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論文)3500字】_第1頁
【如何提升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論文)3500字】_第2頁
【如何提升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論文)3500字】_第3頁
【如何提升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論文)3500字】_第4頁
【如何提升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論文)3500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如何提升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目錄TOC\o"1-2"\h\u13866如何提升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 19369第一、提升語文教師專業素養,要學會傾聽,但這需要涵養。 27865第二、提升語文教師自身專業素養,要學會串聯,但這需要智慧。 316192參考文獻: 7213522、佐藤學《教師的挑戰》 7【摘要】如今,“專業素養”已經成為教育界言必稱之的熱詞,這個概念體系正在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深化的方向。對于我們教師而言,最重要的專業素養,就是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的素養。我認為真正要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必須做到以下三點:第一,教師要學會傾聽;第二,教師要學會串聯,第三,教師要學會反芻。【關鍵詞】專業素養傾聽串聯反芻從教二十多年,忽然被正上高中的女兒一句話驚住了:“你們語文老師最好做了!上課只要學生讀讀課文,提幾個問題讓學生說說,一堂課就結束了。”不禁思考,語文教師真的是這么好做嗎?做好語文教師又要具備哪些素質呢?2014年3月,“專業素養”這一概念首次出現在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如今,“專業素養”已經成為教育界言必稱之的熱詞,這個概念體系正在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深化的方向。著名語文教育家、詩人劉國正先生說過:“語文教師自身的修養,在教學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是起決定作用的。”當然,語文教師的修養是多方面的,那么,語文教師該如何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呢?對于我們教師而言,最重要的專業素養,就是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的素養。我認為真正要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必須做到以下三點:第一,教師要學會傾聽;第二,教師要學會串聯,第三,教師要學會反芻。第一、提升語文教師專業素養,要學會傾聽,但這需要涵養。因為學習的內涵,就是與教科書相遇與對話,就是與同伴相遇與對話,學習就是與自己相遇與對話。葉瀾教授說:“教師要學會傾聽孩子們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句話語,善于捕捉每一個孩子身上的思維火花。”傾聽其實就是讓教師放下架子,用溫暖的笑臉去面對學生。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學生個體之間必然也存在著差異,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不同學生對同一問題的理解必然也會存在著差異。對于學生獨特的體驗,教師應該學會傾聽,并適時給予鼓勵。這樣,學生才會綻放出自己思維的火花,才敢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表達出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展現自己的個性。因此,教學時,教師面對這些個性化的思維火花要學會真誠傾聽。佐藤學《教師的挑戰》一書,在案例分析中列舉了大量有關老師耐心傾聽學生的生動故事:譬如豆太如何“害怕”啦,什么是“霜”啦,什么是“蒼耳”啦,什么是“三分之一”啦,“洗干凈是怎么一回事”啦,“這是怎樣一棵草”啦,為什么“魔鬼之子會摘下帽子”啦,為什么“要5+2”啦,為什么“開水沸騰會溢出”啦,……舉不勝舉。然而老師卻能“不厭其煩”地傾聽,傾聽他們的發言,傾聽他們的理解,傾聽他們的對話,傾聽他們的邏輯思辨……從中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哪些問題,為下面如何組織教學做一個很好的鋪墊。反觀我們現在的許多語文課堂教學,最多的情景是讓一個學生或幾個學生讀一下課文,然后急匆匆地針對課文的內容,老師設計三五個問題,讓學生簡短思考、簡單討論一下,老師就急不可耐地替學生總結了事,教學任務“大功告成”!最后就變成了老師的“教堂”了。而很少這樣去思考設計問題:讀了文章之后,你們有什么困難?有什么想法?從而把教室成為學生的“學堂”!如果是“教堂”,你說老師能傾聽到什么呢?甚至有老師說,學生提出與本文無關的問題咋辦?學生提出問題老師不會咋辦?教學任務不能完成咋辦?等等。親愛的老師們,學生如果真的能提出這類問題,這不就是老師你的教學資源嗎?學生如果提出與課文無關的題目,你可以這樣問:你的問題和課文哪處有聯系呢?從課文哪里看出來的?如果學生能提出連老師也不會回答的問題,你應更慶幸,你能為有這樣的優秀學生而感到驕傲。針對教學任務不能完成,那你就更不要操心了,因為課堂教學的生成比預設更美妙更有效!因此,提升語文教師專業素養,一定要學會傾聽,這確實需要教師非常有涵養。第二、提升語文教師自身專業素養,要學會串聯,但這需要智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把教材與學生串聯起來,把學生與學生串聯起來,把一種知識與其他知識串聯起來,把昨天學到的知識與今天的知識串聯起來,把課堂知識與社會實踐串聯起來,把學生現在與未來串聯起來,對教師來說是一個考驗。一句話一堂課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你老師是否把這些活動成功地串聯起來,這就需要老師有非常強的專業知識,有足夠的教育教學智慧。反觀我們現今的語文課堂教學,問題是分散的,問題與問題之間幾乎是不相干的,學生的發言、討論、思考的鏈接屢屢被切斷。這就是我們老師缺少足夠的智慧來設計問題。那么智慧從哪里來?從學習中來。多看書,多研究,多交流,多聽課……因為智慧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只能從實踐中來,從理論書中來,從思考中來。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當然首先應該學習基本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如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漢語史,中國文化概論,比較文學,外國文學,美學,寫作,文藝心理學,文學批評,自然科學基礎等,這是評價一個語文教師功底如何的基本標準。其次還應該學習與語文相關的其他學科知識。語文學科作為工具學科,必然與其他學科發生聯系,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諸子百家,皆有涉獵。教師具備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有益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語文課堂變得鮮活。語文教師要提高自身專業專業素質,還得如魯迅所說“讀書要像蜜蜂采蜜一樣雜采眾家”,多看“閑書”。除國內外經典名著外,作為語文老師,還應該讀一些富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當代優秀作品。凡是推薦給學生讀的、學生喜歡讀的,教師都應該去讀。“博觀而約取”,才能“厚積而薄發”。問課哪得新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語文教師只有做到“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強”,切實提高自己,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更新知識,語文教學才能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因此,提升語文教師自身專業素養,一定要有足夠的智慧,這確實需要我們不斷學習。第三、提升語文教師專業素養,要學會反芻,但這需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請看我們平時上語文課的情景:請用5分鐘(有時面對一兩千字的課文不到3分鐘)讀完某一篇文章,請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并把握其主旨。這時總有一些預習到位的“先知先覺”的學生,早就在上課之前的時段里完成了任務,老師一發問,那些“先知先覺”的學生就“耐不住寂寞”,霍地站起來流暢地一五一十道了出來。于是乎老師欣然地下面進入第二個教學環節。請同學們用5分鐘時間思考:本文的寫作有什么特點(面對某一篇文章)?平心而論,在我的記憶里,在我學習年代里,看一篇短小的文章,最少要花費10分鐘時間才能看完,但是也只能知其皮毛,更談不上能看出蘊藏其間的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在短短的5分鐘時間里想一下子把握內容、主旨以及寫作特點,學生不是個個成了神人?!既然是神人,接下來又何必老是老師成為獨角演員呢?但我們許多語文教師不能很好地反芻的教學情境。多數落下來的學生被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差生就被老師“造就”出來了。這種單向灌輸教學的教師,今天我們的教師隊伍中應該為數還不少。究其原因,就是我們缺少先進的教育理念。譬如我們常說,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然而我們教學時,往往背道而馳,只有面向少數學生,而這些聰明的學生本身具有自學成才的潛能!譬如說,讓朗讀最優秀的學生去讀書,讓思維最敏捷的學生去回答問題,讓寫作最優秀的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等等。在這樣背景下的教學,無疑會打擊甚至剝奪了后進生學習的熱情與興趣。我認為這才是課堂教學之大忌。無論從主觀還是從客觀這兩個角度去分析,這種情況下差生的出現,就是老師一手造成的。因此我們一定要認真反思,徹底扭轉我們畸形的教學思維方式。多去學習先進的有實效的案例,多去實踐創作合作小組的“反芻”教學方式,才是真正做到了促進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思維,從而使高效學習成為一種可能,因為他們追求的是:不能讓一個學生的學習落下!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重新思考和定位,什么才是一位合格的教師。我認為,首先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父母的未來和希望;第二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學生聞道有先后;第三要有豐富多彩的教學道具,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不能僅僅是蠟燭,更應該是火花是火炬,來擦亮點燃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