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課時作業 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課時作業 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課時作業 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課時作業 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課時作業 高一上學期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課時作業一、選擇題1.北宋時,東京汴河兩岸出現了大量“行市”,這種商業模式逐漸得到了朝廷的認可。官府為了盈收,也參與到商業競爭中,如開設果子行、面行、肉行等。這說明北宋()A.打破坊市時空限制 B.朝廷開展商品專賣C.城市經濟功能增強 D.改變重農抑商政策2.寧波舊稱明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取“海定則波寧”之義改稱寧波,是大運河南端出海口、“海上絲綢之路”東方始發港。下列有關“寧波”的表述,正確的是()A.唐朝開辟了由明州前往日本和朝鮮的航路B.宋朝設市舶司管理明州港進出的海外貿易C.馬可·波羅從明州出發經海路回到威尼斯D.鄭和從寧波港出發經海路到達非洲東海岸3.從下面一幅地圖中能提取的有效信息是該時期()A.長途貿易發展迅猛 B.海外貿易異常繁榮C.南北經濟差距擴大 D.水、陸交通都發達4.宋代農書眾多,記錄了大量適宜于水田勞作的覆蓋土壤改良、除水改良、工程改良等多種新技術門類;記錄了優質良種占城稻的引進和推廣以及稻麥復種制等新技術。這體現了()A.南方經濟的優勢地位不斷增強 B.農業勞作方式發生轉變C.南北方農業經濟交流不斷加強 D.南稻北粟格局已經出現5.有學者認為,宋代的識字率相對較高。真定府的一處摩崖石刻顯示,山區牧羊人也有能讀會寫者;南方農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讀者十家而五六”,邵武軍的許多村落“皆聚徒教授”。這一現象表明當時()A.書院制度日趨完備 B.雕版印刷相當普及C.崇文興教漸成風尚 D.文化重心已經南移6.蒙古西征時,許多漢族醫生被帶到中亞、西亞和歐洲,他們將中國的醫術西傳。不少高明的色目人醫師,也隨蒙古汗、王公東來,通過他們,阿拉伯地區各種醫學要籍流傳到東亞。由此可見,蒙古西征()A.引發了大規模民族遷徙 B.增進了中歐友好關系C.促進了地域間思想解放 D.推動了中外文化交流7.南宋初年,由于養蠶頓盛,桑葉提價數倍,刺激了民間種桑,太湖流域出現了許多種桑大戶。當時放棄育種工序,直接從市場上購買現成的蠶種的,就是“絲戶”,而專營蠶種者,則成為“蠶種戶”。這可用以佐證當時太湖流域()A.農業生產的專業化程度增強 B.耕織分離的傾向加強C.商業市場分工逐漸趨于細化 D.生產集約化程度降低8.北宋初年,宋太祖詔令兩浙、福建等地政府推廣種植原產自淮北等地的粟、麥等作物;江北諸州則在水源較為豐富的地區加種粳稻,實現了稻麥一年兩熟。這表明當時()A.政府著重緩解民生問題 B.南北經濟格局逐漸平衡C.農業管理注重休養生息 D.南北方農作物交流頻繁9.朱熹在任提舉兩浙東路常平茶鹽公使時,曾六次“昧死奏聞”臺州知府唐仲友“私收鹽稅”“貪污淫虐”等違法犯罪行為。然而,只因唐仲友與當朝宰相王淮為姻親,結果他僅被暫時降職了事,而且不久后又易地升官。據此可見,南宋時期()A.權貴勾結成風 B.政治人治色彩濃厚C.理學影響有限 D.推行重文抑武政策10.匣缽(燒制陶瓷的一種耐火容器),可將火焰與坯件隔離,防止氣體和有害物質污損胚體和釉面,減少了粘釉、火刺、變形等缺陷。如唐朝越窯因在制瓷時使用了匣缽,其青瓷制品器形端正、器壁減薄、釉面更為晶瑩光潤;宋代通過匣缽使建盞避免了與明火接觸,使其變幻莫測的釉面更加豐富多彩。這體現出()A.民營手工業超過官營手工業B.商品經濟推動了制瓷工藝的改進C.技術創新推動了手工業發展D.政府對制瓷工藝的要求日益提高11.《宋代經濟史》的數據說:“北宋皇祐治平年間,商稅比重不過40%左右,及南宋紹興、乾道之交,僅茶鹽榷貨一項即占49%,連同經制錢、總制錢,非農業稅達79%。而至淳熙、紹熙年間,茶、鹽酒等坑冶榷貨已達56%,加上經制錢、總制錢、月樁錢,非農業?稅更達84.7%。”下列選項對材料現象解讀準確的是()A.政府賦稅收入持續增加 B.商品經濟占據主導地位C.與民爭利埋下危機禍根 D.政府放棄重農抑商政策12.據史書記載,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京西轉運使程能上言:“諸州戶供官役素無等第,望品定為九等,著於籍,以上四等量輕重給役,馀五等免之,后有貧富,隨所升降。望令本路施行,俟稍便宜,即頒於天下。”“詔令轉送使躬裁定之。”由此可知()A.百姓按照等第繳錢由政府募人代役B.評定等第一旦登記在戶將不再改變C.賦予行政長官轉運使較大的自主權D.允許京西路實行按評定等第服官役二、非選擇題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為吸引外商來華,宋太宗曾“遣內侍八人,赍敕書金帛,分四綱,各往諸國勾招進奉”。當時大型遠洋海船貿易范圍已拓展至亞洲的大部分地區及歐洲、非洲的部分地區。對來到中國的外商,宋廷照顧得很周到,使其能安心往來貿易。海外貿易稅在國家財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宋高宗說:“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當,所得動以百萬計。”——據王偉超《試論宋代經濟的三駕馬車》材料二宋元時期是古代中國海外貿易的高峰,宋朝的發展最為突出。宋朝徹底完成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海外貿易直接面對富庶的中國沿海。航海、造船技術的發展與完備提供了現實的可能。宋朝的造船技術世界第一,造船能力和航海技術的發展,大大擴展了宋朝商人的貿易范圍。——據代謙、高雅婷《刀鋒上的商業革命》(1)指出宋代海外貿易繁榮的主要表現。(2)簡要說明宋朝海外貿易發達的原因。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黃道婆(1245—1330年)元代棉紡織家。松江府烏泥涇鎮(今上海市華涇鎮)人。出身貧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壓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島),以道觀為家,勞動、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并學會運用制棉工具和織崖州被的方法。元代元貞年間(1295—1296)重返故鄉,在松江府以東的烏泥涇鎮,教人制棉,傳授和推廣“捍(攪車,即軋棉機)、彈(彈棉弓)、紡(紡車)、織(織機)之具和“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織造技術。她所織的被褥巾帶,其上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粲然若寫”。由于烏泥涇和松江一帶人民迅速掌握了先進的織造技術,一時“烏泥涇被不脛而走,廣傳于大江南北”。當時的太倉、上海等縣都加以仿效。棉紡織品五光十色,呈現了空前盛況。黃道婆去世以后,松江府曾成為全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稱。松江人民感念她的恩德,在黃道婆的故鄉烏泥涇,至今還傳頌著:“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二只筒子二匹布”的歌謠。——據羊中興等著《黃道婆評傳》(1)根據材料,概括黃道婆改革棉紡織技術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黃道婆的歷史功績。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據《瓊州府志·地理志》記載:“海南史志河渠、水利,其來久矣。瓊自唐以前,水利無可考"。由于"海南自古無戰場。靖康之變,中原紛擾幾三十年,此郡獨不見兵革"。宋元時期大陸移民一再大量遷入海南,宋代海南的大陸移民從唐代的七萬增加到十萬,促使海南水利建設從宋元時代開始邁出較大的一步。——摘編自王冬梅《試論宋元時期海南水利建設與農業開發》材料二表1是史書中關于宋元時期海南水利興修的相關記載。工程名稱修建者記載瓊山度靈塘瓊州知州李易(宋)《宋史·河渠志》中提到“州南五里有度靈塘,開修渠堰,溉水田三百余頃,居民賴之”洪口溪萬安知軍賀賈(元)《道光廣東通志》中記載:“元大德二年(1298年),知萬安軍達魯花赤賀費導踢容河,知軍捐俸助,萬寧縣民吳顯昌鑿洪口,導河水至小海,設陵十三所開溝十八條,灌田七千余畝”義豐堤閘學正張宜舉(元)《萬歷廣東通志·瓊州府》中記載:“其間義豐、遵化、半好等處,民田往因洪水沖決,陵谷變遷,難以稼稿。“提橋車閘,修制有方,七年之內,方始成效。凡通水利一十八處,成熟田者凡十萬余頃”湳丹壩黎族酋長陳薦觀(元)《正德瓊臺志》中記載:“有水泛流。元末,酋長陳薦觀疏通,泄于大江”密澤陂炯主王觀泰(元)《萬歷瓊州府志》中記截:“近龍滾江,元末,炯主王觀泰集眾筑壩以防,又墾荒原數頃”(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元時期海南島水利興修發展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元時期海南島水利興修發展的影響。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2.【答案】B3.【答案】C4.【答案】A5.【答案】C6.【答案】D7.【答案】C8.【答案】A9.【答案】B10.【答案】C11.【答案】C12.【答案】D13.【答案】(1)海外貿易范圍廣(海外貿易興盛);外貿收入是政府財政重要來源。(2)政府重視;經濟繁.榮;經濟重心南移完成;造船和航海術先進14.【答案】(1)特點:結合傳統織造工藝;改良棉種和棉紡工具;融入民族特色形成獨特風格。(2)作用:改進了棉紡織技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