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新指導高中歷史專題五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課時訓練15外交關系的突破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1頁
同步新指導高中歷史專題五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課時訓練15外交關系的突破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2頁
同步新指導高中歷史專題五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課時訓練15外交關系的突破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3頁
同步新指導高中歷史專題五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課時訓練15外交關系的突破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訓練15外交關系的突破一、選擇題1.1954年,毛澤東就外交問題指出:“關門關不住,不能關,而且必需走出去。”這里,“必需走出去”的戰略意義在于()A.緩和中蘇關系惡化的局面B.行使安理睬常任理事國的權力C.重建中美間戰略伙伴關系D.發揮在國際關系中應有的作用答案:D2.有學者評價中國某一外交成就對中國的意義“打破封鎖的努力迎來了確定性轉折”,是“中國在國際大家庭中起先正常化外交的一個時期象征”。該外交成就是()A.1949年中蘇建交 B.1953年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1971年復原聯合國合法席位 D.1979年中美建交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對聯合國復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席位的理解實力。依據所學史實,選C項。3.下圖是非洲一些國家代表歡呼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通過時的情景。這主要是因為()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確立B.“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C.基辛格隱私訪問中國D.中華人民共和國復原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答案:D解析: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的主要內容是復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故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均與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沒有關系。4.下列重大歷史事務打開了中美兩國友好交往大門的是()A.美國乒乓球隊訪華 B.基辛格隱私訪華C.尼克松總統訪華 D.中美兩國正式建交答案:A解析:1971年,美國乒乓球隊訪華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起先與美國交往,故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均發生在A項以后,不符合“打開了中美兩國友好交往大門”的限制條件。5.下圖是1949—2008年中國與外國建交狀況曲線圖。在下列各項中,建交最高峰出現的主要緣由是()A.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萬隆會議上贏得敬重B.中華人民共和國復原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C.中美關系起先走向正常化D.“文化大革命”擴大了中國的政治影響答案:C解析:依據曲線圖,1972年建交達到最高峰,是因為中美關系起先走向正常化。故選C項。6.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說:“過去的時間我們曾是敵人,今日我們有巨大的分歧。使我們走到一起的,是我們有超過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尼克松總統所說的“共同利益”最主要是指()A.共同反對霸權主義 B.應付來自蘇聯的威逼C.中美兩國發展的須要 D.都有改善國際環境的要求答案:C解析:本題事實上考查的是20世紀70年頭中美關系走向正常化的根本緣由。國與國關系的發展改變都應以國家利益作為動身點。美國是推行霸權主義的國家,故A項說法錯誤;20世紀70年頭中蘇關系惡化,美蘇爭霸態勢是美國處于劣勢,故B項是中美關系走向正常化的一個因素,但不符合“最主要”的題干要求,反而說明中美兩國在對蘇聯問題上有著自身國家平安利益的“共同利益”,C項正確;D項是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根本緣由。7.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中,日本方面表示“痛感日本國過去由于斗爭給中國人民造成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國方面則宣布:“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放棄對日本土的斗爭賠償要求。”這說明()A.我國對中日關系的原則是“以史為鑒,面對將來”B.兩國將會建立戰略伙伴關系C.日本徹底承認對中國的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和致歉D.兩國已經完全冰釋前嫌答案:A解析:兩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是在當今時代,故B項錯誤。日本并沒有徹底承認對中國的侵略并深刻反省和致歉,如一部分右翼勢力參拜靖國神社,否定侵華斗爭,故C項錯誤。由于兩國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的不同,沖突仍舊存在,所以D項錯誤。8.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歷程紀念光盤的每一集標題都反映了不同時期的外交特點。其中,能夠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20世紀70年頭外交特點的標題是()A.“揚眉吐氣”“跨洋握手”“冰釋雪融”B.“另起爐灶”“分道揚鑣”“播種友情”C.“另起爐灶”“跨洋握手”“揚眉吐氣”D.“斗智斗勇”“再次較量”“峰回路轉”答案:A解析:20世紀70年頭,中華人民共和國因復原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而“揚眉吐氣”,中美關系起先走向正常化以“跨洋握手”為起點,田中角榮訪華使中日關系“冰釋雪融”。二、非選擇題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當時正值美國面臨著自其次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為嚴峻的形勢。越南斗爭的沉重負擔,國內政治、經濟以及社會危機的加深,使美國在與蘇聯的爭霸中,日好處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在堪薩斯的一次講話中提出今日世界上有“五個力氣中心”(美國、蘇聯、西歐、中國和日本)的看法。為了適應這種新的形勢,并改善美國在同蘇聯爭霸中的不利境況,尼克松確定要在中國“為自己找一個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摘編自方連慶《戰后國際關系史》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跨出了改善中美關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雙方在上海發表了《中美聯合公報》,這是中美關系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標記著中美兩國關系進入了一個新時期,這對世界形勢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后,雙方的貿易、科技和文化往來漸漸增多……與此同時,為進一步促進兩國關系的正常化,中美雙方政府官員也在進行不斷接觸。——摘編自謝益顯《中國當代外交史》材料三其次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日本政府長期執行追隨美國、卑視中國的政策。20世紀50年頭以來,隨著中日兩國民間貿易和人員往來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復原中日邦交的呼聲越來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對日本產生極大的振動。日本把美國的這種舉動視為“越頂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建立外交關系。——摘編自《當代國際關系》材料四田中首相來我國訪問,揭開了中日關系史上新的一頁。在我們兩國的歷史上,有著兩千年的友好來往和文化溝通……值得我們珍視。但是,自從1894年以來的半個世紀中,由于日本軍國主義者侵略中國,使得中國人民遭遇重大災難,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這樣的閱歷教訓,我們應當牢牢記住。——《周恩來的決斷》(1)依據材料一,概括尼克松確定要在中國“為自己找一個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緣由。(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怎樣理解《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是中美關系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學問,日本對美國“越頂外交”的舉動作何反應?分析日本對華政策為什么會出現重大轉變?(4)綜合材料三、材料四并結合甲午斗爭以來中國百年史,試從中、日兩方面說明周恩來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的含義。參考答案:(1)緣由:越南斗爭的沉重負擔;國內危機加深;美蘇爭霸處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極化趨勢發展;中國成為世界五個力氣中心之一。(答對其中四點即可)(2)中美兩國結束長期敵對狀態,起先走向正常化;兩國官方與民間往來漸漸增多。(3)反應: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中國,簽署《中日聯合聲明》,中日邦交正常化。緣由:中美兩國關系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