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地下管網危險源監控系統技術標準TechnicalstandardformonitoringsystemofhazardsourceinundergroundpipenetworkDBJ50/T-309-2018主編單位:重慶市榮冠科技有限公司重慶鋼鐵集團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批準部門;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施行日期:2019年04月01日各區縣(自治縣)城鄉建委,兩江新區、經開區、高新區、萬盛經開現批準《地下管網危險源監控系統技術標準》為我市工程建設推薦性標準,編號為DBJ50/T-309-2018,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2018年12月28日根據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下達2015年度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制定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渝建〔2015〕325號)文件要求,標準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工程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家標準,并在廣泛充分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本標準。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術語和符號;3.監控系統建設;4.監控系統調試;5.監控系統驗收;6.監控系統運維。本標準由重慶市住房與城鄉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重慶市榮冠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在本標準執行過程中,請各單位注意收集資料,總結經驗,并將有關意見和建議反饋給重慶市榮冠科技有限公司(地址:重慶市九龍坡區二郎重慶市留學生創業園A-11,郵編:400039,電話傳真網址:http://www.cqrgkj,com/)。本標準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審查專家:主編單位:重慶市榮冠科技有限公司重慶鋼鐵集團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參編單位:重慶市市政環衛監測中心西南石油大學重慶科技學院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重慶多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梅安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華碩建設有限公司重慶市宏貴建設有限公司重慶對外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建五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重慶新科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重慶建工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建工第七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琨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重慶城建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四川興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四川省斯瑪派普科技有限公司重慶拓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重慶中航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建工第三建設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建工渝遠建筑裝飾有限公司重慶建工第一市政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重慶中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渝發建設有限公司中鐵二十三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建工第二建設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重慶昌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重慶市萬州建筑工程總公司陳映亦劉偉唐理紅陳學洋曹興松唐國順余斌張斌張洪明向法文楊盛王東王永堯田鷹賴文友鄧宏彭秀峰吳崢浩謝吉寧吳帥高峰金錦陽姚紹濤郭孟宅陳陸林何向東劉英明胡培勇鐘明鐘雪劉濤馬泉劉航國海軍郎代志王波(按姓氏筆畫排序)姚加飛蔣世峰 2術語和符號 22.1術語 2 33監控系統建設 53.1系統架構 53.2系統平臺 53.3終端設備 64監控系統調試 84.1系統調試 84.2比對檢測 95監控系統驗收 135.1一般規定 5.2系統平臺驗收 135.3終端設備驗收 6.2系統運行 6.3系統維護 6.4系統維修 6.5運維評估 20附錄A示值誤差比對方法 22附錄B報警誤差比對方法 25附錄C響應時間比對方法 27本標準用詞說明 29引用標準名錄 30條文說明 33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andSymbols 22.1Terms 22.2Symbols 33ConstructionofMonitoringSystem 53.1ArchitectureofSystem 53.2SystemPlatform y……………53.3TerminalEquipment 7………………64DebuggingofMonitoringSystem 84.1DebuggingofSystem 84.2ContrastTest 95AcceptanceofMonitoringSystem 5.1GeneralProvisions 5.2AcceptanceofSystemPlatform 5.3AcceptanceofTerminalEquipment 6OperationsandMaintenanceofMonitoringSystem 176.1GeneralProyisions 176.2OperationsofSystem 6.3MaintenanceofSysten 186.4RepairofSystem 6.5AssesshmentofOperationsandMaintenance 20AppendixAComparisonmethodforerrorofindication AppendixBComparisonmethodforerrorofalarm 25AppendixCComparisonmethodfortimeofresponse 27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29Referencestandardlist 30Descriptionoftheprovisions 331.0.1為規范市政地下管網氣體危險源監控系統的建設與運1.0.2本標準適用于市政地下管網氣體危險源監控系統的建1.0.3市政地下管網氣體危險源監控系統的建設、調試、驗收及運維工作,除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及重慶市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2.1.1地下管網undergroundpipenetwork地下管網是指排水管道、電力通信檢查井、燃氣排水共用溝、2.1.2危險源hazards可能導致人員傷害或疾病、物質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因素。2.1.3一級監控中心primarymonitoringcenter監控系統的最小管理部門,可以對監控系統進行查看、分析2.1.4二級監測中心secondarymonitoringcenter一級監控中心的上級管理部門,可以對監控系統進行查看、2.1.5三級監測中心tertiarymonitoringcenter二級監測中心的上級管理部門,可以對監控系統進行查看、2.1.6采集頭collectionpoint監控系統現場數據采集的最小單位,對監測氣體進行采樣收集的位置。2.1.7檢測范圍rangeofdetection終端設備在檢測條件下能夠測出被測氣體的濃度范圍。2.1.8示值誤差errorofindication在檢測條件下,終端設備用標準氣體校正時,其示值與標準3值之間允許出現的絕對最大誤差值。2.1.9響應時間(t90)timeofresponse在檢測條件下,從檢測頭接觸被測氣體至達到穩定示值的時間。通常,讀取達到穩定示值90%的時間作為響應時間。2.1.10報警設定值settinghumericofalam終端設備預先設定的報警濃度值。2.1.11零氣cleanairornitrogen不含被測氣體或其他干擾氣體的清潔的空氣或氮氣。2.1.12標準氣體standardgas經國家強制檢定認可,具有濃度均勻,良好穩定和量值準確的測定標準,其濃度擴展不確定度不應大于2%。2.1.13報警誤差errorofalarm在試驗條件下,終端設備用標準氣體校正后,報警指示值與設定值之間允許出現的最大相對偏差。2.1.14維修流轉表maintenanceschedule系統平臺發出的終端設備故障信息,經現場維修后再由系統平臺確認故障排除有效的維修工單。2.2.1終端設備電源布線p最大功率2.2.2催化燃燒式傳感器示值誤差X三次示值的平均值;X。通入的甲烷標準值。2.2.3紅外熱釋電傳感器示值誤差△C示值誤差,取最大絕對值;C三次示值的平均值;4C通入的甲烷標準值;R設備滿量程。2.2.4硫化氫示值誤差計算使用到的符號△。示值誤差,取最大絕對值;A三次示值的平均值;A通入的硫化氯氣體標準值。2.2.5二氧化硫示值誤差E示值誤差,任選一個,取最大絕對值;E。示值誤差,任選一個,取最大絕對值;C三次示值的平均值;C通入的二氧化硫氣體標準值;R設備滿量程。2.2.6一氧化碳示值誤差△相對誤差;△絕對誤差;A三次示值的平均值;As通入的氣體標準值2.2.7二氧化硫報警誤差計算使用到的符號8A報警設置誤差,取最大絕對值;A實際報警濃度值;A.報警設定值;R設備滿量程。53監控系統建設3.1系統架構3.1.1監控系統應由終端設備、系統平臺組成。整個系統架構一級監控中心一級監控中心二級監測中心三級監測中心系統平臺InternetGPRS/4G/NB移動客戶端服務器終端設備圖3.1.1監控系統結構3.1.2監控系統架構應符合下列規定:1系統應采用BS架構,一級監控中心、二、三級監測中心、移動手機均為客戶端。2終端設備宜通過無線傳輸與系統服務器交互數據。3.2系統平臺3.2.1監控系統平臺應符合下列規定:1實時報警信息從收集到顯示的最大延時不應超過3min;62一個報警點應支持同時在多級管理平臺中發出報警;3當系統平臺與終端設備的通信中斷時,終端設備應自動重聯;4監測數據應能在系統客戶端界面導出;5系統平臺軟件應具備雙機互有冗余備份功能;6系統平臺軟件應具備手機短信報警功能;7系統平臺數據應至少保存一年,數據可統計、可分析。3.2.2系統平臺硬件應符合下列規定:1系統平臺硬件應包括服務器、獨立冗余磁盤陣列、UPS電2硬件的總體結構和選型應充分考慮系統的穩定性、數據容量的大小以及后期系統的維護和系統容量的擴充等因素。3.3/終端設備3.3.1監控系統終端設備安裝應符合《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93、《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8、《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的有關規定。3.3.2監控系統終端設備施工條件應符合下列規定:1施工前應具備詳細的圖紙;2施工前應具備詳細可行的實施方案;3施工成員應具備相應資質;4施工中應具備安全施工措施。3.3.3終端設備安裝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距離采集頭最長距離不應超過2m;2不應安裝在無線信號較弱的地點;3應減小對行人、車輛、環境的影響。3.3.4采集頭安裝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71采集頭的位置應在檢查井口向下0.5m~1.0m之間;2化糞池采集頭應布置在生化池或者被檢測氣體濃度最高的池體檢查井口;3其他設施采集頭應按設計進行布置。3.3.5終端設備電源布線應符合下列規定:1終端設備電源選型應為1.5P~3.0P;AQ3009的規定;3終端設備布線實施應按設計進行。3.3.6終端設備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終端設備各部件安裝應可靠、牢固;2終端設備應具有漏電保護裝置;3終端設備高壓電源線不應露在監測氣道中。84監控系統調試4.1系統調試4.1.1系統平臺調試環境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按規格說明書對所有功能進行調試;2應對常見的誤操作進行警示提示:3應對重要數據的修改、刪除進行提示;4應對重要數據以密文方式存儲;5應對重要事件進行日志記錄;6用戶的權限分配應符合業主要求;7人機界面應友好;8應配備使用手冊、維護手冊、調試結果分析手冊;9調試結果應滿足系統需求。4.1.2終端設備調試應符合下列規定:1終端設備安裝應完整、規范;2終端設備電源、各功能單元應正常;3終端設備資料應完備。4.1.3監控系統聯網調試應符合下列規定:1終端設備調試前應具備完整的工程設計文件和產品技術資料,并對終端設備部件的型號、規格、數量及安裝質量進行檢查核對,檢查結果應符合工程設計文件要求;2終端設備調試應填寫詳細的調試記錄,作為工程驗收技術文檔的組成部分;3終端設備網絡應正常;4終端設備自檢應正常;5終端設備與系統平臺通信數據傳輸且指令執行應正常;6系統平臺遠程配置應正常;7系統平臺軟件配置和錄入資料應完整;8系統平臺服務器環境應正常。4.1.4終端設備應全面調試合格后方可投入運行。4.2比對檢測4.2.1終端設備比對檢測對象為地下管網危險源監控終端設備氣體傳感器。4.2.2比對檢測儀器的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比對監測儀器應符合法定計量要求;2測定前應用零氣校準儀器校準;3應使用標準氣體檢查比對檢測分析儀器采樣器準確度,并記錄現場校驗值,若儀器校正示值偏差在+5%以內,則為合格;4測定結束后應將儀器置于干凈的環境空氣中,繼續抽氣吹掃傳感器,直至儀器示值符合說明書要求后再關機。4.2.3終端設備氣體傳感器性能不滿足測定要求時,應按法定要求及時更換。4.2.4比對檢測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保證監控系統終端設備比對過程中樣品均勻一致,每次比對監測要求的樣品數量為隨機選擇的10%;2系統終端設備比對檢測每年不得少于1次,每次檢測應在24h內完成;3標準氣體的濃度認定值不確定度不應大于2%;4使用有毒性的標準氣體進行比對檢測時,應在專門的氣體檢定試驗室進行,嚴禁在安裝現場比對檢測。4.2.5比對檢測項目應符合表4.2.5的規定。表4.2.5氣體傳感器比對檢測項目性十一 十十十一十一十十十十十十十注:“+”為必須檢驗項目,“一”為不需檢驗項目表4.2.6-1示值誤差標準氣體種類傳感器檢測原理與類型量程示值誤差引用標準檢測方法催化燃燒式0h-4%CH4允許最大示值誤差:+0.30%CH4JJG678-2007附錄A熱釋電紅外檢測0~100%CH40<X<10%CH4+1.0%CH4熱釋電紅外探測器參數附錄A+5%F,S附錄A硫化氫電化學或光學傳感器檢測摩爾分數≤100X106+5X106JJG695-2003附錄A標準氣體種類傳感器檢測原理與類型量程示值誤差引用標準檢測方法二氧化硫化學或物理傳感器檢測摩爾分數x(SO2)0~100%+5%F,SJJ5551-2003一氧化碳電化學或光學傳感器檢測umol/mol相對誤差;+10%JJG915-20082報警誤差與報警功能檢查應符合表4.2.6—2的規定。釋電紅外:檢查報警功能是否正常,取3次報警示值的平均值3響應時間應符合表4.2.6-3的規定。表4.2.6-3響應時間泵吸式(吸人式)4.2.7比對檢測報告內容及格式應包含下列內容:1報告的編號;2檢測日期和編制報告的日期;3監控系統的制造單位、型號和系列編號;4安裝監控系統的企業名稱和安裝位置所在的相關地點名稱:5比對檢測引用的標準;6所用可溯源的標準氣體;7比對檢測所用的主要設備,儀器等;8檢測結果和結論;9測試單位(部門);5監控系統驗收5.1一般規定5.1.1監控系統驗收前應提供不少于7天的持續穩定的試運行報告。5.1.2在進行監控系統驗收時,應提交下列文件:1工程竣工報告;2隱蔽工程記錄;3比對檢測報告;4系統試運行報告;5安裝和質量驗收記錄;6產品使用說明書與產品質量證明文件。5.2系統平臺驗收5.2.1驗收時應提供下列資料:1應提供符合《下水道及化糞池氣體監測技術要求》GB/T28888要求的基礎通信網絡和基礎通信協議的自檢報告;2應提供監控系統平臺的選型、設計、安裝及調試等相關技術資料。5.2.2系統平臺硬件應保證7天以上的連續穩定運行能力。5.2.3系統平臺可自由設置3個及以上安全級別管理權限。5.2.4系統平臺應對管理人員操作進行自動記錄。5.2.5系統平臺應實時監測并控制后臺進程的運行狀態。5.2.6系統平臺在終端設備出現報文錯誤或丟失時應啟動糾錯邏輯,并應要求終端設備重新發送報文。5.2.7系統平臺應存儲12個月以上的原始數據,應記錄氣體測定數據和各類儀器運行狀態數據,自動生成運行狀況報告、氣體測定數據報告、操作記錄報告和儀器校準報告。5.2.8系統平臺應能檢索不同日期的歷史數據,并進行報表統計和圖形曲線分析;可自動生成日報、月報、年報。5.2.9數據采集適應性應符合下列規定:1系統平臺設置調整應與終端設備完全一致;2系統平臺可任意設置監測對象、采集通道類型;5.2.10數據傳輸安全性應符合下列規定:1終端設備應在需要時可以通過加密的方法對數據傳輸繼續加密處理,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2終端設備一端請求連接,系統平臺應進行身份驗證。5.2.11數據傳輸準確性應符合下列規定:1監控系統穩定運行一個月后,隨機選取其中連續7天以上的數據進行檢查,監控系統平臺接收的數據、監控系統終端設備采集和存儲的數據應完全一致;2監控系統終端設備顯示的測定數據、采集并存儲的數據和監控系統平臺接收的數據應完全一致。5.2.12系統平臺配置功能應符合下列規定:1系統基本參數應包含監測終端配置、采集點配置監測區域配置、監測規則配置,報警發送規則配置、采集頻率配置;2系統應具備參數維護、設置功能;3系統應具備遠程修改監測終端參數的功能。5.2.13系統平臺監測功能應符合下列規定:1監測點信息應以地圖方式展現;2監測點的狀態、數據和詳細信息應實時顯示;3應具備聲音、短信等報警功能;4應具有報警事件處理功能。5.2.14系統平臺管理功能應符合下列規定:4可對菜單進行增加、修改、刪除以及菜單位置調整;6可對操作員和角色進行采集點和監測區域監測權限設置;7操作員可自已修改密碼。5.3終端設備驗收5.3.1終端設備驗收時應提供出廣合格證及相關檢測報告。5.3.2終端設備通信穩定性應符合下列規定:1在線率不應低于90%;3每日掉線次數不應大于5次;4系統平臺通信中斷時,終端設備應具有數據采集、控制等5.3.3終端設備環境應符合下列規定:1環境溫度允許范圍應為-10℃~70℃;2相對濕度在+25℃時應不大于85%RH;3大氣壓力允許范圍應為60kPa~116kPa;4應無顯著振動和沖擊、無破壞絕緣的腐蝕性氣體。5.3.4終端設備供電電源應符合下列規定:1額定電壓應為380V/220V,允許偏差+10%;2諧波允許范圍應為5%以內;3頻率應為50Hz,允許偏差+5%。5.3.5終端設備外觀及結構應符合下列規定:1終端設備應有必要的隔振措施并在儀器周圍留有儀器的維修空間;2終端設備外殼、接插件和零件應采取防腐措施,涂、鍍層應均勻、牢固、顏色一致,印制電路板應涂覆三防(防腐、防霉、防潮)漆;3終端設備宜有主動散熱降溫及輔熱除霧措施;4終端設備宜有監測氣路氣體過濾裝置。5.3.6終端設備的風機啟動、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1終端設備應有啟動、停止排風功能;2風機噪聲允許范圍應在70分貝以內。5.3.7數據采集接口與顯示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1終端設備應具備模擬量、數字量,標準串行口(RS485/RS232)接口、繼電器輸出接口等,可以通過RS485或RS232接口,向主機發送數據,以便實時監控氣體濃度情況;2終端設備接口應采用模塊化結構設計,具備有擴展功能,可根據使用要求,增加輸入、輸出通道的數量,以滿足用戶的各項監控功能要求;3終端設備應能實時顯示自身的工作狀態和報警信息,可以用圖、表方式,實時顯示氣體狀況和環境參數。5.3.8站房的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1站房應專室專用,并符合《工業自動化儀表工作條件溫度、濕度和大氣壓力》ZBY120的要求;2站房應有完善,規范的接地裝置和避雷措施;3站房電纜和管路應加保護管鋪于地下或空中架設,并符合《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8的相關要求。6監控系統運維6.1一般規定6.1.1監控系統運維應包括系統運行、維護、維修。6.1.2交付運維的監控系統應工作穩定,數據傳輸正常。6.1.3運維人員應經過培訓合格并符合相關要求。6.1.4運維工作應建有檔案,運行檔案應詳細注明時間、維護情況、故障現象、設備安裝的現場參數。6.2.1系統運行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做好日常操作記錄、系統數據記錄和故障處理記錄;2應及時處理報警事件;3應定期對監控系統軟件進行維護、升級,確保監控系統功能運行正常;4應定期備份運行數據。6.2.2應檢查網絡設備機房環境,包括配電、溫度、濕度、防靜電、防雷與接地,確認環境滿足設備運行要求。6.2.3應檢查網絡系統設備,可包括CPU利用率、內存使用情況、各模塊MAC地址、電源狀態、端口流量等,并記錄檢查結果。6.2.4應監管安全系統的結構安全、訪問控制、安全審計、邊界完整性、入侵防范、惡意代碼防范。6.2.5運行人員不應更改監控系統終端設備信息。6.2.6運行人員應檢查數據記錄的準確性和存儲狀況。6.2.7運行人員每天應定時查看監控點位氣體濃度是否異常。6.2.8對氣體濃度高于二級報警值未自動啟動抽排設備的,運行人員應及時手動開啟抽排設備,直到氣體濃度下降至二級報警值方可關閉抽排設備,并應將此情況報告維修人員,作好記錄。6.2.9運行人員應將設備故障報警點添加到維修流轉表,并應跟蹤售后維修結果。6.2.10運行人員應審核維修流轉表是否完成。6.2.11運行人員應做好交接班記錄。6.3系統維護6.3.1終端設備定期巡查應符合下列規定:1I級地下管網/化糞池的終端設備不應低于半月巡查一次;2Ⅱ級地下管網/化糞池的終端設備不應低于1月巡查一次;3Ⅲ級地下管網/化糞池的終端設備不應低于2個月巡查一次;4一級報警設備至少應每半月巡查一次,最后一次報警后最多相隔半個月應再次巡查一次;5二級報警設備至少應每周巡查一次,最后一次報警后最多相隔一周應再次巡查一次;6春節期間應對政府劃定的煙花爆竹燃放地點等重點區域進行不低于三天一次的常規巡查。6.3.2每季度應更換終端設備氣路干燥劑或一次性過濾器。6.3.3每半年應進行一次氣體傳感器精度校準。6.3.4每次精度標定后應進行計量檢定。6.3.5若采用吸入式采樣方式的終端設備,每半年應對真空泵的電氣性能與真空度進行性能抽檢,并對不合格的真空泵進行維護處理。6.3.6每半年應對抽排設備進行性能測試,對軸承部份進行防銹蝕處理。6.3.7每半年應對監控終端設備進行全面功能測試。6.3.8全面功能測試內容應包括下列內容:1報警動作誤差值檢查;2示值誤差檢查;3響應時間檢查;4GPRS模塊聯網檢查;5交(直)流供電狀態;6摸擬報警檢查。6.3.9每年應做一次比對檢測。6.4系統維修6.4.1監控系統維修工作應符合下列規定:1監控系統終端設備故障報修的響應時間:從接聽用戶報障電話起,24h內響應,到達現場后如果產品故障在檢修后12h仍無法排除,應在24h內更換不低于故障產品規格型號檔次的備用產品,直至故障產品修復;2應建立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和應急預案,需要應急處理的故障,應采取應急和隔離措施;3應定期對備品備件進行檢查或保養;4監控系統維修工作前應確定維修方案,明確維修步驟、維修時間和系統恢復時間;5維修工作結束后,維修人員應測試和驗證維修結果,填寫維修流轉表提交給運行人員。6.4.2監控系統軟件崩潰時,應恢復系統及其配置,導入備份數據,并測試和調整系統參數。6.4.3監控系統遭惡意攻擊時,應隔離攻擊源,使網絡恢復正常運行,并應對攻擊源進行調查處理。6.4.4終端設備故障維修應包括下列內容:1甲烷、硫化氫等氣體探頭功能失效;2固態繼電路失效;3風機功能失效;4真空泵功能失效或吸力不足;5電磁閥功能失效;6顯示屏、按鍵、鍵盤功能失效;7定時開關、空氣開關功能失效;8開關電源功能失效;9GPRS模塊功能失效;10水位開關功能失效。6.5運維評估6.5.1監控系統運維過程中應有效地建立運行和維護階段的過程文檔,并應保持運行和維護文檔的完整性和齊全。運維文檔應包括下列內容:1運行記錄;2巡查記錄;3維修流轉表;4備件更換記錄;5軟件設置和調試記錄;6應急事件處置記錄。6.5.2運維服務質量評估可分為日常運行服務、日常維護服務、維修保障服務評估,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日常運行服務宜評價運行崗位結構的合理性、制度的健全性、運行資料的完整性、既定服務目標的達成率、日常運行工作的熟練程度、客戶滿意度、系統改造與改進完善方案的建議能力等;212日常維護服務宜評價維護作業計劃的及時完成率、故障發生率、技術服務請示響應時間、業務服務請求響應時間、問題解決率等;3維修保養服務宜評價響應速度、到達現場時間、故障修復時間、故障快速定位及恢復能力等。6.5.3監控系統出現下列異常時,判定運維工作失效,應重新進行校驗:1終端設備不具備實時報警功能時2終端設備與監控系統平臺不能正常聯網時;3終端設備報警數據不能上傳,監控系統平臺不能得到實時濃度時;4終端設備不能獲取監控系統平臺指令時;5內部調試報告的測試數據與現場測試數據有重大誤差時。22附錄A示值誤差比對方法A.1甲烷傳感器示值誤差的比對檢測方法甲烷氣體按傳感器檢測方式和氣體檢測范圍可分為催化燃燒式,熱釋電紅外檢測式,其示值誤差比對檢測應按相應的計量檢定規程條例執行。1催化燃燒式執行《催化燃燒式甲烷計量檢定規程》JJG678中第的規定。先預熱設備,通入零氣校準零點,再通入1.1%CH4標準氣體校準設備示值。校準后,給設備通入1.5%CH4標準氣體,連續三次,讀取每一次的穩定值,取三次算術平均值為設備示值,根據下列公式(A.1.1-1)獲取示值誤差,取絕對值最大的為示值誤差。△X一X-X(A.1.1-1)式中:X三次示值的平均值;X。通入的甲烷標準值。2熱釋電紅外檢測式執行《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檢定規程》JJG693中第5.3.6的規定。先預熱設備,根據被檢設備的采樣方式使用流量控制器,控制所需流量。檢擴散式時,流量大小依據設備的技術要求,確定流量。檢吸入式時,一定要保證有氣體放出。按上述通氣方法,分別通入零氣和濃度約為滿量程60%的氣體標準物質,校準零點和示值。再分別通入約為滿量程10%,40%,60%的氣體標準物質,記錄穩定值。每點重復測量3次。按公式(A.1.1-2)計22算每點的示值誤差,取絕對值最大的為示值誤差。對低于10%以下的,可根據傳感器的參數指標,選用適合的氣體標準物質,獲取低濃度的示值誤差。(A.1.1-2)式中:C三次示值的平均值;R設備滿量程。A.2硫化氫傳感器示值誤差的比對檢測方法A.2.1硫化氫傳感器的示值誤差比對,應在具有安裝防護裝備的檢定條件下進行,不允許在現場對終端設備進行通氣比對,保證人員人身安全。具體的操作應當在專門的氣體檢定試驗室,按照《硫化氫氣體檢測儀檢定規程》JJG695中第5.3.4的規定執行。A.2.2設備預熱后用零氣和濃度為測量范圍上限值80%左右的標準氣體,校準終端設備的零碎點和示值后,在測量范圍內依次通入濃度分別為量程上限值的20%,50%標準氣體,并記錄通氣后的實際讀數。重復三次,按下列公式(A.2.2)計算設備各檢定點的示值誤差,取絕對值最大的為示值誤差。A?通人的硫化氫標準值。A.3二氧化硫傳感器示值誤差的比對檢測方法A.3.1二氧化硫傳感器的示值誤差比對,應在具有安裝防護裝備的條件下進行,不允許在現場對終端設備進行通氣比對,保證人員人身安全。具體的操作應當在專門的氣體檢定試驗室,按照《二氧化硫氣體檢測儀檢定規程》JJG551中第5.3.4的規定執行。A.3.2設備預熱后用零氣和濃度為測量范圍上限值80%左右24的標準氣體,校準終端設備的零碎點和示值后,在通入濃度分別為量程上限值的20%,50%標準氣體,并記錄通氣后的實際讀數。重復三次,按下列公式(A.3.2-1)、(A.3.2-2)計算設E;一C—C(A.3.2-1)E:-xi00%(A.3.2-2)R設備滿量程。A.4一氧化碳傳感器示值誤差的比對檢測方法A.4.1一氧化碳傳感器的示值誤差比對,應在具有安裝防護裝備的檢定條件下進行,不允許在現場對終端設備進行通氣比對,保證人員人身安全。具體的操作應當在專門的氣體檢定試驗室,按照《一氧化碳檢測報警器檢定規程》JJG915中第5.3.4的規定執行。 A.4.2一氧化碳傳感器的示值誤差比對,對照設備使用中的檢驗方法,先確定終端設備的報警設定值,選擇濃度約為設備報警上限值1.1倍的標準氣體及零點氣體對設備進行零點和示值的調整。通入標準氣體后,記錄設備顯示的示值,測量3次,按式(A.4.2-1)或式(A.4.2-2)計算終端設備的示值誤差。(A.4.2-1)△e絕對誤差A三次示值的平均值;A.通入的氣體標準值。附錄B報警誤差比對方法B.1甲烷傳感器報警誤差的比對方法B.1.1甲烷氣體傳感器按檢測方式和氣體檢測范圍可分為催化燃燒式,熱釋電紅外檢測式。催化燃燒式按國標要求不做使用中的報警誤差比對檢驗。B.1.2熱釋電紅外檢測式:執行《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檢定規程》JJG693中第5.3.4的規定。通入大于報警設定點濃度的氣體標準物質,使終端設備出現報警動作,記錄設備報警時的示值。重復3次,3次的算術平均值為設備報警動作值。B.2二氧化硫傳感器報警誤差的比對方法B.2.1二氧化硫傳感器的報警誤差比對,應在具有安裝防護裝備的檢定條件下進行,不允許在現場對終端設備進行通氣比對,保證人員人身安全。具體的操作應當在專門的氣體檢定試驗室,按照《二氧化硫氣體檢測儀檢定規程》JJG551中第5.3.8的規定執行。B.2.2在規定的檢定環境條件下,終端設備經預熱穩定后用零氣和濃度為測量范圍上限值80%左右的標準氣體,校準零點和示值。再通入濃度約為報警設定點(Ag)1.5倍左右的標準氣,記錄實際報警值(A),撤去標準氣,通入零氣使其回零。重復上述步驟3次,按式(B.2.2)計算報警設置誤差,取絕對值最大的δAi作為設備的報警設置誤差。(B.2.2)B.3一氧化碳傳感器報警誤差的比對方法B.3.1一氧化碳傳感器的報警誤差比對,應在具有安裝防護裝備的檢定條件下進行,不允許在現場對終端設備進行通氣比對,保證人員人身安全。具體的操作應當在專門的氣體檢定試驗室,按照《一氧化碳檢測報警器檢定規程》JJG915中第5.3.3的規定執行。B.3.2在規定的檢定環境條件下,終端設備經預熱穩定后,通入濃度約為1.5倍報警下限設定值的標準氣體,記錄終端設備的報警下限設定值并觀察終端設備報警是否正常。27附錄C響應時間比對方法C.1甲烷傳感器響應時間的比對方法C.1.1甲烷氣體傳感器按檢測方式和氣體檢測范圍可分為催化燃燒式,熱釋電紅外檢測式。催化燃燒式按國標要求不做使用中的響應時間比對檢驗。C.1.2熱釋電紅外檢測式:執行《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檢定規程》JJG693中第5.3.8的規定。通入零點氣體校準終端設備零點,再通入濃度約為滿量程40%的甲烷氣體標準物質,讀取穩定值,停止通氣,讓設備回到零點。再通入上述氣體標準物質,同時啟動秒表,待示值升至上述穩定值的90%時,停止秒表,記下顯示時間。按上述操作方法重復3次,3次測量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終端設備甲烷傳感器的響應時間。C.2硫化氫傳感器響應時間的比對方法C.2.1硫化氫傳感器的響應時間比對,應在具有安裝防護裝備的檢定條件下進行,不允許在現場對終端設備進行通氣比對,保證人員人身安全。具體的操作應當在專門的氣體檢定試驗室,按照《硫化氫氣體檢測儀檢定規程》JJG695中第5.3.6的規定執行。C.2.2終端設備預熱后,用零點氣體校準零點,通入濃度約為量程50%左右的硫化氫標準氣,讀取穩定數值后,使終端設備回到零點。再通人上述濃度的標準氣,同時用秒表記錄從通人硫化氫標準氣瞬時起到設備顯示穩定值的90%時的時間,重復上述步驟3次,取算術平均值,即為終端設備硫化氫傳感器的響應時間。28C.3二氧化硫傳感器響應時間的比對方法C.3.1二氧化硫傳感器的響應時間比對,應在具有安裝防護裝備的檢定條件下進行,不允許在現場對終端設備進行通氣比對,保證人員人身安全。具體的操作應當在專門的氣體檢定試驗室,按照《二氧化硫氣體檢測儀檢定規程》JJG551中第5.3.6的規定執行。C.3.2在規定的檢定環境條件下,終端設備預熱后,用零點氣體校準零點,通入濃度約為量程80%左右的標準氣,讀取穩定數值后,撤去標準氣,使設備顯示歸零。再通入上述標準氣,同時用秒表記錄從通入標準氣瞬時起到設備顯示穩定值的90%時的時間,重復上述步驟3次,取算術平均值,即為終端設備二氧化硫傳感器的響應時間。C.4一氧化碳傳感器響應時間的比對方法C.4.1一氧化碳傳感器的響應時間比對,應在具有安裝防護裝備的檢定條件下進行,不允許在現場對終端設備進行通氣比對,保證人員人身安全。具體的操作應當在專門的氣體檢定試驗室,按照《一氧化碳檢測報警器檢定規程》JJG915中第5.3.6的規定C.4.2在規定的檢定環境條件下,在對終端設備進行一氧化碳傳感器的使用中檢驗的同時,對其進行響應時間的檢定比對,測量2次,取平均值為響應時間。29本標準用詞說明1為便于在執行本標準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行的寫法為:“應符合30引用標準名錄1《信息技術軟件生存周期過程》GB/T85662《下水道及化糞池氣體檢測技術要求》GB/T288883《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934《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85《作業場所環境氣體檢測報警儀通用技術要求》GB123586《可燃氣體探測器第一部分:測量范圍為0~100%LEL的點型可燃氣體探測器》GB15322.17《爆炸性環境第1部分:設備通用要求》GB3836.18《公共場所空氣中一氧化碳測定方法》GB/T18204.239《公共場所空氣中二氧化碳測定方法》GB/T18204.2410《空氣質量硫化氫、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測定氣相色譜法》GB/T1467811《水質硫化物的測定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GB/T1648912《空氣質量氨的測定次氯酸鈉一水楊酸分光光度法》GB/13《空氣質量氨的測定納氏試劑比色法》GB/T1466814《環境空氣二氧化硫的測定甲醛吸收一副玫瑰苯胺分光15《空氣中可燃氣體爆炸極限測定方法》GB/T1247416《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和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GB/T1615717《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18《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315016919《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33920《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21《計數抽樣檢驗程序》GB/T2828.1-2012/ISO2859-1:199922《危險場所電氣防爆安全規范》AQ300923《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監測)系統數據傳輸標準》HJ21224《工業自動化儀表工作條件溫度、濕度和大氣壓力》ZBY12025《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非甲烷總烴的測定氣相色譜法》HJ/T3826《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技術規范》HJ/T16727《固定污染源排氣中氯氣的測定甲基橙分光光度法》HJ/T3028《建筑智能化系統運行維護技術規范》JGJ/T41729《催化燃燒式甲烷計量檢定規程》JJG678-200730《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檢定規程》JJG693-201131《硫化氫氣體檢測儀檢定規程》JJG695-200332《二氧化硫氣體檢測儀檢定規程》JJG551-200833《一氧化碳檢測報警器檢定規程》JJG915-2008地下管網危險源監控系統技術標準DBJ50/T-309-2018條文說明 2術語和符號 38 383監控系統建設 393.1系統架構 393.3終端設備 4監控系統調試 414.1系統調試 414.2比對檢測 415監控系統驗收 445.1一般規定 445.2系統平臺驗收 446監控系統運維 456.1一般規定 6.2系統維護 6.3系統維修 371.0.1城市的污水管道、雨水管道、電力通信檢查井、地下綜合管廊、化糞池、沼氣池、消防水池等地下有限空間易因使用產生毒害、易燃易爆氣體,給社會生產生活帶來安全隱患。本標準歸納了常見地下管網危險源監控系統的方法,并對系統建設、驗收與運維管理進行規范規定,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保障地下管網安全運行。1.0.2本標準適用范圍包括三方面,一是為工程實施單位提供監控系統的設計、施工、安裝具體要求;二是為管理單位提供驗收與運行維護指導建議;三是為業主單位提供方案設計、組織采購的參考。382術語和符號2.1.1城市地下管網是指城市范圍內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廣播電視、工業等管線及其附屬設施,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本標準規定的地下管網是屬于管溝這種非密閉的空間,如污水管網、排水管道、電力通信檢查井、燃氣排水共用溝、地下綜合管廊、化糞池、沼氣池等。2.1.2本標準規定的地下管網危險特指地下管網中給安全生產帶來危害的毒害、易燃易爆氣體,以甲烷氣體與硫化氫氣體為主。393.1系統架構3.1.2監控系統平臺應采用多層結構進行管理,一級監控中心是系統具體的業務管理部門,可以是一個縣區,也可以是一個鎮街,甚至可以是一個社區或者一個小區,可以對監控系統進行查看、分析、同時也能進行設備控制,二、三級監測中心屬于一級監控中心的上級管理部門,可以對監控系統進行查看、分析,但不能控制。3.3終端設備3.3.3監控系統終端設備安裝位置就近原則(盡量選擇離檢查井近的位置,設備離檢查井位置不以超過3m);優先考慮有井蓋(檢查口)的地方,方便售后維護及檢查氣體取樣、水位探測;避免水位高隱患場所安裝設備(如農貿市場大量污水入口處、洗車場等,分體式風機和整機處在低洼位置);盡量選擇地下沒有水、電、燃氣管道的一方做基臺;行人在過往時安全不受影響且設備不受其他車輛和人為安全影響;設備在公共場所不能影響到周圍環境和建筑的整體協調性(比如旗桿或雕塑等);并且不正對門面(可以正對柱子)或人行道斑馬線;街面寬時設備可以并排對齊樹木或路燈路標;小區內的基臺不能建在離居民生活或活動場所較近的地方,如:小區大門,單元出口,居民窗戶下或居民健身場所旁,原則上將其避開或延伸到技術允許范圍內的其他區域,如不能達到要求可選擇靠墻做基臺;基臺切勿占用盲道;綠化帶優先級大40于人行道;保證移動信號正常(移動信號強度不小于80dbm)。3.3.4在安裝前,應對被測化糞池(設施)進行現場勘測并作好記錄,在安裝時應將采集點安裝在氣體濃度最高的池體。414.1系統調試4.1.1監控系統終端設備安裝完畢后檢查氣路是否暢通,有無接錯現象;檢查電源線、風機線、水位開關線等有無安全隱患(比如接錯位置、短路、接線外露、虛接等);開蓄電池,檢查主機通電后顯示是否正常、各按鍵功能是否正常、報警是否正常;主要檢查聯機功能、風機啟動和關閉(手動、遠程)功能等;氣路部分是否正常,檢查凝水器、汽水分離器等是否正常,有無堵塞等;定時器調將功能置于AUTO位置。定時時間要求:位于街道、廣場附近的情況設備時間段設置在凌晨0點到4點之間;其余設置在上午10點到12點之間;原則上保持每天定時啟動1次,每次運轉2分鐘。4.2.1出現下列情況時,應判定終端設備氣體傳感器性能不滿足測定要求。1傳感器外觀討腐蝕、生鹵、發霉或外觀殘次不全、元件脫落時;2傳感器無波形或波形變型、位移時;3傳感器波形電壓:1V波低于0.7V,2V波低于1.5V時;4溫度顯示超過正常室溫10度以上時;5傳感器參數電阻:1V配置電阻低于1500或2V低于1000時。424.2.4比對檢測應符合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的規定。1參照引用國標:GB/T2828.1-2012/ISO2859-1:1999《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一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終端設備氣體傳感器因其檢測物質的特殊性,對應樣本量字碼,應按GB/T2828.1-2003中表10-B-2關于樣本量字碼B的抽樣方案執行。2應抽取待檢批次的10%作為樣本量,如果樣本量低于10,應全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票據承兌協議書
- 污水管道協議書
- 矸石處理協議書
- 消防轉包協議書
- 父親房產協議書
- 相互持股協議書
- 寵物加盟合同協議書
- 工程委托代理協議書
- 家庭遺產放棄協議書
- 社區就業協議書
- 伍德密封強度計算
- 重度子癇前期子癇急救演練
- 【超星爾雅學習通】《美術鑒賞》2020章節測試題及答案
- 洛寧華泰礦業洛寧縣陸院溝金礦(新增儲量)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摘要
- GB/T 14002-2008勞動定員定額術語
- GB/T 13061-1991汽車懸架用空氣彈簧橡膠氣囊
- DB32T 3842-2020 土工袋護坡技術規范
- DB32T 4353-2022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檔案資料管理規程
- 深圳某旅游口岸施工組織設計
- GB∕T 25684.6-2021 土方機械 安全 第6部分:自卸車的要求
- 四川省職工住房補貼實施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