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01T 243-2022 聽力殘疾兒童康復服務規范_第1頁
DB3401T 243-2022 聽力殘疾兒童康復服務規范_第2頁
DB3401T 243-2022 聽力殘疾兒童康復服務規范_第3頁
DB3401T 243-2022 聽力殘疾兒童康復服務規范_第4頁
DB3401T 243-2022 聽力殘疾兒童康復服務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401DB3401/T243—2022聽力殘疾兒童康復服務規范2022-5-9發布2022-5-9實施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I 2 3 3 3 3 3 4 4 4 5 6 6 6 6 6 7A.1初期評估表 7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聽力殘疾兒童康復服務規范本文件確立了聽力殘疾兒童康復服務的基本要求,并規定了康復服務要求、服務評價及改進。本文件適用于機構提供的聽力殘疾兒童康復服務。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6675玩具安全GB/T/10001.1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1部分:通用符號GB/T10001.9標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9部分:無障礙設施符號GB/T16296.2-2016聲學測聽方法第2部分:用純音及窄帶測試信號的聲場測聽GB24436康復訓練器械安全通用要求JGJ39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各種原因導致雙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聽力障礙,聽不到或聽不清周圍環境的聲音以及言語聲,以致影響其日常生活和社會參與。由專業人員為0~14歲聽力殘疾兒童提供康復咨詢、助聽設備選配、助聽效果評估、聽能管理等的過程。4基本要求4.1服務機構4.1.1應在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登記注冊,宜取得教育或醫療資質。4.1.2應建立教育教學、衛生保健、檔案、安全與應急、人力資源、財務等規章制度。4.2場地、環境24.2.1機構在基地選擇、平面設計和建筑設計上應符合JGJ39的要求,康復訓練區應設置在公共建筑4.2.2機構如使用租賃房舍,應租賃合法合規建設、獨立、安全的房舍,租賃期應不少于3年,且開辦者應提供房屋產權證明材料和具有相應法律效力的租賃契約。4.2.3公共區域內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應設有明顯標識,并符合GB/T10001.1和GB/T10001.9的要求。4.2.4應保持室內溫度適宜,室內外環境清潔衛生,定期消毒、殺菌。4.2.5場地總面積應不少于300m2,室外活動場地面積應不少于50m2,場地應獨立,無安全隱患,應在醒目位置張貼戶外活動保護助聽設備安全須知。4.2.6應有專供殘疾兒童使用的衛生間。4.3設施設備4.3.1功能房間4.3.1.1應設置測聽室,使用面積應不少于10m2,測聽室內環境聲壓級應符合GB/T16296.2-2016中第6章的要求。4.3.1.2/應設置集體訓練室至少2間(包括親子教室),每間場地面積不低于2m2/人,采用單元式布局,應進行吸音降噪處理,本底噪聲應小于45dB。4.3.1.3應設置個別訓練室,個別訓練室與機構在訓兒童配比應不低于1:6,每間使用面積應不少于8m2,應進行吸音降噪處理,本底噪聲應小于35dB。4.3.1.4應設置玩教具及圖書陳列室,每間使用面積應不少于30m2。4.3.1.5應設置多功能訓練室(家長咨詢室/家長培訓室/兒童評估室/教師培訓室/資料室)至少2間,每間使用面積應不少于15m2。4.3.1.6應單獨設立檔案室,每間使用面積應不少于20m2,專項用于收集、保存記錄聽力殘疾兒童個體生長、康復和發展情況的檔案數據。4.3.2設施配備4.3.2.1功能房間內的設施配備應符合表1的要求。表1設施配備功能房間12應配備兒童課桌椅、大小白黑板、多媒體教學設備學掛圖、卡片及相關教具等,班級中有三種以上的區角,材料的投放具34應配備玩具架及玩教具、圖書、聽覺言語能力評估5多功能訓練室(家長咨詢室/家長培室)應配備接待用桌椅、檔案柜、電腦、電腦桌椅;供復普及讀物和玩教具等634.3.2.2康復訓練器械應符合GB24436的要求。4.3.2.3玩具、玩教具應符合GB6675的要求。4.4服務人員4.4.1機構應配備管理人員、聽力技術人員、專職教師(包括聽覺口語師、言語矯治師)、檔案管理人員(可兼)、保育員(可兼),宜配備專業心理咨詢人員。4.4.2管理人員應具備大專以上學歷,具備聽力殘疾兒童康復相關知識,具有三年以上管理經驗。4.4.3聽力技術人員應持有助聽器驗配師資質,經過聽力學專項技能培訓,具備聽力、言語、智力等4.4.4專職教師(包括聽覺口語師、言語矯治師)應具備大專以上學歷,持有教師資格證,經過專業技能培訓,具備聽覺言語康復評估和教學能力,與聽力殘疾兒童的配比應不低于1:6。4.4.5檔案管理人員(可兼)應經過培訓,具備檔案管理和信息、圖片處理技能。4.4.6保育員(可兼)應具有初中以上學歷,持健康證,接受過幼兒保育職業培訓,與聽力殘疾兒童的配比應不低于1:10。4.5檔案管理4.5.1機構應為聽力殘疾兒童建立個人檔案,檔案形式可包括文字、圖像、影音資料。宜建立電子檔案。檔案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基本資料:基本信息、診斷證明、聽力學檢測等;——協議資料:服務協議、保險協議等;——評估資料:初期評估記錄、中期評估記錄、末期評估記錄等;——教學資料:康復計劃、教學方案、訓練記錄等。4.5.2與聽力殘疾兒童有關的檔案應保存至其離開機構5年。5康復服務要求5.1接案建檔5.1.1收集聽力殘疾兒童基本信息,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既往康復史及康復效果;——聽力殘疾情況;——聽力殘疾產生原因;——其他疾病及殘疾情況;——有無過敏史、家族遺傳性疾病;——家庭基本信息。5.1.2初步了解聽力殘疾兒童的問題與需要。5.1.3為聽力殘疾兒童建立康復檔案。5.2簽訂協議機構應與聽力殘疾兒童家長簽訂知情同意書、協議等,明確規定康復服務的內容、標準、方式、時間、收費、退費和投訴處理程序等必要事項,提示聽力殘疾兒童家長相關風險。45.3評估安置5.3.1對聽力殘疾兒童進行初期評估,評估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認知與學習能力評估。5.3.2初期評估應按照附錄A和附錄B規定的內容進行并做好記錄。5.3.3專職教師(包括聽覺口語師、言語矯治師)應根據聽力殘疾兒童的評估結果提供適合的安置及康復訓練建議。5.4制定階段性康復計劃5.4.1根據初期評估的結果制定康復目標,康復目標應包括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具體包括但不限于:——短期目標:最迫切、最容易解決的功能性改善;——長期目標:參與日常活動的功能性改善。5.4.2應根據評估結果,緊密結合聽力殘疾兒童不同年齡段、聽覺年齡等,制訂科學合理的階段性個性化康復計劃和目標方案,具體康復計劃的實施依據5.5康復實施的內容。5.5康復實施5.5.1服務內容5.5.1.1聽能管理通過開展聽力檢測、助聽器驗配和調試、人工耳蝸調試、輔聽設備選配等為聽力殘疾兒童提供適宜的聽覺放大輸入,使其盡可能獲得與實際年齡相適應的的口語接受和表達交流、語言發育的機會,減少永久性聽力損失帶來的聽覺剝奪的影響。5.5.1.2聽覺言語功能訓練應包含察覺、分辨、識別、理解方面的訓練。5.5.1.2.2言語發展應包含發音、超語段、音素(音節式仿說)到詞語、細部功能字、四聲及語調等方面的訓練。5.5.1.2.3語言發展應包含語言的組成(語音、語義、語法、語用)方面的訓練。5.5.1.2.4認知發展應包含對客觀世界的認知(感覺、知覺、思維、想象、創造、問題解決、記憶等)方面的訓練。5.5.1.2.5溝通發展應包含輪替、眼神注視、禮貌用語、開啟互動話題、主動提問、溝通策略、維持話題等方面的訓練。5.5.1.3社會融合活動5組織聽力殘疾兒童及其家庭開展文化、體育、娛樂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促進社會融合,為聽力殘疾兒童入園(入學)提供必要指導、支持和幫助。5.5.1.4支持性服務5.5.1.4.1對進入機構的聽力殘疾兒童家長定期進行培訓和康復指導,使其了解基本的康復醫學和康復教育知識,初步掌握康復訓練方面的技能技巧并能運用到日常訓練中。5.5.1.4.2對有心理咨詢、輔導、治療需求的聽力殘疾兒童及家庭,由心理咨詢師按照專業操作規范提供篩查、診斷和干預服務。5.5.1.4.3在機構或社區內開展康復咨詢與宣傳服務。5.5.2服務方法5.5.2.1總體要求5.5.2.1.1機構應根據康復訓練計劃,安排并細化“月一日”康復訓練活動,遵從聽力殘疾兒童生理發育和行為特征開設相關課程,有條件的機構可開展幼小銜接適應性康復訓練項目。5.5.2.1.2在聽力殘疾兒童康復過程中,專職教師(包括聽覺口語師、言語矯治師)應按照聽能管理的工作規范和要求,根據教學計劃開展康復教學活動,對聽力殘疾兒童的聽能進行動態觀察和評估,確保聽力殘疾兒童的聽覺效果始終處于最佳狀態。5.5.2.2個別化訓練針對聽力殘疾兒童在康復訓練與教學活動中存在的能力不足問題,以及在情緒管理、溝通與行為支持、社會交往等方面的特殊需要對其進行聽覺、言語、語言、認知、溝通五大領域的一對一訓練。5.5.2.3集體訓練5.5.2.3.1通過早期學前教育,對聽力殘疾兒童進行健康、社會、語言、藝術、科學五大領域的集體訓練,促進聽力殘疾兒童身心和諧發展,幫助其成為未來學習和生活的成功參與者。5.5.2.3.2/開展集體訓練,專職教師(包括聽覺口語師、言語矯治師)與聽力殘疾兒童的比例應不低于1:10。5.5.3服務頻次5.5.3.1每個康復周期應至少進行2次助聽設備的檢測、調試和保養5.5.3.2每日的基本康復訓練應不少于2.5h,其中個別化訓練應不少于0.5h,集體訓練應不少于1h。5.5.3.3每個康復周期開展社會融合活動應不少于6次,每次應不少于1h。5.5.3.4支持性服務每月應不少于1次。5.6康復效果評估5.6.1在階段性康復計劃實施后,應對聽力殘疾兒童的康復效果進行評估,包括中期評估和末期評估。5.6.2在康復實施滿5個月時應進行中期評估,總結上一階段康復計劃的執行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以此為依據調整或制定下一階段康復計劃。5.6.3在康復實施滿一個周期時或聽力殘疾兒童離開機構時應進行末期評估,評定聽力殘疾兒童在該機構的康復訓練計劃完成情況和訓練效果,以此為依據制定下一康復周期的康復計劃。5.6.4在中期評估和末期評估后,對于康復效果不明顯的聽力殘疾兒童,如有必要,應組織專家進行6個案會診,根據專家會診意見調整康復計劃。5.6.5中期評估和末期評估應按照附錄A和附錄B中規定的內容進行并做好記錄。5.6.6中期評估和末期評估后康復計劃的實施,依據5.5康復實施的內容。5.7.1在一個康復周期結束后,應對聽力殘疾兒童進行康復結檔,根據聽力殘疾兒童的需要,繼續轉入下一康復周期或進行轉介。5.7.2對于需要轉入其他康復機構或普通教育機構的聽力殘疾兒童應進行結訓評估并提供安置建議。5.8康復隨訪應對離開機構的聽力殘疾兒童進行跟蹤回訪十年,每半年回訪一次,填寫隨訪記錄錄入檔案并持續進行康復指導。6評價與改進6.1.1評價方式機構可采用滿意度調查、自查評定、召開家屬或家長會議、上門家訪等方式對服務進行評價,宜采用服務現場綜合評估的第三方評價。6.1.2評價指標應對以下內容進行評價:——康復評估情況,應達到100%;—康復建檔情況,應達到100%;——助聽設備適配情況,應達到100%;——康復訓練效果,應達到85%;——家長對兒童康復訓練的滿意度,應達到90%;——康復隨訪情況,應達到100%。6.1.3評價頻次6.1.3.1宜每個康復周期進行兩次滿意度調查及自查評定。6.1.3.2宜每個康復周期進行一次第三方評價。針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歸納、總結,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改進措施并實施。7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身份證號入園時間聽障確診聽障程度□助聽器□人工耳蝸型號:□助聽器□人工耳蝸型號助聽聽閾聽力刺激策略□單側□雙側□雙側順次姓名民族身份證號受教育程度□雙親□單親(口父口母)口雙亡家庭主要輸入語言類型□手語□語(□方言口普通話)主要照顧者與兒童的關系聽能管理●除睡覺及洗澡、游泳外是否都給幼兒配戴助聽設備口是●家中聽能環境口安靜口有噪音●幼兒的聽覺習慣□完全聆聽口依賴視覺□兩者都有8表A.1(續)聽覺能力幼兒對環境聲音的反應幼兒對語音的反應幼兒對名字、家人稱謂的反應口無反應□察覺口辨識□無反應口察覺口辨識□無反應口察覺口辨識●幼兒對林氏(Ling's)六音的反應聽覺記憶a項(組合類型:)階段,開放式第階段語言能力●溝通模式口非口語□口語□無□初級詞匯□中級詞匯□高級詞匯●表達性語言程度□無□模仿復述(句子長度___個字,例如____)□主動表達(句子長度___個字,例如_____)●表達性語言發展階段□咿呀期(簡單發音階段)□兒語期(連續音節階段)□模仿期(學話萌芽階段)□單字期(單詞句階段)□胡語期(亂語階段)口簡單語詞、電報期(雙詞句階段)□片語、句子和段落(完整句階段)●問句能力□不能理解□理解,會回答(說明:)□會表達問句(說明:)●聽力障礙兒童語言能力評估標準平均語言年齡水平:言語能力●模仿發音□音長短□不會口音高低口音大小口會口四聲9認知能力形狀:●格雷費斯兒童精神發育檢查報告●希一內學習能力檢驗報告溝通能力●表達需求的方式:□口語●等待能力、輪替:□可以□肢體□不可以□其他□偶爾發生●維持話題:□無□有●好奇心:口主動□被動自理能力●餐后能主動漱口和擦嘴□尚未出現口尚未出現□出現□出現穿衣●能自己穿脫簡單的衣褲和鞋襪,不依賴成人□尚未出現□出現●飯前、便后、手臟時知道洗手●在成人提醒下能早晚刷牙□尚未出現□尚未出現□尚未出現□出現□出現口出現口尚未出現□尚未出現□出現□出現驗及能力10表A.1(續)驗及能力●家長與孩子互動與游戲●對于孩子耳聾事件的情緒階段□1~2次引導即可口有概念但須提醒口低□低□主動口悲傷口主動□被動口緩和□被動●家長技巧學習能力●對孩子的期望值口佳□佳□高口需3次以上引導□無概念●對幼兒發展的認知●閱讀習慣●作息規律性●資料收集能力□主動□被動●家長回應孩子需求□主動□不理會口需提醒2.分析:姓名性別歲個月聽覺年齡第一次評估時間:(所填內容用黑筆標識)第二次評估時間:(所填內容用藍筆標識)第三次評估時間:(所填內容用紅筆標識)聽覺記憶活動目標內容【開始:不穩:穩定:表達:】聽能聲音察覺與辨識聲源辨識□前方□后方□前方□后方□前方口后方識測試環境:安靜)詞組中的字詞□韻母不同,音節不同□聲母相同,韻母不同□聲母不同,韻母相同□同音(聲韻母相同),聲調不同12表B.1(續)聽能詞組中的字詞1項□擬聲詞□名詞□動詞□形容詞□方位詞聽能詞組中的字詞□兩個名詞+方位詞口兩個名詞+形容詞□數量詞+形容詞+名詞□兩個形容詞+名詞□形容詞+名詞+動詞□三個動詞□數量詞+名詞+動詞□其他4項口四個名詞□三個名詞+方位詞□兩個名詞+兩個動詞□兩個數量詞+兩個名詞□形容詞+名詞+名詞+方位詞□其他5項□五個名詞□兩個名詞+兩個動詞+時間副詞□五個動詞口其他謠能注意聽延續的故聽覺描述閉合式:階段□1重復擬聲詞□2加入關鍵詞□3復雜描述□4問問題找答案□1重復擬聲詞□2加入關鍵詞□3復雜描述□4問問題找答案能聽錄音帶中的內容聽覺記憶(項)聽覺描述閉合式:階段□1重復擬聲詞□2加入關鍵詞□3相似特征□4屬性相同□1重復擬聲詞□2加入關鍵詞□3復雜描述能在嘈雜的環境中聽覺記憶(項)聽覺描述閉合式:階段□1重復擬聲詞□2加入關鍵詞□3相似特征□4屬性相同□1重復擬聲詞□2加入關鍵詞□3復雜描述□4問問題找能在團體對話中傾聽聽覺記憶(項)聽覺描述閉合式:階段□1重復擬聲詞□2加入關鍵詞□3相似特征□4屬性相同□1重復擬聲詞□2加入關鍵詞□3復雜描述□4問問題找13表B.1(續)聽能□1合式/熟悉的談話者,聽覺記憶1-2項,招呼語□2閉合式/熟悉的談話者,聽覺描述—閉合式階段1-4,聽覺記憶3-4□3.開放式/熟悉的談話者,聽覺描述一開放式階段1-4□4.開放式/熟悉的談話者/同一話題的對談□5.開放式/熟悉的談話者/延伸話題的對談□6.閉合式/陌生的談話者/主題式對談a事先設定情境(可預知談話主題)□2閉合式/加長距離/熟悉者的聲音/兩人談話□3.閉合式/加入背景噪音/熟悉者的聲音/兩人對□4.閉合式/近距離/加入陌生者的聲音/兩人對話□5.閉合式/加長距離/陌生者的聲音/兩人對話□6.閉合式/加入背景噪音/陌生者的聲音/兩人對話□7開放式(不事先告知主題)/重復階段1-6/兩人對話□8.開放式/重復階段1-6/三人以上對話聽力障礙兒童聽覺能力評估標準平均識別率:言語□名詞□動詞□代詞□形容詞□副詞□數量詞口否定詞□連詞□日常表達性詞語中級詞匯□名詞□動詞口代詞□形容詞□副詞□數量詞高級詞匯□名詞□動詞□代詞□形容詞□日常表達性詞語問句□在哪里?口是誰?□哪一個?□什么形狀?□做什么用的?□怎么了?□怎么辦?□什么不見了?口需要什么?□(代名詞)叫什么名字?口什么地方?□多大了?4~5歲□多少?口什么時候?□如何?口怎么做?(描述)□自創聽力障礙兒童語言能力評估標準平均識別率:表B.1(續)音質□有明顯發音問題(如:假聲、硬起音、共鳴錯誤(鼻漏氣)、聚焦錯誤等)□有嚴重發音問題(如:假聲、硬起音、共鳴錯誤、聚焦錯誤等)言語(可懂度)言語音量:□大□小口大小聲變化音調:□高□低□高低變化四聲□一聲口二聲□三聲口四聲口四聲變化復韻母結尾復韻母聲母結尾DangOengDongOing(省略后鼻音)結合韻母聲母認知口能從不同類別做同類配對(1歲)□能辨識真實的物品(1歲)□幾片大的整片的拼圖片塊(1歲)□實物與名詞圖片的配對(1.6~2歲)□實物與動詞圖片的配對(1.6~2歲)□一模一樣的圖片(各4張)(1.6~2歲)□同類物品做歸類(1.6~2歲)□能依類別將不同東西做歸類(1.6~2歲)□5片小的整片的拼圖片塊(1.6~2歲)可配對之圖片(2.5歲)口能將各房間東西歸類(2.5歲)□分隔各半的拼圖及容器(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