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_第1頁
高強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_第2頁
高強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_第3頁
高強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_第4頁
高強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3PAGE2目錄TOC\o"1-3"\h\u184791、編制說明 215042、編制依據 2153453、混凝土材料組織 2202914、材料驗收及運輸控制 3112485、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材料控制 3277576、施工工藝流程 361697、質量保證措施 4152628、混凝土質量通病防治及預控 5214159、安全保證措施 6連云港文化城文化活動中心高強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1.編制說明為保證本工程大小劇院地下二層處的框架柱、圖書館負一層~地上二層框架柱應用到的C60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特編制本方案,作為《江蘇連云港新世界文化城文化活動中心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的補充方案。大小劇院澆筑位置詳見附圖一《大劇院-2層基礎底板配筋圖》、附圖二《小劇院-2層基礎底板配筋圖》根據施工圖計算:大劇院地下二層框架柱C60的混凝土量為30.528m3,小劇院地下二層框架柱C60混凝土量為45.248m3。合計使用量為75.776m3。圖書館框架柱C60用量約為900m3。累計總用量約為1000m3。2、編制依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2011)《高強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JGJ/T281-2012)《預防混凝土堿骨料反應技術規范》(GB/T50733-2011)《建筑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011年版)]《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JGJ/T10-201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建筑安裝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J-01-51-2003)《江蘇省建筑安裝工程施工技術操作規程》(DGJ32/J27~52-2006)《連云港市新海新區新世界文化城文化活動中心建設工程》結構圖、建筑圖。3、混凝土材料組織1、材料性能要求石子:采用連續級配,石子最大不宜大于25mm,含泥量不大于0.5%,泥塊含量不大于0.2%;且石子的抗壓強度應比混凝土強度等級標準值高30%。砂:砂的細度模數宜為2.6~3.0的Ⅱ區中砂,含泥量不大于2%,泥塊含量不大于0.5%;水泥:采用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減水劑:出廠復試資料齊全,經監理單位及總包單位見證取樣復試合格;其它外加劑:根據季節經監理單位及總包單位見證取樣復試合格;本部位施工時為夏季。水:飲用水坍落度:≥220(泵送);若施工現場無法泵送,則塌落度≥160,均以到現場后澆筑前實測值為準。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擬采用塔吊吊送混凝土進行澆搗。水灰比:根據實驗室配合比確定。初終凝時間:不小于8h。粗細骨料宜為非堿活性4、材料驗收及運輸控制由混凝土攪拌站提前做好相關單位的協調,保證澆筑過程中混凝土運輸連續性。混凝土從攪拌機裝入運輸車至卸料時間不宜大于90分鐘。混凝土罐車到達澆筑現場時,應高速旋轉20秒~30秒后再卸出C60混凝土至澆筑部位。當混凝土的稠度偏大出罐困難而摻減水劑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采用同品種減水劑;2)減水劑的摻量應有經試驗確定的預案;3)減水劑摻入混凝土拌合物后,應使攪拌罐高速旋轉不小于90秒。同時試驗室根據天氣溫度情況及時調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以便對坍落度進行控制。現場混凝土驗收項目及方法:混凝土進場驗收內容主要有觀感驗收、坍落度、混凝土試塊制作等。觀感驗收著重在混凝土和易性、可泵性和混凝土顏色等幾方面,當對混凝土的觀感質量有懷疑時應通知項目技術負責人及監理單位,共同對廠家的原材料及攪拌運輸過程進行核查。觀感質量驗收通過后再檢查混凝土的坍落度,符合配合比要求時方可澆筑。在澆筑過程中隨機抽樣做試塊,以作為混凝土進場質量、模板拆除、驗收評定等的依據。5、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材料控制澆筑中混凝土材料的控制包括澆筑時間控制、澆筑速度控制和工藝控制,現場通過暢通的協調確保每車混凝土到場到澆筑完成不超過1h,澆筑速度控制是指為確保混凝土入模次序,不致使混凝土出現施工冷縫而人為的對澆筑速度進行控制。本工程的澆筑速度通過現場實際澆筑情況進行調整和掌握。工藝控制在混凝土施工方法中進行介紹。6、施工工藝流程框架柱C60混凝土澆筑至樓面→澆筑與之相連的梁板混凝土在澆筑前,沿所澆筑的所有框架柱四周500mm范圍內的梁板用密目鋼絲網圍擋起來,防止梁板混凝土與框架柱混凝土混合。詳見附圖三:《混凝土澆筑梁柱節點圖》5.1主要施工方法1)首先,在框架柱底部先澆筑3~5cm厚成份與C60砼內砂漿相同的水泥砂漿,以免底部產生蜂窩現象。2)本工程圖書館、大劇院地下二層框架柱(600*600的截面8根,高度10.6米,800*800的框架柱1根,高度8.4米)、小劇院地下二層框架柱(600*600的截面8根,高度8.6米;800*800的框架柱2根,高度6.4米;800*1200的框架柱2根,高度6.4米)。其自由傾落高度均大于3米,因此在澆筑時將采用導管等輔助設備,且澆筑的分層厚度不大于500mm,上下層同一位置的混凝土澆筑的間隔時間不超過2小時。3)到達現場的C60混凝土在澆筑前高速旋轉90秒后,立即用塔吊將砼以最快時間吊到C60砼柱位置。澆筑部位的所有的C60砼柱須集中澆筑完畢,再進行其他部位(梁、板)混凝土的澆筑。5.2混凝土振搗1)混凝土下料后,用50型振動棒振搗,用木錘輕輕敲擊模板外側面,振動棒控制振搗半徑和插入深度,振動棒直接插在兩層鋼筋網片的中間;混凝土振搗過程中應不停的用木錘敲擊模板;以后澆筑每層同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框架柱(包括其他部位的剪力墻)混凝土澆筑完畢,應留1個小時的沉降時間,混凝土沉降完畢后,再增加少量的混凝土,進行二次振搗。2)振動棒不得振搗模板、對拉螺栓,混凝土下料不得沖擊面板;檢查每層混凝土的澆筑高度,是否分層下料,敲擊面板檢查混凝土是否漏振。7.質量保證措施6.1組織措施項目部對本工程高標號混凝土的澆筑非常重視,項目經理余立棟及項目技術負責人張烈凡親自督促和指導澆筑方案的編制,并將參加混凝土的澆筑。項目部成立以技術負責人張烈凡為首的澆筑質量保證組織,按照本方案要求對混凝土澆筑進行詳細的布置和安排。混凝土的振搗工必須配戴袖標后上崗。6.2原材料質量保證措施⑴嚴格對進場原材料的質量進行控制,凡與方案技術要求相矛盾的進場材料一律做退場處理。⑵進場混凝土嚴禁以任何形式及理由加水或加其它外加劑等。⑶合理安排施工順序,減少不同強度等級和不同性能要求的混凝土交叉澆筑。本工程總體上先澆筑C60框架柱混凝土,然后再澆筑外墻混凝土,最后澆筑梁板混凝土。⑷加強原材料監控,攪拌站派責任心強的管理人員值班監察配合比的執行情況,并按要求摻加外加劑。⑸現場收料人員要仔細核對來料小票和車號,完全對應后與工長結合,再指定塔吊吊運澆筑。6.3獎懲制度遵照項目及建設單位工程質量管理辦法規定。6.4澆筑控制⑴現場值班人員必須按照職責嚴把工作崗位,按照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指揮和檢查施工工序,對不稱職人員及時更換和處理。⑵對車輛的調度必須指令統一,由材料部位集中控制,其他值班人員無權要料、退料和私自處理來料。⑶澆筑過程中必須按照方案要求澆筑混凝土,當需臨時調整混凝土澆筑方向或部位時,需經技術負責人的同意。⑷對基礎底板施工縫部位必須認真清理后方可繼續澆筑。⑸當有流淌或灑落的混凝土到非澆筑部位時,必須及時清理,若凝固后,必須剔除方可覆蓋上層混凝土。⑹任何暴模和漲模的處理,必須經過技術負責人的認可后方可執行。(7)由于本工程施工時正處在夏季,因此高強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溫度不應高于35℃,同時選擇溫度較低時段早晨8:00鐘以前澆筑混凝土。(8)高強混凝土澆筑前,應檢查模板支撐的穩定性以及接縫的密合情況,并應保證模板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失穩、不跑模和不漏漿;天氣炎熱時,宜采取遮擋措施避免陽光照射模板,或從模板外側進行澆水降溫。(9)如果現場能夠采用泵送混凝土,在向上泵送高強混凝土過程中,當泵送間歇時間超過15分鐘時,應每隔4分鐘~5分鐘進行四個行程的正、反泵,且最大間歇時間不宜超過45分鐘;當向下泵送高強混凝土時,最大間歇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6.5養護混凝土的養護采取覆蓋保濕措施。養護的水溫與混凝土表面溫度之間的溫差不大于20度,養護時間不少于10d。混凝土的養護設專人專門負責。樓層養護屬于平面,除了用薄膜覆蓋外再覆蓋一層麻袋,并適當的補充一定的水分,防止表面水分散失過快,引起表面裂縫。8、混凝土質量通病防治及預控混凝土澆筑,很容易出現蜂窩麻面、漲模、接槎不良、變形及裂縫等,其防止措施如下:⑴ 嚴格現場管理,合理組織操作人員。⑵ 模板進行防漏漿設計,柱子的跟部進行坐漿處理。拼縫必須嚴密,模板和支撐的剛度、強度要符合要求,對拉螺栓的設置要嚴格按施工方案執行。⑶混凝土常見質量問題防治混凝土澆搗常見質量問題防治對策如下表所示。混凝土澆搗常見質量問題防治對策表質量問題主要因素預防措施麻面模板面粗糙,脫模劑漏刷,粘有雜物,木模表面未事先濕潤,振搗時氣泡未排出。1、清模,木模用清水充分濕潤,按操作規程振搗。露筋1、墊塊位移,漏放或間距大。1、確保混凝土保護層厚度2、鋼筋過密,大石子阻礙水泥砂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2、石子最大尺寸不超過25mm3、混凝土離析。3、優化混凝土配合比,規范運輸4、振搗棒碰移鋼筋。4、鋼筋密處用帶刀片的振搗棒。5、拆模過早,碰掉角。5、正確掌握拆模時間。蜂窩1、配合比不準或計量錯誤造成砂漿少、石子多。1、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搞好計量。2、混凝土攪拌時間短,未拌勻或振搗不密實。2、嚴格控制混凝土攪拌時間,振搗密實。3、未分層下料漏振3、分層下料,棒棒相接不漏振。4、模板嚴重移位、漏振。4、經常觀察模板,及時修。縫隙夾層施工縫處理不認真嚴格執行施工縫技術處理措施混凝土澆搗常見質量問題防治對策表質量問題主要因素預防措施孔洞鋼筋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經振搗就繼續澆上層混凝土。嚴格分層下料,正確振搗,嚴防漏振。缺楞掉角拆模用力不當或過早。采用正確拆模方法,控制好拆模時間。板面不平整軸線位移1、梁板同時澆筑,插入式振搗器振搗,用鐵鍬拍平,使混凝土板厚不準。梁用振搗棒,除模板四周彈好標高線外,還應作一些與板厚相同的標志,隨澆隨移動。2、混凝土未達到強度就上人操作或運料。特別是為了保溫覆蓋或測溫,沒有搭設腳手板情況下進行操作。混凝土達不到1.2Mpa不能上人。應在混凝土上墊放腳手板,隨澆、隨退、隨蓋、測量時走腳手板。3、跑模、漲模模板支設方案正確,操作認真。4、放線誤差大。位置線要彈準確,及時調整誤差,以消除誤差累計。9.安全保證措施施工作業面必須防護周密;在砼澆筑時,操作架上的施工人員必須按規范要求設置臨邊護欄。因框架柱和剪力墻立面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有施工人員用木錘敲擊模板,必須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證措施。施工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教育后方可上崗工作。施工過程中堅持利用好安全“三寶”。在開始工作之前,要檢查所用機具、工具、安全帶及臨時設施的使用情況,若有隱患須整改后方可作業。建立高度集中、統一、靈活、可靠的指揮系統,吊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