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高級執(zhí)法資格考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4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高級執(zhí)法資格考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4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高級執(zhí)法資格考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4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高級執(zhí)法資格考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4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高級執(zhí)法資格考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高級執(zhí)法資格考試題(解析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10分,每題所設選項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甲縣公安民警金某在追捕逃犯過程中,攔下一網約車要使用,被司機魏某拒絕。金某遂將魏某拽出車,使用警棍擊打魏某,致其輕微傷。魏某投訴金某。甲縣公安局決定對金某作出警告處分,并停止執(zhí)行職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金某可以優(yōu)先使用魏某駕駛的網約車,無須征得魏某的同意B.金某使用警棍擊打魏某致輕微傷,魏某請求國家賠償時,可以先向金某個人提出C.金某對停止執(zhí)行職務的決定不服提出申訴的,該決定暫停執(zhí)行D.如金某在患病醫(yī)療期內,其連續(xù)兩年年度考核被確定為不稱職,應當予以辭退正確答案:A本題考點: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國家賠償法、公安機關督察條例、公務員法試題解析:A選項:《人民警察法》第十三條第二款規(guī)定:“公安機關因偵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時,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可以優(yōu)先使用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組織和個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場地和建筑物,用后應當及時歸還,并支付適當費用;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故A選項正確。B選項:《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第十五條規(guī)定:“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無辜人員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由該人民警察所屬機關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guī)定給予補償。”另,《國家賠償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jiān)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該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故B選項錯誤。C選項:《公安機關督察條例》第十四條第三款規(guī)定:“申訴期間,停止執(zhí)行職務、禁閉決定不停止執(zhí)行。”故C選項錯誤。D選項:《公務員法》第八十九條第二項規(guī):“患病或者負傷,在規(guī)定的醫(yī)療期內的的公務員,不得辭退。”故D選項錯誤。2.汪某系煙花爆竹生產企業(yè)負責人,欲委托長途貨運司機陶某,將一批煙花爆竹從甲縣經由道路運輸?shù)脚R省乙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汪某可以向甲縣或者乙縣公安局申請煙花爆竹道路運輸許可證B.汪某取得煙花爆竹道路運輸許可證后,應當在運輸煙花爆竹的車廂內配置一到兩名安全管理員C.如汪某通過使用虛假申請材料,取得煙花爆竹道路運輸許可證,公安機關發(fā)現(xiàn)后應當予以吊銷D.如汪某以賄賂手段取得煙花爆竹道路運輸許可證,則在一定期限內不得再次申請煙花爆竹道路運輸許可正確答案:D本題考點: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許可法、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辦法試題解析:A選項:《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經由道路運輸煙花爆竹的,托運人應當向運達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部門提出申請……”故A選項錯誤。B選項:《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guī)定:“在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過程中,除駕駛人外,還應當在專用車輛上配備必要的押運人員,確保危險貨物處于押運人員監(jiān)管之下。”故B選項錯誤。C選項:《行政許可法》第八十條第二款規(guī)定:“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予以撤銷。”故C選項錯誤。D選項:《行政許可法》第七十八條規(guī)定:“行政許可申請人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行政許可的,行政機關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許可,并給予警告;行政許可申請屬于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事項的,申請人在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行政許可。”故D選項正確。3.費某為建農場,違反土地管理法規(guī),未經批準,雇人砍伐用于水土保持的國有林木共計10畝并種植玉米,造成原有植被和林業(yè)生產條件被嚴重破壞,被砍伐林木達5立方米,幼苗300余株,造成經濟損失8千元。公安機關應當以何罪名追究費某刑事責任()。A.濫伐林木罪B.盜伐林木罪C.故意毀壞財物罪D.非法占用農用地罪正確答案:D本題考點:刑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森林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試題解析:A選項:《刑法》第325條第2款規(guī)定,違反森林法的規(guī)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shù)量較大的,構成濫伐林木罪。《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森林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guī)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一)未取得采伐許可證,或者違反采伐許可證規(guī)定的時間、地點、數(shù)量、樹種、方式,任意采伐本單位或者本人所有的林木的;(二)違反森林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的規(guī)定,任意采伐本單位或者本人所有的林木的;(三)在采伐許可證規(guī)定的地點,超過規(guī)定的數(shù)量采伐國家、集體或者他人所有的林木的。林木權屬存在爭議,一方未取得采伐許可證擅自砍伐的,以濫伐林木論處。”費某為建農場,違反土地管理法規(guī),未經批準,雇人砍伐用于水土保持的國有林木,費某不構成濫伐林木罪。故A選項錯誤。B選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森林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一)未取得采伐許可證,擅自采伐國家、集體或者他人所有的林木的;(二)違反森林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的規(guī)定,擅自采伐國家、集體或者他人所有的林木的;(三)在采伐許可證規(guī)定的地點以外采伐國家、集體或者他人所有的林木的。”費某主觀上是為了建造農場,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費某不構成盜伐林木罪。故B選項錯誤。C選項:《刑法》第275條規(guī)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構成故意損毀財物罪。《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森林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二款規(guī)定:“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森林法的規(guī)定,進行開墾、采石、采砂、采土或者其他活動,造成國家、集體或者他人所有的林木毀壞,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guī)定的,以故意毀壞財物罪定罪處罰。”費某為建農場,砍伐國有林木,造成原有植被和林業(yè)生產條件被嚴重破壞,造成經濟損失8千元。費某構成故意損毀財物罪。D選項:《刑法》第342條規(guī)定,違反土地管理法規(guī),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變被占用土地用途,數(shù)量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的,構成非法占用農用地罪。《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森林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二款第一項規(guī)定:“違反土地管理法規(guī),非法占用林地,改變被占用林地用途,進行非林業(yè)生產、建設,造成林地原有植被、林業(yè)生產條件被嚴重破壞的,非法占用并毀壞公益林地五畝以上的”費某砍伐用于水土保持的國有林木10畝,造成原有植被和林業(yè)生產條件被嚴重破壞,達到立案標準,涉嫌非法占用農用地罪。一般認為,牽連犯,是指犯罪的手段行為或結果行為,與目的行為或原因行為分別觸犯不同罪名的情況。在理論上,牽連犯采取從一重罪處理原則。費某基于在用于水土保持的國有林地上“建農場”的目的,砍伐林木達5立方米,幼苗300余株,造成經濟損失8千元的手段行為觸犯了故意損毀財物罪;種植玉米造成原有植被和林業(yè)生產條件被嚴重破壞的結果行為觸犯了非法占用農用地罪。故D選項正確。4.下列行為中,應當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追究刑事責任的是()。A.甲經營廢品收購站,明知他人出售的一批價值4萬元的工兵鏟、銅鑼、水下呼吸器等全新物品,系盜竊的應急儲備防汛物資,仍然予以低價收購B.乙系育苗公司負責人,明知其收購的兩千株幼樹系盜伐,但是仍然予以收購并支付現(xiàn)金8千元C.丙系玉器店老板,經常從朋友王某處收購受賄財物。明知王某向共出售的一價值5萬元的玉環(huán)系受賄所得,仍然予以收購并支付現(xiàn)金5萬元D.丁愛吃野味,明知他人出售給他的兩只狍子系偷獵的“三有”(有重要生態(tài)、科學、社會價值)陸生野生動物,仍然出價1千元購買正確答案:A本題考點: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非法收購明知是盜伐的林木罪、非法收購陸生野生動物罪、洗錢罪試題解析:A選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21〕8號)第一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掩飾、隱瞞的犯罪所得系電力設備、交通設施、廣播電視設施、公用電信設施、軍事設施或者救災、搶險、防汛、優(yōu)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處罰。”故A選項正確。B選項:《刑法》第345條第3款規(guī)定,非法收購、運輸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森林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規(guī)定,非法收購、運輸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涉案林木立木蓄積二十立方米以上的;涉案幼樹一千株以上的;涉案林木價值五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乙明知是盜伐幼樹,予以收購,數(shù)量達到兩千株,構成非法收購明知是盜伐的林木罪。故B選項錯誤。C選項:《刑法》第191條規(guī)定,為掩飾、隱瞞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的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的來源和性質,將財產轉換為現(xiàn)金、金融票據(jù)、有價證券的,構成洗錢罪。丁明知王某的玉環(huán)系受賄所得,予以收購,涉嫌洗錢罪。故C選項錯誤。D選項:《刑法》第341條第三款規(guī)定,違反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法規(guī),以食用為目的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第一款規(guī)定以外的在野外環(huán)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情節(jié)嚴重的,構成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陸生野生動物罪。《有重要生態(tài)、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狍子屬于偶蹄目鹿科,按照《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價值評估辦法》第四條、《陸生野生動物基準價值標準目錄》規(guī)定,偶蹄目鹿科所有種基準價值為3000元。丁違反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法規(guī),以食用為目的,非法獵收購“三有動物”袍子2只,價值6000元,未達到立案追訴標準,丁不構成非法收購陸生野生動物罪。故D選項錯誤。5.2018年8月,戴某因醉駕被判處拘役6個月。2023年7月,戴某在網上購買徐某等50余名中小學女生所屬學校、班級、姓名、網絡聊天賬號信息,假冒女生身份添加好友。先后誘騙徐某等5名八歲女生拍攝私密部位的視頻圖片發(fā)送給他看。后戴某行為被網絡曝光,造成惡劣社會影響,致使一名女童產生嚴重心理問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戴某涉嫌猥褻兒童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B.如果戴某認罪認罰,應當建議對其從寬處罰C.戴某構成累犯D.根據(jù)《個人信息保護法》,公安機關可以對戴某的手機、電腦進行檢查正確答案:D本題考點:刑法、刑事訴訟法、個人信息保護法試題解析:A選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強奸、猥褻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23〕3號)第九條第一款規(guī)定:“脅迫、誘騙未成年人通過網絡視頻聊天或者發(fā)送視頻、照片等方式,暴露身體隱私部位或者實施淫穢行為,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條規(guī)定的,以強制猥褻罪或者猥褻兒童罪定罪處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7〕10號)第五條第一款第四項規(guī)定:“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記錄、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響人身、財產安全的公民個人信息500條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guī)定的‘情節(jié)嚴重’”。故A選項錯誤。B選項:《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愿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同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強奸、猥褻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規(guī)定:“強奸、猥褻未成年人的成年被告人認罪認罰的,是否從寬處罰及從寬幅度應當從嚴把握。”故B選項錯誤。C選項:《刑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罪和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除外。”故C選項錯誤。D選項:《個人信息保護法》第六十條規(guī)定二款規(guī)定:“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tǒng)籌協(xié)調個人信息保護工作和相關監(jiān)督管理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個人信息保護和監(jiān)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個人信息保護和監(jiān)督管理職責,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確定。前兩款規(guī)定的部門統(tǒng)稱為履行個人信息保護職責的部門。”《個人信息保護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規(guī)定:“履行個人信息保護職責的部門履行個人信息保護職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四)檢查與個人信息處理活動有關的設備、物品。”故D選項正確。6.下列公安民警做法正確的是()。A.數(shù)百人未經批準,在市中心廣場集會。民警甲要求散開,聚集人員拒不服從,甲鳴槍示警B.民警乙巡邏時發(fā)現(xiàn)一名醉漢當眾謾罵婦女,經警告、徒手制止無效后,用警棍制服醉漢C.民警丙向正在行兇的搶劫犯開槍,但未射中,該犯逃脫。丙事后僅向所屬公安機關口頭報告開槍情況D.一名“武瘋子”正在汽車站持菜刀砍群眾,民警丁開槍將其擊傷正確答案:D本題考點: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試題解析:A選項:《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第七項第三項規(guī)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警告無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淚彈、高壓水槍、特種防暴槍等驅逐性、制服性警械:(三)非法舉行集會、游行、示威的;”故A選項錯誤。B選項:《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第八條規(guī)定:“人民警察依法執(zhí)行下列任務,遇有違法犯罪分子可能脫逃、行兇、自殺、自傷或者有其他危險行為的,可以使用手銬、腳鐐、警繩等約束性警械……”故B選項錯誤。C選項:《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第十三條規(guī)定“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應當將使用武器的情況如實向所屬機關書面報告。”故C選項錯誤。D選項:《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第九條第一款第六項、第二款規(guī)定:“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為的緊急情形之一,經警告無效的,可以使用武器:(六)實施兇殺、劫持人質等暴力行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規(guī)定使用武器,來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導致更為嚴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故D選項正確。7.西山縣中學實施封閉管理。某月14日23時許,該校學生孟某(男,13周歲)母親黃某,接到學校電話,稱孟某失聯(lián)5小時。根據(jù)監(jiān)控記錄,孟某14日18時許在學校的監(jiān)控盲區(qū)消失。15日上午,學校和黃某向縣公安局報警,稱孟某失蹤。縣公安局迅速組織警力查找。孟某失蹤事件成為互聯(lián)網輿情熱點。喻某為蹭熱點漲粉,將一件衣服染紅,拍照上網,稱在學校旁邊山上發(fā)現(xiàn)血衣,點擊量達十余萬次,致使公安機關派出上千警力尋找血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喻某涉嫌虛構事實擾亂社會秩序行政違法行為B.假如孟某在學校上課期間擅自從校門出走,被侵害,學校不承擔侵權責任C.縣公安局對孟某失蹤報案,應當立即刑事立案D.公安機關經調查,即使發(fā)現(xiàn)有證據(jù)證明孟某被侵害,也不能披露孟某的姓名、影像等可能識別出其身份的信息正確答案:C本題考點:刑法、民法典、關于依法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意見、未成年人保護法試題解析:A選項:依據(jù)《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第二款之規(guī)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構成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五項之規(guī)定:“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嚴重擾亂社會秩序”:(五)致使公安、武警、消防、衛(wèi)生檢疫等職能部門采取緊急應對措施的;”故A選項錯誤。B選項:《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條規(guī)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故B選項錯誤。C選項: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依法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意見》第八條第二項規(guī)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經審查,符合管轄規(guī)定的,公安機關應當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開展偵查工作:(2)接到兒童失蹤或者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婦女失蹤報案的。”故C選項正確。D選項:《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一百零三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門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有關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姓名、影像、住所、就讀學校以及其他可能識別出其身份的信息,但查找失蹤、被拐賣未成年人等情形除外。”故D選項錯誤。8.甲市子縣地處我國邊境,相鄰的M國電信網絡詐騙活動猖獗。鄔某受高薪誘惑,從子縣偷偷潛入M國。后鄔某在M國詐騙園區(qū)不堪壓榨,與多人逃回子縣,并向子縣公安局報告稱,在M國詐騙園區(qū)看見易某對我國居民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但是不知道詐騙數(shù)額。易某鼓動子縣同鄉(xiāng)郝某(無前科)一起干。郝某受誘惑,將名下一銀行賬戶借給易某使用,并準備前往M國投奔易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鄔某涉嫌偷越國(邊)境罪B.除有證據(jù)證明易某出境從事正當活動的之外,公安機關證明其一年內5次赴M國詐騙園區(qū),可以以詐騙罪追究易某刑事責任C.如甲市公安局認為,郝某出境到M國存在重大涉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嫌疑,可以決定一定期限內不準郝某出境到M國D.如子縣公安局認定郝某有非法出借銀行賬戶行為,可以限制郝某有關賬戶功能正確答案:B本題考點:偷越國(邊)境罪、詐騙罪;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試題解析:A選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妨害國(邊)境管理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guī)定:“偷越國(邊)境三次以上或者三人以上結伙偷越國(邊)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條規(guī)定的‘情節(jié)嚴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移民管理局關于依法懲治妨害國(邊)境管理違法犯罪的意見》第八條規(guī)定:“對于偷越國(邊)境的次數(shù),按照非法出境、入境的次數(shù)分別計算。但是,對于非法越境后及時返回,或者非法出境后又入境投案自首的,一般應當計算為一次。”故A錯誤。B選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二)》(法發(fā)〔2021〕22號)第三條規(guī)定,有證據(jù)證實行為人參加境外詐騙犯罪集團或者犯罪團伙,在境外針對境內居民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行為,詐騙數(shù)額難以查證,但一年內出境赴境外詐騙犯罪窩點累計時間30日以上或者多次出境赴境外詐騙犯罪窩點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guī)定的“其他嚴重情節(jié)”,以詐騙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故B正確。C選項:《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對前往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嚴重地區(qū)的人員,出境活動存在重大涉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嫌疑的,移民管理機構可以決定不準其出境”,故C錯誤。D選項:《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三十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對經設區(qū)的市級以上公安機關認定的實施前款行為的單位、個人和相關組織者,以及因從事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或者關聯(lián)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記入信用記錄,采取限制其有關卡、賬戶、賬號等功能和停止非柜面業(yè)務、暫停新業(yè)務、限制入網等措施。”故D錯誤。9.地處反恐重點地區(qū)的東原市北華區(qū)體育館承辦“快樂男孩”大型演唱會。由于工作不周,體育館未依法進行安全檢查,致多名歌迷帶入煙火棒、打火機等禁止攜帶物品。北華公安分局接到舉報,安排民警戚某帶隊調查。后北華公安分局認為上述違規(guī)行為情節(jié)嚴重,擬責令停產停業(yè),并告知體育館有要求聽證的權利,其負責人當即表示放棄聽證。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如體育館違法行為情節(jié)嚴重,北華公安分局除了可以責令停產停業(yè)外,還可以并處罰款B.體育館放棄聽證后,只要在聽證申請有效期限內,又提出聽證要求的,北華公安分局應當允許C.戚某不能擔任體育館涉嫌違法案件的聽證主持人,也不能擔任聽證員或者記錄員D.如體育館未放棄聽證,在聽證過程中,體育館負責人和代理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席的,北華公安分局應當中止聽證正確答案:B本題考點:反恐怖主義法、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行政處罰法試題解析:A選項:《反恐怖主義法》第八十八條第二款規(guī)定,“大型活動承辦單位以及重點目標的管理單位未依照規(guī)定對進入大型活動場所、機場、火車站、碼頭、城市軌道交通站、公路長途客運站、口岸等重點目標的人員、物品和交通工具進行安全檢查的,公安機關應當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十萬元以下罰款,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下罰款。”故A錯誤。B選項:《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一百三十四條規(guī)定:“違法嫌疑人放棄聽證或者撤回聽證要求后,處罰決定作出前,又提出聽證要求的,只要在聽證申請有效期限內,應當允許。”故B選項正確。C選項:《行政處罰法》第六十四條第四項規(guī)定:“聽證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當事人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故C選項錯誤。D選項:《行政處罰法》第六十四條第六項規(guī)定:“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席聽證或者未經許可中途退出聽證的,視為放棄聽證權利,行政機關終止聽證”,故D選項錯誤。10.牟男與包女為同居多年的戀人。牟男對包女以往性經歷不滿,反復實施高頻次、長時間、持續(xù)性辱罵行為,致包女精神狀態(tài)不斷惡化。一次被辱罵后,包女自殺身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牟男構成故意殺人罪B.牟男構成故意傷害罪C.牟男構成虐待罪D.牟男不構成犯罪正確答案:C本題考點:關于依法辦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見;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試題解析:《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條第三款規(guī)定:“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另外《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本法所稱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guī)定執(zhí)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依法辦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見》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二款規(guī)定,采取毆打、凍餓、強迫過度勞動、限制人身自由、恐嚇、侮辱、謾罵等手段,對家庭成員的身體和精神進行摧殘、折磨,是實踐中較為多發(fā)的虐待性質的家庭暴力。根據(jù)司法實踐,具有虐待持續(xù)時間較長、次數(shù)較多;虐待手段殘忍;虐待造成被害人輕微傷或者患較嚴重疾病;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孕婦、哺乳期婦女、重病患者實施較為嚴重的虐待行為等情形,屬于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虐待“情節(jié)惡劣”,應當依法以虐待罪定罪處罰。對于被告人主觀上不具有侵害被害人健康或者剝奪被害人生命的故意,而是出于追求被害人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長期或者多次實施虐待行為,逐漸造成被害人身體損害,過失導致被害人重傷或者死亡的;或者因虐待致使被害人不堪忍受而自殘、自殺,導致重傷或者死亡的,屬于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虐待“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應當以虐待罪定罪處罰。二、不定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每題所設選項中至少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少選、錯選或不選均不得分)1.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黨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我國法治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法治最大的區(qū)別B.中國共產黨依法執(zhí)政之“法”,并非僅僅指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也包括了黨內法規(guī)C.凡屬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據(jù),對實踐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要按照法定程序授權D.領導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正確答案:ABCD本題考點: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試題解析:A選項:“全黨同志必須牢記,黨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我國法治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法治最大的區(qū)別。離開了黨的領導,全面依法治國就難以有效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就建不起來。——習近平2020年11月16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故A選項正確。B選項: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依法執(zhí)政,既要求黨依據(jù)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jù)黨內法規(guī)管黨治黨。”故B選項正確。C選項:“要實現(xiàn)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jù)、立法主動適應改革發(fā)展需要。在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時,要同步考慮改革涉及的立法問題,及時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議。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時上升為法律。實踐條件還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試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權。對不適應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規(guī),要及時修改和廢止。——2014年10月27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指出。”故C選項正確。D選項:《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十一、堅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故D選項正確。2.甲縣施某因瑣事與鄰居方某發(fā)生爭執(zhí),用斧頭砍方某頭部,致其死亡。甲縣公安局偵查期間,經縣人民醫(yī)院精神病鑒定所鑒定,發(fā)案時施某處于精神病發(fā)病狀態(tài)。方某家屬湯某不滿甲縣公安局辦案,到甲縣人民政府信訪辦上訪,要求政府還方某一個公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因施某在案發(fā)時處精神病發(fā)病期,如鑒定為無刑事責任能力,甲縣公安局應當決定對施某強制醫(yī)療B.偵查期間,如施某鑒定為尚未完全喪失控制自己行為能力,沒有委托辯護人,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擔任辯護人C.甲縣人民政府信訪辦認為,湯某的申訴求決類信訪事項,應當由公安機關按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程序處理D.如湯某在信訪過程中,在信訪接待大廳滯留,公安機關可以直接采取現(xiàn)場處置措施、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正確答案:BC本題考點:刑事訴訟法、信訪工作條例試題解析:A選項:《刑事訴訟法》第三百零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根據(jù)本章規(guī)定對精神病人強制醫(yī)療的,由人民法院決定。”故A選項錯誤。B選項:《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故B選項正確。C選項:《信訪工作條例》第三十一條第一項規(guī)定:“對信訪人提出的申訴求決類事項,有權處理的機關、單位應當區(qū)分情況,分別按照下列方式辦理:(一)應當通過審判機關訴訟程序或者復議程序、檢察機關刑事立案程序或者法律監(jiān)督程序、公安機關法律程序處理的,涉法涉訴信訪事項未依法終結的,按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程序處理。”故C選項正確。D選項:《信訪工作條例》第二十六條第四項規(guī)定:“信訪人在信訪過程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guī),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自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信訪秩序,不得有下列行為:(四)在信訪接待場所滯留”。第四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信訪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條、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的,有關機關、單位工作人員應當對其進行勸阻、批評或者教育。”故D選項錯誤。3.石某知道國外某樹樹皮食用后能夠致幻,但該樹不屬于我國法定的毒品原植物。石某通過網絡購買該樹皮若干,磨成粉末1千克,通過特定的化學方法加工成“死滕水”100克,并賣給崔某5克,獲利200元。崔某謊稱“死滕水”系新型飲料,欺騙左某等未成年高中學生吸食。左某吸食后有異常反應,以涉嫌吸毒被舉報到公安機關。經鑒定,石某加工的“死滕水”含有國家管制的麻醉藥品“二甲基色胺”。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石某通過特定的化學方法將樹皮粉末加工成“死滕水”,構成制造毒品罪B.石某賣5克“死滕水”給崔某的行為,涉嫌販賣毒品罪C.對崔某欺騙左某等人吸食“死滕水”行為,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偵查D.如左某拒絕接受吸毒檢測,經公安派出所負責人批準,可以強制檢測正確答案:ABCD試題解析:本題考點:刑法、禁毒法、吸毒檢測程序規(guī)定試題解析:A選項:《禁毒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禁止非法種植罌粟、古柯植物、大麻植物以及國家規(guī)定管制的可以用于提煉加工毒品的其他原植物。”《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本法所稱的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guī)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以國家未管制但含有國家管制的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成分的原生植物為原料,通過特定方法,將植物中國家管制的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成分提煉制成相關物質,相關物質具有使人形成癮癖的毒品特征,應當認定為毒品。故A選項正確。B選項:《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無論數(shù)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故B選項正確。C選項:《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款規(guī)定:“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引誘、教唆、欺騙或者強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從重處罰。”故C選項正確。D選項:《禁毒法》第三十二條第一款:“公安機關可以對涉嫌吸毒的人員進行必要的檢測,被檢測人員應當予以配合;對拒絕接受檢測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其派出機構負責人批準,可以強制檢測。”故D選項正確。4.老趙脾氣暴躁,因侮辱鄰居魯某,被人民法院判處拘役3個月,緩刑考驗期6個月,某日其13周歲的兒子小趙在“錢家游戲城”玩電子游戲,回家謊稱去同學家做作業(yè)。老趙識破后,打罵小趙。小趙遂離家出走。下列說法錯誤的有()。A.緩刑考驗期間,未經公安機關批準,老趙不得接觸魯某B.“錢家游戲城”的電子游戲機不得提供給小趙玩耍C.如公安機關發(fā)現(xiàn)小趙因家庭暴力流落街頭,應當將其安置D.如公安機關發(fā)現(xiàn)小趙夜不歸宿,應當護送小趙到救助保護機構接受救助正確答案:ABC本題考點:刑法、反家庭暴力法、娛樂場所管理條例、關于對判處管制、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適用禁止令有關問題的規(guī)定(試行)、關于依法處理監(jiān)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試題解析:A選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第二款:“宣告緩刑,可以根據(jù)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qū)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對判處管制、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適用禁止令有關問題的規(guī)定(試行)》(法發(fā)〔2011〕9號)第五條第一項規(guī)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犯罪情況,禁止判處管制、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執(zhí)行期間、緩刑考驗期限內接觸以下一類或者幾類人員:(一)未經對方同意,禁止接觸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故A選項錯誤。B選項:《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歌舞娛樂場所不得接納未成年人。除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外,游藝娛樂場所設置的電子游戲機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故B選項錯誤。C選項:《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體受到嚴重傷害、面臨人身安全威脅或者處于無人照料等危險狀態(tài)的,公安機關應當通知并協(xié)助民政部門將其安置到臨時庇護場所、救助管理機構或者福利機構。”安置的主管部門是民政部門,故C選項錯誤。D選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關于依法處理監(jiān)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法發(fā)〔2014〕24號)第十一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在出警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未成年人身體受到嚴重傷害、面臨嚴重人身安全威脅或者處于無人照料等危險狀態(tài)的,應當將其帶離實施監(jiān)護侵害行為的監(jiān)護人,就近護送至其他監(jiān)護人、親屬、村(居)民委員會或者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并辦理書面交接手續(xù)。未成年人有表達能力的,應當就護送地點征求未成年人意見。”故D選項正確。5.下列關于案件管轄的說法正確的有()。A.吉某在甲縣購買了一張流量卡,到外縣出差期間,其流量卡被龔某偷走并用于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甲縣對龔某涉嫌電信詐騙犯罪有管轄權B.乙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接到販賣假火車票的報案,該案件應當移送給鐵路公安機關辦理C.丙縣公安局接到一猥褻兒童行為的報案,經過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因犯罪地無法確定,可以直接立案偵查D.一長途客車從丁縣出發(fā),經過戊縣時,車上發(fā)生猥褻他人行政案件,后客車在己縣停靠,最終到達庚縣。受害人在庚縣下車時報警。對該案,丁、戊、己、庚縣公安局均有管轄權正確答案:AD本題考點: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二)試題解析:A選項:《關于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二)》(法發(fā)〔2021〕22號)第一條第一項規(guī)定:“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地,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規(guī)定的犯罪行為發(fā)生地和結果發(fā)生地外,還包括:(一)用于犯罪活動的手機卡、流量卡、物聯(lián)網卡的開立地、銷售地、轉移地、藏匿地;”故A選項正確。B選項:《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三款、《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對倒賣、偽造、變造火車票的(刑事)案件,由最初受理案件的鐵路公安機關或者地方公安機關管轄。必要時,可以移送主要(違法行為發(fā)生)犯罪地的鐵路公安機關或者地方公安機關管轄。”故B選項錯誤。C選項:《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對管轄不明確或者有爭議的刑事案件,可以由有關公安機關協(xié)商。協(xié)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級公安機關指定管轄。”故C選項錯誤。D選項:《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十二條:“行駛中的客車上發(fā)生的行政案件,由案發(fā)后客車最初停靠地公安機關管轄;必要時,始發(fā)地、途經地、到達地公安機關也可以管轄。”故D選項正確。6.下列關于涉網絡違法犯罪的說法,正確的有()A.吳某在網上瀏覽到沈某發(fā)布的“與外公的日常”圖文,遂捏造“73歲企業(yè)家豪娶29歲美女贈送禮金、公寓、豪車”并配發(fā)上述圖文,引起網民對沈某肆意謾罵、詆毀,討論量達7萬余條、閱讀量達4億余次,沈某報警。公安機關應當告知沈某到人民法院起訴B.常某之子常小在游泳館游泳時與安某發(fā)生碰撞,向安某吐口水。安某丈夫喬某掌摑常小。常某在網上發(fā)布喬某掌摑常小的視頻,配發(fā)帶有情緒性、侮辱性的文字,引發(fā)大量針對喬某、安某的詆毀、謾罵,致使安某服藥自殺死亡。公安機關應當以侮辱罪立案偵查C.仇某多次發(fā)布微博,污蔑數(shù)名衛(wèi)國戍邊英烈為逃兵,在網絡上迅速擴散,閱讀量20余萬次,引發(fā)公眾強烈憤慨。公安機關應當以仇某涉嫌誹謗罪追究其刑事責任D.有百萬粉絲的張某網絡直播40余次,對競爭對手李某進行謾罵,大量網民圍觀、詆毀李某。李某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案件審理期間,張某仍每晚定時直播,繼續(xù)謾罵李某。李某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格權侵害禁令申請正確答案:BD本題考點:網絡暴力試題解析:A選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二)將信息網絡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規(guī)定:“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法發(fā)〔2023〕14號)第十二條第二款第二項規(guī)定:“實施網絡侮辱、誹謗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嚴重危害社會秩序”:(2)隨意以普通公眾為侵害對象,相關信息在網絡上大范圍傳播,引發(fā)大量低俗、惡意評論,嚴重破壞網絡秩序,社會影響惡劣的;”故A選項錯誤。B選項:《刑法》第246條第2款規(guī)定,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法發(fā)〔2023〕14號)第十二條第二款第二項規(guī)定:“實施網絡侮辱、誹謗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嚴重危害社會秩序”:(1)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后果,社會影響惡劣的;”故B項正確。C選項:《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條之一規(guī)定,侮辱、誹謗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情節(jié)嚴重的,構成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依法懲治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違法犯罪的意見》(公通字〔2022〕5號)規(guī)定:“司法實踐中,對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的行為是否達到“情節(jié)嚴重”,應當結合行為方式,涉及英雄烈士的人數(shù),相關信息的數(shù)量、傳播方式、傳播范圍、傳播持續(xù)時間,相關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轉發(fā)次數(shù),引發(fā)的社會影響、危害后果以及行為人前科情況等綜合判斷。根據(jù)案件具體情況,必要時,可以參照適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3]21號)的規(guī)定。”故C選項錯誤。D選項:《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七條規(guī)定:“民事主體有證據(jù)證明行為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害其人格權的違法行為,不及時制止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有權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責令行為人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故D選項正確。7.歌星邢某系M國籍華人,與在M國留學的我國公民孔某發(fā)生沖突,并于2019年1月指使他人將孔某扎成重傷,被M國判處監(jiān)禁刑。邢某獲釋后,于2023年1月到我國舉辦演唱會,由甲省乙市丙區(qū)入境,并居住在乙市丁區(qū)某賓館。孔某知悉后報警,指控邢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對孔某指控邢某涉嫌犯罪,可以適用我國刑法處罰B.對孔某指控邢某涉嫌犯罪,應當由丁區(qū)而非丙區(q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C.如邢某被刑事拘留,M國領事官員要求探視,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安排D.如公安機關對邢某立案偵查,M國提出引渡邢某請求,我國可以拒絕正確答案:ACD本題考點:保護管轄權、刑事管轄權、引渡條件試題解析:A選項:《刑法》第八條規(guī)定:“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guī)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A選項正確。B選項:《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三百六十五條規(guī)定:“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應當受刑罰處罰的,由該外國人入境地或者入境后居住地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該外國人未入境的,由被害人居住地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沒有被害人或者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犯罪的,由公安部指定管轄。”故B選項錯誤。C選項:《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三百七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公安機關偵查終結前,外國駐華外交、領事官員要求探視被監(jiān)視居住、拘留、逮捕或者正在看守所服刑的本國公民的,應當及時安排有關探視事宜。犯罪嫌疑人拒絕其國籍國駐華外交、領事官員探視的,公安機關可以不予安排,但應當由其本人提出書面聲明。”故C選項正確。D選項:《引渡法》第九條第一項規(guī)定:“外國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提出的引渡請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拒絕引渡:(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于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具有刑事管轄權,并且對被請求引渡人正在進行刑事訴訟或者準備提起刑事訴訟的;”故D選項正確。8.甲縣嚴某在乙縣華某的私營企業(yè)擔任財務主管,下班后經常參與賭博,并挪用企業(yè)1千萬元資金用于賭博。后嚴某不辭而別回到甲縣老家。華某在乙縣報警,乙縣公安局立案偵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嚴某同時涉嫌挪用資金罪和賭博罪,應當擇一重罪處罰B.乙縣公安局到甲縣詢問本案證人,可以不向甲縣公安局提出辦案協(xié)作請求C.甲縣公安局根據(jù)協(xié)作請求開展工作時,發(fā)現(xiàn)嚴某其他犯罪線索,應當及時先行立案偵查,必要時移送其他公安機關D.甲縣公安局協(xié)助乙縣公安局傳喚嚴某,可以傳喚到甲縣公安局執(zhí)法辦案管理中心進行訊問,也可以到嚴某住處進行訊問正確答案:BD本題考點:挪用資金罪、辦案協(xié)作試題解析:A選項:《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shù)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shù)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構成挪用資金罪。《刑法》第三百零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以營利為目的,聚眾賭博或者以賭博為業(yè)的,構成賭博罪。嚴某雖然經常參與賭博,但是不是以賭博為業(yè),因此嚴某不構成賭博罪。故A選項錯誤。B選項:《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第三百四十六條條第二款規(guī)定:“開展查詢、詢問、辨認等偵查活動或者送達法律文書的,也可以向當?shù)毓矙C關提出辦案協(xié)作請求,并按照有關規(guī)定進行通報。”故B選項正確。C選項:《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第三百四十九條條規(guī)定:“對協(xié)作過程中獲取的犯罪線索,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應當及時移交有管轄權的公安機關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故C選項錯誤。D選項:《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三百五十條規(guī)定:“異地執(zhí)行傳喚、拘傳的,協(xié)作地公安機關應當協(xié)助將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到本市、縣公安機關執(zhí)法辦案場所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故D選項正確。9.甲縣樂某為報復丁某,教唆薛某將丁某砍成重傷。樂某妻子鄧某給民警應某20萬元,請其幫助擺平。應某請承辦案件的民警解某關照樂某。解某明知樂某為教唆犯,但是做筆錄時避重就輕,袒護樂某。民警宣某在審核案件時,對有明顯漏洞的案件材料未進行認真審查。后樂某未受到刑事追究,引發(fā)互聯(lián)網媒體廣泛關注,引起強烈社會反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鄧某涉嫌行賄罪B.應某涉嫌受賄罪C.解某涉嫌濫用職權罪,由監(jiān)察機關調查D.對宣某應當以涉嫌玩忽職守罪追究刑事責任正確答案:ABD本題考點:行賄罪、受賄罪、濫用職權罪、徇私枉法罪、玩忽職守罪、刑事案件職權管轄分工試題解析:A選項:《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第一款規(guī)定,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是行賄罪。故A選項正確。B選項:《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故B選項正確。C選項:《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條規(guī)定,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構成徇私枉法罪。《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規(guī)定:“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jiān)督中發(fā)現(xiàn)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故C選項錯誤。D選項:《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構成玩忽職守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一條第一款規(guī)第三項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397條規(guī)定的“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故D選項正確。10.水某領導的黑社會性質團伙長期稱霸甲縣夜市,褚某勸李某加入該團伙。后李某被安排為打手,多次積極參與水某團伙違法犯罪活動。某日,奚某到夜市吃飯,因瑣事與水某發(fā)生爭吵,被勸開。李某為逞能,喊奚某過來聊聊。奚某見對方人多,為防吃虧,將桌上的一把剪刀揣在兜里。李某手下?lián)踝∞赡惩寺罚钅乘於啻沃厝瓝舸蜣赡承夭俊^赡城榧敝绿统黾舻洞滔蚶钅场:蠼涜b定,李某被刺成重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奚某涉嫌故意傷害罪B.李某涉嫌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C.甲縣公安局核查水某涉黑團伙犯罪線索時,對涉案賬戶資金有轉移緊急風險的,經縣公安局長批準,可以對涉案賬戶臨時凍結D.對褚某勸李某加入水某涉黑團伙的行為,公安機關可以處拘留處罰正確答案:BD本題考點:正當防衛(wèi);反有組織犯罪法試題解析:A選項:《刑法》第二十條第三款規(guī)定:“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wèi)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wèi)過當,不負刑事責任。”故A選項錯誤。B選項:《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參加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的,構成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B選項正確。C選項:《反有組織犯罪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公安機關核查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線索,發(fā)現(xiàn)涉案財產有滅失、轉移的緊急風險的,經設區(qū)的市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對有關涉案財產采取緊急止付或者臨時凍結、臨時扣押的緊急措施,期限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期限屆滿或者適用緊急措施的情形消失的,應當立即解除緊急措施。”故C選項錯誤。D選項:《反有組織犯罪法》第六十九條第一款第三項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萬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除依法應當返還被害人的以外,應當予以沒收:(三)教唆、誘騙他人參加有組織犯罪組織,或者阻止他人退出有組織犯罪組織的;”故D選項正確。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縣公安局在辦理一起環(huán)境污染刑事案件中,對環(huán)境保護主管部門在行政執(zhí)法過程中收集的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須經審查符合法定要求,方可作為證據(jù)使用B.乙縣公安局在辦案中,對超過有效期的劣藥,如能夠根據(jù)現(xiàn)場查獲的包裝,結合犯罪嫌疑人供述等證據(jù)材料作出判斷的,可以由縣級以上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出具認定意見C.丙縣公安局在辦理一起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的敲詐勒索案件中,即使沒有被害人陳述,也可以根據(jù)經查證屬實的第三方支付結算賬戶交易記錄、通話記錄、電子數(shù)據(jù)等證據(jù),綜合認定被害人人數(shù)以及涉案資金數(shù)額D.丁市公安局遠程詢問一電信詐騙刑事案件的證人時,應當由丁市公安局辦案民警事先核實被詢問人的身份正確答案:AC本題考點:證據(jù)試題解析:A選項:《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接受或者依法調取的行政機關在行政執(zhí)法和查辦案件過程中收集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shù)據(jù)、鑒定意見、勘驗筆錄、檢查筆錄等證據(jù)材料,經公安機關審查符合法定要求的,可以作為證據(jù)使用。”故A選項正確。B選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藥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高檢發(fā)釋字〔2022〕1號)第十九條第二款規(guī)定:“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第四項及第三款第三項至第六項規(guī)定的假藥、劣藥,能夠根據(jù)現(xiàn)場查獲的原料、包裝,結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等證據(jù)材料作出判斷的,可以由地市級以上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出具認定意見。”故B選項錯誤。C選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信息網絡犯罪案件適用刑事訴訟程序若干問題的意見》(法發(fā)〔2022〕23號)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對于涉案人數(shù)特別眾多的信息網絡犯罪案件,確因客觀條件限制無法收集證據(jù)逐一證明、逐人核實涉案賬戶的資金來源,但根據(jù)銀行賬戶、非銀行支付賬戶等交易記錄和其他證據(jù)材料,足以認定有關賬戶主要用于接收、流轉涉案資金的,可以按照該賬戶接收的資金數(shù)額認定犯罪數(shù)額,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夠作出合理說明的除外。案外人提出異議的,應當依法審查。”故C選項正確。D選項:2022年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關于辦理信息網絡犯罪案件適用刑事訴訟程序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十五條第二:“遠程詢(訊)問的,應當由協(xié)作地公安機關事先核實被詢(訊)問人的身份。”故D選項錯誤。12.甲市郁某明知陸某為境外人員,接受其任務,為陸某拍攝、提供某軍事基地資料(后經鑒定,6件為機密級、3件為秘密級)。單某發(fā)現(xiàn)郁某危害國家安全,向甲市公安機關舉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對郁某刑事立案前,公安機關無權對其個人智能手機進行檢查,否則將侵犯其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憲法權利B.郁某涉嫌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C.公安機關有權對郁某涉嫌犯罪予以刑事立案,開展偵查、拘留、預審和執(zhí)行逮捕等工作D.公安機關如對郁某采取監(jiān)視居住措施,在其住處執(zhí)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準,可以在專門的羈押場所執(zhí)行正確答案:C本題考點:刑事訴訟法、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保守國家秘密法試題解析:A選項:《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一百七十四條:“對接受的案件,或者發(fā)現(xiàn)的犯罪線索,公安機關應當迅速進行審查。發(fā)現(xiàn)案件事實或者線索不明的,必要時,經辦案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進行調查核實。調查核實過程中,公安機關可以依照有關法律和規(guī)定采取詢問、查詢、勘驗、鑒定和調取證據(jù)材料等不限制被調查對象人身、財產權利的措施。但是,不得對被調查對象采取強制措施,不得查封、扣押、凍結被調查對象的財產,不得采取技術偵查措施。”故A選項錯誤。B選項:《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guī)定,“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或者情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該罪名是一個選擇性罪名。郁某為境外人員陸某拍攝、提供某軍事基地資料的行為,涉嫌刺探、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故B選項錯誤。C選項:《國家安全法》第四十二條第一款:“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搜集涉及國家安全的情報信息,在國家安全工作中依法行使偵查、拘留、預審和執(zhí)行逮捕以及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職權。”《刑事案件管轄分工規(guī)定》(公通字〔2020〕9號)明確,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案為公安部政治安全保衛(wèi)局管轄的案件。故C選項正確。D選項:《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監(jiān)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zhí)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zhí)行。對于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在住處執(zhí)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準,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zhí)行。但是,不得在羈押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zhí)行。”故D選項錯誤。13.下列關于涉及槍支行為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自己組裝了3支成仿真槍,并向朋友銷售兩支,獲利5百元。甲涉嫌行政違法,不涉嫌犯罪B.民警乙因執(zhí)行任務攜帶槍支至鄰市,當?shù)孛窬赡硻z查時發(fā)現(xiàn)其未攜帶持槍證件。成某在核實乙的民警身份后,可予以放行C.丙是槍支發(fā)燒友,向朋友借一把可以發(fā)射槍彈的自制火藥槍,經常在家把玩,有時還向人炫耀。丙涉嫌非法持有槍支罪D.丁從一山民處購買了1支以壓縮氣體為動力的槍支,放置在車后備箱,在高速公路上被查獲。丁涉嫌非法攜帶槍支行政違法行為正確答案:ACD本題考點:槍支管理試題解析:A選項:《槍支管理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第五項、第二款規(guī)定,“違反本法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對個人或者單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五)制造、銷售仿真槍的。有前款第(五)項所列行為的,由公安機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范圍沒收其仿真槍,可以并處制造、銷售金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故A選項正確。B選項:《槍支管理法》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配備、配置槍支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下列規(guī)定:(一)攜帶槍支必須同時攜帶持槍證件,未攜帶持槍證件的,由公安機關扣留槍支;”故B選項錯誤。C選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制造、買賣、運輸槍支、彈藥、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9〕18號)第五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以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藥罪定罪處罰:(二)非法持有、私藏以火藥為動力發(fā)射槍彈的非軍用槍支一支或者以壓縮氣體等為動力的其他非軍用槍支二支以上的;”故C選項正確。D選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制造、買賣、運輸槍支、彈藥、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個人或者單位非法制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藥、爆炸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以非法制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藥、爆炸物罪定罪處罰:(二)非法制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以火藥為動力發(fā)射槍彈的非軍用槍支一支以上或者以壓縮氣體等為動力的其他非軍用槍支二支以上的;”故D選項正確。14.下列關于回避的說法,正確的是()。A.熊某因瑣事與高某發(fā)生口角并打其耳光。公安民警祁某下班路過,制止了熊某的不法行為。后高某到公安派出所報案,派出所指派民警祁某辦理該案。祁某應當自行提出回避申請B.縣公安局刑警大隊一中隊民警陸某參與辦理譚某涉嫌開設賭場罪一案,因其妻子系譚某表妹,遂向領導提出回避。刑警大隊負責人有權決定陸某是否回避C.區(qū)公安分局某故意傷害刑事案件的鑒定人牛某,明知受害人池某系其同母異父弟弟,仍然對池某進行傷情鑒定。辯護人知悉后,申請重新鑒定。區(qū)公安分局應當決定重新鑒定D.縣公安局民警包某辦理某行政案件時,一方當事人以包某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為由,要求包某回避,縣公安局同意。如縣公安局認為包某之前參與的詢問不影響案件依法公正處理,可以繼續(xù)使用包某制作的詢問筆錄正確答案:CD本題考點:刑事訴訟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試題解析:A選項:《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十七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負責人、辦案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提出回避申請,案件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近親屬的;(二)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故A選項錯誤。B選項:《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故B選項錯誤。C選項:《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本章關于回避的規(guī)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二百五十五條第一款第三項規(guī)定,“經審查,發(fā)現(xiàn)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應當重新鑒定:(三)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或者違反回避規(guī)定的;”故C選項正確。D選項:《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被決定回避的公安機關負責人、辦案人民警察、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在回避決定作出前所進行的與案件有關的活動是否有效,由作出回避決定的公安機關根據(jù)是否影響案件依法公正處理等情況決定。”故D選項正確。15.謝某3年前離開戶籍地甲縣,應聘到某工程公司。受公司指派,在全國各地的項目部工作居住,每半年換一個地方。謝某在乙縣項目部工作居住期間,與同事唐某到丙縣騎行,因口角將唐某價值1萬元的自行車扔進水庫。唐某報警。丙縣公安局立案偵查,謝某繳納保證金后,被取保候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丙縣公安局可以通知甲縣謝某戶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乙縣公司項目部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執(zhí)行取保侯審措施B.負責執(zhí)行謝某取保候審的公安派出山所,可以責令謝某將駕駛證、居民身份證交派出所保存C.如丙縣公安局責令謝某不得與唐某通信,謝某不得通過微信聯(lián)系唐某D.謝某在取保侯市期間,如經傳訊無正當理由不及時到案,公安機關應當沒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證金,并可以視情對謝某處以行政拘留并處罰款的治安管理處罰正確答案:ACD本題考點:取保候審試題解析:A選項:根據(jù)《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91條,應通知被取保候審人居住地的派出所執(zhí)行,必要時辦案部門可以協(xié)助執(zhí)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關關于取保候審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公通字〔2022〕25號)第十六條第一款,居住地包括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第十六條第三款第一項規(guī)定,“被取保候審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以在其暫住地執(zhí)行取保候審:(一)被取保候審人離開戶籍所在地一年以上且無經常居住地,但在暫住地有固定住處的;”故A選項正確。B選項:《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一條第二款第四項規(guī)定,“(四)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駕駛證件交執(zhí)行機關保存。”故B選項錯誤。C選項:《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一條第二款第二項規(guī)定,“(二)不得與特定的人員會見或者通信;”故C選項正確。D選項:根據(jù)《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九十六條第一款,“被取保候審人在取保候審期間違反本規(guī)定第八十九條、第九十條規(guī)定,已交納保證金的,公安機關應當根據(jù)其違反規(guī)定的情節(jié),決定沒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證金,并且區(qū)別情形,責令其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變更強制措施或者給予治安管理處罰;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其先行拘留。”故D選項正確。16.司某向方某討要100萬元賭債,方某稱其全部個人財產由影星女友鐘某把控,將與鐘某私藏的二人性愛視頻提供司某,稱以該視頻抵償賭債。司某將該視頻發(fā)給鐘某,要求其代還方某全部欠債。鐘某不予理會。記者谷某知情后,在網上發(fā)布信息,聲稱方某用與鐘某的性愛視頻抵償賭債,并描述了視頻細節(jié),引發(fā)上億人次點擊、轉發(fā)、評論。閆某為滿足個人低俗趣味,多次在鐘某微博下留言,索取鐘某性愛視頻。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司某涉嫌敲詐勒索罪B.方某涉嫌敲詐勒索罪共犯C.閆某涉嫌侵犯鐘某民事權利隱私權D.谷某涉嫌侵犯隱私行政違法行為正確答案:AD本題考點:敲詐勒索罪、侵犯隱私、共犯試題解析:A選項:《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規(guī)定,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構成敲詐勒索罪。故A正確。B選項:《刑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故B錯誤。C選項:《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條規(guī)定,“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短信、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故C錯誤。D選項:《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六)項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故D正確。17.下列行為涉嫌非法經營罪的有()。A.甲在2年內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十余人,以月息3.5%的利息放貸1千萬元B.乙違反國家規(guī)定,利用可以使用“花唄”支付的淘寶店鋪,通過虛構交易等方式,幫助淘寶用戶套現(xiàn),數(shù)額達2千萬元C.丙未依法獲得經營許可,以生物科技公司名義對外銷售行政法規(guī)限制買賣的生長激素等興奮劑,擾亂市場秩序,情節(jié)嚴重D.丁借用合法經營養(yǎng)老機構的形式,通過網絡向社會公眾宣傳投資“養(yǎng)老項目”,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股權方式給付回報,給“投資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shù)額達1百萬元正確答案:ABC本題考點:非法經營罪、非法集資犯罪的辨析試題解析:A選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條、第二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違反國家規(guī)定,未經監(jiān)管部門批準,或者超越經營范圍,以營利為目的,經常性地向社會不特定對象發(fā)放貸款,擾亂金融市場秩序,情節(jié)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guī)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前款規(guī)定中的“經常性地向社會不特定對象發(fā)放貸款”,是指2年內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單位和個人)以借款或其他名義出借資金10次以上。”“以超過36%的實際年利率實施符合本意見第一條規(guī)定的非法放貸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guī)定的“情節(jié)嚴重”,但單次非法放貸行為實際年利率未超過36%的,定罪量刑時不得計入:(一)個人非法放貸數(shù)額累計在20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放貸數(shù)額累計在1000萬元以上的;”故A正確。B選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yè)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9〕1號)第一條第一項、第三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違反國家規(guī)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三項規(guī)定的“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yè)務”:(一)使用受理終端或者網絡支付接口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交易退款等非法方式向指定付款方支付貨幣資金的;”“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yè)務或者非法買賣外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非法經營行為“情節(jié)嚴重”:(一)非法經營數(shù)額在五百萬元以上的;”故B正確。C選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走私、非法經營、非法使用興奮劑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9〕16號)第二條規(guī)定,“違反國家規(guī)定,未經許可經營興奮劑目錄所列物質,涉案物質屬于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限制買賣的物品,擾亂市場秩序,情節(jié)嚴重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故C正確。D選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22〕5號)規(guī)定。丁屬于非法集資犯罪,故D錯誤。18.2001年1月,鮑某將拐騙來的花某以人民幣5千元賣給史某當媳婦。同年6月,花某走失,卜某發(fā)現(xiàn)花某并以人民幣3千元賣給顧某。2020年7月后,顧某為防范其逃跑,長期限制其出門。2023年7月,網友發(fā)現(xiàn)并報警。經朋友勸說,顧某到公安機關投案,如實交代自己的收買、不讓出門等主要情節(jié),但未如實交代年齡、職業(yè)、前科等次要情節(ji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如追究鮑某、卜某刑事責任,須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B.不應當追究史某收買被拐賣的婦女罪刑事責任C.應當以非法拘禁罪追究顧某刑事責任D.根據(jù)顧某投案和交代情況,可以認定為自首正確答案:BCD本題考點:過時效核準、收買被拐賣的婦女罪、非法拘禁罪、自首的認定試題解析:A選項:《刑法》第二百四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拐賣婦女、兒童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一)拐賣婦女、兒童集團的首要分子;(二)拐賣婦女、兒童三人以上的;(三)奸淫被拐賣的婦女的;(四)誘騙、強迫被拐賣的婦女賣淫或者將被拐賣的婦女賣給他人迫使其賣淫的;(五)以出賣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方法綁架婦女、兒童的;(六)以出賣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七)造成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或者其親屬重傷、死亡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八)將婦女、兒童賣往境外的。”鮑某、卜某涉嫌拐賣婦女兒童罪,不具有加重情節(jié),法定最高刑為十年有期徒刑。《刑法》第八十七條第(三)項規(guī)定,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不再追訴。故A錯誤。B選項:《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法》第八十七條第(一)項規(guī)定,“(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故B正確。C選項:《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條第三款、第四款規(guī)定,“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非法剝奪、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有傷害、侮辱等犯罪行為的,依照本法的有關規(guī)定定罪處罰。”“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并有第二款、第三款規(guī)定的犯罪行為的,依照數(shù)罪并罰的規(guī)定處罰。”因收買被拐賣的婦女行為已過追訴時效,故C正確。D選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1998〕8號)規(guī)定,“犯有數(shù)罪的犯罪嫌疑人僅如實供述所犯數(shù)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對如實供述部分犯罪的行為,認定為自首。”故D正確。19.甲縣交警大隊系甲縣公安局內設機構,其設置的“電子眼”拍攝到秦某名下的機動車未懸掛機動車號牌,但是未拍攝清楚駕駛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如非秦某駕駛車輛,則不得對秦某予以處罰B.甲縣交警大隊依法利用“電子眼”設備收集、固定違法事實的,應當經過法制審核和技術審核C.如秦某有充分證據(jù)證明車輛被盜竊后交通違章,甲縣交警大隊不得處罰秦某D.如秦某對甲縣交警大隊的處罰決定不服,向甲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甲縣交警大隊負責人必須親自出庭正確答案:BC本題考點【電子技術監(jiān)控設備的適用、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試題解析:A選項:《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jù)交通技術監(jiān)控記錄資料,可以對違法的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依法予以處罰。對能夠確定駕駛人的,可以依照本法的規(guī)定依法予以處罰。”故A錯誤。B選項:《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利用電子技術監(jiān)控設備收集、固定違法事實的,應當經過法制和技術審核,確保電子技術監(jiān)控設備符合標準、設置合理、標志明顯,設置地點應當向社會公布”,故B正確。C選項:《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jù)交通技術監(jiān)控記錄資料,可以對違法的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依法予以處罰。對能夠確定駕駛人的,可以依照本法的規(guī)定依法予以處罰。”故C正確。D選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款第一款規(guī)定,“行政訴訟法第三條第三款規(guī)定的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包括行政機關的正職、副職負責人、參與分管被訴行政行為實施工作的副職級別的負責人以及其他參與分管的負責人。”故D錯誤。20.關于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受楊某教唆,與東方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