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高中語文全程考評盲點排查與考向預測練(1-6練)(含解析)(共6份打包)五、古代詩歌閱讀盲點排查與考向預測
(一)盲點排查練
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
柳宗元
手種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
方同楚客憐皇樹①,不學荊州利木奴②。
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老夫。
【注】①皇樹:即橘樹,屈原《橘頌》中有“后皇嘉樹,橘徠服兮"之句。②三國時丹陽太守李衡曾想通過種橘來發家致富,給子孫留下財產。
1.(理解賞析客觀題)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起筆如敘家常,筆墨自然樸實,有清新之氣,用筆深得陶詩之高妙。
B.頷聯借用典故,表達鮮明立場,暗示詩人希望自己有如橘樹般高潔的品格。
C.頸聯以“噴雪”狀開花之盛,“垂珠"描碩果之豐,抒發詩人的愉悅之情。
D.全詩寫橘實寫己,寄情于橘樹,在平緩的語調中隱藏著詩人頗不寧靜的心。
2.(表達技巧鑒賞)全詩是如何運用多種手法塑造詩人形象的?請結合詩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語言鑒賞)詩中哪個字集中體現了詩人的情感?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詩句情感分析)歐陽修評價此詩“初如食橄欖,真味久愈在”,請結合尾聯,談談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整體情感分析)蘇軾評價柳詩“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平緩中隱藏著豐富情感。這首詩抒發了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蝶戀花·月下醉書雨巖石浪①
辛棄疾
九畹芳菲蘭佩好②??展葻o人,自怨蛾眉巧。寶瑟泠泠千古調③,朱絲弦斷知音少。冉冉年華吾自老。水滿汀洲,何處尋芳草?喚起湘累④歌未了,石龍舞罷松風曉。
【注】①雨巖:地名,在江西永豐縣西博山中。石浪:雨巖的一塊巨石,長三十余丈,狀甚怪;篇末“石龍”指此。②九畹:泛指田畝廣大。蘭佩:以蘭為配飾。③泠泠:指瑟音清越如流水。千古調:高山流水之調。④湘累:指屈原。
6.(理解賞析客觀題)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蛾眉"代指女子美麗的容顏,詞人對一國之君沉迷美色的現狀心生怨憤。
B.上片化用了屈原《離騷》的詩句來表情達意,下片則是對上片抒情的深化。
C.詞人借助比興手法來抒發政治感慨,寫出了自己與屈原類似的情感和心緒。
D.這首詞不尚鋪陳,意象含蓄,意境蘊藉,堪稱一首言近而旨遠的抒情篇章。
7.(意象賞析)本詞上片中的意象表明了詞人怎樣的境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表達技巧鑒賞)本詞成功地運用了屈原“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抒懷,請結合上片詞句具體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9.(語言鑒賞)請賞析“喚起湘累歌未了,石龍舞罷松風曉"的表達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思想感情分析)該詞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試結合下片詞句進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考向預測練
預測點多維審視,理解鑒賞宋詞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梅花引·荊溪阻雪
蔣捷【注】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
舊游舊游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云,濕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注】蔣捷:南宋詞人,宋亡后隱居不仕。
“都道無人愁似我”寫出了詞人的萬千愁情。詞人都有哪些愁情?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滿庭芳
黃庭堅
修水濃青,新條淡綠,翠光交映虛亭。錦鴛霜鷺,荷徑拾幽蘋。香渡欄干屈曲,紅妝映、薄綺疏欞。風清夜,橫塘月滿,水凈見移星。堪聽。微雨過,媻姍藻荇,瑣碎浮萍。便移轉,胡床湘簟方屏。練靄鱗云旋滿,聲不斷、檐響風鈴。重開宴,瑤池雪沁,山露佛頭青。
過片是詞特有的章法,指上下片銜接之處是詞意承轉的關鍵地方。“堪聽"是本詞的過片,請結合這首詞的內容簡要分析其承轉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青玉案
陳瓘
碧空黯淡同【注】云繞。漸枕上、風聲峭。明透窗紗天欲曉。珠簾才卷,美人驚報,一夜青山老!使君留客金樽倒。正千里瓊瑤未經掃。欺壓梅花春信早。十分農事,滿城和氣,管取明年好。
【注】“同”即“彤"。
這首詞不著一個“雪”字,卻處處寫“雪”,請選取三處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小說閱讀盲點排查與考向預測
(一)盲點排查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十八歲的李響
蔡楠
說實話,我比較討厭李響。我這些天很忙,正忙一件大事。我越忙,他越來添亂。
他這么大歲數了,冷不丁就會出現在我的辦公室,還一直蹦來跳去的。他耳不聾眼不花,就是嘴笨,說話磨磨唧唧的。我就討厭他這一點,有話就說,說完就走不好嗎?還有,我還怕他蹦來跳去摔壞了,我可沒時間送他去醫院。李直也沒時間。李直比我更討厭他。
于是我想趕他走。我泡上了一杯茶,給他端過去。我把茶水送到了他的嘴邊,喝點吧,喝完了,哪里來就回哪里去吧,我明天還出門呢!
李響就把一杯茶喝光了。我看到那杯茶透亮亮地流到了李響的體內,他的身體就不飄了,也不蹦不跳了,穩穩當當地站在了那里。
我知道,茶水沖掉了這些年堵在他喉嚨里的東西,他的聲道開始通暢了。我拿出一個宜興紫砂陶壺,又拿出一罐好茶給他:“你可以走了!”他把東西撥拉到一邊去,清清爽爽地說:“我不是來要東西的,我想跟你出門,去南泥灣——"
我吃了一驚。他怎么會知道我要去南泥灣?我趕緊去扶他,我怕他說胡話犯病啥的。我把座椅搬了出來,放到他的屁股底下。他卻不坐,腰板挺直了盯著我:“李游,你說到底帶我去不?”
“我去是有項目做,你去干什么?"
“我給你當向導,我熟悉那里,在那里打過仗!”李響一字一頓地說。
“快別說你打仗的事了,你當年是偷著跑出去的,瞞著父母,連新婚10天的媳婦都瞞著。知道李直為什么討厭你嗎?就是討厭你偷著跑了。"
“我那不是偷著跑,是當兵抗日去了?!崩铐憼庌q著。
“那你打仗了嗎?"
“打了,不過,也算沒……沒打。”李響這回坐下了,我看到他的眼神有些黯淡,“我跟隊伍走的第三天,就在石家莊附近的陳莊和鬼子打了一仗,還沒沖鋒,我的腿就中了一槍。后來腿瘸了,我就當了炊事員。"
我“撲哧”一聲,剛喝進去的一口茶差點噴出來:“那后來呢?"
“后來我還參加了百團大戰,后來就跟著部隊去了晉西北,再后來……就去了延安?!崩铐懙难凵裢蝗挥辛斯饷ⅲ拔沂且蝗骋还盏馗筷爜淼窖影瞾淼矫飨磉叺?。那時候,我和戰友們都覺得這回有仗要打了,我們得保衛延安??!可是……可是毛主席卻讓我們去南泥灣種地。"
“你是說,你去南泥灣開過荒?”我覺得李響的話有點離譜,“怎么這些年也沒聽你說過呢?"
“這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在老家又不是沒種過地!”李響擺了擺手,“再說了,你和李直哪里關心過我啊。"
李響說得對,李直和我確實不大關心他。他從十八歲就扔下媳婦跑了,李直出生的時候都不知道他爹是誰。李直他們娘倆在戰亂的時光里自己熬過來就不錯了,哪里還能關心他。
“你們不關心我,可我惦記你們!”李響嘆了口氣,“原來我想打完鬼子就回來,后來我又想等南泥灣的地種好了再回來。可南泥灣很難纏啊……"
“你就別找理由了,你根本沒想過回來!”我懟著李響。
“別……別瞎說,我李響不是那種人。那時候的南泥灣,天寒地凍,荒無人煙。部隊開拔到這里,沒吃沒穿沒住的。我當炊事員還不知道嗎?紅米飯南瓜湯,那是后來才有的。挖野菜也當糧,大冬天往哪里去挖野菜?反正,炊事班里也沒事可做,我就拿起做飯的鐵鏟,穿著單衣,跟大家去開荒了……"
我不說話了。聽李直講過,他兩歲的時候,縣上的干部送李響的包裹回來時,確實帶著一把鐵鏟,不過鏟子剩了個破片片。
見我不說話,李響來勁了,“你承認我說的是真的吧?帶我去吧!”
我湊近李響,把他抱住了。他的身體很輕,我知道我抱住的不單是李響,還有李響的故事。
我決定帶李響走。
李響跟著我來到了南泥灣,卻蒙圈了。他找不到開過荒的地方了。他不吹了,只能由我給他當向導。我開著導航,帶他去了三五九旅旅部舊址、南泥灣墾區政府舊址,帶他去了黨徽廣場,還帶他去了南泥灣風景區,參觀了南泥灣特有的民宿……
“看,我就在這里開過荒,在這里住過——"
李響在一孔被改造成農家院的窯洞前站住了,大呼小叫起來。
我知道,我應該辦我的大事了。我走進窯洞,一群人早已等在那里了。那是南泥灣開發區的領導。我從電腦包里拿出了一份簽好字的合同。我說:“這是我們公司引進的石墨烯技術,現在我無償地獻給南泥灣,用上這種材料,窯洞加熱快,也非常環保。再有,我的集團公司,捐獻一批白洋淀環保充電車,方便旅游,第一批已經在路上了……”
辦完這件大事,我回頭再找李響,卻沒有他的蹤影了。我不能弄丟李響。
我知道李響去了哪里。我急匆匆來到了九龍泉烈士紀念碑前,果然看到李響一動不動地站在那里。確切地說,是他的名字嵌在了紀念碑里。我聽到了導游的講解:
李響,河北雄安人,曾經創造一天開荒4.23畝的紀錄,他用鐵鏟和镢頭連續開荒一個月,最后累死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歲……
我的眼淚急速地涌了出來,我大聲喊道:爺爺,你的孫子來看你了……
(選自《小說選刊》,有刪改)
【注】1941年3月,八路軍三五九旅在旅長王震的率領下在南泥灣開展了著名的大生產運動。
1.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篇用“蹦來跳去"等看似荒誕的語言描寫李響,暗示了他的形象縈繞在“我”心里揮之不去。
B.小說前面說李響要給“我"當向導,后來卻變成了“我”給李響當向導,情節上前后照應,側面寫出了經歷了不同時代的南泥灣變化之大。
C.小說在刻畫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時,運用了語言、動作、心理、肖像、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等多種表現手法,使得李響的形象鮮活、生動。
D.小說卒章顯志,最后“我大聲喊道:爺爺,你的孫子來看你了……”,既揭示出祖孫三代的關系,也表明“我”內心充滿的敬仰與驕傲。
2.小說中關于“南泥灣墾荒"的相關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響回憶南泥灣開荒的情形,表現出生產運動的艱苦,反映了當時革命形勢的嚴峻。
B.“拿起做飯的鐵鏟”“穿著單衣"等細節,以點帶面,展現了戰士們堅韌頑強的品質。
C.李響南泥灣開荒的經歷,集中體現了南泥灣精神,也促使后文中李游的態度發生變化。
D.南泥灣墾荒的情節是李游與李響故事的紐帶,也是后文“我不能弄丟李響”的原因。
3.(小說的敘事視角)小說以后來人的視角寫一個死去的人物的事跡,卻又讓后來人與死去的人同一個時空出現,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說的敘事人稱)小說前后分別使用“李響"和“爺爺”兩個不同的稱呼,其中蘊含著“我"怎樣的情感態度?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說的形象手法)魯迅說:要極儉省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小說描寫了李響眼神的兩次明顯變化,請找出并分別分析眼神變化所折射出的人物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說物象的作用)“鐵鏟”在小說中出現過多次,請簡要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說的結構技巧)這篇小說多處使用了伏筆,請結合文本,選取兩處進行說明,并簡單說說這種手法的好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說的敘述方式)幻想與現實是文學的兩個基本端極,是文學賴以飛翔的兩只堅韌的翅膀。本文中幻想與現實交織,這種敘述方式有哪些好處?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9.(理解語句含意)小說中的“我不能弄丟李響"有怎樣的含意?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探究閱讀體驗)有人認為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李響,也有人認為主人公是“我”,你支持哪種觀點?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考向預測練
預測點1小說中的非常規化命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老镢頭
徐建英
沉睡了很多年后,我醒了。曾經披荊斬棘的鋼鋒不再,是一把失去光澤的舊镢頭。
經過長途跋涉和風餐露宿之后,我出現在荒山野嶺中的一座新建的茅草棚里。棚前,是泥黃色的沙石土坡;遠望,是溝壑縱橫的沼澤地和一眼看不到邊的荊棘林。
嘹亮的軍號響起,一群臉膛黝黑,身穿褪色土黃色軍裝的男人從草棚側邊那一排排低矮的窯洞里鉆出來。他們行走的時候,昂首挺胸,齊整的闊步踏著地面,所到之處黃沙飛揚,嘹亮的軍號一聲聲直沖云霄。
我從他們每天集合的談話中知道這是一個叫爛泥灣的地方,被當地人編成歌兒在唱:“天上無飛鳥呀,地上不長草;十年九干旱啊,風吹石頭跑……南泥灣呀爛泥灣,荒山臭水黑泥潭……"
“是把好刀,可惜太長時間沒用,銹壞了!”一聲嘆息過后,我被一雙粗糙的大手捧在掌心。
隨后,那雙大手起爐燃灶,我被扔進熊熊燃燒的炭爐,在我癢痛發熱、渾身難受時,一把鐵鉗夾著紅通通的我,與一個叫鋼的兄弟同時放在鐵砧上。經過大手無數次的大錘錯小錘后,我一次次由紅變黑,由黑變青,一次次在水槽旁等候,嗞的一聲入水淬火……直到一陣陣叫好聲傳來,我成了一把镢頭,一把泛著幽冷光芒的黑褐色镢頭。
在與一個叫槐兒的姑娘合二為一后,那位長著一雙大手的叫郝樹才的戰士帶走了我。
郝戰士帶著我,記不得拓了多少荒林,掘走多少沙石,刨倒多少荊棘,我一次次被插進土石,在掀起的沙礫中舞蹈,我們以一天墾荒四畝多的成績,被親切地稱為“氣死牛"。
有時候,郝戰士也會帶著我去拾糞,去更遠的荊棘林,背回一袋又一袋的野菜。
與我合二為一的槐兒,曾經白皙光滑的皮膚日漸發暗,在一個秋日的午后,她倒了,一位叫榆兒的姑娘代替了她??墒菦]過多久,榆兒的腰桿斷裂,白蠟接力與我成了搭檔,郝戰士在一次集結后沒再回來,我來到了一個叫劉寶齋的家里。
爛泥灣褐灰的沼澤地不見了,泥土開始芬芳,莊稼開始泛綠,嫩綠的野草同劉寶齋的汗水滋潤著我,讓我日漸強壯。莊稼對我肅然起敬,野草對我聞風喪膽。農閑時,我陪著劉寶齋站在大片梯田的溝壑邊,看著青青的莊稼,綠綠的草叢,成片的梯田,一起吹暖暖的風,一起看窯洞門前,瓜菜似小山丘般堆積著。
春耕秋收過后,麥芽開苗,長長的冬季來了。我和白蠟窩在暖暖的地窖中,與鄰居锨兒、鏟兒拉家常,談談一年的收成。有時劉寶齋也會湊上來插上兩句,在我們嘻嘻哈哈的大笑中,一起期待著新的一年到來。
漫長的冬季過后,劉寶齋一聲“老伙計,醒來吧!”把我們從冬眠中喚醒,來到遠離了田野的山邊,在我刨出的土坑里,樹苗一棵棵聳立,山開始有了綠意。
年復一年、周而復始的田野花香把我養育得越發黝瘦靈巧,而劉寶齋卻老了。老了的劉寶齋佝僂著腰站在田間,嘆息著,需要白蠟的妹妹小白蠟時不時地攙一把。
也不知從幾時起,我和小白蠟大多數日子里只是躺在院子里曬太陽。
當黃土高原試種海水稻的項目啟動后,不再是爛泥灣的南泥灣成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海水稻試種地之一,首年的海水稻種植喜獲豐收時,我與小白蠟已記不清在地窖躺了多少年!是五年?十年?抑或五十年?我是真的記不清了。只是此時的我,周身銹漬斑斑,小白蠟倚在墻角,成了一桿枯木!我被一塊精美的紅綢布小心地裹著,擺在漂亮的盒架上,擺上了展柜。周圍還有我過去的老伙伴鐵锨、鐵斧和錘子,也有我不認識的斗笠和燈罩。
我沒有再見過郝戰士,也沒有再見過劉寶齋。在別人斷斷續續的談話中,知道他們以不同的方式,永遠留在了南泥灣。
我還是镢頭,只是一把不再耕種的老镢頭。
我的工作很輕松,躺在南泥灣歷史展覽館的櫥窗里,供人參觀,供人欣賞,一遍又一遍聽著解說員講述我的故事,講述我們的故事。故事里有郝樹才,有劉寶齋,有一個叫王震的旅長,還有一個叫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之父……
此時的南泥灣呢,一望良田百頃,土地肥沃,連綿的山崗上綠柏逶迤,都說是一派陜北好江南……
(有刪改)
小說閱讀與學術著作的閱讀方法是不同的,以本篇小說和《鄉土中國》為例,各介紹一種閱讀方法并加以闡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測點2《紅樓夢》整本書閱讀的可能命題角度
角度一借信息性文本材料的觀點,分析《紅樓夢》現象
1.[2024·河北衡水模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對鎖”章法是指在不同的故事段中用相似或相同的人物語言以使兩個故事段相映成趣。清話石主人稱之為“復筆”,其《〈紅樓夢〉本義約編》云:“《紅樓夢》喜用復筆。一游幻境必再游幻境;一入家塾必兩入家塾;一秦氏之喪又有賈母之喪;一協理東府又有協理西府……之類種種,細事不可縷記。其實皆同而不同,變化不測,純是《水滸傳》筆法。”話石主人所謂的“復筆”,即“兩對章法”,它總是具有“同而不同,變化不測"的審美特征。中國古代長篇敘事作品,常常利用對偶原理設置相互對等或對照的人物、事件、場景、言辭等以展開敘事。其設對方法,既可以是相同性質敘事內容的對等設置,也可以是相反性質敘事內容的對照設置。就章回小說來說,又可以在同一章回或跨越數個章回設對。對照也并非只有兩兩對照,在長篇敘事作品中,常常是多個人物、事件、場景、言辭等的對等或對照。所謂“兩對章法”,就是利用“對偶"原理,在同一章回或跨越數章回,設計性質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的敘事內容、人物、故事、場景、言辭等,作“對鎖”“對峙”,在引起篇章形式均衡感的同時也使“對鎖”“對峙"的敘事內容“同而不同”、相映成趣或有復雜微妙的文意上的關聯。
(摘編自方志紅《中國古代敘事理論文法理論研究》)
所謂“兩對章法"中也包括對人物的敘事。請結合材料和你對《紅樓夢》的了解,以薛寶釵與林黛玉為例闡述《紅樓夢》是如何使用這種章法造成“同而不同、相映成趣”的藝術效果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角度二借語言文字運用,解讀《紅樓夢》內容
2.[2024·大連統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離鄉時,故鄉是青山綠水,讓你魂牽夢繞,戀茲念茲;_____,_____,_____,_____。從詩經時代到信息時代,人世間經歷了(①)的變化,從牛車土路到飛機高鐵,從結繩記事到移動互聯,從茹毛飲血到“神舟”飛天,人口也從過去的不流動、少流動到今天的大遷徙、常遷徙……然而,不管世事如何變化,人們怎樣遷移,中國人對故鄉的依戀是(②)、亙古未變的。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特征之一就是鄉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著在土地上的,一代又一代不太有變動,即便社會變遷,濃厚的鄉土情結也不曾改變。曹雪芹的故鄉在江南,《紅樓夢》中,他(③)地提及江南風物,體現的是對故鄉濃濃的思念:黛玉看到薛蟠從蘇州帶回的“家鄉之物”,觸物傷情;妙玉將蘇州玄墓蟠香寺梅花上的雪收在甕里帶到京城,飲的是“精致的鄉情”;賈璉陪黛玉回蘇州,帶回了黛玉家鄉的“惠泉酒”,王熙鳳高興地給賈璉乳母品嘗……故鄉的特產,對長期離鄉的人來說是刻骨銘心的珍貴記憶。曹雪芹和他《紅樓夢》里的主人公們既不“基層”,也非附著在土地上的鄉下人,但他們骨子里流淌的依然是鄉下人的血液,那就是對故土的眷戀、對故鄉的深情。
(1)請在文中括號內填入恰當的成語。
答:①_____②_____③_
(2)請結合語境,仿照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續寫一句話,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說,閱讀《紅樓夢》,是了解“鄉土中國"的一座橋梁。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重要概念,指在親屬、地緣等社會關系中,以自己為中心產生的親疏遠近的人際格局。請結合《紅樓夢》原著,以“差序格局"的概念來解讀王熙鳳與下列人物的人際格局。
人物:賈母、賈赦、邢夫人、賈璉、賈寶玉、林黛玉、巧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六、語言文字運用盲點排查與考向預測
(一)盲點排查練
一、[2023·新高考Ⅰ卷]語言文字運用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題。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忘記重要信息而懊惱,幻想著要是能過目不忘該多好啊!其實,我們更應該慶幸A,因為遺忘可以降低記憶帶來的認知負荷,使認知系統能夠更加高效地工作。而超強記憶力往往是以犧牲抽象、泛化能力為代價的。從下面例子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有一位記者,①擁有人們只能望其項背的超強記憶力。②他雖然能輕松地記住一長串數字,③卻發現不了其中的規律;④他腦海里充滿各種孤立的事實,⑤卻不能歸納出一些模式將它們組織起來。⑥這促使他不能理解隱喻等修辭手法,⑦甚至復雜一點的句子。⑧記憶大師奧布萊恩曾多次獲得世界記憶錦標賽冠軍,⑨雖然他的閱讀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⑩聽課的時候也很難集中注意力。也許正是犧牲了一部分記憶,我們才有了獨一無二的歸納和抽象思維能力。
網絡時代,我們沒有辦法也沒有必要B,畢竟互聯網隨時可以幫我們查閱。不過我們也不能過于依賴互聯網,像互聯網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似的。通過一些訓練提升記憶力,也一直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目標。
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二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3~5題。
天是越來越冷了,祥子似乎沒覺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會覺得寒冷。地上初見冰凌,連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來,處處顯出干燥,結實,黑土的顏色已微微發些黃,像已把潮氣散盡。特別是在一清早,被大車軋起的土棱上鑲著幾條霜邊,小風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極高極藍極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車跑一趟,涼風颼進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有時候起了狂風,把他打得出不來氣,①可是他低著頭,咬著牙,向前鉆,像一條浮著逆水的大魚;風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風決一死戰。猛的一股風頂得他透不出氣,②閉住口,半天,打出一個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個猛子。打出這個嗝,他繼續往前奔走,往前沖進,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止住這個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沒有一處松懈,像被螞蟻圍攻的綠蟲,全身搖動著抵御。這一身汗!等到放下車,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長氣,抹去嘴角的黃沙,他覺得他是無敵的,他剛從風里出來,風并沒能把他怎樣了!
3.文中有三個重疊形式“處處、微微、早早”,說說它們和“處、微、早"相比,語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對文學作品來說,標點標示的停頓,有時很有表現力。文中有兩處畫橫線部分,請任選一處,分析其中的逗號是怎樣增強表現力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語言文字運用Ⅰ和Ⅱ中畫波浪線部分,都有“像……似的”,說說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1)不過我們也不能過于依賴互聯網,像互聯網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似的。
(2)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3·新高考Ⅱ卷]語言文字運用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7題。
那次云南之行,有一個意外收獲,就是看到了騰沖皮影戲。
那天晚上,到一家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的飯店用餐,飯吃到一半,服務員來通知,皮影戲開始了。我放下飯碗,下了樓?!洱斉c鶴》正在上演,水塘邊,一只仙鶴優雅地舞著,踱著,鳴著,顧盼著,尋覓著;另有一只烏龜,爬上了水塘的土墩,舒四肢,伸頭頸,享受著寧靜,享受著美景。仙鶴發現了烏龜,飛過去停在烏龜背上,用長長的喙去啄烏龜的頭,烏龜飛快地把頭縮進殼里,四肢也縮了進去,任仙鶴如何啄,如何氣惱,如何焦急,烏龜就是巋然不動,讓仙鶴①,以至于本應是勝利者的仙鶴,反而著急地叫了又叫……
見我對皮影戲有興趣,服務員就介紹說,皮影戲是當地居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有悠久的歷史。皮影是用驢皮或牛皮刻成人物、動物,用細繩拴著,再連接著小竹竿。藝人在幕后操縱著小竹竿,皮影則甩手投足,舞槍弄棍,騎馬沖殺,無所不能,往往令觀眾②。
6.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答:①_____②_____
7.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如果寫成“正優雅地跳舞,踱步,鳴叫,顧盼,尋覓”,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
“耳機一戴,誰也不愛”。周圍的世界有時太嘈雜了,但想安靜一下不被打擾也很容易,①。可是最近,樊女士發現,自從經常戴上耳機聽著歌入睡以來,耳朵里開始有了“嗡嗡嗡"的耳鳴聲。去醫院一看,居然是過度使用耳機造成的突發性耳聾。那么,使用耳機②?醫學研究告訴我們,這個度包括時間和音量兩方面,即音量不宜超過最大音量的60%,時間要限制在60分鐘以內。如果超過這個限度,就可能威脅耳朵的健康。比如誘發耳部炎癥,導致耳朵疼痛、耳屎變多等。有人覺得這都是小事,忍忍就過去了。但事實上,③,還可能逐漸升級。
對耳朵來說,過大的聲音就是噪音,噪音會對耳道產生壓力,壓力又會撞擊鼓膜聽骨鏈傳到內耳,震蕩前庭淋巴液,這一系列連鎖反應下來,會出現暈車一樣的頭暈癥狀。聲音過大還會損壞耳蝸中的聽覺毛細胞,導致耳鳴。如果長時間暴露在過大的聲音中,會使聽覺毛細胞失去敏感性,無法接收聲音的信號,形成暫時或永久性聽力下降。
8.下列句子中的“誰”和“耳機一戴,誰也不愛"中的“誰”,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p>
B.生活中誰都需要表達和交流。
C.我本來是跟他開玩笑的,誰知道他竟然生氣了。
D.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9.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稍鰟h少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考向預測練
預測點1語言文字運用的基礎性考法
一、注重理解詞義的顯示性
[2023·全國乙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郭老頭、耿老頭,倆老頭。這兩個老頭,從前面看,像五十歲;從后面看,像三十歲。他們今年都已經做過七十整壽了。身體真好!郭老頭能吃飯。斤半烙餅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點汁,幾口就下去了。他這輩子沒有牙疼過。耿老頭能喝酒。他拿了茶碗上供銷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錢。售貨員找了錢給他,他亮著個空碗:“酒呢?"售貨員有點恍惚:記得是打給他了呀?——售貨員低頭數錢的功夫,二兩酒已經進了他的肚了。倆老頭非常“要好”——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愛干凈愛整齊的意思。不論什么時候,上唇的胡子平斬烏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渾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領子是領子,一個紐扣也不短。倆老頭還都愛穿撒鞋,斜十字實納幫,皮梁、薄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齋買的。這種鞋過去是專門賣給抬轎的轎夫穿的,后來拉包月車的車夫也愛穿,抱腳,精神!
1.下列句子中的“能”與文中加點的“能”,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她盡量高高地踮起腳尖,希望車廂里的人能看見她的臉。
B.我們班同學就數他能說,講起話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C.新頒布的控煙條例規定,絕大多數公共場所都不能吸煙。
D.以前這條小河上沒有橋,人們只能涉水而過,非常不便。
二、注重分析動態語境中的詞語效果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中寫過這樣的詩句:“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薄笆刈?與“適俗”形成鮮明的對比,世俗之人講究的是所謂處世之道,智巧鉆營、人情練達。但中國自古以來還有另一種處世方式,即“守拙”,看起來似乎是傻傻笨笨的,但大巧若拙,“守拙”其實是人生大智慧。
2.文中加點的詞“傻傻笨笨”,如果改成“傻笨”,表達效果會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強調語文實踐下的詞語運用
[2023·全國甲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事有湊巧,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方,我聽見過三位老師講“破釜沉舟"這個成語。
第一位教師是這樣講的:“‘破釜沉舟’表示堅決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堅決。無論做什么,只要是正當的、應該做的事,就必須抱定只許前進而不許后退、只許勝利而不許失敗的決心,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成功。如果(_),工作還沒開始就準備下失敗的退路,那樣一定不會成功。①當然,②前進的目的必須正確。③在這一點上,④我們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論。由于時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統治階級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來很多是成問題的,下定決心做好事是應當的,如果堅決做壞事,那就不應當了?!?/p>
第二位教師是另一種講法,他說:“‘釜’就是鍋,‘舟’就是船?!啤汀痢际莿釉~?!聘恰垢啤囊馑迹簿褪前彦佋宜?;‘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鑿沉。這樣用法的動詞叫作‘使動詞’。同是做飯的工具,古代叫‘釜’,現代叫‘鍋’;同是水上運輸工具,古代叫‘舟’,現代叫‘船’;這是古今詞匯的演變。像古代叫‘冠’,現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現代叫‘鞋’,都是這種情形。曹植《七步詩》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______,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師講得比較簡單,話說得比較少。他這樣講:“項羽渡河進攻秦朝的軍隊,渡河之后,把造飯的鍋砸碎,把船鑿沉,斷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進無退的決心,終于把秦軍打敗了。后來大家就用‘破釜沉舟’這個成語表示下定最大的決心,不顧任何犧牲的意思?!?/p>
3.星球小學邀請你給學生講解成語。請從下列三個成語中任選一個,借鑒第三位教師的講解方法,擬出講解要點。要求闡釋準確,語言流暢,不超過60個字。
臥薪嘗膽庖丁解牛一鼓作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注重賞析特定語境中標點的表現力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紅海已過,不怕熱極引火,所以等一會甲板上零星果皮、紙片、瓶塞之外,香煙頭定又遍處皆是。法國人的思想是有名的清楚,他們的文章也明白干凈,但是他們的做事,a.無不混亂、骯臟、喧嘩,但看這船上的亂糟糟。這船,倚仗人的機巧,載滿人的擾攘,寄滿人的希望,熱鬧地行著,每分鐘把沾污了人氣的一小方水面,b.還給那無情、無盡、無際的大海。
4.對文學作品來說,標點標示的停頓,有時很有表現力。文中有兩處畫橫線部分,請任選一處,分析其中的頓號是怎樣增強表現力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測點2語言文字運用的創新性考法
一、注重教考銜接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有筋骨"通常指人的體格強健。古人有言:“筋骨竦,氣脈舒?!薄敖罟侨玷F,萬夫莫當。"對于文藝作品而言,“筋骨”乃氣血文脈所在。有“筋骨”,文藝作品則①,歷來是多數文人墨客所推崇的文章風格;無“筋骨”,文藝作品則精神萎靡,內不能彰顯真善美,外不能鞭撻假惡丑,其生命力往往也就②。作品的“筋骨"來自人民與社會。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社會是人民的生活場域。文藝工作者只有做到胸中有大義、心里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才能使自己的創作筋骨強健、品格高標。
魏晉時期,以“三曹”和“七子"為代表的建安文人,胸懷天下,為民代言,在創作中真實反映人民的苦難,其梗概而多氣、慷慨悲涼的“建安風骨”至今仍被人們推為文章典范。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是新形勢下文藝創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廣大文藝工作者只有③地堅持“以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人民的生活、命運、情感,表達人民的心愿、心情、心聲”,才能“創作出在人民中傳之久遠的精品力作”。否則,就很有可能陷于魯迅所批評的那種“咀嚼一己小小的悲歡,并視之為大世界"中去。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答:①_____②_____③_
2.請結合曹操的《短歌行》及文字材料內容,簡述魯迅批評“咀嚼一己小小的悲歡,并視之為大世界”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注重學科融合
(文學與地理融合)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江西山水則往往是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你可能沒有去過江西,卻早已神游過。這一場場精神旅行的向導,便是那些傳誦千古、朗朗上口的古詩詞。它們或來自中學語文課本,或藏身在大眾媒體①的引用中。
有些名篇是帶著明顯的江西地名烙印的,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王勃的《滕王閣序》。但還有更多的古詩詞,只有當你走入它們的深處時,才會從它們的②看到“江西"身影。比如,辛棄疾的“七八個星天外”是屬于上饒的;文天祥“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中的惶恐灘則是贛江上的一處險灘;而所有學子都③的“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最早出處,竟是唐代詩人王貞白在江西白鹿洞書院求學時寫下的勤學詩“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江西,人文深厚,這里或許沒有著名的“浙東唐詩之路”,也沒有邊塞詩中強烈的地域色彩,然而,青山綠水、白云輕霧間,自有別樣風流。走進江西,那些名山大川、亭臺樓閣,因緣際會,或早在千百年前就已成為那個時代的“網紅"風景,吸引著眾多文學巨匠。千古辭章如一束束璀璨的煙花,噴薄而出,一次又一次照亮了中華歷史與文學的時空。
3.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答:①_____②_____③_
4.文中第二段運用了大量名人的詩句,這樣寫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請結合文段簡要說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注重跨界融合
(舞蹈與書法融合)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滿庭芳·國色》這一節目以舞為語、以曲為韻,從自然萬物、天地四時中捕捉靈感,追尋著中國傳統色彩,一展如詩如畫的滿庭芳華,令人賞心悅目。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紅就像生機盎然的青春,在嗩吶聲的氣勢里靈動地招搖。舞者的水袖時而外展,時而內收,“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溫柔而有力地舞出了國色之美?!笆秩缛彳?,膚如凝脂”,古箏悠然響起,著一身素袍的書生舞入畫面,溫文爾雅地搖著折扇吟詩賞樂,起伏的扇面與騰挪的身姿交相舞動,輝映成趣。節奏慢下來,吹起了笛子,一個撐著油紙傘的舞蹈演員笑著走上舞臺,她轉身回頭,舞蹈的動作像是在表現一個踏青的人正在尋找著什么。節奏急轉,這呈現著江南靈秀的婉約之色突然被藍色的顏料覆蓋,一位英姿颯爽的女舞者雙手各持花翎,旋轉騰挪,動若脫兔,緊接著,攜劍的舞者躍入畫面,劍器與舞姿相輔相成,營造出了一種緊張的戰斗氣氛,飛揚靈動而又不失沉穩恢宏。
5.本文以“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形容演員的舞蹈技藝,人們也常用這句話來贊美王羲之《蘭亭集序》的書法,由此看來,這兩種藝術具有怎樣的共同特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請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進行修改,使之與全文語言風格保持一致,可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不超過60個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注重社交應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虹膜作為人體最為獨特的結構之一,在胎兒發育階段就已經形成了。研究認為,每個人虹膜紋理的細節特征是由胚胎發育環境的隨機因素決定的,即便是同卵雙胞胎的虹膜信息也不盡相同。就算是同一個人,他的左眼和右眼也具有不同的虹膜圖像。因此,①。
虹膜在近紅外光下可以呈現出復雜的斑點、條紋、細絲、冠狀、隱窩等紋理信息,這是虹膜識別的基礎。每個人的虹膜信息還是終生不變的,因此②,即不會因外部的干擾而發生變化。
基于“虹膜”的生物識別技術,是目前各種生物識別技術中安全性最高的一種識別方法。相對于人臉識別、指紋識別和DNA識別,③。一是識別快速,虹膜識別只需要1秒鐘,而人臉識別、指紋識別和DNA識別分別需要3秒、5秒和2天;二是誤識率低,虹膜識別的誤識率可低至百萬分之一,而人臉識別和指紋識別的誤識率分別為2%和0.8%。
在我國,虹膜識別憑借其超高的精確性,也已經被應用于公安、安防、金融等多個行業和領域。
7.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一位顧客來手機店買手機,他準備買一部具有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功能的舊款手機,你作為售貨員,請運用文中相關信息寫一段推介語,向這名顧客推銷具有虹膜識別功能的新款手機,不超過100個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注重整本書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賈寶玉對女性的尊重,①,而是來自直觀的感受。他在自己的家庭中長期接觸到那么多聰明美麗的青年女性,看到她們的才華是那樣出眾,②,對她們又愛又敬,為她們又悲又憤。他對女性的尊重,在讀者看來也許有過于美化的地方,但那其實只是他所理想的最完美的“人"的形象。他在女孩兒們面前自慚形穢,就是在以理想的、完美的“人”的標準對照自己、評判自己。
寶玉對女性的尊重,實質上就是對“人"的尊重。他理想著“人”的善良完美,③。如賈珍、賈璉、薛蟠之流,他們自以為生為須眉男子,就可以肆意玩弄、奴役女性,在女性面前頤指氣使,自覺高人一等。殊不知,寶玉卻將他們視為人的“渣滓濁沫”,對其深惡痛絕,唯恐避之不及。
9.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紅樓夢》中,賈寶玉對女性的態度不同于書中其他須眉男子。魯迅曾評價為“昵而敬之,恐拂其意,愛博而心勞,而憂患亦日甚矣”。請從書中任舉一處能支撐魯迅評價的例子,并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關于《紅樓夢》中部分女性命運遭遇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命無運"的香菱,本生于富貴人家,幼年時被拐,后為薛蟠侍妾,被折磨而死。
B.“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為人精明能干,有決斷,曾代王熙鳳理家,后遠嫁他鄉。
C.“顰兒才貌世應希"的黛玉,詩才出眾,別號“瀟湘妃子”,在寶玉大婚夜淚盡而逝。
D.“可嘆停機德"的寶釵,品格端方,別號“枕霞舊友”,雖與寶玉成婚,但獨守空閨。
六、注重新情境下的圖文轉化
閱讀下面的圖片和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美國心理學家麥克利蘭于1973年提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用于自我認知的心理學模型——“冰山模型"(見右圖),①。
首先是冰山上露出海面的部分,包括知識和技能,是容易了解與測量的,相對而言也是比較容易通過培訓來改變和發展的。
其次是冰山中間的部分,為什么能力在冰山中間呢?因為它在海面上半隱半浮,有些能力比較容易體現出來,比如溝通能力;②,甚至你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擁有這個能力,比如領導力。能力的習得相較于知識和技能更難,但一旦掌握可以遷移。
最后是完全隱藏在海面之下的部分,③,是人內在的、難以測量的,在某種意義上它們可以看作天賦。它們不太容易通過外界的影響而得到改變,但對人的行為與表現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1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3.現代企業在招聘面試時,多會問“你為什么要選擇我們公司”“你曾經解決過什么樣的難題"等問題,而很少問“你有什么專業資格證書”等問題。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其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盲點排查與考向預測
任務群(排查、預測練)
一、信息類文本閱讀盲點排查與考向預測
(一)盲點排查練
1.CA項,范圍失當,“大學生"前面應該加上“美國”一詞。B項,肯否失當,材料二認為ChatGPT能夠形成具備一定邏輯的“思考"結果。D項,說法絕對,原文的表述是“有望破解”。
2.CC項,條件缺失,缺失了原文中的“在某種意義上"理論上”等重要信息。原文是“在某種意義上,ChatGPT越來越像一個‘真實的人’。理論上,只要算力足夠強大,ChatGPT與人類的互動越多,它就將‘成長’越快"。此外,“‘成長’越快,與人類的互動越多”,條件與結果顛倒。
3.DChatGPT是一款高級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在數據分析和程序化的會話方面很有優勢,但無法替代“特種警察"藝術工作者”“外科醫生"等社會性、創造性要求比較高的職業。
4.答案: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術驅動下的由大量數據和強大算力做支撐,通過高質量的訓練數據,通過理解和學習人類的語言來進行對話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智能聊天工具)。
5.答案:①高科技正推動現代社會飛速發展,要積極發揮人工智能的先進性;②辯證思考生成型人工智能的優勢以及不足,正確使用人工智能,開展具有創造性的工作;③對人工智能的發展利用進行必要約束,讓它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6.答案:①材料一整體采用了層進式思路;②材料一先列舉ChatGPT的優異才能,接著指出其優異才能的依托;③然后針對一些行業從業者的焦慮,提出“大可不必”的觀點;④最后指明ChatGPT“看似‘聰明’,實則只是無意識的表現"以及它對創造性工作的啟發作用。
7.答案:兩則材料都運用了事例論證和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①事例論證。材料一在闡述ChatGPT的作用時一共列舉了創作詩歌等4個事例,材料二在論述ChatGPT與網友互動的情況時則羅列參加入學資格考試等6個優秀事例。②對比論證。在說明ChatGPT在解答問題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時,材料一和材料二均將ChatGPT和一般的智能聊天程序進行了對比。
8.答案:看法:合理。理由:①ChatGPT依托海量數據庫信息存在,生成的文本有泄露信息的風險,也可能會導致侵權。②ChatGPT生成的文本有提供虛假信息的隱患,也會助長學術欺詐行為。③ChatGPT生成的文本不具有自己的思想和創新,很難構成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
(如果回答不合理,從只是合理使用ChatGPT,如廣泛搜尋海量信息,或者多角度對ChatGPT進行問詢,給自己寫文章提供思路啟發,并沒有照搬它的成果等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二)考向預測練
預測點1《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的多角度命題
1.A
2.答案:隋煬帝濫用“皇權”這種“橫暴權力"為自己的私欲服務,導致與百姓的矛盾沖突十分激烈,“四海義師”歸附有道的大唐,最終隋朝滅亡。詩人對隋煬帝的行為作了無情的嘲諷。
3.B本題考查對整本書閱讀中基本概念和內容的整體把握能力。
在CMC交往模式中,人們可以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和地位,無所顧忌地進行交流,真正做到暢所欲言。這種開放的交流方式正不斷地淡化著傳統差序格局中的等級意識。
4.答案:(示例)差序格局是指在鄉土社會里,以個人為中心,依據親屬和地緣等私人關系向外不斷延伸而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縮變化的具有差等次序的社會關系圈。
解析:本題考查根據特定語境,給論著概念下定義的能力。
根據下定義的一般方法和“在家族中,每個人隨時隨地以己為中心,血緣關系越近,關系網絡就越緊密"中國人的社會關系網是以某個人為中心,波浪似的向外擴散,猶如投入水中一個石子后的水紋,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也越推越薄,形成一種‘差序格局’”“在鄉土社會里,不但親屬關系如此,地緣關系也是如此。伸縮性‘范圍的大小也要依著中心的勢力厚薄而定’"概括即可。
5.答案:(示例)“雨村判案”中,英蓮本是賈雨村恩人甄士隱的女兒,但賈雨村從自身的利益出發,著意討好薛家,體現了每個人隨時隨地以“己"為中心的差序格局;而差序格局范圍的大小也要依著中心的勢力厚薄而定,中心勢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四大家族構成的權力結構也是由內到外一層層遞減,內圈緊密的四大家族一榮俱榮,外圈薄弱的毫無關系的賈雨村也能借此與他們攀上關系,這充分體現了差序格局圈子可伸縮的特點。
解析:本題考查根據特定語境,詮釋論著概念的能力。
“雨村判案"中,英蓮本是賈雨村恩人甄士隱的女兒,按照情理,賈雨村的差序格局中英蓮應該是靠近中心的,但賈雨村從自身的利益出發,著意討好四大家族,把薛家的利益放在了前面,體現了“每個人隨時隨地以己為中心”的差序格局,也即每個人的差序格局不固定,具有伸縮性。賈雨村趨向薛家,結合“伸縮性‘范圍的大小也要依著中心的勢力厚薄而定’,中心勢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可知,是因為賈雨村被薛家的大“格局”吸引,差序格局范圍的大小依著中心的勢力厚薄而定,中心勢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
四大家族自己的差序格局是有等級性的,構成的權力結構也是由內到外一層層遞減的,內圈緊密的四大家族一榮俱榮。賈雨村和薛家本不沾親,但他還是想極力討好薛家,想借此與他們攀上關系,這充分體現了差序格局圈子可伸縮的特點。
預測點2科普文基于文體特征的命題角度
答案:①科學性、嚴謹性。在介紹科學知識的過程中,運用較多的科學術語;不妄下定論、用語嚴謹,如“將成為可能”“幾乎"。②通俗性。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運用打比方等手法,如將數據比作冰山,比作望遠鏡、顯微鏡,將數據的特點等專業性內容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③生動性。例如開篇引用“馬陵之戰”的事例,使專業性很強的文章變得生動,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科普文的體裁特征及表現手法的能力。
科普文章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科學說明文,一種是科學小品文。高考試卷中的選文大多采用科學小品文??茖W小品文用文學筆法來寫,融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使讀者在文學欣賞中獲得科學知識。主要特點有三:
①內容的科學性。內容必須合乎科學,引用的資料必須可靠,數據必須準確。
②文筆的生動性。文筆的生動性是科學小品文區別于一般說明文的主要標志。要使文章生動,一是要善于記敘和描寫,二是要善于穿插趣聞,三是要善于運用修辭。
③語言的通俗性??茖W小品文不是為專業科研服務的,它以普及科學知識為己任,所以它必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解釋、介紹、表現科學內容。
二、小說閱讀盲點排查與考向預測
(一)盲點排查練
1.CC項,“運用了語言、動作、心理、肖像、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等多種表現手法"錯誤,沒有運用肖像描寫。
2.D“我不能弄丟李響”的原因是“我"不能丟棄爺爺的革命精神?!澳夏酁场边@個地方把祖孫兩代緊密相連,“我"的爺爺為革命犧牲在南泥灣,“我”要去南泥灣做公益項目,“南泥灣"見證了革命精神的薪火相傳。
3.答案:①構思巧妙,新鮮而不落俗套。死去的李響回到當今的故事中,增加了故事的奇幻色彩。②打破了場景間的交換,消除了時空概念,更利于展現人物心理和思想。③形成了多元交織的敘事線索,更利于表現小說的主題。
4.答案:①采用“李響”的稱呼,使其成為觀察與描寫的對象,蘊含“我"客觀冷靜的態度。②使用“爺爺”的稱呼,拉近距離,增強親近感,既是對爺爺的懷念,也是對老一代革命者的崇敬。③稱呼的轉換,蘊含著“我"由不關心到仰慕的情感變化。
5.答案:①第一處是“他的眼神有些黯淡”,心理:回想起了令他遺憾的往事,因為剛參加戰斗就受傷,后來腿瘸了,只能去當炊事員。②第二處是“李響的眼神突然有了光芒”,心理:回想起了自己引以為豪(光榮)的往事,雖然腿瘸了,“我”還是參加了百團大戰,跟著部隊去了晉西北,再后來堅持跟著部隊一瘸一拐地來到延安。
6.答案:①表現了人物形象。既符合李響在部隊做炊事員的身份,又是他后來在南泥灣墾荒的工具。②使前后的情節形成照應。李響犧牲后,縣上的干部把他的包裹送回來時,里面有一把鐵鏟,以及小說結尾導游對李響事跡的介紹,形成了前后的照應。③凸顯了小說的主題。這把鐵鏟象征了革命先烈在困苦的環境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
7.答案:①開頭說“李直比我更討厭他”,為后文李直父子不關心李響等情節埋下伏筆,李響偷偷離家,李直出生的時候不知道爹是誰,是后文對開頭“李直討厭李響”的原因的解釋,前后形成照應。②李響抱怨李直他們不關心自己,為后文李游一直不知道李響的事跡埋下伏筆,后文導游的講解印證了前文李響說的去南泥灣開過荒的話語,前后形成照應。
伏筆的好處:前有伏筆,后有照應,使小說結構緊湊,情節發展合理,能溝通內在聯系,也有助于塑造人物,表達主題。
8.答案:①李響已經去世,卻能來到“我"的辦公室,懇求并跟著“我”去南泥灣,也能和“我"進行對話,這是小說幻想的內容。②先輩們勇于犧牲、艱苦奮斗的故事,以及后輩們通過自己的方式來繼承發揚先輩們的精神,這是對現實的反映。③幻想與現實相結合,產生了奇特而感人的藝術效果,增強了小說的藝術性與深刻性,使情節集中緊湊,發人深省。今昔穿插,亦真亦幻,虛實相生,平中見奇,避免平鋪直敘,使行文富于變化。
9.答案:①“我不能弄丟李響”,字面上是要找到李響這個人,他是“我"的爺爺,與“我”有血脈上的牽絆。②深層含意是不能丟掉李響及李響們所代表的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新一代青年應該傳承革命精神,完成革命先烈的遺愿。③文中“我"是李響的孫子,是革命先烈的后代,也是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來到南泥灣,既是祭拜爺爺李響,也是前來為南泥灣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這是在用實際行動賡續革命先烈的遺志,也是用實際行動號召后輩不能“弄丟”李響們所代表的南泥灣精神。
10.答案:(示例)(1)李響是主人公。理由:①小說題目是《十八歲的李響》,表明主要人物就是李響。②李響這個人物貫串小說始終,而且小說主要介紹的就是李響的事跡,可以說主要情節都是圍繞李響展開的。③小說通過塑造李響這個革命戰爭年代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服從黨的安排、積極投入各種革命運動中去的英雄形象,表達革命先烈舍小家顧大家、為了革命勝利不怕流血犧牲、吃苦耐勞、勇于奉獻的精神。
(2)“我"是主人公。理由:①“我”貫串小說始終,李響的主要事跡都是通過“我"的所見所聞介紹出來的。②“我”去南泥灣是小說情節的最重要一環,是“我"帶著李響去的,在故事發展過程中,“我”起主要作用?!拔?的語言、行動和心理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③“我”去南泥灣是為了送技術,還打算贈送一些節能車,有助于突出新時代青年愿意為革命老區的新發展獻上自己一份力量的主題。
(二)考向預測練
預測點1小說中的非常規化命題
答案:(示例)小說閱讀以把握人物形象為中心,而學術著作閱讀以把握概念為中心。閱讀《老镢頭》,通過對老镢頭、郝樹才和劉寶齋等的形象及關系的分析,把握小說主題。閱讀《鄉土中國》,通過對“鄉土中國"差序格局”“家族"禮治秩序”“長老統治"等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系的理解,把握學術著作的架構、內容和觀點。
解析:此題將小說閱讀和整本書閱讀相結合,考查的不是內容的關聯,也不是技巧的異同,而是各自的閱讀方法,明顯與一般小說閱讀題不同。但這類題目,也不是無技巧可言:閱讀方法因文本的特點與閱讀的目的而異,小說屬于文學類文本,關注的是小說的人物、情節、環境、技巧和主題;《鄉土中國》是學術論著,關注的是作者的觀點(概念)和支撐觀點的材料。據此,可以從如下角度思考閱讀的方法:
比較項目《老镢頭》《鄉土中國》
文體特點小說:通過講述故事,塑造形象,進而反映社會生活論著:通過對社會生活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張
文體構成情節、人物、環境、手法、主題是基本要素觀點(概念)、論據(材料)、論證是論述的基本要素
閱讀目的生動形象地反映生活將生活現象抽象為理論
預測點2《紅樓夢》整本書閱讀的可能命題角度
1.答案:林黛玉和薛寶釵在身份地位上是相似的,但是身世處境不同;兩人都極富才情,但是個性特征不同;兩人年齡相仿,但是待人接物的態度截然不同。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觀點遷移運用的能力。
由原文“它總是具有‘同而不同,變化不測’的審美特征。中國古代長篇敘事作品,常常利用對偶原理設置相互對等或對照的人物、事件、場景、言辭等以展開敘事”可知:
觀點與角度薛寶釵林黛玉
在身份地位上是相似的,但是身世處境不同薛寶釵家是皇商身份,她雖然沒了父親,可是還有母親和哥哥,尤其受到母親的呵護寵愛,她在賈家只是暫住,一切吃穿用度是自理父親林如海是官宦出身,母親早亡,林黛玉也沒有兄弟姐妹扶持,只能依附于外祖家,寄人籬下
都極富才情,但是個性特征不同同詠柳絮,薛寶釵“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云"直接抒寫了柳絮憑借東風扶搖直上的遠大志向林黛玉則是“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充滿無法把控命運的哀嘆
年齡相仿,但待人接物的態度不同薛寶釵穩重大方,懂得人情世故林黛玉則愛使小性子,敏感多疑
2.答案:(1)①翻天覆地②根深蒂固③不厭其煩
(2)歸鄉時故鄉是金山銀山讓你歸心似箭載欣載奔
(3)①王熙鳳和賈璉是夫妻,巧姐是她的女兒,這是與她最近的圈子;②再向外,她是賈赦和邢夫人的兒媳婦,這是與她關系稍遠的圈子;③再向外,她是賈母的孫媳婦、賈寶玉的堂嫂、林黛玉的表嫂,這是與她關系再遠一些的圈子。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運用名著概念解讀其他名著內容的能力。
“差序格局"是費孝通提出的,發生在親屬、地緣等社會關系中,以自己為中心像水波紋一樣推及開,愈推愈遠、愈推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縮的社會格局,且它隨自己所處時空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的圈子。
三、散文閱讀盲點排查與考向預測
(一)盲點排查練
1.CA項,“他實現了兒時的夢想”錯誤,實現兒時夢想的是最后成為木匠的那個孩子,而不是馮三。B項,“就是馮三睡夢中夢見的生活"錯誤,由“但他夜夜夢見的,會不會全是我們以往的生活呢?”可知,錯在“那些生活"不一定就是馮三夢見的生活。D項,“是為了表明他技藝高超”錯誤,而是為了強調他是那個唯一實現了兒時夢想的人,代表了一代人最初的生存愿望。
2.DD項,“凸顯了作者想讓鄉村生活重煥生機的決心"錯誤,而是表達了作者對農村簡單的生活方式的懷念,對慢慢消逝的鄉土記憶和文化的不舍。
3.答案:(1)“夢”,指過去的理想。(2)“睡夢”,此處指村莊古樸的生活慢慢變成了作者模糊遙遠的記憶。
4.答案:①渲染氣氛。通過對月光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溫馨平和的氣氛。②烘托人物的心情。此時的“我”聽著馮三說夢話,沐浴在家鄉的月光之中,心情平靜祥和。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對月光的描寫,體現出“我"對家鄉的喜愛和眷戀之情。
5.答案:①呼應題目。②作為線索,使全文結構更加緊湊。③以聲襯靜,形成背景旋律(答“渲染氣氛”亦可),增添了感染力。④勾起了作者對以前生活的回憶。⑤這聲音,是村子的一部分,是這村莊所堅守的生存方式的見證。
6.答案:熟睡的馮三與難以入眠的“我"形成對比,表現出“我”心情的不寧靜,馮三延續了這個村莊原有的生存方式,并與之融為一體,以此反襯我與村莊的隔膜。
7.答案:首先是象征意義,木匠代表我們曾經的理想。其次,起到對比和襯托的作用,木匠的行為與“我"的行為形成了對比,木匠對村莊的堅守也襯托了“我”離開村莊的行為。
8.答案:句子運用比喻和對比的修辭手法,把離家多年的“我"比作“燒焦的木頭”,表達因為長時間離開村莊而造成對村莊的隔膜感覺;將其他事物影子的“淡"與“我”影子的“黑"進行對比,生動地表達了作者對村莊記憶模糊的遺憾之情。
9.答案:①真正的散文內容深深扎根在生活的土壤里。劉亮程《木匠》的故事取自他的故鄉、他的經歷。②真正的散文有對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和成果的思考。《木匠》雖寫的是“我”回鄉的見聞,但寫出了“我"與傳統生活方式的疏離,表達了對鄉村文化日漸沒落的現狀的思考。③真正的散文體現了慢藝術,從容和安靜,自足自在。《木匠》中的“我”放慢腳步,任憑思緒追隨著“敲打聲”,在曾經與當下間流連,感受著鄉村古樸的生活。
(二)考向預測練
預測點1非虛構散文的特點與設題角度
1.答案:(1)敘述真實:文本一寫自己母親的事件,用真實的筆墨描寫客觀的生活,深入當地的生活,踏踏實實地創作。
(2)文學的手段:①使用擬人修辭,賦予動物以人的情感,描寫細膩生動;②描寫景物生動傳神,突出地域特色;③敘述事件有波折,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3)直面社會問題:①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問題;②某些工作人員的工作作風問題。
(4)震撼人心的力量:母親一次次面對困難不被打垮,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等。
解析:廣義上,“非虛構”寫作是“虛構"之外的一切寫作的總和;狹義上,它是散文文體里的一種文學樣式,其概念要小于散文。它最為接近但又不是報告文學,它涵蓋的寫作對象更廣泛多樣,更貼近社會人生,更能反映社會問題。從文本二可看出,內容的真實性和表現手法的文學性是其鮮明的特點。
特點文中體現
內容的真實性文本一寫自己母親的親身經歷,內容客觀、真實,體現了作者深入當地的生活,踏踏實實地創作的特性。
文本一寫到了人與自然的共存問題——鵝喉羚在破壞莊稼的同時也被人驅逐;林業局某些工作人員工作作風的問題——當它們正啃苗時,拍張照片,等等。這些都是直面社會問題的體現。
文中母親三次補苗所體現出的面對困難不被打垮、堅韌不拔的毅力更是震撼人心。
手法的文學性文本一中使用了很多的文學手段,比如寫鵝喉羚時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賦予動物以人的情感,描寫細膩生動。
文本一中景物描寫生動傳神,突出地域特色。
文本一中敘述母親三次補苗,一波三折。
2.答案:(1)相同:兩人雖然都經受打擊,但仍堅持不懈。
(2)母親作為女性,有更為細膩的情感表現:①種地前的期待;②地被毀的無奈;③接二連三打擊的傷心;④面對工作人員無理要求的憤怒。
預測點2隨筆類散文的特點及設題角度
1.答案:①文本一的思想內核是作者對于世界、自然和生命的哲學思考,文體形式卻是一篇意境幽遠、文采斐然的散文,這種將哲學散文化的寫法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濃厚的文學色彩。②文本一記述的是作者下湖游泳這樣的尋常的生活情景,呈現出來的是一篇優美耐讀的文學作品,作品將生活常態文學化,使讀者既能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又得到了文學的熏陶。
解析:此題考查韓少功隨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廣州合同范本模板
- 租賃合同糾紛律師函范本
- 移動廁所租賃協議
- 藝人簽約合同模板
- 大豆油購銷合同范本
- 《2025廣告設計制作安裝合同》
- 貸款利息減免協議書
- 廣東省汕頭市下蓬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四次周考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河南醫學高等??茖W?!妒覂仍O計2-居室空間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太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渡虡I與技術雙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提高治療前腫瘤TNM評估率工作方案(修改版)
- 2023年孕婦健康管理分析報告
- 2024年高考語文新課標1卷講評+課件
- 身邊的昆蟲世界 人教版初中綜合實踐活動七年級下冊
- 外科學進展與發展史
- 【工業送料六軸機械手結構設計9400字(論文)】
- SH/T 3533-2024 石油化工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正式版)
- 如何合理控制銷售費用
- 加利福尼亞批判性思維技能測試后測試卷班附有答案
- 機電深化設計BIM應用工作流程
- 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2023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