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必一第三單元法律與教化_第1頁
選必一第三單元法律與教化_第2頁
選必一第三單元法律與教化_第3頁
選必一第三單元法律與教化_第4頁
選必一第三單元法律與教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選必一第三單元法律與教化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自2002年10月啟動以來持續至今,已成為每年年終全國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近年來,“最美媽媽”“最美護士”“最美教師”等“最美”人物的評選不斷涌現,這些“最美"來自民間,傳播于網絡,最后匯聚成全國上下的主旋律。這些活動A.改善了城鄉人民生活水平 B.促進了良好社會風尚形成C.提高了全社會的文明程度 D.加快了民主法治建設進程2.2020年8月1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暑主席令,決定授予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做出杰出貢獻的鐘南山“共和國助章”,授予張伯禮、張定宇、陳藏“人民英雄”的國家榮譽稱號。這一決定(

)A.豐富了新時代特色理論體系 B.對精神文明建設起推動作用C.利于中國快速戰勝重大疾病 D.全面提升了公民的道德素質3.198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提到:“國家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實行計劃經濟。國家通過經濟計劃的綜合平衡和市場調節的輔助作用,保證國民經濟按比例地協調發展。”據此可知,當時A.修憲旨在順應市場經濟需要 B.未改變對計劃經濟體制的認識C.國民經濟比例出現嚴重失調 D.法律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年)規定,企業事業和國家機關退休人員的生活受到國家和社會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規定“國家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這主要說明我國(

)A.法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B.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C.公民社會福利水平降低 D.弱勢群體利益得到保障5.在新中國法制史上,有一部法律被視為“人民權利的宣言書與守護神”,也被稱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它的編纂歷時66年,孕育過程經歷了4次大起大落。這部法律最可能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C.《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6.中古西歐的教會學校教授數學、天文、音樂、文學等,雖以宗教為目的,但時刻不忘告誡人們須孝敬父母,不許偷盜、殺人等,這表明教會學校(

)A.推動自然科學發展 B.強化思想文化控制C.重視宗教倫理教化 D.促進理性思維形成7.西方有兩大法律體系:一支是以羅馬法為基礎的大陸法系:另一支是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的英美法系。羅馬法形成和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是公元1-3世紀;英美法系則形成于18世紀.19世紀、20世紀后傳遍世界。從時間背景分析,兩大法律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主要受哪一因素影響A.嚴格先進的法律理念 B.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C.領土擴張和軍事征服 D.成文法形式易于傳播8.1764年7月,意大利人貝卡利亞在《論犯罪與刑罰》一書中提出:在法官判決之前,一個人是不能被稱為罪犯的。(

)A.正當審判程序原則 B.無罪推定原則 C.天賦人權原則 D.人人平等思想9.古羅馬時期,法律規定兒子必須繼承父親的職業。由于工資低微、工作時間長、賦稅苛重,或在職業上沒有興趣,成千上萬的人放棄了自己的職業。由此可知,這一規定(

)A.說明羅馬法具有人文關懷 B.適應了帝國擴張的需要C.不利于古羅馬工商業發展 D.推動了社會階層的流動10.近代歐洲存在著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陸法系以成文的法典為表現形式,以民法為典型,以演繹為思維特點;英美法系以判例法為主要表現形式,以普通法為基礎,以歸納為思維特點。據此可推知(

)A.地理環境影響了法律體系的特點 B.歐洲法律體系都是羅馬法的延續C.歐洲法律體系并非都源于羅馬法 D.羅馬法具有超越時空的重要意義11.朱元璋選用深通法律的學者編訂律令,經過縝密的商定,去繁減重,編成《大明律》,又為簡化公文,于洪武十二年立《案牘減繁式》頒示各衙門,使公文明白好懂。由此可見,明初(

)A.建立了完備的法律體系 B.重視法令和吏治的建設C.以法治國成為上下共識 D.大部分老百姓明曉律令12.宋人筆下涌現出諸多“好孩子”形象。比如,趙令赫“幼而秀穎,自異于群兒中。記識敏悟,四歲受《孝經》,六歲通《論語》,七歲能為二韻詩。喪父,哀毀如成人”。這表明宋代(

)A.儒學逐漸向基層滲透 B.律令儒家化特征明顯C.鄉約逐漸帶有強制力 D.政府對社會控制松弛13.春秋決獄又稱“經義決獄”,是用儒家經義來對犯罪事實進行分析、定罪、量刑的一種審判案件的推理判斷方式,董仲舒曾收集整理了232個案例,指導律吏,稱《春秋決獄比》。這表明漢代(

)A.司法受儒學影響 B.關注人情冷暖 C.弱化宗法觀念 D.強化法制體系14.朝鮮《高麗律》的篇章內容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的《大寶律令》以《唐律》為藍本:越南李太尊時期頒布的《刑書》大都參用《唐律》。這反映了(

)A.唐朝文化對周邊國家產生了巨大影響 B.《唐律》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C.《唐律》被世界各國廣泛采用 D.這些國家完全采用中華法系15.西周時期,“孝”走出了家族倫理的范圍,由子女對父母的義務,擴大為諸侯對天子的義務,家庭中的父子關系又延伸為政治上的君臣關系。這反映出當時(

)A.倫理和政治實現了結合 B.宗法制度成為分封制度的基礎C.奴隸制貴族政治的形成 D.家國一體的政治局面開始形成二、材料分析題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治要孝經廣要道章》引孔子的話:“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上治民,善于禮。”在孔子看來,禮樂是治國的基本方式之一。從個體來看,通曉禮樂,以禮殘行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的根本,君子好禮、學禮并非僅僅自立;從治國來看,孔子主張“為國以禮”,君子好禮、行禮,就不單單是個人之“修身”,也是“治國平天下”的重要途徑。董仲舒提出“春秋決獄”的社會治理辦法,即以六經中的思想作為判常的依據,犯罪者的動機是否合“禮”,對審判結果會造成直接的重大影響。中國歷史上的“禮”“法”合流,是以“禮”入”法”而成,即是漢廷尉陳憲疏中所說的現象:“禮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禮則入刑,相為表里者也。”——摘編自王樂《中國傳統社會治理中的禮治》材料二

西方社會治理理論建立在推崇個人權利至上的基礎上,把私有制、私人占有、自我所有權看作天經地義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亞當斯密將“看不見的手”“公正的旁觀者”“經濟理性人”“守夜人”等經典隱喻緣合起來,提出了一個有關未來文明社會的烏托邦;諾齊克提出“最小國家”體現了自由至上的理念;哈耶克堅持從個人主義出發,強調維護個人自主。——摘編自張國清、何怡《西方社會的治理危機》(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社會治理思想的特點并分析其原因。(12)(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西方社會治理思想與中國古代相比的不同之處,(8)并分析其局限性。17.法律作為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有一個更替嬗變的發展過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時期,確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華法系。元朝對唐宋法律整體上棄而不用,但在司法實踐中卻廣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為藍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實踐中又特別重視“例”,曾數次重修《問刑條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為正文,例為附注”的形式,開創了律例合編的體例,時人稱之為“《大明律例》,一部禮經。禮法立教,出禮入刑。人知守禮,自不非為。非為不作,刑法何拘?”清朝法律延襲《大明律》,同樣非常重視“例”,制定了《大清律例》。——摘編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材料二13世紀,英國通過《大憲章》,確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權有限的原則。光榮革命后,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法律體系更加完善。美國等很多國家在學習英國法律基礎上制定了本國法律,構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侖簽署法令,頒布了《法國民法典》。《法國民法典》繼承了羅馬法傳統,很快推廣到歐洲各地,形成了“大陸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有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