是萘的熔化和凝固的實驗記錄,根據記錄回答下列問題:時間/min12345678溫度/℃7075808080808590①加熱至第4分鐘時萘處于______狀態。第8分鐘時萘處于______狀態。②萘的熔點是______℃。熔化過程共持續______min,在這個過程中,萘需要______熱。③萘是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2)下面是小于做“研究水的沸騰”實驗的過程(如圖),請你幫助完成相關的問題:①所用的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______的性質制成的。為了完成本次實驗,由表知,應選用測溫物質為______的溫度計。測溫物質凝固點/℃沸點/℃水銀39357酒精11778②圖中表示水沸騰時的氣泡圖是______(選填“甲”和“乙”)。③在燒杯上方加一紙蓋后進行實驗,如圖乙所示。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示數(見下表),4min時溫度計示數如圖丙所示,此時溫度為______℃,直到水沸騰一段時間后停止讀數,由下表可知水的沸點為______℃。時間/min012345678溫度/℃8890929497989898④實驗完畢后,小于在評估實驗過程時發現在加熱水至沸騰過程中時間太長,請你為小于寫出一條縮短加熱時間的方法:______。⑤根據上表中的數據在圖丁中畫出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______。【答案】固液共存液體803吸晶體熱脹冷縮水銀甲9698減少杯內水的質量【分析】
【解析】(1)①[1][2]萘是晶體,晶體熔化時吸熱溫度不變,根據表格中數據,到第3min溫度不再變化,開始熔化,所以加熱至第4分鐘時萘處于固液共存態,第8分鐘時吸熱溫度再次升高,熔化完成,萘處于液體狀態。②[3][4][5]晶體熔化時吸熱溫度不變,不變的溫度即為熔點,萘的熔點是80℃,熔化過程共持續6min?3min=3min在這個過程中,萘需要吸熱。③[6]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是否有固定的熔點,根據表格中數據,萘有固定的熔化溫度,萘是晶體。(2)①[7]溫度計都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制成的。[8]在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是100℃,酒精的沸點是78℃,水銀的沸點是357℃,水銀的沸點高于沸水的溫度,所以測沸水的溫度要選水銀溫度計。②[9]甲圖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是沸騰時的現象;乙圖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小,是沸騰前的現象。③[10]由圖丙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所以溫度計的示數為96℃。[11]根據表中數據可知,當溫度到達98℃時就不再升高了,所以溫度不變時即為沸點,水的滿點為98℃,此時吸熱溫度不變。④[12]為了減少加熱所用時間,除了適當減少水量,還可以給燒杯加蓋,減少熱量的損失或適當提高水溫。⑤[13]根據表中數據進行描點,然后將各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如下圖所示:28.在“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某個實驗小組觀察到水在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中的兩種情況,如圖乙中①、②所示,則圖______(①/②)是沸騰時的情況,氣泡內是______;(2)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數據如下表,在圖中畫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______;時間/min012345678910溫度/℃9092939596989898989898由數據可知,水的沸點是______℃,沸騰前水溫變化快慢的特點是______(填“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撤去酒精燈,小明觀察到水沒有立即停止沸騰,原因是______,此時水的溫度______(選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水的沸點。實驗后的沸水放在桌上越來越涼,小明根據實驗教據作出了如下圖像。最合理表示其溫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是______;(3)小華在課外書上了解到在水中加入不易揮發的甘油(原液)后沸點會升高。下表為甘油與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沸點(表中甘油含量是指甘油在混合液中所占體體積的百分比);甘油含量/%30405060708090混合液的沸點/℃103104107111117124141請在丙圖中作出混合液沸點與甘油含量的關系圖像______;由圖像可以推知,甘油的含量達到75%時,混合液的沸點大約是______℃。小華在水中加入一些甘油后隨著加熱時間的增加,燒杯中的混合液會減少。與原來相比,混合液的沸點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其原因是______。【答案】①水蒸氣98先快后慢鐵圈和燒杯底的溫度高于水的溫度,水可以繼續吸熱等于D120升高水汽化減小,甘油的含量增加【解析】(1)[1][2]某個實驗小組觀察到水在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中的兩種情況,如圖乙中①、②所示,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減小,沸騰時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則圖①是沸騰時的情況,沸騰時有大量的氣泡產生,氣泡內是水蒸氣。(2)[3]根據表中數據,采用描點法畫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4]水在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則由數據可知水的沸點是98℃。[5]因為隨著水溫的提高,水分蒸發量增大,帶走的熱量變多,所以水溫的提高會越來越慢,即沸騰前水溫變化快慢的特點是先快后慢。[6][7]撤去酒精燈,小明觀察到水沒有立即停止沸騰,原因是鐵圈和燒杯底的溫度高于水的溫度,水可以繼續吸熱,此時水的溫度等于水的沸點。[8]實驗后的沸水放在桌上越來越涼,當水與外界溫度相同時水溫不再變化,故D符合題意。(3)[9]根據表中數據,采用描點法作出混合液沸點與甘油含量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10]由圖像可以推知,甘油的含量達到75%時,混合液的沸點大約是120℃。[11][12]小華在水中加入一些甘油后,隨著加熱時間的增加,燒杯中的混合液會減少,由于水汽化減小,甘油的含量增加,則與原來相比混合液的沸點升高。五、綜合題29.請閱讀下面的短文,并回答問題。凍豆腐凍豆腐是中國一種傳統的豆制品美食。新鮮豆腐的內部有無數的小孔,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連通,有的閉合成一個個小“容器”,這些小孔里面都充滿了水分。把新鮮的豆腐放入冰箱的冷凍室,到0℃時,水結成了冰,它的體積比常溫時水的體積要大10%左右,原來的小孔便被冰撐大了。當豆腐的溫度降到0℃以下時,即使豆腐溫度再降低,冰的體積幾乎也不再變化。將凍豆腐從冰箱內取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員工心態管理課程
- 支氣管哮喘課件
- 2025屆海南省東方市民族中學高考英語一模試卷含答案
- 1+x母嬰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
- 網店運營基礎考試模擬題(含參考答案)
- 盾構機施工中的隧道工程地質問題識別考核試卷
- 農藥減量使用技術考核試卷
- 紡織品在家居收納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2025年高三高考沖刺主題教育班會:《高三考前心理調適指南:減壓賦能 輕松備考》-2024-2025學年高中主題班會課件
- 植物油加工設備與工藝流程考核試卷
- 2025年安全生產考試題庫(消防安全應急處置)消防設施運行維護試題
- 2025年臨海市紀委市監委下屬事業單位公開選聘工作人員1人筆試備考題庫及答案解析
- 電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度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仿真模擬試卷及答案(共五套)
- 202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中考一模生物試題(含答案)
- 長江流域大水面生態漁業的發展現狀與發展潛力分析
- SQLSERVER如何配置內存提高性能配置方案
- MOOC 理解馬克思-南京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環己烷安全周知卡-原料
- 三寶證盟薦亡往生功德文疏
- YY∕T 1849-2022 重組膠原蛋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