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升高檢測卷(課內基礎卷)(原卷版)
分值: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共9分)
(本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人們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對稱,認為西洋是法治的社會,我們是人治的社會。所謂人治和法治
之別,不在“人”和“法”這兩個字上,而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據的規范性質。但鄉土社會不
是人治,可以說是個“無法”的社會,但“無法”并不影響社會的秩序,因為鄉土社會是“禮治”社會。
禮治社會并不是指文質彬彬的社會。禮也可以殺人,可以很“野蠻”。譬如我們在舊小說里常讀到殺
人來祭旗,那是軍禮。禮的內容從現代看去,可能是很殘酷的。但殘酷與否并非合禮與否的問題。禮是社
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范。合于禮的就是對的,對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單從行為規范來說,與法律無異,法
律也是一種行為規范。禮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維持規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國褰權力來推行的,維持禮這種
規范的是傳統。
傳統是社會所累積的經臉,不論哪一個社會,絕不會沒有傳統。衣食住行種種最基本的事務,我們并
不要事事費心,那是因為我們托祖宗之福,有著可以遵守的成法。在鄉土社會中,傳統的重要性比現代社
會更會。那是因為在鄉土社會里傳統的效力更大。鄉土社會是安土重迂的。入但人口流動很小,而且人們
所取給資源的土地也很少變動。在這種代代如是的環境里,個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經驗,而且同樣可以
信任其祖其父的經驗。不必知之,只要照辦,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辦法,自然會隨之發生一套價值。依照
著做就有福,不依照就會出毛病。于是人們對于傳統有了敬畏之感了,禮并不是靠外在的權力來推行的,
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禮是主動的。禮是可以為人所好的,所謂“富而好
禮”。孔子很重視服禮的主動性。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兌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
由己,而由人乎哉?”
這顯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謂道德。法律是從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罰是由特
定的權力加之于個人的。道德是社會輿■論所維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見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棄,
是恥。禮則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禮,不但不好,而且不對、不合、不成。這是個人習慣所維持的。禮治在
表面看去好像是人們行為不受規律拘束而自動形成的秩序。其實自動的說法是不準確的,只是主動的服于
成規罷了.
法治和禮治是發生在兩種不同的社會情態中。這里所謂禮治也許就是普通所謂人治,但禮治和由個人
好惡的統治相差很遠,因為禮是傳統,是整個社會歷史在維持這種秩序。禮治社會并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
代中出現的,這是鄉土社會的特色。
(摘編自費孝通《鄉土中國之八:禮治秩序》,有刪改)
1.(3分)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鄉土社會是“禮治”社會,“禮”是維持社會秩序時所根據的規范,靠傳統來維持。
B.鄉土社會中的“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范,與法律沒有差別,有時比較野蠻。
C.教化養成了人的敬畏之感,“克己復禮”意味著“禮”是人們在敬畏中被動形成的。
D.普通所謂人治,是基于個人好惡的統治,違背人治的懲罰要由國家權力加之于個人。
2.(3分)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針對當時人們認為西洋是“法治”而我們是“人治”的認識,提出自己的觀點。
B.文章以舊小說里殺人祭旗為例,證明了禮的部分內容在現代看來可能很殘酷的觀點。
C.本文多處運用對比論證的手法,從正反兩個角度論證了“禮治”和“法治”的不同。
D.本文闡述了禮治社會的特點、形成的原因等內容,層次清晰,邏輯嚴密,條理性強。
3.(3分)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鄉土社會是安土重遷的,人口和土地都很少變動,因此經驗更容易累積起來形成傳統。
B.禮治社會中,禮有甚于道德,人們如果失禮,將可能遭受比有違道德更嚴厲的處罰。
C.在發展變化口新月異的現代社會,“禮治”社會的效力不容易立竿見影地顯現出來。
D.禮是我國的傳統,孔子也重視服禮的主動性,因此禮治比法治、人治更適合于我國。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共21分)
(本題21分)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殍,來得悲涼。
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
的秋味。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
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混混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
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蕓不透,費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
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言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
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
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
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
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
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
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系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
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帝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賦,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
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
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樣,
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里的家蟲。
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俅樣。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一層雨過,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
天文晴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
上橋頭樹底下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微嘆著互答著地說:
“唉,天可真涼了一”(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了!”
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岐韻,倒來得正好。
北方的果樹,到秋天,也是一種奇景。第一是棗子樹,屋角,墻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
株株地長大起來。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楠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
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寸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沙塵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
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口最好也沒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的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里,贅
頌秋的文字的特別的多。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去不然?我雖則外國詩文念的大多,也不想開出帳來,做一
篇秋的詩歌散文鈔,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Anthology來,總能夠看到許
多并于秋的歌頌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于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
最有味。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地特別能引起深沉,幽遠、嚴厲、簫索的
感觸來的。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種不能自己的深情,
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不過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的成語,讀本
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和關系特別深了,
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國之秋,當然也是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
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第魚
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4.(3分)選出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A.胡謝dido一燧chuan平次z。渾渾西池tun
B.點綴zhui落點rd馴鴿xim潭柘寺tud
C.細嶙ni秋蟬chan落蕊nil甘四橋nian
D.頹用的1鯨魚lu陪襯cun頓圓形tuo
5.(3分)選出運用比喻修辭手法的一項()
A.南國之秋,當然也是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上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
的殘荷等等。
B.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
C.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D.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
6.(3分)下列各項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馴鴿的飛聲”“牽牛花的藍朵”“槐樹的落蕊”“掃帚
的絲紋”,以及“秋蟬的殘聲”“秋雨涼風”等景物,都是為了表現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
B.文中寫到了“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閑”的人聲,
反而更能給人幽靜的感覺。
C.“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個三分之一的零頭。”這句直抒
胸臆的話,把作者對故都之秋傾注的深情,表達得極為充分。
D.文中描寫了北國的棗樹、秋蟬、殘荷、秋葉等客觀景物,抒發了作者凄涼、憔悴、沉淪的心境。
7.(4分)作者為什么認為牽牛花“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
8.(4分)作者既是描寫故都之秋,為何還要寫南國之秋?
9.(4分)本文寫景頗有特色,請鑒賞分析第三自然段中畫線的寫景文字。
三、文言文閱讀(共17分)
(本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君子日: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籃;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糅以為輪,其曲中
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寐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
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
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二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珪步,無以
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驟一躍,不能十步;鶯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
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繕
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選自荀子《勸學》
10.(3分)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學不可以目已:停止。B.假輿馬者假:借助。
C.臂非師長也力口:增加。D.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中:合乎。
11.(3分)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取之于藍而青于藍②寡人之干國也
B.①故木受繩則直②河東兇,則移其民于河東
C.①吾嘗終日地思矣②棄甲曳兵地走
D.①蛟龍生帶②斯大卜之民至當
12.(3分)下面對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運用列舉事例的論證方法說明任何人通過
發憤學習都能進步,今日之我可以勝過昨日之我,學生也可以超過老師。
B.荀子發展了儒家的“勸學”傳統,認為禮義道德和系統知識,只有靠后天學習才能獲得,把學習的重要
性提到一個新的高度。
C.文中闡述的要重視學習以及學習必須“善假于物”、逐漸積累、持之以恒等見解,對今天的我們來說,
有一定的啟發作用和借鑒意義。
D.隨著作者設喻的連續和手法的變換,文章形成整齊而又富于變化的句式,產生鏗鏘起伏的節奏,表現出
荀子諄諄勸學的激情。
13.(8分)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2)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四、古代詩歌閱讀(共9分)
(本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列小題。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
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14.(3分)卜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個小砸的一項是
A.“尋尋覓覓”采用寫實的手法,通過“尋覓”的行為表現空虛悵惘的心態。詞人想抓住點什么作為寄托,
但結果卻是空虛和冷清。
B.“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這兩句詞人直接抒寫了寂寞難耐的苦楚,這個“黑”字,概括了作者后
半生的坎坷經歷、悲慘遭遇。
C.上闋營造了清冷異常的凄楚氣氛,先寫冷暖不定的氣候,再寫寒氣襲人的晚風,最后寫南飛的過雁,這
些景物無不增添詞人的愁緒。
D.下闋繼續傾訴愁情:菊花憔悴,是詞人身世變遷的寫照;獨守寒窗,頓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
是淚打心扉,令人難以承受。
15.(6分)詞人借由“守著窗兒”調動多種感官表現細膩敏感的情感。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
五、情景默寫(共12分)
16.(本題12分)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難》中借黃鶴與猿猱來反襯山高的詩句:,o
(2)K登高》中直接描述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獨之境的句子是:,。
(3)《琵琶行》中用環境描寫側面烘托音樂給讀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廣闊空間的句子是:,
O
(5)《勸學》中闡明學習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o
(6)《師說》中點明從師的標準的句子是:,o
六、語言文字運用(6分)
(本題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近日,三星堆遺址再次啟動發掘,6個新坑、3000多年前的絲綢、500多件重要文物,掀起了三星堆文
化熱,神秘的古蜀文化“沉睡三千年,一醒天下驚”。
①長期以來,由于文獻記載塊乏,使得我們對古蜀國知之甚少,而在關亍三星堆的熱烈討論中,我們
看到無數網友對文物的關心。大家自愿化身“國寶守護人”,將對歷史的崇敬、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認同
寄托在了青銅神樹上、黃金面具上、象牙制品上,讓自豪和熱血沸騰了千年時光。浩瀚的中華大地上,可
能還有更多的“三星堆”等待著我們喚醒。商鼎周彝、戰國錯金、秦俑漢陶、晉帖唐畫……它們和三星堆
文化一樣,守望著華夏大地數千年的滄海變遷,等待著蘇醒綻放,等待著驚艷世界。我們要做的,②不只
是傳承它們,發揚它們,更要喚酉星沉睡的文明,攜著輝煌的文明走向未來。
17.(3分)下列各項中,和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
A.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B.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C.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D.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18.(3分)文中兩處畫橫線的語句都有語病,請修改。
19.(本題5分)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60個
字。
近日,“時代楷模”鐘揚同志先進事跡在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特別是知識分子、科研工作者和高校教師、
青年學子中引起強烈反響,網上也掀起學習鐘揚熱潮。據統計,悔至4月1日,《人民日報》微博、微信、
客戶端關于鐘揚報道的閱讀量已達2837萬、點贅9.4萬個、留言7441條(若加上秒拍、騰訊等渠道,合
計閱讀量達4500萬)。
大家表示,鐘揚同志先進事跡感人至深,我們要以鐘揚同志為榜樣,堅持國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
至上,刻苦鉆研、勤奮工作,立德樹人、愛國奉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鑄牢實現中國夢的初心和夢想,
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20.(本題5分)下面是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平方轉讓女兒協議書
- 林地協議書格式范文
- 美容學員培訓協議書
- 民房轉讓協議書注意
- 私人債務重整協議書
- 林木砍伐協議書范本
- 芍藥種植協議書范文
- 鄉村硬化公路協議書
- 農村鄰居建房協議書
- 清潔公司承包協議書
- 《漂亮的熱帶魚》課件
- 地下建筑結構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南京工業大學
- 中心靜脈壓的監測與臨床意義
- 2024年安陽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
- 2025年上海外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南水北調東線山東干線限責任公司人才招聘30人管理單位筆試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MOOC】人體寄生蟲學-山東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第10課 竹節人-2023-2024學年六年級語文上冊同步分層作業設計系列(統編版)
- 痛風的形成與治療
- 專科醫學生的職業規劃
- 高空作業車(剪叉式、曲臂式)驗收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