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與處置作業指導書TOC\o"1-2"\h\u12084第1章概述 3315281.1工業固體廢物定義及分類 3156061.2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意義 42556第2章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及特性 485182.1工業固體廢物的來源 4325822.2工業固體廢物的特性分析 5237702.3工業固體廢物的環境影響 529654第3章工業固體廢物收集與儲存 672763.1收集技術與方法 692133.1.1分類收集 6275203.1.2收集設備與工具 650573.1.3收集要求 646923.2儲存設施及要求 655173.2.1儲存設施 682503.2.2儲存要求 7203783.3儲存過程中的環境風險防控 7281493.3.1防滲措施 7320983.3.2防漏措施 7327203.3.3防揚塵措施 7219753.3.4有害氣體防控 7116483.3.5監測與應急預案 71083第4章工業固體廢物預處理技術 7261364.1物理預處理 7206804.1.1篩分與破碎 7226754.1.2磁選與浮選 8162674.1.3干燥與冷卻 8199104.2化學預處理 8243494.2.1水解與酸堿處理 899044.2.2氧化與還原 836154.2.3化學穩定化 8190784.3生物預處理 8301214.3.1好氧處理 8271194.3.2厭氧處理 8102424.3.3生物穩定化 826952第5章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技術 936855.1物質回收技術 945915.1.1篩分與分選技術 9260145.1.2濕法冶金技術 9273555.1.3熱處理技術 9186165.2能量回收技術 9233145.2.1焚燒發電技術 95475.2.2熱解技術 932625.2.3厭氧消化技術 9243095.3材料化利用技術 9322345.3.1混凝土制品制備技術 10238535.3.2陶瓷制品制備技術 10215555.3.3復合材料制備技術 1054145.4生物化工利用技術 10294225.4.1生物發酵技術 10326735.4.2酶解技術 1039885.4.3生物質能源制備技術 101288第6章工業固體廢物處置技術 1077946.1填埋處置技術 10265836.1.1概述 104906.1.2填埋場選址與設計 10274786.1.3填埋操作與管理 10309346.1.4填埋場封場與生態恢復 11248316.2焚燒處置技術 11278366.2.1概述 11231146.2.2焚燒設備與工藝 1117896.2.3焚燒操作與管理 11270696.2.4焚燒殘渣處理與利用 11276856.3穩定化/固化處置技術 11300506.3.1概述 11140806.3.2穩定化/固化處理方法 11281836.3.3穩定化/固化處理工藝 12228256.3.4穩定化/固化處理效果評價 1267526.3.5穩定化/固化處理產物應用 1229988第7章典型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與利用案例 12226737.1煤矸石的處理與利用 1298017.1.1案例概述 1270607.1.2處理技術 1233387.1.3利用途徑 12160227.2冶金渣的處理與利用 12272217.2.1案例概述 13285097.2.2處理技術 13110467.2.3利用途徑 13112907.3化工廢渣的處理與利用 1334587.3.1案例概述 13309587.3.2處理技術 1347227.3.3利用途徑 1321118第8章工業固體廢物環境管理體系與政策法規 13196458.1環境管理體系 13200468.1.1環境管理體系概念 13231408.1.2環境管理體系構建 1478608.2政策法規概述 1418548.2.1政策法規的定義 1480988.2.2政策法規的作用 14187178.3我國工業固體廢物管理政策法規 14313958.3.1法律層面 1426558.3.2法規層面 1491358.3.3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層面 157651第9章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與利用產業發展 15158219.1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15203999.1.1產業現狀概述 15116759.1.2產業發展趨勢 15245299.2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 1543999.2.1技術創新 15248989.2.2產業升級 16204679.3產業政策與市場分析 1612299.3.1產業政策 16190489.3.2市場分析 1622604第10章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與利用環境保護措施 161253110.1污染防治技術與管理措施 16121110.1.1物理污染防治 1654210.1.2化學污染防治 161073410.1.3生物污染防治 172969710.1.4管理措施 171150410.2生態修復技術與應用 172703810.2.1污染土壤修復 171390410.2.2生態恢復 172367410.2.3生態補償機制 171841010.3環保監測與應急預案制定 17915410.3.1環保監測 171995210.3.2應急預案制定 17350510.3.3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 17第1章概述1.1工業固體廢物定義及分類工業固體廢物是指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其來源于各種原料的加工、產品的制造及生產過程中的其他環節,具有種類繁多、性質復雜的特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及有關行業標準,工業固體廢物可分為以下幾類:(1)無機非金屬廢物:如爐渣、粉煤灰、礦渣、尾礦等;(2)有機廢物:如廢塑料、廢橡膠、廢纖維、廢木材等;(3)危險廢物: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感染性等特性,需特殊處理的廢物;(4)污泥及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如化工、輕工、食品等行業產生的污泥等。1.2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的意義工業固體廢物的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具有以下重要意義:(1)保護環境:工業固體廢物若得不到有效處理,將對土壤、水體和大氣造成嚴重污染,影響生態平衡。通過合理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可減少環境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2)節約資源:工業固體廢物中蘊含著豐富的可回收資源。通過回收利用,可以有效減少資源消耗,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3)提高經濟效益:工業固體廢物的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可以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高企業競爭力。(4)促進綠色發展:推進工業固體廢物的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貢獻。(5)滿足法律法規要求: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對工業固體廢物的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提出了明確要求,企業需依法依規進行相關設施的建設和運行,保證環境安全。第2章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及特性2.1工業固體廢物的來源工業固體廢物是指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態或半固態廢棄物質。其主要來源如下:(1)采礦及選礦工業:包括金屬礦、非金屬礦等開采及選礦過程中產生的廢石、尾礦、礦渣等。(2)制造業:包括機械制造、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食品、紡織等行業的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邊角料、廢品、廢渣等。(3)能源工業: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等能源的開采、加工和利用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4)建筑業:包括建筑、拆除、裝修等過程中產生的廢磚、廢混凝土、廢木材、廢鋼筋等。(5)其他來源:如城市生活垃圾、農業固體廢物等,在工業生產過程中也可能成為工業固體廢物的組成部分。2.2工業固體廢物的特性分析工業固體廢物的特性主要包括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生物性質。(1)物理性質①外觀:固體廢物的外觀形態多樣,有粉末狀、顆粒狀、塊狀等。②密度:固體廢物的密度受其組成成分及孔隙結構影響,差異較大。③粒度分布:固體廢物的粒度分布范圍廣泛,影響其在環境中的遷移和擴散。④濕度:固體廢物的濕度影響其堆積、運輸和處理過程。(2)化學性質①成分:固體廢物的化學成分復雜,包括有機物、無機物、重金屬等。②穩定性:固體廢物的穩定性影響其在環境中的變化和潛在危害。③毒性:固體廢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可能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3)生物性質①生物降解性:固體廢物中的有機物可被微生物分解,影響其在環境中的持久性。②殘留性:固體廢物中的難降解物質可能導致長期的環境污染。2.3工業固體廢物的環境影響工業固體廢物對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土壤污染:固體廢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可能滲入土壤,影響土壤質量和農作物生長。(2)水污染:固體廢物在降雨、淋溶等作用下,可能導致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3)大氣污染:固體廢物在堆存、處理過程中,可能產生粉塵、惡臭等大氣污染物。(4)生態破壞:固體廢物占用土地資源,影響植被生長,可能導致生態系統的破壞。(5)人體健康影響:固體廢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可能通過食物鏈、空氣等途徑對人體健康產生潛在危害。第3章工業固體廢物收集與儲存3.1收集技術與方法3.1.1分類收集工業固體廢物應根據其性質、成分、危害程度等因素進行分類收集,以便于后續的資源綜合利用和處置。分類收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種:(1)源頭分類:在生產過程中,根據廢物產生的環節和性質進行初步分類,如金屬廢料、塑料廢料、廢紙等。(2)集中分類:將初步分類的廢物進行集中,進行細致分類,以便于后續處理。(3)臨時分類:針對廢物產生量較大或性質特殊的廢物,設立臨時分類區域,進行分類收集。3.1.2收集設備與工具根據廢物種類和性質選擇合適的收集設備與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容器類:如垃圾桶、廢物箱、料斗等,用于收集干燥、無腐蝕性的固體廢物。(2)輸送設備:如輸送帶、斗式提升機、螺旋輸送機等,用于將廢物從產生地點輸送到儲存設施。(3)搬運工具:如叉車、手動或電動搬運車等,用于廢物的搬運和轉移。3.1.3收集要求收集過程中應遵循以下要求:(1)保證廢物分類準確,避免不同性質的廢物混合。(2)廢物收集設備應完好無損,防止廢物泄漏、揚塵等污染現象。(3)收集過程中應盡量減少廢物體積,便于儲存和運輸。3.2儲存設施及要求3.2.1儲存設施(1)廢物倉庫:用于儲存干燥、無腐蝕性、不燃性廢物。(2)廢物堆場:用于儲存散裝廢物,如廢渣、廢土等。(3)封閉式儲存設施:用于儲存有害廢物、濕廢物等,防止廢物泄漏、揮發等污染現象。3.2.2儲存要求(1)儲存設施應符合國家及地方相關法規、標準要求。(2)廢物儲存應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則,保證廢物及時處理。(3)儲存設施應具備防滲、防漏、防揚塵等措施,防止廢物對環境造成污染。3.3儲存過程中的環境風險防控3.3.1防滲措施儲存設施應采用防滲措施,如防滲層、防滲膜等,防止廢物滲漏對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3.3.2防漏措施儲存設施應設置合理的排水系統,防止廢物泄漏進入水體。3.3.3防揚塵措施對易產生揚塵的廢物,應采取覆蓋、噴淋等措施,降低揚塵污染。3.3.4有害氣體防控針對有害廢物的儲存,應采取通風、吸附、凈化等措施,防止有害氣體對環境造成污染。3.3.5監測與應急預案建立健全環境監測制度,定期對儲存設施周邊環境進行監測。同時制定應急預案,應對可能發生的環境。第4章工業固體廢物預處理技術4.1物理預處理4.1.1篩分與破碎物理預處理是工業固體廢物處理的第一步,主要包括篩分和破碎。通過篩分,可對不同粒度級別的固體廢物進行分級,便于后續處理。破碎則用于減小廢物顆粒大小,增加其處理效率和資源化利用率。4.1.2磁選與浮選磁選和浮選是物理預處理中的兩種重要分選技術。磁選主要用于去除固體廢物中的鐵磁性物質,提高資源利用率;浮選則根據物質的密度和表面性質差異,實現有用成分的分離。4.1.3干燥與冷卻干燥和冷卻是物理預處理中用于調整廢物水分和溫度的方法。干燥可以降低廢物中水分含量,便于后續處理;冷卻則有助于穩定廢物性質,防止熱分解和自燃。4.2化學預處理4.2.1水解與酸堿處理化學預處理主要針對固體廢物中的有害成分,采用水解、酸堿處理等方法進行轉化和去除。水解可破壞廢物中的有機物結構,降低其毒性;酸堿處理則能中和廢物中的酸性或堿性成分,提高其穩定性。4.2.2氧化與還原氧化和還原是化學預處理中用于改變廢物中某些元素的價態,從而降低其毒性和環境污染風險的方法。例如,采用氧化劑對廢物中的有機污染物進行氧化分解,或采用還原劑對重金屬離子進行還原沉淀。4.2.3化學穩定化化學穩定化是通過添加穩定劑,使廢物中的有害成分轉化為穩定形態,降低其遷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常用的穩定劑包括水泥、石灰、粉煤灰等。4.3生物預處理4.3.1好氧處理好氧處理是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條件下對有機廢物進行分解,轉化為無害物質的方法。好氧處理技術包括堆肥、活性污泥法等。4.3.2厭氧處理厭氧處理是在無氧條件下,利用厭氧微生物對有機廢物進行分解,產生甲烷等可利用資源。厭氧處理技術包括厭氧消化、沼氣發酵等。4.3.3生物穩定化生物穩定化是通過微生物的作用,使廢物中的有害成分降低毒性、減少體積和改善穩定性。生物穩定化技術包括生物瀝濾、生物過濾等。在預處理過程中,生物穩定化可降低固體廢物的環境風險,提高其資源化利用價值。第5章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技術5.1物質回收技術物質回收技術是指從工業固體廢物中提取有用物質,實現資源的再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技術:5.1.1篩分與分選技術通過對工業固體廢物進行篩分、磁選、重力分選等物理方法,將其中有價值的物質分離出來,實現資源的回收。5.1.2濕法冶金技術利用化學方法從工業固體廢物中提取有價金屬,如銅、鉛、鋅等。主要包括浸出、置換、電解等工藝。5.1.3熱處理技術通過對工業固體廢物進行高溫處理,如焚燒、熔融等,實現物質的回收和能源的利用。5.2能量回收技術能量回收技術是指從工業固體廢物中提取可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技術:5.2.1焚燒發電技術將工業固體廢物進行焚燒,利用產生的熱量發電,實現能源的回收。5.2.2熱解技術通過高溫熱解工業固體廢物,使其分解產生可燃氣體、液體燃料等,實現能源的回收。5.2.3厭氧消化技術利用微生物分解工業固體廢物中的有機物,產生甲烷等可燃氣體,實現能源的回收。5.3材料化利用技術材料化利用技術是指將工業固體廢物作為原料,生產新型材料,實現廢物資源的高值化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技術:5.3.1混凝土制品制備技術將工業固體廢物作為混凝土制品的原料,如礦渣、粉煤灰等,制備新型建筑材料。5.3.2陶瓷制品制備技術利用工業固體廢物如煤矸石、尾礦等,制備陶瓷制品,提高資源利用率。5.3.3復合材料制備技術將工業固體廢物作為填充材料,制備復合材料,如塑料、橡膠等。5.4生物化工利用技術生物化工利用技術是指利用微生物、酶等生物催化劑,將工業固體廢物轉化為有用的化學品或生物質能源。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技術:5.4.1生物發酵技術利用微生物對工業固體廢物中的有機物進行發酵,生產乙醇、乳酸等化學品。5.4.2酶解技術通過酶的作用,將工業固體廢物中的纖維素、淀粉等轉化為可發酵的糖,進而生產生物燃料。5.4.3生物質能源制備技術將工業固體廢物中的有機物質轉化為生物質顆粒、生物油等能源產品,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第6章工業固體廢物處置技術6.1填埋處置技術6.1.1概述填埋處置技術是將工業固體廢物埋入地下的方法,通過地質層的天然屏障作用,實現廢物的隔離與處置。本節主要介紹填埋處置技術的相關內容。6.1.2填埋場選址與設計(1)選址要求(2)填埋場設計原則(3)填埋場防滲系統設計6.1.3填埋操作與管理(1)廢物預處理(2)填埋作業(3)填埋場氣體處理(4)填埋場滲濾液處理6.1.4填埋場封場與生態恢復(1)封場技術要求(2)生態恢復措施6.2焚燒處置技術6.2.1概述焚燒處置技術是通過高溫氧化工業固體廢物,實現廢物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方法。本節主要介紹焚燒處置技術的相關內容。6.2.2焚燒設備與工藝(1)焚燒爐類型(2)焚燒工藝流程(3)焚燒尾氣處理6.2.3焚燒操作與管理(1)廢物預處理(2)焚燒作業(3)焚燒爐維護與管理6.2.4焚燒殘渣處理與利用(1)焚燒殘渣處理方法(2)焚燒殘渣資源化利用6.3穩定化/固化處置技術6.3.1概述穩定化/固化處置技術是將工業固體廢物通過化學或物理方法,使其轉化為穩定形態,降低其對環境的危害。本節主要介紹穩定化/固化處置技術的相關內容。6.3.2穩定化/固化處理方法(1)化學穩定化(2)物理固化(3)化學固化6.3.3穩定化/固化處理工藝(1)混合攪拌工藝(2)熱處理工藝(3)化學注入工藝6.3.4穩定化/固化處理效果評價(1)評價方法(2)評價指標(3)評價標準6.3.5穩定化/固化處理產物應用(1)建筑材料制備(2)路基材料制備(3)其他應用領域第7章典型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與利用案例7.1煤矸石的處理與利用7.1.1案例概述煤矸石是煤炭開采及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本節以某礦區煤矸石處理與利用為例,介紹煤矸石的處理技術及其資源化利用途徑。7.1.2處理技術(1)物理分選:采用篩分、重選等方法,將煤矸石中的煤、硫等有用組分進行回收。(2)化學浸出:利用化學方法提取煤矸石中的有價金屬,如鐵、鋁等。(3)固化/穩定化:對含有重金屬等污染物的煤矸石進行處理,降低其對環境的影響。7.1.3利用途徑(1)建材利用:將煤矸石作為原料生產磚、砌塊、水泥等建筑材料。(2)路基材料:煤矸石可用于道路工程中作為路基材料。(3)土地復墾:將處理后的煤矸石用于礦區土地復墾,改善生態環境。7.2冶金渣的處理與利用7.2.1案例概述冶金渣是鋼鐵、有色金屬等冶金行業產生的固體廢物。本節以某鋼鐵企業冶金渣處理與利用為例,介紹冶金渣的處理技術及其資源化利用途徑。7.2.2處理技術(1)磁選分離:利用磁選方法回收冶金渣中的金屬鐵。(2)浮選分離:通過浮選方法分離冶金渣中的有價金屬,如銅、鉛等。(3)高溫熔融:將冶金渣進行高溫熔融,制備礦渣棉、礦渣微粉等高附加值產品。7.2.3利用途徑(1)建材利用:冶金渣可用于生產礦渣水泥、礦渣磚等建筑材料。(2)道路材料:冶金渣可作為道路工程中的基層材料。(3)化工原料:冶金渣可用于生產硫酸、磷肥等化工產品。7.3化工廢渣的處理與利用7.3.1案例概述化工廢渣是化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本節以某化工企業廢渣處理與利用為例,介紹化工廢渣的處理技術及其資源化利用途徑。7.3.2處理技術(1)溶劑萃取:利用溶劑萃取方法回收化工廢渣中的有價金屬。(2)微生物處理:采用微生物技術對化工廢渣中的有機污染物進行降解。(3)固化/穩定化:對含有有害物質的化工廢渣進行固化/穩定化處理,降低其對環境的危害。7.3.3利用途徑(1)建材利用:化工廢渣可用于生產水泥、砌塊等建筑材料。(2)土壤改良:處理后的化工廢渣可用于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3)資源回收:對化工廢渣中的有價組分進行回收,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第8章工業固體廢物環境管理體系與政策法規8.1環境管理體系8.1.1環境管理體系概念環境管理體系是指組織在環境管理方面所采用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動,旨在實現環境目標的持續改進。對于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與處置企業而言,建立和完善環境管理體系是提高環境保護水平、降低環境污染風險的重要手段。8.1.2環境管理體系構建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與處置企業應依據ISO14001等國際標準,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構建適合自身發展的環境管理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制定環境方針;(2)明確環境目標;(3)組織機構設置;(4)資源配置;(5)環境管理體系文件編制;(6)環境管理體系運行;(7)監督與評審;(8)持續改進。8.2政策法規概述8.2.1政策法規的定義政策法規是指國家為保護環境、防治污染、保障人民身體健康、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8.2.2政策法規的作用政策法規在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與處置領域具有以下作用:(1)明確企業的環境保護責任;(2)規范企業行為;(3)引導和促進企業技術進步;(4)保障環境安全;(5)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8.3我國工業固體廢物管理政策法規8.3.1法律層面我國在工業固體廢物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等。8.3.2法規層面法規層面主要包括《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實施條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等。8.3.3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層面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對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運輸、儲存、處理和處置等環節進行規范。主要包括:(1)工業固體廢物分類與名錄;(2)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單位名錄;(3)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技術規范;(4)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技術政策;(5)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政策;(6)工業固體廢物轉移聯單制度;(7)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監測與評價制度。通過以上政策法規的制定和實施,我國對工業固體廢物的環境管理體系得到了不斷完善,為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與處置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第9章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與利用產業發展9.1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9.1.1產業現狀概述當前,我國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與利用產業已初步形成規模,涵蓋廢物分類、收集、運輸、處理和利用等環節。我國工業的快速發展,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逐年增加,為處理與利用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國家在環保政策、產業扶持等方面給予了較大支持,推動了產業的快速發展。9.1.2產業發展趨勢(1)廢物處理與利用技術不斷創新,向高效、環保、低成本方向發展;(2)產業規模逐漸擴大,市場競爭加劇,企業間合作與整合趨勢明顯;(3)政策導向作用下,產業布局逐步優化,區域協同發展態勢顯現;(4)產業鏈不斷完善,廢物處理與利用產業向上下游延伸,形成綠色循環經濟體系。9.2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9.2.1技術創新(1)研發新型廢物處理技術,提高處理效率,降低處理成本;(2)開發廢物利用新途徑,提高廢物資源化利用率;(3)推廣先進技術在產業中的應用,提高產業整體技術水平。9.2.2產業升級(1)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廢物處理與利用高端裝備制造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橡膠帶的耐化學品性能提升考核試卷
- 稀土金屬礦選礦廠自動化控制系統與設備維護考核試卷
- 家具行業品牌合作與資源共享考核試卷
- 天津市第二新華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3月) 數學試題(含解析)
- 靜脈輸液工具的合理選擇
- 山西省大同市常青中學校等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 數學試題(含解析)
- 河北省唐山市第八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 數學試卷(含解析)
- 2025屆浙江稽陽聯誼學校高三下學期二模物理答案
-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4課《梅花魂》精美課件
- 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天立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適應性檢測試題物理試題含解析
- 人工智能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應用
- 2024年荊門中荊投資控股集團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成都市2022級(2025屆)高中畢業班摸底測試(零診) 語文試卷(含答案)
- 2024山西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部編人教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二教學設計全套
- +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
- (高清版)JTGT 5440-2018 公路隧道加固技術規范
- 北京市各區2024屆高三二模政治試題匯編:法律與生活-2024屆高考政治三輪沖刺
- 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診斷和治療指南文檔
- 浙江省環大羅山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
- 建筑邊坡工程監測技術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