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百家爭鳴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1頁
2.7百家爭鳴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2頁
2.7百家爭鳴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3頁
2.7百家爭鳴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4頁
2.7百家爭鳴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編版|七上|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課程標準: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與思想;通過了解這一時期的生產力水平和社會關系的變化,初步理解“百家爭鳴”局面的產生第7課七年級

上中國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國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國之境,得漢武而后定。123通過了解這一時期生產力水平和社會關系的變化,初步理解百家爭鳴局面的產生,體會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唯物史觀)通過相關史料了解這一時期諸子百家思想主張,學會獲取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和全面認識歷史問題的方法;通過比較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的思想,訓練歷史思辨能力。(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通過領略古人卓越政治智慧,感受中國文化一脈相傳,體會以“天下興”為己任的責任擔當,樹立賡續傳統、復興民族的理想信念。(家國情懷)概念解析:百家爭鳴是指各學派或思想家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辯難,爭相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治國救世的主張。“百家”為泛指,意為數量多,主要分為儒,墨、道、法、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家、兵家、小說家等十家。何為百家?何為爭鳴?CONTENTS二、老子,生于公元前570年,老子地位:我國偉大的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楚國人,姓李,名耳死于公元前500年。,字聃。1.老子二、老子核心“道”是世界萬物的本原和總規律,應順應自然。辯證萬物有對立面并能相互轉化政治“無為而治”,追求“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無為并不是不為,而是不過多干預、讓萬物按自然規律發展。著作《道德經》1.老子材料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材料2:“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材料3:“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生于公元前551年,孔子地位: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魯國人,名丘,字仲尼。死于公元前479年。2.孔子核心思想:“仁”樊遲問仁。子曰:“愛人”。什么是“仁”?人要有愛心、同理心和同情心。仁者愛人如何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處理人與人關系的最高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2.孔子2.孔子政治主張: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恢復西周禮樂制度;為政以德,反對苛政。統治者愛護百姓,體現出民本思想,有利于改善民生;道德教育,有利于社會教化,弘揚正氣。這些對今天提倡的以德治國、建設和諧社會有借鑒意義。【史料實證】你認為孔子提倡“為政以德”“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什么積極意義?

孔子說:“冉有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勇敢;子路遇事輕率,所以要叮囑他慎重。”創辦私學,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在民間學在官府子牛出身貴族子貢出身富商子淵出身貧賤子路出身農民教育思想:2.孔子請按照以下關鍵詞將孔子的教育思想分類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當仁不讓于師”“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2.孔子教育思想:私學出現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

整理文化典籍,保存古代文獻——《詩》、《書》、《禮》、《易》、《春秋》、《樂》思想由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整理成《論語》文化教育:《詩經》書影《春秋》書影影響: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后來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規范對中國社會的發展也具有深遠的影響。啟示:構建和諧公平社會;采取科學的學習方法。2.孔子孔子老子學派理想社會政治主張其他思想儒家

學派創始人道家

學派創始人恢復等級森嚴的禮制社會主張回歸小國寡民的時代用“仁”、道德治理國家,維護禮制反對制度束縛,主張順其自然,無為而治教育思想:有教無類推動私學發展承認制度應隨時代有所改良哲學思想:“道”為萬物本源;辯證法中國古代樸素唯物史觀CONTENTS經濟變革政治變革地主階級唯物史觀:一定的思想觀念是一定的歷史時代的產物,是在它的物質條件和相應的社會關系的基礎上創造和構成的。士階層①經濟大發展:鐵犁牛耕的推廣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為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基礎;②政治大動蕩: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士階層崛起;③文化大繁榮:私學興起,為學術繁榮提供陣地。探究:為何會出現了諸子百家爭鳴?學派人物時代主要思想代表作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荀子戰國墨子莊子韓非戰國戰國戰國戰國實行禮治,禮法并用,明確尊卑等級“兼愛”“非攻”、尚賢、節儉強調順應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強調以法治國,樹立君主的權威,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主張實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擁護正義之戰,強調“仁者無敵”孟子《墨子》《孟子》《莊子》《韓非子》《荀子》孫武春秋軍事理論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閱讀課本,梳理儒、墨、道、法、兵家的基本信息。

【小組探究】如果某個諸侯國偷盜現象嚴重,不同學派會如何看待這這種現象?又會如何治理社會呢?(示例:儒家荀子認為偷盜為人性本惡,主張禮與法共同整治)百家爭鳴爭什么?百家爭鳴怎么爭?論戰辯駁代表不同階級吸收借鑒百家合流在爭鳴中形成共識:希望自身學說作用于現實政治,主張結束混亂,統一思想,統一社會。為新興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奠定思想理論基礎共同發展為后世中華思想文化的源頭活水——治世方案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繁榮,成為我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產生了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百家爭鳴的意義:法家思想中的變革精神,成為歷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圖治的理論武器。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準則;道家思想構成了2000年傳統思想的哲學基礎;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二十大報告摘錄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順應自然仁:愛人有教無類以德治國以法治國兼愛、非攻提倡節儉仁政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