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張斌賢《外國教育史》
第三編
現代教育的變遷
第十一章現代教育的起源
(第二部分)(1)
蒙臺梭利的教育實踐與教育思想
主講老師:安超
張斌賢《外國教育史》
第三編
現代教育的變遷
第十一章現代教育的起源
(第二部分)(2)
蒙臺梭利的教育實踐與教育思想
主講老師:安超
第一節生平與教育活動
1870年8月31日蒙
臺梭利出生在意大利,其
父親是貴族后裔和性格平
和保守的軍人,母親瑞尼
爾·斯托帕尼是虔誠的天
主教徒博學多識、虔誠、
善良、嚴謹、開明。
作為獨生女的蒙臺梭利深得父母的寵愛,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從小便養成自律、自愛的獨立個性,以及熱忱助人的博愛胸懷。
瑪麗亞從孩提時代起,她的自尊心就非常強烈。有個老師對學生很嚴格,很權威,不尊重,不關心。有一次這位老師曾用略帶侮辱的口吻提及她的眼睛,為了抗議,瑪麗亞從此不在這老師面前抬起“這對眼睛”。
十三歲時,她選擇了多數女孩不感興趣的數學,進入米開朗基羅工科學校就讀。且于1886年時以最優秀的成績畢業,奠定了數學基礎。中學畢業后進入國立達文奇工業技術學院,學習現代語言與自然科學。
十六歲(1886年)進入工科大學,專攻數學。因后來發現對生物有興趣,于1890年進入羅馬大學讀生物。讀了生物,蒙特梭利覺得對醫學有了濃厚的興趣,她做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決定——學醫。
父親強烈反對,斷絕經濟來源。但她不屈不撓。最后驚動了教皇才得以允許進入羅馬大學醫學院,成為第一名女生。
26歲以第一名的成績獲羅馬大學醫學博士
學位,成為羅馬大學和意大利的第一位女醫學博士。隨即在羅馬大學附屬醫院任精神病臨床助理醫生,診斷和治療身心缺陷兒童,開始對低能兒童的研究發生了興趣。
她深入研究和檢驗了伊他(Jeanitard)和塞貢(EdwardSeguln)的教育低能兒童的方法,在此期間,曾去巴黎和倫敦參觀和訪問有關低能兒童的教育機構。
1898年,在都靈召開的教育會議上,蒙特梭利發表了以《精神教育》為題的演講,闡述了對智障兒童教育的思想和方法。
她指出:“兒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問
題,而不是醫學問題”并向社會呼吁,智障兒童應當與正常兒童一樣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權利。
蒙特梭利發現,智力缺陷兒童的心理水平一般比同齡的正常兒童差,但與年齡更小的正常兒童有很多共同的特點,如感官發育不完善,動作不協調,走路不穩定,不能從事脫衣服之類的活動,沒有掌握語言,注意力不集中等。因此她確信,自己為智力缺陷兒童設計的教育方法也適用于正常兒童,而且會獲得更顯著的效果。于是,她決心獻身于正常兒童的教育工作。
在這種思想支配下,1901年,蒙特梭利離開精神治療學院,再次回到羅馬大學,進修哲學、普通教育學、實驗心理學和教育人類學,以擴大和加深自己的理論基礎,進一步研究教育正常兒童的方法,為以后從事正常兒童的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07年蒙臺梭利在羅馬貧民區建立“兒童之家”,招收3-6歲的兒童加以教育,她運用自己獨創的方法進行教學,結果出現了驚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貧寒的”兒童,幾年后,心智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被培養成了一個個聰明自信、有教養的、生機勃勃的少年英才。
蒙臺梭利嶄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學方法,轟動了整個歐洲,“關于這些奇妙兒童的報道,像野火一樣迅速蔓延”。
人們仿照蒙臺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許多新的“兒童之家”。1909年,蒙臺梭利寫成了《運用于兒童之家的科學教育方法》一書,1912年這部著作在美國出版,同時很快被譯成2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流傳;100多個國家引進了蒙臺梭利的方法,歐洲、美國還出現了蒙臺梭利運動。
1913年-1915年,蒙臺梭利學校已遍布
世界各大洲。到四十年代,僅僅美國就有2000多所。蒙臺梭利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一場幼兒教育的革命。
1929年,“國際蒙特梭利協會”在丹麥成
立,蒙特梭利任會長。此后,10多個國家相繼成立了“蒙特梭利學會”。
從1929年至1951年蒙特梭利逝世前,“國際蒙特梭利協會”召開了9次大會,蒙特梭利連任9屆大會主席,并到世界各地傳播她的思想和兒童教育的方法。
蒙臺梭利的兒童之家
學前教育之母
她的教育被國際上
譽為“日不落”教育,
具有永恒的價值。
1949年蒙臺梭利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法國授予蒙臺梭利軍團榮譽騎士勛章
第二節論幼兒的發展
一、心理發展與遺傳、環境的關系
1.兒童具有內在生命力
兒童不是一塊泥土,也不是一個無知無能
者,只能依靠成人的擺布。
兒童存在著與生俱來的“內在的生命力”或稱之為“內在潛力”,或把它總括為“人類的潛能”。這種生命力是一種積極的、活動的、發展著的存在,它具有無窮無盡的力量。
2.強調環境的主導作用以及有機體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
“我們若在一個遠離人煙、與世隔絕的地方將孩子養大成人,只給他們物質食糧,別的什么也不給,那么孩子的身體發育會是正常的,而大腦的發育卻受到嚴重損傷。”
二、兒童心理發展的具體特點
(一)具有獨特的“心理胚胎期”。
蒙臺梭利認為人有兩個胚胎期,
一是生理胚胎期(胎兒期),
二是心理胚胎期(0-3歲)。
(二)心理具有吸收力
蒙臺梭利認為,在各個物種中甚至在昆蟲
中,都存在著一種無意識心理。它驅使生物主動地吸收外界的養料,以滿足自己生長的需要。
“吸收心理”,即能通過與周圍環境的密切接觸和情感的聯系,獲得各種印象和文化,“利用他周圍的一切塑造了自己”,從而形成心理、個性和一定的行為模式。
(三)發展具有敏感期
敏感期(sensitiveperiod)是指特定能力和行為發展的最佳時期,在這一時期個體對形成這些能力和行為的環境影響特別敏感。
“正是這種敏感性,使兒童用一種特有的
強烈程度去接觸外部世界。在這時期,他們對
每樣事情都易于學會,對一切都充滿了活力和
激情?!?/p>
——童年的秘密
印刻現象和一般的反應不同,它只在一定的時期內發生,小雞“母親印刻”的發生是在出生后的10-16小時,小狗則是在出生后的3-7周。
印刻發生的時期稱作關鍵期或刻印期。在
關鍵期內形成的印刻行為作為動物的習性保存下來,并且是不可逆的,一旦形成就不能修正和還原。蒙臺梭利對敏感期的解釋:
當幼兒處于某個敏感期時,會產生一種敏感力。當敏感力產生時,幼兒內心會有一股無法抑制的動力,驅使他對他所感興趣的、特定的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直到滿足需求或敏感力減弱,這股力量才會消逝。蒙臺梭利稱這段時期為“敏感期”。(有些教育家則稱為學習的關鍵期或教育的關鍵期。)蒙臺梭利研究指出:敏感期是在一定的外界環境中出現的,環境提供了心理發展的必要條
件。當環境與兒童的內部需要協調一致時,一切都會順其自然地實現。如果兒童不能在敏感期從事協調的活動,或者說缺乏適宜的環境,兒童將永遠失去這個自然取勝的機會。
(1)按敏感期所涉及的內容分類:
a.語言發展敏感期:詞,句、問答、學舌等;
b.秩序敏感期:位置、歸屬、順序、規則等;
c.感官敏感期:視、聽、嗅、味(舌)觸(
手);
d.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
e.動作敏感期:爬、抓、捏、握、走、壘等;
f.社會規范敏感期:自我意識、身份、婚姻、交往、尊重、禮儀、幫助、分享等;
g.文化學習敏感期:繪畫、手工、書寫、閱讀、宇宙、自然、社會科學等。
(2)按兒童成長的時間順序進行分類:
a.0—2歲敏感期:口、手、爬、抓、走、視覺、空間、移動物體、細小事物等;
b.2—2.5歲敏感期:咬人、打人、說不、空間智能、攀爬、跳、模仿、旋轉、玩水、玩沙、秩序、語言模仿、探索、審美等;
c.2.5歲—3歲敏感期:建立概念、自我意識產生、詛咒等;
d.3—4歲敏感期:執拗、追求完美、壘高、色彩、語言、剪、貼、涂、藏、占有欲、邏輯思維“為什么”等;
e.4—5歲敏感期:出生、情感、社交、人
際關系、婚姻、審美、數學概念、繪畫、認字、
音樂、性別、身份確認等;
f.5—6歲敏感期:書寫、數學邏輯、合作、動植物、閱讀、實驗、規則、收集、對社會感興
趣等;
g.6—9歲敏感期:科學文化、社會性關系等;
h.9—12歲敏感期:社交、電子游戲、旅游
等;
(3)按每一敏感期出現的次數分類:
a.一次性敏感期:即敏感期出現并消失后再也不會出現,如爬、細小事物等;
b.螺旋狀敏感期:即某一敏感期出現并消失一段時間后又重新出現,如繪畫、音樂、語言、審美、對空間的認識、人際關系、秩序、獨立
等。
根據蒙臺梭利對嬰幼兒的觀察與研究,可以歸納出以下八種幼兒發展敏感期:
(1)語言敏感期(0-6歲)
(2)秩序敏感期(2-4歲)
(3)感官敏感期(0-6歲)
(4)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
4歲)
(5)動作敏感期(0-6歲)
(6)社會規范敏感期(2.5-6歲)
(7)書寫敏感期(3.5-4.5歲)
(8)閱讀敏感期(4.5-5.5歲)
(9)概念敏感期(2.5-3歲)
(10)執拗敏感期(2-4歲)
(11)婚姻敏感期(4-5歲)
(12)模仿敏感期(1.5-2.5歲)
(13)音樂敏感期(0-6歲)
(14)文化學習敏感期(3-6歲)
(15)工作敏感期(3歲以后)
(16)空間敏感期(1.5-6歲)
(17)自我意識敏感期(2-3歲)(18)繪畫敏感期(3-6歲)
(19)審美敏感期(3-5歲)
(20)人際關系敏感期(3-5歲)
(21)情感敏感期(4.5-5.5歲)
(22)身份確認敏感期(4-5歲)
(23)出生性別敏感期(4-5歲)
(24)數學敏感期(4歲以后)
4-10個月
寶寶在4~6個月就已經具備了接受語言的能力,6~7個月的寶寶就能聽懂一些簡單的語句,如問:“媽媽在哪兒?”他會東張西望地尋找媽
媽。
這個時期,媽媽應多和寶寶說話,教寶寶用手指物。
11-12個月
11個月的寶寶在獨自坐著玩耍時,一個人能發出許多語音,會用手指物來表達想要的東西,用搖頭來表示反對,能大致聽懂成人的語言。特別對一些擬聲詞很感興趣,聽到了會大笑,會模仿。寶寶這時候已經進入了對語言的理解階段,只是還不能說出詞語。
這個時期,媽媽可以多用擬聲疊詞說話。媽媽可以在和寶寶說話時,多用寶寶喜歡的擬聲詞和疊詞,比如:“小雞嘰嘰,小鴨嘎嘎……”寶寶聽后會很開心,然后自然就模仿了。
13-16個月
孩子能用一個字或片語來表達許多不同的情況,或用不同的字表示相同的意思。比如孩子
說:“媽媽,我要吃……。”其實孩子想表達的意思是:“媽媽,我要吃面包?!边@時媽媽可以回應:“佩佩要吃蘋果?!比绱艘院螅⒆泳蜁芮宄卣f:“佩佩要吃蘋果。”因此,媽媽適當的解碼,以完整的地語句說出,并蹲下來讓孩子看到說話的嘴形,是幫助這個時期幼兒語言發展很重要的態度。
17-24個月
這是幼兒學習名詞的關鍵時期,幼兒將感受到萬物皆有名,而且常常會指著周遭的事物問“這是什么?”在幼兒的世界里,沒有所謂難與易之分,雖然有些名詞在發音或字數上會讓成人覺得較難,但只要一再為幼兒重復,他將記在腦海中,當幼兒的發音器官發展完畢后,孩子會像連珠炮一般說個不停呢!
25-36個月
蒙特梭利認為孩子兩歲以后進入了“語言爆發期”,不但會自言自語,也特別會模仿成人說話,就如同模仿人說話的鸚鵡般。兩歲半以后,孩子的生活經驗豐富了,友伴關系也隨著形成,會使用主文和從屬文的句子,也有我的概念,動詞、形容詞的使用愈來愈正確,更能敘述不在眼前的事物。父母可以收集孩子的照片或剪下一些孩子有興趣的圖案做成小書,是引導孩子進入閱讀最佳的材料。當然字數不要多,語句的設計要簡單。
幼兒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現在對順序性、生活習慣、所有物的要求上,蒙臺梭利認為如果成人未能擔供一個有序的環境,孩子便“沒有一個基礎以建立起對各種關系的知覺”。
當孩子從環境中逐步建立起內在秩序時,智能也因之建構起來。
秩序敏感期的主要表現
●為了秩序的破壞而哭鬧,秩序一旦恢復就會安靜下來。如,曉曉那排小玩偶原先的擺放順序一旦被打亂,他便會哭鬧不停,直到玩偶按照原來的順序擺好才會停止哭鬧。
●在這一階段,孩子喜歡按照自己的秩序做事情,為了維護秩序而說“不”,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一旦有人試圖幫助他,他會認為別人這樣做會打亂自己原本的計劃而堅決反對。例如,您好心為寶寶夾菜,他會“不知好歹”地說“不吃你夾的菜”。
●為了維護秩序而執拗,一切要重新來。
這個階段可能是家長最為頭疼、苦惱的時期。例如,如果爸爸不小心穿了媽媽的拖鞋,孩子會堅持讓爸爸重新換上自己的拖鞋,如果爸爸嫌麻煩不換的話,孩子會哭鬧,直到爸爸肯換回來才肯罷休。
抓住秩序敏感期,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比如右側通行,紅燈停、綠燈行,玩好玩具要放回原處等。
需要注意的是,規定好的順序或要求不能隨意改變,要始終保持一致,以免孩子無所適從。而且家長要做好榜樣,并利用表揚的方式強化孩子的正確行為。
抓住秩序敏感期,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
第一,作息要盡量有規律,比如起床時間、吃飯的時間地點、游戲時間等,建立科學的生物鐘。
第二,把孩子的主要物品進行歸類并擺放整齊,清楚告訴孩子每次用完后,要物歸原處。
第三,培養孩子做事的條理性,比如洗腳前先把拖鞋和毛巾準備好,洗好之后要倒掉洗腳水,掛好毛巾,等等。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要慢慢來,不能因為孩子做得不夠好而放棄,多給他一點時間適應。
秩序與幼兒對環境控制感的需要
a.幼兒需要對周圍環境的控制感。
如果幼兒能自如地、成功地操縱、利用、探索他所接觸到的事物,就會產生心理滿足感、控制感,從而獲得積極的自我概念。而積極的自我概念是一個人心理能量燃燒的助燃器。它可以讓人釋放出令人吃驚的能量。
b.“秩序”是幼兒控制環境的重要條件。
充滿秩序感的生活會使他們感到安全,還有助于他們認識事物、熟悉環境,了解周圍世界,并形成自己的認知與個性。一個秩序感好的人,邏輯思維強,做事有條不紊,有耐心,能持之以恒,心態平和,這都是一個人取得成功至關重要的品質。而秩序敏感期發展不好的孩子通常表現出粗心大意,規則意識弱,獨立性差等特點。
●培養專注的個性品質
當孩子對某一事物,尤其是細微事物感興趣時,如果長時間不被打擾,就有助于他形成高度專注的個性品質。尤其當孩子充滿探索欲望時,只要他所關注的事情不具有危險性,家長應盡可能放手,不要輕易中斷孩子的探索行為。
●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在生活中,孩子如果表現出關注細節的行為,家長應及時給予表揚,以強化孩子的意識和行
為。
●培養孩子做事認真細致的良好品質
可以有意識地提醒孩子做事要認真細致,如果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注意到了某個細微之處,要及時加以表揚,告訴孩子,每一個細微之處都對整個事件的成功有著看似小而又小,其實大而又大的作用,從而使孩子逐漸養成認真細致的習慣。
爬行敏感期(7-10個月)
喜歡在地上爬,追逐運動的玩具,喜歡爬樓梯。
行走敏感期——準備期(7-12個月)
此期間,孩子最喜歡的動作就是站在大人的腿上,讓牽著手或架著他,在大人的腿上跳躍著;或者拽著他的衣服和雙臂,嘗試著用腳尖在地上行走;幾個月后,寶寶開始扶著東西走路。這一切都是為行走做前期的準備和預熱。
行走敏感期——行走期(13-24個月)
喜歡到處爬、到處走、到處抓、到處翻。獨立走完眼前的路或樓梯是處于行走敏感期孩子的共同愿望??梢哉f學會走路對孩子來說是第二次降生,因為行走能力的發展促進了獨立性的發
展。而且,行走擴大了孩子的活動范圍,給予孩子更多的認知機會,他們的感知經驗也因此更加豐富。
(四)發展的階段性與教育的重點
第一個時期(出生-6歲)是兒童個性形成的最重要時期。
第二個時期(6-12歲)兒童成長的特點是穩定性,開始具有抽象思維能力,產生道德意識和社會感。
第三個時期(12-18歲)是青春期。它可分為兩段:12-15歲和15-18歲。
發展過程中的心理畸變
如果幼兒在他的心理發展過程中,遇到一個有敵意的和不相容的環境,加上成人的盲目壓抑和干涉,往往會在人們不知覺的情況下出現各種心理畸變。
心理畸變是一種功能性的失調,會使幼兒心理處于紊亂的狀態。
第三節論教育的環境及自由、紀律與工作
一、教育的環境
(一)論教育的目的
生物學目的:從生物學上講,我們希望教育能夠幫助個體自然地發展。
社會學目的:從社會學上看,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個人適應環境。
教育的基本任務是使二者結合,“使每個兒童的潛能在一個有準備的環境中都能得到自我發展的自由”。
有準備的環境有以下標準:
必須是有規律、有秩序的生活環境;
能提供美觀、實用、對幼兒有吸引力的生活設備和用具;
能豐富兒童的生活印象;
能為幼兒提供感官訓練的教材或教具,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
可讓兒童獨立地活動,自然地表現,并意識到自己的力量;
能引導兒童形成一定的行為規范。
“在我們的學校中,環境教育兒童”。
對于幼兒生理和心理的正常發展來說,準備一個適宜的環境是十分重要的。
給幼兒提供的那種環境應該是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也應該是一個愉快的環境。
二、自由、紀律與工作
(一)自由的原則
幼兒的內在沖動是通過自由活動表現出來
的,他能根據自己的心理傾向和需要以及自己
的特殊愛好選擇物體進行活動。
蒙臺梭利將社會自由的概念與教育自由的概念區別開來,她所理解的自由概念是指兒童的環境必須適合幼兒個性的最有利的發展。
(二)紀律
幼兒必須在自由的基礎上培養紀律性。
對于自由與紀律的關系,蒙臺梭利指出:“自由和紀律如同同一枚徽章的兩個面,因為科學的自由會導致紀律。”
良好的紀律的形成需要經過一系列成套的動作準備。根據她的經驗,有3個重要的步驟:
首先使幼兒在思想上分清好壞。
自由選擇的有趣工作是形成紀律的關鍵環
節。
用“肅靜課”來鞏固所取得的紀律。
(三)工作的原則
蒙臺梭利認為,使幼兒身心協調發展的活動就是“工作”。
“工作”不僅能使幼兒得到心理上的滿足,而且也使他獲得了獨立的能力。
蒙臺梭利認為工作是生命的本能和人性的特征,她說:“兒童的‘工作欲’正象征著一種‘生命的本能’,在順利的環境下,工作這種本能會自然地從內在的沖動下流露出來?!?工作本能
自由、工作和紀律的關系
自由是教育的不可動搖的基礎,通過活動(工作)實現;
紀律是教育的必需,是在自由的基礎上形成的;
工作協調自由和紀律。
一個人如像啞巴那樣的安靜,像癱瘓的人那樣的一動不動,不能算是有紀律的,這種人是
在被“消滅”。積極的紀律包括一種高尚的教育原則,它和由強制而產生的“不動”是完全不同的。
她說:“一般學校給每個兒童都指定一個位置,把他們限制在自己的板凳上,不能活動,對他們進行專門的紀律教育,要求兒童排隊,保持安靜等等。這樣的紀律教育是不可能達到目的
的。因為紀律的培養不能靠宣傳和說教也不能靠指責錯誤,而是在自然的活動中發展起來?!?/p>
她認為兒童的活動應當是自愿的,是一種自然的潛在趨勢,不能強加給他們。重要的是使兒童在活動中理解紀律,由理解而接受和遵守集體的規則,區別對和錯。
她強調一個有紀律的人應當是主動的,在需要遵守規則時能自控,而不是靠屈服于別人。
她允許兒童自由地活動、交談、交換位置,甚至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移動桌椅。她認為這種自由不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兒童有目的地、自愿地活動,每個人忙于做自己的工作,安靜地走來走去,有秩序地取放物品,并不會造成混亂,因為他們懂得安靜和有秩序是必要的,并且知道有些活動是被禁止的。兒童在這種環境中逐漸成長,自然會注意自己的行動,長此下去,就會養成遵守紀律的好習慣。
第四節幼兒教育的內容
一、感官教育
(一)感覺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感覺練習有利于兒童智力的發展。
3至7歲的兒童正處于感覺器官活動的形成期貨發展感官能力的敏感時期。
感覺訓練能把人培養成為一個觀察者,為適應現代文明時代的工作和實際生活作準備。
(二)感覺訓練的基本要求
感覺訓練主要是一個兒童依靠教具進行自我教育的過程。教具的設計應有系統性。有合理的刺激等級;教具要助于兒童發現并糾正自己的錯誤。
“感覺隔離”是蒙臺梭利感覺訓練的一個重要的技術特點。她主要采用兩種方法實行“隔
離”:一是蒙眼,二是暗室。
為把兒童“從感覺訓練引向概念”,蒙臺梭利要求教授正確的名稱術語,并研究了適用于正常兒童的三個教學階段。
第一階段把感覺和名稱聯系起來;
第二階段認識相應名稱的物名;
第三階段記憶相應物品。
(三)感覺教育的類別及其教材
蒙臺梭利把感覺教育主要分成觸覺、溫覺、壓覺、視覺、嗅覺和色覺等方面。
觸覺教育在蒙臺梭利的感官訓練中時最主要的方面。
蒙臺梭利把教具稱作“教材”。
書寫練習的步驟是:
掌握和運用書寫工具的肌肉運動機制的練習;
建立字母符號的視覺——肌肉感覺印象和建立書寫的肌肉運動記憶的練習;
拼寫練習。
主要的書寫教材包括圖畫教材、貼有砂紙剪成的單個字母的硬紙片和字母表。
閱讀教材由清晰書寫的單詞和短語的紙片和卡片組成。
(二)算術入門
利用兒童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數字問題和由系活動等方式進行算術教學,并將其與感覺教育聯系起來,為兒童提供多種練習計數的機會和方
法。
三、實際生活練習
實際生活練習包括4項內容:清潔、秩序、安靜和會話。
清潔練習包括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
清潔活動結束之后,兒童走向各自的作為,由教師講解正確的坐姿、如何保持安靜和沉著、如何小心地拿起東西及有禮貌地相互授受物品
等。
以此為起點進行自由教學。
教師不再評論和指導兒童,而只限于糾正不規矩的舉動。
會話活動是指教師請某個孩子與她談話,主要內容是兒童頭一天都干了些什么。
為了有利于幼兒參加實際生活練習,兒童之家應擺設與幼兒身材相適應的小型家具。室內應有足夠的空間,讓幼兒自由地活動和練習。
園藝活動和手工作業不僅符合幼兒的興趣,而且有助于他的生理和心理的發展。
幼兒的實際生活練習不僅可以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和掌握技能外,而且還可以練習各種動作,使自己更完善起來。
自由體操也分為兩類:一類是有指導的、在口令下做的體操;另一類是自由的游戲活動。
教育體操實際上與自然教育和實際生活練習聯系在一起。
呼吸體操的目的是調節呼吸運動,并有助于養成孩子正確說話的習慣。
第五節論教師的準備
一、教師訓練的必要性。
需要學會沉默的能力取代表達的技能,她
必須用觀察取代灌輸式教學;
必須用謙恭取代那種自詡為一貫正確的驕傲感。
教師必須意識到在兒童內心深處隱藏的神秘的力量,它是兒童發展的源泉。
二、教師的準備工作
教師應成為環境的保護者和管理者。
教師要能講故事、做游戲等,吸引兒童做各種練習。
當兒童獲得專心于某件事的能力后,教師才可在實際生活的練習中向兒童呈現教具。
蒙氏教育的評價
(一)積極意義
1、蒙臺梭利教育方案重視幼兒的內在需
要,強調借助于能滿足此內在需要的環境與
活動,來促進幼兒的自我發展,這是有積極
意義的。
2、有助于兒童盡早樹立對學習的興趣和自信
3、主張從日常生活的訓練入手,彌補目前獨
生子女教育中的一些不足;
4、發現兒童智力發展的“敏感期”,對兒童的早期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二)蒙臺梭利教育法的局限
1、蒙臺梭利教育法脫胎于智障兒童的訓練
方案,這種教育法的結構化程度較高,所以兒
童的行為常被高結構化的活動所限制,不利
于兒童主體作用的發揮。
2、蒙臺梭利教育中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游泳救生員崗位職責試題及答案
- 特種作業安全培訓登高作業
- 2024年游泳救生員考試話題試題及答案
- 2025建筑施工勞務合同模板
- 如何借鑒成功經驗備考體育經紀人考試 試題及答案
- 如何提高2024年籃球裁判員考試的答題速度 試題及答案
- 具體案例剖析農業植保員試題及答案
- 備考體育經紀人考試的實踐經驗 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籃球裁判員等級考試絕密資料 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田管理的植保員試題及答案
- 這個殺手不太冷解析
- 造口袋技術要求
- 國家開放大學(江西)地域文化(專)任務1-4試題及答案
- QCR 409-2017 鐵路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梁管道壓漿技術條件
- 南師地信培養方案
- 采購工作調研報告(3篇)
- 10KV高壓開關柜操作(培訓課件PPT)
- 希爾國際商務第11版英文教材課件完整版電子教案
- 《學弈》優質課一等獎課件
- 2023年6月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真題(第1套)(含答案)
- SWITCH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1.6金手指127項修改使用說明教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