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A10聯盟2025屆高二生物第一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乙酰膽堿是神經—肌肉接頭處傳遞信號的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如圖為某種神經—肌肉接頭的結構模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乙酰膽堿的合成與加工需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共同參與B.乙酰膽堿由突觸前膜釋放的過程需要消耗能量且有膜蛋白的參與C.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上受體結合后,可引起膜外電位由負變正D.某些藥物通過阻斷神經—肌肉接頭處神經遞質與受體的結合來實現使人體失去知覺2.有關黃色圓粒豌豆(YyRr)自交的表述,正確的是()A.黃色圓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9種表現型B.F1產生的精子中,YR和yr的比例為1:1C.F1產生YR的卵細胞和YR的精子的數量比為1:1D.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是指F1產生的4種精子和4種卵細胞自由結合3.下列關于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原核生物細胞無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細胞只進行有絲分裂,原核生物細胞只進行無絲分裂C.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D.病毒的遺傳物質是核酸4.下列關于人體體液的說法,錯誤的是()A.體液中含量較多的是細胞內液B.體液中血液是血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C.與細胞外液相比,細胞內液含較多的K+D.體液中除了大量水以外,還有許多離子和化合物5.為研究甲、乙兩種藻的競爭關系,在相同條件下對二者進行混合培養和單獨培養,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單獨培養條件下,理論上甲藻數量約為1.0×106個時種群增長最快B.混合培養時,種間競爭是甲藻數量在10~12天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C.單獨培養時乙藻種群數量呈“S”型增長D.混合培養時乙藻處于競爭劣勢6.小兒急性支氣管類容易引起發熱、乏力、干咳等癥狀。機體發熱是生物體受到病原體感染,產生損傷或炎癥后的復雜生理應激反應,在發熱過程中,機體溫度上升與生物體對病原體的清除和生存率的提高密切相關,利于機體快速清除病原體以維持機體的穩態。下列關于穩態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A.機體可通過分級調節使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產熱增加B.發熱能通過血管舒張促進免疫細胞向炎癥部位運輸C.發熱可提高漿細胞識別并通過抗體清除病原體的能力D.若患者出現脫水現象,腦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藏羚羊是中國特有物種,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生活在海拔3700至5500米的青藏高原。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的植物為食,天敵有狼、棕熊、鷹、禿鷲等。請回答下列問題:(1)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_______________特征,要較準確的估算藏羚羊的種群密度,通常采用的調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2)從保持生物多樣性角度分析,我國保護藏羚羊的目的是為了保護_______________多樣性和_______________多樣性。(3)某研究團隊對甲、乙、丙三個地區的藏羚羊種群特征進行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圖中Ⅰ、Ⅱ、Ⅲ、Ⅳ分別對應大(5-8齡)、中(3-5齡)、小(1-3齡)、幼(0-1齡)四個年齡等級(藏羚羊最長壽命8年左右)。則圖1中甲的年齡結構組成類型為_______________,預測此后一段時間_______________(選填“甲”“乙”“丙”)種群藏羚羊數目將保持增長。(4)某草原中藏羚羊在數年內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線(R=出生率/死亡率)如圖2,據圖分析,曲線a-b段藏羚羊種群數量變化最可能為_______________(選填“增加”或“減小”)。C-d段藏羚羊種群數量變化最可能為_______________(選填“增加”或“減小”)。除題圖中因素外,直接決定種群數量變化的內部因素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為更好地保護藏羚羊的種群數量,請提出保護藏羚羊的合理化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項即可)8.(10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布,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歷史上塞罕壩林場由于過度采伐,土地日漸貧瘠,北方沙漠的風沙可以肆無忌憚地刮入北京。自1962年開始,塞罕壩林場三代建設者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林場由荒原變為林海的過程屬于___________演替,其原因是___________。(2)在確定群落的優勢物種時,需要調查物種的種群密度,用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時,為減小調查誤差,應該做到___________(答出兩點)。(3)某生物興趣小組擬前往塞罕壩林場調查某棲息動物的生態位,應該調查它的_____等方面。(4)早在西漢時期,我國就出現了“間作套種”的農業生產方式,這就是立體農業的雛形。深淺根系農作物搭配種植,合理利用了_______,高矮不同的農作物搭配種植,提高了_______。(5)樟子松在塞罕壩林區廣泛分布,其常見病蟲害之一為松梢螟。林場建設者在防治松梢螟的問題上,提出了兩種方案:方案一是噴灑高效農藥;方案二是放養松梢螟的天敵長距繭蜂。請從種間關系角度對上述兩種方案進行評價:_________。9.(10分)下圖為某同學“饑寒交迫”時體內的一些生理變化過程示意圖(A~D為器官或細胞,①~④為激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位于____,產生冷覺的A是____。(2)當激素③以B為靶細胞時,體現了激素的____調節。(3)與激素④在血糖調節方面相互拮抗的激素是____。(4)人在寒冷環境比炎熱環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神經興奮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飲水量的情況下,冬天的尿液比夏天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10.(10分)油菜是我國南方一種常見且可觀賞的油料作物。如圖甲表示該種植物某細胞內遺傳信息傳遞的示意圖,圖中①、②、③表示生理過程;該植物體內的中間代謝產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運向種子后有兩條轉變途徑,如圖乙所示,其中酶a和酶b分別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浙江省農科院陳錦清教授根據這一機制培育出高產油菜,產油率由原來的35%提高到58%。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個過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過程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其發生的主要場所是__________。圖中需要mRNA、tRNA和核糖體同時參與的過程是______(填寫圖中的標號),此過程中一個mRNA可以與多個核糖體結合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乙所示基因控制生物性狀的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據圖甲、乙分析,你認為在生產中能提高油菜產油率的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是青春期和育齡女性中常見的內分泌失調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現為高雄激素血癥,并伴有胰島素抵抗的現象。如圖為PCOS患者的發病機制示意圖。請回答相關問題。(1)圖中GnRH為_______激素。人體通過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實現性激素分泌的_______調節。胰島素可能是造成高雄激素血癥的病因,也可能是促成因素,其隨_______運輸流經全身,并通過與_______結合而起作用。(2)胰島素抵抗是指靶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為使血糖濃度維持正常,PCOS患者體內胰島素的分泌量_______正常值。這種狀態持續發展將造成_______細胞受損,胰島素分泌減少,導致PCOS患者并發2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表現出多尿,原因是_______。(3)PCOS患者中約50%存在肥胖,而肥胖患者更常有不孕問題、更易發生胰島素抵抗。因此,對于肥胖的PCOS不孕者,首先建議其在日常生活中通過_______來減輕體重。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B【解析】本題考查興奮的傳遞,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乙酰膽堿的本質是蛋白質,通過胞吐的方式,只能由突觸秦末釋放,與突觸后膜受體結合,引起突觸后膜的電位變化。【詳解】A、乙酰膽堿的化學本質不是蛋白質,其合成與加工不需要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共同參與,A錯誤;B、乙酰膽堿合成后儲存于突觸小泡中,興奮傳至突觸小體,引起突觸小泡與突觸前膜融合,通過胞吐釋放乙酰膽堿,此過程需要消耗能量,并需要突觸前膜內側膜蛋白的參與,B正確;C、由圖可知,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上離子通道受體結合后,引起Na+內流,導致突觸后膜電位由內負外正變為內正外負,C錯誤;D、阻斷神經一肌肉接頭處神經遞質與受體的結合會導致肌肉收縮不正常,D錯誤。故選B。2、B【解析】黃色圓粒(YyRr)自交F1中:F1共有16種組合方式,9種基因型,4種表現型,其中雙顯(黃色圓粒):一顯一隱(黃色皺粒):一隱一顯(綠色圓粒):雙隱(綠色皺粒)=9:3:3:1。①雙顯(黃色圓粒):1/16YYRR、2/16YyRR、2/16YYRr、4/16YyRr;②一顯一隱(黃色皺粒):1/16YYrr、2/16Yyrr;③一隱一顯(綠色圓粒):1/16yyRR、2/16yyRr;④雙隱(綠色皺粒):1/16yyrr。【詳解】A、黃色圓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9種基因型,4種表現型,A錯誤;B、黃色圓粒(YyRr)自交F1中,單獨看Y/y,Y:y=1:1,單獨看R/r,R:r=1:1,因此,其產生的精子中,YR:yr=1:1,B正確;C、F1產生的YR的卵細胞的數量要少于YR的精子數量,C錯誤;D、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指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D錯誤。故選B。3、D【解析】原核生物結構比較簡單,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無核膜,只含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詳解】A、原核生物沒有線粒體,但部分生物含有有氧呼吸的酶,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細菌,A錯誤;B、真核生物細胞可以進行有絲分裂,無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原核生物細胞增殖以二分裂方式進行,B錯誤;C、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都以DNA作為遺傳物質,即所有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C錯誤;D、病毒的遺傳物質是核酸,有的是DNA,有的是RNA,D正確。故選D。4、B【解析】人體內以水為基礎的液體叫體液,分成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分為組織液、血漿、淋巴,血細胞生活的內環境是血漿,組織液是大多數組織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淋巴細胞的內環境可以是淋巴和血漿。【詳解】A、人體體液中細胞內液占2/3,細胞外液占1/3,含量較多的是細胞內液,A正確;B、血細胞生活的內環境是血漿,不是血液,B錯誤;C、與細胞外液相比,細胞內液含較多的K+,細胞外液含量較多的是Na+和Cl-,C正確;D、體液中除了大量水以外,還有許多離子(如鈉離子和氯離子)和化合物(如氨基酸、葡萄糖),D正確。故選B。5、B【解析】1、自然界的資源和空間總是有限的,當種群密度增大時,種內競爭就會加劇,以該種群為食的動物的數量也會增加,這就使種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時會穩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長曲線。2、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稱為環境容納量,又稱K值。【詳解】A、分析圖可知,單獨培養條件下,甲藻的K值約為2.0×106個,所以種群增長最快時的種群數量是K/2,即1.0×106個,A正確;B、混合培養時,10~12天乙藻種群數量接近0,所以種間競爭強度低,此時甲藻數量增長緩慢的原因是培養液和空間有限,B錯誤;C、由于空間和資源有限,所以乙藻單獨培養時種群數量呈“S”型增長,C正確;D、據圖可知,混合培養時,乙藻在競爭中處于劣勢導致全部死亡,D正確。故選B。6、C【解析】1、免疫系統的功能:防衛、監控和清除。2、體溫調節的神經中樞位于下丘腦。3、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神經一體液一免疫調節。據此答題。【詳解】A、機體可通過下丘腦→垂體→甲狀腺的分級調節過程,使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產熱增加,A正確;B、發熱會血管舒張,血管中免疫細胞隨著血液的流動加快,可促其向炎癥部位運輸,B正確;C、漿細胞沒有識別病原體的能力,C錯誤;D、若患者出現脫水現象,腦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D正確。故選C。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①.數量②.標志重捕法③.遺傳(基因)④.物種⑤.衰退型⑥.丙⑦.增加⑧.減少⑨.遷入率和遷出率⑩.減少對藏羚羊的獵殺、保護藏羚羊棲息地、控制藏羚羊天敵數量、加強保護野生動物法制宣傳等(答出一項即可)【解析】分析柱形圖可知:圖中Ⅰ、Ⅱ、Ⅲ、Ⅳ分別對應大、中、小、幼四個年齡等級,甲種群Ⅰ>Ⅱ>Ⅲ,年齡結構屬于衰退型;乙種群各年齡段的數目大致相等,屬于穩定型種群,丙種群Ⅲ>Ⅳ>Ⅱ>Ⅰ,年齡結構屬于增長型。據圖2分析,當藏羚羊的種群出生率與死亡率比值R大于1時,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藏羚羊的種群數量會越來越多;當藏羚羊的種群出生率與死亡率比值R小于1時,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藏羚羊的種群數量會越來越少。【詳解】(1)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藏羚羊是動物,活動范圍比較大,活動能力比較強,要調查其種群密度通常采用標志重捕法。(2)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從保持生物多樣性角度分析,我國保護藏羚羊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基因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3)圖中Ⅰ、Ⅱ、Ⅲ、Ⅳ分別對應大、中、小、幼四個年齡等級,甲種群Ⅰ>Ⅱ>Ⅲ,年齡結構屬于衰退型,丙種群Ⅲ>Ⅳ>Ⅱ>Ⅰ,年齡組成類型為增長型,預測此后一段時間丙種群藏羚羊數目將保持增長。(4)據圖2可知,a-b點R值大于1時,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藏羚羊的種群數量會越來越多,年齡結構為增長型;cd段出生率與死亡率比值R小于1時,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藏羚羊的種群數量會越來越少。除了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也直接決定種群數量。對藏羚羊及其棲息地最有效的保護是就地保護措施,即建立自然保護區,減少對藏羚羊的獵殺、保護藏羚羊棲息地、控制藏羚羊天敵數量、加強保護野生動物法制宣傳等。【點睛】本題結合柱形圖,考查了種群的數量特征、估算種群密度的方法、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等多個知識點,意在考查學生對于種群和生物多樣性相關知識的掌握,屬于中等題。8、(1)①.次生②.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2)隨機取樣;適當增加樣方數量;適當增加樣方面積(3)棲息地、食物、天敵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4)①.不同層次土壤內的水分和無機鹽②.光能的利用率(5)方案一:噴灑高效農藥也會殺死大量的松梢螟的天敵,松梢螟容易再度大爆發。方案二:由于松梢螟和天敵長距繭蜂在數量上相互制約,能夠將松梢螟的數量長期控制在較低水平,有利于提高塞罕壩林場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解析】1、群落演替的類型:初生演替:是指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是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來有的植被雖然已經不存在,但是原來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有植物的種子和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生的演替。2、生態位,又稱小生境或是生態龕位,生態位是一個物種所處的環境以及其本身生活習性的總稱。每個物種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態位,借以跟其他物種作出區別。生態位包括該物種覓食的地點,食物的種類和大小,還有其每日的和季節性的生物節律。【小問1詳解】次生演替是指原來有的植被雖然已經不存在,但是原來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有植物的種子和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生的演替。該林場由荒原變為林海的過程因為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故屬于次生演替。【小問2詳解】在用樣方法調查優勢種的種群密度時,為減小調查誤差,應注意隨機取樣、取平均值、適當增加樣方數量和適當增加樣方面積。【小問3詳解】根據上述分析可知,某生物興趣小組擬前往塞罕壩林場調查某棲息動物的生態位,應該調查它的棲息地、食物、天敵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方面。【小問4詳解】立體農業的原理是利用了群落的垂直結構,兩種植物根系深淺搭配,合理利用了(不同層次土壤內的)水和無機鹽(養分),使資源和空間的利用更充分;兩種植物高矮搭配,充分利用了光照等資源。【小問5詳解】方案評價:噴灑高效農藥可以短時間內見效,但噴灑高效農藥,在消滅松梢螟的同時,也會殺死大量的松梢瞑的天敵,松梢瞑失去了天敵的控制,就容易再度大發生,并且還可能造成環境污染。放養松梢螟的天敵長距繭蜂,由于松梢螟和天敵長距繭蜂在數量上相互制約,能夠將松梢螟的數量長期控制在較低水平,有利于提高塞罕壩林場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點睛】本題主要考查群落的演替、種群特征、生態位等內容,要求考生識記相關知識,并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答題。9、(1).下丘腦(2).大腦皮層(3).反饋(4).胰島素(5).甲狀腺激素含量較高,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6).汗液分泌較少【解析】由圖可知:A表示大腦皮層,B表示垂體,C表示胰島A細胞,D表示肝臟。①表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②表示促甲狀腺激素、③甲狀腺激素、④胰高血糖素。【詳解】(1)體溫調節中樞在下丘腦;大腦皮層是所有感覺的產生部位,故產生冷覺的器官A是大腦皮層。(2)垂體產生的促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③是甲狀腺激素,B是垂體,當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多,激素③(甲狀腺激素)反過來作用(抑制)垂體(靶細胞)活動,體現了激素的(負)反饋調節機制。(3)激素④是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而胰島素能降低血糖,二者具有拮抗作用,故與其在血糖調節方面相互拮抗激素是胰島素。(4)人在寒冷環境中,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且該激素可以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故人在寒冷環境比炎熱環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神經興奮性更高;相同飲水量的情況下,冬天由于汗液分泌較少,故尿液比夏天的有所增加。【點睛】本題主要考查體溫調節、血糖調節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10、①.DNA復制②.轉錄③.翻譯④.RNA聚合酶⑤.細胞核⑥.③⑦.在短時間內可以合成大量蛋白質⑧.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⑨.促進酶a合成、抑制酶b合成【解析】DNA復制DNA轉錄翻譯時間細胞分裂的間期個體生長發育的整個過程場所主要在細胞核細胞質中的核糖體條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RNA聚合酶等,ATP酶,ATP,tRNA模板DNA的兩條鏈DNA的一條鏈mRNA原料含ATCG的四種脫氧核苷酸含AUCG的四種核糖核苷酸20種氨基酸模板去向分別進入兩個子代DNA分子中與非模板鏈重新繞成雙螺旋結構分解成單個核苷酸特點半保留復制,邊解旋邊復制,多起點復制邊解旋邊轉錄一個mRNA上結合多個核糖體,依次合成多肽鏈堿基配對A→T,G→CA→U,T→A,G→CA→U,G→C遺傳信息傳遞DNA→DNADNA→mRNAmRNA→蛋白質實例絕大多數生物所有生物意義使遺傳信息從親代傳給子代表達遺傳信息,使生物表現出各種性狀【詳解】(1)題圖甲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個過程分別是DNA復制、轉錄、翻譯。②過程(轉錄)離不開RNA聚合酶的催化,其發生的主要場所是細胞核。mRNA是翻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紹興電動推拉棚施工方案
- 山東杏林科技職業學院《商務英語閱讀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平職業大學《憲法與法理學前沿問題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濟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移動后臺設計與開發》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營口理工學院《藥廠設備及車間工藝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宜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概率論與數理統計II》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裝飾材料與構造》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洛陽文化旅游職業學院《農業環境監測》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煙臺鐵皮房防水施工方案
- 2025至2031年中國水晶活性金深層滋養去角質層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中國重癥腦血管病管理共識課件
- 轉爐煉鋼設備與工藝課件
- 汽車吊車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 電工基礎(中職)完整版教學課件
- 小班語言繪本《小蛇散步》繪本PPT
- 杭州房建工程監理大綱范本
- DB22∕T 2797.1-2017 玄武巖纖維復合筋及玄武巖纖維混凝土設計與施工規范 第1部分:玄武巖纖維復合筋
- 慶陽剪紙藝術:演示文稿
- 人居環境學導論
- 鋼結構設計總說明(新版)
- 2017年中國陵園墓地市場規模現狀分析及十三五投資價值評估報告(目錄)-副本-副本(3)-副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