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上蔡第一高級中學2025屆高考考前提分歷史仿真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9世紀50年代,買辦已成為中國社會上引人注目的一種職業。60年代后,隨著外商洋行的急劇增加,買辦隊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到20世紀初,買辦的總人數可能已經超過了10萬人。據此推知A.傳統義利觀念被拋棄 B.列強對中國資本輸出加劇C.新社會階層得到發展 D.傳統經濟結構受到了沖擊2.據記載,1935—1942年間,陜西共設立大小新式工廠150余家,平均每年建廠19個;資本在10萬元以上的有59家,100萬元以上的有13家,資本總額5202萬元,為民國前期新式工業資本總額的28倍。這表明抗戰時期A.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突出B.抗日根據地建設效果明顯C.西部地區近代化取得成就D.政府加大中西部發展投入3.“風雪里一個滿身烏黑的小東西,‘掃呀,掃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為我原先在野地里歡歡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總是笑嘻嘻’。”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在《經驗之歌》中用組歌描繪了掃煙囪孩子,從側面反映了工業化初期的英國社會。這首詩歌A.以浪漫主義風格表達不滿情緒B.以現實主義筆觸揭露社會黑暗C.以現代主義手法表現自我追求D.以印象主義技巧展現真實歷史4.兩宋時期,人口迅速增長,土地使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加劇了土地用養的矛盾。對養地投入需求的增加推動了長期租佃制的逐漸盛行。南宋時期農民逐漸擁有了土地的永佃權,且可將租佃權在土地市場上交換轉讓。土地租佃制的發展A.減少了對土地的掠奪式經營B.消除了土地用養的矛盾C.強化了農民的人身依附關系D.加劇了地主和農民矛盾5.962年,宋太祖下詔令,禁止新中進士到主考官那里謝恩;又命令進士及第的人不得稱主考官為“恩師”“師門”,也不能自稱“門生”。自宋太祖后期起,新中舉人必須通過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才算合格,這樣,被錄取的人便成為“天子門生”。此詔令旨在A.削弱相權加強皇權 B.防止選官結黨營私C.打擊貴族特權利益 D.推進科舉公平公正6.“如果總的看一看1861年俄國國家全部結構的改變,那么就必然會承認這種改變是封建君主制向資產階級君主制轉變道路上的一步。這不僅從經濟觀點來看是正確的,而且從政治觀點來看也是正確的。”對列寧的這段話可以理解為A.改革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掃清道路B.改革后俄國確立了資產階級議會制C.改革促進了俄國的近代化發展進程D.改革對俄國政治經濟產生一定影響7.明清時期,徽州木刻版畫蓬勃發展,作品主要有《二十四孝圖》《蘇武牧羊圖》《狀元及第》《昭君出塞》等。這一現象反映了A.市民階層價值追求 B.藝術的教化功能C.雕版印刷術的發展 D.進步思想的影響8.張之洞在《勸學篇》中指出,“若強中御外之策,惟有以忠義為號召,合天下心,以朝廷威靈,合九州之力,乃天經地義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對此理解正確的是,他A.輕視人民群眾的作用B.固守中體西用的傳統理念C.重視國家資源的整合D.未能直面西方文明的沖擊9.戰國《荀子.解蔽)記載:“農精于田而不可以為田師,賈精于市而不可以為賈(市)師、工精于器而不可以為器師: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日:‘精于道者也,非精于物者也。’"這一記載折射出戰國時期A.工商食官制度不利于經濟發展 B.處于農耕時代農業的地位高C.道家思想被用于經濟管理之中 D.政府注重對農工商業的管理10.光緒二年(1876年),有位出使英國的大臣做了一部游記,其中寫道:“現在的夷狄和從前不同,他們也有二千年文明。”如果當時士大夫看到此言論大多會作何感想A.認同B.不屑C.欣賞D.無所謂11.“他是烏魯克國王,他非人非神。眾神創造了他完美的身軀,并賦予他美貌、智慧、勇敢,使他具有世人無法具有的完美品質。”該傳說出現在A.古代埃及 B.古代兩河流域 C.古代中國 D.古代印度12.二戰結束后,毛澤東提出了“兩個陣營”“一個中間地帶”理論,認為美蘇之間或早或遲會達成某種妥協,但“中間地帶”國家并不需要因此放棄自己的斗爭而隨之實行妥協。由此可知,中國共產黨A.正確估計了敵我斗爭形勢 B.已有獨立自主的外交思想C.認識到第三世界的重要性 D.與蘇聯結盟出于迫不得已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選修一: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唐憲宗(778—820年)登基后對獨立藩鎮進行了一系列討伐作戰,取得勝利,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削藩措施。平定西川劉辟叛亂后,唐憲宗下令把原屬西川的資、簡等六州割隸東川。淄青領州12個,淮西僅3個,雖不算甚多,但具有割據傳統,也對其進行了分割。安史之亂后,各地節度使及都團練使、都防御使等不僅在所治州駐有軍隊,而且于所屬支郡也“各置鎮將領兵事,收刺史、縣令之權”。819年,唐憲宗下詔說:諸道節度、都團練、防御、經略等使所管支郡,除本軍州外,別置鎮遏使、守捉使、兵馬使,并合屬刺史。兩稅法實施后,各地的稅收實行三分制,即上交封建國家一部分稱上供,送給節度使或觀察使一部分稱送使,地方自留一部分稱留州。其中送使部分,節度使或觀察使所轄州均須上交。808年,宰相裴珀上奏說:“天下留州、送使物,一切令依省估。其所在觀察使仍以其所蒞之郡租賦自給,若不足,然后許征于支郡。”唐憲宗同意了他的上奏。唐憲宗之后直至黃巢起義以前的50多年間,唐朝與藩鎮之間的戰爭有所減少,整個社會也比較穩定。——摘編自岳純之《唐憲宗新論》(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憲宗的削藩措施。(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唐憲宗削藩措施的影響。14.(20分)中國古代文化對世界的影響材料一:公元600年,日本首次派遣隋使到中國,實地考察研究中國文化。……公元645年,日本又推出全國引進和效仿唐朝文化典章制度的“大化革新”,同時,19次派遣唐使到中國學習。材料二: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在掌握了新的印刷技術后,大量印刷佛經等文化典籍,……阿拉伯地區“古蘭經”的印刷,在采用中國的印刷術后,數量大增,傳播的范圍也廣泛多了。……14世紀,印刷術已經在歐亞及北非等許多地區得到了普及。《圣經》等很多文化典籍印刷量大增,各類教科書的發行數量也急劇上升。材料三:火藥在唐代已傳入了印度和阿拉伯廣大地區,13世紀在歐洲得到了應用。隨后,歐洲將火藥較多地用在發展軍事技術方面。英國工業革命后,應用火藥的熱兵器代替了冷兵器,軍事技術有了質的飛躍。材料四:早在17世紀初,利瑪竇、湯若望等傳教士就開始向歐洲介紹中國的儒家文化,(18世紀)在向往中國文化新潮的推進下,歐洲漢學悄然興起。……一些大學建立了漢學系,比較系統地研究中華各民族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學藝術、語言文字、歷史變遷、人文景觀、文化典籍和民族習俗等。一些醉心于中國文化的思想家如伏爾泰等甚至提出要歐洲“全盤中化”。——以上材料摘自李喜所主編《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一卷》問題:(1)材料一中“唐朝文化典章制度”主要有哪些?有何創新之處?(2)依據所學知識概述材料四所涉歷史時期中國的時代特征。(3)基于以上材料,談談你對中國古代文化對世界影響的看法?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買辦既是外國資本主義在中國進行經濟活動的橋梁和幫兇,又通過自己的方式在瓦解中國傳統的自然經濟、創辦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等方面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由此可知,買辦人數的大量增加說明了傳統經濟結構受到了沖擊,故D項正確;傳統義利觀念被拋棄不符合史實,故A項錯誤;材料信息體現不出資本輸出的加劇,故B項錯誤;材料只說買辦職業沒有提及社會階層,故C項錯誤。2、C【解析】
材料表述的是抗戰時期陜西的工廠數量及資本總額較民國前期有較大發展,陜西位于西部地區,因此能說明西部地區近代化建設的成就。故C項正確。材料僅記載了抗日時期陜西的工業情況,無法比較區琙經濟發展的平衡性。故A錯誤。抗日根據地,指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建立的反抗日本占軍的統治而建立的根據地,主要在農村,而工業主要在城市,因此工業的發展不能說明抗日根據地的經濟建設。故B項錯誤。材料表述的是陜西工業的發展,未體現政府的舉措。故D項錯誤。3、A【解析】
材料“小東西……哭哭啼啼……歡歡喜喜……笑嘻嘻”這些對人豐富情感的描述,體現了浪漫主義的寫作風格,A選項正確。現實主義的筆調往往冷靜客觀,與該段文字所展現的風格不符,B選項錯誤。現代主義的特點是反傳統和反理性,重視藝術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現,C選項排除。印象主義強調的是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萬物的“瞬間印象”,表現微妙的色彩變化,D選項排除。4、A【解析】
租佃制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從長佃到永佃的發展,可以使農民更好地去協調用地與養地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甚至避免實行短期契約的分租制帶來的對土地的掠奪式經營,故A項正確。但是土地租佃制的發展不能消除土地用養矛盾,故B項錯誤;農民長期甚至永久租種土地,并且可以轉讓租佃權,會使得農民對土地的使用自主性增強,有利于弱化農民的人身依附關系,也有利于緩解地主和農民矛盾,故C、D兩項錯誤。5、B【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宋太祖時期禁止進士“謝恩”并通過親自主持殿試以防止主考官與進士形成裙帶關系,故B項正確;題干未涉及削弱相權,排除A項;題干中沒有體現對貴族特權的打擊,排除C項;科舉制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公正,但不符合題干主旨,排除D項。故選B。6、C【解析】
近代化包括經濟、政治和思想方面。材料從經濟和政治兩個方面來說明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促進了俄國的近代化,故C正確;材料論述的是近代化問題,不是單純從資本主義發展角度論述,排除A;“俄國確立了資產階級議會制”屬于政治的近代化,排除B;D屬于單純的影響,不是從近代化的方面論述,排除D。故選C。7、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十四孝圖》中主要強調孝等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內容,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包公打龍袍》通過故事情節體現了忠孝的觀念;《昭君出塞》通過歌頌昭君為了漢匈兩族的邊疆安寧和百姓免遭戰爭之苦而遠嫁塞外的故事,宣揚忠孝觀念。根據所學知識,明清時期,歌頌忠孝觀念的木刻版畫蓬勃發展說明這時期的藝術具有教化功能,故B正確;材料體現的是明清時期忠孝觀念廣泛傳播的原因,與市民階層的興起無關,故A選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明清時期,徽州木刻版畫蓬勃發展,與雕版印刷術的發展無關,故C不正確;材料體現的是傳統的忠孝思想,不是進步思想的體現,故D不正確。8、C【解析】
由材料“惟有以忠義為號召,合天下心,以朝廷威靈,合九州之力”可以得出,其旨在強調要重視國家資源的整合,故C正確;材料沒有涉及人民群眾的信息,故A不正確;材料沒有涉及中體西用的理念,故B不正確;材料所述即是對西方沖擊的回應,故D不正確。9、D【解析】
本題以戰國典籍《荀子·解蔽》中的記載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材料表明:農民、商人、工匠雖分別精通農業種植、商業經營、器物制造的技巧,但是并不善于管理而有的人雖不完全精通這三種技藝,但卻具有較強的管理能力,這反映出戰國時期注重利用精于管理之道的人才對農業、工商業進行有效管理,D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工商食官制度,A項錯誤;材料并不能說明農業地位高,B項錯誤;“精于道者”中的“道”是管理之道,不是指道家思想,C項錯誤。10、B【解析】
材料“現在的夷狄和從前不同,他們也有二千年文明”是一種前瞻的眼光看待中外關系,反映作者沖破了傳統的“貴華夏賤夷狄”,與洋務派宣揚“中體西用”思想不符合,必會遭到洋務派的口誅筆伐,故排除ACD,B符合題意。11、B【解析】
依據材料“他是烏魯克國王,他非人非神。眾神創造了他完美的身軀,并賦予他美貌、智慧、勇敢,使他具有世人無法具有的完美品質”并結合所學可知,這是史詩《吉爾伽美什》的內容,《吉爾伽美什》是西亞兩河流域的上古人民創造的一部優秀文學作品。B正確;古代埃及、古代中國、古代印度不符合題意,ACD錯誤。故選B。12、B【解析】
毛澤東主張“中間地帶”國家不需要放棄自己的斗爭而跟隨美蘇實行妥協。由此可知,中國共產黨主張獨立自主的外交思想,故B正確;材料和敵我斗爭形勢無關,故A錯誤;材料信息未涉及第三世界的重要性,故C錯誤;材料沒有與蘇聯結盟的信息,故D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分割轄區過大或有割據傳統的藩鎮;削弱節度使的軍權;限制節度使的財權。(2)積極:打擊了藩鎮勢力,使得全國在名義上獲得了統一;使得社會大環境得以安定,促進了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為后世解決藩鎮問題提供了歷史借鑒。局限性:未能從根本上解決藩鎮割據問題,這一問題仍是唐朝政治的隱患。【解析】
(1)材料“唐憲宗下令把原屬西川的資、簡等六州割隸東川。淄青領州12個,淮西僅3個,雖不算甚多,但具有割據傳統,也對其進行了分割”反映了分割轄區過大或有割據傳統的藩鎮;材料“諸道節度、都團練、防御、經略等使所管支郡,除本軍州外,別置鎮遏使、守捉使、兵馬使、并合屬刺史”體現出削弱節度使的軍權;材料“送使部分,節度使或觀察使所轄州均須上交”表明限制節度使的財權。(2)根據材料“唐朝與藩鎮之間的戰爭有所減少,整個社會也比較穩定”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從打擊藩鎮勢力、社會安定、經濟文化發展、對后世的影響以及其弊端等方面來分析出答案。14、(1)三省六部制:三省相互牽制,既防止宰相擅權,也限制皇權獨裁。科舉制:通過分科考試形式選拔官員,將人才選拔、官員任用的權力收歸中央。(2)皇權加強:廢丞相,設內閣,廠衛制度;設軍機處盛世局面: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繁榮、文化典籍的整理停止隱憂:文字獄、朝貢貿易、從海禁到閉關。(3)影響:地域:從區域——世界;時間:漢唐——清初;領域:物質技術——制度文化——精神哲學;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綜合以上材料)影響的背景:主要在古代,我強人弱之時。日本、西方學習善于創新。當然,其背后更多的是政治、經濟及文化價值觀的因素。我們在明清開始就裹足不前,故后來出現大逆轉。(材料一、材料三)本題采用SOLO評分法,按以下五個遞進的層次評分:第一層次:能對材料進行抽象提煉,并結合史實進行論述。第二層次:能在多個線索或材料之間建立起聯系,并對此作出解釋。第三層次:使用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健醫療服務合同3篇
- 戶口借用全攻略委托書篇3篇
- 委托開發協議合同范本3篇
- 合同中的停薪留職規定3篇
- 協議供貨與定點采購3篇
- 官方授權委托樣式3篇
- 四方合伙合作協議書3篇
- 住宅用途變更聲明書3篇
- 線上線下服飾銷售模式比較考核試卷
- 玻璃背景墻設計考核試卷
- 2025年車站值班員高級考試題庫
- 廣西2025年體育統考身體素質測試項目評分標準
- 品牌運營推廣合同范本
- 檔案補辦申請書
- 體外診斷試劑培訓課件
- 醫院6S管理達標創建
- 《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圖設計》學習領域課程標準
- 2025年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1月四川高考改革適應性演練測試物理試題(八省聯考四川物理卷)(原卷版)
- DB33T 1214-2020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檢查用表標準
- 2025年沈陽鐵路局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