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某旅行社企業網絡發展研究研究教材某旅行社企業網絡發展研究研究教材PAGEPAGE1某旅行社企業網絡發展研究研究教材廣州旅行社企業網絡發展研究TOC\o"1-3"\h\z摘要 3Abstract 5前言: 61.企業網絡理論 71.1企業網絡理論的淵源 71.2企業網絡的概念 81.2.1相關概念的界定 81.2.2企業網絡的定義 91.2.3企業網絡的特征 101.3企業網絡環境 111.4企業網絡測量 111.4.1SK關系分析法 121.4.2本文所采用的旅游企業網絡關系分析法——“一二三四”法 131.5企業網絡組織形態 161.5.1企業集團 161.5.2企業集群 161.5.3企業戰略聯盟 171.5.4特許經營組織 171.5.5虛擬企業 181.6企業網絡管理 181.6.1企業網絡遠景能力管理 181.6.2企業網絡組合管理 191.6.3企業網絡競爭力管理 191.6.4企業網絡關系管理 192.廣州旅行社企業網絡環境分析 202.1制度環境 202.2經濟環境 232.3社會環境 242.4技術環境 253.廣州旅行社企業網絡的特征 273.1廣州旅行社企業發展概況 273.2廣州旅行社企業網絡發展特點 283.2.1外地大旅行社企業網絡不斷向廣州擴張 283.2.2本土網絡以大旅行社集結的企業網絡為主 283.2.3根植性強,具有廣東特色 303.2.4品牌拓展是企業網絡聯系和擴張的主要方式 303.2.5以強有力的電腦網絡為支持,拓展虛擬網絡是主要的發展方向 303.2.6各個企業網絡之間嵌入性不強 313.3廣州旅行社企業網絡關系的現狀分析 313.3.1一個選擇上,替代關系多,互補關系少 313.3.2兩個方向上,表面的橫向和灰色的縱向 313.3.3三種地位上,等級明顯,功能簡單,所有制有待補充 323.3.4四種緣分上,地緣、親緣關系明顯,情緣、學緣關系微弱 333.3.5在旅行社與其它旅游企業的關系上,實現合作難度較大 344廣州旅行社企業網絡的組織形態 344.1企業集團 344.2企業戰略聯盟 354.3特許經營組織 364.4虛擬企業 365廣州旅行社企業網絡的管理——廣之旅企業網絡管理分析 365.1廣之旅概況 375.2廣之旅企業網絡格局 375.3廣之旅企業網絡的目標定位——企業網絡遠景能力的管理 395.4廣之旅企業網絡的拓展策略——企業網絡組合的管理 405.4.1合作伙伴的選擇 405.4.2合作方式的選擇 415.5廣之旅企業網絡的整體競爭戰略——企業網絡的競爭力管理 435.5.1集中一點戰略 435.5.2品牌戰略 435.5.3永爭第一的戰略 445.6廣之旅企業網絡關系的管理 455.6.1對網絡成員伙伴態度的管理 455.6.2創造互信互惠的合作氛圍 455.6.3新管理技術的應用 465.6.4權和利的平衡 465.6.5組織文化的協調和相互適應 465.6.6廣之旅作為企業網絡所應有核心能力的塑造和發展 476對廣州旅行社企業網絡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476.1政策和體制應適當調整,以利于旅行社企業網絡化發展 486.2國內旅行社應立足國內市場 486.3大型旅行社進行網絡擴張需要明確的目標定位和敏銳的市場分析能力 496.4既重視高科技又“以人為本” 496.5旅游產品的專門化 496.6資源的整合和優化 506.7深入顧客過程 506.8針對企業網絡的動態關系建立動態的管理方法 506.9信任要素是第一要素 516.10中小旅行社:走AST網絡化道路 51結束語 51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 52參考文獻 52后記 54摘要以合作求競爭已經成為目前旅行社企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文章從企業網絡理論出發,選取廣州旅行社企業為研究對象,以期闡述清楚客觀事實,探索我國旅游企業發展的正確道路。第一部分為理論部分,主要是對企業網絡理論體系進行構架。企業網絡理論基于結構主義的方法,探討導致企業間相互聯結的網絡安排及演進的各種要素,分析企業間存在的各種網絡關系及其構造。在這種前提下,文章首先提出“企業人”的假定,將企業看作是像人一樣,活生生的、行動著的、思考著的存在。然后以“企業人”假定為基礎定義企業網絡,分析企業網絡特征、企業網絡環境、企業網絡測量方法及企業網絡組織形態、企業網絡的管理。理論部分的主要觀點有:⑴企業網絡概念應該包括六個要素:結構要素、資源要素、規則要素、空間要素、動態要素、工具要素。⑵基于SK關系分析法的原則和對旅游企業的膚淺認識提出旅游企業網絡關系分析方法——“一二三四”法,即“一個選擇,兩個方向,三種地位,四種緣分”。⑶企業網絡具有五種組織形態:企業集團、企業集群、企業戰略聯盟、特許經營組織、虛擬企業。⑷企業網絡管理的四個方面:遠景能力管理、組合管理、競爭力管理、網絡關系管理。第二、三、四、五部分為實證分析,基于實地調查的方法,以廣州地區的旅行社企業為研究對象,指出以合作為主要形式的企業網絡是目前廣州旅行社企業主要發展方向,并從企業網絡環境、特征、組織形態、管理等方面對廣州旅行社企業網絡進行闡述。這部分的廣州旅行社企業網絡管理分析是全文重點,因此選取廣州較具有代表性的旅行社——廣之旅,并結合第一部分企業網絡管理理論進行分析。對廣州旅行社企業網絡進行闡述的主要內容有:⑴用PETS法從正反兩面分析廣州旅行社企業網絡的環境,得出:環境是促使廣州旅行社進行企業網絡擴張的重要因素。⑵從六個方面論述廣州旅行社企業網絡的發展特點,以及用“一、二、三、四”法對廣州旅行社企業網絡關系現狀進行分析。⑶目前廣州旅行社企業網絡有企業集團、企業戰略聯盟、特許經營組織、虛擬企業四種組織形態。文章最后根據企業網絡的理論和實證分析對廣州旅行社企業網絡的發展提出建議和意見。關鍵詞:廣州;企業網絡;旅行社企業網絡;網絡關系分析AbstractRecently,thedirectionoftravelservicedevelopingiscooperation.Fromenterprisenetworktheory,thearticletakestheenterpriseoftravelserviceintheGuangzhouregionasresearchobjecttoexplicatethedevelopmentoftravelservice,andtogettherightway.Firstly,thisarticletrytoconstructthesystemofenterprisenetworktheory,whichstudiesmainfactoriestocausemutuallycouplingarrangementanditsevolutionamongenterprises,andanalysestherelationshipandconstructingamongtheenterprisesfromthewayofstructure.Thesystemofenterprisenetworktheoryis:concept,relationship,environment,characteristic,measuring,organizingandmanagementetc.allofthisisbasedinapremise:theenterpriseperson,whichtakesenterpriseashuman.Theopinionsinthispartis:⑴Theconceptofenterprisenetworkincludessixelements:structure,resource,rule,region,time,andinstrument.⑵BasingonthewayofSKrelationshipanalysisandtheknowledgetotravelenterprisethearticlegetstheway:“1234”,onechoice,towdirections,threelevels,fourconnections.Whichisusedintheanalysisoftravelenterprisenetworkrelationship.⑶Enterprisenetworkhavefiveconformations:enterprisegroup,enterprisecluster,enterprisealliance,franchising,virtualenterprise.⑷Fourwaysofenterprisenetworkmanagement:perspective,combine,competition,relationship.Then,asasupplytopractice,thearticletakestheenterpriseoftravelserviceintheGuangzhouregionasresearchobject,andpointsoutenterprisenetworkisthedirectionoftravelserviceinGuangzhouwhichhastheformofcooperation,andexplicatestheenterprisenetworkoftravelserviceintheGuangzhouregionfromenvironment,character,organizing,managementetc.inthepart,theemphasesisenterprisenetworkmanagementoftravelserviceintheGuangzhouregion,whichtakesCGZLInternationalTravelServiceLtdascase.ThepointsinexplainingenterprisenetworkinGuangzhoutravelservice:⑴EnvironmentiskeyfactortopromptGuangzhoutravelserviceadvancetowardnetwork,whichisconcludedformtheanalysisofenvironmentinGuangzhouwithPETS.⑵ThearticlediscoursesthecharactersofenterprisenetworkinGuangzhoutravelservicefromsixaspects,andanalysestheenterprisenetworkrelationshipofGuangzhoutravelservicewiththewayof“1234”.⑶TheenterprisenetworkconformationsofGuangzhoutravelservice:enterprisegroup,enterprisealliance,franchising,virtualenterprise.Atlast,thearticlebringsupsomesuggestionsindevelopingtheenterprisenetworktoGuangzhoutravelservice.Keywords:Guangzhou;Enterprisenetwork;Travelserviceenterprisenetwork;Theanalysisofnetconnection
前言:社會分工促使專業化企業出現,同時也形成企業在各種意義上的聯系,這些聯系構成企業網絡,企業網絡結合市場機制和政府作用又會導致分工重新進行和市場格局發生變化,因此企業網絡被認為是除市場、國家之外的第三種資源配置形式。企業網絡中關系聯結的進一步表現就是企業間各種形式的合作。今天企業網絡占主導地位的是大跨國公司集結的全球網絡,例如總部位于荷蘭的飛利浦公司在世界范圍內有800個戰略聯盟,350個全資或部分所有的分部,幾千個技術服務合約以及下包合同[1]。中小企業在網絡組織上也不甘落后,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在空間上的集聚,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的硅谷和128號公路,以及我國的中關村。國際上旅游業作為發展不久的產業,企業網絡的發展也正在經歷這樣的過程。在美國,1987年時3個主要的旅游集團InternationalThomson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LeisureGroup和HorizonHolidays已經控制競爭最激烈的航空包價旅游市場70%的份額;在加拿大,前10位旅游集團的銷售額占全國旅游經營商銷售總額的45%;在英國,近年來旅游市場份額迅速向5家最大的旅游集團集中:湯姆森假日公司、海外業主公司、航空旅游公司、宇宙假日公司和最佳之旅公司。為了與巨型旅游集團日益增長的市場力量相抗衡以維持自己的生存,中小旅游企業走上了聯合的道路。在美國,1989年有38%的零售代理商組成多個度假和休閑旅游聯合體(Vacationandpleasuretravelconsortiums),13%的零售代理商組成商務旅行聯合體(Corporatetravelconsortiums)。1994年,據美國旅行代理商社團(ATSA)進行的一次調查表明,有59%的獨立旅行代理商屬于一些大型零售市場營銷組織;在英國,連鎖經營成為近年來旅行代理商經營的主要發展趨勢[2];在亞洲的新加坡,2000年6個中小旅行社結成SM(smallmedium)聯盟,致力于推銷各成員產品。我國旅游業在發展過程中卻與國際趨勢有悖,特別是旅行社業。大企業不能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中小企業采取以削價為主的不正當競爭手段彼此相互殘殺,使整個旅游業陷入惡性循環中,旅游企業小、散、弱、差現象嚴重,行業利潤逐年下降,企業生存困難。在加入WTO市場開放的要求下,這種矛盾日益突出。鑒于此,本文從企業網絡理論出發,選取全國旅行社業較為發達的城市——廣州,進行旅行社企業網絡研究和分析,以期闡述清楚客觀事實,探索發展我國旅游企業的正確道路。廣州是廣東省的省會城市,2001年在全國旅行社年檢中,廣東省各項指標上均處于全國前列,其中三項指標位居第一,是名副其實的旅游大省,而廣州各項指標又占廣東省三分之一以上,位居全國大城市前列。近幾年來,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廣州為了更好地跟上國際化,旅行社的發展正在經歷一些可喜的變化,這些變化主要就是以合作求競爭的企業網絡化。1.企業網絡理論1.1企業網絡理論的淵源網絡作為結構主義的一種分析方法,最早起源于人類學家的研究。經濟學家開始對網絡的關注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張其仔,2001)[3],自80年代中期以來,企業網絡理論在西方得到了很大發展,并逐步成為微觀經濟學的主要研究領域。從理論研究角度來看,目前的經濟學家主要將企業網絡作為市場、合作機制、資源、支配形式或分析工具來進行研究。80年代中期以前主流經濟學家觀點是將企業看作是市場的替代物,但是光研究企業不足以完全表達市場,因此經濟學家開始注重企業的網絡。一些經濟學家研究發現,企業網絡對經濟發展有很大作用,有人提出將企業網絡等同于市場的觀點(瓦尼·貝克WayneE.Baker,1987)[3],持這種觀點的經濟學家批評過去將市場看作毫無生氣的平臺,認為市場是不同質的,且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構成一定的結構,而這種結構與企業網絡結構密切相關。另外,許多經濟學家則將企業網絡作為一種合作機制研究,此時主要把企業網絡與市場、等級并列。這種研究所針對的主要是交易成本經濟學中的市場——等級二分法。研究的核心問題就是企業網絡如何與企業及市場競爭。因此此處的企業網絡主要是企業和市場相互作用與相互替代而形成的企業契約關系或制度安排,它是存在于企業組織之間的“聯結經濟性”范疇。除了主流經濟學家的關注而外,企業網絡在社會經濟學中也得到了很大的重視,研究的也是角度多種多樣,總的來說分為三大類:將網絡作為企業資源或資本,如網絡即社會資源(林南)、網絡資本(EndreSik)[4]。張其仔在其著作《社會資本論》中將企業網絡看作是企業的社會資本,且是與經濟資本并列的不可缺少的資本要素;將企業網絡作為分析工具。如米切爾(DavernMichael,1997)認為企業網絡是描述企業組織結構的方法,而波特則用網絡的結構空洞(RonaldS.Burt)[4]來對市場進行分析;將網絡作為支配形式,即影響行動決策的力量。這體現在企業的戰略管理受網絡的影響上。就目前來說,主流的觀點是將企業網絡與市場和企業并列來進行研究,主要探討導致企業間相互聯結的網絡安排及其演進的各種要素,把分析的重點從原來企業理論注重對企業活動邊界的界定、企業與市場相互之間的最佳結合點以及對企業內部科層組織形式的選擇等轉向對企業內部或外部能夠誘導和實際存在的各種各樣交互作用的網絡關系及其構造的研究上,并提出市場和企業并非相互對立,而是相互聯結、相互滲透的觀點,且這種相互滲透最終導致企業間復雜多變、豐富多樣的制度安排,實現市場“看不見的手”和企業“看得見的手”之間的握手。就研究領域來說,企業網絡理論研究主要集中在經濟學、社會學、地理學和管理學等四個學科,各學科不是獨立進行研究的,相反,各個學科的學者都是在借鑒其它學科基礎上進行研究的。由于網絡的復雜性,目前主要還停留在個案或區域的研究上,這些研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企業網絡的管理和發展特征,但是其普遍意義還有待于檢驗。另外,根據很多學者的觀點:網絡分析還是一個不成熟的研究范型(何夢筆,1996),但是用網絡分析的思想分析現實中的企業聯系卻有一番引人入勝的景象(王輯慈,2001)[5],本文在這方面力求有所突破。可以肯定的是,對企業網絡的研究還處于初始階段,還需要采用各個學科的不同方法進行綜合研究。1.2企業網絡的概念1.2.1相關概念的界定什么是企業——本文企業人的假定現代企業理論在近一二十年迅速發展,已經成為現代經濟學的前沿和熱門領域。而其中企業的概念和性質界定作為企業行為分析的前提和基礎一直是企業理論的首要內容。對于企業的界定長期以來由于角度不同概念也有所不同,可以概括為兩種:一是將企業作為生產單位。早期對企業的關注主要是從技術的角度,這也是在所有教科書中都可以見到的標準觀點,即企業作為生產單位把土地、勞動、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轉化為一定的產出。企業這種生產關系通常用生產函數來表示,因此這種概念表達的是一種技術關系。二是將企業作為一種資源配置機制。羅納德·科斯于1973年在經典論文《企業的性質》中指出:“既然自由價格制度已經被公認為最有效的制度,為什么還有企業的存在”,“企業是什么”這一本質問題才真正引起經濟學家的重視,并圍繞這一問題,發展了經濟學最主要的流派之一——交易成本經濟學派。這種主流思想認為,企業可以替代市場實現交易,因此“企業是價格替代物”[6],這種替代的原因在于可以減少交易成本。目前這一企業的界定基本上是經濟學家們都認可并遵循的。除了以上兩種經濟學對企業的經典界定外,還有將企業作為經濟制度[6]、契約關系的聯結點[6]、空間現象[6]等,這些界定都是為了相關的研究目的而進行的。本文在吸收各種理論的基礎之上,本著為本論文服務的觀點,界定企業主要是從企業網絡的角度進行。由于本文的企業網絡主要涉及企業之間的關系,而企業關系和企業行為有著很密切的聯系,因此在權衡之下,做出企業人的假定,企業的概念也相應即是企業人概念。企業人的假定是在經濟人的假定注①:“經濟人”注①:“經濟人”的假定最先由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他的《國富論》提出,后由約翰·穆勒進行充實和修改,經濟人定義為會計算、有創造性,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對企業目標來說是實現利潤最大化,對消費者目標來說是實現效用最大化。注②:“社會人”假定由張其仔1999年在其著作《社會資本論》中提出,相對經濟人來說,社會人加入了社會資本的概念。即對企業而言,是使用社會資本實現利潤最大化,對消費者而言,是使用社會資本達到最大化。注③:“契約人”假定指人具有有限理性以及機會主義,因此導致了交易活動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有限理性最早由西蒙定義,指人在現實經濟活動中,由于不確定性的存在和不完全信息的限制,其理性往往是有限的。機會主義指用各種投機取巧的辦法提供歪曲的信息來實現自我利益。⊕企業人的目標并非利潤最大化,也非企業經理人的目標,而是復合目標,即涵蓋了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目標利益的綜合注①注①:事實證明,企業并不單純追求利潤最大化,因此很多學者將經理人的目標看作企業的目標,但是這種方法把企業看作是經理支配一切的單一利益集團,夸大了經理的作用,因此現在對企業目標較為統一的觀點是企業目標是復合的。⊕企業人是具有結構理性的存在者。這種結構理性是指不同企業人具有不同理性,同一企業人在不同時空條件下具有不同理性。⊕依照系統的觀點,企業人不僅是單個企業,也指一定條件下的企業網絡,單個企業是其最低層次。企業關系以及企業網絡關系目前對企業關系的研究主要是依據和企業所產生聯系的領域來進行,一般分為六個關系領域:顧客、供應者、競爭者、同盟者、政府以及公眾。因此企業關系主要是指企業和這六個方面的關系。同樣,企業網絡是企業形成的組織,企業網絡關系也應從這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但由于本文篇幅有限,且研究目的和重點不同,因此本文的企業網絡關系僅指企業網絡中各個企業之間的關系。企業網絡關系是企業網絡研究的出發點和基本點,企業網絡關系的存在和變動不僅影響企業行為和企業網絡行為,引起企業界限或組織界限的變動,還影響并構成企業網絡環境的部分,并直接導致企業組織形態的產生及變動,影響企業網絡的管理。1.2.2企業網絡的定義目前的文獻對企業網絡并沒有明確和統一的定義,戴尼斯·邁拉特、奧利費·克萊瓦塞和布魯諾·萊克格等認為,企業網絡是一種超越了傳統的關于市場和企業兩分法的復雜社會經濟組織形態或者組織制度,是一個動態的、依照一定路徑而不斷演變的歷史過程[8]。馬耶等人則從多維角度對這一概念進行了分析[8]。第一,經濟維度,即企業網絡是超越市場和企業兩分法的一種雜交組織形態;第二,歷史維度,即企業網絡組織是各企業之間基于信任、相互認同,互惠和優先權行使等所組成的長期關系系統;第三,認知維度,即企業網絡允許集體學習過程得以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展開;第四,規范維度,所有企業網絡都是由旨在確定每個成員義務和責任的一套規則所定義的。陳守明則認為,企業網絡是由一組自主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企業,依據專業化分工和協作建立起來的,具有長期性的、指向性的、企業間的組織聯合體[9]。但是,作者認為,由于企業網絡介于市場和企業之間,具有一定的結構和功能,遵循一定的規則,并不停地發生改變,應該從六個方面進行理解,或者說企業網絡概念必須包括六種要素:a.結構要素。企業網絡具有結構性,即企業以不同的方式構成大小、功能、類型不同的企業網絡,而一個企業網絡可能也是其它企業網絡的環境。b.資源要素。即企業網絡作為企業的一種資源是和企業資本、人才、技術等并列的,這種資源除了企業間常規的經濟關系外,社會聯系也是最重要的方面。c.規則要素。企業網絡同時也包含影響企業行為的各種規則,即網絡環境。d.空間要素。指企業網絡應該根植于一定的空間環境中,區域地理條件對企業網絡有著深刻的影響。e.動態要素。指企業網絡的形成和變化有各種機會和限制,總是處于變動之中,因此任何網絡模型都可以描述這種變化。f.工具要素。由于企業網絡是除國家、市場而外的第三種資源配置方式,因此可以將企業網絡作為一種分析工具對經濟現象進行解釋。綜上所述,作者認為,企業網絡應該定義為:企業網絡是在特定時空條件下,兩個以上企業依據自身資源狀況組織起來的,具有一定結構和地域特征并遵循一定規則、動態發展的經濟組織形態或組織制度。1.2.3企業網絡的特征外部性外部性是產權學派的重要概念,是指一個經濟行為主體的經濟活動對另一個經濟主體的福利產生的效應,但這種效應并沒有通過市場交易反映出來,屬于市場失靈的范疇。任何經濟現象都存在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因此外部性也是企業網絡的一個重要特征,并成為企業網絡環境的重要組成。網絡經濟外部性主要是外部正效應,這種現象在傳統的電力、鐵路、電話、廣播電視等網絡系統中早就存在,和互聯網一樣,假如一個網絡只有一個用戶,那么這個網絡是沒有意義的,相反隨著用戶的增加網絡效用就會因此而增加,這種效應對每一個屬于網絡的成員都有好處,產生外部正效應。嵌入性嵌入性概念來源于社會學,是指經濟過程嵌入社會制度中,反映了經濟和社會的關系。就作者理解,企業網絡的嵌入性主要指三個方面:企業個體嵌入企業網絡中;一個企業的網絡嵌入其它企業的網絡中;各種企業網絡關系彼此相嵌。嵌入的形式和嵌入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經濟和社會過程的結合是主要驅動機制。由于嵌入的形式和程度不同,對企業和企業的網絡以及其它企業的網絡影響不同。根植性本文的根植性表達了空間的一種觀點,企業網絡的根植性即企業網絡的地方化、地域化或者區域化。任何企業網絡都離不開企業扎根的區域環境,盡管全球化是企業網絡發展的一個趨勢,但是地方化的特征并沒有消失,連跨國公司——經濟全球化力量的代表所進行的全球戰略都是與各國各地區的區域差異有關。全球化并沒有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在空間分布上均勻,區域發展仍然呈現高度不平衡狀態,因此企業網絡是根植于區域中的。結構空洞結構空洞即是兩個個體之間沒有直接聯系或有排他性聯系,使其它有聯系的個體占據有利位置,這個有利位置就是結構空洞。理解結構空洞可以先假定三個企業,它們構成一個封閉的網絡,每一企業都與其它兩個企業有聯系。假定出現了一種情形,三個企業中有兩個之間的聯系斷了,只有一個企業同時與其它兩個聯系,這個企業明顯具有競爭優勢,因此它所處的位置即網絡中的結構空洞。1.3企業網絡環境企業網絡環境指影響企業網絡存在和發展的各種因素總和。任何企業都處于一定的環境中,必然要和其它企業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系;同樣,一個企業網絡也不可能獨立存在,必然要與其它企業網絡彼此滲透。因此,企業網絡環境包含的因素多種多樣,是一個多主體、多層次、發展變化的多維結構系統,對企業網絡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分析企業網絡的環境,可以從很多角度來進行。從尺度來說可以分為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從要素組成角度可以分為政治環境、自然環境、經濟環境、技術環境、經營環境等。本文主要采用了時下流行的PEST分析方法注①注①:PETS即是political、economic、social、technical。引自[7]。制度環境的內涵較為廣泛,既有上層建筑,也有經濟基礎,歸納起來主要有幾個方面:政策支持、法律規范、行業制度等等;經濟環境不僅是金融支持的體現,也是經濟大環境的體現,主要包括市場開放、區域國民經濟發展、金融支持等等;社會環境是非常復雜的方面,包括民族特征、文化傳統、宗教信仰、教育水平、社會結構、風俗習慣等等,綜合起來主要有幾個:消費者、教育、地方文化、社會輿論等等;技術環境范圍也較為廣泛,主要有管理技術、營銷技術、產品開發技術、信息技術等等。1.4企業網絡測量企業之間的關系研究猶如人與人之間關系,難以全面概括。幾個世紀以來,經濟學家一直認為企業間的合作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對競爭的壓抑,因此他們認為合作的形式是非常規的組織安排,甚至在企業合作重要性已昭然若揭的時候仍然認為網絡現象過于雜亂,不足對其進行嚴肅的分析。因此經濟學界對企業間關系進行研究的文獻不多,企業網絡的測量也還沒有成熟的方法可借鑒。而在社會學中,網絡測量很早就已開始,主要以結構分析為主,其方法是將社會網絡中的人看作點、人和人之間的關系看作線,依此來建立數學網絡并運用一定公式進行測量。這種方法可以用于企業網絡的測量。但是,由于實際情況中企業網絡的關系遠遠復雜得多,結構分析不能很好地描述這些關系,因此本文在此主要引用另一種方法——SK關系分析法。1.4.1SK關系分析法SK關系分析法是StaneyWasserman和KatherineFaust注①注①:見StaneyWassermanAndKatherineFaust:SocialNetworkAnalysi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4,pp.565.引自[3]。關系分析法基礎是三元模型,三元模型是描述網絡中所有三個企業人所構成的關系類型。對于任何一組有三個企業人的三元模型都具有以下四種關系:第一種關系M是三個企業人中具有二元對稱關系(mutualdyads)。二元對稱是指兩個企業人中每一個企業人既是關系的發出者,也是關系的接受者。第二種關系A是指三個企業人具有二元非對稱關系(asymmetricdyads)。二元非對稱關系是指兩個企業人中一個是關系出發者,另一個是關系接受者。第三種關系N是指三個企業人具有零二元關系(nulldyads)。即兩個企業人中既非關系出發者,也非關系接受者,兩者不存在關系聯結。第四是進一步的三元關系類型,用字母表示。如果三者關系是循環的,用字母C表示;如果是可以傳遞的,用T表示;U則表示向上關系;D表示向下關系注②注②:三元模型中循環關系是指關系模型的關系可循環,且這種循環方向是單向的,如圖1中的030C。這意味著三者中的每一個體都可以作用于其它兩個個體,但必須要通過關系的單向循環;傳遞關系是關系模型的關系可傳遞,且傳遞方向也是單向的,與循環關系所不同的是傳遞關系有所中斷,如圖1中的021T;向上和向下關系則是指在既非循環又非傳遞關系的情況下,根據三者中關系作用的方向來區別關系類型。如果關系是由位于三元模型頂端的個體發出,即這一個體是關系的出發者,則關系向下。如果位于頂端的個體是關系的接受者,則關系向上。根據這四種關系,可以對三個企業人的三元關系進行區分,表述上通常記為M-A-N-其它,例如012T表示三個企業人中存在0個二元對稱關系,1個二元非對稱關系,2個零二元關系,關系具有可傳遞性。在三元模型中,通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三個企業人歸為一種類型,屬于同一類型的三元模型中二元對稱關系和非對稱關系以及零關系的數量都相等。對稱關系、非對稱關系和零關系的數量存在四種選擇的可能,即0、1、2、3,把他們組合起來可以得到16種三元形式的關系,如圖1所示:003012U102021D021U021T111D111U030T030C201120D120U120C210U300圖1三元模型關系類型圖來源:StaneyWassermanAndKatherineFaust:SocialNetworkAnalysi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4,pp.565.引自[3]。就不同企業網絡來說,這16種形式中每種形式出現的次數是不同的。出現不同形式的次數可以表示為:T=(T003,T012U,…,T300)(公式1)1.4.2本文所采用的旅游企業網絡關系分析法——“一二三四”法由于在實際分析上的一些困難以及照搬前述SK關系分析法的旅游企業網絡關系類型并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本文在此主要基于SK關系分析法的原則以及對旅游企業的膚淺認識采用“一二三四”法即“一個選擇,兩個方向,三種地位,四種緣分”的旅游企業關系類型分析方法對旅游企業網絡關系進行分析?!耙粋€選擇”“一個選擇”的企業網絡關系即零或非零、是或否的關系。在旅游企業網絡的關系分析中,一個選擇主要是指替代與互補關系的選擇,即非替代即互補,非互補即替代。替代與互補是由于產品相似性和差異性而產生的,因此也是旅游各部門之間基本關系的表現。整個旅游全過程的行、游、住、食、購、娛等環節由各個部門承擔不同職責,發揮不同功能,且每一部門效益的提高都可直接或間接影響其它部門效益,從而各部門形成互補關系。同時,由于旅游需求的多樣性和層次性,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功能相同的部門和部分,從而形成功能和職責上的互代關系。這也反映不同部門或同一部門由于存在同種產品或同種功能設施而產生的競爭性,因此互代和互補關系是旅游企業網絡中普遍的關系,且是時常轉化的?!岸€方向”“兩個方向”的旅游企業網絡關系即橫向和縱向關系。橫向關系是指處于同一經營層次、經營范圍相同或相似的旅游企業之間的關系。縱向關系是指經營范圍不同、經營層次不同的旅游企業之間的關系。作為最終組合旅游產品的旅行社可以依據分工形成橫向關系,也可以形成縱向關系,縱向關系即目前學術界流行的垂直分工提法:按旅游經營商、旅游批發商、旅游代理商進行分工?!叭N地位”“三種地位”是本文從不同角度對旅游企業關系的劃分方法。等級地位:等級地位指旅游企業等級劃分情況,是政府制度的表現。由于地位等級的不同,企業旅游產品生產經營的路線各不相同,規模不同,導致旅游企業之間的關系也各不相同。旅游企業之間等級關系主要是旅行社國際國內社劃分和旅游飯店星級評定。這種等級關系對行業影響非常大,例如國家旅游主管部門1985年對旅行社類別的劃分和對旅行社業務范圍的規定,其初衷或許在于通過這種形式的分工來起到規范市場和保證產品質量的作用,但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由于一、二類社比例失調造成二類社業務量明顯不足,致使許多二類社為謀求生存而違反國家規定超范圍經營,直接在海外招攬客源。而部分一類社貪圖蠅頭小利,通過為二類社代辦簽證賺取不義之財的做法無疑對此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最終致使許多三類社也開始從事外聯和國際旅游接待業務,旅行社市場呈現混亂局面。功能地位:由于社會分工、制度原因、資金紐帶、技術因素或其它原因導致旅游企業之間功能的不同而形成的關系。旅游企業各個部門承擔不同職責,體現不同的功能,成為旅游產品生產、銷售不可缺少的環節,共同組成旅游產品的產業鏈。在旅游企業中,由于適應市場需求和靈活的機制,功能關系應該是復雜的。例如飯店業由于消費市場不同,推出產品不同,體現的市場功能也不同。大型飯店以綜合功能為主,除了住宿、餐飲、娛樂而外還主要承擔了會議會展功能,小型飯店則以專業功能或承擔一般住宿功能為主,另外還有特殊功能的飯店例如青年旅館、綠色旅館、汽車旅館等等。所有制地位:所有制地位指由于經濟類型不同使旅游企業在經營管理、業務范圍、制度環境等方面的地位不同而導致企業關系的不同,體現了企業之間關系來源以及因此造成的企業網絡關系結果。從目前來看,我國三大旅游行業企業經濟類型特點各不相同,飯店業是開放最早的行業,企業經濟類型比較復雜多樣,非公有制經濟類型企業多,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所占比重較大;旅行社業表面是開放程度高的行業,實際上經濟類型單一,迄今為止,絕大多數的國際旅行社仍然是國有經濟,只有少量的集體經濟、股份制公司。國內旅行社在所有制方面控制比較松;我國旅游交通行業壟斷程度最高,例如航空業是完全國有壟斷行業,在旅游企業網絡中的經濟地位很高,以至于有的學者提出要實現中國旅游企業跨國經營的戰略應該以民用航空企業為主導(杜江,2001)[10]?!八姆N緣分”“四種緣分”即地緣關系、親緣關系、情緣關系、學緣關系。地緣關系:地緣關系是指同一地域或區域內旅游企業之間的關系。對于我國企業網絡來說,長期體制下地方保護主義思想根深蒂固,地緣關系對旅游企業網絡發展起著矛盾的作用。另外也由于各地區域條件不同以及地緣關系的緊密性,使我國旅游企業網絡呈現地區不平衡性和旅游業的多中心性增長。東部沿海地區主要包括遼東半島、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南等地區旅游企業眾多、旅游收益高、旅游企業發展各項指標均居全國前列,山東、江蘇、浙江、遼寧、廣東、上海等九個省市區集中了全國一半以上的旅行社,是我國旅游企業網絡的主體。中西部相對來說企業網絡水平較落后,但是發展很快,并有云南、四川等發展前景較好的增長中心帶動。對于廣東地區來說,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旅游業發展的中心,其中廣州是主要中心城市。親緣關系:旅游企業間親緣關系指由于旅游企業所屬不同而形成的關系。親緣關系在旅游企業網絡中比其它類型的企業網絡突出,這是因為旅游業發展時間短、產業關聯度高的緣故。在旅游企業中,特別是飯店和旅行社業,是許多部門或企業的分支,構成了這些旅游企業與原有部門和企業在親緣上的關系,例如航空公司所辦的旅行社、旅游部門所辦的商業零售點、各大部委辦的飯店等等。據相關資料分析,在1992年的5214家旅游企業中,旅游系統外企業就占了73.3%,其中旅游系統外旅行社占84.8%,旅游系統外飯店占79.67%[11]。這些性質不同或相同部門之間的種種親緣關系使產品的互補向替代轉化,改變了競爭和合作的形式。情緣關系:旅游企業之間的情緣關系來源于許多方面,有長期交易關系形成的情緣關系、各企業領導之間的良好關系、企業員工之間的良好關系、以及企業之間穩定的社會關系等等。事實上,企業之間的經濟交易并不像市場理論所描述的一樣是發生在相互陌生的企業之間,交易雙方常常有多年合作的經歷,彼此信賴,在固定的社會關系網絡中發生互動。當經濟交易發生沖突和糾紛時,企業也更傾向于通過社會關系來協調和解決。學緣關系:學習被公認為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工業化的關鍵所在,根據企業網絡理論中有關學習及創新的思想,可以認為整個企業網絡的學緣關系是企業創新以及發展思路的來源。在企業合作過程中,要進行相關知識和技術的交流,交流的形式包括正式或非正式學習,由此建立企業之間學緣關系。企業員工之間非正式交流形成的學緣關系常常是企業創新思想的來源。目前中關村興起了一種club文化,平時忙碌的企業經理、軟件工程師以及一些海外歸來人士喜歡下班后聚會于club中暢談,營造了特有的中關村文化,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想走在新經濟前列,club文化體現的中關村精神以及學習創新環境的營造與中關村軟硬件建設同樣重要。而在日本筑波科學城中,幾乎天天有研究交流會舉行,學習創新已成為IT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對于旅游企業來說,企業之間學緣關系還比較薄弱,IT業發展的模式是新經濟下旅游業發展參考。1.5企業網絡組織形態1.5.1企業集團企業集團之所以是企業網絡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由其性質決定:企業集團是一個以大型企業為核心的企業聯合體;企業集團由多個法人組成,作為一個整體的企業集團并不具有法人的資格;企業集團各成員之間主要是由持股、控股所產生的產權關系為基本的聯系紐帶,另外輔以生產、銷售、技術等方面聯系,因此是具有多種聯系、實施多樣化經營的多層次組織。由于企業集團存在核心,此種形態的企業網絡中各非核心企業與核心企業的關系無疑比非核心企業之間關系緊密,如果將非核心企業之間的關系忽略不計,則根據ST關系分析法的三元模型公式(公式1)可以將企業集團的關系類型表述為:T1=(T021D,T021U,T021T,T111D,T111U,T201)(公式2)如果以“一、二、三、四”法來分析旅游企業集團關系,則可以認為,旅游企業集團關系主要是互補關系;縱向關系為主;等級明顯,表現為核心和非核心企業的區別,功能多樣,所有制較為單一;親緣關系為主,兼有地緣、學緣、情緣關系。1.5.2企業集群企業集群是由于集聚經濟效應(包括規模經濟、范圍經濟、速度經濟、共生經濟等方面)導致企業在一定地域上的集中而行成的。通常來說,企業集群中的企業是從福特制向后福特制轉變的具有彈性專精注①注①:彈性專精起源于豐田汽車公司倡導的一種新生產方式——即時生產(Just-in-time),專家們將這種新的生產方式稱為精益生產(Leanproduction)或者彈性生產(Flexibleproduction),由于其專業化特征,又稱為彈性專精(Flexiblespecialization)。企業集群是中小企業的集群,沒有大型企業作為核心,因此以ST關系分析法的三元模型公式可以將企業集群的關系類型表述為:T2=(T012U,T102,…,T300)(公式3)此處如以“一、二、三、四”法進行旅游企業集群關系分析則可認為,旅游企業集群可能是互補,也可能是替代關系;橫向或縱向關系兼有;等級不明顯,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功能地位較為多樣,所有制形式上主要為私有企業;地緣關系是主導關系,由此產生的學緣關系次之。目前企業集群形態主要集中在IT業中,旅游企業一直未有此種形式。1.5.3企業戰略聯盟通常企業間會出于戰略要求而實現合作,從而形成非單一企業的戰略聯盟體,組織方式有合作、合資、或以生產等目的結成聯合體,當企業形成戰略聯盟后,企業間的關系也就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參與戰略聯盟的各個企業仍然保持獨立法人地位,其優點在于減少交易成本和組織變動成本,實質就是企業間用比較穩定的契約關系代替市場上的契約關系或企業內部上下級組織關系。企業戰略聯盟通常沒有核心,可以公式3表述其關系類型。如果以“一、二、三、四”法來分析旅游企業戰略聯盟的關系,可以認為旅游企業戰略聯盟可能是替代,也可能是互補關系;既有橫向關系,也有縱向關系;等級地位、功能地位、所有制地位都有體現;地緣、親緣、學緣、情緣關系都可能存在。1.5.4特許經營組織特許經營是一種營銷產品、服務或技術的體系,特許人將其開發的商號、商標、服務標記、經營訣竅、技術方法或知識產權轉讓給受許人,受許人根據特許人的授予進行經營,以特許合同的形式來規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因此特許經營組織的關系基本上是基于法律和財務上相互獨立的特許人和單個受許人之間緊密和持續的合作關系。特許經營具有快速占領市場、獲得規模經濟、低風險等特征。但是,特許經營也有其弊端,經營方式特許實質上是一種企業克隆,接受方在產品、服務以及設計方面幾乎沒有發揮獨創性的余地。目前,特許經營形式在連鎖企業中比較常見,因此學術界對特許經營組織和連鎖經營組織之間的關系也有爭論,存在三種觀點:特許經營組織不是連鎖組織;特許經營組織屬于連鎖企業;特許經營組織等于連鎖企業。由于本文中實例涉及到的連鎖組織都具有一定特性經營性質,因此本文的特許經營組織和連鎖企業是相同的。由于特許經營組織是以特許人為核心,受許人之間的關系同樣也可忽略,則同樣可以公式2表述其關系類型。對于旅游企業的特許經營組織來說,互代關系和橫向關系占據主導地位;等級地位體現在特許人和受許人之間,功能地位相同,所有制地位可以多樣;地緣、親緣、情緣都有體現,但由于特許人企業模式的可復制性,學緣關系更顯重要。1.5.5虛擬企業虛擬企業正如計算機的虛擬內存,運行起來似乎比實際真正擁有的存儲容量要大。從資源利用的角度來看,虛擬企業中的任何一個企業看起來好像擁有某些資源,可以使用這些資源,但實際上并不真正擁有,因此虛擬企業總是表現出比自身擁有的資源更大的能力。通常虛擬企業主要是由獨立公司、供應商、顧客甚至是競爭對手組成的臨時網絡,各個體之間通過信息技術的連接來分享技術、分攤成本或進入對方的市場。虛擬企業的重要特征有:不穩定的形態、追求速度經濟、沒有一定的組織結構、沒有垂直一體化?;ヂ摼W下的企業聯合是虛擬企業的重要形式。由于虛擬企業的不穩定性和規模性,以各種方式發生的聯系都可能在虛擬企業中出現,因此ST關系分析法表述的關系類型和“一、二、三、四”法中的關系類型都有可能出現。1.6企業網絡管理企業網絡中的不同成員在獲取資源方面存在非對稱性,這會妨礙或提高成員企業的行為和績效,因此,網絡的安排和管理是提高各個成員績效的關鍵。企業網絡的管理不同于單個企業,也不同于市場或層級制的管理模式,而是一種混合模式,不同網絡的模式有所不同,多種管理模式則意味著企業網絡有不同的組織安排。另外,企業網絡的管理還應注重嵌入性問題,嵌入性意味著信任的重要性,且網絡成員關系的持續互動所形成的各種關系也會影響企業網絡的管理。1.6.1企業網絡遠景能力管理網絡遠景能力是指企業網絡能預測其潛在演化方向的管理技術能力,即企業網絡的戰略目標定位。這是管理企業網絡的一種核心能力,沒有這種能力,就很難發現嵌入于企業網絡結構中的價值和機會。遠景能力與組織學習能力緊密相關,這可以通過組織系統地生產和評估與企業網絡現在和未來運作發展有關的不同信息而得到體現。由于網絡并非透明,所以只有參與網絡的活動或通過與網絡中其它有密切關系行動者的交流才能生產或獲取深層次的信息和知識。企業的網絡遠景能力越強,企業預測競爭者、主要客戶、供應商、政府機構等的行動所帶來的反應能力就越強越準確。同時企業網絡遠景能力也可以使企業預先評估其自身行動對網絡帶來的影響。1.6.2企業網絡組合管理組合管理是在企業網絡目標的指導下,運用一定的技術和方法將符合條件的企業組合成為企業網絡的過程。組合管理的過程需要企業網絡的組織者具有兩個方面的能力:分析能力,即對合作伙伴的評估分析能力;組織能力,即對網絡成員進行組織以形成一定結構企業網絡的能力。1.6.3企業網絡競爭力管理許多學者在進行實證研究和案例分析后一致認為企業網絡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力,其競爭優勢來自于以下因素:創新、效率、制度、組織型學習、充分利用、積聚性經濟效應、企業網絡對個體效率的放大作用、專業化活動的作用、社會網絡的交互作用、嵌入性關系等。因此企業網絡競爭力的維持和提高對企業網絡持續發展有著關鍵作用,企業網絡競爭力的管理也應成為企業網絡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企業網絡競爭力的管理主要包括幾個方面:動態企業網絡整體競爭戰略的制定、動態企業網絡各個成員競爭戰略的制定、企業網絡的創新機制、企業網絡競爭力的分析、企業網絡競爭力的運用等等方面。1.6.4企業網絡關系管理關系管理是指如何建立、維持、發展企業網絡成員關系。這種管理和組合管理很相似,但前者注重的是企業網絡關系的發展,在企業網絡發展前期意義重大,后者注重的是穩定企業網絡關系的維系以及管理,在企業網絡發展成形后意義重大。目前企業網絡的關系管理并沒有統一的標準或模式可循,就筆者理解,博亦論是提供企業網絡關系管理最強有力的理論支持,本文在此不加以贅述,但要明確指出的是,在進行企業網絡維系過程中,企業網絡關系管理始終是圍繞信任和承諾進行。承諾是信任的基礎,信任則是各個網絡成員合作態度的體現。2.廣州旅行社企業網絡環境分析注①:廣州地區有關統計資料均是按照10區2市的行政區劃進行。注①:廣州地區有關統計資料均是按照10區2市的行政區劃進行。如前所述,企業網絡環境是企業網絡存在的基礎。目前,廣州市旅行社的企業網絡環境主要有制度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技術環境等幾方面。2.1制度環境政策環境:廣州旅行社在各方面指標一直居于全國前列的原因在于廣州市政府對旅游業的支持力度。“九五”期間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旅游業,“十五”規劃更是將工作重點放在旅游業上。由于政府的重視以及思想認識的統一,有力地促進了廣州大旅游、大市場、大產業格局的形成,使廣州旅游業各項指標均占全省各項指標三分之一以上,旅行社發展具有優良的外部環境。政府還引導各個旅行社借助2001到2003年這一時間空檔,整合渠道,梳理市場格局,發展旅游企業集團。據了解,從1999年底,成立廣州旅游集團的設想已經開始醞釀,廣州市旅游局形成了一個跨行業整合廣州旅游企業的方案。在這個方案中,提出將原市旅游局直屬的七個企業聯合其它相關企業形成一個規模約50億的旅游集團。目前共向市政府提交了三套方案進行審議。方案一是進行跨行業的聯合重組,包括食、宿、行、游、娛、購等旅游六要素相關的旅行社、飯店、汽車公司等市直屬企業;方案二是成立一個新的旅游經營管理機構,相當于一個旅游企業的托管中心,不直接干預經營活動;方案三則是在旅行社業、飯店業、旅游汽車業、咨詢公司業內分別進行集團化管理。但是,由于改革的漸進性,目前的體制環境仍舊限制旅行社企業網絡的成長空間。我國對旅行社的分工體系主要遵循水平分工的標準劃分為國內社和國際社。同時,由于歷史原因,在國際社、國內社分類的基礎上,又存在中央社、省級社、地方社、市級社等不同系統、不同級別的區分。這些旅行社據不同分類而享有不同的政策優勢,不同的經營范圍,不同的經營條件,往往出現有政策保護的缺乏競爭性、進取性,改革和創新顯得不緊迫,而有市場壓力、積極改革創新的卻難以得到政策扶持,或者說難有公平、開放的發展環境。這種不盡合理的分工體系,極大地限制了民族旅行社通過網絡化發展的步伐。改革開放以來,廣州旅游業按照國家、集體、部門、個人和外資“五個一起上”的基本方針來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多元化投資模式。旅行社作為廣州旅游業對外開放的最后一道壁壘,也將于不到三年的時間完全對外開放。但是政府對合資旅行社實行嚴格的審批制度,使進入旅游市場的合資旅游企業數量受到限制,而合資旅行社的稀少是旅行社經營管理落后的原因之一。中方社申辦合資條件是3年平均每年外聯人數超過3萬人,3年平均每年旅游業務銷售總額超過5000萬元,合資社注冊資本不少于500萬元,中方出資比例不少于51%等。這些條件使大多數旅行社對合資只好“望洋興嘆”,這種高進入門檻與通常情況下旅行社進入的低門檻形成了鮮明對比,是一種典型的政府干預。作為開放前沿的廣州,目前也只有廣之旅、廣東國旅(本文也稱國旅假期)成立了合資社。另外,廣東省旅游局于2001年取消了招標制,意味著旅行社形式上準入門檻降低,但還有一個無形的柵欄擋在新進入的旅行社面前:許可經營權,表現在各旅行社經營業務范圍的限制上。以前在廣州地區只有廣東省中旅、廣之旅、國旅假期3家大社以及各個中央大社在廣州的分社如廣東省中國青年旅行社、中國康輝廣東旅行社、廣東鐵道中國青年旅行社等6社擁有出境游業務經營權,出境游經營權成了旅行社業門檻外的門檻。對此,廣東省旅游局、廣州旅游局在2002年7月1日生效的《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管理辦法》指導下實施放寬經營的政策,對旅行社出境游組團業務重新進行審批,廣州地區可以經營此類業務的旅行社現增加到24家。而在廣東省旅游業“十五”規劃中,預計國際社數量將增長到350家,占預計總量的50%,體現了旅行社準入門檻放低的漸進性。最后,體制對旅行社的限制還表現在經營業務上。國內現有產業定位和社會分工使團體觀光旅游和包價旅游成為旅行社主要業務,而國際旅游經營商的產品和業務范圍更為廣泛和多元化,例如美國團體閑暇觀光旅游方式僅占美國旅行社營業總收入的不到6%,但閑暇觀光散客方式和商務旅行方式則分別占了41%和53%。國際大型旅行社如美國運通和日本交通的主要業務還包括經營旅行支票和銀行卡,發行購物券、旅游券等等,這些卻是中國旅行社不能涉足的。再如我國由于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和5年有效因私護照的發放,因私出國服務將是一個很可觀的市場,但是許多具有這方面專長的旅行社受到嚴格管制,不能經營此項業務,卻由很多新成立的沒有經驗的公司經營。有的大旅行社盡管開始經營此業務,但由于我國財政、稅務及紀檢部門的規定和制度,仍然步履艱難,受到諸如現有旅行社經營范圍以及旅行社發票就是旅游發票不得報銷等有關規定的約束。法律規范:廣州旅行社業發展的法規環境主要來自于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宏觀方面即是旅行社行業的法律大環境,包括與旅行社有關的《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價格法》等國家大法,以及直接針對旅行社行業的《旅行社管理條例》、《導游人員管理條例》、《旅行社質量保證金暫行規定》、《旅行社經理資格認證管理規定》、《旅行社辦理旅游意外保險暫行規定》、《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管理辦法》等國務院和國家旅游局所頒布的相關法令和規章制度。微觀方面主要是廣東省和廣州市對于旅行社發展的有關法令、規章制度以及對于以上法律和條例的實施細則和辦法,主要有2001年12月廣東省旅游局在全國率先制定出臺的《旅游質量投訴等級劃分及處理制度(試行)》,以及《廣東省旅行社營業部管理工作意見》、《廣東省旅行社旅游廣告管理暫行規定》、《關于實行國內旅游組團合同制的通知》、《廣東省國內旅游報名須知及實施細則》、《廣東省出境游報名須知及責任細則》、《廣州市旅游管理條例》、《廣州市旅游業統計規定》、《廣州“一日游”管理規定》、《廣州市社會導游人員管理暫行辦法》、《廣州市服務質量獎懲制度》等等。行業制度:行業制度是行業自律的表現,旅行社的發展離不開本行業及其它相關行業的支持。旅行社行業制度除了長期以來形成的一些規范而外,合法的行業組織是行業制度的體現。廣州地區目前還沒有旅行社協會,相關合法行業組織主要有廣州地區旅游協會,目前共有55個旅行社加入該會,并遵循《廣州地區旅游業行業誠信公約》。另外在行業標準上,主要以國家及當地政府制定的行業標準為主。目前與廣州旅行社業直接有關的國家行業標準主要有:GB/T15731-1995《導游服務質量》、GB/T16766-1997《旅游服務基本術語》、LB/T004-1997《旅行社國內旅游服務質量》、以及《旅行社資質與等級劃分與評定》。在旅行社行業管理上,廣州市政府著力清理私營掛靠企業,清查無證無照經營旅游業務的“野馬”旅行社,定期開展旅游合同檢查。同時加強導游管理工作,在2002年3月份先后成立了廣州翔旅導游服務管理公司和廣州南星導游服務管理公司,對全市導游人員進行管理,截至2002年11月已有77.2%導游人員納入IC卡管理。另一方面,行業規模擴大,利潤卻逐年下降,旅行社進入微利時代,這是廣州地區旅行社企業網絡行業環境突出的問題之一。楊小凱在其博士論文(Yang,1988)中證明:每個企業的生產率隨著加入企業數量的增加而上升[12]。我國旅游業在1993年旅游企業沒有發生惡性價格競爭以前,旅游企業的管理水平、服務質量、生產效率是隨著企業數量增長而提高的。但自90年代以來,旅游業出現了兩條平行的運行軌跡。宏觀層面,產業體系和市場規模增長迅速,產業的空間布局不斷擴張。微觀層面,在企業數量增加的同時,卻出現了全行業利潤逐年下降的現象,如表1所述。2000年廣州121家旅行社平均利稅83.78萬元,到2001年,全市136家旅行社平均利稅下降至35.18萬元。國內旅游市場相對飽和,激烈的競爭使價格走低和利潤下降成為必然。微利時代的來臨將為國內旅行社提供一個強弱改序、重新洗牌的契機。廣州各大旅行社已經做出放下身段的姿態,不惜以降低成本或壓縮利潤等種種方式,參與到國內旅游市場的競爭中,有的線路基本與中小社持平甚至更低。表1廣州地區旅行社歷年綜合情況年份企業數營業收入(萬元)營業稅金及附加(萬元)利潤(萬元)平均利潤(萬元)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7459617173909610311511849673832221099211120451579461625071792402090112135722605241056168620992768240721452403242021952528505371459069988357558612739444414952334068.28121.10148.67139.2078.8495.6977.0243.1143.0628.31資料來源:廣州市旅游局2.2經濟環境市場開放:在旅行社進入上,廣東省取消招標投標制度,放低旅行社進入門檻,率先對全省、全國實行全面開放,競爭因此更加激烈。對外開放上,根據中國的入世承諾,今后凡符合條件的外資企業可以在部分地區開辦中外合營旅行社;不遲于2003年1月1日,允許外資控股;不遲于2005年12月31日,允許設立外商獨資旅行社,并取消對合資旅行社設立分支機構的限制。國家旅游局也決定將中國旅行社行業引進外資時間表提前,合資旅行社2002年試點允許外方控股,同時允許這些旅行社開辦支社。作為開放前沿城市,廣州市場開放更提早一步,據有關部門透露,廣州的旅游市場將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全面實現對外開放,并在全國率先成立外資獨資旅行社。在境外旅游者進入上,2000年11月廣東省實行144小時便利簽證,按照新的規定,與中國建交國家的持普通護照到香港、澳門的外國人(外國記者除外),可經香港、澳門注冊旅行社組團進入珠江三角洲地區9個城市和汕頭經濟特區旅游,停留時間為入境之日起不超過第6天出境。自該措施實施以來到2001年年底,通過該措施接待的外國游客已突破50萬人次,旅行社創匯能力大大提高,增長達30.86%,這一開放環境大大擴大了廣州旅行社的經營范圍。另一方面,市場開放也造成內外夾擊的嚴峻形勢。珠三角廣泛的客源市場一直是國內外旅行社垂涎已久的目標,已成為國內最有實力、檔次最高的旅游客源輸出區域之一。目前,珠三角地區年度旅游總收入已占到全省的85%左右,旅游外匯收入所占比例更是高達90以上。對于這個巨大的客源市場,旅行社的“兵家必爭之地”,外方大社、中央大社早就虎視眈眈,廣州旅行社已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加上進入WTO國門已經打開后,城門也逐漸放開,廣州市場開放的速度越來越快,內外夾擊的形式更加嚴峻。目前北京、上海、大連等城市和景區不斷來廣州推介攬客,國外大社如美國運通、日本交通、競技等國際知名旅游企業也秣馬厲兵,頻繁接觸廣州。廣州旅行社已經充分感受到這種內外夾擊的壓力,正進行一系列應對準備,進行網絡化擴張就是主要方式之一。地區國民經濟發展:地區經濟情況、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價格水平是影響旅游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也是經濟環境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九五”期間廣州市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1%,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3759129萬元人民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3.45萬元,增長12%,按當年國家平均匯率計算,達到4175美元,在全國十大城市中居于前列,綜合實力多年穩居全國十大城市第三位。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比例為3.97∶43.44∶52.59,第三產業占全市GDP一半以上[13],體現了強大的中心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和發達程度。為加快經濟的發展,廣州要繼續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而旅游業的發展前景讓人看好。金融支持:金融支持來源于國家財政以及銀行信貸。對于旅游業的發展,廣州主要是通過財政政策、稅收杠桿、財政補貼等來進行支持和調節,而對于旅游企業發展中的所需的資金問題,主要是通過金融宏觀調控、商業銀行提供融資支持、非銀行機構提供投資、地方政府通過合資和引進外資等等方式來實現支持。廣州地區旅行社允許合資以來,已經出現了兩家,屬全國第一批合資社。廣州地區銀行除實行對旅行社常規金融支持而外,在旅游電子商務上面還有合作,例如由廣州旅游局主持的中國旅游商務熱線()已經與廣東銀聯合作,成為廣東銀聯首批認證的十家網上交易商戶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一家網站。通過合作,熱線實現了網上多家銀行信用卡即時支付及電子結算平臺。另外,廣州旅行社還積極開發新的旅游消費方式,并取得相關支持,目前國旅假期、廣東青旅已經與中國銀行、廣東發展銀行等銀行簽訂先花未來錢的旅游消費信貸業務。2.3社會環境社會環境是非常復雜的方面,對于廣州旅行社企業網絡來說主要有幾個:旅游消費者、教育、地方文化、社會輿論等。旅游消費:企業依賴于顧客,注重旅游消費者的需要,以旅游者為本才是旅游企業發展的長遠之路。廣州游客的消費力強勁已是行內公認的事實,2001年廣州人均GDP達4100美元左右,廣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967元,居全國十大城市首位,恩格爾系數下降至39.4%注①:南方都市報2001.10.25.,居民生活已經邁入富裕型。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廣州的旅游和文化娛樂消費需求日益增大,僅2000年,廣州平均每戶城市居民家庭擁有旅游支出達1260元,出游人數達220.14萬人次,預計今后旅游需求會迅速增加[14]。據廣州豪森威市場研究公司最近一項“廣州旅游消費市場研究”報告表明,廣州人對旅游興趣頗高,42%的被訪者參加過旅行社組織的旅游,其中32.5%的被訪者表示今年有外出旅游的打算,可見注①:南方都市報2001.10.25.教育:現代旅游企業對旅游從業人員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而旅游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新課題也對旅游理論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需要發揮教育支持的作用。廣州地區目前有華南師范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廣東商學院、廣州大學、廣州財貿管理干部學院等一批高等學校設置了旅游本專科專業,有廣州省旅游學校、廣州市旅游學校、三所旅游職業高中(103中、9中、33中)等一批高職高專學校設置了旅游大專和中專,培養旅游人才,為旅行社提供良好的智力資源。地方文化:廣州特有的嶺南文化日益顯現其潛在吸引力,一年一度的廣州國際旅游展銷會、國際美食節、廣東歡樂節的舉辦,以及“廣州一日游”已經形成品牌效應,廣州地方文化更顯其活力及深厚底蘊。作為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華南商都,古老以及現代的商業文化和開放的氣息是旅游業發展的強有力支持,這種文化底蘊下的廣州成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最前沿的開放陣地,廣州旅行社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下無論在制度、管理、觀念還是人力資源各方面都是走在全國前列,擁有的觀念優勢和客源市場潛力也是首屈一指。社會輿論:社會輿論的涉及面很廣,產生的影響力可能非常大,是一般物化手段難以企及的,其中公眾輿論及報刊雜志、電影電視、網絡等媒介是社會輿論重要部分。廣州旅行社業的發展擁有充分的社會輿論支持,特別是廣州在摘下“國際花園城市”桂冠、獲得“全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以及成功舉辦九運會等等旅游大事之后,廣州又將啟動旅游業的“二次創優”工作,爭創“最佳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配合廣州“一年一小變、三年一中變、2010年一大變”城市形象工程。對此廣州地區的公眾以及媒介給予了很大的關注和支持,旅游的專欄大大增加,各個旅行社趁此機會加大廣告力度,有力地促進了銷售。2.4技術環境對于廣州旅行社來說,其技術環境包含管理技術、服務技術、營銷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本文主要分析對企業網絡影響較大的計算機技術。廣州地區大的旅行社一般采用了計算機管理,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小旅行社還停留在電話、傳真階段。據行內人士透露,在廣州地區旅行社業中,只有大約60%的旅行社建立了旅游服務系統,主要集中在一些國際社。在利用Internet方面,據作者上網調查得出,擁有獨立域名的旅行社僅21家,只建立網頁的有84家,沒有網頁或網站達31家,且積極利用各大旅游網站的旅行社數量有限,如表2所示??梢钥闯?,目前廣州地區很多旅行社還未真正“觸網”,這主要是與廣州地區旅行社結構以中小旅行社有關。廣州地區的大社,如前提及的廣之旅、國旅假期、廣東省中旅等已經著手建立以Internet為主的虛擬網絡來輔助和實現自身企業網絡擴張,未來廣州地區旅行社的發展將更多朝著這一方向,企業網絡的范圍將隨著互聯網進一步延伸。表2廣州地區旅行社使用各大旅游電子商務網站情況類型網站名稱有網頁并提供在線預定服務的有網頁但不提供在線預定服務的只有企業名片的中國旅游信息網()中國旅游商務熱線()旅游超市()金旅雅途(廣州站)()022191325593105___113資料來源:作者網上調查而得,資料截止日期:2003.3.另外,廣州市政府很早就致力于引導旅行社向計算機化、網絡化、數字化邁進,其中“金旅工程”就是主要措施之一。“金旅工程”是由國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和廣州雅途網合作、屬于國家推行數字化政府進程中十三個“金字工程”之一?!敖鹇醚磐尽本W絡是“金旅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和突出部分?!敖鹇霉こ獭笨筛爬椤叭W一庫”,即內部辦公網、管理業務網和公眾商務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插件安全性與可靠性-全面剖析
- 2025年小學英語畢業考試模擬卷:英語閱讀理解技巧核心解析試題
- 2025年監理工程師職業能力測試卷(工程監理進度控制綜合測試卷)
- 2025年SAT語法考試試卷:閱讀理解與語法知識綜合測試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皮膚科軟件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2025年小學英語畢業模擬試卷:英語歌曲欣賞與演唱知識點總結與能力測評
- 智能體育與健康數據分析的優化論文
- 《微生物對高粱釀造品質作用機制的深入研究與應用策略》論文
- 2025年無人機駕駛員職業技能考核試卷(無人機應急通信)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即食送餐服務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2024年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機集團總部招聘筆試真題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代理服務協議書范本
- 安全生產、文明施工資金保障制度11142
- 中藥性狀鑒定技術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天津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2025年全屋定制家居市場分析與經營計劃
- 電動汽車結構原理與檢修課件:慢充系統檢修
- 2024年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招聘筆試真題
- GB/T 33744-2025應急避難場所管護使用規范
- 專題09 產業區位與產業發展【知識精研】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 GB/T 45120-2024道路車輛48 V供電電壓電氣要求及試驗
- 企業微信客戶端操作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