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小麥種子處理技術規程_第1頁
DB32T-小麥種子處理技術規程_第2頁
DB32T-小麥種子處理技術規程_第3頁
DB32T-小麥種子處理技術規程_第4頁
DB32T-小麥種子處理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FORMTEXT?????FORMTEXT點擊此處添加中國標準文獻分類號FORMTEXT?????DBFORMTEXT?????DBFORMTEXT××/TFORMTEXT××××—FORMTEXT××××FORMTEXT?????FORMTEXT小麥種子處理技術規程FORMTEXTTechnicalregulationforwheatseedtreatment????FORMTEXT?????FORMDROPDOWNFORMTEXT?????FORMTEXT××××-FORMTEXT××-FORMTEXT××發布FORMTEXT××××-FORMTEXT××-FORMTEXT××實施FORMTEXT????????發布DB××/T××××—××××目次TOC\o"1-1"\h\t"標準文件_一級條標題,2,標準文件_附錄一級條標題,2,"前言 11范圍 22規范性引用文件 23術語和定義 24種子要求 25種子處理要點 26注意事項 67檔案管理 6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文件由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江蘇省農作物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江蘇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居龍、張國、花勁、朱阿秀、張海波、吳佳文、楊紅福、陳宏州、徐超、張新鳳、束兆林、姚克兵、張建華小麥種子處理技術規程范圍本文件規定了小麥種子處理的種子要求、種子處理要點、注意事項、檔案管理。本文件適用于江蘇省小麥種(土)傳病害、前中期病蟲害的防控及壯苗抗逆管理。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應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4404.1糧食作物種子第1部分:禾谷類NT/T1276-2007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NY/T3302-2018小麥主要病蟲害全生育期綜合防治技術規程3術語和定義3.1小麥種子處理小麥種子處理是利用生物、物理或化學藥劑達到控制病蟲害、調節生長或增產目的,目前主要是通過將殺菌劑、殺蟲劑、生長調節劑等進行拌種或包衣,在種子外表均勻包上一層藥膜來實現上述目標。4種子要求宜選擇經過國家或地區審定且適宜本地區種植的小麥品種。種子質量應符合GB4404.1的規定。5種子處理要點5.1處理時間播種前1d~3d。5.2種子處理藥劑5.2.1防治病蟲害藥劑選擇根據小麥病蟲害發生種類選用相應的藥劑,同一種藥劑防治多種靶標病蟲害時選擇最高用量,需對多種病蟲害防治時可分別選擇對應藥劑中的一種進行混合使用。藥劑具體品種和用量需根據中國農藥信息網(/)農藥登記最新許可狀態作及時調整。防治不同病蟲害藥劑具體品種、劑型及用量見表1。表1防治不同病蟲害藥劑品種、劑型及用量分類防治對象藥劑品種藥劑劑型總有效成分含量(g或mL/100kg麥種)種(土)傳病害小麥散黑穗病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6~9戊唑醇懸浮種衣劑、種子處理懸浮劑1.8~2.7滅菌唑2.5~5小麥腥黑穗病咯菌腈懸浮種衣劑2.5~5滅菌唑種子處理懸浮劑2.5~5小麥全蝕病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9~18戊唑醇懸浮種衣劑1.8~3.6硅噻菌胺懸浮種衣劑、種子處理懸浮劑20~40嘧菌酯懸浮種衣劑27~39地下害蟲及前中期病蟲害灰飛虱、蚜蟲及金針蟲、蠐螬等地下害蟲吡蟲啉懸浮種衣劑、種子處理懸浮劑、種子處理微囊懸浮劑、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240~420噻蟲嗪120~240噻蟲胺80~120呋蟲胺125~250小麥紋枯病戊唑醇懸浮種衣劑、種子處理懸浮劑3~4噻呋酰胺種子處理懸浮劑16~20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6~9氟唑菌苯胺種子處理懸浮劑13.4~22.4醚菌酯懸浮種衣劑10~20莖基腐病*咯菌腈懸浮種衣劑6~8種菌唑懸浮劑5~10三氟吡啶胺懸浮劑30~40氰烯菌酯懸浮劑80~100戊唑醇懸浮種衣劑2~4*目前防治小麥莖基腐病僅有33%咯菌·噻蟲胺懸浮種衣劑取得農藥登記,其他藥劑暫未登記,僅為試驗示范推薦。5.2.2不同麥區最優劑量推薦基于減藥、節本、增效原則,推薦不同麥區選擇最適劑量藥劑進行種子處理。根據表1中推薦殺蟲劑和殺菌劑進行種子處理時,結合區域內病蟲害發生輕重程度,在種子處理藥劑推薦劑量范圍內合理選擇偏下限用量或偏上限用量。江蘇省不同麥區殺蟲或殺菌種子處理藥劑最優劑量推薦見表2。表2江蘇省不同麥區殺蟲和殺菌種子處理藥劑最優劑量推薦麥區分類殺蟲劑殺菌劑要求偏下限用量偏上限用量偏下限用量偏上限用量淮北麥區√√根據區域病蟲害發生特點合理選擇種子處理藥劑用量沿海麥區√√里下河麥區√√沿江麥區√√寧鎮揚丘陵麥區√√太湖麥區√√5.2.3生長調節劑選擇為提高小麥出苗率或抗逆能力,達到生根促蘗、抗倒或增產效果等,可在小麥拌種(包衣)過程中添加生長調節劑。為避免同一作用類型生長調節劑超量使用或不同作用類型生長調節劑產生拮抗效應,因此選擇生長調節劑時只選擇一種進行拌種(包衣),可直接添加至拌種藥液中混合均勻后進行拌種(包衣)。不同生長調節劑品種、劑型和用量見表3。表3不同生長調節劑品種、劑型及用量生長調節劑品種劑型制劑用量(g或mL/100kg麥種)作用50%矮壯素水劑50~125防止倒伏,提高產量50%硅豐環濕拌種劑20~40調節生長、增產0.006%S-誘抗素水劑50~100提高成活率0.01%-24-表蕓苔素內酯*可溶液劑10~15調節生長、增產0.136%-赤·吲乙·蕓苔*可濕性粉劑8~16調節生長、增產0.02%二氫卟吩鐵*可溶粉劑10~20調節生長、提高抗逆性*表示目前該藥劑登記在小麥上使用方法為噴霧,暫未登記作為種子處理使用,因此僅為試驗示范推薦。5.3處理方法5.3.1總體要求小麥種子處理采用拌種(包衣)方法,拌種(包衣)過程中應使得藥劑均勻附著于種子表面。5.3.2藥種比按表1選擇處理藥劑,如考慮壯苗、增產等,可根據表3選擇生長調節劑中的任一種進行添加。準確稱量所有藥劑后,再加入適量清水,使得最終的藥液質量和拌種小麥質量比例為1:40~60為宜。5.3.3拌種(包衣)方式拌種(包衣)方式可根據種子量大小選擇機械和人工進行,小麥種子拌種(包衣)后在陰涼處晾干待播。機械拌種(包衣):選擇轉速為1000~1500r/min的拌種(包衣)設備,將種子倒入設備中,均勻加入拌種溶液,機器拌種2min。人工拌種(包衣):規模較小、無拌種機械時,可在塑料布上對種子和藥劑進行人工攪拌,確保攪拌均勻。6注意事項6.1安全防護要求種子處理過程中農藥安全使用、安全操作及個人防護按NT/T1276-2007規定執行。6.2安全用藥要求晚播低溫(日均氣溫低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