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浙江教育綠色評價聯盟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浙江教育綠色評價聯盟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浙江教育綠色評價聯盟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浙江教育綠色評價聯盟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浙江教育綠色評價聯盟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浙江教育綠色評價聯盟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圖分別為中國古代漢、唐、明清時期的商業中心分布圖。圖中商業中心分布的變化體現了A.商業中心與政治中心的變化同步 B.跨區域間長途販運興盛C.黃河流域的商業比長江流域發達 D.經濟重心由北向南轉移2.地圖改變世界。15世紀末,哥倫布遠航時相信的世界地圖最有可能是A. B.C. D.3.下圖照片中的情景,作為一種普遍現象開始流行于20世紀A.50年代初 B.50年代末 C.60年代中 D.70年代末4.春秋初期齊桓公首開禮賢下士之風,戰國時期諸侯招賢已蔚然成風。《史記?秦本紀》載,秦孝公元年(前361年)向天下士人廣發求賢令,開出了“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的豐厚條件。據此可知戰國時期A.宗法分封制退出了歷史舞臺B.法家思想已取得了獨尊地位C.私學出現動搖了王室的統治基礎D.士階層流動沖擊了貴族政治體制5.現代西方學者用三個“G”來概括新航路開辟的動機。即上帝(God)、榮譽(Glory)和黃金(Gold)。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對黃金的狂熱追逐②開發土地資源③向海外傳播基督教④弘揚騎士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戰國《荀子.解蔽)記載:“農精于田而不可以為田師,賈精于市而不可以為賈(市)師、工精于器而不可以為器師: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日:‘精于道者也,非精于物者也。’"這一記載折射出戰國時期A.工商食官制度不利于經濟發展 B.處于農耕時代農業的地位高C.道家思想被用于經濟管理之中 D.政府注重對農工商業的管理7.到18世紀,北美殖民地形成了生產分工的經濟格局:南部地區從北部和中部采購肉類和小麥,北部和中部地區則從南部采購煙葉,而紐約、費城、波士頓則承擔著將北美各地的商品轉口銷售到英國與西印度的使命。這種經濟格局表明,當時的北美殖民地A.國內統一市場形成 B.經濟交往日益頻繁C.生產方式出現革新 D.受制于英國的統治8.抗戰前,中共在其領導下的地區實行蘇維埃制度,全部權力“屬于工人、農民、紅軍兵士及一切勞苦民眾”。1939年,《陜甘寧邊區選舉體例》規定:“凡居住邊區境內之人民,年滿十八歲者,無階級、職業、男女、宗教、民族、財產和文化程度之區別,均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反映出,陜甘寧邊區政府A.實現無產階級專政 B.推動國共合作實現C.實行統一戰線政策 D.實踐武裝割據思想9.周王朝時期設置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禮樂機構——春宮。當時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音樂也不一樣。例如祀天神,“乃奏黃鐘,歌大呂,舞《云門》”;祭地時,“乃奏太簇,歌應鐘,舞《咸池》”。又如天子祭祖用《雍頌》,士大夫則不能用。可見設置春宮最主要目的在于:A.鞏固政權統治 B.加強等級觀念 C.加強禮樂教育 D.普及樂理知識10.明末清初,男性文人筆下出現了一大批勇于抗爭的女性形象,她們或滿望愛情大膽追求,或山河且變誓死死守節。同時,女姓作家亦顯露出不同以往的平等意識、自我關懷乃至優于男性的家國情懷。這一現象A.折射出社會轉型的趨勢 B.體現了男女平權的發展C.得益于女性經濟的獨立 D.反映出自我意識的覺醒11.從羅馬共和國到羅馬帝國,羅馬人以靈活務實的態度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國家的經驗,制出古代世界最為系統完備的法律體系。下列項中關于羅馬法在當時政治上的作用和影響表述正確的是①使平民的政治和社會地位空前提高②減輕了社會各階層關系的緊張程度③提高國家各級官吏的辦事效率并且規范從政④激發和調動羅馬公民愛國熱情與參政積極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2.伏爾泰在《禮俗論》談及中國古代一思想流派時嘆言道:“歐洲的王族同商人發現東方,只曉得求財富,而哲學家則在那里發現了一個新的精神與物質的世界。”“新的精神……世界”是指A.法家的法治思想B.道家的無為思想C.儒家的仁政思想D.墨家的非攻思想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治維新至二戰結束前,日本內閣其他官職不限出身,唯獨國防部門(陸軍省、海軍省)的長官必須由現役軍人擔任,其大臣人選必須是軍部推薦。軍部通過讓國防部門長官辭職,或者拒不推薦國防部門長官人選來左右內閣的成立。1889年頒布的《大日本帝國憲法》規定,天皇總攬統帥權,并賦予軍令長官“帷幄上奏權”,即凡有關軍令事項,可以不經過內閣直接上奏天皇,由天皇裁決。這就是二戰前日本盛行的“統帥獨立原則”。軍隊獨立于政府,不聽政府指揮,而政府制定政策時反而要看軍隊的態度。——摘編自紫橘《1935年倫敦海軍會議,美日的角逐的前前后后》(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日本軍部的特點及其形成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特點對歷史產生的影響。14.(2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經過二百多年發展,今天的西方國家積累了豐富的監察經驗并建立了完善的行政監察制度。作為世界上最早設立專職行政監察機構的瑞典,其行政監察機構就徹底擺脫了對監察對象的依附關系,地位相當超然、獨立。新加坡的監察體系中,既有預防性立法,如《公務員法》、《公務員行為準則》、《公務員紀律條例》、《財產申報法》等系列規章制度,又有懲治性法規,如《公務員懲戒規則》。法國政府制定的公務員《道義法規》,對公務員的道德行為標準也作了具體規定。加拿大的《知情權法》,規定一切政務信息除涉及國家安全、他人隱私外,都應向公民公開。美國聯邦刑法典規定,任何政府官員如果收受的財物價值超過7000美元,就要處以相當于其收受財物價值3倍的罰金,或者判15年以下的監禁,或者取消其政府官員的資格。——摘編自樊曼莉《西方國家行政監察制度的特點及其啟示》(1)根據材料,概括西方國家行政監察制度的基本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西方國家行政監察制度發展的歷史背景。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漢代商業中心在黃河流域,唐代商業中心南北趨于平衡,明清南方商業中心較多,這體現了商業中心轉移和經濟重心轉移是一致的,D正確;明清政治中心在北方,商業中心在南方,排除A;商業中心和跨區域長途販運無關,排除B;長江流域商業在明清時期較為發達,排除C。2、B【解析】

哥倫布之所以向西航行是因為他相信地球是圓的,認為向西航行也可以到達印度。而那時人們知道只有亞洲、非洲、歐洲,還不知道有美洲,故哥倫布一直認為其到達的美洲就是印度,B正確;A是平面圖,圖中已經有美洲,說明其是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后,故A排除;C、D倆圖明確的標出了南北美洲,因此其應是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后,故排除。3、B【解析】

根據圖片宣傳語“吃飯不花錢”以及集體就餐可知,這是人民公社化初期,實行一大二公,時間是20世紀50年代末,B正確;20世紀50年代初正值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當時不存在吃飯不花錢的現象,排除A;60年代中期,經過國民經濟調整,國家經濟略有恢復,農村中不再實行大食堂、大鍋飯,排除C;70年代末農村已經改革,一家一戶生產,自負盈虧,大鍋飯早已取消,排除D。4、D【解析】

依據材料中“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戰國時期士階層借助社會變革之際,成為了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社會階層出現了流動,沖擊了貴族政治體制,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依據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宗法分封制退出了歷史舞臺,結合所學可知,西漢初年和明朝初期仍然有分封制;B選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法家思想的內容;C選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王室統治基礎的動搖。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5、C【解析】

上帝(God)是指向海外傳播基督教,榮譽(Glory)是指弘揚騎士精神,黃金(Gold)是指當時西歐社會對黃金的狂熱追逐,以上均為新航路開辟的動機,故答案為C項;開辟新航路沒有開發土地資源的目的,排除含有②的A、B、D項。【點睛】本題為組合式選擇題,可以采用排除法解答。聯系所學可知,開辟新航路的動機中沒有開發土地資源,排除含有這一說法的選項,剩下的選項就是正確答案。6、D【解析】

本題以戰國典籍《荀子·解蔽》中的記載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材料表明:農民、商人、工匠雖分別精通農業種植、商業經營、器物制造的技巧,但是并不善于管理而有的人雖不完全精通這三種技藝,但卻具有較強的管理能力,這反映出戰國時期注重利用精于管理之道的人才對農業、工商業進行有效管理,D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工商食官制度,A項錯誤;材料并不能說明農業地位高,B項錯誤;“精于道者”中的“道”是管理之道,不是指道家思想,C項錯誤。7、B【解析】

材料中18世紀的北美殖民地的生產分工的經濟格局說明當時的北美殖民地經濟交往日益頻繁,故B正確;既然是北美殖民地,說明美國尚未成立,不存在國內統一市場,排除A;材料沒有世界生產方式革新的信息,C錯誤;材料沒有反映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殖民地經濟的發展,D錯誤。8、C【解析】

據材料“939年,《陜甘寧邊區選舉體例》規定:“凡居住邊區境內之人民,年滿十八歲者,無階級、職業、男女、宗教、民族、財產和文化程度之區別,均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可知,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實行統一戰線政策,凡居住邊區境內之人民,年滿十八歲者,均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C正確;據所學可知,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還不是執政黨,故A說法錯誤;據材料1937年9月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就已經正式確立,B說法錯誤;D與材料無關。【點睛】本題的關鍵信息是“1939年,《陜甘寧邊區選舉體例》”,考查的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相關知識,1937年9月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9、A【解析】

依據“禮樂機構”“音樂”等可知材料論述的是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此制度是配合分封制實行,主要目的是用一系列等級規范制度來鞏固政權統治,故A正確;BCD均不是禮樂制度制定的目的,排除。故選A。10、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末清初,隨著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三綱五常的觀念不斷受到沖擊。文學作品中出現的一大批勇于抗爭的女性形象,以及女姓作家的平等意識、自我關懷等,正是這一社會轉型趨勢的表現,故A正確;材料體現不出男女平權,故B錯誤;此時女性經濟還未獨立,故C錯誤;材料信息還不足以說明自我意識的覺醒,故D說法錯誤。11、D【解析】

羅馬法以法律保障了公民的權利,使平民的政治和社會地位空前提高,有利于激發和調動羅馬公民愛國熱情與參政積極性,①④正確;羅馬法緩和了社會矛盾,減輕了社會各階層關系的緊張程度,②正確;羅馬法規范了官吏從政,提高了辦事效率,③正確;①②③④正確,故選D;ABC不全面,排除。12、C【解析】依據題意可知伏爾泰非常認可哲學家在東方發現的新的精神世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伏爾泰很推崇中國的儒家仁政思想,利用仁政思想抨擊法國的封建君主專制,故正確答案為C項。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特點:獨立于政府、議會之外,直接對天皇負責,逐漸左右內閣(影響政府政策)。原因:日本歷史傳統影響;明治維新的不徹底;1889年憲法對其法律地位確定;對外擴張國策的要求。(2)日本逐漸形成軍事法西斯政權;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挑起一系列對外侵略戰爭。【解析】

(1)特點:根據“軍隊獨立于政府,不聽政府指揮”得出獨立于政府、議會之外;根據“天皇總攬統帥權,并賦予軍令長官“帷幄上奏權”,即凡有關軍令事項,可以不經過內閣直接上奏天皇,由天皇裁決”得出直接對天皇負責;根據“政府制定政策時反而要看軍隊的態度”得出逐漸左右內閣(影響政府政策)。原因:根據所學可從日本歷史傳統影響、明治維新的不徹底等角度分析;根據“1889年頒布的《大日本帝國憲法》規定”得出1889年憲法對其法律地位確定;結合日本對外政策的內容可得出是其對外擴張國策的要求。(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從日本逐漸形成軍事法西斯政權、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挑起一系列對外侵略戰爭等角度概括。14、(1)基本特點:監察機構獨立性強;法制體系完善細致;重視規范公職人員行政行為;政務活動公開透明(或保障公民知情權);懲罰措施有力;重視立法,監察體系完善。(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