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學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5小題,共75分。
1.對抗疫情離不開化學。下列抗疫物資中,主要成分不屬于有機物的是()
A.AB.BC.CD.D
2.下列氣體中,與酸雨密切相關的是
A.7V2B.CO2c.so2D.CO
3.下列食品添加劑中,其使用目的與反應速率有關的是()
A.抗氧化劑B.調味劑c.著色劑D.增稠劑
4.下列物質中,含有離子鍵的是
A.Cl2B.HC1C.CaCl?D.HC1O
5.下列物質中,既含有氨分子,又含有鐵根離子的是
A.氨氣B.氨水c.硝酸D.硝酸鉀
6.下列物質的電子式書寫正確的是()
b
AHGHCl:cic.:6:c:6:DNa+[:C1:]'
rl.PN?rl????.
7.碳原子的不同結合方式使得有機物種類繁多,下列碳原子的結合方式中錯誤的是
A.
8.下列關于甲烷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體結構B.甲烷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C.甲烷是最簡單的烷燒D.甲烷能使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
第1頁,共23頁
9.某化學反應中,生成物D的物質的量濃度在5s時為1.06。〃£,在10s時為1.5moZ/£,則在這段時間內
D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A.0.15moZ/(L-s)B,0.2moZ/(L's)
C.0.1moZ/(L-s)D.0.05mo//(L■s,)
10.下列物質的應用中,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的是
A.用含下62。3的鐵礦石冶煉FeB.用可&2。2作潛水艇的供氧劑
C.用NaOH作沉淀劑去除粗鹽水中的Mg2+D以N%為原料制備〃NC>3
11.一定溫度下,在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2NC?2(g)當NO?、N2O4的濃度不再變化時,
下列說法不亞確的是()
A.NO2全部轉化為N2O4B.該反應已達化學平衡狀態
C.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D.容器中氣體顏色不再發生變化
12.原電池原理的發現極大地推進了現代化的進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關于如圖所示原電池的說法不
可確的是
Zn|lf|Cu
稀H2so4
A.該裝置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B.電子由鋅片經導線流向銅片
C.銅片上發生的反應為?!?++2e-=Cu
D.該裝置使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分別在兩個不同的區域進行
13.下列關于化學反應與能量的說法中,不正琥的是
A.Mg與鹽酸的反應屬于放熱反應
B.能量變化是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征之一
C.碳酸鈣分解的反應屬于放熱反應
D.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反應時從環境吸收能量
14.下列關于硫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濃硫酸有強氧化性,不可貯存在鋁、鐵容器中
第2頁,共23頁
C.濃硫酸是一種干燥劑,能夠干燥氨氣、氫氣等氣體
D.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水沿著器壁慢慢加入到濃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15.能實現下列物質間直接轉化的元素是單質+0.
氧化物追。
酸或堿一鹽
A.硫B.銅C.硅D.鐵
16.下列解釋事實的化學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A.Nth遇HC1產生白煙:NH3+HCl=NH4cl
B.NO遇空氣變為紅棕色:2NO+C>2=2NO2
C.氨氣溶于水滴加酚猷顯紅色:NH3+H20-NHyH2O-NHt+OH
2+
D.Cu與稀HN03混合產生無色氣體:Cu+2N0]+4H+=Cu+2N。2T+2H2O
17.X、Y、Z、W四種金屬片在稀鹽酸中,用導線連接,可以組成原電池,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則四種金屬
甲乙丙丁
A.Z>Y>X>WB.Z>X>Y>W
C.Z>Y>W>XD.Y>Z>X>W
18.反應:3A(g)+B(g)=2C(g)+2D(g),在不同條件下,用不同物質表示其反應速率,分別為:
①=O.dmol-L-1-min-1;②n(B)=Q.25mol-L^1-min-1;③v(C)=0.6moZ-L~r-min-1;
④o(。)=0.45m。/-L.min-1,則此反應在不同條件下進行最快的是
A.①B.①C.③D.@
19.室溫下,將充滿N5的試管倒立在水中,實驗現象如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第3頁,共23頁
A.NO2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B.試管中剩余的無色氣體是未溶解的NO?
C.取試管中的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顯紅色,是因為"。2與%。反應生成了酸
D.向試管中再緩緩通入一定量的。2,試管中的液面上升
20.某小組用如圖裝置探究SO?的性質。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溶液碘水
甲乙丙丁
A.甲中紫色褪去:5s。2+2Mn(%+2H2。=2Mn2++5so廣+4H+
B.乙中藍色逐漸變淺:I2+SO2+2H2。=2r+SOl-+4H+
2++
C,丙中產生少量白色沉淀:B(Z+SO2+H2O=BaSO31+2H
D.丁中可能的反應:SO2+2OH-=SOl-+H2O
21.熱激活電池可用作火箭、導彈的工作電源。一種熱激活電池的基本結構如圖所示,其中作為電解質的無
水。。/-KC7混合物受熱熔融后,電池即可瞬間輸出電能。該電池總反應為:
PbSOt+2LiCl+Ca=CaCl2+L^SO^Pba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硫酸鉛電極
無水LiCl-KCl
鈣電極
電池殼
A.正極反應式:Ca+2Cl~-2e-=CaCl2
B.放電過程中,入戶向負極移動
C.每轉移O.lmo,電子,理論上生成20.7gP6
D.常溫時,在正負極間接上電流表或檢流計,指針不偏轉
第4頁,共23頁
22.研究表明,氮氧化物(N。,)與二氧化硫在形成霧霾時與大氣中的氨有關,其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關
于霧霾及其形成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無
機
si
粒
物
A.霧霾的形成與燃料燃燒有關B.涉及氧化還原反應
C.霧霾中含有NE4NO3和(NH4)25O4D.N%是形成無機顆粒物的催化劑
23.科學家用X射線激光技術觀察到CO與0在催化劑表面形成化學鍵的過程。
反應過程的示意圖如下。
狀態I狀態n狀態ni
?表示cC表示o/////表示催化劑
下列說法不乖建的是
A.含有極性共價鍵B,上述過程表示CO和O生成。。2
C.上述過程中CO斷鍵形成C和0D.從狀態I到狀態m,有能量放出
24.下列實驗結論與實驗現象相符合的一組是
選
實驗現象結論
項
產生的氣體能使濕潤
A向某鹽溶液中加入濃NaOH溶液,加熱原溶液中含有
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B把$。2通入紫色的酸性高鎰酸鉀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SQ具有漂白性
C向蔗糖中滴加濃硫酸蔗糖變黑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向盛有Cu片的試管中加入稀用5。4,無Cu片逐漸溶解,產生NaNC>3是催化劑,可增大Cu與稀
D
明顯現象,再加入NaN03固體氣泡,溶液變藍比5。4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
A.AB.BC.CD.D
第5頁,共23頁
25.不同條件下,用。2氧化一定濃度的ReC72溶液過程中所測的實驗數據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或推測不合
理的是
02468
時間/h
A.Fe2+的氧化率隨時間延長而逐漸增大
B.由②和③可知,pH越大,歹e?+氧化速率越快
C.由①和③可知,溫度越高,Fe2+氧化速率越快
2+3+
D.氧化過程的離子方程式為:4Fe+O2+4H+=4Fe+2H2O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4分。
26.請用序號填空。
①35。和37cl②CH3cH2cH3和CH3cH2cH2cH3
ClH
③Cfh—CH2—OH和Cfh—o—CH3④H-C1H和H-C—Cl
⑤。2和。3
(1)互為同位素的是;
(2)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
⑶互為同系物的是;
(4)互為同素異形體的是o
27.利用微生物燃料電池,可以處理宇航員的糞便,同時得到電能。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糞便芽抱桿同
⑴b電極是極(填“正”或“負”)。
第6頁,共23頁
⑵a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0
(3)每消耗標準狀況下4.48£。2,負極向正極轉移_________mol電子。
28.某可逆反應在體積為5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0?3min內各物質的物質的量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4、B、
C均為氣體)。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⑵反應開始至2min時,B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3)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是(填字母)。
A.v(A)=2v(B)8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C.2隱(/)=VJE(B)D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4)在密閉容器里,通入azno/AS)、bmolB(g)、cmolC(g),發生上述反應,當改變下列條件時,反應速
率會減小的是(填序號)。
①降低溫度②加入催化劑③增大容器體積④再通入am。24(g)⑤容器體積不變,充入惰性氣體Ar⑥容
器壓強不變,充入惰性氣體Ar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48分。
29.為除去粗鹽中的少量。&2+、Mg2+、SO/以及泥沙等雜質,某同學設計了一種制備精鹽的實驗方案,
步驟如下(用于沉淀的試劑稍過量):
g而玨1+卜溶解BaCkNaOHNaCO過濾適量鹽酸蒸發、結晶、烘干
稱取粗鹽—左2r3K濾液—『-----——精鹽
①②③④⑤⑥⑦
⑴加入過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粗鹽中的=
(2)第③步的目的是除去粗鹽中的Mg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o
(3)第④步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0.某小組同學探究濃硫酸及其部分反應產物化學性質,裝置如下圖所示(夾持裝置略去)。
第7頁,共23頁
(1)試管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該反應表明濃硫酸具有(填序號)。
a.酸性b.強氧化性a還原性
(2)若試管②中的試劑為品紅溶液,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3)若試管②中的試劑為酸化的Ba(NO3)2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試管①中生成的氣體具有
__________性。
⑷試管③中的試劑為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0
31.某實驗小組同學進行如下實驗,以探究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溫度計
'---玻璃棒
(1)實驗表明:②中的溫度降低,
?8HzO
與NH1cl
由此判斷氫氧化銀晶體與氯化鍍晶體反應是(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2)實驗①中,該小組同學在燒杯中加入5mX1.0機?!啊犒}酸,再放入用砂紙打磨過的鋁條,觀察產生的
速率,如圖A所示,該反應是(填“吸熱”或“放熱”)反應,其能量變化可用下圖中的(
填“B”或"C”)表示。
tA?(n
eat*
A中0-介段化學反應速率變化的原因是—
32.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及藥品制取干燥的氨氣。
第8頁,共23頁
NH4cl和
Ca(OH)2
(1)4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8中堿石灰的作用是o
(3)。處是收集氨氣的裝置,請將集氣瓶中導管補充完整_________。
(4)若干燥N%,不能選用濃硫酸,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原因:(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3.利用原電池原理可以探究金屬的活動性。
稀H:SO4
⑴將鋅片和銀片浸入稀硫酸中組成原電池,兩電極間連接一個電流計。鋅片做極(填“正”或
“負”),鋅片上發生的電極反應式是;銀片上發生的電極反應式是O
(2)若該電池中兩電極的總質量為12g,工作一段時間后,取出鋅片和銀片洗凈干燥后稱重,總質量為9.4。。
此時產生標準狀況下氫氣的體積為L,通過導線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mob
(3)為證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某同學設計了如下一些方案。其中能證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的方案
是。(填序號)
方案現象或產物
①將鐵片置于溶液中鐵片上有亮紅色物質析出
②將鐵絲和銅絲分別在氯氣燃燒產物分別為ReC73和。蟲”
③將鐵片和銅片分別置于稀硫酸溶液中鐵片上有氣泡產生,銅片上無氣泡產生
④將鐵片和銅片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并用導線連接鐵片溶解,銅片上有氣泡產生
第9頁,共23頁
34.用零價鐵(Fe)去除含氮廢水中的硝酸鹽(NOJ是環境修復的重要方法。一種去除NOg■的過程如下。
(1)11中充分反應后,分離混合物的方法是o
(2)n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o
(3)實驗發現,在n中補充一定量的Pe2+可以明顯提高NO9的去除率。向兩份含氮廢水
加('。5)=8.1xIO-m中均加入足量Fe粉,做對比研究。
實驗序號iii
所加試劑Fe粉Fe粉、/6。,2(3.6x10-5moZ)
NC>3■的去除率已50%7100%
分析ii中NC>3■的去除率提高的原因:
a.Fe?+直接還原NO?了。
通過計算說明電子得、失數量關系:,證明該原因不合理。
b.研究發現:八;3。4(導電)覆蓋在鐵粉表面;隨著反應的進行,產生FeO(OH)(不導電),它覆蓋在Res。4
表面,形成鈍化層,阻礙電子傳輸。
2+
c.Fe能與FeO(OH)反應生成Fe3O,。
用57FeC72做同位素示蹤實驗,證明該原因合理。
d.C廠破壞鈍化層。
將ii中的FeCZz替換為,NO5的去除率約為50%,證明該原因不合理。
(4)i、ii中均能發生Fe+2H+=Be2++H2b該反應明顯有助于i中NOq的去除,結合方程式解釋原因:
(5)測定NO.含量
步驟1.取vmL含氮(NOJ水樣,加入催化劑、vymLc^mol?廠1尸€504標準溶液(過量),再加入稀H2so
步驟2.用c2moi-£-長2。-2。7標準溶液滴定剩余的八2+(。/2。廠被還原為。產),終點時消耗①2mLo
已知:3Fe2++NO3+4H+=NOf+3Fe3++2Hq
①水樣中NOg_的含量為mol.L。
②溶液中。2影響測定。向步驟1中加入適量NaHCQj,產生驅趕。2,否則會使測定結果(填
“偏大”或“偏小”)。
第10頁,共23頁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A.醫用酒精的主要成分為。為。82。8,屬于有機物,故A錯誤;
B.塑料護目鏡中含有有機合成材料,含有有機物,故B錯誤;
C.84消毒液為NaClO的水溶液,成分均為無機物,故C正確;
D.醫用橡膠手套含有有機合成材料,含有有機物,故D錯誤;
故選Co
2.【答案】C
【解析】【詳解】AM是空氣中的主要成分,不能形成酸雨,A不符合;
B.CO2不能形成酸雨,但能加劇溫室效應,B不符合;
C.SO2能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亞硫酸被氧化轉化為硫酸而形成酸雨,C符合;
D.CO有毒,屬于大氣污染物,但不能形成酸雨,D不符合;
答案選C。
3.【答案】A
【解析】A.抗氧化劑減少食品與氧氣的接觸,延緩氧化的反應速率,故A正確;
B.調味劑是為了增加食品的味道,與速率無關,故B錯誤;
C.著色劑是為了給食品添加某種顏色,與速率無關,故C錯誤;
D.增稠劑是改變物質的濃度,與速率無關,故D錯誤。
故選Ao
4.【答案】C
【解析】A.CL中只含有共價鍵,故A不選;
B.HC1中只含有共價鍵,故B不選;
C.CaC72是離子化合物,只含有離子鍵,故C選;
D.HC10中只含有共價鍵,故D不選。
故選:Co
5.【答案】B
【解析】A.氨氣是共價化合物,化合物中只存在氨分子,不存在鏤根離子,故A錯誤;
第H頁,共23頁
B.氨水是氨氣溶于水所得的混合物,氨水中存在氨分子、一水合氨分子、水分子、鏤根離子、氫氧根離子
和氫離子,既含有氨分子,又含有鐵根離子,故B正確;
C.硝酸為共價化合物,化合物中只存在硝酸分子,不存在氨分子和鏤根離子,故C錯誤;
D.硝酸鉀是離子化合物,化合物中含有鉀離子和硝酸根離子,不存在氨分子和錢根離子,故D錯誤;
故選B。
6.【答案】D
【解析】【詳解】4氨氣為共價化合物,每個氫原子與氮原子形成一個共用電子對,氮原子最外層達到8
H:N:H
電子穩定結構,電子式為??,故A錯誤;
H
B.氯氣中氯原子之間形成一個共用電子對,每個氯原子最外層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672的電子式
????
:Cl:C1:,故B錯誤;
????
C.二氧化碳中,每個氧原子與碳原子形成2個共用電子對,每個原子最外層都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則電子
式為:0峻CQ:O:'故c錯誤;
D.氯化鈉是離子化合物,由鈉原子失去電子變為鈉離子,氯原子得到電子變為氯離子,電子式為
??
Na+[:C1:]-,故正確;
??D
答案選D。
7.【答案】C
【解析】碳原子可形成4個共價鍵,而C選項中碳原子形成5個共價鍵,不符合碳原子的成鍵特點。
故選:Co
8.【答案】D
【解析】A、甲烷的四個頂點的氫原子呈空間對稱,處于完全相同的環境,四個氫原子中有一個或三個被取
代均不會產生同分異構現象,具有正四面體結構,故A正確;
B、通常情況下,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故B正確;
C、烷燒里分子組成最簡單的是含有1個碳原子的甲烷,故C正確;
D、僅含碳氫單鍵的甲烷不能與酸性高鎰酸鉀反應,溶液不會褪色,故D錯誤;
故選:D。
第12頁,共23頁
9.【答案】C
【解析】【詳解】生成物D的物質的量濃度在5s時為在10s時為1.5加?!ā?則在這段時間內
D的平均反應速率='3moim—L0m°l/L=o.lmol/(L.s)。
5s
答案選C。
10.【答案】C
【解析】A.用含氧化鐵的鐵礦石冶煉鐵時,氧化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與氧化還原反應有關,
故A不符合題意;
B.用過氧化鈉作潛水艇的供氧劑時,過氧化鈉中氧元素的化合價既升高被氧化,又降低被還原,與氧化還
原反應有關,故B不符合題意;
C.用氫氧化鈉溶液作沉淀劑去除粗鹽水中的鎂離子時,沒有元素發生化合價變化,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
故C符合題意;
D.以氨氣為原料制備硝酸時,氨氣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與氧化還原反應有關,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1.【答案】A
【解析】【詳解】4.反應可逆,故NO?不可能全部轉化為川2。4,A錯誤;
B.濃度不再變化,則該反應已達化學平衡狀態,B正確;
C.濃度不再變化,則該反應已達化學平衡狀態,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C正確;
D.二氧化氮濃度不再變化,即容器中氣體顏色不再發生變化,D正確;
答案選A。
12.【答案】C
【解析】【分析】該裝置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鋅易失電子作負極,銅作正極,負極上鋅發生氧
化反應,正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
【詳解】A該裝置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為原電池,選項A正確;
B.鋅作負極,銅作正極,電子從負極鋅沿導線流向正極,選項B正確;
C.該裝置中,負極上鋅失電子、正極上氫離子得電子,所以銅片上發生的反應為2H++2e-=H2f,選項
C不正確;
D.該裝置負極區鋅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正極區氫離子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選項D正確。
答案選C。
第13頁,共23頁
【點睛】本題考查了原電池原理,根據能量轉化方式確定裝置類型,根據失電子難易程度確定正負極,結
合電子流向分析解答,題目難度不大。
13.【答案】C
【解析】【詳解】4.活潑金屬與酸反應為放熱反應,則Mg與鹽酸的反應屬于放熱反應,故A正確;
B.化學反應的本質是舊化學鍵的斷裂以及新化學鍵的形成,斷開化學鍵吸收能量,形成化學鍵放出能量,
則能量變化是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征之一,故B正確;
C.碳酸鈣分解的反應屬于吸熱反應,故C錯誤;
D.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反應時從環境吸收能量,故D正確;
答案選C。
14.【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濃硫酸的性質,為高頻考點,注意把握濃硫酸的特性,特別是脫水性和吸水性的區別,難度不大。
【解答】
A.濃硫酸具有脫水性,能使蔗糖炭化,故A正確;
B.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可與鋁、鐵在常溫下發生鈍化反應,在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可貯存在鋁、
鐵容器中,故B錯誤;
C.濃硫酸能與氨氣反應,不能用于干燥氨氣,故C錯誤;
D.濃硫酸密度比水大,稀釋濃硫酸時,為防止酸液飛濺,應將濃硫酸沿著器壁慢慢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
棒不斷攪拌,故D錯誤。
15.【答案】A
【解析】【分析】將四個選項逐一代入所給的轉化過程進行分析。
【詳解】4硫和氧氣反應:5+。2上=5。2,5。2與水反應:5。2+52。一目2so3,H2s。3與堿發
生中和反應:HzSOs+ZNaOH=Na2SC)3+H,2。,A項正確;
B.銅和氧氣反應:2?!?。2獸=2CuO,CuO與水不反應,B項錯誤;
C.硅和氧氣反應:Si+02^=SiO2,生成的中。2與水不反應,C項錯誤;
D.鐵和氧氣反應,在空氣中加熱時生成歹62。3,在純氧中點燃時生成/63。4:,而入2。3和后3。4與水均
不反應,D項錯誤;
答案選A項。
16.【答案】D
第14頁,共23頁
【解析】【詳解】AN外遇HC1反應生成氯化俊,產生白煙,化學方程式為NH3+HC/=NH4C7,A正
確;
B.NO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紅棕色的二氧化氮,化學方程式為2NO+C)2=2NO2,B正確;
C.N%與H20反應生成NH3-H2O,NHa。星。為弱電解質部分電離成鐵根和氫氧根離子使得溶液顯堿性
能使酚酰變紅,轉化過程NH3+H2。:NH3-H2O^NHt+OH-,C正確;
+
D.Cu與稀HNQj混合產生無色氣體NO,離子方程式為3Cu+2NO?+8H=3。/++2NO?+4%。,
D錯誤;
故選:D。
17.【答案】A
【解析】【解析】形成原電池時,較為活潑的金屬為負極,較不活潑的金屬為正極,負極發生氧化反應,
正極發生還原反應,可生成金屬、氣體等,結合兩極反應的現象進行判斷。
【詳解】甲中Z、Y組合時,Z為負極,則活潑性z〉y;
乙中x、Y組合時,x電極上有氣泡,則x為正極,則活潑性y〉x;
丙中Z、W組合時,電子從Z流向W,則Z為負極,則活潑性z〉w;
丁中X、W組合時,W上發生還原反應,說明W為正極,活潑性x〉w;
因此活潑性z〉y〉x〉w,故選A。
18.【答案】C
【解析】【詳解】比較反應速率要轉化為同種物質的反應速率來比較大小,利用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
量數之比來分析,都轉化為A的反應速率:
①。⑷=0.6mo/-L-1-min-1;
②o(_B)=0.25mo/?L-1-min-1;則v(A)=0.25mo/-Z-1-min-1x3=;
3
③o(C)=O.Qmol-L^1-min-1;貝!Jv[A}=0.6moZ-L-1-min-1x-=0.9moZ-L-1-min-1;
3
④M0=QA5mol-L-1-min-1;則v{A}=0.45moZ-L-1-min-1x-=0.675moZ-L-1-min-1;
顯然③表示的該反應的反應速率最大;
答案選C。
19.【答案】B
【解析】A.NO2易溶于水,能與水反應,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要用排空氣法收集,故A正確;
B.二氧化氮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NO,NO難溶于水,剩余的無色氣體是NO,故B錯誤;
C.二氧化氮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NO,硝酸遇紫色石蕊變紅,故C正確;
第15頁,共23頁
D.二氧化氮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NO,NO難溶于水,若通入氧氣會和NO反應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繼
續與水反應,故試管中的液面上升,故D正確;
故選:Bo
本題考查二氧化氮的性質,題目難度不大,明確二氧化氮的性質、反應與現象、實驗技能為解答的關鍵,
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20.【答案】C
2++
【解析】解:4甲中紫色褪去,離子方程式:5SO2+2MnO;+2H2O=2Mn+550t+4/f,故A
正確;
+
B.乙中藍色逐漸變淺,離子方程式:I2+SO2+2H2O=2I-+SOl-+4,H,故B正確;
C.二氧化硫與氯化鋼溶液不反應,不會產生白色沉淀,故C錯誤;
D.丁中可能的反應,離子方程式:SO2+2OH-=SOl-+H2O,故D正確。
故選:Co
本題考查了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明確二氧化硫的性質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
21.【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注意根據總反應式結合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判斷原電池的正負極,把
握電極方程式的書寫方法,易錯點為D,注意把握原電池的構成條件,題目難度中等。
【解答】
由原電池總反應可知Ca為原電池的負極,發生氧化反應,電極方程式為Oa+2C廠-2e-=CaC72,硫酸
鉛電極為原電池的正極,發生還原反應,電極方程式為PbSO4+2e-+2"+=〃2SO4+Pb,原電池工作
時,陽離子向正極移動,陰離子向負極移動,結合電極方程式計算。
A.正極發生還原反應,電極方程式為PbSO4+2e-+2E,+=E,2SO4+Pb,故A錯誤;
B.放電過程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故B錯誤;
C.根據電極方程式PbSOi+2e-+2Li+=Li2SO4+Pb,可知每轉移0.Imo,電子,理論上生成0.05mo/Pb,
質量為10.35g,故C錯誤;
D.常溫下,電解質不是熔融態,離子不能移動,不能產生電流,因此連接電流表或檢流計,指針不偏轉,
故D正確;
故選D。
22.【答案】D
【解析】【詳解】4氮氧化物(N。,)與二氧化硫在形成霧霾,霧霾的形成與燃料燃燒有關,故A正確;
第16頁,共23頁
B.二氧化硫到三氧化硫,化合價升高,氮氧化物到五氧化二氮,化合價升高,因此涉及氧化還原反應,故B
正確;
C.根據圖中信息霧霾中含有"區"。3和(可氏)25。4,故C正確;
D.氨氣與硝酸或硫酸生成硝酸錢或硫酸錢顆粒,氨氣參與反應且量減少,因此NHg不是形成無機顆粒物的
催化劑,故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D。
23.【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碳只含C、。之間的共價鍵,為極性共價鍵,故A正確;
B.上述過程表示CO與0在催化劑表面形成化學鍵,生成。。2,故B正確;
C.上述過程中不存在CO中化學鍵的斷裂,為CO和0生成。。2,故C錯誤;
D.圖中狀態I比狀態HI的能量高,有能量放出,故D正確。
故選C。
24.【答案】A
【解析】【詳解】4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為N為,原溶液為鹽溶液,說明鹽溶液中和濃
NaOH溶液在加熱下反應生成了氨氣,因此說明該鹽溶液中含有N對,故A正確;
B.SO2與酸性高錦酸鉀溶液反應過程中被氧化,體現了S02的還原性,故B錯誤;
C.向蔗糖中滴加濃硫酸,固體變黑說明生成了碳單質,體現了濃硫酸的脫水性,故C錯誤;
D.常溫下Cu與稀硫酸不反應,向溶液中加入NaNC>3固體,NaNO?電離出N00N。]酸性下具有強氧
化性,能與Cu反應生成NO氣體,故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A。
25.【答案】B
【解析】由題圖可知,當pH相同、溫度不同時,溫度越高,Re2+的氧化率越大;當溫度相同、pH不同時,
pH越大,Fe2+的氧化率越小。由題圖可知,Fe2+的氧化率隨時間延長而逐漸增大,故A正確;由②和③
可知,當溫度相同、pH不同時,pH越大,Pe2+的氧化速率越慢,故B錯誤;由①和③可知,當pH相同、
溫度不同時,溫度越高,Fe2+的氧化速率越快,故C正確;在酸性條件下,Fe2+和氧氣、氫離子反應生
成Re3+和H2O,根據電荷守恒和得失電子守恒可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Fe2++O2+4K+=4Fe3++2%0,故D正確。
26.【答案】①③②⑤
【解析】【分析】同素異形體是同種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具有相同質子數,不同中子數(或不同質量數)
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為同位素;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結構不同的化合物互為同分異構體;同系物指結構相
第17頁,共23頁
似、通式相同,組成上相差1個或者若干個原子團的化合物;分子式相同結構相同的物質是同種物質,
根據以上概念分析。
【詳解】①35。/和37。,是氯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為同位素;
②丙烷(。①。印)和正丁烷(CH3cH2cH2cH3)通式相同,結構相似,相差1個。外原子團,互為同系物;
③乙醇與二甲醛的分子式相同而結構不同,互為同分異構體;
④這兩種物質都是二氯甲烷,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構,它們是同種物質;
⑤。2和。3是同種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
【點睛】本題考查了同分異構體、同位素、同素異形體、同系物、同一物質的概念,難度不大,注意把握
概念的內涵與外延。
27.【答案】⑴正
⑵2NH3-6②=M+6H+
(3)0.8
【解析】【分析】由圖可知,a極上NH3發生氧化反應生成m,故a極為負極,電極反應式為
+
2NH3-6e~=N2+6H,b極為正極,電極反應式為5+4e-+4H'+=2%0,氫離子由負極遷移到正
極,據此作答。
【詳解】(1)由分析可知,b電極為正極;
(2)由分析可知,a極為負極,電極反應式為2NK3—6e-=帥+6曰+;
⑶標準狀況下4.48£。2為0.2moZ,根據反應式。2+41+4H+=2H2O,可知電路中通過0.8m。/電子,
即負極向正極轉移0.8nio,電子。
28.【答案】⑴24(g)+B(g片20(g)
(2)0.1mobL-1-min-1
⑶B
⑷①③⑥
【解析】【詳解】⑴由圖可知,2min到達平衡狀態,A、B、C三種氣體的起始物質的量分別為5mol、2mok
2moh平衡時物質的量分別為3mol、Imol、4mol,則A、B分別消耗了2mol、Imol,是反應物,C生成了
2mol,是生成物,根據化學計量數之比等于變化量之比,△"(4):An(B):△n(C)=2:1:2,故該方程
式為24(g)+B(g):2C(g);
第18頁,共23頁
(2)根據根據圖像中數據,反應開始至2min時,B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2moi—Imol
v=—=-------------=0.1moZ>L_1-min-1'
△t2min
(3)4。(4)=2”(3)沒有表明反應方向,無法據此說明該反應是否已達到平衡狀態,故A不選;
B.該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改變的反應,恒容時,容器壓強與氣體物質的量成正比,因此,容器內
總壓強不再變化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B選;
即遮球=1則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該反應未達到平衡狀態,故C不選;
C.2o逆(4)=”正⑻,
“正(B)2
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氣體的總質量m(g)不變,恒容條件下,由0=展知密度始終不改變,所
以不能據此判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故D不選;
答案選B。
(4)①降低溫度,反應速率減小,故選;
②加入催化劑,反應速率一般會增大,故不選;
③增大容器體積,反應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故選;
④再通入amol4(g),反應物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故不選;
⑤容器體積不變,充入惰性氣體Ar,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故不選;
⑥容器壓強不變,充入惰性氣體Ar,容器體積會擴大,反應物和生成物濃度會減小,反應速率減小,故選;
答案為①③⑥。
29.【答案】(1)硫酸根離子
⑵Mg?++2OH-=Mg(OH)21
2+2
(3)COl-+Ca=CaCO31COf+Ba+=BaCO31
【解析】【分析】由流程可知,①溶解,②中加氯化鋼可除去硫酸根離子,③中加NaOH除去鎂離子,④
中加碳酸鈉可除去剩余鎖離子、鈣離子,⑤過濾,過濾后主要為氯化鈉和碳酸鈉,⑥中加鹽酸反應后蒸發、
結晶、烘干,除去HC1和水,得到NaCl;
【詳解】(1)由分析可知,加入過量BaOL溶液,除掉粗鹽中的硫酸根離子;
(2)鎂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g2++2OH-=Mg(OH\卜
第19頁,共23頁
(3)粗鹽中有少量0。2+、除硫酸根離子時引入了B02+雜質,所以利用。0『除去Ca2+和3(?+,離子方程
22+
式為COl-+Co+=CaCO31、COl-+Ba=BaCO31。
30.【答案】(1)Cu+2H2$。4(濃)=CuSOi+SO21+2%。ab
(2)品紅溶液褪色
⑶還原
⑷5。2+2OH-=SOj-+H2O
【解析】【分析】加熱條件下,濃硫酸和銅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的方程式
為。u+2H2$。4(濃)9。〃5。4+5021+2%0,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紅褪色,二氧化硫
具有還原性,如②中加入酸化的硝酸釧,可生成硫酸袱沉淀,如③為氫氧化鈉溶液,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硫,
防止污染空氣,以此解答該題;
【詳解】(1)加熱條件下,濃硫酸和銅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的方程式為
Cu+2H2$。4(濃)4CuSOi+SO2T+2%0,反應中濃硫酸起到強氧化性和酸性的作用,即選ab;
(2)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若試管②中的試劑為品紅溶液,可使品紅溶液褪色;
(3)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可在酸性條件下與硝酸根離子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根離子,溶液中生成硫
酸鐵沉淀;
(4)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O2+2OH-=SOl~+%。。
31.【答案】吸熱放熱B反應放熱溫度升高速率加快
【解析】【分析】(1)溫度升高,則反應放熱;溫度降低則反應吸熱;(2)濃度越小,反應速率越小,溫度
越高,速率越大;放熱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吸熱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
生成物的總能量;根據金屬與酸的反應為放熱反應分析。
【詳解】(1)②中的溫度降低,由此判斷氫氧化鋼晶體與氯化鏤晶體反應是吸熱反應,因此,本題正確答案
是:吸熱;
(2)在燒杯中加入57nLi.0mo,/E鹽酸,再放入用砂紙打磨過的鋁條,觀察產生外的速率,開始時鹽酸的
濃度減小,速率應減小,但實際上增大,說明溫度對速率的影響大于濃度對速率的影響,則該反應放熱;
放熱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金屬與酸的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影響反應的速率,
溫度越高,反應的速率越快;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放熱;B;反應放熱,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
第20頁,共23頁
32.【答案】⑴2NH4c7+Ca(OH)2=CaCl2+2NH3?+2H2O
⑵干燥氨氣
⑷2N為+H2s0A=(NHQ2s。4或NH3+82so4=NH&HS04
【解析】【分析】A中加熱萬凡67和。磯。")?固體混合物生成氨氣,反應方程式為:
2NH?+Ca(0H)2=CaCl2+2N&?+2H2O;B中堿石灰能吸收水蒸氣作干燥劑,C為氨氣的收集裝
置;
【詳解】⑴加熱NH4c7和。磯。8)2固體混合物反應方程式為: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氨氣中混有水蒸氣,通過堿石灰進行干燥;
⑶
氨氣極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小,故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答案為:
(4)可用與硫酸要發生反應,故不能用濃硫酸干燥,化學方程式為2NM+為SQ=(NH6SO4或
NH3+82so4=NHiHSOto
+
33.【答案】(1)負Zn—2e-=Z/+2H+2e-=H2?
(2)0.8960.08
⑶①③④
【解析】【詳解】(1)鋅片和銀片浸入稀硫酸中組成原電池,發生Zn與氫離子的電池反應,Zn失去電子,
則Zn為負極,負極反應為Zn—2e-=Z/+,銀片為正極,發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年級生物下冊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八章 人是生殖和發育 第二節 人的生長發育和青春期教學設計(4)(新版)蘇教版
-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三單元 在集體中成長 第六課“我”和“我們”第2框《集體生活成就我》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Unit 3 The internet教案及反思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11.2 功率教案配套
- 剪紙魔法(教學設計)皖教版三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
- 人教版 (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第一節 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教學設計
- 七年級地理下冊 9.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種人的故鄉教學設計 晉教版
- 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六單元 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2 老師您好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七年級生物下冊 第二單元 第五章 第一節 激素與生長發育教學設計 (新版)冀教版
-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2024年版)
- 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微課版)(周舸第6版) 各章課后習題
- 中華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
- 醫療搶救設備儀器培訓
- 多模態數據應用案例分析
- 幼兒園大班安全活動《安全乘坐電梯》課件
- 2025年中國電信云網資源管理技能認證考試題庫(含各題型)
- 青春自護-遠離不良誘惑主題班會
- 結構化面試的試題及答案
- 架空管道安裝方案
- 2024-2025學年小學勞動四年級上冊人民版《勞動》(2022)教學設計合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