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灌區輕中度鹽堿地有機物料與水肥配施地力提升技術規程_第1頁
河套灌區輕中度鹽堿地有機物料與水肥配施地力提升技術規程_第2頁
河套灌區輕中度鹽堿地有機物料與水肥配施地力提升技術規程_第3頁
河套灌區輕中度鹽堿地有機物料與水肥配施地力提升技術規程_第4頁
河套灌區輕中度鹽堿地有機物料與水肥配施地力提升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河套灌區輕中度鹽堿地有機物料與水肥配施地力提升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內蒙古河套灌區鹽堿地的食用向日葵和玉米種植時的農田水肥管理、利用農業副產物綠色調控的集成措施。本文件適用于內蒙古河套灌區及其具備類似條件的地區鹽堿地作物水肥管理,農業副產物綜合改良。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42828.3鹽堿地改良通用技術第3部分:生物改良GB1353玉米NY/T1581食用向日葵籽NY_T1868肥料合理使用準則有機肥料NY/T2872耕地質量劃分規范NY/T4159生物炭NY/T499旋耕機作業質量NY/T3260黃淮海夏玉米病蟲草害綜合防控技術規程NY609有機物料腐熟劑DB15/T834河套灌區鹽堿地向日葵水肥調控技術規程DB21/T3149玉米秸稈還田機械化作業技術規程DB21/T3601.5農機作業系列技術規程第5部分:地膜覆蓋機作業技術規程3術語與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土壤含鹽量salineland土壤含鹽量是指可以直接通過水或一定的溶劑能夠溶出或溶解的土壤中的鹽的含量,是鹽堿土的一個重要屬性,是限制作物生長的一個障礙因素,屬于土壤的“可溶的鹽分總量”。3.2土壤酸堿度soilacidityandalkalinity酸堿度以土壤溶液的酸堿性pH值表示。3.3鹽堿地salineland鹽化土壤、堿化土壤、鹽土、堿土的總稱。3.4輕度鹽堿地slightsalineland3表層(0cm~20cm)土壤含鹽量小于2‰,pH值大于8.53.5中度鹽堿地moderatesalineland土壤表層含鹽量介于2‰~5‰,pH值大于8.53.6覆膜培墑mulchingandsoilcultivation使用覆蓋塑料膜覆蓋土壤,以提供額外的保濕、溫度調節和雜草抑制效果。3.7基肥groundfertilizer種植季節前在土壤中施加一定量的有機或無機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結構的一種農業管理措施。3.8追肥topdressing滿足作物生長中期后營養生長階段所需要的施用的無機肥料或者符合肥料。3.9秸稈還田strawmulching玉米籽粒收獲后及拾取撒漏在耕地中作物籽粒后將玉米秸稈粉碎翻入耕作層的農藝措施。3.10牛羊糞配施cowandsheepdungcombinedapplication播種前腐熟后的牛糞羊糞按照不同比例在不同類型鹽堿地施加的農藝措施。3.11生物炭biochar生物炭是一種由有機生物質經過高溫熱解或熱解氣化在相對缺氧或無氧環境中進行加熱而產生的富含碳的固體殘渣。3.12秋澆fallirrigation農業生產以秋季增大灌水定額進行沖洗鹽分來控制翌年春季土壤返鹽為主要手段,另一方面也主要是為翌年作物播種、幼苗發芽生長儲水保墑的措施。4農業副產物利用4.1秸稈還田4.1.1還田方式秸稈還田作業模式依據操作習慣與機械條件參照DB21_T3149提供的3種作業模式進行選擇,秸稈粉碎長度在10~20cm之內。4.1.2秸稈翻壓及還田質量要求用旋耕機將秸稈與耕層土壤翻耕均勻混合,隨即旋耕,旋耕作業質量指標如旋耕層深度合格率、耕后地表植被殘留量、碎土率、旋耕后地表平整度等應符合NY/T499要求。翻耕作業深度應以25~35cm深度為宜。4.1.3秸稈還田量4秸稈還田量依據當地作物產量確定、可按照半量與全量還田、鹽堿地類型,與種植類型分別確定不同的秸稈還田量。4.1.4噴施腐解菌劑秸稈粉碎后在秸稈表面均勻噴施秸稈腐解菌劑,腐解菌劑的施用應符合NY609的要求。4.2牛羊糞配施4.2.1安全施用牛羊糞的安全施用潛在風險涉及未完全腐熟、重金屬積累、有機污染物積累,其安全施用依據行業標準NY_T1868實施。4.2.2施用方法表施翻耕法,播種前結合翻耕深松作為基肥施用,將牛糞、羊糞、商品有機肥料均勻的撒施于地表,旋耕深度25~35cm使耕作層土壤與肥料均勻混合。4.3生物碳還田4.3.1施用類型施如鹽堿地的生物炭應具有較小的含鹽量和較小的容重,較大的有機碳含量與孔隙度,生物炭的質量應該符合NY/T4159技術要求。4.3.2施用時間配合作物收獲后整地與春耕進行生物炭旋耕還田作業,由于河套灌區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進行秋澆,故優先推薦在進行秋澆耕地春耕前整地是直接還田施入。4.3.3施用流程選擇無風的天氣,將生物炭均勻鋪撒于地表,用旋耕機將生物炭與耕層土壤翻耕均勻混合,隨即旋耕,旋耕作業質量指標如旋耕層深度合格率、耕后地表植被殘留量、碎土率、旋耕后地表平整度等應符合NY/T499要求。翻耕作業深度應以25~35cm深度為宜。5灌溉5.1灌溉水源根據黃河引水的時間、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質,確定不同的灌溉水源,并分別進行灌溉設備和工程建設。選擇灌溉水源時考慮排水條件、農田配套設施以及經濟條件的綜合因素。5.2玉米灌溉制度由于河套灌區降雨主要發生玉米生長中后期,如有條件應在玉米苗期鹽堿地灌溉30~40m3/667m2,配合秋澆,鹽堿地玉米種植生長期推薦灌溉制度如表1。5表1內蒙古河套灌區向日葵種植推薦灌溉制度年m/667m期58~年60~60~年62~50~年53~5.3食用向日葵灌溉制度食用向日葵要進行播前灌溉補墑,鹽堿地食用向日葵種植播種后推薦灌溉制度推薦采納DB15/T834中的規定,鹽堿地食用向日葵種植后推薦灌溉制度如表2。表2內蒙古河套灌區向日葵種植推薦灌溉制度‰5.4秋澆定額內蒙古河套灌區輕度鹽堿地秋澆定額為95m3/667m2~120m3/667m2,秋澆時間為(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內蒙古河套灌區中度鹽堿地秋澆定額為120m3/667m2~135m3/667m2,秋澆時間為(10月中旬)。5.5播前灌溉內蒙古河套灌區向日葵種植前(一般為4月底5月初)進行播前灌溉。輕度鹽堿地播前灌溉定額為60m3/667m2~80m3/667m2,中度鹽堿地播前灌溉定額為80m3/667m2~90m3/667m2,66施肥6.1玉米耕地施入基肥符合NY/T394的規定,氮肥如硫酸銨、碳酸氫銨、尿素、石灰氮等;磷肥如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等;鉀肥如硫酸鉀、氯化鉀等;微量元素肥料,如硼砂、硼酸、硫酸錳、硫酸亞鐵、硫酸鋅、硫酸銅、鉬酸銨等。商品有機肥或農家有機肥可結合整地作為基肥施入,同時可把磷、鉀肥作為基肥全部施入。其中氮肥施入時基肥與追肥的比例分別為40%和60%,施入的有機物料及其配比見附錄A與附錄B。表3內蒙古河套灌區玉米種植基肥推薦施肥‰882~56.2玉米耕地追肥根據目標產量和玉米不同生長階段對營養吸收情況進行科學合理追施氮肥。河套灌區鹽堿地玉米種植追肥推薦施肥量如表4所示:表4內蒙古河套灌區鹽堿地玉米種植追肥推薦施肥‰kg/667m258586.3食用向日葵耕地施入基肥7食用向日葵鹽堿地基肥應在播種前隨土壤耕翻施入或隨機械種植時一起施入。包括有機肥和化肥,肥料選擇和施用應符合NY/T496中相關規定。施入的有機物料及其配比見附錄A與附錄B。表5內蒙古河套灌區向日葵種植基肥推薦施肥‰8468586.4食用向日葵耕地追肥追肥在向日葵關鍵生育期(現蕾期)結合中耕、除草、灌水進行,在距根部10cm左右開溝深施,施肥深度為10cm~12cm,及時灌水,使肥料溶解,以便作物吸收利用。鹽堿地追肥推薦施用量如表6。表6內蒙古河套灌區向日葵種植追肥推薦施肥‰7播前管理7.1土壤選擇土壤含鹽量在小于5‰,滿足可灌溉條件的輕、中度鹽堿地。7.2土地平整8翻耕深松,翻耕深度一般要達到20-30cm,平整土地,利用拖拉機、平地機等農機具,將土地表面平整。秋季收獲后或春播前運用激光平地技術平整土地,平整度達到2cm,3年7.3覆膜培墑在春耕或播種前1至3天在土地平整后覆蓋塑料膜培墑,增加0-20cm土層深度的土壤濕度與土壤溫度,地膜覆蓋操作參考DB21/T3601.5的規定。8選用良種選用高產、優質、抗病、耐密的雜交品種,或通過內蒙古自治區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的品種。種子純度96.0%以上,凈度98.0%以上,發芽率90.0%以上的包衣種子。一般種子質量應符合NY/T1581和GB1353的規定。9播種9.1玉米播種期玉米播種日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可以參考氣候狀況和品種類型進行調整,玉米的事宜播種期應滿足以下條件:a)玉米的生長需要適宜的氣溫。確保播種期間氣溫穩定,避免大幅度的溫度波動。b)播種前土壤溫度應該達到一定水平,通常在10-12攝氏度以上。c)播種前,土壤應該足夠濕潤,以支持種子的發芽和生長。但也要注意避免水分過多,以免引起種子腐爛。9.2食用向日葵播種期一般向日葵適宜播期在5月下旬~6月上旬,也可以根據氣候變化和品種特點進行調節,合理調節播期應遵循如下三條原則:a)向日葵播種期的時間較長,通過調節播種期可調節向日葵開花期,使開花后10天內避開高溫或多雨季節,以達到避開發病高峰期并提高結實率的目的;b)根據品種的生育期確定播種期,晚熟品種應比中熟早熟品種早播;c)根據當地霜期來臨的早晚確定播種期,以便躲過早霜和晚霜的危害。一般地上氣溫穩定在10℃以上,5cm土層4天~5天穩定在8℃~10℃左右。9.3種植密度9.3.1玉米種植密度種植密度推薦值為4000株/667m2~6500株/667m2。9.3.2食用向日葵種植密度推薦值為10000食葵種植密度推薦值為2500株/667m2~3000株/667m2。9.3.3種植方式機械播種和人工播種均可,采用機械播種,播種前應根據種植密度要求,調整好播種機的行距和株距。播種深度一般為3cm,每穴1粒~2粒種子,平放于穴中,用細砂土覆蓋。910田間管理10.1雜草防控10.1.1玉米雜草防控鹽堿地玉米的雜草防控可采用輪作、黑膜覆蓋、秋季深翻、播前整地、中耕除草等農藝措施結合除草劑綜合治理。當使用除草劑除草時,苗前一般選在播種后3~5d進行,苗后的莖葉噴霧除草在玉米3~5葉期進行。苗前與苗后的除草劑施用量建議參照DB15/T2932的規定實施。10.1.2食用向日葵雜草防控鹽堿地玉米的雜草防控可采用輪作、黑膜覆蓋、秋季深翻、播前整地、中耕除草等農藝措施結合除草劑綜合治理。播種前灌溉水面高度下降至接近地面時用960g/L精異丙甲草胺乳油按照90ml/667m2~120ml/667m2與灌溉水配成溶液稀釋后將藥液均勻撒入水中,苗前與苗后的除草劑配比與施用量建議參照DB15/T2931的規定實施。10.2病蟲害防治10.2.1玉米病蟲防治玉米常見的病害主要包括苗期根腐病、苗枯病、褐斑病、瘤黑粉病、小斑病、彎孢葉斑病、莖腐病、穗腐病和粗縮病等;常見的蟲害主要包括地老虎、蠐螬、螻蛄、金針蟲、耕葵粉蚧、根土蝽、二點委夜蛾、薊馬、灰飛虱、蚜蟲、甜菜夜蛾、亞洲玉米螟、黏蟲、棉鈴蟲、桃蛀螟等。種子質量應符合的GB4404.1規定。病蟲害防治應通過合理密植、合理施肥、適時灌溉、清潔耕地、秋季深翻或深松、靶標性強的藥劑包衣種子,殺蟲燈防治、性誘劑防治等。防護病蟲害藥劑與計量應遵循NY/T3260中的規定。10.2.2食用向日葵了病蟲防治向日葵常見病害主要包括菌核病、黃萎病、黑斑病、銹病、霜霉病等;常見蟲害主要包括地老虎、草地螟等。病蟲害防控主要采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或菌核凈可濕性粉劑,噴施發病部位可防治菌核病,隔10天噴藥一次;用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噴施可防治銹病。用殺蟲燈、性誘劑等物理及生物措施防治向日葵螟。正常年份,向日葵全生育期農藥使用次數不宜超過4次;農藥用量、稀釋倍數、施用方法、最后一次施藥距離收獲的天數(安全隔離期)等,應遵循NY/T1276和GB/T8321中的規定,并結合噴施藥品的說明書施用農藥,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11收獲11.1收獲時間11.1.1玉米收獲時間植株開始變黃并且植株底部的葉片逐漸枯萎,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