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環境保護措施_第1頁
公路工程環境保護措施_第2頁
公路工程環境保護措施_第3頁
公路工程環境保護措施_第4頁
公路工程環境保護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路改建工程田橋至檀林段一標二工區環境保護措施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環境保護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說明1、編制目的為保有證施工環境污染控制有效,工程綠化完善美觀,水保措施到位,建成一流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高速公路,結合我部工程施工特點,在施工中堅決落實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和國家、四川地方上有關的環保法規、標準;貫徹“預防為主、建設與保護并重”原則;采取國際先進的環保技術和嚴格的施工期環保管理措施,切實落實《環境影響報告書》、《水土保持方案》及批復意見提出的各項環保要求,特制定本應方案。2、編制依據⑴建設單位的管理辦法、控制體系及主要標準、實施細則。⑵設計文件。⑶達州至萬州高速公路項目施工土建標施工組織設計文件。⑷施工承包合同。⑸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管理條例、水土保持法、水法、噪聲污染、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相關法規條文。3、適用范圍適用范圍為本項目工程的設計范圍,含主體工程、臨時工程的施工場地、施工營地、施工便道、取棄土場、砂石料場幾儲存場、以及臨近受影響的范圍。二、工程概況項目所在區域屬亞熱帶溫暖濕潤氣候區,具有冬暖、春旱、夏熱、秋涼,降水充沛的特點。參考地方:達縣。多年平均氣溫16~17℃間,七月最高,一月最低,極端最高氣溫42.3℃,極端最低氣溫為-4.7℃。多年平均降雨量1190mm左右,且多集中在5~9月五個月,占年降雨量的75%。春季雨量小,降雨日數少,夏季雨量多,強度大,秋冬季降雨日數多,而雨量不大的特點。相對濕度多年平均值為80%。冰雪少見。風向受大巴山影響,多為東北風,平均風力1.6~2.1級,最大達8級。甘壩咀大橋跨越新寧河,路線經過區域河流為長江水系,屬長江支流渠江水域。渠江與區外合川匯入嘉陵江,在渠縣上分為兩支,西支為巴河、東支為州河。州河發源于大巴山南麓,在宣漢由前河、后河相匯稱為州河,沿途納入明月江、銅堡河等。地下水的賦存與分布,主要受地質構造,地貌、巖性、氣候和古地貌條件的控制,根據賦存條件和水理特征,測區主要分布松散巖類孔隙水、碳酸鹽巖類裂隙溶洞水、基巖裂隙水。據現場對州河、明月江等地表水和松散層孔隙潛水、基巖裂隙水及鉆孔中采樣試驗結果看,對混凝土無侵蝕作用。三、環境保護方針及目標1環保方針:以人為本遵紀守法節能降耗預防污染持續改進造福人類2環保目標遵守國家、交通部、地方政府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嚴格執行GB/T2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實施環境保護目標,合理組織施工活動,不因施工活動使項目施工區及周圍環境質量明顯降低,保護施工區域環境空氣質量、聲環境和區域人群健康。保護生態、綠化環境、改善施工環境。環保目標:在當地環保部門指導下,在施工過程中和工后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環境,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無水土流失現象,無亂堆亂棄土現象,無施工區域外地貌、地形、天然植被被破壞現象,無水源、大氣污染現象,控制噪聲污染。具體指標:確保工程項目合同要求實施兌現率100%;確保環境投訴處理率100%;四、環保組織機構、職責及管理體系1、組織機構為了搞好本工程的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等各項工作,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書記為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環境保護領導小組:環保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項目部綜合部。領導小組職責:⑴、嚴格執行設計文件中對環保、水保的要求以及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切實把環保水保工作落到實處。⑵、負責本項目環保體系的建立健全,成立環保水保領導小組,制定相關管理辦法等。⑶、明確本項目的環境保護目標,并把目標分解落實。⑷、組織召開環保工作會,并定期檢查評比,督促落實環境措施。⑸、組織對進場施工人員進行環保、水保宣傳和教育,提高全員環保、水保意識,增強法制觀念。⑹、及時向地方行政主管部門和監理單位編報結合工程特點的環水保施工措施,主動接受監督檢查⑺、完善各種環水保資料,辦理竣工驗收事宜。2、環保水保職責⑴安全質量環保部職責組織學習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貫徹執行領導小組的指示并督促落實。保持與業主、環境監理及地方環抱部門的聯系,接受監督檢查和指導。負責環保體系標準和有關規章的貫徹落實,確保環保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組織對下檢查和指導工作,深入基層認真調查和收集環境保護好的做法,并在本標段推廣應用。⑵環保工程師職責嚴格執行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當地政府、業主及施工技術細則規定的強制性條款。遵照執行項目部下發的有關環境保護的各項規章和指令,同上級和相關業務部門保持聯系,對下做好環保指導和服務工作。經常深入施工現場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重大問題及時上報。負責環保管理體系在本職權范圍內有效運行。⑶專職環保員的職責對施工區域內的環保工作、管理體系有效運行情況負業務責任。做好對施工人員的宣傳教育,貫徹和執行國家、當地政府、業主的環保規定,以及上級單位的要求。做好環保水保工作的實施、檢查、驗收和獎罰工作。⑷作業隊隊長職責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當地政府、業主及施工技術細則規定的強制性條款。遵照執行項目部下發的環境保護的各項規章和指令,同上級業務部門保持聯系,加強施工環保管理,保證環保管理體系在本隊有效運行。加強對本作業隊施工人員的環保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員環保意識,使人人知道保護環境就是珍愛生命。對本作業區域內的環保及水土保持工作負全責。3、環保水保工作原則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工作原則見下表。序號工作原則原則具體內容1依法行事遵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嚴格執行ISO14000《環境保護體系》,并按照招標文件規定,做好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工作,接受國家和地方政府對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的監督檢查2三同時工程施工中,認真貫徹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工作同正式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交驗。3同一尺度把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工作與工程質量、安全、進度放在同等位置管理;環保水保工程質量標準同工程質量標準放在同一尺度來驗收。4一把手負責由項目經理擔任環保水保領導小組組長。作為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的第一管理者,對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工作負總責。5預案在先工程開工前,預先制定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方案,報經當地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管理部門批準,并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備案。4、環境保證體系貫徹執行《環境管理體系-規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1-1996),針對工程及環境特點,從人、機、料、法、環、測六個方面,建立完整的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保證體系圖,保證環境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保證體系圖見下頁:環境保護及水土保證體系框圖接受管理接受管理執行環保法規,綜合辦公室物資部試驗室落實到個人分解到工序,檢查、管理積極配合上級部門及時反饋環保信息染,提高綜合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指定設備、物資防治措施監督、檢測環保效果制定環保方案和措施對照檢查、監督落實協助監督環保方案和措施的落實密切與當地環保部門聯系貫徹執行環保法規文件制訂環保目標責任制和監督管理方法安質部施工環保、水土保持體系制度保證施工保證工區長作業班組安質部組織保證項目部主任財務部物資設備部綜合辦公室試驗室副主任總工程師5、環保水保程序環境管理的程序及監察計劃按以下流程圖進行:五、環保水保措施1、環保、水保組織措施成立環保協調領導小組。設立安全質量環保部,配專職環保、水保管理人員,分級管理,負責檢查、監督各環節環保和水保工作的落實。環保協調領導小組的工作內容是在施工過程中,有計劃地保護和改善環境,預防環境質量惡化,制定環保、水土保持措施,控制環境污染,減少和消除有害物質進入環境,創造適宜的勞動和生活環境,保護自然生態和人身健康的和諧發展。加強對作業隊的教育和管理,使人人心中都明確環保工作的重大意義,積極主動的參與環保和水土保持工作,自覺遵守環保的各項規章制度。提高全員的環保、水保意識,加強監督管理。主動接受地方管理部門的監督與指導。2、環保、水保的制度措施建立健全施工過程中的環境管理體系和各項環境管理規章制度。運用技術的、管理的手段及其他制度措施,對污染源進行監督管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改善環境質量。3、環保、水保的管理制度建立環保、水保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內容有:組織對污染源進行調查,弄清楚和掌握污染狀況,建立污染源檔案,定期開展環境監測。編制環境保護的規劃和計劃,納入施工生產中。制定符合環境要求并便于考核的污染物排放指標、環境設施運轉指標、綠化指標等,與施工生產一樣考核。加大環保的投資,對污染源的治理從資金上給予保證。加強環保管理,采用防治污染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開展綠化工作,及時恢復已完工程的植被,控制新的污染源。加強環境檢測工作,對污染物的排放要定期進行檢測,以控制污染物達到排放標準。經常檢查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環保教育技術培訓,將環保納入勞動競賽活動中,推動環境保護工作。4、環保、水保責任制度建立環保、水保責任制度。明確各級、各部門在環保水保工作中的職責分工,形成環保水保工作的責任體系。5、環保、水保檢查制度建立環境保護檢查制度。環保工作的檢查由環保水保部門牽頭實施,由工程部、物資部、試驗室人員配合。檢查要有明確的檢查內容、檢查方法、檢查周期頻率及檢查人員。檢查要有記錄、有總結,有污染物超標排放的限定整改措施和跟蹤整改報告。環境保護檢查制度表見下表檢查項目檢查內容檢查方法檢查頻率檢查人員大氣環境粉塵的濃度及含量是否超標儀器檢測每周檢測環保管理人員固體廢棄物施工、生活垃圾是否固定分類存放觀測每周一次環保管理人員廢水排放是否達到Ⅱ級水質排放標準水質分析儀器檢測每周一次試驗人員噪聲與振動聲級是否超標儀器檢測每工班一次環保管理人員飲用水水質是否達到飲用水標準送地方防疫部門檢測每月一次環保管理人員植被綠化已完成的工程是否恢復植被觀測每一單項工程完工后環保管理人員、工程部門六、工程環保分析1、本工程可能對環境有影響的因素分析⑴投入施工的各種車輛、工具;⑵臨時設施的修建;⑶生活廢棄、污水、垃圾等;⑷鉆孔樁施工泥漿;⑸打孔、運輸作業揚塵;⑹施工作業噪聲等⑺各種施工過程中的剩余材料、廢棄材料及隧道棄碴;⑻工地用餐的生活垃圾;⑼工程完后臨時設施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⑽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⑾施工工作中可能產生不良地質及腐蝕水質等;2、環境保護管理計劃⑴項目部通過對本工程可能影響環境的因數的具體分析,制定應對措施,制定環境保護管理方法和實施細則,編制環境管理計劃。⑵項目部在工程施工中貫徹執行環境管理計劃,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環保措施,定期、不定期進行環境監察,執行階段性環保檢查評審,并持續改進,確保符合國家地方及建設方的有關環境法規條例的要求。將施工中對環境的影響減至最小,保護生態環境,為沿線居民保持良好的生活環境。環保控制管理內容如下:①環保培訓②配置環保設備③施工工藝改進④工程中環境控制,包括:施工現場的環境控制和臨時駐地的環境控制;⑤定期、不定期環境監察;⑥階段性的環境保護檢查評審及持續改進;⑦環保文件、資料及環境監察記錄管理;七、環保水保的治理措施1、避免廢水、泥漿排放的措施施工現場臨時食堂,污水排放時設置簡易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工地臨時廁所化糞池采取防滲措施,采取水沖式廁所,并灑藥進行防蠅滅蛆措施,化學用品、外加劑妥善保管、庫內存放。施工中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保護飲用水源不受施工活動的污染。加強施工材料的管理,嚴禁石料、油料等堆放在河流、溝槽邊,材料應集中堆放,用磚砌圍起來,并遠離水源,避免堵塞河床引起對水質的不利影響。拌合場應設置圍墻,避免材料被雨水沖刷流失,特別是隧道口路段和甘壩咀大橋,必須防止材料隨地表徑流流入魚塘和河流,造成污染。施工廢水、泥漿、生活污水必須采用沉淀池等辦法經沉淀處理合格后方能排放,未經檢測合格不得直接排放到河流、溝渠中,施工污染清洗集料或含有油污的廢水采取集油池的方式處理。施工營地和施工現場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應集中堆放在有防雨棚和地表經過硬化處理的臨時垃圾池內,并定期統一清運。施工中的有毒有害的危險品,實行專人管理,嚴防泄漏。完工后及時清理場地,做到工完、料凈、場清,不給周圍環境遺留工程垃圾。2、避免施工生活垃圾等廢棄物排放的措施保護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及時處理施工垃圾、生活垃圾等廢棄物,將廢棄物運至當地環保部門同意的指定地點棄置,并注意避免阻塞水流和污染水源。無法運走的,進行填埋等無害化處理。在施工區和生活區設置足夠的臨時衛生設施,定期清掃處理。3、避免廢油排放措施優先安排電動機械施工,對柴油機械、車輛安裝防漏油設施,對機殼進行覆蓋圍護,避免在車輛停放、維修時漏油污染。4、避免揚塵及有害氣體的措施主要施工場地進行硬化處理,施工便道定期壓實地面。對施工場地、施工便道經常灑水,減少揚塵對周圍環境的污染。裝卸有粉塵的材料時,采取灑水濕潤或遮蓋,防止沿途撒漏和揚塵。工地的鍋爐等設置除塵裝置,并盡量采取電熱水器,大灶選用消煙節能回風爐灶,使煙塵漿至允許排放范圍。施工現場道路指定專人定期灑水清掃,形成制度,防止道路揚塵。車輛開出工地做到不帶泥砂,基本做到不灑土、不揚塵。禁止在施工現場焚燒油氈、橡膠、塑料、皮革、各種包裝物等廢棄物品以及其他會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物質。機動車安裝減少尾氣排放的裝置,攪拌站封閉嚴密,并在進料倉上方安裝除塵裝置;拆除舊建筑物時進行灑水,防止揚塵。5、施工噪聲控制措施隧道的掘進一般采用鉆爆施工,但是爆破能量產生較大的振動波,并且產生有毒的煙塵廢棄。在對振動敏感的建筑物附近開挖隧道時應采取減振措施,應采用小藥量的光面爆破和欲裂爆破,減少振動。洞內的施工機械如空壓機、混凝土拌合機、通風機等應加設隔音罩、隔音墻;爆破施工要限定放炮時間。設置隔聲門,對于爆破所產生的煙塵毒氣應進行處理,以免危害施工人員的健康,可以采用水幕除塵的辦法,還可以在炮眼中封入水,水在爆破瞬間霧化,可以消除煙塵。序號項目具體措施1聲源控制盡量采取用低噪聲設備和工藝代替高噪聲設備與加工工藝。合理布置各種施工工作區和生活區,對空壓機、發電機等主要噪聲源集中規劃,布置在遠離生活區或居民區的偏僻位置,機房的墻體具有盡可能高的隔聲量,必要時也可采取障壁防噪。2傳播途徑控制吸聲:利用吸聲材料或由吸聲材料結構形成的共振結構吸收聲能,降低噪聲。隔聲:應用隔聲結構。阻礙噪聲向空間傳播,將接收者與噪聲聲源分隔,隔聲結構包括隔聲室、隔聲罩、隔聲屏等障消聲:利用消聲器阻止傳播,允許氣流通過的消聲降噪是防治空氣動力性噪聲的主要裝置如對空氣壓縮機、內燃機產生的噪聲等減振降噪:對來自振動引起的噪聲,通過降低機構振動減少噪聲,如將阻尼材料涂在振動源上,或改動振動源與其他剛性結構的連接方式等設備選型優先考慮低噪聲產品。改革施工工藝和設備,機械盡可能采用液壓設備,以摩擦壓力代替機械震動降低噪聲,以低噪聲的工藝和設備代替高噪聲的工藝和設備。改進設備的結構或布置方式,將高壓水管、風管等合理布置,正確安裝、固定,減少阻力及沖擊振動,也可以降低噪聲3接收者防護讓處于噪聲環境下的人員使用耳塞、耳罩等防護用品,減少相關人員在噪聲環境中暴露的時間,以減輕噪聲對人體的危害4嚴格控制人為噪聲進入施工現場不得高聲叫喊、無故甩打模板、限制高聲音喇叭的使用,最大限度的減少噪聲擾民。出入場地的機械、車輛做到少鳴笛,不急剎車;加強設備維修,定時保養潤滑;對機械正確操作,使機械噪聲維持其最低聲級水平。5控制強噪聲作業時間凡在人口稠密區進行強噪聲作業時,必須嚴格限制作業時間,一般晚上10點到次日早上6點之間停止強噪聲作業,特殊情況下進行晝夜施工時,采取降低噪聲措施,出安民告示,求得群眾諒解。施工組織采取三班制作業,使工人每個工作日實際接觸噪聲的時間符合國家衛生部和勞動總局頒發的允許工人日接觸噪聲時間標準的規定。6、防護和排水工程路基邊坡完成后,做好防護工程,防止水土流失,減少植被破壞。特別是擋護工程、噴播植被防護工程項目及早實施,這對水土保持十分重要。路基工程以擋護工程收坡,避免破壞天然植被。八、各主要分項工程的防護措施1、取土、棄土(碴)場的防護:工程設計中對棄土(碴)場采取修筑擋土墻和漿砌排水的工程措施來防護。在棄土(碴)過程中應該先把表層土清理暫存以備棄碴完畢后回填綠化之用。需要強調的是,必須加強和落實填方路段的防護措施,同時確保施工人員不在規劃的棄土(碴)場以外隨意取棄土。2、排水工程的防護邊坡的崩塌、滑坡等現象主要是由于雨水滲透和涌水所致。所以邊坡保護工程,可以說是一項水的治理工程,因此,凡是大面積切割山坡,應在其上方2m以外設置截水溝,避免暴雨來臨時流水從坡頂一些土體的節理和裂隙滲蝕而引起滑坡及泥石流,從而保證排水的暢通和快捷。洞內做好排水工作,反坡開挖的必須設置集水坑,在統一排出隧道,洞內外排水系統相連,便于排水,禁止洞外水流入洞內。3、不良地質和隧道洞內環境保護防護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對不良地質一一處理,消除隱患,為施工期及運營期的安全運營打下良好的基礎。隧道穿越瓦斯底層時,應注意做好通風,并隨時對洞內空氣進行檢測。隧道洞口的施工,結合了洞門地段排水要求,綜合考慮地形和地質條件影響,施工中采取了零開挖,盡量保持原地形的綠色植被坡面,減少邊坡開挖和自然環境的破壞。隧道的防、排水遵循了“防、排、截、堵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達到防水可靠,排水通暢。為保護施工安全及環境保護,洞內的通風量、施工程序、洞內外的排水措施均需嚴格按照設計進行。施工過程中認真落實檢測檢驗工作,建立目標責任制,加強環境管理和環境監理工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或上報協商解決,此外在爆破過程中應采取先進的爆破技術,防止爆破振動對臨邊地質造成影響導致事故的發生。4、橋梁施工防護橋梁施工應采取措施防止石油類污染物排入水體;樁基鉆孔施工產生的泥漿,經沉淀分離后,沉渣外運棄至當地環保部門指定地點,廢水重復利用或用于場地、道路的降塵和綠化,野外施工生活污水要設置污水沉淀池,沉淀處理后用于施工降塵或綠化,施工中產生的廢棄機具、配件、包裝物及各類固態浸油廢物等,應集中收集、封裝,運至垃圾場進行處理或回收利用。九、環保水?;謴痛胧?、棄碴場以及廢物、廢料場環保恢復措施。洞內的棄碴、廢物、廢料必須棄到制定場所存放,棄碴場周圍砌擋墻進行防護,盡量避免破壞農田和林木,沿河或溝渠處做好對河道和溝渠的防護,避免堵塞河道、河渠改變水流方向和抬高水位而淹沒或沖毀農田、房屋等。2、水土保持恢復措施在工程施工前,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修建必要的臨時排水系統,并與永遠的排水系統相連接,確保施工期間始終保持工地良好的排水狀態。對排水系統進行檢查清理,防止排水系統被沖刷和淤積,施工中及時修建截水和排水溝,定期對施工區域內的河道清理,防止因排水不暢造成水土流失。在隧道的邊坡仰坡刷坡完成后,及時進行邊仰坡防護,洞門施工完成后,采用液壓噴播植草恢復坡面的植被,避免坡面遭受沖刷造成水土流失。在對棄碴場使用前,將其表面的種植鏟除,集中堆放保存,作為棄碴完成后的復耕表面用料,對棄碴場盡可能復耕,不能復耕的進行種草、種樹等進行綠化。3、防止和減少水污染的措施施工廢水、生活污水、洞內排水嚴禁直接排入河流中,必須經過集中處理后,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環保標準后方能排放。施工期間,對部分施工物料如水泥、油料、化學品等加強嚴格管理,搭設專門的庫房,做到不被雨水侵害,防止在雨季或暴雨時物料隨雨水徑流排入河道造成污染。4、施工后期的場地、損毀道路恢復措施工程施工完畢后及時對既有的道路和施工便道進行路面清理平整以及綠化,還當地一條合格的道路。在耕地上臨時租用修建的施工道路,施工完畢后及時復耕處理,清除施工道路的碎石碾壓層,對土壤進行有機換填,確保土壤恢復種植土適合農作物生長。施工過程中的廢棄物等,應在工程完工后清除干凈,以免堵塞河道和妨礙交通。工程竣工后,在一個月內拆除工地及四周圍欄、安全防護設施和其它臨時設施,并將工地四周環境清理整潔,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九、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與救援預案1、目的為保有證施工環境污染控制有效,工程綠化完善美觀,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