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廣東省清遠市高三下學期聯考歷史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表是“晚清留學主要趨向”簡圖,其中“?”應填入A.留學英國 B.留學日本 C.留學德國 D.留學意大利2.有學者指出:“當今世界的力量分配正像一盤三維棋賽。在最高的一層,軍事是單極的,美國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中間一層,經濟部門是多極的,美國、歐洲和日本占了世界總產值的三分之二。而最低的一層則代表了跨越邊界且各國政府無法控制的跨國關系,其力量結構更為分散。”該學者在此A.旨在說明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格局已形成B.認為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建成C.嘗試探討國際格局的結構層次與框架問題D.否定了世界格局多極化發展趨勢的可能性3.明末清初,學者余起霞說:“吾鄉習尚日異月新,余幼時見親朋宴集,所用不過宋碗,其品或四或六,其味亦只魚蝦雞豕……自后,宋碗變為宮碗,宮碗又變為冰盤,冰盤又變為五簋十景九云鑼。其中所陳,窮極水陸。一席所費,可作貧家終歲需矣。”這反映了明清時期A.民間手工業部門生產日益發達 B.商品經濟發展引發奢侈風尚盛行C.奢侈性消費導致社會走向貧困 D.社會習俗逾越禮制現象日趨普遍4.16世紀上半葉法國處于法蘭西斯一世統治之下。當時法國的國家政治體制為A.封建等級制 B.等級君主制 C.君主專制 D.君主立憲制5.20世紀初,梁啟超倡議“為全體國民寫史,寫全體國民的歷史”,由此掀起了“史界革命”。梁啟超提出這一主張主要源于①中國近代社會的轉型②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③西學傳入的不斷影響④統治階級的極力支持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6.史料記載:"(甲午中日戰爭后)隨便走進哪一家農戶,人們都可以看到,曾經是不可缺少的紡車,都蒙上了塵土,被人遺忘了。一捆捆機器壓的孟買棉紗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紡車已經不合時宜了。"這種現象反映的實質問題是A.民族工業舉步維艱B.孟買棉紗質優價廉C.手搖紡車效率低下D.自然經濟逐漸解體7.19世紀,英國政府在各工業城市建立城市學院,推行職業教育和科技教育。這些城市學院緊扣當地人民生活,教授有助于他們工作的知識。不少的城市學院在20世紀發展為完全大學。這反映了,當時英國(
)A.產業革命擴大了教育需求B.資產階級代議制具有優勢C.政府極力調節勞資矛盾D.經濟發展導致勞動力不足8.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思想理論界開展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主要針對的是A.“兩個凡是”的問題 B.平反冤假錯案的問題C.文化大革命的評價問題 D.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問題9.春秋時期,楚國、吳國的國君先后稱王,吳國曾派公子季札出使魯國,子貢也曾出使楚國,而孔子編訂的《春秋》卻將兩國國君稱為“楚子”“吳子”。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魯國與吳楚兩國關系惡化 B.交通不便導致信息傳遞滯后C.孔子以個人好惡評價人物 D.儒家對史實的敘述暗含褒貶10.從1952年7月1日到1953年6月30日,中國共收入糧食547億斤,支出糧食587億斤,赤字達40億斤,一些私人糧商乘機搶購糧食,囤積待機。根據當時的情況,國家處理的辦法是:在農村實行征購,在城市定量分配。國家處理糧食危機的做法A.保證了工業化建設的需要 B.縮小了城鄉之間的差距C.促成了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D.奠定國家工業化的基礎11.外國資本主義深刻影響近代中國經濟。結合所學知識,對下表數據的解讀正確的是甲午戰爭前后外資在華十萬元以上企業概況甲午戰前五十年間甲午戰后二十年間工廠數23家136家資本額7631000元10315300元A.民族資本主義陷入蕭條 B.外商加大對華資本的輸出C.中國自然經濟完全解體 D.外資企業形成了行業壟斷12.蘇格拉底說他一輩子除了考慮什么是正義,什么是非正義,并且實行正義和避免非正義以外,任何別的事情都沒有做。柏拉圖最重要的理論著作《理想國》主要討論的就是正義。亞里士多德更關注什么樣的正義是最現實和可能的。據此可知,這些主張A.試圖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質 B.源于對當時民主政治的反思C.捍衛思想自由與民主權利 D.致力于實現公民內部的平等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72年,李鴻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廠“日需外洋煤鐵”極多,“可憂孰甚”。他建議清政府“設法勸導官督商辦,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準洋人代辦……于富國強兵之計殊有關系”。清政府采納李鴻章建議,決定先在部分地區試辦“開采煤鐵事宜”。——摘編自戴逸主編《簡明清史》等材料二新中國“一五”計劃指出:“礦產資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進度,資源供應的保證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產力、建立新工業基地、正確地規定工業建設計劃的先決條件。”為此,國家要求“有計劃地展開全國礦產的普查工作”,“加強對某些從前沒有發現或者很少發現的和目前特別缺乏的資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區上不平衡的資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據《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清政府在19世紀70年代的礦業政策及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與清代礦業政策相比,新中國“一五”計劃期間礦業政策的特點,并簡析其意義。14.(2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公元前139年,張騫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他出發后被匈奴所俘虜,在匈奴人中過了十年囚徒生活,之后逃跑,終于到達大宛。……張騫回到中國,帶回了葡萄種子,還帶了大量資料,根據這些資料中國才制定了后來在中亞的前進政策。漢武帝據此形成了一個新方案:他展望著一個伸展到極遠的西方的偉大外交網,決心要和帕米爾以外的各國開辟持久的關系。這不僅僅是為了中國反抗匈奴,也意圖在國內國外榮耀漢室,同時也是進行奢侈品貿易的手段。從《史記》上可以看出,不管是派遣使節出去,或是招待這些被訪問國家回訪的使團,漢王朝都意圖給外國人造成中國偉大的印象。這樣,交換使節就成為一種貿易形式,為進一步非官方的貿易開辟了道路。——摘編整理自(英)赫德遜:《歐洲與中國》(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張騫出使西域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張騫出使西域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中日甲午戰爭之后,空前強烈的瓜分危機和亡國之禍刺激著中國人更加迫切地希望了解日本能夠迅速富強的原因,進而效仿日本改變國家命運,加之路近,費省、文字易通,所以出現了一股留學日本的浪潮,因此B選項符合題意。19世紀70、80年代晚清留學主要趨向是英國和德國等歐洲國家,其他選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2、C【解析】
該題主要考查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點。材料中學者的意思是從不同的角度看,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現出不同的狀態,顯示出他對世界格局的探討和見解,故C項說法正確;美國在軍事上是單極的,也只是作者觀點中的一個方面,故A項說法錯誤,排除;材料并未提及公正合理的秩序建成,故B項說法錯誤,排除;D項說法也過于絕對,不符合材料中作者的觀點,排除。3、B【解析】
根據材料,明末清初時期,民間招待親朋的家宴,從原來使用“宋碗,其品或四或六,其味亦只魚蝦雞豕”,發展到使用“宮碗”、“冰盤”,“五簋十景九云鑼”,“一席所費,可作貧家終歲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奢侈風尚盛行起來,B選項符合題意。家宴使用的碗碟食物增加與手工業部門生產發達不符,A選項錯誤。招待親友使用的餐具和食物越來越講究,不能說明社會“走向貧窮”,C項錯誤;家宴使用的器物食品增加不能說明“逾越禮制現象日趨普遍”,D選項錯誤。4、C【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16世紀上半葉,法蘭西斯一世統治時期,君主專制基本確立,王權較強大,因此C選項正確。西歐封建等級制度基本確立于11世紀前后,14世紀后逐漸衰落,不是16世紀上半葉法國的國家政治體制,A選項錯誤;1302年舉行的法國三級會議標志著法國等級君主制的初步形成,16世紀上半葉法蘭西斯一世的登基標志著它的終結,不是此后法國的國家政治體制,B選項錯誤;1688年英國的“光榮革命”為君主立憲制國家開啟了先例,16世紀上半葉的法國并未實行君主立憲制,D選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5、B【解析】
20世紀初,中華民族危機深重,中國社會處于轉型時期,為了救亡圖存,在西學傳入的不斷影響下梁啟超提倡“史界革命”,①③符合題意;“史界革命”是社會精英救亡圖存的需要,不是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史界革命”并沒有得到統治階級的支持。①④不符合題意。排除A、C和D。故選B。6、D【解析】
根據“紡車,都蒙上了塵土,被人遺忘了。一捆捆機器壓的孟買棉紗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紡車已經不合時宜了”可知,材料反映了紡織分離的現象,這是自然經濟解體的重要表現,故D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家庭手工業,不是民族工業,A錯誤;孟買棉紗質優價廉,大量進入中國市場,沖擊了手工紡紗業,是造成“紡”“織”分離的原因,“使人注意到手紡車已經不合時宜了”體現出“紡”“織”分離,是自然經濟解體的表現,BC不屬于實質,故排除。【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曾經是不可缺少的紡車,都蒙上了塵土,被人遺忘了。一捆捆機器壓的孟買棉紗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紡車已經不合時宜了”,聯系所學近代自然經濟解體的表現分析解答。7、A【解析】
根據材料“城市學院緊扣當地人民生活,教授有助于他們工作的知識”“不少的城市學院在20世紀發展為完全大學”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英國經濟的發展政府重視高等教育的發展,以便教授工作知識,因此體現了產業革命擴大了教育需求,故A選項正確;材料內容體現了隨著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推動了教育需求,沒有體現資產階級代議制存在哪些優勢,故B選項錯誤;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隨著經濟的發展擴大了教育的需求,沒有體現政府極力調節勞資矛盾,故C選項錯誤;根據材料“這些城市學院緊扣當地人民生活,教授有助于他們工作的知識”可知,體現了經濟發展和教育擴大的問題,沒有體現經濟發展導致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故D選項與材料無關。8、A【解析】
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針對的是“兩個凡是”錯誤思想而興起的,選項A正確;平反冤假錯案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展開的,排除B;文化大革命的評價問題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展開的,排除C;以階級斗爭為綱不是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的內容,排除D。9、D【解析】
孔子編訂的《春秋》中將春秋時期稱王的吳、楚兩國國君稱為“子”而不是“王”,體現了尊崇周禮的孔子對諸侯爭霸的態度,反映出儒家在史實的敘述中暗含褒貶,D項正確;魯國和吳楚兩國間有使者往來,魯國與兩國關系惡化的說法與材料不符,A項錯誤;交通不便導致信息滯后在材料中沒有體現,B項錯誤;孔子評價人物用的是“周禮”而不是個人好惡,C項錯誤。10、A【解析】
“在農村實行征購,在城市定量分配”,這是建國初期,國家面對糧食危機采取的統購統銷的政策。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一做法把農業納入計劃經濟體制,保證了工業化建設的需要,故A正確;該措施不能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故B錯誤;史實證明,該政策下經濟出現了一些問題,故C錯誤;一五計劃奠定了國家工業化的基礎,故D錯誤。11、B【解析】
對比表中甲午戰爭前、后外資在華十萬元以上企業數量,可知甲午戰爭后外商加大了對華資本輸出,B項正確;僅從外資的增多,不能得出當時“民族資本主義陷入蕭條”的結論,A項錯誤;中國自然經濟完全解體是在新中國完成三大改造以后,C項錯誤;只有外資企業的工廠數和資本額,不能說明其形成了行業壟斷,D項錯誤。12、B【解析】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思考、關注正義,主要是源于對當時民主政治的反思,故選B;A材料無法體現,排除;材料無法體現思想自由、公民內部的平等,排除CD。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政策:允許開礦,官督商辦。原因:列強的經濟侵略;洋務運動的推動;煤鐵等關系到國防、民生,需求很大。(2)特點:列入國家發展計劃;服務于國家工業化建設;獨立自主開發;特別重視當時缺乏的礦產資源的勘探。意義:奠定了新中國礦業發展的初步基礎;促進“一五”計劃順利完成;有利于國家工業體系的建立;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解析】
(1)政策:依據材料一中“清政府采納李鴻章建議,決定先在部分地區試辦‘開采煤鐵事宜’”信息可歸納得出19世紀70年代清政府的礦業政策。原因:依據材料一中“上海各工廠‘日需外洋煤鐵’極多”、“于富國強兵之計殊有關系”等信息結合19世紀70年代的時代背景相關所學從列強的經濟侵略、洋務運動的推動、煤鐵等重要價值等方面分析其原因。(2)特點:依據材料二中“新中國‘一五’計劃指出:‘……是合理地分布生產力、建立新工業基地、正確地規定工業建設計劃的先決條件。’”、“加強對某些從前沒有發現或者很少發現的和目前特別缺乏的資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區上不平衡的資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等信息結合所學可概括得出新中國“一五”計劃期間礦業政策的特點。意義:依據材料二中“……是合理地分布生產力、建立新工業基地、正確地規定工業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模具行業法律法規與標準考核試卷
- 玻璃涂層技術考核試卷
- 電氣安裝工程的監理與驗收程序規范標準考核試卷
- 相機購買指南與消費建議考核試卷
- 玻璃太陽能集熱器考核試卷
- 景區旅游市場秩序維護考核試卷
- 玩具設計中的故事性與品牌塑造考核試卷
- 成人高等教育計算機圖形學與虛擬現實考核試卷
- 糧油企業綠色采購與供應鏈管理考核試卷
- 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進展與創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店鋪裝修施工方案
- 2025火災報警產品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細則
- 中考數學《數與式》專題訓練(含答案)
-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護理查房
- 體外診斷試劑培訓課件
- 《ICC概述》課件:揭秘國際刑事法院的職能與運作
- 《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圖設計》學習領域課程標準
- DB33T 1214-2020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檢查用表標準
- 消化內科診療指南及操作規范
- 液體配制安全
- 《電動航空器電推進系統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