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心理健康教案我上小學了_第1頁
一年級心理健康教案我上小學了_第2頁
一年級心理健康教案我上小學了_第3頁
一年級心理健康教案我上小學了_第4頁
一年級心理健康教案我上小學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年級心理健康教案我上小學了第一篇:一年級心理健康教案我上小學了我上小學了學習目標:1、明確自己的形象(已經成為一個小學生了,自己的形象是不是改變了?)2、明確現在作為小學生的感受(快樂的、痛苦的、有喜有悲的、無所謂的等等)3、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需要怎么做才會感到快樂呢?4、明確自己作為小學生的責任(上課怎么做、放學回家怎么做,怎么能夠做得好)教學過程:一、課前熱身游戲:貼鼻子二、游戲二:自畫像無聊的臉、難過(憂傷)的臉、開心的臉、生氣的臉你是什么樣的臉?把他畫出來。三、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臉,是什么原因?討論、自由發言。為什么無聊、為什么開心、為什么難過、為什么生氣,找出原因,讓同學們給出答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解決?1、無聊、難過、生氣的原因:教師的批評、留校、沒有朋友(玩伴)、老師和同學的誤解、學校生活太無聊,上課也沒意思,一節課要坐那么長時間,還要寫很多作業。2、在無聊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玫瑰花很美,但他也有刺)。如果感到無聊,就找一些樂趣。大家發言,找到以下場景的樂趣:上課、下課、在家做作業三個場景。(1)上課的樂趣:1、回答對問題可以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欽佩;2、可以得到小紅花或其他獎品;3、可以聽老師講有意思的故事或經歷;4、可以得到新的知識;5、比一比誰的課堂作業做得快。(2)下課的樂趣:1、和同學做游戲;2、聊聊昨天看的電視動畫片;3、休息一下。(3)做作業的樂趣:1、作業寫得好,字很漂亮看起來會很舒服;2、快一點寫完可以得到獎勵,比如看會電視、看會故事書;3、作業完成得好就可以得到爸爸媽媽或老師的表揚;4、可以得到同學們的欽佩。四、總結我們已經是小學生了,和幼兒園不一樣了,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處理很多事情了,可以幫父母做很多事情了,是個小大人了。那現在我們就要盡快地適應學校生活,讓自己在學校過得很開心。那我們在這節課就總結了一下,都怎么樣才會很開心呢?(大家一起說)這就是我們的小學生活的開端,讓我們一起努力,來做個快樂的小學生吧!第二篇:《我上學了》一年級語文教案《我上學了》一年級語文教案《我上學了》一年級語文教案1【教學目標】1.通過聽讀句子,知道中國是我們的祖國,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2.通過觀察圖畫,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教學重點】知道中國是我們的祖國。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教學難點】初步了解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問題導入,激發興趣同學們,翻開語文書第一頁,在這頁美麗的圖畫中你們都看到了什么?預設:許多小朋友、國旗、_廣場、花、“我是中國人”五個字。【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教材資源,讓學生觀察教材插圖,通過提問引發學生興趣。(二)補充資料,談話引導1.小朋友們,我們的祖國是“中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自己的祖國吧。課件出示:中國地圖、_、中國國旗的圖片。(1)中國地圖:我們祖國的地圖是什么形狀的?(2)_:你們都去過_廣場嗎?_廣場是什么樣子呢?(3)中國國旗:我們的國旗是什么顏色的,國旗里有什么形狀呢?預設:生自由說話,加深學生對國旗等的印象。播放欣賞歌曲《我愛北京_》,可鼓勵學生跟唱;也可播放升國旗的圖片和視頻。【設計意圖】通過補充各類資料,讓學生對祖國有基本的認識;發散思維,練習說話。2.課文圖畫里的小朋友們,他們代表了我們國家有56個民族。(1)你們找一找,哪一位小朋友穿的衣服和我們穿的衣服很像?哪位同學是少數民族,請你舉手,好嗎?預設:可以引導學生找到漢族小朋友的圖片;如有少數民族的學生,可以引導說說自己的民族。(2)通過圖片介紹蒙古族、藏族、滿族等少數民族。(3)讓學生在以上說話的基礎上,讀一讀“我是中國人”等語句。【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知道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特色。(三)拓展欣賞,課后延伸1.欣賞歌曲《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2.回家后,同學們可以把今天我們了解的關于祖國的內容說給爸爸媽媽聽。【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欣賞歌曲、聆聽歌詞的基礎上對愛國有進一步感性的認識;課后延伸的回家說話,加深學生所學并助于家長和學生的溝通。《我上學了》一年級語文教案2教學目標:1、讓學生了解上學的意義,引導學生適應并喜歡上學。2、教育學生有禮貌、愛惜新書。3、動手制作課程表,熱愛學習。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了解上學的意義,引導學生適應并喜歡上學。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學生活動時間約32分鐘)一、導入。1、師自我介紹。2、同學們,我們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歡迎你們。你們喜歡上學嗎?板題:我上學了。3、“擊鼓傳花”——介紹自己。(讓每個學生都有進行自我介紹的機會。)二、點播課文彩圖,傳授新內容。1、課件出示課文彩圖,誰來說說圖畫上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2、假設你上學了,你怎樣向媽媽告別?你怎樣向老師問好?見到不認識的同學,你該怎么辦?(組織同學討論,討論完畢指名發言,老師再創設情景說話,進行禮貌教育。)3、來到學校,想不想看看我們的教室是什么樣的嗎?請跟我來,翻書到5頁,誰來說說我們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聯系實際指名發言)4、參觀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師要發新書了,快看看老師發給你什么新書?我們要怎樣愛護新書呢?(生討論—指名回答—補充意見—師小結)5、上學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什么變化呢?(生討論—指名回答—補充意見—師小結)二、動手制作課程表。1、電腦出示課文插圖,小朋友看,喜歡這張課程表嗎?誰來說說課程表是用來干什么的?2、老師示范做課程表。3、學生動手制作。三、總結全文。活動延伸:課后開展“找朋友”游戲,引導學生通過做名片、交換或佩帶名片以及多種游戲方式來交往。《我上學了》一年級語文教案3教學目標1、通過看圖說話、兒歌誦讀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及學習要求,激發兒童學習語文的興趣,初步培養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2、在口述圖畫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3、結合圖片對學生進行淺顯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前準備1、收集我國各民族服飾的資料、圖片等制成課件。(教師)2、準備長城、_的宣傳資料片、《愛我中華》和《上學歌》的歌曲。(教師)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活動導入,師生間增進了解1、同學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學校,從現在開始,你們就是小學生了。(板書:我上學了)我是你們的語文老師,我們現在上的科目是語文。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讀出它的名字——語文。2、你們喜歡上學嗎?今天來到學校后,你們有哪些新的發現,新的感受?3、互動活動:你們愿意認識新的老師和同學嗎?請你們走到同學面前,相互握手,然后介紹自己。設計意圖:減少課堂對學生的束縛,讓學生活躍起來,為交流奠定自由、輕松的情感基調。二、觀察插圖,進行愛祖國教育1、認識我國的標志性建筑,激發民族自豪感。(1)播放_的宣傳片,學生欣賞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學生指出認識的建筑物,教師出示_的圖片及文字,引導學生認讀。交流:你去過_嗎?說一說你當時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學生根據課件提示,自由交流:來到_,我看到__________,我想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師小結:_廣場是北京的心臟地帶,是世界上的城市中心廣場。每天清晨時分,國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時分,國旗緩緩降落,這些都是十分莊嚴的儀式。2、了解各個民族,進行民族團結教育。(1)學生自主觀察課文插圖,說一說畫上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2)學生自由交流,教師相機利用圖片介紹少數民族的服裝、飲食、節日等。(3)互動交流:同學們,你們都是什么民族的人?請少數民族同學在臺前進行自我介紹。(4)體驗活動:教師播放歌曲《愛我中華》,全班同學相互擁抱。(5)過渡: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國溫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身在何處,都是心連心的兄弟姐妹,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板書:我是中國人)3、引讀句子,抒發愛國情感。(1)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長城和_舉世聞名,我們驕傲,因為——我們是中國人!(2)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富強,我們有好看的衣服,有美味的食物,還有漂亮的校園,我們驕傲,因為——我們是中國人!設計意圖:對一年級小學生的情感啟迪和教育不能只依靠口號,因此,本環節設計重在借助圖片,借助生活體驗,借助教師語言,誘發學生內心的情感。三、圖文結合,進行愛上學教育1、引言:從今天開始,你就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你高興嗎?帶著你此時的感受讀一讀——我是小學生。(板書)2、課件出示插圖,小朋友都背著書包快快樂樂地去上學,他們還高興地誦讀著兒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3、教師范讀,然后領讀,同桌互讀,指名朗讀,教師相機指導:(1)“不遲到”的“遲”要讀準翹舌音。(2)“早,早,早”的“早”為平舌音。(3)“長大要為祖國立功勞。”這句話要正確斷句。4、仔細觀察課文插圖,想一想:小朋友們是什么心情?你怎么知道的?學生匯報過程中教師相機指導朗讀:(1)“太陽”和“花兒”露出笑臉,要帶著高興的心情讀第一句。(2)小朋友們背上小書包可神氣了,小鳥看見了也忍不住要問問,問什么呢?帶著好奇的心情讀第二句。(3)同學們這么早就背著小書包,他們要去哪里呀?快來回答小鳥。(教師趁機講學校規定的上學時間和放學時間)(4)小結:“不遲到”是小學生一定要遵守的紀律,只有遵守紀律,你們才會在學校里有更大的收獲。(5)語言交流:在學校里學習能讓我們快樂、健康地長大,長大了你想做什么呀?(6)介紹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7)小結:我們實現了自己的愿望,就能為祖國立功勞。5、齊讀整首兒歌。播放《上學歌》,學生學唱。設計意圖:一首《上學歌》將學生帶入小學學習生活的情境,通過反復誦讀、圖文結合,在濃濃的語文氛圍中引導學生遵守學校紀律、樹立遠大理想,同時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初步感受語文課堂的“語文”味,從而樂于表達,樂于誦讀。四、講解示范,進行讀寫養成教育1、出示小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在路上看到一只小花貓,它哭得很傷心,老師就把它帶來了。(出示小花貓手指玩偶,講故事)師:小朋友,我以前和你們一樣,也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可是,我讀書、寫字時不注意姿勢,有時躺著看書,有時走路看書。寫字時,身子趴在桌子上,時間一長,就成了近視眼,整天戴著眼鏡,真不方便!別的小花貓能跑能跳,天天能捉到老鼠;我一跳眼鏡就要掉,老鼠在我眼前跑,我也看不清,天天餓肚子。我真后悔啊!小朋友,你們可不要像我一樣,要從小注意讀書、寫字的姿勢啊!2、引導學生觀察插圖,看看小朋友是怎樣讀書、寫字的。3、教師示范,學生跟著做。讀書姿勢:身體坐直,頭放正,肩放平,再把書拿起來,眼睛離書本一尺遠。寫字姿勢:身體坐正,書本放平,手離筆尖一寸,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邊一拳。(1)“一寸”相當于老師的兩個手指并攏時的寬度。對小朋友來說,差不多三個手指并攏那么寬。握筆時,把拇指和食指放在離筆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筆桿靠在虎口的位置。另外,無名指和小指墊在中指下面。(2)眼離書本一尺。把文具盒豎起來,放在書本和你的眼睛之間量一量就可以了。(3)胸離課桌一拳。握緊左拳,拳心向下,放在桌邊和前胸的中間。設計意圖:以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導學生體會正確的讀寫姿勢對自身成長的重要性,知道保護視力需要正確的讀寫姿勢。在此基礎上,通過觀察插圖、教師的講解示范、學生動作糾正等活動,引導學生初步學會正確的讀寫姿勢,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五、交流展示,進行熱愛語文教育1、師:書就是知識的海洋,樂趣的天堂。你最近讀了什么書?書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回想一下。2、小組內互講故事,然后選擇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3、教師點評,針對同學的表現相機提出要求:講故事時要盡量把故事內容說清楚,聲音要洪亮,讓同學聽清楚。聽故事的同學要專心,聽清楚故事內容,看看同學哪里講得好,向他學習。4、推薦課外讀物,激發學生和家長一起讀。設計意圖:學生在自由交流的過程中,容易產生互動學習的效果,教師的點評既能激發學生繼續努力學習的愿望,又能促使學生成長。第三篇:我上學了教案我上學了教材分析:本篇課文是一篇習慣教學內容。第一二頁上以“我是中國人”為主題,展現了身著各民族的孩子背著書包,手拉著手,肩并著肩,快樂地團聚在一起的畫面。各民族的小學生一張張動人的笑臉傳達出快樂、幸福的情緒。莊嚴的天安門城樓、鮮艷的五星紅旗,是我們祖國的象征;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第二頁是一首《上學歌》,歌詞通俗易懂,曲調簡潔歡快,凸顯“我是小學生這個主題”,圖畫中紅紅的太陽掛在天空中,小鳥在歡快地飛翔,同學們背著新書包三兩成群,有說有笑,表達了小學生快樂上學的情緒與樂觀向上的態度。第三頁是圍繞“我愛學語文”的主題,由三幅圖和4個詞語組成,分成兩個板塊,第一二幅圖以良好的讀寫習慣為主題,第三幅圖以同學一起講故事、聽故事為主題。初步體會讀書、寫字的正確姿勢和正確的握筆姿勢,為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打好基礎。一年級的孩子剛進入學校充滿了好奇和期待,要讓孩子在第一節課時了解我們的祖國,感受學習的快樂,學習初步的讀書寫字的姿勢和學習大膽表達學習與人交往,學習講故事聽故事。學習習慣的灌輸和方法的指導是這篇課文學習的重點。教學目標1.通過圖片觀察,了解我是中國人,我們有56個民族,簡單了解其中幾個民族的名字并知道自己所屬民族,進行初步的的愛國主義教育。2.學習一首兒歌《上學歌》,指導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感受學習的快樂。3.通過觀察圖畫,了解讀書和寫字的姿勢,講故事和聽故事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難點兒歌的學習和習慣的培養教學準備掛圖音樂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9月1日總第1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聽讀句子,了解中國是我們的祖國,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2、通過觀察圖片,初步了解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進行初步的的愛國主義教育。教學難點:知道中國是我們的祖國,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初步了解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1、播放歌曲《我們的祖國是花園》,學生欣賞。2、你知道這首歌唱的是什么?學生回答:我們祖國很美麗。你知道我們的祖國叫什么名字?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我們都是中國人,板書課題,讀一讀。設計意圖:通過欣賞歌曲的形式,營造濃濃的氛圍,了解我們祖國的全稱和祖國的偉大和美麗,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為下文學習做好準備。二、看圖說話,感受氛圍。1、認識我國的標志性建筑,激發民族自豪感。(1)小朋友蹦蹦跳跳來到了天安門廣場。圖上找一找,認識一下天安門。(2)學生交流你去過天安門嗎?說說,你當時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天安門在首都北京,是新中國的象征。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3)天安門前紅旗飄飄,這是我們的國旗---五星紅旗,它由一顆大星和四個五角星組成。它是我們國家的象征。(看圖認一認)(4)天安門前,每天早晨都要升國旗。你在哪兒看過升國旗呢?學生交流(5)教師小結:每天清晨時分,國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時分,國旗緩緩降落,這些都是十分莊嚴的儀式。天安門是我們國家的代表性建筑,看,它紅的墻,黃的瓦,多么美麗和雄偉!2、了解各個民族,進行民族團結教育。(1)學生自主觀察課文圖片,你說圖上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2)提問:圖上的這些小朋友都是中國人,為什么他們穿的衣服都不一樣?學生自由交流,教師相機利用圖片我們祖國有56個民族,56個民族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不一樣。相機介紹少數民族的服裝,飲食,節日等,引導學生邊介紹邊在圖上認識白族、回族、滿族等。(3)你們都是什么民族的人?如有少數民族的同學請進行自我介紹。(5)小結:56個民族56朵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國溫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無論人口多少,身在何處都是心連心的兄弟姐妹,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設計意圖:指導學生觀察觀察圖畫,認識并了解認識天安門廣場、五星紅旗等中國標志,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初步明白自己的民族,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本環節設計重在借助圖片,借助生活體驗,借助教師語言,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三、朗讀兒童,激發情感1、朗讀兒歌我愛鮮花,我愛白鴿,我愛萬里長城,我愛長江黃河,我是中國人,我愛我的祖國。教師朗讀,學生跟讀。2、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齊讀:我是中國人。3、播放歌曲《大中華》學生跟唱歌曲。設計意圖:通過兒歌朗誦和歌曲的欣賞,增強“我是中國人”的自豪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第二課時9月1日總第2課時教學目標:1、觀察圖畫,聽讀兒歌,初步感受成為小學生的喜悅。2、初步了解一名小學生的基本要求,建立小學生角色的認同感。教學重難點:認識同學和老師,初步感受成為小學生的喜悅;初步了解一名小學生的基本要求。教學過程:一、圖文結合,進行愛上學教育1、引言,從今天開始你就是一年級小學生了。你高興嗎?帶著此時你的感受讀一讀,我是小學生。板書--我是小學生。讀一讀。2、課件出示插圖,小朋友們都背著書包快樂的去上學,他們還高興地誦讀著兒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3、教師范讀,然后領讀,同桌互讀,指名朗讀。教師相機指導:(1)“天天不遲到”的“遲”是翹舌音。(2)“早早早”的“早”是平舌音。(3)“長大要為祖國立功勞”要注意停頓:長大/要/為祖國/立功勞。4、仔細觀察圖畫,看小朋友們背上書包上學了,是什么心情?說說你第一天上學的時候是什么心情呢?學生交流感受上學時的那份快樂的心情。相機指導朗讀:(1)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太陽和花兒露出笑臉,要帶著高興的心情獨這一句。(2)小朋友們背上小書包,可神氣啦。小鳥看見了,也忍不住問為什么要背上小書包?帶著好奇的心情讀第二句。小朋友們背著書包是要去哪里呀?(上學校)(3)去上學啦,小朋友們該怎么做呢?“不遲到”:教師趁機講學校規定的上學時間和放學時間。那天我們要準時上學不遲到是小學生一定要遵守的紀律。只有遵守紀律,我們才會在學校里有更大的收獲。“愛學習,愛勞動”:我們要認真學習,勤于勞動。(4)我們在學校里認真地學習,快樂健康地成長,長大了,你想做什么呢?學生介紹一下自己的理想和愿望。(5)齊讀整首兒歌,播放上學歌,學生學唱。設計意圖:一首《上學歌》叫學生帶入小學學習生活的情景,通過反復誦讀,圖文結合,在濃濃的語文氛圍中引導學生遵守紀律,樹立遠大理想,時,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初步感受語文課堂的語文為,從而樂于不要表達,樂于誦讀。二、講解示范進行,讀寫養成教育。1、我們上學讀書,開始學習讀書寫字了。朋友們,該怎樣讀書寫字呢?出示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看看小朋友是怎樣讀書寫字的。2、教師示范,學生跟做。讀書姿勢:身體坐直,頭放正,肩放平,再把書拿起來,眼睛里書本一尺遠。寫字姿勢身體坐正,書本放平,手離筆尖一寸,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邊一拳。(1)一寸相當于老師的兩個手指并攏時的寬度。對小朋友來說,差不多三個手指并攏那么寬。握筆時,把拇指和食指放在離筆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筆桿靠在虎口的位置。另外,無名指和小指墊在中指下面。(2)眼離書本一尺。把鉛筆盒豎起來,放在書本和你的眼睛之間,量一量就可以。(3)胸離課桌一拳。握緊左拳拳心向下,放在桌邊和前胸的中間。3、學習口訣:A、讀書姿勢準備好頭,頭正身直腳放平,書本穩穩拿手中,還要微微向外斜。B、寫字做到三個一:一拳一尺一寸。C、坐的姿勢,我做到:身正,肩平,臂開,足安。D、握筆姿勢:老大老二對對齊,手指之間留縫隙,老三下面來幫忙,老四老五往里藏。指導學生誦讀寫字姿勢,讀書姿勢,坐的姿勢和握筆姿勢的口訣,并且在日常中反復誦讀讓學生牢牢記住。指導學生反復誦讀口訣。設計意圖:以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導學生體會正確的讀書詞是對自身成長的重要性,知道保護視力,需要正確的讀寫姿勢。在此基礎上,通過觀察插圖教師的講解,示范,學生的動作糾正等活動,引導學生初步學會正確的讀寫姿勢,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本課的學習姿勢的學習,對孩子非常重要,將會貫通于整個一年級的教學中。三、交流展示,進行熱愛語文教育。1、書是知識的海洋,樂趣的天堂,你喜歡讀什么書?書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請你回想一下。2、小組內互講故事,然后選擇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老師提出講故事要求:要盡量把故事說清楚,聲音響亮,讓同學能聽得清。聽故事要求:聽故事的同學,要專心聽,聽清楚故事內容,中間不插嘴。3、學生分組講故事,聽故事。4、一名學生上臺講述故事,要求全班同學專心聽故事。學生評價,教師點評。5、小結:要想故事講的好,平時要多讀書。向同學推薦課外讀書,鼓勵孩子們每天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和家長一起讀。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學習,聽故事和講故事,了解在與人交流中要學會表達,學會傾聽。指導學生在自由交流的過程中,容易產生互動學習的效果。教師的點評,既能激發學生繼續學習愿望,又能促使學生成長。板書設計:我上學了我是中國人!我是小學生!我愛學語文!教學反思:第四篇:【教案】我上學了我上學了(課時教案)目錄單元教學分析...................................................................................................................................1第一課時你是哪個國家的人?.......................................................................................................2第二課時你知道這里嗎?...............................................................................................................4第三課時初步學習兒歌《上學歌》...............................................................................................5第四課時怎樣去做?.......................................................................................................................6單元教學分析教學目標1、觀察圖畫內容,使學生初步了解學校生活、自己的國家、民族、,感受教師的親切,同學的友愛,語文學習的快樂。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2、依據畫面提示,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學習、遵守紀律、團結友愛等方面的入學常規教育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3、觀察與演練結合,培養學生愿意與老師和同學友好交談的態度。教學重點:兒歌《上學歌》教學難點:兒歌《上學歌》課時安排:4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你是哪個國家的人?一、談話導入。你是哪個國家的人?你長大后干什么?同桌討論后教師指名說。同學們要實現理想,現在就要努力學習,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很多同學都喜歡學校,學校就是一個樂園。播放《上學歌》讓孩子們一起跟著唱。然后初步地認識語文書。(1)直接利用語文書進行導入,然后帶領孩子們認識語文書的封面,并認讀“語文”兩個漢字。(2)引導學生說說語文書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歡語文書嗎?為什么?激發他們對語文的興趣,(3)告訴學生圖文并茂的語文書是將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的愛護它。(4)小組合作認識目錄、頁碼、討論一下怎樣愛護語文書,在學生認識頁碼和目錄的基礎上,實踐一下用目錄去試著找找課文(5)讓孩子點課文,教師來范讀課文,在讀的時候教師要入情、入境地去誦讀課文,把學生帶到美的意境中去,用教師自身的語言魅力去感染學生,讓他們潛移默化地受到語言文字的熏陶。(6)再指導學生整體認識“年級、班級”這幾個字,并在語文書上正確地寫上自己的姓名,二、指導學生觀察第一圖畫、講述圖片意思。學生初入學,對學校生活還不了解。四幅圖畫是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的窗口,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請同學們看第一幅圖:(1)這是什么地方?長城(2)畫面上有什么人?學生(3)他們在做什么?游玩(4)他們可能在說些什么?(5)請給第一幅圖起個名字-------以“歡迎新同學”為主題。三、教學注意事項:(1)、觀察后,可以請同學在教學掛圖上指出每個同學民族等。(2)、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入學第一天,猜一猜,小朋友見到老師應該說什么?老師會對小朋友說什么?教師切忌答案求同,只要意思正確,都要鼓勵。四、情境演練。創設情境演練,使入學教育形象化、具體化,落到實處。(1)教師和學生一起模擬的相互問候;并告訴同學們每天第一次見面時見到老師都要向老師問好。老師可和同學共同模擬練習。五、課堂拓展:讓孩子展示自己的已有知識和技能,把幼兒園和生活中的學到的都展示出來。(1)誰會講故事、背古詩、猜謎語、寫漢字、讀拼音、說兒歌??(2)告訴學生其實學習語文就是學習這些本領,而且在生活和幼兒園中小朋友們已經學到了不少,以此讓學生知道語文學習的內容,消除與語文的陌生感,拉近與語文的關系。一、復習導入新課。指名說說上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二、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上學真好,學習語文真好,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先提問:我們班誰是識字大王?指導觀察第二幅圖(1)同學們你是哪個國家的人?(2)我們的國家叫什么名字?(3)誰愿意我們國家的名字寫給大家嗎?(4)你愿意把這些字教給大家嗎?三、說一說圖片上你還還看到了什么?你知道這里嗎?1、可以讓學生分小組教交流討論學習,讓所有孩子都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圖片上的建筑是天安門。四、教學生說說,檢查學習情況五、課堂小結:表揚表現好的同學。板書設計:第三課時初步學習兒歌《上學歌》一、談話導入新課二、初步學習兒歌《上學歌》1、教師泛讀兒歌。2、教師領讀。3、讓學生自己讀詩歌,分小組朗讀。三、了解《上學歌》的基本意思1、教師講解《上學歌》的基本意思。2、教育學生上學要遵守紀律,不遲到,不早退。四、課堂小結。板書設計:第四課時怎樣去做?一、復習導入新課1、指名說說上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二、同學們會讀書的姿勢嗎?請做給老師看一看。1、教師表揚坐得好的同學。2、指導觀察第四幅圖,引導學生說出:一位女同學正在讀書。他的坐姿端正,身體自然放松,雙手拿書,書直立略向外傾斜,眼睛和書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3、請大家按以上要求做:坐姿端正,身體自然放松,雙手拿書,書直立略向外傾斜,眼睛和書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同桌互相糾正。教師巡視指導。4、請坐的好的同學做給大家看。5、教師表揚坐的好的同學。6、來到學校后你看到些什么?你最喜歡什么?然后,試著把眼中看到的甚至小腦袋里想到的都畫下來,想畫什么就畫什么?教師在孩子們畫的過程中和孩子們親切地交談,捕捉孩子們的閃光點,也可以幫助那些遇到有困難的需要幫助的孩子,借機了解一下整個班級的執筆姿勢情況,看看對的有多少,不對的有多少,以便以后調整教學,發現不正確的姿勢要及時糾正。7、同學們會寫字的姿勢和書寫的執筆方法嗎?請做給老師看一看。8、教師表揚做得好的同學。9、指導觀察第四幅圖,引導學生說出:第四幅圖上,一位男同學正在寫字。畫面上,作業本平放,小女孩頭正、肩平、背直,胸離課桌一拳,眼離本子一尺,兩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執筆。她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筆桿下端,距離筆尖約一寸,同時用中指在內側抵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筆桿握得松緊適度,筆桿上端稍稍向右偏,緊貼虎口上,與紙面約成45度角。10、請大家按以上要求做,看誰做得好?同桌互相糾正。教師巡視指導。11、請做得好的同學做給大家看。12、教師表揚做得好的同學。三、課堂總結:同學們按這兩幅圖上學生的樣子去做,可以使我們初步了解讀書、寫字的姿勢和書寫的執筆方法,為今后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打好基礎。板書設計:第五篇:我上學了教案我上學了一、設計說明《我上學了》是初入校園的小學生的第一個語文學習內容,設置目的是幫助小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對學校生活產生興趣和向往,實現從幼兒到學生的角色轉換。為此,本課立足學生的年齡特點,借助游戲引入、圖片欣賞、學唱歌曲、動手操作、講解示范、合作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生了解祖國和校園,產生對祖國、學校、老師、學習生活的熱愛。同時,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二、課前準備1.收集我國各民族服飾的資料、圖片等制成課件。(教師)2.準備長城、天安門的宣傳資料片、《愛我中華》和《上學歌》的歌曲。(教師)三、課時安排:1課時。四、教學過程:一、活動導入,師生間增進了解1.同學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學校,從現在開始,你們就是小學生了。(板書:我上學了)我是你們的語文老師,我們現在上的科目是語文。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讀出它的名字——語文。2.你們喜歡上學嗎?今天來到學校后,你們有哪些新的發現,新的感受?3.互動活動:你們愿意認識新的老師和同學嗎?請你們走到同學面前,相互握手,然后介紹自己。二、觀察插圖,進行愛祖國教育1.認識我國的標志性建筑,激發民族自豪感。(1)播放天安門的宣傳片,學生欣賞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學生指出認識的建筑物,教師出示天安門的圖片及文字,引導學生認讀。交流:你去過天安門嗎?說一說你當時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學生根據課件提示,自由交流:來到天安門,我看到__________,我想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師小結:天安門廣場是北京的心臟地帶,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每天清晨時分,國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時分,國旗緩緩降落,這些都是十分莊嚴的儀式。2.了解各個民族,進行民族團結教育。(1)學生自主觀察課文插圖,說一說畫上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2)學生自由交流,教師相機利用圖片介紹少數民族的服裝、飲食、節日等。(3)互動交流:同學們,你們都是什么民族的人?請少數民族同學在臺前進行自我介紹。(4)體驗活動:教師播放歌曲《愛我中華》,全班同學相互擁抱。(5)過渡: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國溫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身在何處,都是心連心的兄弟姐妹,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板書:我是中國人)3.引讀句子,抒發愛國情感。(1)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長城和天安門舉世聞名,我們驕傲,因為——我們是中國人!(2)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富強,我們有好看的衣服,有美味的食物,還有漂亮的校園,我們驕傲,因為——我們是中國人!三、圖文結合,進行愛上學教育1.引言:從今天開始,你就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你高興嗎?帶著你此時的感受讀一讀——我是小學生。(板書)2.課件出示插圖,小朋友都背著書包快快樂樂地去上學,他們還高興地誦讀著兒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3.教師范讀,然后領讀,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