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6單元教案_第1頁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6單元教案_第2頁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6單元教案_第3頁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6單元教案_第4頁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6單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

本單元的課文包括四篇精讀課文、一個習作和一個語文園地。除了《古詩三首》介

紹了天門山、西湖、洞庭湖三處景色之外,其他三篇課文都是介紹了一處景色,分別是

西沙群島、小興安嶺、海濱小城。這些都是我國有名的景點,其山水、陰晴無不令人著

迷;其豐富的物產,迷人的景色無不令我們嘆為觀止。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國的地大

物博,河山壯美。我們更加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語文園地包括“交流平臺”“識字加

油站”“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四個版塊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1.認識43個字,會寫51個生字;正確讀寫新詞“激潮、空蒙、西子、相宜、成

群結隊、各種各樣”等。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三首》,默寫《望天門山》。

3.初步學會體會詩歌的意境,感受湖光山色的美。了解西沙群島、小興安嶺、海

濱小城的物產和景色,激發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單元的字詞,積累詞語。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技巧。

四、課時安排

17.《古詩三首》.........................................3課時

18.《富饒的西沙群島》...................................2課時

19.《海濱小城》.........................................2課時

20.《美麗的小興安嶺》..................................2課時

習作?語文園地...........................................3課時

測試......................................................4課時

主備教師備課時間2020年11月18日

組長簽字

年月日

教學

17.古詩三首

內容

領導簽字年月日

《望天門山》寫的是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瀾壯闊的雄奇秀麗的景

色,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讹嫼铣跚绾笥辍吠ㄟ^描寫

教材

西湖在不同氣候下呈現的不同風姿,表達了作者對西湖的喜愛之情?!锻?/p>

分析

庭》以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美的洞庭湖秋月圖,表達了詩人對洞庭湖

美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1.認識43個字,會寫51個生字;正確讀寫新詞“激潮、空蒙、西子、相

宜、成群結隊、各種各樣”等。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三首》,默寫《望天門

教學

山》。

目標

3.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我國地大物博的特點。

4.初步學會體會詩歌的意境,感受湖光山色的美。了解西沙群島、小興

安嶺、海濱小城的物產和景色,激發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1.掌握本單元的字詞,積累詞語。

教學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技巧。

重難點

3.進一步了解祖國的壯美河山。

教學1.積累李白的詩歌,預習古詩。(學生)

準備2.制作《望天門山》課件。(教師)

第一課時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詞語,正確讀寫詞語。

學習目標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理解并背誦古詩。

學習重難點

2.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制作生字卡片。

教與學活動設計意圖修改

一、觀賞圖片,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山河壯麗。

大家知道這是哪里嗎?這就是位于安徽和縣與當涂縣西

南的長江兩岸。兩山隔江相對,形同門戶,所以被叫作

“天門山”,誰來說說自己看了這些圖片之后有什么感【導】教師

受?播放天門山

2.師:同學們通過預習掌握的知識真多!很多年視頻,給學

前,詩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門山,看到了這樣的美景,很生創設了情

有感觸,于是寫下了《望天門山》這首詩。下面請大家境,激發學

齊讀課題一一《望天門山》。(教師板書課題)生對祖國山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河的熱愛,

1.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的作者是李白,誰來把激發學生的

課前預習的資料和同學們分享一下?(生簡介李白)學習興趣。

2.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不準的字可以

通過查字典確定讀音,讀通詩句。

3.全班齊讀,分小組讀,男女生對讀?!狙小吭谧?/p>

4.教師出示節奏劃分,指導學生讀出節奏及古詩的主認讀、獨

韻律。課件出示:立觀察的基

望天門山礎上,引導

[唐]李白學生掌握生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字的組成及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書寫的注意

5.指導生字的書寫。事項。培養

(1)課件出示本課生字:斷孤帆楚至學生自主寫

(2)仔細觀察這些生字的結構,你發現了什么?字的能力,

左右結構:斷孤帆通過評價促

上下結構:楚至進學生寫字

(3)易錯字指導:“楚”下面部分不是“定”;水平的提

“孤”右邊部分是“瓜”,不是“爪”。升。引導學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生采用多種

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方式朗讀古

6.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詞語。詩,讓學生

7.朗讀古詩。在朗讀中理

8.師:本節課我們通過朗讀詩文,掌握了字音,學解內容。

習了本課生字,并掌握了識字的方法。

三、理解詩意,體會意境

課件出示天門山、楚江的圖片,再請同學們自由朗

讀,標示出不理解的字、詞。(教師將詩句寫在黑板

上,課件出示:天門:天門山。中斷:從中間斷開。至

此回:到這里回旋。出:出現。孤帆:一只船。帆:船

上的風帆,指代船。)

課件出示前兩句詩:

1.引導學生圖文結合,理解古詩的意思。

2.你認為哪些字詞用得生動、形象?(斷、開、

回)

“天門中斷楚江開”的“開”是沖開、撞開的意

思。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

阻擋著洶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

“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一句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

“碧水東流至此回”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

課件出示后兩句詩:

3.詩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這壯美的景色的?(在船【悟】在教

上看到的)師引導下理

4.“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字妙在何處?解詩意,體

“出”字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有了動態美。不但逼會作者用詞

真地表現了舟行途中天門山特有的姿態,而且蘊含了詩的精妙。通

人的喜悅之情。過讀,進一

5.先抽同學逐句解釋,再指導學生全詩一起說一步感受山水

說。的磅礴氣

勢。教師抓

6.指導朗讀:讀出水的氣勢,山的磅礴。(指名住關鍵字

讀、賽讀。)詞,結合課

四、品古詩,悟感情文插圖,注

1.同學們,請帶著自己的體會再把古詩讀一讀,結意啟發學生

合課文插圖,看看詩中描繪了哪些色彩鮮明的景物。發揮想象,

(板書:碧水青山孤帆日)想象古詩所

2.出示課件:(出示有天門山、綠水、白帆的圖描繪的景

片)色,體會作

同學們都有一雙慧眼,你們看,青的山、綠的水、者用詞的精

白白的帆、紅紅的太陽,構成了一幅多么美妙的圖畫妙。通過有

呀!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感情地朗

3.師:同學們,這首古詩,緊扣一個‘'望”字,表讀,進一步

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感受作者對

通過對天門山兩岸景色的描繪展示了祖國山河的雄祖國山河的

偉壯麗,體現出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板書熱愛之情。

“雄偉壯麗、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4.一邊配樂一邊有感情地朗讀,熟讀成誦。(背景

音樂:前一部分是笛子《姑蘇行》,后一部分是古箏【練】學習

《高山流水》,大約2分鐘)古詩的方法

5.背誦并默寫古詩。有很多種,

五、總結方法在教師的引

1.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學習這首古詩時是用什么導下,學生

方法來學習的呢?練習總結學

2.小組交流匯報,教師總結。習古詩的方

(1)讀:讀通古詩。法,為學生

(2)解:理解詩意。自學古詩打

(3)想:想象古詩畫面。下基礎。

(4)悟:感悟作者感情。

板天門中斷一楚江開

書碧水東流一至此回山水相映

設青山一相對出

計孤帆一日邊來以動寫靜

第二課時

1.認識2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

古詩。

學習目標

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背誦古

詩。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理解詩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

學習重點

感情。

課前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與學活動設計意圖修改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導語并配西湖的圖片:【導】通過

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痹诤贾荩钫勗挼姆?/p>

有名的景點要數西湖了。宋代詩人蘇軾就在這兒留下了式,使學生

他的傳世佳作一一《飲湖上初晴后雨》。了解古詩,

2.課件出示作者簡介。從而以積極

3.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和欣賞蘇軾的《飲湖上初晴的情感投入

后雨》。(教師板書:飲湖上初晴后雨)到古詩學習

二、引導自學,學有所得中去。

1.課件出示自學提示,小組合作學習。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檢查學生讀詩情況。

(2)出示劃分的節奏提示,指名讀、學生齊讀。

課件出示: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研】引導

水光/激潮/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學生運用積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累的方法嘗

3.指導生字的讀音。試自學,提

(1)“亦”和“宜”發音相似,讓學生反復朗高學生的自

讀,比較,區分聲調。學能力。用

(2)多音字“抹”,通過組詞的方式,讓學生在現代文和圖

詞語中分辨其讀音。片相結合的

4.易錯字指導?!俺酢弊筮吺恰澳尽保皇欠绞嚼斫夤?/p>

“本”。學生臨寫生字,師巡視指導。詩。

三、精讀古詩

1.精讀詩歌,學生匯報,教師點撥?!疚颉孔寣W

(1)課件出示第一、二句:生利用多種

水光澈港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學習方法自

①理解“激潮”“空蒙”。讀自悟,入情

“激趣”寫出了晴天西湖波光閃動的特點;“空入境地誦

蒙”寫出了雨天西湖云霧迷茫縹緲的特點。讀,想象古

②指導學生說一說自己想象的畫面。(課件出示:詩所描繪的

雨中西湖圖片)畫面,體會

生:雨后的青山,升起了一團團白色的云霧。它們詩人對西湖

如輕紗一般隨風飄動,若有若無。此時的青山猶如仙的喜愛與贊

境。美之情。另

②指導朗讀:讀出喜愛和贊美之情。外,比喻是詩

2.課件出示第三、四句:詞中常用的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一種手法,

①理解“西子”。(即西施)有助于塑造

這兩句詩中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形神俱似的

西湖是景,西子是人,一個景,一個人,怎么可以藝術形象。

放在一起比較呢?修辭手法是

“西湖”和“西子”的名字里都有一個“西”字;小學階段的

“西湖”景美,“西子”人美,二者都有天然美的資學習內容,

質,所以詩人把西湖比作西子。這是多么奇妙的比喻從“本體”

?。∨c“喻體”

“淡妝濃抹”指什么?(聯系實際理解:老師平時之間的“類

化淡妝的樣子和同學們上臺表演化濃妝的樣子。)似點”進行

課件出示圖片:西施淡妝濃抹對比圖,思考:西施突破,帶領

到底是淡妝好還是濃抹好?學生體悟詩

生:都好。因為西施本來就很美,所以不管是淡妝詞中的比喻

還是濃抹都很合適。(板書:總相宜)之妙。

②師小結: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

秋冬,一日的清晨黃昏,景色各異,美不勝收。所以詩

人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一一生齊讀第三、四句。正因為這【練】此環

個美妙的比喻,西湖從此又有了“西子湖”這個人景合節推薦相關

一的美稱。的拓展閱讀

(3)有感情地配樂朗讀。(播放古箏曲《春江花內容,意在

月夜》)使課內外閱

(4)背誦古詩。讀有機結合,

三、課外延伸。增加閱讀

搜集并閱讀描寫西湖美景的詩詞,如:《曉出凈慈量,培養學

寺送林子方》《望湖樓醉書》。生的閱讀能

力。

晴方好

雨亦奇借景抒情

比西子

總相宜貼切比喻

第三課時

1.認識“庭、未、盤”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磨”,會寫

“鏡、未、磨、遙、銀、盤”6個生字。

學習目標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景

色,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學習1.背誦課文.

重難點2.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多媒體

教與學活動設計意圖修改

一、揭題導入

1.師:同學們,我們跟隨作者“欣賞”了雄偉的天【導】通過

門山,“游覽”了嫵媚的西湖,現在我們一起去洞庭湖談話的方

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湖的美景。式,使學生

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指名說。課了解古詩,

件出示洞庭湖的相關資料和圖片。從而以積極

3.課件出示洞庭湖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景象?你的情感投入

能用上一些詞來形容看到的景物嗎?到古詩學習

4.過渡: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中去。

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湖的美詩佳

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

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寫

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ń處?/p>

板書課題:望洞庭)課件出示人物簡介。

二、質疑問難,自悟詩意

1.自讀全詩,明確要求。讀準字音,讀不準的生字

看生字表或者查字典,讀通詩句。

2.指導生字的讀音。

(1)注意“庭”是后鼻音的字,課件出示“廷”

“蜓”等同音字,幫助學生認讀。

(2)教學多音字“磨”時,通過組詞的方式,讓【研】引導

學生在詞語中分辨其讀音。學生運用積

3.聆聽教師范讀,體會本詩的停頓之處。累的方法嘗

望洞庭試自學,提

[唐]劉禹錫高學生的自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學能力。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F代文和圖

4.同桌合作讀,個人匯報讀,齊讀。在朗讀中感受片相結合的

古詩的節奏。方式理解古

三、精讀古詩,體會詩意詩。

1.引導學生自學,理解古詩大意。

(1)自讀古詩,結合課文插圖,借助書上的注釋【悟】讓學

和工具書,理解詩句的意思、。生利用多種

(2)小組交流匯報。學習方法自

(3)課件展示畫面一一西湖秋月圖,教師講述古讀自悟,入情

詩的大意,學生對出詩句。入境地誦

2.再讀古詩,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哪些字或哪些讀,想象古

詞?說一說。(相:相互。和:和諧。鏡:銅鏡,比喻詩所描繪的

洞庭湖水面。鏡未磨:未被磨過的銅鏡。遙望:遠畫面,體會

望。)詩人對洞庭

3.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整首詩的意思。湖的喜愛之

四、再讀詩句,品讀悟情情。

課件出示: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1.引導學生交流:

課件出示:

(1)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時候?

(2)說說你眼前見到了哪些景物,這里藏著一個

比喻句,找一找,再說說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3)“兩相和”的“兩”是指誰與誰?“和”是

什么意思?

2.學生交流匯報。

(1)從“秋月”可以看出是秋天的夜晚。

(2)詩中作者把潭面比喻成未磨的鏡子,這樣的

比喻突出了洞庭湖的柔和美、朦朧美。

(3)“兩相和"的''兩"指的是湖光與秋月。

“和”的意思是“和諧”。

3.引導學生圖文對照,體會古詩的意境。

4.指導朗讀:讀出贊美之情。

課件出示: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5.引導學生品讀。

6.這兩句詩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將洞庭湖、君山分別比喻成白銀盤、青螺,體現了

洞庭湖的色彩美。

7.閉上眼睛,邊讀邊想象,感受洞庭湖山水美。你

想象到了怎樣的畫面?用上一兩個形容詞來說一說。

8.你能通過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嗎?同桌互評。

9.書寫指導。

教學“未”字的書寫時,引導學生注意“未”字的

兩橫要寫得上短下長,與“末”區分開;注意“磨”是

半包圍結構,不是上下結構;書寫“遙”字時,注意先

內后外。

五、欣賞名句,感受美景。【練】此環

1.課件出示相關詩句。節挑選感興

趣的圖片練

2.課件播放展現洞庭湖不同風景的美麗圖片。(最習說話,意

少四張)在使課內外

3.學生挑選感興趣的圖片進行說話練習。閱讀有機結

4.總結: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游的人合,增加閱讀

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量,培養學

一看洞庭湖,爬一爬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生的表達能

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力。

書洞庭湖:和平寧靜

設山水一體,山水相襯

教學

18.富饒的西沙群島

內容

本文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的

情感。本篇教學設計意在讓學生直接與文本對話,以讀為本,以讀代講,讀

教材

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積累語言,讀中受到情感、態度、價值

分析

觀的熏陶。在設計中,教師還要注意讓學生抓中心句和重點句子來體會作者

的思想感情。

1.認識“富、饒”等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參”,會寫“富、優”等12

個生字。

教學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了解課文是從“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島上的鳥”

目標

等3方面來寫西沙群島的。

3.能選擇喜歡的部分向別人介紹西沙群島。

教學

能選擇一幅畫,寫幾句話描述圖上的景觀。

重難點

教學

多媒體

準備

第一課時

1.認識“饒、優”等9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參”,會寫“優、

淡,,等12個生字。會寫“位于、部分”等16個詞語。

學習目標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

祖國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認識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課前準備搜集與西沙群島有關的圖片和資料。(師生)

教與學活動設計意圖修改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導】看地

1.課件出乎祖國地圖。圖和觀看視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聽說過西沙群島嗎?請頻的教學環

看,這是一幅我們偉大祖國的地圖,誰能從地圖上找到節能給學生

西沙群島的位置?帶來視覺上

師簡介西沙群島:它是祖國南海上的一群島嶼,由的體驗,學

許多小島組成,是我國的海防前哨。生在圖片的

2.播放視頻美嗎?如果我們讀了課文,一定會有更引領下,仿

美妙的感受的。佛置身于海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邊。學生課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前對西沙群

音。島有了了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解,對課文

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內容有了一

教學多音字“參”時,人參、海參”,讀sheno定的興趣,

在“參加、參與”等詞語中讀cdn。在“參差不齊”等學習起來就

詞語中讀c@n。你還能用什么方法識字?會輕松很

3.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多。

句子是否通順。

三、分類寫字?!狙小坷?/p>

1.(1)課件分類出示本課生字:多種方法識

字。

(2)仔細觀察這些生字的結構,你發現了什么?

(3)指導書寫。

左窄右寬:優淺錯挺淡

左右同寬:鼓數蝦

上下結構:巖寶貴【悟】在自

半包圍:厚主認讀、獨

(4)易錯字指導:“優”最后一筆是點;“貴”立觀察的基

上面不是“蟲”字;“挺”字右邊部件不是“王”;礎上,引導

“鼓”字左邊部分的最后一筆是提。學生掌握生

(5)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字的組成及

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書寫的注意

2.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事項。培養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生自主識

1.指名讀課文,說說通過讀課文知道了什么。找出字的能力,

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通過評價促

地方。進學生寫字

課件出示:水平的提

1.課文是圍繞哪幾個方面描寫西沙群島可愛的呢?升。

2.說說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

光和物產的?

2.小組交流討論。

課文圍繞“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兩個方面介紹了

西沙群島的可愛。按照海水(面)、海底、海灘、海島

的順序具體介紹了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

3.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方面,輕聲讀一

讀,把自己特別喜歡的語句畫下來,仔細想一想為什么

【練】通過

喜歡它。

感悟文章的

4.請給大家讀一讀你喜歡的段落。指名評價。

重點句子體

5.學習第1自然段。

會西沙群島

(1)默讀這一句話,想一想這句話告訴了我們什的美麗與富

么。饒,同時學

生1:告訴了我們西沙群島的位置。習作者的寫

生2:告訴了我們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作方法,初

(2)這一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步培養學生

(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抓中心句理

解文章內容

的能力。

第二課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了解課文是從“海水、海底的生物、海

島上的鳥”3個方面來寫西沙群島的,能發現第5自然段是圍繞關鍵

句“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來寫的。

學習目標2.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與富饒,培養熱愛祖

國的思想感情。

3.能選擇喜歡的部分向別人介紹西沙群島。

4.能選擇一幅圖,寫幾句話描述圖上的景觀。

學習重點

課前準備

教與學活動設計意圖修改

一、復習回顧,出示內容

1.上節課我們一起游覽了西沙群島,你能說一說西【導】學生

沙群島的哪一方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嗎?在回答問題

生1:物產豐富。生2:風景優美。的基礎上回

2.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指名讀。西沙群島是怎顧了上節課

樣的美麗、富饒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富饒的西沙的內容,培

群島》吧!養學生溫習

二、精讀理解,體會情感舊知識的意

上節課同學們都讀了自己喜歡的段落,這節課要來識,為進一

給大家說一說為什么喜歡。步學習新知

1.學習第2自然段。識做好鋪

(1)指名讀。墊。

(2)讀到這段話時,你有什么樣的感覺?課件出

示四到五張西沙群島上各種顏色的海面的圖片。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海面五光十色,瑰麗無

比)

(3)你能把海水的美讀出來嗎?(指名讀)

(4)海水真美呀!為什么這么美呢?用自己的話

說一說。

生:海水五光十色。

(5)這么美的海水,讓人一看,就覺得西沙群島

是個一一風景優美的地方。

(6)指導朗讀:語調要上揚,讀出對西沙群島的

贊美和欣賞。(課件出示朗讀指導)

2.學習第3自然段。

(1)說說這段話向我們介紹了海底的哪些物產。

課件出示填空:

海底有()、()、()。

(2)這些物產有什么特點呢?再讀課文。

(3)引讀第3段:課件出示珊瑚、海參、大龍蝦

的動態圖片。

請你從文中各找一個能準確描寫出它們樣子的詞,

在書上畫出來。(珊瑚一一各種各樣;海參一一蠕動;

大龍蝦---威武。)

(4)體會詞句,指名讀句子。

課件出示:

海底的珊瑚各種各樣,海參蠕動,大龍蝦挺威武。

齊讀第3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出珊

瑚、海參和大龍蝦的特點的。(抓住“有的……有

的……”,體會珊瑚的多、美;抓住“到處"''懶洋

洋”,體會海參的多和它的樣子;抓住“全身披甲”

“劃過來”“劃過去”,體會大龍蝦的威武。)

過渡:海里的物產還真豐富,有美麗的珊瑚,懶洋

洋的海參,還有威武的大龍蝦。你喜歡哪種動物?把描

寫這種動物的語句讀一讀,讀出你的喜愛之情。

3.學習第4自然段。

(1)第4自然段共有幾句話?各寫了什么?

(2)用橫線畫出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魚成群

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

課件出示各種各樣的魚的視頻。(大約1分鐘)

同時指導朗讀“有的……有的……有的……有

的……”的部分,體會魚的美。這個句式說明了什么?

(說明魚形態各異)

(3)為什么說“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

是魚”?(運用夸張的手法,說明魚的數量多。)這是

講西沙群島的海里魚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魚各占一

半。

4.學習第5、6自然段。

(1)第5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西沙群島

也是鳥的天下。)

(2)西沙群島天上飛的是鳥,樹上停的是鳥,地

上落的還是鳥。這里到處是鳥,這里是鳥的天下,鳥的

天堂!【研】對重

(3)課文是怎樣介紹“鳥的天下”的?點段和重點

(4)小組討論交流:第5自然段按從上到下的順句的學習,

序,先后寫了樹多、鳥多、鳥蛋多、鳥糞多。引導學生通

(5)西沙群島真是鳥的樂園。假如你是其中的一過圖片及閱

只小鳥,你能把眾鳥齊鳴的場面給大家描述一下嗎?讀了解西沙

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先個人練說,再小組交流,群島風景優

最后全班匯報。美、物產豐

預設:我眼前浮現出鳥兒們開“演唱會”的場面,富的特點。

只見,最左邊的鳥兒們唱著低音,最右邊的鳥兒們唱著

中音,中間的鳥兒唱著高音?!皣\嘰喳喳”“嘰嘰喳

喳”……鳥兒們的“歌聲”曼妙,比人們唱的還好。那【悟】通過

歌聲在空中打了個轉兒,傳進我的耳朵,我閉上眼睛,教師的引

用心感受著這美妙的聲音,這聲音在我的心中盤旋著,導,學生的

揮之不去,我深深地陶醉在這歌聲中,身子也不由自主自學,體會

地擺動。作者對西沙

(6)指出第6自然段和第1自然段中的哪句話相群島的喜愛

似。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與第1自然段“那里風景優與贊美。

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首尾呼應,使文章結

構更加完整、嚴謹。)

(7)指導朗讀:讀出對西沙群島的贊美。

三、選擇喜歡的部分,向別人介紹西沙群島。

1.小組討論交流?!揪殹客ㄟ^

2.指名說。讀寫結合和

預設:生1:我最喜歡海底這一部分的描寫。巖石拓展閱讀,

上生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訓練了學生

分枝的鹿角。的寫作能

生2:我最喜歡海面這一部分的描寫。海水五光十力,拓寬了

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學生的閱讀

十分美麗。面,并進一

四、回顧全文,讀寫結合步強化了本

1.課文采用“總一分一總”的結構寫了西沙群島風課的學習重

景優美、物產豐富,不愧是“富饒的西沙群島”。點“總

2.仿寫練習。從下面的圖中選擇一幅,寫幾句話。一分一總”

(課件出示課后圖片)的寫作方

預設:法,做到了

海里的魚真多啊,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_,學以致用。

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_,各種各樣,數不勝數。

3.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這種寫法不僅在課

本中充分體現,在其他文章中也可以見到。(課件出示

補充材料《香港,璀璨的明珠》,學生找出中心句)

總起: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板分述: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書海底物產:珊瑚、海參、大龍

設蝦、魚

計海島:鳥的天下

總結:更加美麗、更加富饒

教學

19.海濱小城

內容

課文主要介紹了家鄉海濱小城美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家鄉的感

教材情。在教學中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關于海濱風光的圖片資料,增加學生

分析對課文的感性認識,在教學中,讓學生自讀閱讀,從讀中感悟,從讀中體會

海濱小城的美。

1.認識“濱、鷗”等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臂”,會寫“濱、灰”等13

教學

個字,會寫“海濱、街道”等19個詞語。

目標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說出課文描寫的主要景物及其樣子。

教學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說出課文描寫的主要景物及其樣子。

重難點

教學

多媒體

準備

第一課時

1.認識“濱、鷗”等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臂”,會寫

“濱、灰”等13個生字,會寫“海濱、街道”等16個詞語。

學習目標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說出課文描寫的主要景物及其樣

子。

3.初步感受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

學習重點生字、寫字

課前準備多媒體

教與學活動設計意圖修改

一、音頻導入,激發興趣【導】通過

L課件播放:海浪的錄音,大約30秒。聽聲音和看

師:同學們,你們聽出這是什么聲音了嗎?對,是圖片,真正

海浪翻滾的聲音。你們見過大海嗎?大海給你留下了什給學生帶來

么印象?你在靠海的城市停留過嗎?漫步過它的大街小聽覺與視覺

巷嗎?上的雙重體

2.課件出示:一組海邊風景圖片。驗,學生在

師:去過的肯定還想再去,沒去過的同學必然更加圖片的引領

向往了。咱們現在就去廣東的一個海濱小城看看,那里下,仿佛置

一定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齊讀課題:《海濱小身于海邊。

城》)學生課前對

3.作者簡介。海濱小城有

4.助學資料:課件出示課前搜集的資料和圖片。了了解,對

校樹、橄欖樹、鳳凰樹課文內容有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了一定的興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趣,學習起

音。來就會輕松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很多。

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研】利用

多種方法識

字。

3.課件出示:濱、鷗、胳、臂、睬、載、凰、亞、

榕、凳、逢、除。教師指導:“臂”是多音字,在“胳

臂”中讀bei,在“手臂、臂力”中讀bi。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隨文識字,看字音

是否讀正確了,句子是否讀通順了。

三、分類寫字

【悟】在識

1.課件分類出示本課生字:

字學詞中,

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易錯字:“躺”字左邊的

發揮學生自

“身”,書寫時最后一筆撇不要出頭;“踩”字左邊足

主識記字詞

字旁的最后一筆是提;半包圍結構的“載”的筆順是

的能力,通

橫、豎、橫、橫、撇折、豎、提、斜鉤、撇、點。

過自己質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

疑,全班解

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疑,教師點

4.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詞語。

撥等方法來

5.理解詞語的意思。

理解詞語。

(1)找一找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全班進行交流。

(2)教師指導。

海濱:海邊;沿海地帶。浩瀚:水勢盛大。

【練】引導

寂寞:孤單冷清。例句:爸爸媽媽出差了,我一個

學生通過多

人在家里很寂寞。

種方式朗讀

喧鬧:喧嘩熱鬧;喧嘩吵鬧。例句:太陽一出來,

課文,先讀

樹林里就喧鬧起來。

懂每一個自

籠罩:像籠子似的罩在上面。例句:夜晚,黑暗籠

然段的內

罩著這個小山村。

容,再練習

四、再讀課文,初步把握課文內容

自己梳理全

1.默讀課文,想一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篇內容,理

2.哪幾個自然段是同一個意思,關系最密切?給課

清課文脈

文分段。

絡。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寫海濱的美麗景

色。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與小城的美麗景

色。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總結全文,交代海濱小

城的美麗與整潔。

3.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一讀這幾部分內

容。(輕聲讀、默讀、大聲朗讀、小組合作讀等。)

第二課時

L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關鍵語句,借助關鍵語句理解段落的

學習目標意思。

3.能摘抄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并與同學交流。

4.感受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

學習重點感受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

課前準備多媒體

教與學活動設計意圖修改

一、復習檢查,課件出示復習內容【導】回憶

1.今天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