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煤礦礦井防治水工作制度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強化基礎管理,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力度,防止重大水害事故發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以下簡稱《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規程》、《煤礦防治水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及《關于加強煤礦水害防治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總煤礦【2006】98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要求,結合礦井水害實際情況,特制定煤礦《礦井防治水工作制度》(以下簡稱《制度》),本《制度》是礦井防治水工作的依據。第二條煤礦成立礦井防治水工作領導小組。設置專門防治水機構,配備2—3名防治水技術人員,負責日常防治水工作和檢查防治水工程進度,解決防治水工作中的問題。第三條煤礦要籌措足夠的防治水工程資金,確保防治水工作按計劃實施。礦井防治水資金,實行專款專用。第四條防治水機構必須依據《規定》的要求,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礦區(井)水文地質補充調查、勘探和觀測工作。查明礦井的各種充水因素,分析研究地下水動態變化規律,確定礦井的水文地質類型,為防治水工作提供技術依據。要結合礦區(井)水文地質特征,組織編制防治水規劃、總體設計和單項工程設計。根據生產計劃的安排,提供水情資料和各種水害預報。第五條礦井應根據不同水害類型,配備相應防治水設備和設施,建立專門的探放水作業隊伍,以滿足防治水工作的需要。第六條復雜、極復雜類型礦井的水文地質工作(一)建立井上下水文動態監測系統,健全觀測制度,定期觀測水位、水壓、水溫、水質和礦井涌水量。正常情況下,井上下鉆孔水位或水壓每月觀測2次(每月15、30日左右),配備水位自記遙測系統的礦井,每月觀測3次(每月10、20、30日左右);礦井涌水量每月觀測3次(每月10、20、30日左右),特殊情況加密或按單項工程設計要求觀測。(二)結合礦井生產安排,每月底對下月采掘頭面要進行一次水患分析排查,并與當月水患排查工作總結一并報公司審查。(三)結合礦井生產安排有計劃地開展以井下為主的物探、鉆探和化探等工作,探明充水因素。(四)對老塘、老巷積水和封閉不良鉆孔進行調查分析,及時提出水患預報和探放水方案。(五)編制及修改必備的礦井水文地質圖紙資料。(六)結合礦井水文地質條件,開展防治水技術研究,為探索防治途徑積累資料。第七條相鄰開采的礦井,每年應調查、收集和核對鄰礦開采資料,并在本礦礦圖上標出,對存在威脅礦井安全的水患問題必須提出處理意見,并上報公司主管部門。第八條礦井要建立健全防治水工作制度,加強礦井防治水工作的管理,加強礦井防治水工程的監督檢查。每季度進行一次地測防治水工作檢查,每年度召開一次防治水工作專題會議,每年組織1~2次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第九條礦井防治水工作在公司的指導和監督下開展。防治水工作要有中長期規劃、年度防治水計劃、防治水專項設計和技術安全措施、總結報告,做到有計劃、有設計、有措施、有成效,要積極推廣和應用新技術、新方法、新手段、新經驗和新儀器。第二章地面防治水第十條礦井要查清礦區范圍內地面塌陷范圍、積水面積和深度,掌握歷年降雨量和最高洪水位資料,必要時設站觀測水位變化。每年雨季前必須對礦區范圍內地表水系、工廣排水系統、高低壓供電線路、礦區通訊系統等進行一次檢查,保證疏排水、供電及通訊系統暢通。第十一條礦井要掌握礦井井口和工業廣場標高。掌握礦井綜合疏水能力、防洪防汛材料的儲備品種數量、防汛搶險隊伍的組織落實情況。公司在每年汛期到來之間對各礦進行一次防汛全面檢查。第十二條工業廣場內或塌陷區內的積水在可能侵入井下時,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措施,防止倒滲井下。第十三條使用中的觀測孔孔口必須加蓋封存,報廢鉆孔必須及時封孔,防止地表水或含水層水沿鉆孔灌入井下。觀測孔、注漿孔、電纜孔,與井下或者含水層相通的鉆孔,其孔口管應當高出當地最高洪水位。第三章井下防治水第十四條當可采煤層露頭被松散層特別是被厚松散層覆蓋時,對影響開采范圍內的松散層厚度、結構、含隔水層特征、水位、水量和水質以及基巖面起伏變化等情況都要查清,否則應進行水文地質補充勘探。第十五條松散層防水煤柱合理留設的規定(一)當松散層底部為穩定的粘性土隔水層,且厚度大于采厚的5倍以上時,可留設防塌煤巖柱進行開采,即允許冒落帶頂點接近該層底界面。(二)當松散層底部為弱含水層、可疏干的含水層,或有穩定粘性隔水層,且厚度在3-5倍的采厚時,可留設防砂煤巖柱進行開采,即允許導水裂隙帶頂點波及松散層,但不允許冒落帶接近該層底部。設計時應考慮基巖風化帶的含水、隔水及導水性。(三)當松散層底部無穩定的粘土隔水層,且松散層為中等以上富水性的含水層或無疏降條件的各類含水層時,應留設防水煤巖柱進行開采,即不允許導水裂隙帶頂界波及水體。設計時應將基巖風化帶的含水、隔水及導水性一并考慮。(四)水體下采煤的安全煤巖柱留設及計算依據應按《建筑、水體、鐵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設與壓煤開采規程》(簡稱“三下開采規程”)附錄六的規定留設。(五)在松散層下開采且需進一步確定防水煤巖柱合理留設的礦井,安全煤巖柱留設必須進行試驗研究,經公司審查后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經審批的松散層安全煤巖柱,必須嚴格執行,未經批準前仍按原設計安全煤巖柱執行。第十六條臨近防水煤巖柱開采所進行的采掘工作,必須遵守以下原則:(一)回采前,必須查明在采區范圍內有無高角度斷層,以防止斷層導水或沿斷層帶抽冒;必須查明開采范圍頂板巖性結構及基巖風化帶風化程度、深度、富水性、隔水性等。采煤方法必須有效控制采高和防止抽冒的措施,以防止“兩帶”值增大,造成基巖風化帶導水。(二)開采緩傾斜煤層時,上下分層同一位置的回采間隔時間不得少于4-6個月,堅硬巖性頂板則間隔時間應適應延長。(三)堅持做好井上、井下的水文地質觀測,隨時核查防水煤柱的實際尺寸,發現問題應立即匯報,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第十七條凡具有煤層頂底板砂巖(巖漿巖)裂隙水害的礦井,都要開展水害防治工作。采區或工作面采掘前應分析裂隙含水層的巖性特征、斷層及裂隙發育規律、富水性及水質情況,預測正常和最大涌水量,收集和分析相鄰礦井或采、掘工作面砂巖裂隙水賦水特征及突水資料,指導采掘生產。第十八條凡開采有頂、底板砂巖裂隙水害的煤層,在采區設計時應考慮布設軌道巷,聯絡眼應布設在機巷低洼處。未布置軌道巷的工作面,應完善排水系統。第十九條當回采工作面頂板上30~40米或底板下15米范圍內分布有砂巖含水層,采前必須采取超前探查或疏放措施。第二十條進行疏水降壓含水層改造應符合下列規定:(一)有專門的施工設計,其設計由煤礦企業總工程師組織審查批準;(二)預計最大涌水量;(三)建立能保證排出最大涌水量的排水系統;(四)做好鉆孔超前探水和放水降壓工作;(五)做好井上下水位、水壓、涌水量的觀測工作;(六)取芯孔兩個鉆場不少于一個鉆孔;(七)效果驗證孔不少于總數的10%。煤礦礦井探放水管理制度一、目的為了貫徹執行新版《煤礦安全規程》、《煤礦防治水規定》及公司的探放水相關要求,以便查清所掘進區域內的積水、采空區、陷落柱、褶曲、斷層等地質構造。杜絕礦井重大水害事故的發生,保障職工安全,特制定AA煤礦礦井探放水管理制度。二、超前探放水原則本礦井嚴格按照“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通過“物探先行、鉆探驗證”進行井下探放水。三、探放水設計與施工1、物探礦井所有采掘工作面在施工前必須采用物探手段探明采掘前方是否存在異常,本礦井采用物探設備為西安博深礦用設備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YTD400(A)礦井全方位探測儀。儀器有效超前探測距離100m,判斷超前區域是否存在構造、存水異常等,物探施工主要以技術科地質技術人員為主,各工區輔助施工。物探施工完畢后,技術人員根據采集的原始數據進行分析,編制《全方位探測儀超前探測分析報告》并報審、發相關單位。施工單位根據報告要求是否進行鉆探驗證(附物探成果圖)。2、鉆探礦井采掘工作面在進行物探工程之后,施工單位根據技術科提供的《全方位探測儀超前探測分析報告》要求施工。若報告中有效超前探測區域未發現異常,采掘頭面可以正常生產施工,若報告中有效超前探測區域發現異常,則根據報告要求,采掘頭面必須停工打鉆驗證。施工單位按照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中的探放水設計方案與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光纖通訊供貨合同范本
- 2025二手房購房合同模板
- 學校聘用清潔工勞動協議
- 污水處理廠施工合同
- 多間店面出租合同
- 個人股份轉讓協議書
- 多媒體發布廣告合同
- 學校委托保潔公司托管合同
- 2025私人借款合同模板
- 2025設備租賃合同(1)設備租賃合同
- 2025年江蘇省安全員C證(專職安全員)考試題庫
- 《上海金茂大廈》課件
- 2025年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打造具有競爭力的農行合規文化品牌
- 第三章-公安情報工作研究
- 寧德時代供應商申請入庫教程
- 網絡與信息安全專業國家技能人才培養工學一體化課程設置方案
- 大模型關鍵技術與應用
- Unit+6+The+power+of+plants+大單元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 《動感單車式健身發電裝置結構設計》開題報告文獻綜述3800字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