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咸陽市禮泉二中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陜西省咸陽市禮泉二中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陜西省咸陽市禮泉二中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
陜西省咸陽市禮泉二中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
陜西省咸陽市禮泉二中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陜西省咸陽市禮泉二中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賈芝:飛鳴的播谷鳥1913年,賈芝出生于山西襄汾縣。1932年,到北京中法大學經濟系學習。他崇拜法國象征派詩人,和同學結成詩社。1937年,賈芝在戴望舒主編的《新詩》上發表了《播谷烏》,成為他那一時期的代表作:我第一次聽見它/“布谷布谷”的叫./叫了一聲,/又飛到哪兒去了?他意識到,自己應該是一只飛嗚的播谷鳥。詩人艾青是賈芝延安時期的朋友,他打趣地叫賈芝“播谷烏詩人”。1988年第四次文代會上,艾青還耿耿于懷地對賈芝說:“好好的詩不寫,搞什么民間文學?”賈芝也不想爭辯什么。在他看來,自己仍然是一只播谷鳥,在民間文學這塊園地開拓、耕耘、播谷。賈芝真正關注和熱愛民間文學是從延安開始的。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一場轟轟烈烈的向民間文藝學習的熱潮興起于陜北的山山峁峁。賈芝搜集民歌、民間故事,還創作發表了數十首寫戰士、農民、工人的新詩。從創作到生活,他徹底摒棄了在北京時的浪漫情懷與紳士風度,完完全全成為一介草民,灰布棉襖外面系一根草繩,斷了腿的眼鏡用線繩套在耳朵上,唯一留下的一點痕跡,大概只有他隨身帶著的那把意大利小提琴了。1950年,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現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創建,賈芝任秘書組組長,包攬了民研會幾乎全部大小事情,刻圖章,接待來訪,回信,買房作會址,買文具,當會計,一小筆經費就放在賈芝的口袋里,口袋變成了民研會的錢拒?!罢埥o鄉下老婆一一民間文學讓個座。”這是賈芝常說的一句話。他還說:“半個世紀以來,我的主要文藝活動就是為‘鄉下老婆’爭座位。我們成立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也好,創辦《民間文學》、《民間文學論壇》也好,不為別的,就是為這個。”1951年,蕭三知道賈芝是學法文的,寫信給周恩來,建議調他到世界保衛和平委員會工作。周總理立即批示,限他一個禮拜內攜家屬前往布拉格。賈芝接到周總理簽署的調令,意外的高興,卻又意外的惆悵。民研會當時正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他能一走了之嗎?賈芝去文化部找沈雁冰和周揚兩位部長。沈雁冰說:“你走了,自然就搞不了民研會了!”賈芝隨即要求考慮派別人去,兩位部長商量了一陣,決定派另外一位同志去了布拉格。上世紀八十年代,賈芝身穿破舊的中山服,斜挎著背包,像趕場一樣奔忙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國文聯兩個單位的學術或黨組會議。同事們看到他匆忙狼狽又不修邊幅的樣子,不禁調侃:“遠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飯的,仔細一看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辟Z芝倒不介意,還挺開心,絲毫沒有一些人說到這句話時那種埋怨待遇低、不受重用、酸溜溜的感覺。對于民間文學工作來說,調查釆錄是第一位的,既是為研究做準備,又是研究的一部分,是研究的過程。賈芝的研究拋開靜坐書齋的研究,實現了與田野的對接。他的研究論文大多是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民間文學是鮮活的文學,研究活的文學就不能離開它生長的土地和環境。一位來自基層的學者曾經對賈芝說:“你們是巴我們那里游在水里活潑潑的魚拿來曬成魚干再研究?!彼鸷沉?,時時以此提醒自己,到田野中去,不僅僅是考察與作業,更是雙向的滲透與交融。賈芝每年都出行,大多去邊關小鎮、偏僻山寨。2002年,他90歲,1月到廣西宜州考察劉三姐故鄉,3月到上海參加學術會議,9月到江蘇常熟白茆鄉考察白茆山歌,到蘇州吳縣考察民間工藝,11月到湖北宜都青林寺考察健語村,2004年3月又去河北趙縣考察“二月二”民俗節日。后來,他不大出門了,但家中客人不斷,帶來各地的信息。改革開放以后,賈芝越來越感到中國的民間文學應該走向世界,展現自己的異彩,躋身世界文化之林。他去了十幾個國家,介紹中國的民間文學。他是一只永不知疲倦的播谷鳥。(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A.“播谷鳥”的稱號源于賈芝的詩歌《播谷鳥》,艾青稱他為“播谷鳥詩人”,但賈芝真正作為一只耕耘的“播谷鳥”,還是體現在民間文學這塊田地間。B.1942年賈芝深受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影響,從此他真正關注和熱愛民間文學,不再搞詩歌創作,而是專心搜集民歌和民間故事。C.賈芝和民眾百姓融為一體,為民間文學研究做了出色的工作,他特意穿戴破舊,把自己打扮成貧民的形象,完全拋棄了過去的浪漫情調和紳士風度。D.賈芝形象的把民間文學比成“鄉下老婆”,自己一生的主要工作都是為民間文學爭得一席之地,不論是在單位工作,還是到田間地頭,都是為此而努力。E.賈芝意識到要搞好民間文學工作,調查采錄是第一位的,因此90歲高齡的他還親自到民間考察;后來就不大出門了,也就失去了接觸民間文學的機會。(2)賈芝聽了基層學者的話后為什么會受到震撼?(3)在“民間文學”這塊園地,賈芝都做了哪些工作?請簡要概括。(4)面對是前往布拉格工作,還是繼續搞“民研會”的兩難選擇,最終賈芝還是選擇了后者。你如何看待的選擇?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1)AD(2)①因為基層學者的話讓賈芝認識到民間文學一旦脫離了它生長的土地和環境就會失去生命力。②因為基層學者的話讓賈芝意識到搞民間文學研究不能只靜坐在書齋中,必須到民間去。(3)①親自到民間搜集民歌、故事,調查采錄。②全面主持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工作。③創辦《民間文學》、《民間文學論壇》等。④把中國的民間文學推向世界。(4)贊同他的選擇:①選擇應該從自己的熱愛出發,賈芝深深的熱愛民間文學,他的選擇是他的最愛。②當時民研會正處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困境中他勇于承擔,他的選擇體現著負責任的態度。不贊同他的選擇:①當時國家急需外交人才,選擇不應只考慮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應服從國家的需要。②外交工作同樣可以施展他的才華。略2.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元畫與宋畫有極大不同,有很多差異。然而最重要的差異應是由社會急劇變化帶來的審美趣味的變異。蒙古族進據中原和江南,嚴重破壞了生產力,大量漢族知識分子也蒙受了極大的屈辱和壓迫,其中一部分人或被迫或自愿放棄“學優則仕”的傳統道路,把時間、精力和情感思想寄托在文學藝術上。山水畫也成為這種寄托的方式之一。院體畫隨著趙宋王朝的覆滅而衰落、消失,而隨著社會條件的變異,山水畫的領導權和審美趣味落到了元代的在野士大夫知識分子手中?!拔娜水嫛闭酱_立。盡管后人總愛把它的源頭追溯到蘇軾,而南宋時期大概也確有一些已經失傳的不同于院體的文人畫,但從歷史整體情況和現存作品實際看,文人畫作為一種體現時代精神的潮流出現在繪畫藝術上,似仍應從元——并且是元四家算起。

“文人畫”的基本特征,就是文學趣味的異常突出。宋畫是形似與神似、寫實與詩意的融合統一,矛盾雙方處在和諧狀態。但形與神、對象(境)與主觀(意)這對矛盾繼續發展,在元代這種社會氛圍和文人心理的影響下,神與主觀絕對壓倒形與對象而直接表露,走到與宋畫不同的境地:形似與寫實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而主觀的意興心緒得到了極力強調。《藝苑卮言》說:“人物以形模力先,氣韻超乎其表;山水以氣韻為主,形模寓于其中?!边@就也把“形模”在山水畫中的地位和意義放在非常次要以至附屬的地位,與北宋初年那樣講究寫真形似,形成了鮮明對比。元代著名畫家倪云林說:“仆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p>

與文學趣味相平行,并具體體現這一趣味構成元畫特色的,是對筆墨的突出強調。這是中國繪畫藝術又一次創造性的發展,而元畫也因此才獲得了它所獨有的審美成就。也就是說,在文人畫家看來,繪畫的美不僅在于描繪自然,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畫本身的線條、色彩亦即所謂筆墨本身。筆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現對象(景物)的相對獨立的美。它不僅是一種形式美、結構美,而且在這形式結構中能傳達出人的種種主觀精神境界、氣韻、興味。

正是這時,書法與繪畫密切結合起來。從元畫開始,強調筆墨、重視書法趣味成為繪畫的一大特色。線條自身的流動轉折,墨色自身的濃淡、位置,它們所傳達出來的情感、力量、氣勢、時空感,構成了重要的美的境界。任何逼真的攝影之所以不能替代繪畫,其實正在于后者有筆墨本身的審美意義在。筆墨所蘊含的美是自然界所不具有的,而是由人們長期提煉、概括、創造出來的美。元代名畫家名書法家趙孟頫說:“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畫家、書法家兼詩人,一身三任焉,自茲成為中國山水畫家的一種基本追求和理想。

與此相輔而行,從元畫大興的另一種中國畫的獨有現象,是在畫上題字作詩,以詩文來直接配合畫面,使兩者相互補充,這是唐、宋和外國都少有和不可能有的。唐人絕少題詩書款,宋人題詩書款常藏于石隙樹根處,一般不使之過分侵占畫面,以免影響對畫面的欣賞。元人則大不同,畫面上的題詩寫字有時多達百字十數行,占據了很大畫面,而元人有意識地使它成為整個構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方面使書、畫兩者以同樣的線條美來彼此配合呼應,另一方面,通過文字所明確表述的含義,來加重畫面的文學趣味和詩情畫意。

(選自李澤厚《美的歷程》,有改動)

1.下列關于“文人畫”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元代文人畫在繪畫藝術上體現了時代精神的潮流,而后人總愛把文人畫的源頭追溯到南宋。B.元代文人畫的形成結構中能傳達出人的種種主觀精神境界、氣韻、興味。C.元代文人畫與宋畫風格不同,極力強調主觀意興心緒。D.元代文人畫是是一種寄托當時社會變化時期一些漢族知識分子的情感的方式。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A.元朝取代宋朝,社會發生了急劇變化,這種變化使得人們的審美趣味也發生了變化,這就使元畫與宋畫有極大不同。B.宋畫是形似與神似、寫實與詩意的融合統一,這種矛盾在元畫中得到了解決。C.畫面上寫字題詩是元畫的獨有現象,畫面上的寫字題詩常常占據了很大畫面,成為了整個構圖的重要組成部分。D.在文人畫家看來,繪畫的美不在于描繪自然,而在于或更在于描畫本身的線條、色彩亦即所謂筆墨本身。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元代文人畫的基本特征就是文學趣味的異常突出和對筆墨的突出強調。其中前者是在元代社會氛圍和文人心理的影響下形成的。B.元畫流動轉折的線條,濃淡的墨色能傳達情感、力量、意興等,構成重要的美的境界,這使得任何逼真的攝影都比不上繪畫。C.元畫中的寫字題詩既可以使書、畫兩者以同樣的線條來彼此配合呼應,又可以加重畫面的文學趣味和詩情畫意。D.元畫獨有的審美成就就在于元代文人畫家在繪畫時不僅注重描繪自然的美,更注重描畫本身的線條、色彩。參考答案:1、A(“而后人總愛把文人畫的源頭追溯到南宋”應為“北宋”,對應第一段原文“盡管后人總愛把它的源頭追溯到蘇軾”)2、A(C項根據原文“唐人絕少題詩”可知“畫面上寫字題詩是元畫的獨有現象”錯誤;B這種矛盾得到了解決錯誤,D項原文是“不僅、而且”的關系)3、B(“這使得任何逼真的攝影都比不上繪畫”表述錯誤,文中只是說任何逼真的攝影“不能代替繪畫”)

略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根藝根的藝術,是一種奇巧結合、天人合一的獨特造型藝術。它用具有自然美的各種根材形態,創造出多姿多彩的美的形象,使人獲得不同的審美感受和審美理想。根藝作為造型藝術的一種,有其鮮明獨到的審美特征。根藝是單純與豐富的對立統一。根藝與繪畫一樣,是通過塑造靜態的視覺藝術形象來反映現實生活的,發現和創造是它們的主要特征。所謂發現和創造,就是表現形體。對造型藝術,鑒賞者又都是通過視覺對存在于空間的藝術形體進行鑒賞的,這是它們的共同審美特征。中國畫的造型是在平面上進行的,它是畫家運用一定的物質手段和技巧,通過筆、墨、紙以及墨法、空白等在平面的畫幅上創造的一種美感;而根藝大都又是立體形式的,它的形體具有實際的長度、寬度、高度,給人一種自然與人工共同創造之美。所以根藝和繪畫雖然同屬于造型藝術,但繪畫是以兩度空間反映現實,而根藝大都又是以三度空間反映現實,這是兩者的主要區別。具有空間立體感的根藝,一方面比繪畫更為具體生動,另一方面又不能像繪畫那樣直接而細膩地描繪表現對象的活動環境,也不能像繪畫那樣廣闊、自由地再現人物或事物之間的關系及其發展過程。因此,根藝美術家在進行創作時,就有必要對現實的根材進行更集中、更典型的提煉,把豐富的思想內容寓于根的自然形態之中,以達到單純與豐富的統一。所以,鑒賞一件優秀的根藝作品,也應該是通過概括單純的藝術形象,借助于聯想和想象去感受和領悟根藝美術家所要表達的自然根的豐富思想內容及獨特的藝術形象。由于根藝是一種具有立體感的藝術,因此觀看者可以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離去進行鑒賞,從中獲得的是不盡相同的審美感受,這同樣也表現了根藝單純與豐富對立統一的審美特征。根藝是靜態與動態的對立統一。作為一種立體的造型藝術,根藝只能表現行為的一個片刻,為了獲得生動具體的審美效果,它總是以靜態的造型表現出它的過去和未來,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根藝的動態美。動態使根藝形象表現出精神,表現出生命,“馬空冀北”根藝美術作品的創作,就是這方面的實例。這是根藝美術以靜態的造型來表現運動,是靜態和動態的對立統一。根材是根藝審美的主要部分。在繪畫和雕塑藝術的鑒賞中,所使用的物質材料具有審美的價值。根藝所使用的物質材料比雕塑所使用的材料更有審美價值,因為每一件根藝作品的表現力依賴于根材本身的自然美的形態。由于根材是根藝美術作品審美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根藝美術家在創作時,應十分重視把選擇什么樣的根材和整個藝術形象的塑造結合起來考慮。6、下列各項中關于“根藝”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根藝是單純與豐富對立統一的造型藝術,用有自然美的根材形態來創造多彩的形象。B、根藝通過塑造靜態的形象來反映生活,觀賞者通過視覺對塑造的藝術形體進行鑒賞。C、根藝是一種立體的造型藝術,它除了可以表現行為的某一個片刻外,還可以表現行為的過程。D、作為造型藝術,根藝以靜態的造型表現出動態行為的瞬間,具有動態美。7、本文認為根藝是天人合一的藝術,以下不屬于其依據的一項是(

)A、根藝的動態美表現出精神,表現出生命,“馬空冀北”根藝美術作品的創作就是實例。

B、創作根藝,對根材進行集中、典型的提煉,把豐富的思想內容寓于根的自然形態中。C、根藝的單純是指外在形體,豐富是指藝術家、欣賞者再造的藝術形象。D、根藝的形體具有實際的長度、寬度、高度,給人一種自然與人工共同創造之美。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根藝具有空間立體感,比繪畫更具體生動,但不像繪畫那樣廣闊、自由地再現人物。B、欣賞根藝可從不同側面、角度、距離進行,所以根藝本身表現出含意的豐富性。C、中國畫造型是在平面上進行的,根藝大都是立體形式的,兩者反映現實的角度不同。D、根藝作品的審美價值取決于根材自身的價值和根藝美術家的藝術水平。

參考答案:、6、C(由原文可知,“根藝只能表現行為的某一片刻”。)7、A(由原文可知,作者舉“馬空冀北”的例子是為了說明“根藝是靜態與動態對立統一”的道理,它并不能證明“根藝是一種天人合一的藝術”。)

8、B(根藝作品本身不存在所謂含意豐富性的問題,它應是通過欣賞者借助于聯想和想象去感受和領悟才得以實現的。)略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文,完成第7-12題。(共10分)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羲之幼訥于言,人未之奇。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深為從伯敦、導所器重。時陳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時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于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鑒曰:“王氏諸少并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鑒曰:“正此佳婿邪!”記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養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謝安未仕時亦居焉。孫綽、李充等皆以文義冠世,并筑室東土與羲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自為序以申其志。

性好鵝,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新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送耳?!濒酥廊粚懏?,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嘗至門生家,見篚幾滑凈,因書之,真草相半。后為其父誤刮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羲之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每自稱:“我書比鐘繇,當抗行;比張芝草,猶當雁行也。”曾與人書云:“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時驃騎將軍王述少有名譽,與羲之齊名,而羲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述先為會稽,以母喪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詣。述每聞角聲,謂羲之當侯己,輒灑掃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顧,述深以為恨。

(《晉書·王羲之傳》)7.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

人未之奇

奇:認為奇特B.

然聞信至,咸自矜持

信:來信C.

善鳴,求市未能得

市:買D.孫綽、李充等皆以文義冠世

冠:位居第一

8.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謝安未仕時亦居焉

便有終焉之志B.遂以女妻之

烹以待之C.羲之自為序以申其志

為寫《道德經》D.時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于導

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9.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與現代漢語不相同的一項是A.以骨鯁稱

B.深為從伯敦、導所器重C.咸自矜持

D.而羲之竟不顧

10.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為”性格的一組是①飄若浮云,矯若驚龍②唯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

③羲之雅好服食養性,不樂在京師④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

⑤后為其父誤刮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⑥止一吊,遂不重詣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11.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羲之是司徒王導的堂侄子,年幼時并沒有顯出什么特異之處,成人后擅長隸書,被稱為古往今來的佼佼者。后來被太尉郗鑒相中,成為郗家的乘龍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與謝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寫下著名的《蘭亭序》以抒發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書法精湛,不但擅長楷書和草書,而且主張學習書法應該全身心地投入,只不過為人狂放傲岸,言談之間常常把自己與鐘繇、張芝相提并論。

D.王羲之素來輕視驃騎將軍王述,他在會稽任職時恰逢王述母親逝世,但他只去吊唁了一次,王述對此深為怨恨。

把下列文言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2.

(1)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譯文:

(2)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譯文:

(3)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譯文:

參考答案:7.B(“信”應為“使者”)

8.A(A組中的“焉”均為兼詞“于之”;B組中的“以”前者為“把”介詞,后者為連詞;C組中的“為”前者為動詞相當于寫,后者為介詞“替”;D組中的“于”前者為“向”,后者為“在”。)9.D(A項中的“骨鯁”古今意思相同,都是“耿直”的意思;B項中的“器重”古今都指看重;C項中的“矜持”古今都指是竭力保持莊重;D項中的“不顧”文中的意思是“不去看望”,現在的意思是“不照顧”或“不考慮”。)10.C(①是王羲之的書法特點,③是王羲之的淡泊的性情,⑤是王羲之書法為時人所重的表現。)11.D(王述擔任會稽郡守時適逢母喪,王羲之接替了他的職務,時間點表述有問題;另外,“恨”不應解釋為“怨恨”,當作“遺憾”。)12.(1)如果別人能這樣入迷,不一定趕不上他。(譯出大意得1分;“使”、“耽”兩詞,譯對一個得1分。共3分)(2)為何要飛至九萬里高空而南行呢?(奚……為,之,共2分)(3)本來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看待是虛妄的。(固、一、齊共3分)附參考譯文: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導的堂侄。王羲之小時候不善言談,人們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處。長大后,他很善于辯論,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稱。他特別擅長書法,是古今以來的第一人。人們稱贊他的書法筆勢“飄若浮云,矯若驚龍”。他的伯父王敦、王導都很看重他。陳留(今河南開封附近)人阮裕在當時享有盛警,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悅、王承視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都鑒派門生來見王導,想在王家子弟中選位女婿。王導讓來人到東邊廂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門生回去后,對都鑒說:“王家子弟個個不錯,可是一聽到有信使來,都顯得拘謹不自然,只有一個人坐在東床上,坦腹而食,若無其事?!倍艰b說:“這正是我要選的佳婿?!币淮蚵?,原來是王羲之??よb就把女兒嫁給了他。

羲之很喜歡服藥頤養性情,不喜歡在京城,剛到浙江,便有終老于此的志向。會稽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名士薈萃。謝安未做官時就住在這里。還有孫綽、李充等人,皆以文章蓋世,他們都在這里建有住宅,與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樣好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宴集,并親自作序,來抒發自己的志向。

王羲之生性愛鵝,會稽有一位孤老太太養了只鵝,叫聲很好聽,他想買而未能得,于是就帶著親友去觀看。誰知老太太聽說他要來,竟把鵝烹煮了,準備招待他,他為此難過了一整天。當時,山陰有位道士,養了一群鵝,王羲之去觀看時非常高興,多次懇求道士要買他的鵝。道士對他說:“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經》,這群鵝就全部送給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筆,寫好后把鵝裝在籠子里回去了,一路上樂不可支。還有一次,他到學生家去,看見人家的篚木矮桌潔凈光滑,就在上面寫起字來,一半楷書,一半草體。后來那位學生的父親無意中把這些字給刮去了,他的學生懊悔了好幾天。他的書法在當時就很被世人看重,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稱;“我的書法和鐘瑤相比,可以說不相上下;和張芝的草書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經寫信給人說:“東漢張芝臨池學寫字,池水都變成黑色,如果天下人象他那樣沉迷于書法,也不一定比他差?!?/p>

驃騎將軍王述少有聲譽,與王羲之齊名,但王羲之卻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會稽內史,因為母親去世,就辭職守喪,王羲之來接替他的職務,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門。王述每次聽到外面有號角聲,總以為王羲之來看望自己,連忙灑掃以待,這樣過了一年,而王羲之竟然不去看望,王述深以為遺憾??剐?、雁行:都指并列。

略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共23分)豆盧寧,字永安,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后也。高祖勝,以燕?;适汲鯕w魏,授長樂郡守,賜姓豆盧氏?;蛟票比酥^歸義為“豆盧”,因氏焉,又云避難改焉,未詳孰是。父萇,魏柔玄鎮將,有威重,見稱于時。武成中,以寧勛,追贈柱國大將軍、少保、涪陵郡公。寧少驍果有志氣身長八尺美姿容善騎射魏永安中以別將隨爾朱天光入關以破萬俟丑奴功賜爵靈壽縣男嘗與梁定遇于平涼川,相與肄射,乃相去百步懸莎草以射之,七發五中,定服其能,贈遺甚厚。天光敗,從侯莫陳悅。及周文?討悅,寧與李弼來歸。孝武西遷,以奉迎勛,封河陽縣伯,后進爵為公。從禽竇泰,復弘農,破沙苑,除武衛大將軍、兼大都督。大統七年,從于謹破稽胡帥劉平伏于上郡。及梁定反,以寧為軍司,監隴右諸軍事。賊平,進位侍中、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九年,從周文迎高仲密,與東魏戰于芒山。遷左衛將軍,進爵范陽郡公。十六年,拜大將軍。羌帥傍乞鐵匆及鄭五丑等反叛,寧討平之。恭帝二年,改封武陽郡公,遷尚書右仆射。周孝閔帝踐祚,授柱國大將軍。武成初,出為同州刺史。遷大司寇,進封楚國公,邑萬戶,別食鹽亭縣一千戶,收其租賦。保定四年,授岐州刺史。屬大兵東討,寧輿疾從軍。薨于同州。贈太保、十州諸軍事、同州刺史,謚曰昭。初,寧未有子,養弟永恩子績。及生子贊,親屬皆請贊為嗣。寧曰:“兄弟之子猶子也,吾何擇焉?!彼煲钥兯?。時以此多之。及寧薨,績襲爵。①周文:北周文皇帝宇文泰,西魏的實際掌權者,亦是北周政權的奠基者,宇文泰殺孝武帝,立元寶矩為帝,是為西魏。從此宇文泰專制長達20年,其子建北周,追謚曰文皇帝。豆盧寧時為西魏、北周將領。(節選自《北史·豆盧寧傳》)

4.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寧少驍果/有志氣/身長八尺/美姿容/善騎射/魏永安中/以別將隨爾朱天光入關/以破萬俟丑奴功/賜爵靈壽縣男B.寧少驍/果有志氣/身長八尺/美姿容/善騎射/魏永安中/以別將隨爾朱天光入關/以破萬俟丑奴功/賜爵靈壽縣男C.寧少驍果/有志氣/身長八尺/美姿容善/騎射/魏永安中/以別將隨爾朱天光入關/以破萬俟丑奴/功賜爵靈壽縣男D.寧少驍/果有志氣/身長八尺/美姿容善/騎射魏永安中/以別將隨爾朱天光入關/以破萬俟丑奴/功賜爵靈壽縣男5.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賜姓,多指天子以國姓(皇室姓氏)賜與功臣,以示褒寵,有時也據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績而賜姓。B.在古代,除、拜皆指授予官職、任命,而遷、進則用來指官位的晉升。C.踐祚,指皇帝登上帝位。踐的意思是踩、踏;祚,本意指福分、福運,這里特指帝位。D.古人對身故有多種描述方式,《禮記》有云: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豆盧寧出身名門貴族。其父生前德高望重,被當時的人們所稱頌,死后憑借功勛被追贈為柱國大將軍、少保、涪陵郡公。B.豆盧寧勇擔重任,深受賞識重用。豆盧寧和李弼率領眾人歸順宇文泰后因恭迎孝武帝西遷,被連續加封,以后又因輔從、征戰、平叛等功勞多次被加官進爵。C.豆盧寧忠于國事,鞠躬盡瘁。他擔任岐州刺史時,恰巧大軍東征,仍抱病登車隨大軍出征。在同州去世。D.豆盧寧仁厚重情,不以親疏論人。他不同意親屬更換繼承人的建議。親子出生后仍把養子當作自己的繼承人。死后養子繼承了他的爵位。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及課本選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4分)(1)嘗與梁定遇于平涼川,相與肄射,乃相去百步懸莎草以射之,七發五中,定服其能,贈遺甚厚。(5分)(2)寧曰:“兄弟之子猶子也,吾何擇焉。”遂以績嗣。時以此多之。(5分)(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4分)參考答案:4.A5.B遷,指的是變動官職的意思,不一定是晉升6.A死后憑借功勛被追贈為柱國大將軍”錯,原文“以寧勛,追贈柱國大將軍”因憑借其子豆盧寧之功被追贈大將軍。7.(1)豆盧寧曾經跟梁定在平涼川相遇,兩人一起練習射箭。豆盧寧就在百步之外懸掛莎草向它射去,一共射出七箭,中了五箭。梁定佩服他的才能,贈送給他豐厚的財物。(2)豆盧寧說:“兄弟的兒子,猶如自己親生的兒子一樣,我還挑選什么呢?”于是把豆盧績當作自己的繼承人,世人因此都稱贊他。(3)至于順應天地萬物之性,駕馭六氣的變化,來遨游在無窮無盡的境界,那他將憑借什么呢?

譯文:豆盧寧,字永安,是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是前燕皇室旁支,北地王慕容精之后。豆盧寧的高祖父慕容勝在燕地,于皇始初年歸順北魏,授任長樂郡守,道武帝拓跋珪賜姓豆盧,一說鮮卑人稱歸義為“豆盧”,故以此為姓,又一說是因為避難而改。豆盧寧的父親豆盧長是柔玄軍鎮的鎮將,有威嚴,被當時的人所稱頌。武成初年,因為豆盧寧顯著的功勛,朝廷追贈豆盧長為柱國大將軍、少保、涪陵郡公。豆盧寧年輕時勇猛果敢,有志氣,身高八尺,容貌俊美,擅長騎馬射箭。永安年間,憑借別將的身份跟隨爾朱天光入關,加任都督。又因打敗萬俟丑奴的功勞,賜爵位靈壽縣男。豆盧寧曾經跟梁定在平涼川相遇,兩人一起練習射箭。豆盧寧就在百步之外懸掛莎草向它射去,一共射出七箭,中了五箭。梁定佩服他的才能,贈送給他豐厚的財物。爾朱天光戰敗后,侯莫陳悅謀反,宇文泰征討侯莫陳悅,豆盧寧和李弼率領眾人歸順宇文泰。北魏孝武帝西遷,豆盧寧以奉迎之功,被封為河陽縣伯,后來被晉封為公,豆盧寧跟隨宇文泰生擒竇泰,收復弘農,攻破沙苑,朝廷授任他為武衛大將軍,兼任大都督。大統七年,豆盧寧跟從于謹在上郡打敗稽胡統帥劉平伏。到梁定謀反時,朝廷任命豆盧寧為軍司,監察隴右諸軍事。賊軍叛亂平定后,豆盧寧的官位提升為侍中、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統九年,豆盧寧跟從宇文泰迎接高仲密,與東魏軍隊在邙山作戰,又升任左衛將軍,進爵為范陽郡公,大統十六年,豆盧寧被任命為大將軍。羌人主帥傍乞鐵忽和鄭五丑等人反叛,豆盧寧率領眾將前往討伐,平定叛亂。西魏恭帝二年,朝廷改封豆盧寧為武陽郡公,升任尚書右仆射。北周孝閔帝即位,授任豆盧寧為柱國大將軍。武成元年,豆盧寧出任同州刺史。升任大司寇,進爵楚國公,食邑一萬戶,另加鹽亭縣食邑一千戶,收取那里的租稅。保定四年,豆盧寧擔任岐州刺史。恰巧大軍東征,豆盧寧抱病登車跟從大軍出征。在同州去世,朝廷追贈他為太保,同州、鄘州等十州諸軍事,同州刺史。謚號昭。當初豆盧寧還沒有兒子時,就收養弟弟豆盧永恩之子豆盧績。等到生下兒子豆盧贊,親屬都來請求讓豆盧贊作為繼承人。豆盧寧說:“兄弟的兒子,就好像自己親生的兒子一樣,我還挑選什么呢?”于是把豆盧績當作自己的繼承人,世人因此都稱贊他。等到豆盧寧去世,豆盧績承襲了他的爵位。

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題。歐陽修字永叔,廬陵(在今江西省)人。四歲而孤,母鄭,守節自誓,親誨之學,家貧,至以荻畫地學書。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及冠,嶷然①有聲。宋興且百年,而文章體裁,猶仍五季余習,士因陋守舊,論卑氣弱。蘇舜元、舜欽、柳開、穆修輩,咸有意作而張之,而力不足。修游隋,得唐韓愈遺稿于廢書簏中,讀而心慕焉。苦志探賾,至忘寢食,必欲并轡絕馳而追與之并。舉進士,試南宮第一,擢甲科,調西京推官。始從尹洙游,為古文,議論當世事,迭相師友。與梅堯臣游,為歌詩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為館閣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貶,在廷多論救,司諫高若訥獨以為當黜。修貽書責之,謂其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若訥上其書,坐貶夷陵令。仲淹使陜西,辟掌書記。修笑而辭曰:“昔者之舉,豈以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進可也?!毙拚撌虑兄保艘曋绯?,帝獨獎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歐陽修者,何處得來?”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誥。故事,必試而后命,帝知修,詔特除之。知嘉祜二年貢舉,時士子尚為險怪奇澀之文,號“太學體”,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輒黜。畢事,向之囂薄者伺修出,聚噪于馬首,街邏不能制;然場屋之習,從是遂變。修以風節自持,既數被污蔑,年六十,即連乞謝事,帝輒優詔弗許。及守青州,又以請止散青苗錢,為安石所詆,故求歸愈切。熙寧四年,以太子少師致仕。五年,卒,贈太子太師,謚曰文忠。為文天才自然,豐約中度。其言簡而明,信而通,引物連類,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獨騖,眾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師尊之。獎引后進,如恐不及,賞識之下,率為聞人。曾鞏、王安石、蘇洵、洵子軾、轍,布衣屏處,未為人知。修即游其聲譽,謂必顯于世。篤于朋友,生則振掖之,死則調護其家。奉詔修《唐書》紀、志、表,自撰《新五代史》,法嚴詞約,多取《春秋》遺旨。蘇軾敘其文曰:“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識者以為知言。(《宋史》)嶷然①:高峻的樣子1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四歲而孤

孤:孤單

B、知嘉祜二年貢舉

知:主持C.宋興且百年

且:將近

D.擢甲科

擢:選拔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2分)(

)A、①士因陋守舊。

B、①又以請止散青苗錢②風云因而變色。

②王好戰,請以戰喻C、①修笑而辭曰

D、①司諫高若訥獨以為當黜②童子莫對,垂頭而睡

②并以為國人讀茲編者勖。15.下列對材料的概括和分析,表述有誤的一項是(2分)(

)A、韓愈倡導古文運動后,由于五代戰亂的長期影響,北宋開國后的文壇依然長期不景氣。歐陽修決心以實際行動和志同道合者共振韓愈古文改革之風。B.范仲淹因為參論政事被貶,修為他在朝廷上辯護,司諫高若訥堅持認為范仲淹要被貶。修寫信給他,說他不知道羞恥。若訥上呈了這封信,范仲淹還是被貶做了夷陵令。C.歐陽修主持國家級選拔人才的考試時,凡寫險怪奇澀的“太學體”文章者一律不錄取,事畢,歐陽修雖受到一些人的反對和攻擊,但在改變時代文風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D.歐陽修“做人”和“做文”均稱楷模,在他的宣揚和選拔下,三蘇、王安石和曾鞏都先后嶄露于文壇或政壇,歐陽修當之無愧地被稱為北宋文壇領袖。他對朋友做到了“生則振掖之,死則調護其家”。16.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宋興且百年,而文章體裁,猶仍五季余習,士因陋守舊,論卑氣弱。(3分)

(2)故事,必試而后命,帝知修,詔特除之。(3分)

(3)修以風節自持,既數被污蔑,年六十,即連乞謝事,帝輒優詔弗許。(4分)

參考答案:13、A(孤:從小死去父親)

14、C(A①沿襲,②因為;B①因為,②用;D①認為,②作為)15、B(是歐陽修被牽連治罪,貶做了夷陵令?!白H夷陵令”)16、(1)宋朝興起將近百年,而文章體裁還是承襲五代的遺風,士人大多因循守舊,寫的文章見識低下,文氣衰弱。(“且”“仍”“卑”各1分,)

(2)按慣(舊)例,對這個官職必須先考試而后才能任命,仁宗了解歐陽修,詔令特意授予他。(“故事”“除”各1分,句意1分)

(3)歐陽修以高風亮節嚴格要求自己,多次遭到污蔑之后,六十歲時,就接連上書請求辭去官職,皇上則下詔書對他更加優待,不允許他退休。(“數”“被”“乞謝事”各1分,句意1分)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小說家應盡可能把人物對話寫的流利自然,__①__生動活潑,__②__不能完全像實際說話。__③__講故事或作報告,__④__又決不能像日常說話那樣支離破碎,__⑤__不寫稿子,__⑥__應像一篇文章。

①②③④⑤⑥A∕雖然而卻即使也B∕可是∕而雖然但C盡管∕而卻雖然但D雖然卻可∕即使也

A.A

B.B

C.C

D.D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解答此題要分析句間的關系和前后關聯詞語的搭配。第一處不需要關聯詞;第二處、第三處和第四處之間構成轉折關系;第五處和第六處構成假設關系。點睛:正確使用詞語的題目,有實詞成語和熟語,有時還考核虛詞。實詞注意從詞語的含義、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輕重、運用的范圍等角區分,成語注意望文生義、對象錯配、褒貶誤用、語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虛詞注意分析連接的句子之間的關系和虛詞的用法和意義是否相符。此題考核關聯詞語,注意分析句子之間的關系。8.將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合乎邏輯的一段話,把序號填入橫線處。(5分)早在明朝嘉靖年間,釣魚島和黃尾嶼就被確認不屬于琉球,清初我國地圖就刊載釣魚諸島。這里是我國東海漁場。太平洋黑潮流經這里,

,

。

。在這個海峽港灣中,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