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下冊第6課《蒲柳人家》語文教案_第1頁
人教版初三下冊第6課《蒲柳人家》語文教案_第2頁
人教版初三下冊第6課《蒲柳人家》語文教案_第3頁
人教版初三下冊第6課《蒲柳人家》語文教案_第4頁
人教版初三下冊第6課《蒲柳人家》語文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第第頁人教版初三下冊第6課《蒲柳人家》語文教案教學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教案的鉆研。只有下功夫,刻苦鉆研、持之以恒,銖積寸累,在教案編寫過程中,教學水平就會不斷提高。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三下冊第6課《蒲柳人家》語文教案,感謝您的觀賞。

《蒲柳人家》課文原文

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熱得像天上下火。何滿子被爺爺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賊扣兒。

那一年是1936年。何滿子六歲,剃個光葫蘆頭,天靈蓋上留著個木梳背兒;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曬得兩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剛從煙囪里爬出來,連眼珠都比立夏之前烏黑。

奶奶叫東隔壁的望日蓮姑姑給何滿子做了一條大紅兜肚,兜肚上還用五彩細線繡了一大堆花草。人配衣裳馬配鞍,何滿子穿上這條花紅兜肚,肯定會在小伙伴們中間出人頭地。可是,何滿子一天也不穿。

滿子成天在運河灘上野跑,頭頂著毒熱的陽光,身上再裹起兜肚,一不風涼,二又窩汗,穿不了一天,就得起大半身痱子。再有,全村跟他一般大的小姑娘,誰的兜肚也沒有這么花兒草兒的艷麗,他穿在身上,男不男,女不女,小姑娘們要用手指刮破臉蛋兒,臊得他得找個田鼠窩鉆進去;小小子兒們也要敲起鑼鼓似的叫他小丫頭兒,管叫他一輩子抬不起頭。

何滿子不穿花紅兜肚,奶奶氣得咬牙切齒地罵他,手握著搟面杖要梆他,還威嚇要三天不給他飯吃。原來,這條兜肚大有講究。何滿子是個嬌哥兒,奶奶老是怕閻王爺打發白無常把他勾走;聽說閻王爺特別重男輕女,何滿子穿上花紅兜肚,男扮女妝,閻王爺老眼昏花的看不真實,也就起不了勾魂索命的惡念。

何滿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嗓門也亮堂,罵起人來,方圓二三十里,敢說找不出能夠招架幾個回合的敵手。一丈青大娘罵人,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罵一天,一氣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動起手來,別看五六十歲了,三五個大小伙子不夠她打一鍋的。

她家坐落在北運河岸上,門口外就是大河。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門口路過,也正是歇晌時分。一丈青大娘站在籬笆外的傘柳陰下放鴨子,一見幾個纖夫赤身露體,只系著一條圍腰,褲子卷起來盤在頭上,便斷喝一聲:“站住!”這幾個纖夫頭頂著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頂水又逆風,還沒有歇腳打尖,個頂個窩著一肚子餓火。一丈青大娘的這一聲斷喝,他們只當耳旁風。一丈青大娘見他們頭也不抬,理也不理,氣更大了,又吆喝了一聲:“都給我穿上褲子!”有個年輕不知好歹的纖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沒好氣地說:“一大把歲數兒,什么沒見過;不愛看合上眼,掉過臉去!”一丈青大娘火了起來,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兩只叮叮當當響的黃銅鐲子,一陣風沖下河坡,阻擋在這幾個纖夫的面前,手戳著他們的鼻子說:“不能叫你們腌躦了我們大姑娘小媳婦的眼睛!”那個不知好歹的年輕纖夫,是個生楞兒,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說:“好狗不擋道!”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過去,那個年輕的纖夫就像風吹乍蓬,轉了三轉,擰了三圈兒,滿臉開花,口鼻出血,一頭栽倒在滾燙的白沙灘上,緊一口慢一口捯氣,高一聲低一聲呻吟。幾個纖夫見他們的伙伴挨了打,唿哨而上;只聽咯吧一聲,一丈青大娘折斷了一棵茶碗口粗細的河柳,帶著呼呼風聲揮動起來,把這幾個纖夫掃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紛紛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饒,站在河邊大罵不住聲,還不許那幾個纖夫爬上岸來;大帆船失去了纖力,掌舵的綻裂了虎口,也駕馭不住,在河上轉開了磨。最終,還是船老板請出了擺渡船的柳罐斗,釘掌鋪的吉老秤,老木匠鄭端午,開小店的花鞋杜四,說和了兩三個時辰,一丈青大娘才算開恩放行。

一丈青大娘有一雙長滿老繭的大手,種地、撐船、打魚都是行家。她還會扎針、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紅傷。這個小村大人小孩有個頭疼腦熱,都來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歲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雙粗大的手給接來了人間。

不過,別看一丈青大娘能鎮八方,她可管不了何滿子。何家世代單傳,輩輩一棵苗,何滿子的爺爺就是老生兒,他父親也是在一丈青大娘將近四十歲時才落生的;偏是何滿子不同凡響,是他母親頭一胎生下來的貴子。一丈青大娘一聽見孫子呱呱墜地的啼聲,喜淚如雨,又燒香又上供,又拜佛又許愿。洗三那天,親自殺了一只羊和三只雞,擺了個小宴;滿月那天,更殺了一口豬和六只鴨,大宴鄉親。她又跑遍沿河幾個村落,挨門挨戶乞討零碎布頭兒,給何滿子縫了一件五彩繽紛的百家衣;百日那天,給何滿子穿上,抱出來見客,博得一片彩聲。到一周歲生日,還打造了一個重量不小的包銅鍍金長命鎖,金光閃閃,差一點把何滿子勒斷了氣。

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這一來,一丈青大娘可就跟兒媳婦發生了尖銳的矛盾。

何滿子的父親,十三歲到通州城里一家書鋪學徒,學的是石印。他學會一筆好字,也學會一筆好畫,人又長得清秀,性情十分溫順,掌柜的很中意,就把女兒許配給他。何滿子的爺爺虛榮心強,好攀高枝兒,眉開眼笑地容許了這門親事。一丈青大娘卻不大愿意,她不喜愛城里人,想給兒子找個農家或船家姑娘做妻子,能幫她干活,也能支撐門戶。可是,她拗不過老頭子,也怕傷了兒子的心,不愿意也只得同意了。何滿子的母親不能算是小姐出身,她家那個小書鋪一年也只能賺個溫飽;可是,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出身,雖沒上過學,卻也熏陶得一身書香,識文斷字。她又長得好看,身子單薄,言談舉止特別斯文,在一丈青大娘的眼里,就是一朵中看而無用的紙花,心里不寵愛。何滿子的母親更看不上婆婆的粗野,在鄉下又住不慣,一住娘家就不想回來。等生下了何滿子,何滿子的父親就想在城里另立個家。一丈青大娘是個愛面子的人,分家丟臉,可是一家子雞吵鵝斗,也惹人笑話;老人家左右為難,偷偷掉了好幾回眼淚。但是,前思后想,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筵席,到了兒點了頭。不過,卻有個條件,那就是兒媳婦不能把何滿子帶走。孩子是娘身上掉下來的肉,何滿子的母親哭得死去活來。最終,還是請來擺渡船的柳罐斗,釘掌鋪的吉老秤,老木匠鄭端午,開小店的花鞋杜四,說和三天三夜,婆媳倆才算講定,何滿子上學之前,留在奶奶身邊;該上學了,再接到城里跟父母團聚。

何滿子在奶奶身邊長大,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趕快搬梯子去摘。長到四五歲,就像野鳥不入籠,一天不著家,整日在河灘野跑。奶奶八樣不放心,怕讓狗咬了,怕讓鷹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給拍花子的拐走。老人家提心吊膽,就像丟了魂兒,出來進去團團轉,扯著一條亮堂嗓門兒,村前村后,河灘野地,喊啞了嗓子。何滿子卻隱匿在柳棵子地里,深藏到蘆葦叢中,潛伏在青紗帳內的豆棵下,跟奶奶捉迷藏,暗暗發笑。等到天黑回家去,奶奶抄起頂門杠子,要敲碎何滿子的光葫蘆頭;何滿子紋絲不動,眼皮眨也不眨,奶奶只得把頂門杠子一扔,叫了聲:“小祖宗兒!”回到屋里給孫子做好吃的去了。不是煮雞蛋,就是烙白面餅。

這一天,何滿子的爺爺回來了。一丈青大娘跟老頭子叨嘮這個,嘟噥那個,老頭子陰鎮靜臉,哼哼哈哈,一腦門子官司;一丈青大娘氣不打一處來,跟老頭子叫起了苦,順口就給何滿子告了狀。爺爺是個風火性兒,一怒之下,就把何滿子拴在了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賊扣兒,跑不了更飛不了。而且,在他面前扔下一個紙盒,盒子里有一百個方塊字碼,還有一塊石板和一支石筆,勒令他在這一個歇晌的工夫,把這一百個字寫下來。

這倒難不住何滿子。可是,他有生以來頭一回失去自由,心里委屈而又憋悶,兩眼直呆呆,雙手懶洋洋,一點也沒有寫字的興致。

何滿子的爺爺,名諱已不行考。但是,假如提起他的外號,北運河兩岸,古北口內外,在賣力氣走江湖的人們中間,那可真是叫得山響。

他的外號叫何大學問。

何大學問人高馬大,膀闊腰圓,面如重棗,濃眉朗目,一副關公相貌。年輕的時候,當過義和團,會耍大刀,拳腳上也有兩下子。以后,他給地主家產趕車把式,會擺布牲口,打一手好鞭花。他這個人好說大話,自吹站在通州東門外的北運河頭,抽一個響脆的鞭花,借著水音,天津海河邊上都震耳朵。他又好喝酒,脾氣大,愛打抱不平,為伴侶敢兩肋插刀,所以在哪一個地主家都呆不長。于是,他就改了行,給牲口販子趕馬;一年有七八個月出入古北口,往返于塞外和通州騾馬大市之間,奔波在長城內外的古驛道上。幾百匹野馬,在他那一桿大鞭的管束下,乖乖地像一群溫馴的綿羊。沿路的偷馬賊,一聽見他的鞭花在山谷間回響,連忙四散奔逃,躲他遠遠的。所以,他不但是趕馬的,還是保鏢的,牲口販子都搶著雇他。這一來,他的架子大了,不三顧茅廬,他是不出山的;至于腳錢多少,倒在其次,要的就是劉皇叔那樣的禮賢下士。

他這個人,不知道錢是好的,伙友們有誰家揭不開鍋,沿路上遇見老、弱、病、殘,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給多少,也不點數兒;所以出一趟口外掙來的腳錢,到不了家就花個精光。

在這個小村,數他走的地方多,見的世面廣;他又好戴高帽兒,講排場,擺闊氣。出一趟口外,原來掙不了多少錢,而且到家之前已經花得不剩分文,但是回到村來,卻要裝得似乎腰纏萬貫;跟牲口販子借一筆驢打滾兒,也要大擺酒筵,請他的知音相好們前來聚會,聽他談講過五關,斬六將,云山霧罩。他這個人特別富有想像力,編起故事來,有枝有葉,有文有武,生動曲折,驚險紅火。于是,人們一半是戲謔,一半是敬重,就給他送了個何大學問的外號。

自從他被尊稱為何大學問以后,他也真在學問上下起功夫來了。過去,他好聽書,也會說書;在榮膺這個尊稱之后,當真看起書來。他腰里經常揣著個北京老二酉堂出版的唱本,投宿住店,歇腳打尖,他就把唱本掏出來,咿咿哦哦地嘟念。遇上生字兒,不恥下問,而且舍得掏學費;誰教他一字一句,他能請這位白吃一頓酒飯。既然人稱大學問,那就要裝扮得斯文模樣兒,于是穿起了長衫,說話也咬文嚼字。人們觀察,在長城內外崇山峻嶺的古驛道上,這位身穿長衫的何大學問,騎一匹光背兒馬,左肩掛一只書囊,右肩扛一桿一丈八尺的大鞭,那形象是既威嚴凜凜又滑稽可笑。而且,路遇文廟,他都要下馬,作個大揖,上一股高香。原來,孔夫子門前早已冷落,小城鎮的文廟許多坍塌破敗,只剩下斷壁殘垣,埋沒于蓬蒿荊棘之中,成為鳥獸棲聚之地;他這一作揖,一燒香,只嚇得麻雀滿天飛叫,野兔望影而逃。

夜深人靜睡不著覺的時候,何大學問也經常感到陣陣悲涼。自家祖宗八輩兒,窮得房無一間,地無一壟,都是睜眼瞎。自個兒跳韃了大半輩子,已經年過花甲,不過掙下三間泥棚茅舍,八畝河灘凹地;雖然被人尊稱大學問,可從沒進過學堂一天,斗大的字認不得三筐,而且只會念不會寫。兒子天生文質,也只念了三年私塾,就不得不到書鋪學徒。看來,何家要出個真正大學問,只有希望孫子何滿子了。可是,掂量一下自己這點財力,供他念完小學,已經是鼓著肚子充胖;而中學大學的門檻九丈九尺高,沒有白花花的銀洋砌臺階,怎么能高攀得上?自己已經老邁年高,砸碎了骨頭也榨不出幾兩油來;莫非孫兒到頭來也要落得個趕馬或是學徒的命運?

何滿子也真是聰明靈秀,腦瓜兒記性好,愛聽故事,過耳不忘;好問個字兒,過目不忘。何大學問在孫子面前假充圣人,把他的那些唱本傳授給孫子;何滿子就像春蠶貪吃桑葉,一冊唱本不夠他幾天念的。何大學問驚喜過望,就想求個名師指教。正好他在趕公路上,在一座騾馬大店里,遇見一位前清的老秀才,在這座騾馬大店里當賬房先生,寫一手魏碑好字;店里生意冷清,掌柜的準備辭退這個窮儒。何大學問腦瓜子一熱,就禮聘這位老秀才到他家教專館,講定教一個字給一個銅板。

老秀才來到何家,就在葡萄架下開講。他高高在上,坐一張太師椅,手拿一桿斑竹白銅鍋的長桿煙袋;何滿子低首俯身,坐個蒲團兒,面前一張小飯桌,就像被老秀才踩在腳下。老秀才成天板著一張陰沉沉的長臉,何滿子抬頭一看,只覺得頭上壓著一朵烏云,叫人喘不過氣。老秀才又酸氣沖天,開口詩云子曰,閉口之乎者也,何滿子只覺得枯燥乏味,更加悶悶不樂。他本是個成天跑野馬的孩子,從早到晚關在家里,難過得屁股下如坐針氈,身上像芒刺在背。念著書,一聽見籬笆外柳樹梢上鶯啼燕囀,就想嘬著嘴唇學鳥叫,念書跑了調兒;一聽見門外過往行船的纖歌聲,心里就七上八下,想跑出去看一看,念書走了神兒。老秀才的眼睛尖得像錐子,一見他的身子動了動,就伸出斑竹白銅鍋的長桿煙袋,敲他的光葫蘆頭;每敲一下,就腫起一個棗子大的青包,何滿子恨透了老秀才。一丈青大娘見孫子天天挨打,心疼得就像一塊一塊剜肉;只有何大學問認定不打不長進,非但不怪罪老秀才學規森嚴,而且還從旁給老秀才呼喊助威。何大學問每天款待老秀才三頓凈米凈面,外加一壺酒;這個局面,窮門小戶怎能支撐得住?不到一個月,何大學問就鬧了饑荒,拉下了斗大的虧空,只得又去趕馬。

何大學問一走,何滿子就像野馬摘了籠頭;天不亮,頭頂著星星,腳膛著露水,從家里溜出去,逃開了學。一丈青大娘早就膩歪了老秀才,先斷了每天一壺酒,又撤了一天三頓凈米凈面。老秀才混不下去了,留下了幾百個方塊字碼,索取了幾百個銅板,憤憤而去。

這時,西隔壁那個在通州潞河中學念書的周檎,放暑假回來,何滿子成天跟這位洋學生形影不離。何大學問趕馬回來,一見老秀才走了,很覺得過意不去,埋怨一丈青大娘頭發長,見識短;但是,一見何滿子跟著周檎學會了一大堆字兒,還不花一文錢,又不禁轉怒為喜了。

何大學問也不是不疼愛孫子。他每趟趕馬回來,一心盼家,最大的盼頭就是享受天倫之樂。他滿臉胡茬,就像根根松針,最喜愛磨蹭孫子的臉蛋兒,逗得孫子吱兒喳亂叫,笑成一團兒,打成一團兒。而且,每趟回來,都要給孫子帶回一捎馬子吃食。

但是,這一趟回來,何大學問似乎蒼老了幾歲,愁眉苦臉,垂頭喪氣,眉頭子挽成個雞蛋大的疙瘩。何滿子吱吱喳喳歡迎爺爺,爺爺一點也不高興,沒有抱他,也沒有親他,捎馬子空空蕩蕩只有兩層皮。

何滿子對爺爺心懷不滿,拿白眼珠兒翻瞪爺爺,悶坐在窗根下,小嘴噘得能掛個油瓶兒。

后來,他聽見奶奶跟爺爺吵了起來:

“你一進家就喪門神似的,沒一點喜色,要是你嫌棄我們娘兒倆,就留在口外別回來,死外喪也沒人去給你收尸!”

“媽的,我差一點兒扔了這把老骨頭,你還咒我!”這一回吵架,爺爺卻不愿向奶奶低頭服軟兒,忍氣吞聲,“日本鬼子把咱們中國大卸八塊啦!先在東三省立了個小宣統的滿洲國,又在口外立了個德王的蒙疆政府,往后沒有殷汝耕的公文護照,不許出口一步。這一趟,蒙疆軍把我跟掌柜的扣住,硬說我們是共產黨,不過是為了沒收那幾百匹馬。掌柜的在牢房里上吊了,他們看我是個榨不出油水的窮光蛋,白吃他們的獄糧不上算,才把我放了。”

何滿子聽不大懂,可是他聽說過殷汝耕這個名字。去年冬天,一個下大雪的日子,鄉下哄傳殷汝耕在通州坐了龍庭,另立國號,天怒人怨,大地穿白掛孝。寒假里周檎回來,大罵殷汝耕是兒皇帝,管殷汝耕叫石敬瑭,還給何滿子講了一段五代殘唐的故事。

原來爺爺坐了牢,還險些扔了命,何滿子心疼起爺爺來了。他正想進屋把爺爺哄得開了心,誰想爺爺竟把滿腔怒火發泄到他身上,不但將他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賊扣兒,而且還硬逼他在石板上寫一百個字。何滿子一觀察老秀才留下的這些手跡,就想起老秀才那一張陰沉沉的長臉和斑竹白銅鍋的長桿煙袋,心里煩透了。

爺爺喝了一壺酒,四腳八叉躺在北房東屋土炕上,打著呼嚕睡大覺,天塌了也驚不醒他;奶奶哭喪著臉,坐在外屋鍋臺上,撥動著一支牛拐骨捻麻繩,依舊怒氣不息。

如今,只有一個人能搭救何滿子;但是,何滿子望眼欲穿,這顆救命星卻遲遲不從東邊出現出來。

《蒲柳人家》教學設計

沉著說課

《蒲柳人家》是當代作家劉紹棠的代表作,它繼承了中國古典小說的很多表現技巧和藝術手法,透過幾戶一般農家的故事,表現了京東北運河邊農民的獨特風貌,充滿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課文節選的是小說的前兩節。它濃墨重彩描寫了三個主要人物:機智頑皮、充滿稚氣的六歲男孩何滿子是小說的主要線索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是小說的兩個主要描寫對象。

教讀課文,重、點在引導學生了解小說所具有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體會語言特色。對作品中的主要藝術形象,可由人物外號出發。把握其性格特點,體會藝術表現手法。對富有特色的語言運用,要引導學生加強誦讀,精彩的語句、段落可摘抄和背誦。學習課文,重要的在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鼓舞課外延長拓展,擴大視野,深層體會小說濃郁的民族風格,為此,課前預習、引導和課后穩固拓展就更顯必要。

教學目標

學問目標:

1、理解、積累“隱匿、榮膺、一氣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針氈、芒刺在背”等詞語。2、了解劉紹棠及其充滿濃郁民族風格和審美情趣的鄉土文學創作。3、了解20世紀30年月京東北運河岸上農村的世態人情與精神風貌。

能力目標:

1、觀賞文中刻畫的鮮亮、飽滿的人物形象。

2、體會小說中精彩的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揣摩語言運用的高妙。3、擴大閱讀視野,進一步理解小說多樣化的藝術風格。

德育目標:感受小說人物的美妙品德和高尚情操,培育學生良好的審美趣味。

教學重點:

1、誦讀,體會小說高妙的語言運用。

2、把握人物性格,領會小說的藝術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理解小說所具有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小說語言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土氣息。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認真體會,精彩的語句和段落還可作背誦要求,使學生能深入領悟小說語言運用。

2、研討探究法用于對人物性格和藝術表現手法的分析。鼓舞學生結合閱讀閱歷,研討溝通,以感悟小說的獨特魅力。

教具預備:多媒體CAI課件、投影儀、京東北運河風情圖片

教學過程

誦讀,整體感知小說情節場景。深入研討.把握人物性格,體會藝術表現手法。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閱讀古典小說《水滸傳》,其中那些俠肝義膽、疾惡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蕩氣回腸。

比方“準時雨”宋江、“黑旋風”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日,我們學習劉紹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形成獨特風格的鄉土作品。讓我們一起走近劉紹棠,走近他筆下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板書文題、)

二、資料助讀

劉紹棠簡歷

劉紹棠(1936~1997)當代作家。河北通縣(今北京市通州區)人。1949年讀中學時開始發表短篇小說。1951年到河北文聯工作半年,閱讀了大量文學名著,深受孫犁作品熏染。翌年發表成名作、短篇小說《青枝綠葉》,并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1954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57年發表小說《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論文,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委員、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會員、《中國鄉土小說》叢刊主編等職。他創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綠葉》《山楂村的歌聲》《中秋節》《蛾眉》等短篇小說集,《運河的槳聲》《蒲柳人》《瓜棚柳巷》《荇水荷風》《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說,《春草》《地火》《狼煙》《京門臉子》《豆棚瓜架雨如絲》等長篇小說,《我與鄉土文學》《我的創作生涯》等散文短論集,以及《劉紹棠文集——大運河鄉土文學體系》12卷。他的《蒲柳人家》獲首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二等獎,《蛾眉》獲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他的作品行調清爽淳樸,文筆通俗曉暢,描寫沉著自然,結構簡潔完好,鄉土色彩濃郁。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默讀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以下字詞。投影;

搟(gǎn)剜(wān)腌贊(āzā)到氣(dáo)

唿(hū)哨咯(kā)吧呱(gū)呱墜地榮膺(yīng):榮耀地獲得。膺:承受,承擔。隱匿(nì)隱藏、躲起來。

一氣呵成:①比方文章的氣概首尾貫通。②比方整個工作過程中不間斷、不松懈。

如坐針氈(zhān):形容坐立擔心,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樣。

影影綽綽(chuò):模模糊糊,不真實。

望眼欲穿:形容希望殷切。

2、學生深入研讀課文,思索:

(1)小說通過充滿稚氣、機智頑皮的何滿子的眼睛,勾畫了京東北運河邊上農民的性格命運。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是課文的兩個主要描寫對象。那么,他們兩人鮮亮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2)用了哪些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的?請畫出有關語句并體會其作用。

學生回答,教師相機點撥:

(1)以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生動地刻畫了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爺爺何大學問的音容笑貌、喜怒悲樂。奶奶個高腳大,身強體健,性格豪爽,愛打抱不平,因為年輕纖夫的無理,她大打出手,趕得纖夫紛紛落水。她那剛直不阿、如火如荼、危險相扶、困厄相濟的性格,透出了莊稼人的凜然正氣。這種女中豪杰的形象,與《水滸》中有名女將一丈青扈三娘頗為神似。爺爺何大學問的外號帶有戲謔的性質。他貌似關公,脾氣性格也像關老爺一樣,俠肝義膽,仗義輕松,慷慨豁達,愛打抱不平,甘為伴侶兩肋插刀。同時擅長講故事,想象力豐富,編起故事來生動曲折,引人入勝,因此得了“何大學問”的外號。而為了和這一外號相稱,他還真穿起了長衫,說話也咬文嚼字起來,讓人忍俊不禁。

(2)奶奶:“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嗓門也亮堂,罵起人來,方圓二三十里,敢說找不出能夠招架幾個回合的敵手。一丈青大娘罵人,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罵一天,一氣呵成,也不倒嗓子。”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過去”(“掄圓了”“扇過去”充分寫出了奶奶的怒氣和力氣,潑辣無比的性格躍然紙上)

“一丈青大娘折斷了一棵碗口粗細的河柳,帶著呼呼風聲揮動起來,把這幾個纖夫掃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紛紛落水”

爺爺:“人高馬大,膀闊腰圓,面如重棗,濃眉朗目,一副關公相貌。”

“他這個人,不知道錢是好的,伙友們有誰家揭不開鍋,沿路上遇見老、弱、病、殘,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給多少,也不點數兒;所以出一趟口外掙來的腳錢。到不了家就花個精光。”

3、學生揣摩品味獨具魅力的小說語言。

教師提示:小說的語言運用特別有特色。在表達故事描寫人物時,一方面,采納了活敏捷現的民間口語與俗語,并加以提煉,形成一種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土氣息的語言。寫天氣之熱,“熱得像天上下火”;寫一丈青大娘溺愛孫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趕快搬梯子去摘”。“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動而又精確傳神。另一方面。又繼承了說唱藝術的特點,講究押韻和對偶,用詞造句文白相間,讀來抑揚頓挫,很有節奏感。如:“何滿子的爺爺,官諱已不行考。但是,假如提起他的外號,北運河兩岸,占北口內外,在賣力氣走江湖的人們中間,那可真是叫得山響。”句中“官諱”是書面語,“叫得山響”是民間口語,二者結合給小說增添了幽默詼諧色彩。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精彩的語句、段可作摘抄和背誦。

四、深入研讀,體會小說的藝術風格

1、學生感情誦讀,體會小說濃郁的鄉土氣息。

教師提示:小說《蒲柳人家》真實地再現了20世紀30年月京東北運河一帶農村的人情世態、生活風習。確如一幅風俗畫,情致纏綿。如何滿子的光葫蘆頭木梳背兒,大紅肚兜、長命鎖;洗三百家衣,何大學問的走西口等都別具魅力,歷歷如繪。

2、學生聯系閱讀體驗,合作探究:

《蒲柳人家》是劉紹棠獨具風格的鄉土文學的代表作。那么,你認為它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表達在哪些方面?

學生聯系熟識的占典文學名著,如《三國演義》《水滸》《說岳全傳》等,進行比照、溝通,教師點撥:

小說的民族氣派和民族作風,主要表達在:

首先,從人物形象來說,小說的人物具有中華民族獨有的性格特點和傳統美德。這從“一丈青大娘”的外號和爺爺何大學問“一副關公相貌”,乃至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顯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藝術上,小說不僅情節富有傳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時也多借鑒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說唱藝術的表現手法。小說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鬧運河灘、何大學問威震占北口等傳奇筆墨正是典型的占典傳統的繼承。另外,小說的藝術表現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說的結構得《水滸》神韻,即前幾節分別介紹一位人物,最終由望日蓮的故事將人物串聯一起。再如多用語言和動作表現人物性格,用外號概括人物性格特點等,也正是我國古典小說和說唱藝術常見的表現手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