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陰陽互損
腎藏精氣,內寓真陰真陽,為全身陰陽之根本。因此,無論陰虛或陽虛,多在損及腎臟陰陽或腎
本身陰陽失調的情況下,才易于發生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的陰陽互損病理變化。
概念:指由于陰氣陰液虧耗,累及陽氣生化不足,或陽氣無所依附而耗散,從而在陰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陽虛,形成了以陰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
1.陰損及陽
概念:指由于陽氣虛損,無陽則陰無以生,累及陰液生化不足,從而在陽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陰虛,形成了以陽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
2.陽損及陰
(四)陰陽格拒
1.陰盛格陽
概念:又稱格陽。指陰寒偏盛至極,壅閉于內,逼迫陽氣浮越于外,致使陰陽不相維系順接,而
相互格拒的一種病理狀態。
特點:陰寒內盛為疾病的本質,由于格陽于外,可表現出某些假熱之象,即為真寒假熱證。
表現:如極度衰弱之虛寒證,在面色蒼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躇臥,脈微欲絕陽虛陰盛
基礎上,突然出現面色泛紅(游移不定),煩熱(蓋衣被),口渴(不多飲),言語過多,脈大而無根等
假熱之象,即是陰盛于內,格陽于外,并向陰陽離決發展之危重病證。戴陽證屬此。
2.陽盛格陰
概念:又稱格陰。指陽熱偏盛至極,深伏于里,陽氣被遏,郁閉于內,不能外達于肢體,從而將
陰氣排斥于外的一種病理狀態。
特點:陽盛于內,實熱熾盛,為疾病的本質,但由于格陰于外(實際是陽氣不能外達),可表現出
某些假寒之象,即為真熱假寒證。
表現:如外感熱病,邪熱熾盛,可見壯熱,面紅,氣粗,煩躁,舌紅,脈數大有力等癥,在病勢
發展較重之時,又出現四肢厥冷,脈象沉伏等假寒之象。即是陽盛格陰危重病證。
(五)陰陽亡失
概念:指機體陽氣發生突然性脫失,而致全身屬陽的功能突然嚴重衰竭的病理狀態。
表現:陽氣暴脫亡失,則溫煦、推動、興奮、衛外功能衰竭尤為突出,故可見大汗淋漓,肌膚手足逆冷,面色蒼白,躇臥神疲,脈微欲絕等癥。
概念:指機體陰氣陰液發生突然性大量耗傷或丟失,而致全身屬陰的功能出現嚴重衰竭的病理狀態。
表現:亡陰之時,以寧靜、滋潤與內守等功能衰竭最為明顯,可見氣喘,煩躁不安,手足雖溫而汗多欲脫,面色紅或紫,脈數疾等危重病證。
三、氣、血、津液失常
(一)氣的失常
包括氣虛、氣機失調(即氣滯、氣逆、氣陷、氣閉、氣脫等)。
1.氣虛
概念:指元氣耗損,周身之氣不足及功能減弱,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狀態。
2.氣滯
概念:即氣機郁滯,指氣的流通不暢,郁滯不通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情志內郁;或痰、濕、食積、瘀血等阻遏氣機;或外邪內犯,抑遏氣機;或
因臟腑功能障礙而氣機郁滯;或因氣虛運行無力而郁滯等所致。
表現:氣滯于某一局部,可見脹、悶、疼痛之癥。
3.氣逆
概念:指氣機升降失常,或氣升之太過,或降之不及,臟腑之氣逆上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情志內傷,或飲食寒溫不適,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濁壅阻等引發臟腑之氣上逆所致。
亦有因氣虛而上逆者。
表現:氣逆常見于肺、胃和肝等臟腑。
4.氣陷
概念:指在氣虛病變基礎上發生的,以氣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過,氣的升舉無力而下陷為特征的
病理狀態。
表現:主要表現為“上氣不足”與“中氣下陷”兩方面。上氣不足,指脾氣虛損,升清無力,水
谷精微不能上輸頭目,頭目失養,則可見頭暈眼花,耳鳴,疲倦乏力等癥。中氣下陷,則指脾氣虛損,
2.亡陰
1.亡陽
升舉無力,氣機趨下,降多升少,臟腑組織維系無力,位置下移,可形成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
脫肛等病證。脾氣虛陷,運化失職,清濁升降失調,則可并見腹脹滿重墜,便意頻頻等癥。
5.氣閉
概念:指氣機閉阻,外出嚴重障礙,以致清竅閉塞,出現昏厥等的病理狀態。
表現:臨床所見有閉厥、氣厥、痛厥、痰厥等分別。其發病急驟,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為特點。
并伴有其他相應癥狀。
6.氣脫
概念:即氣不內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狀態。
表現:可見面色蒼白,汗出不止,目閉口開,全身癱軟,手撒,二便失禁,脈微欲絕重虛大無根
等癥。
(二)血的失常
1.血虛
概念:指血液不足,濡養功能減退,以致臟腑百脈、形體器官失養的病理狀態。
表現:多出現全身或局部營養不足,臟腑經絡組織器官功能衰退等證候,可見面色不華,唇、舌、
爪甲色淡無華,眩暈眼黑,心悸怔忡,神疲乏力,形體瘦怯,或手足麻木,關節屈伸不利,或兩目干
澀,視物昏花等癥。
2.血瘀
概念:指血液循行遲緩,或流行不暢,甚則血液瘀結停滯成積的病理狀態。
3.出血
概念:指血液逸出血脈的病理狀態。
三、津液代謝失常
(一)津液不足
概念:指機體津液虧少,致使臟腑、形體、官竅、皮毛失其滋養、濡潤和充盈,從而產生一系列
干燥枯澀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因外感溫熱或燥熱之邪煎灼津液,或邪熱內生,如陽亢生熱,或五志化火耗傷津液;或
大熱、多汗、吐瀉、多尿、失血及大面積燒傷等耗傷津液;或過用、誤用辛燥之劑而傷津;或體虛津
液生成不足,或久病耗傷等,致使津液虧耗而發病。
表現:傷津為主,可見口渴引飲,口、鼻、皮膚干燥,目陷螺癟,大便干燥秘結,小便短少,甚
則轉筋等癥。傷液為主,則可見舌光紅無苔或少苔,唇舌干燥而不欲飲,形瘦肉脫,肌膚毛發枯槁,
其則動風而見肉瞤,手足震顫、蠕動等癥。
(二)津液輸布、排泄障礙
概念:津液的輸布障礙,指津液不能正常轉輸和布散,升降環流遲緩,因而濕濁內生,或滯留于
某一局部,導致津液不化,水濕困阻,或釀痰成飲的病理狀態。津液的排泄障礙,指津液氣化不利,
轉化為汗、尿的功能減退,從而導致水液貯留于體內,或外溢于肌膚,發為水腫的病理狀態。
形成:津液的輸泄障礙,主要與脾、肺、腎、膀胱、三焦的功能失常有關,并受到肝失疏泄病變
的影響。多由脾運化水液功能減退;或肺失宣降;或肝失疏泄,氣滯而水停;或腎的蒸化功能減退;
或三焦水道不利,津液轉化為汗液和尿液之氣化障礙,水液貯留于體內所致。
表現:津液輸布、排泄障礙,其病理表現有三:一是濕濁困阻。二是痰飲凝聚。三是水液貯留,
多由肺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水液代謝障礙,因而水液貯留于肌膚或體內,則發為水腫或腹水等病證。
四、氣血津液關系失常
?
?
?
?
?
氣滯血瘀
氣血兩虛
氣不統血
氣隨血脫
氣虛血瘀
(一)氣血關系
失常
?
?
?
?
?
津停氣阻
氣隨津脫
津血兩傷
津虧血瘀
血瘀水停
(二)津液與氣血的關系失調
課堂練習
A型題
1.頰紅煩躁,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脈微欲絕,屬于
A.陽勝格陰
B.陰勝格陽
C.陰陽偏盛
D.陰陽偏衰
E.陰陽消長
參考答案:B
2.邪正斗爭及其盛衰變化,決定疾病的
A.虛實
B.表里
C.上下
D.內外
E.寒熱
參考答案:A
3.真熱假寒的病機是
A.陰盛格陽
B.陽盛格陰
C.陽虛則寒
D.陰盛則寒
E.陰損及陽
參考答案:B
4.因臟腑功能衰退而內生濕、痰、瘀血等病理產物的病證,屬于
A.實證
B.虛證
C.因虛致實證
D.由實轉虛證
E.真虛假實證
參考答案:C
5.疾病趨向好轉或痊愈是由于
A.正衰邪勝
B.正衰邪衰
C.正盛邪盛
D.正勝邪退
E.正不勝邪
參考答案:D
6.陽偏衰的病機多表現為
A.虛寒證
B.虛熱證
C.實寒證
D.氣虛證
E.寒熱錯雜
參考答案:A
7.人體發病的內在根據是
A.氣血失常
B.陽偏盛
C.陰偏勝
D.正氣不足
E.邪氣入侵
參考答案:D
8.陽偏勝的病理狀態是()
A.臟腑機能障礙
B.病理性代謝產物積聚
C.機能亢奮,熱量過剩
D.陰不制陽,陽相對偏亢
E.陰液不足,火熱內生
參考答案:C
9.“陽勝則熱”的證候性質是()
A.虛熱證
B.假熱證
C.實熱證
D.寒熱錯雜證
E.陽亢耗陰證
參考答案:C
10.
陽氣不足,可發于五臟六腑,其最重要的是()
A.腎陽虛
B.心陽虛
C.肺陽虛
D.肝陽虛
E.脾陽虛
參考答案:A
11.
陰氣不足,可見于五臟六腑,其最主要的是()
A.心陰虛
B.脾陰虛
C.腎陰虛
D.胃陰虛
E.肝陰虛
參考答案:C
12.
容易發生陰陽互損的臟是()
A.心
B.肝
C.腎
D.脾
E.肺
參考答案:C
13.
陰陽不相維系,可出現()
A.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B.陽虛則寒,陰虛則熱
C.陰盛格陽,陽盛格陰
D.陰損及陽,陽損及陰
E.陰虛陽亢,陽虛陰盛
參考答案:C
14.
邪熱內伏,反見四肢厥冷的病機是()
A.陽盛則陰病
B.陰盛則寒
C.陽虛則寒
D.陰損及陽
E.陽盛格陰
參考答案:E
15.
陰盛格陽的證候是()
A.假寒證
B.假熱證
C.實寒證
D.實熱證
E.寒熱錯雜證
參考答案:B
16.
持續高熱,突然體溫下降,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其病理變化為()
A.寒極生熱
B.重陰必陽
C.陽盛格陰
D.陽勝則熱
E.熱極生寒
參考答案:E
17.
不屬于氣機失調的病理變化是()
A.氣虛
B.氣滯
C.氣逆
D.氣閉
E.氣脫
參考答案:A
18.
氣逆最常發作的臟腑是()
A.肺、胃、腎
B.心、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質量工程師考試復習新思路試題及答案
- 電氣行業趨勢電氣工程師試題及答案
- 小學生心理疏導課件封面設計
- 備考計劃的Adobe中國認證設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商務禮儀師考試重點知識試題及答案
- 酒店管理與戰略規劃問題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機械操作模擬試題及答案
- 質量工程師2024年資格考試常見知識與提醒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質量工程師考試模擬試卷與知識點分析試題及答案
- 美食節合作協議二零二五年
- 2025年中考語文《教材字音、字形》梳理
- 2024年上半年教資科目一試題
- 施工員頂崗實習報告范文
- 毽球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 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24版)課件
- 合同審查會簽表
- 儲能電站基礎知識培訓
- 2025年文化傳媒行業組織架構及工作職責
- 2024年3.6kV~40.5kV 交流金屬封閉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環保氣體)
- DB31-T 451-2021 凈水廠用煤質顆粒活性炭選擇、使用及更換技術規范
- 新媒體與社交媒體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