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順煤礦采區設計_第1頁
天順煤礦采區設計_第2頁
天順煤礦采區設計_第3頁
天順煤礦采區設計_第4頁
天順煤礦采區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3一、礦井概況 3二、開拓方式 3三、通風系統 4 4五、本采區設計依據 5第一章采區概況及地質特征 7第一節采區概況 7 7二、鄰近采區開采情況: 7三、地面位置及建筑物: 8四、區內鉆孔情況: 第二節煤層賦存情況及頂底板特征 一、煤層賦存情況 二、頂底板特征 第三節采區儲量分析 第四節生產能力及服務年限 第五節地質構造 第六節水文地質 第七節其它地質因素 第二章采區方案設計及方案比較 第一節方案設計 第二節方案比較 第三章采區巷道布置 第一節采區巷道布置 二、采區階段劃分 三、區段石門、回采順槽布置 四、采區工程量 第二節巷道斷面及支護 二、巷道支護方式: 第四章采掘順序及采煤方法 第一節掘進順序 第三節采煤方法 一、采煤方法選擇的原則 二、采煤方法的選擇 第五章采區生產能力及服務年限 第一節采區生產能力 2第二節采區服務年限 第六章礦井通風 第一節礦井總風量計算 一、其它井巷實際需要風量計算 二、礦井風量計算方法 三、礦井總進風量 第二節礦井通風路線 第三節避災路線 第七章采區排水系統及設備選型 第一節排水系統 一、消防降塵供水系統 二、排水系統 第二節排水設備選型 第八章采區供電及裝備 第九章運輸系統 第十章壓風系統 第十一章防塵系統 第十二章供水系統 第十三章防火系統 一、灌漿防滅火 二、氮氣防滅火 三、其它綜合防滅火措施 第十四章采區通訊系統 第十五章安全監測監控系統 一、監測監控系統 二、人員定位系統 第十六章災害預防及處理措施 一、預防瓦斯和粉塵爆炸的措施 二、預防井下火災的措施 三、粉塵的綜合治理 四、井下頂板事故防治措施 五、預防井下水災的措施 六、其它事故的防治措施 七、礦山救護 第十七章采區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第十八章提升、通風和排水設備 第一節提升設備 二、立井提升設備 第二節通風設備 一、設計依據 二、風機所需的風量及負壓 三、設備選型 3第三節排水設備 采區設計附圖: 東部,地形較為平坦,東高西底,中部微有起伏,呈現為戈壁準荒漠礦井現采用立井開拓,設有主、副立井及回風立井三個井筒,另副立井:擔負礦井矸石、材料、設備及人員的升降任務,同時作4正在向西延伸,距離8勘探線約200m。副立井和安全出口作為礦井的兩個主要安全出口,礦井主要通風機5輸大巷、1465水平回風大巷之間設有聯系上山(共布置三條上山,煤柱內,標高:1420~1465,傾角25°,設有中部甩車場與各區段巷65、關于對新疆天順礦業有限公司巴里坤煤礦(即6、關于新疆天順礦業有限公司巴里坤煤礦《礦井78113311332、區域、區域內的建(構)筑物以及開采后對地面建(構)筑東部,地形較為平坦,東高西底,中部微有起伏,呈現為戈壁準荒漠9位可高出地面3-4m,一般具有承壓水性質,原縣煤礦南泉地段打得孔號901800801801800801901902802800801802803901902901801802803901902903801見煤層號上2上2上2上2上1中4中4中4中4中4中4中4中4中2中2中2中2中2中2中2中2中2中1中1下3下3下3下3下3下3下3下3下3下2見煤底板標高(m)煤厚4.528.504.154.634.366.228.356.096.868.154.140.558.069.202.892.702.302.352.850.992.032.65孔深237.00256.28270.33412.0043.2942.69245.50292.5545.45430.2458.27270.33289.1081.00228.12260.15203.8061.79286.882.25264.97終孔層位封孔質量備注802803902903801802803902903下2下2下2下2下1下1下1下1下10.620.570.640.8568.48274.1174.85200.80煤層傾角在44°~78°之間,屬急傾斜煤層。可采煤層厚度多煤層編號見煤24層厚m最小~最大平均0.57~0.650.610.32~2.100.92~6.192.921.56~7.391.00~8.794.621.02~13.56傾角層間距m33.7~64.66.57~31.760~156.5411.78~10.2~15.98夾矸層數00~10~10~50~10~2結構復雜程度較簡單穩定性不穩定不穩定較穩定較穩定較穩定較穩定可采性不可采不可采全區可采全區可采全區可采全區可采0.32~4.730.32~4.73632.65~21.030.83~3.8055.47~88.302.461.02~4.6010.75~16.940.57~1.0844.460.6925.01局部可采大部可采大部可采不可采不穩定較穩定較穩定不穩定60~1合計0007編號采樣地點層位深度m巖性抗壓強度硬度1上組煤直接頂63.65細砂巖碎321001號孔上組煤直接頂細砂巖碎331001號孔上組煤直接頂細砂巖580.442002號孔上組煤底板98.32泥質粉巖327.75800號孔中組煤頂板408.94泥質粉巖264.86800號孔中組煤頂板431.59粉砂巖、泥巖碎371004號孔下組煤底板287.56細砂巖381004號孔下組煤底板291.6細砂巖3試驗性質精煤精煤水分msd%0.66~0.740.58~0.640.610.62~0.810.710.56~0.610.590.52~2.160.85灰分ad%15.57~24.384.75~7.586.1714.81~22.624.73~13.188.957.921~23.73揮發分vdaf%25.78~33.9729.9823.99~32.2128.126.64~32.8829.7624.55~31.8628.2125.61~34.3629.36焦渣特征7~8887~8887~88精煤精煤上1+2精煤0.44~2.120.5~0.660.610.46~0.610.520.52~0.690.650.49~0.760.654.84~9.3414.01~29.075.67~15.058.5210.78~26.264.78~8.2924.66~31.2624.6627.97~36.2931.8527.27~32.4329.2629.52~35.9732.1125.45~31.6529.787~8887~888(121b)+(122b)+(121b)+(122b)+1550以上1500-1550煤層上1+2上1+2上1+21149(121b122b)水平(m)1450-1500442422453上1+277686458控煤情況,類比類似條件礦井取可信度系數k=0.8.經計算,礦井工本次設計利用儲量為工業儲量扣除投產前消耗的儲量、永久煤①井田邊界煤柱:本井田水文地質條件中等,邊界煤柱按照20m標高工業資源量333×k合計1500以上1550-150015001400合計水平1500以上1550-15001500-14501450-1400合計工業資源量439投產前消耗儲量含如下項含如下項斷層煤柱0露頭、隔離煤柱29.225.368.6邊界煤柱永久煤柱276.866.6384.2設計利用資源量496905水平1420水平合計設計利用資源量48.1保護煤柱開采損失可采儲量9.0645.3按照9萬噸計算的服務年限Zk——采區設計可采儲量,萬t;A——采區設計生產規模,萬t/a;山碎屑巖、淺變質的正常碎屑巖中的構造裂隙水,具有承壓性質,補給來源主要以大氣降水和高山冰凍層夏季融化水補給。其水質尚好,備注備注切割上煤組切割上煤組平推距平推距平推距平推距平推距平推距平推距斷層帶寬150~180m平推距傾向NESE160°~170°SE160°~170°SE145°SE145°SE145°SE150°SE160°SE160°走向平行煤層走向平行煤層走向NE70°~80°NE70°~80°NE55°NE55°NE55°NE60°NE70°NE50°~70°斷層名稱F10F朱性質逆斷層逆斷層平移斷層平移斷層平移斷層平移斷層平移斷層平移斷層平移斷層平移斷層傾角67~7472~8950~6050~6050~67落差20~3020~3020~3030~4020~3050~80有東泉泉水,其涌出量為0.822L/s;另外,在礦區南部有侏羅紀地水井涌水量一般為0.1-0.4L/s。原巴里坤縣混合斜井水源地水氣候,夏季干燥少雨,多風,晝夜氣溫變化較大,一般左右,冬季寒冷,氣候干燥,最低氣溫-28.5℃,夏季涼爽,氣溫一礦區附近無農業區,大部分地區為鹽堿戈壁,植被稀少,野生動絕對瓦斯涌出量為0.27m3/min,掘進工作面最大瓦斯絕對涌出量為主題思想就是抓住采區內三條專用上山,即專用材料、進風上山、專1455總回風大巷。形成東翼所有采掘乏風集中匯入總回風巷的專用44424全礦分東、西兩翼開采,以標高垂距10m布置一組工作面。因地技術方面主要從采區的通風、運輸、供電、排水等生產系統方面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一方案二技術比較優點運輸方便技術可靠原巷道重新利用通風距離近缺點掘進量大運輸環節多通風距離遠地質構造無法預測經濟比較優點工程量大工程量小方便出渣缺點工序工程復雜工程量大水平掘進距離8.2m,然后以方位133°,坡度28°,掘進距離30m號聯絡巷石門,中2點前3.8m處,方位224°,坡度53°,掘進距4集中回風上山:使用原東翼充電硐室回風眼。擴大規格寬×高1420水平布置集中運輸石門,連接東、根據天順礦業煤層賦存條件,礦井東、西翼煤層間距均-1445水平,第三階段為1455-1465水平。因地質構造影響,東翼車場工程量,避免車場交岔點過于密集,根據現場實踐,確定采區內大區段,分別在東、西翼布置一條集中石門。集中石門除服務本標高與集中回風上山連接,采煤工作面運輸順槽直接與集中材料上山貫全礦井東、西翼三年內設計范圍內運輸巷斷面寬×高=2.8m×工程名稱西翼1435中403回風巷-02運輸巷聯絡巷巷道類巷道性總進尺m西翼1435中402回風巷-02運輸巷聯絡巷西翼1465中2-中4回風巷石門西翼1465中4回風巷西翼1435-1455中4聯絡巷西翼1435-1455中4聯絡巷東翼1440-1455里上1+2中間巷東翼1455里上1+2上平巷東翼1440-1455里上1+2聯絡巷東翼1415-1430上1軌道上山東翼1415上1西段里運輸巷東翼1440上1西段里回風巷東翼1415-1440上1西段里工作面切眼東翼1455上1西段里回風巷東翼1435上1西段里運輸巷西翼1435中4運輸巷西翼1435中4運輸巷巖巷總計流煤眼行人眼煤巖巷煤巖巷煤煤巖巷煤煤巷總計2014年掘進計劃2014年掘進計劃支護形式錨錨錨錨錨錨錨錨錨工程名稱西翼1455里中4運輸巷西翼1455中4里切眼西翼1445中4里回風巷西翼1465里中2回風巷西翼1435里中2運輸巷西翼1435里中2運輸巷西翼1435-1455中2里工作面切眼西翼1455里中2運輸巷西翼1435中4運輸巷巷道規格(㎡)2.6*2.42.2*2.22.2*2.22.6*2.42.6*2.42.6*2.42.6*2.4進尺(m)巷道類別巷道性質煤煤煤煤巖煤煤煤煤西翼1435中4工作面切眼西翼1435-1445中4聯絡巷西翼1435-1445中4聯絡巷西翼1415中2-1415中4石門運輸巷西翼1415里中4運輸巷西翼1415里中4工作面切眼西翼1425里中4回風巷西翼1415里中2運輸巷西翼1415里中2運輸巷西翼1415-1435里中2工作面聯絡巷西翼1455里中2運輸巷西翼1445里中2回風巷東翼1415上1外段運輸巷東翼1415上1外段運輸巷東翼1455中4-1455外上東翼1455上1外回風巷東翼1415-1455上1外切眼東翼1415-1455上1外行人眼東翼1415-1455上1外流煤眼東翼1445上1外段運輸巷東翼1435上1外段回風巷開拓合計2.6*2.42.6*2.42.2*2.22.6*2.42.6*2.42.6*2.42.2*2.22.6*2.42.6*2.42.6*2.42.2*2.22.6*2.42.2*2.22700工程名稱西翼1425外中4回風巷西翼1425外中4回風巷西翼1415-1425中4聯絡巷西翼1455外中2運輸巷西翼1455外中2聯絡巷西翼1445外中2回風巷西翼1435-1445中4聯絡巷西翼1425外中2回風巷西翼1415-1425中2聯絡巷西翼1415-1425中2聯絡巷東翼1445中4段里運輸巷東翼1415-1445里中4聯絡巷西翼1415進風石門西翼1415進風石門西翼1415進運輸巷西翼1435-1465中2流煤眼西翼1465上1回風石門西翼1415-1465上1流煤眼西翼1465進回風巷巷道類別開拓開拓回采回采開拓巷道規格(㎡)進尺(m)西翼1415-1465上1聯絡巷西翼1415-1465上1聯絡巷西翼1455上1運輸巷西翼1445上1回風巷西翼1435上1運輸巷西翼1425上1回風巷東翼1435中4段里運輸巷東翼1415上1+2西段外運輸巷東翼1415上1+2西段外運輸巷東翼1430上1+2西段外運輸巷東翼1455上1+2西段外回風巷東翼1445上1+2西段外運輸巷東翼1445上1+2西段外運輸巷東翼1440上1+2西段外回風巷東翼1440上1+2西段外回風巷東翼1445中4段里運輸巷煤煤煤煤煤煤煤煤煤煤煤2013.09~2013年12月采煤工作面接替表(4萬噸計劃)回采工作面名稱西翼1450中402工作面西翼1435中403工作面回采產量合計掘進產量合計原煤總產量0.334.1采煤方法液壓支架巷放頂煤液壓支架巷放頂煤工作面走向長度(m)工作面傾向長平均度煤厚煤層傾循環產6666產量總產2688253922808040080面名稱西翼1435中403工作面東翼1440上1+2工作面東翼1440上1+2工作面東翼1415上1+2工作面西翼里儲量(萬0.340.310.271455中4工作面采煤方法液壓支架巷放頂煤液壓支架巷放頂煤液壓支架巷放頂煤液壓支架巷放頂煤液壓支架巷放頂煤工作面走工作面傾向長平均煤厚(m)度(m)煤層傾角產量6666627462738721091西翼里1435中4工作面西翼里1415中4工作面西翼里1415中4工作面西翼里1415中4工作面西翼里1435中2工作面西翼里1435中2工作面西翼里1415中2工作面西翼外1415中4工作面東翼里1440上1工作面東翼里1440上1工作面東翼里1415上1工作面東翼外1440上1工作面東翼外1415上1工作面4.0532.65液壓支架巷放頂煤液壓支架巷放頂煤液壓支架巷放頂煤液壓支架巷放頂煤液壓支架巷放頂煤液壓支架巷放頂煤液壓支架巷放頂煤液壓支架巷放頂煤液壓支架巷放頂煤液壓支架巷放頂煤液壓支架巷放頂煤液壓支架巷放頂煤液壓支架巷放頂煤66666666666663082666962388064512527266968856東翼外1415上1工作面東翼里1440上1+2工作面東翼里1415上1+2工作面液壓支架巷放頂煤液壓支架巷放頂煤液壓支架巷放頂煤666614393122592三年產量合計251756初選整體頂粱組合懸移液壓支架型號根據煤層的厚度不同選用γ~頂煤/巖容重,取21kN/m3。序號設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懸移頂梁液壓支架ZF3200-17.5/27臺12刮板運輸機SGW40T臺13皮帶輸送機SPJ-600臺14乳化液泵BRW125/31.5臺25乳化液箱X10RX臺16煤電站ZMB-1.2B臺27發爆器MFB-100臺28單體支柱DZ-2.5根9綜保KSGZ-2.5臺2饋電開關DW80-150臺1啟動開關QC88-120臺2Q循環=5.5×0.8×1.3×10×0.75=43t=10000×19.03×0.8/270=1.7同其它ch4其通式中:qch4—井巷最大瓦斯絕對涌出量,m3/min;其通其它其它其它其它區進采備掘硐其它區通采備掘硐其它低瓦斯礦井的采煤工作面按氣象條件或瓦斯涌采基本采高采面長溫采——基本基本采高面長溫采高2.0~2.52.5~5.0及放頂煤面面長回采工作面長度(m)長度調整系數(K80~150150~2001.0~1.3>2001.3~1.5采煤工作面風速(m/s)配風調整系數采煤工作面風速(m/s)配風調整系數K溫20~2323~2626~2828~300.8~1.01.0~1.51.5~1.81.8~2.52.5~3.00.901.00~1.101.10~1.251.25~1.41.4~1.6絕采通qco2-—采煤工作面的二氧化碳絕對涌出量。按《2013年礦井Q=60×0.4×6.7=160.8m3/min=2.68m3/SQ=25×A=25×8=200m3/min=3.33m3/s按上述結果取最大值,小階段液壓支架放頂煤采煤工作面所需風S采——采煤工作面平均斷面積6.7m2。Q=4×8×1.3=41.6m3/min=0.69m3/s式中:N=掘進工作面同時工作最多人數8人Q掘=100×Q絕×K掘/(60×C)=100×0.60×1.6/(60×1)Q=100Q絕K/(60×C)=100×井瓦斯等級鑒定報告》結果,取二氧化碳最大絕對涌出量為2式中:V掘——工作面風速,按其工作面溫度S采——工作面有效通風斷面。根據巷道斷面取最大值7m2。Q=60×0.4×7=168m3/min=2.8m3/sKf---為防止局部通風機吸循環風的風量備用系數,取1.2。低高3/s。礦井總需風量按一小階段放頂煤和兩掘一備計算采區回風巷、主要回風大巷、風井等逐段計算其通風阻力,各段風量工作面→距離工作面最近安全出口→工作面回風順槽→采區專用回風上山→采區集中回風巷→礦井總回風巷→礦井安全出口→地面工作面→工作面運輸順槽→采區軌道上山→采區運輸大巷→礦井集中運輸大巷→副立井→地面地面儲水池—副井—井底車場—礦井集中運輸大巷—采區運輸大巷—材料上山—區段石門—運輸順槽、回風順槽-采煤工作面在工作面回風運輸順槽各設有一組軟質隔爆水棚,棚區長進風巷、回風巷均設置數道全斷面噴霧,各轉載點均設置噴霧裝地面儲水池—副井—井底車場—材料上山—區段石門—運輸順在工作面回風運輸順槽各設有一組軟質隔爆水棚,棚區長進風巷、回風巷均設置數道全斷面噴霧,各轉載點均設置噴霧裝礦井在+1350m標高井底車場設中央排水泵房及主、副水倉,主在+1350m標高井底車場設井下中央變電所,雙回電源引自地面工作面(刮板輸送機)—運輸巷(皮帶輸送機)—溜煤眼-輸煤地面—副井下放材料—井底車場—材料上山—采區區段運輸石過副井到井下各作業場所,在工作面兩巷,壓風主管距離工作面20-30m,并用高壓軟管連接至工作面,管路敷井生產地質報告提供的資料,井下水正常涌水量為243m3/d,且水井井筒地面附近布置沉淀池和清水池(均為200m3井下水排至地面沉淀池后,經沉淀后,進入清水池供井下防塵灑水用。供水方式為清水池→副立井井筒→+1420運輸石門→+1420西翼運輸巷→+1420供水管路的選擇:井下防塵供水主管路選擇Φ50的無縫鋼管,支管門(皮帶運輸巷每50m設一個支管和閥門),以滿足礦井防塵灑水要求。管路布置詳見防塵灑水系統圖。配備直讀式粉塵濃度測定儀地面儲水池—副井—井底車場—材料上山—區段石門—運輸順在工作面回風運輸順槽各設有一組軟質隔爆水棚,棚區長進風巷、回風巷均設置數道全斷面噴霧,各轉載點均設置噴霧裝本礦設計根據土源、水源、煤層賦存條件、開拓方式與開采方法確定采用地面集中灌漿系統,即在地面回風立井附近設一集中灌漿一端接灌漿軟管,膠管長20~30m,膠帶直徑為Φ50.8mm。隨工作面的推進,用回柱絞車逐漸牽引灌漿管,牽引一定距離灌一次漿,距離漿進量、濃度進行統計。同時在工作面下方(或出水口)設簡易堰板定量的稀漿、積水或者向其它煤(巖)體滲水,應根據情況分析、探進行疏排。疏排方法為:在輔助運輸巷設點疏放,為防止意外潰漿,灌漿泥水比根據泥漿輸送距離、煤層傾角、灌漿方式及灌漿材礦井火災發生的地點不同,滅火的方式也不同,按《煤礦安全規程》要求,編制專門設計,同時生產中應制定安全計劃、措施、管理制度、作業規程等,因此具體的滅火方法應針對不同的發火形式、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氮氣防火必須有能連續不斷地監硐室、采煤工作面、水泵房、皮帶機頭、機尾等地點安裝電話機可以傳感器(GWD100)12個,風速傳感器(GFW15)9個,負壓傳感器的法規、政策要求。必須建立礦井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并認真貫徹執2、配備專職的瓦檢、測塵、測風人員,對礦井瓦斯、粉塵和通風動態變化進行監測、檢查及時撐握瓦斯、粉塵和通風變化情況。避3、采、掘進工作面供給足夠的新鮮風量,使瓦斯濃度達6、嚴格火工放炮管理工作,防止爆炸中出現火焰引爆瓦斯、粉2、回采工作面采用后退式開采,回采完畢,應立即封閉8、井下設消防材料庫,各機電硐室、車場及采掘工作面附近巷道等得均設置滅火器材,同時加強井下電氣和高壓線網的管理和維9、在井底車場、變電所及水泵房通道內設置防火柵欄門等安全灑阻化劑壓注凝膠為主,以均壓技術、灌漿、堵漏為輔的綜合防滅火化鈣(CaCl2)、氯化鎂(MgCl2)、氯化鋅(設計采用噴灑系統,在工作面回風順槽設一硐室,用砂漿砌筑凝膠材料選用無毒無害,對井下設備無腐蝕,對環境無污染;滲而成。其凝膠配方、促凝時間和壓注量;根據使用地點,防滅火范圍和輸送遠近,確定成膠時間和壓注量,通過改變配方濃度、促凝劑用合,大流量地壓注膠體泥漿,快速撲滅大面積礦井火災。該壓注機注促凝劑、增強劑和水),攪拌后通過注膠管路或鉆孔將溶液輸送到需促凝劑供水管供水管定量配比器攪拌器壓力表火4、礦井范圍內的地面塌陷坑必須及時回填,以防止向3、井下煤倉及溜煤眼應保持一定的存煤,不得放空,不得兼作6、采掘工作面放炮后、攉煤、裝碴時,煤倉口,溜煤眼口及其8、加強對接觸煤塵、巖塵工人的個體防護,如配帶防2、正確、有效地使用好各種礦山壓力觀測儀表和4、采煤工作面開幫后要及時移架支護,減小頂板暴露面積,對6、掘進工作面要及時支護,使控頂距符合規定,質5、每次降大到暴雨時或降雨后,及時觀測井6、井下水泵房通道設防水密閉門,水倉定期清理,水泵隨時維7、井下電纜選用阻燃型礦用橡套電纜,電纜連接機構,只有停電后外殼才能打開,外殼不閉合送不上電;對于那些無信號、監控、通信和手持式電氣設備),除了采用手柄絕緣外,還采設計按《煤炭工業煤礦設計規定》配備礦山救護小隊,并按《煤礦救護規程》要求配備礦山救護小隊設備及救護隊指揮員的救護裝名稱名稱采區走向長度采區傾向長度采區面積采區工業儲量采區可采儲量采區生產能力采區服務年限采區開拓方式指標8004480048.145.39平巷單位mmm2a序號12345678備注9采區上、下山名稱材料、回風上山10采區開拓準備工程量m12煤層平均厚度m5.513煤的容重t/m31.311414煤的灰分%15煤的自燃發火期月3-616煤塵爆炸性易爆炸17瓦斯等級瓦斯礦井18煤層瓦斯絕對涌出量m3/t0.6019煤層瓦斯相對涌出量m3/min2.3120采煤方法小階段放頂煤21準備巷道支護方式錨網支護22回采工作面頂板管理方法自行垮落24采區設計工作面個數個825采區正常涌水量m3/h0.0226采區最大涌水量m3/h0.427突水系數Mpa/m不同煤層、含28安全隔水層厚度m水層分別敘29受水威脅程度述30采區水倉容量m320031泵房排水泵型號32泵房排水泵數量臺2用、檢修泵33水泵排水能力m3/h34主運輸設備型號、數量35輔助運輸設備型號、數量本礦井下井最大件(也為最重件)為蓄電池電機車,重量為2500kg,外形尺寸為(長×寬×高)副井操車方式采用人推礦車進入罐籠,罐籠內設有阻車器。井根據提升設備選型情況和《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副井提升機,電控設備選用變頻提升,電控設備具備防過卷、過速、過負荷和欠電絞車房,該裝置信號與通信合為一體,同時發出聲光信號,并具有數聯鎖功能:罐籠到位并發出停車信號,安全門才能打開;安全門未關閉時,發不出開車信號;安全門關閉后才能發出開車信號;發出開車阻車器和提升信號系統聯鎖:罐籠未到位,放器;搖臺未抬起,阻車器未關閉,發不出開車信號。副立井井口和井底使用的罐座,對罐座設置有閉鎖裝置,罐座未打開,發不出開車信采用風機葉輪反轉的反風系統反風。反風量達至正常供風量的量為454m3/d。目前礦井水文地質屬于簡單類型,正常涌水量為排水管路敷設二趟ф70的無縫鋼管。管路全部采用法蘭連接。第一章項目摘要.錯誤!未定義書簽。第二章項目建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錯誤!未定義書簽。第三章項目建設的基礎條件.錯誤!未定義書簽。第五章沼氣工程工藝設計.錯誤!未定義書簽。第九章安全、節能及消防.錯誤!未定義書簽。第十章主要構(建)筑物、設備的設計參數錯誤!未定義書簽。第十一章投資概算和資金籌措.錯誤!未定義書簽。第十二章項目實施進度和投招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