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壓軸題02解答題一一化學綜合計算題
F有向行而
將中厚壓軸的化學計算和實驗相結合,是化學壓軸的命題的一大亮點,也是中考科學的一道難點。這
類試題對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實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往年學生在這類型題得高分率和滿分率很低。究其原
因:一缺乏解題一定的解題技巧;對計算題的認識之停留在化學反應方程式列方程的水平上,一旦涉及多
反應,理不清頭緒。二學生實驗能力差。對實驗目的,實驗步驟,實驗細節理解不夠深刻,不能充分挖掘
實驗的內涵和外延。三學生對實驗中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差,不能從整體
上把握題意,不能把題中信息前后連起來進行整合處理。
在考試中不但要會計算,而且要會方法。選擇合適的方法做題,不僅可以縮短解題時間、減少計算過
程的運算量和出錯幾率,而且能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題目本質。
‘壓軸題要領
一、守恒法
在初三化學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一章,學生們第一次接觸到質量守恒定律這個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
是化學反應中很重要的基本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都不變。這是一切化學變化的內
在規律。在解決某些化學問題時,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思想可以找到化學變化中整體與部分、整體與結
構的內在聯系,進而總結出了一種解決化學計算的巧妙辦法:守恒法。守恒法一般包括質量守恒(原子或
原子團守恒)、電荷守恒、得失電子守恒以及一些化學變化前后恒定不變的量。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從
宏觀上表達是,“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從微觀上可
理解為“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原子質量前后沒有變化,因此質量守恒”。
二、差量法
定義:首先通過找出化學反應變化前后物質質量發生的變化,然后將該變化的大小與化學方程式中參
與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作比較,列出比例關系。其中需要注意兩個問題:
(1)仔細分析反應前后各數據的量的關系,分析每個數據的意義;
(2)確定差值和具體的物質質量是否有比例關系,從而確定是否用差量法。
三、轉換關系法
定義:轉換關系法就是在解決問題遇到瓶頸時,把問題從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使問題變得簡單
清晰。其中又分為化學式轉換法和關系式轉換法。
注意:化學式轉化法:將幾種相同元素組成的不同物質的化學式化成最簡形式,從而大大簡化解題過程,
同時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達到意想不到的解題和思維訓練效果。
關系式轉換法:對于多步反應的計算中不同物質的聯系建立在一個關系式里,進而大大簡化計算過程。
四、討論法
定義: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時,由于反應物量的不同,會出現多個反應或者少量、過量問題,此類型題
需要多角度討論,依據題目特點,選用如極端假設法等方法進行討論。
注意:討論法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由于涉及到分類討論,對學生的思維發散有很好的訓練作
用;
可利用數學中的數軸知識進行分析,加強思維的條理性、問題的直觀性,從而加快解題速度。
壓軸題通騎
1.黑白復印機用的墨粉中常添加FesCh粉末。Fes。」是由Fe2\Fe^,和記按1:2:4的個數比構成的。下圖
是氧化沉淀法生產復印用FesO4粉末的流程簡圖。
(1)FesOa粉末在復印機的電磁場作用下能使墨粉形成字跡或圖案,這不僅利用了Fes。,有磁性,還利用
了Fe3()4是色。
(2)在第①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Fe+H2S04=FeS04+H2t,求至少需要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稀硫酸多少
克?
(3)第③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4Fe(0H)2+02+2H20=4Fe(0H)3,該反應中其原子失去電子的元素
是-已知第④步反應中鐵的化合價保持不變,要確保反應最終完全生成FesO,,第③步要控制通入
的仇量,反應后使Fe(OH)z和生成的Fe(0H)3的質量比等于。
2.取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溶液于燒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為探究反應后所得溶液X的成分,
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所加試劑均足量):
滴加
BaCh
|溶液
溶液X
(1)過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產生的無色氣體是o
(3)溶液X的溶質是
(4)計算濾液A中氯化鈉的質量。
3.某食用堿的主要成分是Na2c。3,其中含有少量的NaCl,小明同學為測定該食用堿中Na2c的質量分數,
他進行了以下實驗,取40g食用堿,加水配成400g的溶液,把溶液平均分為四份,然后分別加入一定質量
分數的CaCL浴液,實驗數據見表:
實驗一實驗二實驗三實驗四
食用堿溶液的質量100g100g100g100g
加入CaCb溶液的質量20g40g60g80g
生成沉淀的質量2.5g5gm8g
請分析表中數據并計算回答:
(1)m=;
(2)40g該食用堿配成的溶液與足量CaCL溶液反應,最多生成沉淀質量為g;
(3)該食用堿中Na2cO3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4)請根據實驗四的數據畫圖并標上合適的坐標數據。
加入GCI對8液的質
4.某次實驗后,得到了一杯可能還含有少量鹽酸的氯化銅廢液,某同學想知道該廢液中否還含有鹽酸以及
氯化銅的質量分數,他取了109.8g廢液于燒杯中,然后向廢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
液,所加氫氧化鈉溶液與生成沉淀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試分析計算:
(1)該廢液中是否還含有鹽酸?
(2)該廢液中氯化銅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3)所用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大?
5.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確定其組成,小明稱取了9.3
克粉末,向其中加入100克7.3%的稀鹽酸充分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完全逸出(忽略其他物質逸出),
所得溶液的質量為107.1克。用pH試紙檢測溶液呈中性。
(1)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o
(2)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為o
(3)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6.氫氣的儲存是科學研究熱點之一。X是一種儲存氫氣的材料,取11.2gX在Oz中完全燃燒后只生成8.OgCuO、
8.OgMgO
(1)上述燃燒過程中消耗的質量為克。
(2)通過計算求X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比。(寫出計算過程)
7.為了探究氫氧化鋼溶液和硫酸鈉溶液反應后所得濾液X的成分,同學們做了以下實驗;取50克濾液于
燒杯中,天向燒杯中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硫酸鎂溶液20克,接著燒杯中滴加稀硫酸。加入溶液的質量
與燒杯內沉淀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1)濾液X的pH7(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CD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3)濾液X中含有的溶質是=
(4)滴加入30克稀硫酸時,燒杯中沉淀的質量取的值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8.為測定CuCL和FeCL組成的混合溶液中FeCL的質量分數進行如下實驗:
①取200g混合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s溶液,經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得到143.5gAgCl固體;
②另取原混合溶液各200與含有雜質的廢鐵用反應(雜質不溶于水,也不參與反應),共做了五組實驗,
其實驗數據如下表。
實驗組別一二三四五
混合溶液質量/g200200200200200
鐵屑質量/g69121518
析出銅的質量/g6.49.6m1616
請分析計算:
(1)表中第三組實驗的m值為o
(2)第組實驗恰好完全反應。
(3)鐵屑中鐵的質量分數為多少?(計算結果精確到0.1%)
(4)原混合溶液中FeCk的質量分數為多少?(計算結果精確到0.1%)
9.用“鹽酸一硫化領法”生產BaCb會放出有毒氣體H2s(其水溶液有酸性)可用NaOH吸收HzS制取Na2s
進行處理。下表為回收工藝的各項生產成本:
項目單價(元/噸)
NaOH
2500
Na2s5000
輔助費用(以處理1噸H2s計)1114
(1)工業處理尾氣需考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根據上述資料分析,單從經濟效益考慮這種處理H2s的
方法是(選填“盈利”或“虧損”)的。
(2)若某化工廠每天要處理10噸HS需消耗NaOH多少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1位小數)
10.有一種管道疏通劑,主要成分為鋁粉和氫氧化鈉混合粉末。工作原理是:利用鋁和氫氧化鈉遇水反應
放出大量的熱,加快氫氧化鈉對毛發等淤積物的腐蝕,同時產生氫氣增加管道內的氣壓,利于疏通。小柯
利用如圖裝置測定疏通劑中鋁的質量分數。
I.取樣品20g,倒入容積為200mL的錐形瓶中,然后在分流漏斗中加入水,置于電子天平上測出總質
量IDio
II.打開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應,直到沒有固體剩余,靜置一段時間,測出總質量in?。
III.實驗數據如下表:
反應前總質量取反應后總質量m2
371.84g371.24g
回答下列問題:
(1)配平化學方程式:2Al+2NaOH+2H2。/NaA102+3H2t
(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樣品中鋁的質量分數。
(3)以下情形會導致樣品中鋁的質量分數測量結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
A.向錐形瓶中倒入樣品時,撒出了部分粉末
B.在反應過程中有水蒸氣逸出
C.沒有等裝置中氫氣全部排盡就稱量
11.某同學用如圖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稱取一定質量的碳酸鈉裝入氣球,將氣球套在錐形瓶上。將藥
品全部倒入裝有足量稀鹽酸的錐形瓶中,氣球迅速脹大。稱量反應前后裝置的總質量,實驗數據如下表所
O
實驗次數123
碳酸鈉質量/克0.531.062.12
反應前裝置總質量/克66.3366.8667.92
反應后裝置總質量/克66.1966.6267.42
(1)計算第1次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
(2)分析數據發現每次反應前后裝置的總質量均不相等,請以第1次反應為例,通過計算說明該反應是
否遵循質量守恒定律。(空氣密度取1.3克/升,二氧化碳密度取2.0克/升,結果精確到0.01)
12.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發現一瓶敞口久置且不干燥的氫氧化鈉和一瓶濃度為14.6%的稀鹽酸。為測定氫
氧化鈉的變質情況,他們取9.5g變質的氫氧化鈉樣品于錐形瓶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向錐形
瓶中滴加稀鹽酸。實驗測得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錐形瓶中物質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計算結果均保留一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1)反應中共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是
(2)9.5g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
(3)9.5g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
(4)反應剛結束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13.用沉淀法可測定食用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取11g食用堿樣品(有少量的雜質氯化鈉)加水完全
溶解制成100g溶液,逐次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氯化鈣溶液,實驗數據如下表:
實驗次數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
反應前溶液的質量/g20.020.020.020.020.020.0
反應后溶液的總質量/g118.0136.0154.0M191.0211.0
請根據實驗數據分析解答下列問題:(已知:CaCl2+Na2C03=CaC03\+2NaCl)
(1)實驗前,向食用堿樣品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荔試液,溶液呈色。
(2)表中數據M的值為=
(3)計算該食用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到0.1%)
14.有一瓶混有硫酸的硫酸鎂溶液100克。欲知溶液中硫酸的質量,現將一定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逐
漸加入該混合液中,生成的沉淀如圖甲所示。
NaOH溶液質量g
乙
(1)該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少?
(2)在圖乙中畫出反應過程中溶液中的鎂元素的質量隨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變化曲線,并在坐標軸上
標出相應的質量。
(3)求原混合液中硫酸溶質的質量。
15.實驗室現有一瓶水垢樣品,其成分為氫氧化鎂和碳酸鈣,已知:氫氧化鎂受熱易分解,反應的化學方
程式為:Mg(OH)MgO+HzO;碳酸鈣高溫下分解。某興趣小組為測定其中各成分的質量分數,取12.9g
水垢樣品加熱,加熱過程中剩余固體的質量隨加熱時間的變化如下圖所示。請據圖分析并計算:
(1)水垢樣品中Mg(OH)2的質量分數為多少?(結果精確到0.%)
(2)x的值為多少?
(3)當剩余固體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6.0%,此時剩余固體處于圖中的段。(填“ab”、“bc”、
“cd”或“de”)
(4)Mg(OH)2受熱分解生成的水的質量為go
16.家庭食用堿的主要成分是Na£03,為測定該食用堿中N&CO3的質量分數,小姚進行了以下實驗。取48g
食用堿,平均分為四份,然后分別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CaCk溶液,實驗數據見下表(假設該食用堿中不含
難溶性雜質且雜質均不與CaCL溶液產生沉淀)。請分析表中數據回答并計算。
■A4Eg
C*C1:港港g
實驗一實驗二實驗三實驗四
食用堿的質量/g12121212
加入CaCk溶液的質量/g20406080
生成沉淀的質量/g4m1010
(1)m=go
(2)該食用堿中Na£03的質量分數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答案精確到0.1%)
(3)根據表中實驗數據以及適當的計算,請畫出實驗四中生成沉淀的質量和加入CaCk溶液的質量的坐
標關系圖,請標出拐點數據。
壓軸題02解答題——化學綜合計算題
F考厄1行而
將中厚壓軸的化學計算和實驗相結合,是化學壓軸的命題的一大亮點,也是中考科學的
一道難點。這類試題對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實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往年學生在這類型題得高
分率和滿分率很低。究其原因:一缺乏解題一定的解題技巧;對計算題的認識之停留在化學
反應方程式列方程的水平上,一旦涉及多反應,理不清頭緒。二學生實驗能力差。對實驗目
的,實驗步驟,實驗細節理解不夠深刻,不能充分挖掘實驗的內涵和外延。三學生對實驗中
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差,不能從整體上把握題意,不能把題
中信息前后連起來進行整合處理。
在考試中不但要會計算,而且要會方法。選擇合適的方法做題,不僅可以縮短解題時間、
減少計算過程的運算量和出錯幾率,而且能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題目本質。
「壓軸題要頒
一、守恒法
在初三化學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一章,學生們第一次接觸到質量守恒定律這個知識點,
質量守恒定律是化學反應中很重要的基本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都
不變。這是一切化學變化的內在規律。在解決某些化學問題時,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思想
可以找到化學變化中整體與部分、整體與結構的內在聯系,進而總結出了一種解決化學計
算的巧妙辦法:守恒法。守恒法一般包括質量守恒(原子或原子團守恒)、電荷守恒、得失
電子守恒以及一些化學變化前后恒定不變的量。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從宏觀上表達是,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從微觀上可理
解為“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原子質量前后沒有變化,因此質
量守恒
二、差量法
定義:首先通過找出化學反應變化前后物質質量發生的變化,然后將該變化的大小與
化學方程式中參與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作比較,列出比例關系。其中需要注意兩個問題:
(1)仔細分析反應前后各數據的量的關系,分析每個數據的意義;
(2)確定差值和具體的物質質量是否有比例關系,從而確定是否用差量法。
三、轉換關系法
定義:轉換關系法就是在解決問題遇到瓶頸時,把問題從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
使問題變得簡單清晰。其中又分為化學式轉換法和關系式轉換法。
注意:化學式轉化法:將幾種相同元素組成的不同物質的化學式化成最簡形式,從而大大
簡化解題過程,同時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達到意想不到的解題和思維訓練效果。
關系式轉換法:對于多步反應的計算中不同物質的聯系建立在一個關系式里,進而大大
簡化計算過程。
四、討論法
定義: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時,由于反應物量的不同,會出現多個反應或者少量、過量
問題,此類型題需要多角度討論,依據題目特點,選用如極端假設法等方法進行討論。
注意:討論法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由于涉及到分類討論,對學生的思維發散有
很好的訓練作用;
可利用數學中的數軸知識進行分析,加強思維的條理性、問題的直觀性,從而加快解題
速度。
壓軸題通騎
1.黑白復印機用的墨粉中常添加FesOa粉末。FeaO,是由Fe"Fe*和0?「按1:2:4的個數
比構成的。下圖是氧化沉淀法生產復印用FesO,粉末的流程簡圖。
密閉
Fe(OH)2Fe(OH)2沉淀加熱
沉淀Fe(Og沉淀過濾Fe(OH)3沉淀
稀硫酸溶液r?Fe(OH)m沉淀
280宜①口溶液I②—Na2s04③Na2so4溶液-------^―-
-----簫-------------T『一。4溶液
(1)Fes。」粉末在復印機的電磁場作用下能使墨粉形成字跡或圖案,這不僅利用了Fes。」
有磁性,還利用了FeaOa是色。
(2)在第①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Fe+H2S04=FeS04+H2t,求至少需要溶質質量分數為9.8%
的稀硫酸多少克?
(3)第③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4Fe(0H)2+02+2H20=4Fe(0H)3,該反應中其原子失去
電子的元素是o已知第④步反應中鐵的化合價保持不變,要確保反應最終完全生
成FesO”第③步要控制通入的小量,反應后使Fe(OH%和生成的Fe(0H)3的質量比等
于o
【答案】(1)黑
(2)解:設硫酸的質量為m
Fe+H2SO4-H2+FeS()4
5698
280gm
解得m=490g
H2S04%=490g/9.8%=5000g
(3)鐵;90:214(或45:107)
【解答】(1)FesO,粉末在復印機的電磁場作用下能使墨粉形成字跡或圖案,不僅利用了
Fes。」有磁性,還利用了FesOa是黑色的性質。
(3)原子失電子化合價會升高,由反應方程式中,反應前鐵元素化合價為+2價,反應后
為+3價,氫元素化合價沒有變化,氧元素反應前為0價,反應后為一2價,所以鐵元素原子
在反應中失電子。Fes。」是由Fe-Fe”和/按1:2:4的個數比構成的,Fe(0H)2和Fe(0H).
的粒子個數比為1:2,則質量比為90:214?
故答案為:(1)黑;(2)5000g;(3)鐵;90:214(或45:107)。
2.取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溶液于燒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為探究反應后所得
溶液X的成分,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所加試劑均足量):
無色氣體
滴加
12.54克稀硝酸
加
滴
固體甲過濾
BaC12
液
溶4.66克固體乙
溶液X
過濾
滴加無色
酚酎試液
濾液A紅色溶液
(1)過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產生的無色氣體是。
(3)溶液X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計算濾液A中氯化鈉的質量。
【答案】(1)引流
(2)C02
(3)NaOH、Na2co3、Na2SO4
(4)設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為X
Na2S04+BaCl2-BaS04I+2NaCl
233117
4.66克X
233_117
4.66克X
X=2.34克
設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為Y
Na2C03+BaC12=BaCOs!+2NaCl
197117
7.88克X
197_117
7.881一丫
Y=4.68克
氯化鈉的質量為2.34克+4.68克=7.02克
【解答】(1)過濾時玻璃棒作用是引流;
(2)加入氯化鋼產生能與硝酸反應且生成氣體的固體甲,則甲中含有碳酸鋼沉淀,無色氣
體為二氧化碳;
(3)溶液X加入氯化鋼產生部分溶于硝酸的沉淀,則沉淀為碳酸鋼和硫酸鋼,則X中含有
硫酸鈉和碳酸鈉,加氯化鋼所得溶液加無色酚獻,呈紅色,說明含氫氧化鈉,故溶液X中溶
質為NaOH、Na2C03>Na2S04;
故答案為:(1)引流;(2)C02;(3)NaOH、Na2CO3,Na2SO4;(4)7.02g。
3.某食用堿的主要成分是N&CO3,其中含有少量的NaCl,小明同學為測定該食用堿中Na2cO3
的質量分數,他進行了以下實驗,取40g食用堿,加水配成400g的溶液,把溶液平均分為
四份,然后分別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CaCL浴液,實驗數據見表:
實驗一實驗二實驗三實驗四
食用堿溶液的質量100g100g100g100g
加入CaCb溶液的質量20g40g60g80g
生成沉淀的質量2.5g5gm8g
請分析表中數據并計算回答:
(1)m=;
(2)40g該食用堿配成的溶液與足量CaCL溶液反應,最多生成沉淀質量為g;
(3)該食用堿中NazCOs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4)請根據實驗四的數據畫圖并標上合適的坐標數據。
m入eq?希淮的原
【答案】(1)7.5
(2)32
(3)解:10g該食用堿中Na2c。3的質量為x
Na2C03+CaCl2=CaCO31+NaCl
106100
X8g
106_100
x8g
解得:x=8.48g
該食用堿中NazCOs的質量分數分數=(8.48g/10g)X100%=84.8%
(4)每消耗20gCaCk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為2.5g;所以當生成8g沉淀消耗的CaCk溶液為
【解答】(1)由表中數據可知,氯化鈣溶液20克完全反應產生沉淀2.5克,則m=7.5;
(2)由題意可知,10克食用堿完全反應生成8克碳酸鈣沉淀,則40克完全反應時生成沉
淀質量為32克;
故答案為:(I)7.5;(2)32;(3)84.8%;(4)**---。
4.某次實驗后,得到了一杯可能還含有少量鹽酸的氯化銅廢液,某同學想知道該廢液中否
還含有鹽酸以及氯化銅的質量分數,他取了109.8g廢液于燒杯中,然后向廢液中逐滴加入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所加氫氧化鈉溶液與生成沉淀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試
分析計算:
(1)該廢液中是否還含有鹽酸?
(2)該廢液中氯化銅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3)所用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多大?
【答案】⑴是(有)
(2)解:設生成氯化銅的質量為x
CuCl2+2NaOH=Cu(OH)2!+2NaCl
13598
X9.8g
135_98
x9.8g
x=13.5g
CUC12%=13.5g/109.8g=12.3%(12%)
答:氯化銅的質量分數為12.3%
(3)解:生成氫氧化鈉的質量為y
CuCl2+2NaOH=Cu(OH)2I+2NaCl
8098
y9.8g
80_98
y—9.8g
y=8g
8g
NaOH%=3X100%=16%
50g
答: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16%
5.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確定其組成,
小明稱取了9.3克粉末,向其中加入100克7.3%的稀鹽酸充分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
完全逸出(忽略其他物質逸出),所得溶液的質量為107.1克。用pH試紙檢測溶液呈中性。
(1)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2)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為。
(3)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答案】(1)2HCl+Na2C03=2NaCl+C02t+H20
(2)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3)解:設固體粉末中含碳酸鈉x克,與碳酸鈉反應消耗HC1y克,同時生成NaClz克:
2HC1+Na2cO3二2NaCl+C02f+H2O
36.5X210658.5X244
yXz100+9.3-107.1
解得:x=5.3(克)
y=3.65(克)
z=5.85(克)
設固體粉末中含氫氧化鈉a克,與鹽酸反應后生成NaClb克
HC1+NaOH二NaCl+H20
36.54058.5
100X7.3%-3.65ab
解得:a=4(克)
b=5.85(克)
因為固體總質量為9.3克,等于碳酸鈉與氫氧化鈉的質量和,所以固體中無氯化鈉。所以,
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筆箸X100%=10.9%
【解答】(1)碳酸鈉與鹽酸反應會產生二氧化碳、氯化鈉和水,所以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的方
程式為2HCl+Na2C03=2NaCl+C02t+H20;
(2)加入100克7.3%的稀鹽酸充分反應,所得溶液呈中性,鹽酸中溶質質量為7.3克,
設鹽酸全部與碳酸鈉反應時消耗碳酸鈉質量為x
2HCl+Na2C03=2NaCl+C02t+H20
73106
7.3gx
73:106=7.3g:x
x=10.6g,而固體總質量為9.3克,說明還含有其它與鹽酸反應的氫氧化鈉,白色粉末的成
分為碳酸鈉和氫氧化鈉;
故答案為:(1)2HCl+Na2C03=2NaCl+C02t+H2O;(2)氫氧化鈉和碳酸鈉;(3)10.9%。
6.氫氣的儲存是科學研究熱點之一。X是一種儲存氫氣的材料,取11.2gX在0?中完全燃燒
后只生成8.OgCuO、8.OgMgO
(1)上述燃燒過程中消耗。2的質量為.克。
(2)通過計算求X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比。(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4.8
(2)8.OgCuO中含銅元素的質量;mcu=8.OgX黑=6.4g
o(J
8.OgMgO中含鎂元素的質量:mMg=8.OgX三二4.8g
40
,."mc?+mMg=6.4g+4.8g=ll.2g
;.X中只含銅、鎂元素,故可設該物質的化學式為CuaMgb(或MgaCub)
mcu=Ma=GAg_(或24a_4.8g)
乂*m^g24b4.8g一m1c64b6.4g
Cu
.".a:b=l:2(或a:b=2:1)
;.X中銅、鎂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1:2(或X中鎂銅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2:1)
【解答】(1)生成物的總質量為:8g+8g=16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11.2g+x=16g,解得:
x=4.8g,即燃燒過程中消耗02的質量為4.8go
(2)8.OgCuO中含銅元素的質量:mu=8.OgX—=6.4g;
Co(J
8.OgMgO中含鎂元素的質量:m=8.OgX=4.8g;
Mg40
*.*mcu+mMg=6.4g+4.8g=ll.2g;
???x中只含銅、鎂元素,
故可設該物質的化學式為CuaMgb(或MgaCub),
m64
mMg24b4.8gcu^6.4g
?,.a:b=l:2(或a:b=2:1)
;.X中銅、鎂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1:2(或X中鎂銅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2:1)。
7.為了探究氫氧化鋼溶液和硫酸鈉溶液反應后所得濾液X的成分,同學們做了以下實驗;
取50克濾液于燒杯中,天向燒杯中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硫酸鎂溶液20克,接著燒杯
中滴加稀硫酸。加入溶液的質量與燒杯內沉淀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1)濾液X的pH7(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CD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濾液X中含有的溶質是-
(4)滴加入30克稀硫酸時,燒杯中沉淀的質量?的值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大于
(2)Mg(OH)2+H2S04=MgS04+2H20
(3)Ba(OH)2和NaOH
(4)解:設加入20克硫酸鎂溶液時,生成Mg(0H)2沉淀的質量為x。
Ba(OH)2+MgS04=BaS04I+Mg(OH)2I
20克X6%
120:58=1.2克:x
解得x=0.58克
M2=4.66克+0.58克=5.24克
【解答】(1)加入稀硫酸沉淀增加,說明氫氧化銀有剩余,且氫氧化鋼與硫酸鈉反應生成
氫氧化鈉,則濾液XpH大于7;
(2)CD段沉淀減少,為氫氧化鎂與硫酸的反應,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0H)
2+H2S04=MgS04+2H20;
(3)濾液X中含有的溶質是Ba(OH)2和NaOH;
故答案為:(2)Mg(OH)2+H2S04=MgS04+2H20;(3)Ba(OH)2和NaOH;(4)5.24克。
8.為測定CuCk和FeCL組成的混合溶液中FeCk的質量分數進行如下實驗:
①取200g混合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s溶液,經過濾洗滌、干燥、稱量得到143.5gAgCl
固體;
②另取原混合溶液各200與含有雜質的廢鐵用反應(雜質不溶于水,也不參與反應),共
做了五組實驗,其實驗數據如下表。
實驗組別一二三四五
混合溶液質量/g200200200200200
鐵屑質量/g69121518
析出銅的質量/g6.49.6m1616
請分析計算:
(1)表中第三組實驗的ni值為。
(2)第組實驗恰好完全反應。
(3)鐵屑中鐵的質量分數為多少?(計算結果精確到0.1%)
(4)原混合溶液中FeCL的質量分數為多少?(計算結果精確到0.1%)
【答案】(1)12.8
(2)四
(3)解:設參加反應的鐵的質量為a
Fe+CuCl2=Cu+FeC12
5664
a16g
56a
----zz----------
6416g
a二14g
?7lArt..
Fe%=/X100%=1X100%=93.3%
m總16g
答:鐵屑中鐵的質量分數為93.3%.
(4)解:設參加反應的氯化銅的質量為x,生成氯化銀的質量為y,參加反應的氯化亞鐵的
質量為Zo
Fe+CuCl2=Cu+FeCl2
13564
x16g
135____x_
64—16g
x=33.75g
2AgN03+CuCl2=Cu(N03)2+2AgCl!
135287
33.75gy
13533.75。
—二y=71.75g
287y0
gn總-nii=143.5g-71.75g=71.75g
2AgN03+FeCl2=Fe(N03)2+2AgClI
127287
z71.75g
127z7n質
----__z-31.75gFeCl%-z-二今譽X100%=15.9%答:原混合溶液中FeCL的質量分
28771.75g&2200g
數為15.9%?
【解答】(1)根據表格中的實驗組一和二可知,每增加3g鐵屑析出銅的質量增加3.2g,根
據實驗組二與四可知,實驗三中鐵屑全部反應完,所以m為9.6g+3.2g=12.8g;(2)實驗組
三、四相比可知,增加3g鐵屑之后,析出銅的質量增加了3.2g,所以15g鐵屑已反應完。
由實驗組中繼續增加鐵屑析出銅的質量不變,說明混合溶液中的CuCL已經反應完,所以可
判斷出第四組實驗恰好完全反應。
故答案為:(1)12.8;(2)四
9.用“鹽酸一硫化鋼法”生產BaCk會放出有毒氣體HzS(其水溶液有酸性)可用NaOH吸
收H2S制取Na2S進行處理。下表為H2s回收工藝的各項生產成本:
項目單價(元/噸)
NaOH
2500
Na2S5000
輔助費用(以處理1噸計)1114
(1)工業處理尾氣需考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根據上述資料分析,單從經濟效益考慮
這種處理H2s的方法是(選填“盈利”或“虧損”)的。
(2)若某化工廠每天要處理10噸HzS,需消耗NaOH多少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
留1位小數)
【答案】(1)盈利
(2)解:設需消耗NaOH的質量為X。
2NaOH+H2S=Na2S+2H2O
8034
X10t
80x
34-10?
解得:x-23.5t
答:需消耗NaOH的質量為23.5噸。
【解答】(1)由表格可知,NaOH是2500元一頓;而用NaOH吸收硫化氫之后生成的Na2s是
5000元一噸,如果不考慮其他消耗,則一定是盈利的;故答案為:盈利;(2)該題直接書
寫出化學方程式之后,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即可;
設消耗的NaOH的質量為X噸;
2NaOH+H2s=Na2s+2H20
8034
xlOt
80x
34-10?
解得:xg23.5t
故答案為:(1)盈利;(2)x=23.5t.
10.有一種管道疏通劑,主要成分為鋁粉和氫氧化鈉混合粉末。工作原理是:利用鋁和氫氧
化鈉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加快氫氧化鈉對毛發等淤積物的腐蝕,同時產生氫氣增加管道
內的氣壓,利于疏通。小柯利用如圖裝置測定疏通劑中鋁的質量分數。
I,取樣品20g,倒入容積為200mL的錐形瓶中,然后在分流漏斗中加入水,置于電子天
平上測出總質量皿。
II.打開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應,直到沒有固體剩余,靜置一段時間,測出總質
量m2o
III.實驗數據如下表:
反應前總質量nu反應后總質量m2
371.84g371.24g
回答下列問題:
(1)配平化學方程式:2Al+2NaOH+2H2O"NaA102+3H2t
(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樣品中鋁的質量分數。
(3)以下情形會導致樣品中鋁的質量分數測量結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
A.向錐形瓶中倒入樣品時,撒出了部分粉末
B.在反應過程中有水蒸氣逸出
C.沒有等裝置中氫氣全部排盡就稱量
【答案】(1)2
(2)反應產生的氫氣質量為371.84g-371.24g=0.6g
設參加反應的鋁質量為x
2Al+2Na0H+H20===2NaA102+3H2t
2Al+2Na0H+H20=2NaA102+3H2t
546
x0.6g
54x
60.6g
解得x=5.4g
Al%==x100%=^x100%=27%
m樣品20g
答:該樣品中鋁的質量分數為27%。
(3)B;C
【解答】(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是2;(3)導致樣品中鋁的質量分數測量結果偏高的原
因可能有,A選項撒出了部分粉末鋁的質量分數將減小;B選項由于反應過程中有水蒸氣逸
出,我們在計算時誤將水蒸氣當作氫,而增大由此計算得到的鋁的質量從則鋁的質量分數增
大。C選項沒有等裝置中氫氣全部排盡就稱量,氫氣質量比等體積的空氣質量要小稱量結果
將始反應后的總質量偏小,而使反應前后的質量差增大也就是計算時的氫氣質量增大了,由
此得到的鋁質量增大故質量分數也偏大,答案B、C
故答案為:1、2;2、27%;3、B、C
11.某同學用如圖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稱取一定質量的碳酸鈉裝入氣球,將氣球套在錐
形瓶上。將藥品全部倒入裝有足量稀鹽酸的錐形瓶中,氣球迅速脹大。稱量反應前后裝置的
總質量,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實驗次數123
碳酸鈉質量/克0.531.062.12
反應前裝置總質量/克66.3366.8667.92
反應后裝置總質量/克66.1966.6267.42
(1)計算第1次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
(2)分析數據發現每次反應前后裝置的總質量均不相等,請以第1次反應為例,通過計
算說明該反應是否遵循質量守恒定律。(空氣密度取L3克/升,二氧化碳密度取2.0克/升,
結果精確到0.01)
【答案】(1)將0.53g碳酸鈉加入足量稀鹽酸中,則碳酸鈉完全反應,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
量是Xo
Na2C03+2HCl=2NaCl+H20+C02t
10644
0.53x
—=竺四解得x=0.22g
44x
(2)第1次反應后,裝置總質量減少的質量是:66.33克-66.19克=0.14克。
因為裝置減少的重力=氣球受到的浮力,F浮=P空義g義V排,
所以裝置減少的質量為:—=P至XV排=P空X——-=1.3克/升XI?量#=0.143克-0.14
gPco22.0克1升
克,所以該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解答】(1)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的方程式為:Na2co3+2HCI=2NaCl++CO2]
將0.53g碳酸鈉加入足量稀鹽酸中,則碳酸鈉完全反應,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X。
Na2c。3+2HCI=2NaCl+H20+CO/
10644
0.53gX
106_0.53g
~44=X
解得X=0.22g
(2)第1次反應后,裝置總質量減少的質量=66.33克-66.19克=0.14克
因為裝置減少的重力=氣球受到的浮力,根據Fs=P5XgXV#,
所以裝置減少的質量為:--Ps>:XV}(:=PgX——-=1.3克/升X"2=0.143克-0.14
gPCO22.0克I升
克,所以該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為:⑴0.22g;(2)遵循
12.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發現一瓶敞口久置且不干燥的氫氧化鈉和一瓶濃度為14.6%的稀鹽
酸。為測定氫氧化鈉的變質情況,他們取9.5g變質的氫氧化鈉樣品于錐形瓶中,加入50
g水,充分溶解,再向錐形瓶中滴加稀鹽酸。實驗測得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錐形瓶中物質的
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計算結果均保留一位小數)求:
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1)反應中共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是
(2)9.5g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
(3)9.5g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
(4)反應剛結束時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答案】⑴2.2g
(2)設9.5g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
Na2C03+2HCl=2NaCl+H20+C02t;
10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煙盒手機攝影課程總結
- 高血壓性心臟病相關知識
- 廈門華天涉外職業技術學院《古代文學(上)》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圖木舒克職業技術學院《NoSQL數據庫系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工業科技學院《版畫(木版、絲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寧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數學分析方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英語創意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中醫內科學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建筑施工勞務分包合同(范本)
- 《順豐速運戰略案例》課件
- 工程造價咨詢服務投標方案(專家團隊版-)
- 小小科學家《物理》模擬試卷A(附答案)
- 幼兒園中班故事《龜兔賽跑》教學課件
- DB65∕4349-2021 棉漿粕和粘膠纖維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 和利時DCS控制系統組態
- 《鐵道概論鐵路車站》PPT課件
- 高一信息技術第六章結構圖
- 豆各莊鄉土地儲備住宅房屋騰退補償安置辦法
- 【課件】第9課 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剪紙課件-高中美術人教版(2019)美術鑒賞
- 煤田勘探鉆孔工程質量標準
- 保溫工三級安全教育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